法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15000_第1頁
法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15000_第2頁
法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15000_第3頁
法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15000_第4頁
法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1500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15000法律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學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也越來越重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本科法學畢業(yè)論文,供大家參考。[摘要]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經歷了由嚴禁到準允的轉變,打破了官辦法律教育的專制壟斷體制,為這一時期法律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其從無到有,大量涌現,很快就遍布全國,并在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其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辦學主體觀念的轉變;二是教育體制的完備;三是教學內容及形式的改善。在其一波三折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識的價值和特點,啟示著我們進一步認識法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娟P鍵詞】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辦學理念;現代化中國傳統(tǒng)教育向來是官學和私學并存,及至近代中國的大學教育仍承襲了這一傳統(tǒng)。但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在清末一度是被官辦學校所壟斷的,后因立憲形勢緊迫才開通禁令。就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而言,其經歷了由嚴禁到準允的轉變。私立法律教育從無到有,再到大量涌現,并很快遍布全國。雖打破了官辦法律教育的專制壟斷體制,在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辦學主體上增加了一種新形式,是對官辦法律教育的一種補充,為這一時期法律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但毋庸諱言,由于其發(fā)展中呈現出泛濫成災的趨勢,也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本篇擬以辦學理念為視角,探索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發(fā)展,并總結其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一、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辦學理念近代中國的新式法律教育是伴隨著法律制度的變革發(fā)展起來的。寫作論文在清末法制改革中,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清政府不得不把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和法制變革緊密結合起來,開始以西方資產階級法學教育的思想、方法來培育法律人才。但在其起始階段,私立法律教育并未納入清廷政策的許可范圍。1904年的《學務綱要》明令規(guī)定:“私學堂禁專習政治法律”。直到1910年清廷才明令準辦并推廣私立法政學堂的設置。此后,私立法政學堂從無到有到大量涌現,很快就遍布全國,并在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第一,以養(yǎng)成專門法政學識,足資應用為宗旨。清末,由官治走向自治,在時人看來,“所有議員自治職員審判官吏,非有法政之素養(yǎng)不足以趨赴事機,需才既眾,自宜廣加培成以資任使,若專恃官立學堂為途未免稍狹”,需要另辟辦學渠道、擴大辦學規(guī)模,進而培養(yǎng)大批具有法學專門知識的人才,進入立法、司法、執(zhí)法和行政部門。也就是在這一背景之下,1910年學部奏議復浙江巡撫折,準予私立學堂專習政治法律。同年,為進一步適應立憲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學部在改訂法政學堂章程的立學總義中.將此前的“以造已仕人員,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識足資應用為宗旨”,[2]改定為“以養(yǎng)成專門法政學識,足資應用為宗旨”。[3]這一培養(yǎng)宗旨的調整,不僅突破了先前“以造已仕人員”的局限,將招生對象擴大了,而且用“以養(yǎng)成專門法政學識”置換“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識”,很顯然較之前更強調法政學堂教育的應用性。第二,取法日本法學教育模式,與官辦法政學堂整齊戈哇一。在1910年的《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中,雖明言“參考各國學制,擬具改訂法政學堂章程三十一條”,但無論是其課程體系設置,還是其課程所反映的教學內容大多都蹈襲日本,這一局面及至民初也沒有大的改變。為整肅私立法政教育,不僅在此前頒布的《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準予私立學堂專習法致折》中規(guī)定,“各科課程、學生入學程度均按照官立法政學堂本科章程辦理”,而且在《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中又申令,此后京外新開的私立法政學堂,均按照此改定章程辦理。第三,適應時勢變化的客觀需要,因時制宜調整辦學層次和規(guī)模。在《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準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政折》中,為防范“趨于簡易,以滋速成之弊”,明令私立法政學堂“附設別科,惟不得專設別科”。但時隔半年之久,面對當時中學畢業(yè)生人數過少,各處法政學堂的正科難以正常開辦的實際困境,為應一時之需,學部認為“自應量予變通,準其先設別科,以應急需,俟將來中學堂畢業(yè)生漸多,再將別科章程廢止,¨做了應時變通的調整。及至民國二年,“各處法政專門學校紛紛添設別科,入學新生,動輒數百。考其內容,大率有專門之名,無專門之實?!睂W部為遏止流弊的發(fā)生,則嚴令“不得再招考別科新生”。同年,教育部又通咨各省,嚴令“所有省外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非屬繁盛商埠、經費充裕、辦理合法、不滋流弊者,應請貴民政長酌量情形,飭令停辦或改為法政講習所可也。”通過強化監(jiān)督管理,關閉了一些條件不合格的私立法政學校。第四,適當放寬辦學地點,使用統(tǒng)編的審定教材。1910年,清廷在解禁私立法政學堂之始,為便于監(jiān)督,參照日本的做法,將私立法政專門學堂的辦學地點限于省會。但時隔不到半年,鑒于“按照光緒三十四年憲政編查館奏定逐年籌備清單,省城及商埠地方等處各級審判廳須于第三年內一律成立。則通商口岸須用司法人材實與省城同關緊要,自應將私立法政學堂限于省會一節(jié),酌量推廣”,規(guī)定“凡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經費充裕課程完備者,一律準于呈請設立法政學堂,以廣造就。”[7]與此同時,學部基于“各國法政之學派別不同,各有系統(tǒng),必折衷于一是,始可以杜歧趨而崇政體”的判斷,擬取京師法政學堂和京師法律學堂的各科講義,“慎選妥員審定刊行,以資研究而端趨向,庶于制宜通變之中,仍寓劃一整齊之意?!盵8]在解禁私立法政學堂的同時,設想以頒發(fā)統(tǒng)一教材的辦法來加以調控。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辦學理念集中體現了社會轉型對新式法律人才的需求,而由于私立法律教育本身是在轉型社會矛盾運動中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在其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其辦學理念自然不可避免地包含著某些它自己無法徹底解決的矛盾,清末民初私立法政教育的畸形繁榮就是其外在的表現。二、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任何時代的特定社會的教育,都是這一時代和特定社會的產物。寫作畢業(yè)論文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也不例外。其辦學理念所體現的就是盡可能滿足和適應時代和社會的需要??梢哉f,它既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產物,也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構成。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產生和發(fā)展不僅僅表現在新式法律教育量的增加和擴展,更體現于其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中。具體而言,其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辦學主體觀念的轉變;二是教育體制的完備;三是教學內容及形式的改善。在1904年《學務綱要》中,清政府出于對瀕危政治統(tǒng)治自救的目的,一方面,肯定了學習外國法律的重要意義,反對那種認為學堂沒立政法一科將啟自由民權之漸的觀點;另一方面,又“害怕學生們可能會反對它而鬧事,會蔑視皇帝的權威和不分輕重地一味堅持他們的權利”,極力詆毀人們談論民權自由,嚴令“除京師大學堂、各省城官設之高等學堂外,余均宜注重普通實業(yè)兩途。其私設學堂,概不準講習政治法律專科,以防空談妄論之流弊。應由學務大臣咨行各省切實考察禁止”,、法律教育完全官方壟斷而排除私人加入。[10]但在新政浪潮的推動下,法律教育變革的風帆已經高高揚起,沒有任何勢力能阻止其前進的步伐,轉型社會的歷史推動著清政府不由自主地進行變革。1907年10月,清廷諭令在中央設資政院不久,又令各省在省會設咨議局,并預籌各府州縣議事會。接著,1908年7月22日頒布《咨議局章程》62條和《咨議局議員選舉章程》l15條,限令各省于一年內成立咨議局。新政的迅猛發(fā)展,要求打破官辦法律教育的專制壟斷體制,開禁民間法律教育.從而滿足社會變革對新式法律人才的廣泛需求。為此,1909年浙江巡撫增韞上奏清廷,要求變通部章,準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政。1910年,學部奏準“各省私立學堂專習法政,以廣教育而重憲政。”[11]自此,近代中國法政教育官方一統(tǒng)的壟斷局面徹底被打破,辦學主體走向多元化。清政府由嚴禁私立學堂專習政治法律,到明令準辦并私立法政學堂的設置,這不僅在辦學主體上增加了一種新形式,帶來了辦學主體觀念的轉變,而且更重要的是辦學主體觀念一定程度的轉變也促進了教育體制的完備,法律教育的布局、層次和結構日趨復雜多樣。在私立法政學堂開禁之初,雖規(guī)定開辦地點應局限于省會,但此后不久,這一規(guī)定即被突破,私立法政學堂擴展到包括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官辦和私立法政學堂迅速地遍布全國。在1913年,僅江蘇一省就興辦了15所官辦、私立法政大學和法政專門學校,學生數為4742人。其中,私立法政大學和法政專門學校有13所。[12]為配合法政教育的發(fā)展,1910年,學部參考各國學制,擬定了改訂法政學堂章程,出臺了一整套法政教育的具體規(guī)劃。分設正科和別科,正科分法律、政治和經濟三門,均四年畢業(yè)。別科不分門,三年畢業(yè)。如因學生過少,正別兩科不能同時許設的,準其先辦一科。正科學生須在中學堂得有畢業(yè)文憑者,經考試錄取后,始準入學。別科學生以已仕人員及舉、貢、生、監(jiān),年在二十五歲以上、品行端正,中學具有根底者,經考試錄取后始準入學。每年級學生名額,按照各地方情形酌定,但每級至少在百名左右。[13]列官辦法政教育與私立法政教育并重政策的制訂,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以往法政教育偏狹的局面,推進了法律教育的大發(fā)展。教育體制的完備要求教學內容的相應改善,其努力方向是進一步規(guī)范專業(yè)教學的課程設置,提升辦學層次。自清束至民國,學部(教育部)都與時俱進改革原有課程,增設新課,對于法律門(科)的應設課程作了詳細規(guī)定。在1910年的《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中,其明確規(guī)定:“從前所定法政學堂章程,其應修改者,約有三端:一日課程。當訂章之際,各種新律均未頒布,故除大清會典、大清律例之外,更無本國法令可供教授。今則憲法大綱、法院編制法、地方自治章程等,均經先后頒行,新刑律亦不日議決,奏請欽定施行,此后法政學堂此項功課,自當以中國法律為主,此應改者一?!痹谄浞砷T課程表下又特附注:“民法、商法、訴訟等法,現暫就外國法律比較教授,俟本國法律編訂奏行后,即統(tǒng)照本國法律教授?!奔爸撩駠?,教育部在1912年公布的《專門學校令》中,又首次提出“專門學校以教授高等學術、養(yǎng)成專門人才”的教育宗旨,規(guī)定“專門學校學生入學之資格,須在中學校畢業(yè)或經試驗有同等學力者”,將法政專門學校完全定位為高等學校層次。與此同時,在同年教育部頒布的《法政專門學校規(guī)程》十條中,又把法律科的必修課目定為:憲法、行政法、羅馬法、刑法、民法、商法、破產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外國語;把法律科的選修課目定為:刑事政策、法制史、比較法制史、財政學和法理學。此時,法律教育雖仍處于模仿引進階段,但較之以前課程設計明顯趨于成熟。三、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歷史反思在我國傳統(tǒng)法律教育向現代法律教育的轉型中,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波三折的發(fā)展歷程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識的價值和特點,啟示著我們進一步認識法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具體而言有:第一,法律教育不應是政治的簡單附庸,不應是服務于短期政治目標的實用工具。教育既有別于政治,寫作碩士論文又從屬于政治??梢哉f,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教育制度,都不可能游離于這個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發(fā)展史不僅反映了近代中國法律命運的變遷史,而且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新政”之初,在清廷統(tǒng)治者看來,“蓋科學皆有實藝,政法易涉空談,崇實戒虛,最為防患正俗要領”,因而私立法政學堂“概不準講習政治法律??疲苑揽照勍撝鞅?。”一直至1910年,才因立憲政治對新式法律人才的急需而有限開禁。很顯然,新式法律教育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不單單是教育事業(yè)自身發(fā)展的結果,政治因素的影響也至為明顯。清政府在法律教育發(fā)展之初就已把興辦法律教育與政治穩(wěn)定聯系在一起,且服從于政治發(fā)展的需要,對法律教育本身的價值和特點重視不夠,忽視了其發(fā)展的獨立性。這就導致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從一開始就染上了政治至上的病毒,并一直隱藏于其肌體中起著不同程度的破壞性作用,嚴重制約了法政教育的健康發(fā)展,使得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在產生的階段就是個先天不足的畸型兒。近代中國法律教育現代化之所以表現出貧困和幼稚,這可以說是病根之一。第二,時代落差造成的近代中國法律教育現代化變革,其形式上的模仿并不等于已認識到了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真正內涵。由于近代中國法律教育的現代化發(fā)展并非是傳統(tǒng)社會的自我演進,而是在西方法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法文化的沖撞交融中整合而成的,從已經凝固的文化心理、情感和觀念出發(fā),中國傳統(tǒng)法文化必然對西方法文化產生某種抗阻。在新式法律教育中,往往是封建思想的束縛依然故我,“新式法律教育”培養(yǎng)的只是“本領要新,思想要舊”的“新人才”。以《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準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政折》為例,清廷學部就明言:“學術之所宗,必求與政治相應”,“蓋君主立憲政體之國,一切法制必擇其與國體相宜者然后施行,無桿格之弊,此則講求法政學者所必應共喻者也。”[15]很顯然,中國新教育的主持者并未真正領悟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精髓,不過是為消解內憂外患的交相煎迫,運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推證,極力模仿西方法律教育制度而已。這就使得在磨難中產生的近代中國法律教育陷入既豐富多樣又膚淺粗糙的困境,最終難以形成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嚴密的法律教育體系。第三,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價值目標和高昂的教育理想,法律教育發(fā)展就會喪失意義和迷失方向。清末民初,為適應國家由專制而走向立憲、進而創(chuàng)共和的形勢需要,私立法政學堂從無到有到大量涌現,很快遍布全國,出現了舉國學法政的繁榮景象。但其數量的增長和質量的提高并未同步實現。據1913年教育部經過調查后發(fā)現,數量眾多的私立法政專門學校,多為迎合人們尋找新的入仕之階而設,“考其內容,大率有專門之名,而無專門之實。創(chuàng)辦者視為營業(yè)之市場,就學者藉作獵官之途徑,弊端百出,殊堪殷憂”,[16]一些私立法政專門學校的辦學已完全背離了教育部制訂的法政專門學校規(guī)程,淪為失去靈魂、見利不見人的“教育工廠”。第四,私立法政專門學校的畸形繁榮,導致教育設置的結構性失調。私立法政專門學堂自清末設立并推廣后,進入民國即在數量上高居不下,寫作醫(yī)學有泛濫成災之勢。黃炎培在《讀中華民國最近教育統(tǒng)計》一文中徑言:“蓋當民國初元,國家乍脫專制而創(chuàng)共和,社會對于政治興味非??哼M;一時法政學校遍于全國,有以一省城而多至八九校者,其獲列于政府統(tǒng)計,僅其一部分耳?!睋湓诿駠甑恼{查統(tǒng)計,在江寧、蘇州、上海、鎮(zhèn)江、清江等五處,即辦有13所私立法政專門學校。對此,他大聲疾呼:“諸學校之學生,與法政學校之學生較,其數乃不足十之一?!盵17]這種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過度興旺的發(fā)展態(tài)勢,自然阻礙了此時整個教育體系中門類的協(xié)調和均衡的發(fā)展,帶來法政人才的相對過剩。與此同時,這種畸形的比例又掩蓋了另一種不合理的現象。據(1916年8月一l9l7年7月全國專門學校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吉林、黑龍江、安徽、陜西、甘肅和察哈爾等省份,名義上雖已遵照新學制辦起了高等教育,但實際上僅僅辦了一所法政專門學校,造成地區(qū)分布上的嚴重失衡。這種教育結構發(fā)展不合理的現狀,必然會對一些地區(qū)社會文化的綜合發(fā)展產生消極的影響,長期以往,將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帶來長久的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超級秘書網第五,在謀求現代化急速發(fā)展的后進國家,法律教育必須協(xié)調好發(fā)展規(guī)模與綜合國力的關系。清末民初,為滿足政治制度由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的人才需求,私立法律教育一哄而上。但此時因綜合國力太弱,造成師資、生源、經費、設備和校舍等配套條件都無法跟上。私立法律教育的實際情況是,“大致以各校無基本金,僅恃學費收入,支給校用”,“教員資格不合,學生程度甚差,規(guī)則違背部章,教授毫無成績,學額任意填報,學生來去無常,教習常有缺席,實屬辦理敷衍”,[18]教育質量毫無保證。1913年,教育部雖通咨各省酌量停辦私立法政學?;蚋霓k講習科,但并未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耙砸粋€法治健全社會的標準衡量,這種局面是極為危險的,因為法學的失誤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結果”。[19]平心而論,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對中國法律教育的現代化發(fā)展,既有適應和促進的一面,又有制約和滯后的一面。而在此雙重效應中,適應大于制約是毋庸置疑的。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中產生的問題,比之官辦法律教育的一統(tǒng)局面,總是一大進步。關于這一點,可以從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在社會極其動蕩的環(huán)境下仍有較大發(fā)展的事實中得到證明??梢哉f,近代中國波涌浪擊、多元并爭的法律教育浪潮,拓展了中國教育界的視野,促進了中國新式教育的實踐和理論的發(fā)展。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昭示我們:法律教育制度要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其現代化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歷史進程。參考文獻[1][8][I1][15]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準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敢折[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90,491,490,491.[2]外務部右侍郎伍刑部左侍郎沈奏請設立法學學堂折(附章程)[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71.[3][4][13]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93,492,493.[5]教育部限制法政學校招考別科生令[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613.[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酌量停辦或改為講習科[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615.[7]學部附奏推廣私立法政學堂片[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91—492.[9]費正清,劉廣京.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442.[10][14]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學務綱要[A].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6,206.[12][17]黃炎培.教育前途危險之現象[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656,656.[1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酌量停辦或改為講習科[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615.[18]1913年教育部派員察視私立法政之結果[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647.[19]楊振山.中國法學教育沿革之研究[J].政法論壇.2000,(4)。求一篇法律學專業(yè)的畢業(yè)論文法政系本、專科生畢業(yè)論文參考選題

一、經濟法類:

1.試論企業(yè)集團的法律地位

2.企業(yè)集團反壟斷問題探討

3.企業(yè)兼并法律問題探討

4.我國外商投資企業(yè)稅收問題探討

5.試論我國自由貿易區(qū)立法

6.浦東新區(qū)土地有償使用的法律問題探討

7.浦東開發(fā)中利用外國政府貸款的法律問題初探

8.稅收擔保問題探討

9.反避稅的法律對策

10.出口退稅問題探討

11.社會保險稅問題探討

12.證券稅收問題探討

13.加強證券市場管理法律對策

14.資產評估立法中相關問題探討

15.論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管理的若干法律問題

16.涉外土地批租的法律問題初探

17.試論我國出口加工區(qū)立法

18.建立我國涉外反傾銷法律制度探討

19.略論經濟犯罪案件的查賬

20.論論審計機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21.我國養(yǎng)老保險法律制度探討

22.試論我國勞動保險法律制度的若干問題

23.完善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的法律思考

24.進一步完善我國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思考

25.加強和完善我國環(huán)境立法的思考

26.加強和完善我國環(huán)境執(zhí)法的思考

27.論建立我國的技術開發(fā)區(qū)法律對策

28.商品銷售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法律問題探討

29.期貨立法若干法律問題探討

30.論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

31.試論反暴利立法的必要性

32.關于土地使用權問題的法律思考

33.房地產市場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

34.我國投資立法初探

二、商法類:

1.論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管理原則

2.論一人公司的法律規(guī)制

3.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制度

4.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探究

5.論股東代表訴訟制度

6.論設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

7.論公司瑕疵設立制度

8.論公司內部監(jiān)督制度

9.論控股股東的義務與責任

10.論關聯交易的法律規(guī)制

11.論公司股份回購制度

12.論保險的功能

--兼論與侵權損害賠償功能的比較

13.論保險合同中的代位求償權

14.保險業(yè)現金運用法律監(jiān)督的問題研究

15.論強制保險制度

16.保險費管理法律問題初探

17.論消費保險合同

18.論信貸合同的擔保

19.股份合作制企業(yè)若干法律問題探討

20.試析票據制度中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21.試論我國破產制度的完善

22.論自然人破產制度

三、民法類?

1.論胎兒利益的民法保護

2.關于完善我國監(jiān)護制度的法律思考

3.論法人越權行為性質及效力

--評我國《合同法》司法解釋第十條

4.論尸體的法律地位

--兼評我國遺體及其器官捐贈與移植立法

5.論表見代理的制度價值

6.淺析人格權的本質——兼評我國民法草案關于人格權的規(guī)定

7.論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8.由“借腹生子”所引發(fā)的思考

--論民法中的身體權

9.試論名譽權

--兼論死者名譽的法律保護

10.論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

11.不動產物權預告登記及其價值研究

12.不動產物權順位登記及其價值初探

13.論公信原則及對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14.簡論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制度

15.簡論物業(yè)管理合同的性質及效力

16.試論我國拾得遺失物制度的完善

17.添附規(guī)則與其相關規(guī)則的比較研究

18.論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19.試論商品房抵押及效力

20.商品房預售法律問題初探

21.在建工程抵押若干問題思考

22.共同抵押及其效力探析

23.最高額抵押的設定及效力

24.股份出質的設定及其效力實現

25.商品房按揭與讓與擔保制度的比較研究

26.論代位權的效力:兼評最高院《司法解釋》第20條

27.關于我國代位權與代位權執(zhí)行制度整合之研究

28.債權人的撤銷權與破產法上撤銷權的整合研究

29.債權人撤銷權要件中的善意分析

30.論保證合同的無效及其責任的承擔

31.試論擔保物權與保證的競合

32.論懸賞廣告的性質及效力

33.淺析信賴利益的損害賠償

34.論無權處分合同:兼論《合同法》第51條

35.合同變更與合同解除法律后果的比較研究

36.論預期違約責任

--兼談與不安抗辯權的區(qū)別

37.論違約損害賠償的范圍界定

38.論可預見性規(guī)則及其在違約損害賠償中的作用

39.論出賣人的瑕疵擔保責任

40.轉租的性質及效力思考

41.淺論租賃權的物權化及其法理依據

42.淺析房屋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

43.淺議租賃物上增設物的歸屬

44.建設工程合同中的法定抵押權分析

--兼評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

45.淺議旅客運輸合同中承運人的安全保護義務

46.貨物聯運合同中的責任承擔初探

47.見義勇為的報酬請求權

--從完善無因管理相關規(guī)定談起

48.雇主責任淺析

49.交通事故民事責任的保險與賠償

50.醫(yī)療風險防范與損害賠償的協(xié)調

51.試論侵權損害賠償范圍的界定

52.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53.簡論分家析產的法律性質及其效力

54.關于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中的若干問題的法律思考

55.論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56.論人格權的法律保護

57.試析違約責任中的可預見規(guī)則

58.論我國婚姻無效制度的構建

59.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探析

60.淺議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61.網絡音樂著作權問題探析

62.論地理標志的知識產權保護

63.試論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

64.略論“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

65.論發(fā)行權窮竭原則

66.論網絡環(huán)境下的著作權限制制度

67.網絡言論自由及其法律規(guī)制

68.網絡服務商侵權責任探析

69.網絡環(huán)境下的著作權保護

四、訴訟法類:

1.論我國現行審級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2.論我國民事證據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

3.試析民事訴訟的第三人制度

4.“陷阱取證”引發(fā)的法律問題探究

5.審判監(jiān)督程序利弊談

6.“小額消費訴訟”的法律問題探析

7.關于公益訴訟的立法保護

8.民事訴訟保全制度探究

9.論民事訴訟中的抗辯

10.地域管轄中的若干問題探究

11.舉證妨礙問題探討

12.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制度探析

13.淺談行政聽證制度

14.論行政程序的司法審查

15.試論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變更權

16.論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17.民事訴訟陪審制度改革初探

18.論民事訴訟中調解程序制度的完善

19.論遺產繼承中的共同訴訟人

20.民事訴訟中本證與反證辨析

21.關于人民檢察院抗訴的若干問題探討

22.論刑事訴訟的監(jiān)督機制

23.論我國刑事訴訟庭審制度的改革

24.論律師在偵查階段的地位與作用

25.試論刑事訴訟各階段的證明要求和證明標準

26.刑事訴訟中證據開示制度探究

27.我國刑事訴訟證人制度探討

28.沉默權問題研究

29.試述非法證據的證明效力問題

五、刑法類:

1.論特殊主體犯罪

2.論挪用公款罪

3.論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刑事司法中的適用及不足

4.論罪刑法定原則

5.商業(yè)賄賂罪與國家工作人員賄賂罪之比較

6.略論正當促銷手段與賄賂罪

7.安樂死問題探究

8.“非法經營罪”探究

9.網絡犯罪問題探究

10.新型金融犯罪問題探究

11.論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12.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問題研究

13.論我國刑法中的結果加重犯

14.論不作為犯罪

15.淺談股票賄賂案犯罪數額的確認問題

16.論投案自首的認定及刑罰的適用

17.試論我國假釋制度的完善

18.結果犯及其形態(tài)探究

19.淺析我國數罪并罰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20.死刑存廢問題探究

21.論我國罰金刑制度的完善

22.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及其法律適用問題探討

23.流動人口犯罪問題探究

六、憲法、行政法、法理、法史、國際法類:

1.試論羅馬法的基本原則及其影響

2.淺析中國近代憲政立法

3.論沈家本修律與中國近代法律制度的建立

4.試析漢代法律的儒家化

5.論君權、父權、夫權與中國古代法律

6.談無訟與息訟

7.論法律與道德的沖突與調適

8.論法律職業(yè)化與司法改革

9.行政執(zhí)法難成因探究

10.關于改革和完善我國憲法監(jiān)督體制的思考

11.論憲法訴訟制度的構建

12.我國憲法司法化探析

13.司法審查制度探究

14.法律移植問題探討

15.論法的時代精神

16.論國家主權豁免

17.WTO國際爭端解決機制探究

18.試析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體系

19.對反傾銷立法及其適用的法律思考

20.論國際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21.試論國際私法中法律選擇的方法

22.論國際民商事案件管轄權沖突的解決

23.論我國涉外合同關系的法律適用

羅馬法所有權理論的當代發(fā)展

三、所有權理論的當代發(fā)展與一物一權主義

任何一個法律制度的突變都會使既有的制度體系受到沖擊和挑戰(zhàn),因為絕對所有權分離與裂變而直接受到沖擊和挑戰(zhàn)的是大陸法系物權制度的一物一權原則。在這場變革中,不乏學者揮灑筆墨質疑一物一權原則,認為,一物一權的原始涵義是一物之上只存在一個所有權,因此,自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產生之后,尤其是現代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產生,在任何一個不動產上都可能存在多個物權,甚至是多個所有權。一物一權原則在歷史上也許很必要,但現在已經徹底過時了。而且,作為法學的概念,一物一權原則非但不科學,還常常對實踐發(fā)生誤導。故應當廢除。也有學者站在相對的立場上以否定雙重所有權為基點堅決捍衛(wèi)一物一權原則,認為近代大陸法的所有權制度之所以選擇了羅馬法的模式,而沒有選擇日爾曼法的模式,即從西歐中世紀的雙重所有權到資本主義時代的一物一權,是人類社會摧毀以身份等級為特征的封建制度清除財產上的封建身份束縛所做的重要努力。如果今天我們承認雙重所有權,就會使具有身份性質的所有權制度或觀念死灰復燃。這種二元結構的所有權制度一旦建立,現存的所有權制度即會因所有權的肢解而喪失其邏輯支撐以至崩潰。沒有一物一權精神的物權決不是大陸法系物權制度的物權,否定一物一權,即否定物權概念、物權制度本身。當然也有學者采折衷的態(tài)度,認為股東和公司兩種形態(tài)的所有權的分離是以公司的存在為根據的,公司有可能因為法定原因發(fā)生終止,一旦發(fā)生終止,權利分離的根據喪失,清算后的財產要返回股東,從而使所有權的權能完全復歸于股東,這種返回正是所有權彈力性的表現。因此,多重所有權的存在與一物一權主義并不發(fā)生矛盾,在法人存續(xù)期間并存的兩種所有權僅僅是一物一權的例外現象和特殊的表現形式。

筆者認為,從大陸法上所有權發(fā)展的軌跡來看,其確實經歷了從日爾曼法的雙重所有權到羅馬法的絕對排他所有權的變革歷程,而且確實通過確立所有權制度廢棄了封建的身份關系的束縛,張揚了所有權人的人性與自由。但如果僅以此作為論據,就導出“承認雙重所有權,就會使具有身份性質的所有權制度或觀念死灰復燃”,便是歷史的倒退的結論,這一結論其實是欠缺必要的前提而不能成立的。因為絕對所有權的分割與碎變并非由封建身份關系所致,亦非導致封建身份關系束縛之結果,恰恰相反,它是絕對所有權人對其權利的自由表達,表明基于契約關系而各司其職的所有權主體各方地位完全平等,不受任何身份關系的束縛,決不是簡單地向封建所有權制度的回歸。肯定所有權自由分割的這種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不是法制的倒退,而是法制的前進。

物權具有排他性,這也是物權法的本質屬性所在,否則,物權法就不稱其為物權法。但是,物權的排他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同一物上所有權與用益物權的并存、所有權與擔保物權的并存、羅馬法所有權理論的當代發(fā)展擔保物權與用益物權的并存,以及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的并存就是相容性的最好例證—物權兼具排他性與相容性雙重屬性。如果片面夸大物權的排他性,而否定物權的相容性,同樣就如同否定物權的排他性一樣,將使精心構筑與設計的大陸法物權體系遭致毀滅性的災難。經過分割而在同一物上存在的多重所有權同樣具有排他性與相容性,相容性決定一物之上可以存在多重所有權,所有權保留買賣中,在買賣標的物上存在的出賣人法定所有權和買受人的實意所有權即所有權相容性使然;而排他性又決定在同一物上不可能存在性質相互沖突的兩個所有權,出賣人保留的法定所有權只能為出賣人一人所有,在同一出賣物上,不可能存在兩個以上保留的法定所有權,同理,在同一出賣物上也不能存在兩個以上實意所有權。物權的排他性與相容性是對立的,但又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二者的統(tǒng)一構成物權的完整屬性。因此,只要我們依然堅持物權的排他性,盡管承認物權的相容性,承認在同一物之上可以存在雙重所有權,反映排他性的一物一權原則仍然可以在物權法中占據重委的地位。易言之,承認雙重所有權與捍衛(wèi)一物一權并不發(fā)生根本性沖突,大可不必談虎色變,誠惶誠恐。

一物一權原則的核心內容是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個所有權,正視所有權的當代發(fā)展與變革又堅持物權法的一物一權原則,這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對此應該有兩種不同的解決辦法,其一,在保持原有一物一權概念的基礎上,將雙重所有權解釋為一物一權的例外或特殊表現;其二,在現代法的語境下對于一物一權予以全新的闡釋。國內外學者在闡釋法律原則時頗有共識:“法律原則是可以作為眾多法律規(guī)則之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穩(wěn)定性的原理和準則”,法律原則“是法律精神的最集中的體現,是法律制度的原理和機理?!比魏我豁椧?guī)則、制度及規(guī)范都不得和法律原則的精神相悖,因此,法律原則是對各項制度、規(guī)則和規(guī)范起統(tǒng)帥和指導作用的立法方針?!霸瓌t可能互相沖突,所以原則有份量,就是說,互相沖突的原則必須互相衡量與平衡。”每一項原則均有其自身的價值和它所追求的價值,當某一個具體的案件適用不同的原則將有不同的結果時,就需要在不同的原則之間進行平衡和衡量,適用價值最大者。原則之間可以相互沖突或相互衡量,但原則項下不可以有例外,否則,法律原則不稱其為法律精神的最集中體現,也不稱其為對法律制度、法律規(guī)則與法律規(guī)范起統(tǒng)帥和指導作用的立法方針。作為民法基本原則的誠實信用原則如果有例外或特殊表現形式,很難想象那應當是怎樣的例外或怎樣的特殊表現形式。一物一權原則既然作為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同樣不應該有例外。顯然,第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本意在于解決矛盾,卻又將自己陷人新的矛盾之中。臺灣學者黃茂榮先生談及概念之演變時,以德國學者的名句作為論據:“法律必須隨時間經過而演進,始能符合因時間之經過而變更之社會,應無疑義。其結果,構成法律規(guī)定之概念,自與法律同樣常有歷史性的時間結構,必須隨歷史之變遷而演進?!盵41]“沒有一個法律概念,在教條上是完全不變的”,[42]現代法所有權制度的發(fā)展與演變,使得一物一權等物權法上的概念也必將隨之發(fā)生改變,這樣一來,第二種方法似乎才是最符合邏輯的。

中外學者對一物一權的界定,文字的多寡不同,但就其所揭示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個所有權,不能同時存在兩個以上內容、性質相互沖突的他物權。[43]實際上,我們無須浪費太多的文字,只要將“內容、性質相互沖突”這一修飾語放在更準確的位置上,傳統(tǒng)的一物一權概念便會有相當大的改觀:在一物之上不能存在兩個以上內容、性質相互排斥的物權。這一概念具有兩重含義:1一物之上可以存在多個物權,包括一物之上可以存在兩個所有權、所有權和他物權,或所有權和若干他物權。就是說,物權可以競存,前提是,各種物權之間具有包容性,可以和平共處。但是,包容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當潛在的物權排他性終于按耐不住物權的包容性而從骨子里進發(fā)出來時,競存的物權便發(fā)生生死存亡的激烈沖突,解決沖突的手段是物權與生俱來的,或法律后天賦予的優(yōu)先效力。物權優(yōu)先效力的價值就存在于物權排他性取代物權相容性的變革之中,這場變革也造就了物權的優(yōu)先效力;當然,所有權(母權)與自所有權中分離出去的他物權或自所有權中分割出來的它種意義的所有權(子權)[44]之間競存的解體與優(yōu)先效力無關,而由子權最終要向母權回歸的本性所決定。2.性質或內容相互排斥的物權,即不相容的物權在一物之上只能有一個,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這是一物一權原則的本質內涵所在,是物權的排他性使然,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任何物權相互之間只要具有天然的排斥性,就不可能在同一物上競存,一個權利在某一實在物上生成了,另一相斥之權利則自始不能生成:取得質物占有之人成就了質權,未取得占有之人不可能成就質權。當然,轉質可以生成另一質權,但是轉質權必須以原質權的有效存在為前提,依附于原質權而存在,原質權消滅,轉質權隨之消滅,轉質權實際上是原質權的衍生物,在質物上存在的原質權與轉質權并不是兩個獨立的質權。所有權保留買賣中,出賣人一經將標的物交付買受人,買受人的實益所有權即產生,同一標的物上不可能同時存在另一實益所有權。這期間,如果由于出賣人一物二賣,抑或買受人將自己的實益所有權出讓他人而導致再行轉讓的實益所有權成立,那么,原實益所有權將于次實益所有權成立之時自行消滅。[45]這種天然的排斥性來源于物權本性與內容的同一性,正所謂“同性相斥”。典權可以與抵押權并存,但不可以與另一典權并存,因為兩個典權同以占有為要件,并具有相同的使用、收益之內容。同理,基于信托關系而產生的法定所有權可以與受益人的實益所有權并存,但在信托財產上決不可以再設定他人相同內容的法律所有權??傊瑹o論所有權制度的發(fā)展會給所有權,乃至于整個物權體系帶來怎樣的變化,一物一權原則不容置疑。

注釋:

尹田:《論一物一權原則及其與‘雙重所有權’理論的沖突》,載《中國民法學精萃》2003年卷,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版,第

241頁。

參見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2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頁。

〔美〕托馬斯·C.格雷:《論財產權的解體》,高新軍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4年第5期。

參見歐陽坷:《人性光輝下的所有權》,吉林大學2004年民商法碩士學位論文,第4頁。

陳華彬:《外國物權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頁。

參見前引〔5〕,陳華彬書,第11頁。

梅夏英:<當代財產的發(fā)展及財產權利體系的重塑》,載王利明主編:《民商法前沿論壇》,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頁。

參見前引〔5〕,陳華彬書,第11頁。

參見前引〔7〕,梅夏英文,第80頁。

前引〔2〕,王利明書,第286頁。

前引〔5〕,陳華彬書,第9頁以下。

參見前引〔2〕,王利明書,第289頁。

前引〔5〕,陳華彬書,第16頁以下。

肖厚國:《所有權的興起與衰落》,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頁。

參見[英〕亞當?斯密:《國富論》下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第1頁以下。

GottfriedDietze,InfnseofproPer,ThejohnsHOpkinsPress,1971,p.126.

參見【日」我妻榮:《物權法》,巖波書店1995年版,第2頁,轉引自前引〔2〕,王利明書,第294頁。

宋剛:《信托財產的獨立性及其擔保意義—從大陸法系責任財產角度》,清華大學2005年法學博士學位論文。

謝哲勝:《臺灣物權法制發(fā)展》,《財產法暨經濟法》2005年第2期。

申衛(wèi)星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對諸種形式的所有權保留做了詳細論述。簡單的所有權保留指賣方將標的物交付給買方,在買方支付該特定標的物的價款前,該標的物的所有權仍由出賣人保留,其保留所有權的客體僅限于根據本合同占有的特定的標的物;延長的所有權保留中,買受人購買標的物不是用于消費或自己使用,而是為了將標的物轉售他人,或者是對標的物進行加工、添附后再行出售,為了保證賣方的價金債權,賣方保留所有權的客體可以延長到買方的轉售所得或加工物之上。在延長的所有權保留中,買方在完全支付價金后方可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在全部價金交付之前,買方有權對標的物進行處分。擴大的所有權保留,是指當事人約定當買方不僅清償了全部價金,而且清償了出賣人與買受人基于其它生意而產生的或即將產生的債務后,買方才可以獲得標的物所有權的制度。參見申衛(wèi)星:《期待權理論研究》,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博士學位論文,第68頁以下。

沈達明:《法國/德國擔保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頁。

參見前引〔20〕,申衛(wèi)星文,第51頁。

轉引自前引〔2的,申衛(wèi)星文,第91頁。

轉引自劉德寬:《民法諸問題與新展望》,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7頁。

筆者曾經主張,所有權保留中存在雙重所有權,賣方所保留不是實益上的所有權,只有在買方沒有按照約定交付價金時,這種所有權才具有意義,成為出賣人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的權利基礎;買受人以自己所有的意思占有、使用標的物的權利是真正意義上的所有權,只是這種所有權于買受人未按約定交付價金時終止而已。故可以借鑒英美法的經驗,將兩種所有權分別稱為取回所有權和附條件的所有權。參見馬新彥:《美國財產法上的土地現實所有權研究》,《中國法學》2001年第4期。

王利明:《論公司所有權的二重結構》,載前引〔2〕,王利明書,第78頁。

前引〔l〕,尹田文,第249頁以下。

梅夏英教授在他的論文《當代財產的發(fā)展及財產權利體系的重塑》中也認為:“法人可以享有所有權所包含的一切權能,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所有權。因為所有權是就個人對物本身權利義務的描述,法人作為一個法律構建的實體,本身便是一個團體的概念,這種由團體占有形成的法律上的主體本身便與’絕對所有權’的個人主義隱喻相悖”。參見前引〔7〕,梅夏英文,第82頁。

前引〔7〕,梅夏英文,第84頁。

以所有權保留為例,買受人未按約定支付價金的,其所有權終止,并回歸于出賣人,出賣人的所有權由法律所有權轉變?yōu)橥暾饬x的所有權,有權利向買受人主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買受人依約支付價金的,價金一經交付,出賣人的法律所有權自行終止,買受人的所有權轉變?yōu)橥隄M狀態(tài)的所有權。

前引〔1〕,尹田文,第252頁。121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這種抽象的所有權的結果”。

GyorgyDiosdi,nersnPinAneetanre一classcazRomaLaw,pp.135、133、134.轉引自前引〔2〕,王利明書,第275頁。

傅靜坤:《論美國契約理論的歷史發(fā)展》,《外國法譯評》1卯5年第1期。

孫憲忠:《中國物權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頁。

前引〔1〕,尹田文,第249頁;孟勤國:《物權二元結構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頁。

參見前引〔2〕,王利明書,第79頁。

張文顯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頁,第72頁。

同上

參見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頁。

邁克爾?D?貝勒斯:(法律原則—一個規(guī)范的分析》,張文顯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年版,第13頁。

[41]Laren:,Meth記enlehrede:Reehtswissenschaft,.1975,5.124f;GerhartHusserl,Reehtundzeit,1955,s一off.,轉引自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頁。

[42]前引〔41〕,黃茂榮書,第83頁。

[43]如日本學者川島武宜所言:一物一權主義是指一個物權的客體僅為一個獨立的有體物,在同一物之上不能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物權,尤其不能設立兩個以上所有權。我國學者對此也有同樣的表述,一物一權原則指一物之上只能設定一個所有權;一物之上不得設定兩個以上內容相沖突的他物權。參見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頁。

[44]為行文方便,我們在此將所有權稱為母權,分離或分割后產生的物權稱為子權。

[45]實意所有權指不具有所有權的法律責任,但具有所有權本質屬性的所有權,亦稱實質意義上的所有權,或實質上所有權,英美法上相應為衡平法上的所有權。與此對應的是法律所有權,指由法定公示方式表征的所有權,又稱為法律上所有權,或形式上所有權,英美法中相應為普通法的所有權。2017年法律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法律的完善日益體現人性化和道德性。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年法律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年法律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篇1

論法學教育的困境與改革

一、中國法學教育的發(fā)展現狀

中國法學教育源遠流長,據歷史記載,中國最早的法學教育起源于春秋。近代意義上的法學教育始于清末,1904年,清政府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所法學教育專門機構——直隸法政學堂。從1952年開始“司法改革”運動,各大學原先設置的法律系撤銷或合并,這一過程被稱“院系調整”。從“院系調整”之后,“政法教育”代替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法學教育,大學法學系的任務是培養(yǎng)從事政法理論工作的人。

大幅度裁汰法律教育機構與大量吸收未受法律教育的人進入司法系統(tǒng),造成了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分離的體制化。這種體制化一方面導致了法學教育主要局限于高等院校內部法學學科體系的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另一方面致使法律職業(yè)未能走上職業(yè)化的發(fā)展軌道,存在泛政治化、行政化和大眾化的傾向,至今還深深影響著我國的法學教育改革和發(fā)展。

改革開放后,法學教育開始復蘇,1997年黨的“十五大”確定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極大地促進了法學教育的發(fā)展。短短的30年,法學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1977年恢復招生時,全國只有3所法學院系,100多個大學法學本科生,2008年有651所,在校法學專業(yè)學生76萬人,其中碩士生8萬人,博士生1萬人,形成了以普通高等法學教育為主體的、成人高等法學教育和中等法律職業(yè)教育為補充的法律教育體制,建立了包括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和法律碩士在內的較為完善的學位制度。但是,應當看到在我國法學教育繁榮發(fā)展的同時,其背后隱藏的深層次問題。

二、中國法學教育的困境

(一)從社會層面上看法學教育問題

我國的法學教育發(fā)展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情況,法律職業(yè)與法學教育分離是20世紀50年代法律革命的產物。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不可動搖的體制,中國的法學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法學人才培養(yǎng)的多元化和層次化,造成了國家教育管理的混亂和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當年大量農民、工人和轉業(yè)軍人經過簡單的培訓進入司法機關,對他們的大規(guī)模在職教育催生了法學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多元化和層次化,這一法學教育體制一直延續(xù)至今。目前,我國的法學教育從教育層次上有中專、大專、本科、雙學位、研究生教育;從教育渠道上有正規(guī)普通高校法學教育,有法律函授、廣播電大、夜大等非正規(guī)法學教育;從法學教育的招生類別來看,我國法學本科教育有公費生、自費生和委托培養(yǎng)生,法學研究生教育也分計劃內招生和計劃外招生等。這些導致法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和人才標準口徑不一,同時沖擊了正規(guī)法學教育,影響了教育質量。

2.盲目擴大招生規(guī)模造成教學質量的下降,增加了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各類教育機構不顧自身的辦學條件,在師資、圖書資料等教育設施不具備的情況下盲目招生,導致法學人才培養(yǎng)質量難以保證,現在的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普遍存在法學基礎不牢、實踐能力差、法律思維能力低等問題。這樣的畢業(yè)生無法處理社會發(fā)展中出現的日益復雜、新型的社會關系,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3.司法考試制度給我國法學教育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處理不好會影響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在我國,不僅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資格之間是分離的,就是法律職業(yè)各個行業(yè)本身也是相互獨立的,我國最早有律師資格考試作為律師的準入條件。法院和檢察院從20個世紀80年代末起也開始在系統(tǒng)內部進行相應的初任法官和初任檢察官資格考試。但是難度要小于律師資格考試,很大一部分轉業(yè)干部或復轉軍人并不需要參加此類考試便可以直接當上相應級別的法官或檢察官。鑒于此,從2002年開始,國家推行統(tǒng)一的司法考試制度作為取得法律執(zhí)業(yè)資格的條件,這就為我國法律職業(yè)精英化、同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現行司法考試制度并不完善,其中主要體現在沒有將法學專業(yè)作為唯一的報名專業(yè)資格,這與西方法治發(fā)達國家的法律職業(yè)準入做法不同,與其他行業(yè)(如醫(yī)學)通行做法也不一致,使得我國法律職業(yè)精英化、同質化面臨挑戰(zhàn)和不確定性。

(二)從法學教育制度本身看我國法學教育的不足

法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涉及法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和如何培養(yǎng)兩個基本問題,即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和培養(yǎng)模式。法治發(fā)達的西方國家將法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精英型”法律人才,綜合理論素質、實際職業(yè)技能以及職業(yè)道德水平都達到了一定高度。而從我國法學教育的發(fā)展來看,原有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法治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要,法學教育出現了許多問題。

1.教學內容上,我國的課程設置不合理。開設的課程主要是以部門法學科的劃分或國家頒布的主要法律為主,重在講授原理和條文,忽視對原理、條文背后所蘊涵的價值取向、社會觀念的講解;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課程很少;忽視對學生法律職業(yè)道德的教育等。

2.教育方式上,重理論,輕實踐。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地講授理論知識,課堂討論、案例分析教學、啟發(fā)式教育等教學方法運用過少。這種教學方式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法律思維的訓練和培養(yǎng)。同時,很多學校的教學資源嚴重不足,沒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多媒體、模擬法庭、實習場所等硬件設施都不到位,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3.師資水平上,我國的教師來源單一。大多數教師都是法學院高學歷的應屆畢業(yè)生,他們沒有任何法律職業(yè)實務經驗,這樣的教師教學只能是理論的思辨,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職業(yè)技能。同時,學校重科研、輕教學的情況嚴重,許多教師為了評職稱,關注學術研究,忽視教學工作,這也不利于高素質法學人才的培養(yǎng)。

三、中國法學教育的改革

面對如此眾多的問題,中國法學教育的改革應該向什么方向發(fā)展,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法律人才,怎樣解決中國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分離的問題,怎樣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需要的法律人才等現實問題擺在我們的眼前。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確法學教育培養(yǎng)模式

法學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必須定位在社會需求的基礎上,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高度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民主法治建設進入了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國際經濟、政治、文化交往日趨頻繁,各種復雜、新型的社會關系不斷出現,社會對法學人才的法律認知、法律職業(yè)的思維方式和處理法律事務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識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已不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須更新教育理念,以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的法律人才為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掌握深厚的法律專業(yè)知識和廣泛的科學人文知識;具備嚴密的法律邏輯思維能力和突出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注重對學生職業(yè)道德的教育、職業(yè)技能訓練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規(guī)范辦學層次,優(yōu)化教育結構,改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相分離的狀況

1.取消法學??平逃头钦?guī)法學教育。

我國目前法學人才培養(yǎng)分為三類:???、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從各國法學教育來看,法學專業(yè)的最低層次是法學本科,這是法學專業(yè)的學科性質決定的。我國法學??平逃瘘c過低,容易造成法學人才素質低下,因此應當取消法學??平逃?,建立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的法學教育層次體系,本科階段以培養(yǎng)從事司法實務的實踐型人才為主,研究生階段以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為主。

2.規(guī)范非普通高校的法學教育,優(yōu)化法學教育結構。

應當明確規(guī)定普通高等學校是法學學歷教育的唯一合法主體,禁止司法系統(tǒng)和行政系統(tǒng)興辦的法官學院、檢察官學院、行政學院、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公安院校、司法學校、培訓中心以及各種廣播電視大學、夜大等各種非普通高校開辦法學學歷教育,將這些學校的法律教育定位為法律職業(yè)培訓教育或者法學繼續(xù)教育。

3.完善司法考試制度,改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相分離的狀況。

施行司法考試制度有利于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建立,對我國的法學教育發(fā)展大有裨益,能夠提升法學教育的學歷層次;促使學校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要真正實現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的同一性必須完善司法考試制度,確定法學本科是報考司法考試的唯一準入資格。

(三)改革人才培養(yǎng)方式,提高法學教育的教學質量

1.完善法學教育內容,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除了法學專業(yè)的專業(yè)主干課程和基本課程外,應該開設交叉學科,如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開拓學生的視野;為適應中國和世界接軌的要求,應努力培養(yǎng)熟悉WTO規(guī)則、國際條約和其主要成員國相關法律的法學人才。我國法學教育最大的問題是與法律職業(yè)相分離,法學人才實踐能力差,因此要增加法律技能課,包括司法文書寫作、法律文件起草的寫作技巧、實用偵破技術、司法口才技能(如詢問技術、辯護的技術等)。

2.轉變教學方式,重點培養(yǎng)法科學生的司法實踐技能。

首先,淡化理論的講授,采用實踐性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診所法律教學法、模擬法庭教學法、法庭旁聽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體會法律職業(yè)者的工作,學會用法律職業(yè)者的法學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其次,加大對法學教育的基礎性投入,引進先進的科技設備和技術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開展教學,實現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成果共享;建立法學教育實習基地,強化與法律職業(yè)團體的聯系,讓學生參與到法律實踐中去。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落實法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

法學教師是培養(yǎng)法學人才的關鍵,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法學人才的培養(yǎng)?,F階段,我國的高校法學教師法律職業(yè)水平不高,因此,大學法學教師,特別是講授實務性非常強的課程的教師要定期參與相關法律實務部門的工作或參與辦理案件。同時高校也可以多渠道選任教師,聘請法律實際工作部門的優(yōu)秀人才來校兼職客座教授,彌補高校教師實踐能力的不足。高素質師資隊伍的構建還有賴于提高教師的待遇,鼓勵教師探索教學改革和實踐,而不是僅僅將科研成果作為評價教師水平的決定性指標。

我國現代法學教育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歷史進程上看,還屬于剛剛起步的探索階段,存在問題在所難免。雖然法學教育的改革千頭萬緒、阻力重重,但是只要我們立足國情,對未來法學教育的發(fā)展有科學的判斷和穩(wěn)步推進改革的具體方案,實現法學教育現代化將指日可待。

2017年法律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篇2

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的范式整合

摘要: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的范式整合的實質是個人主義與整體主義之間的范式對話,環(huán)境法與民法二者之間在內容上存在著很大的沖突,其原因在于民法所采取的是個人主義范式理論,而環(huán)境法所采取的是整體主義范式理論,因此二者之間自然就會存在著差異性。由于當前環(huán)境問題的突出,致使法學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因此實現法學與民法學的對話尤為重要,與此同時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自身的范式危機也是構成當前實現二者對話必要性的深層因素?;诖耍疚氖紫汝U述了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產生的動因,然后對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對話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對話的目的與功能,再次對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對話的內容與現狀進行了探討,最后為實現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的范式整合與重構提出對策,即以“公序良俗原則”為整合與重構二者之路。

關鍵詞:環(huán)境法學;民法學;范式整合;個人主義范式;整體主義范式

前言:當前,環(huán)境法與民法之間的互動性成為了法學研究界所關注的一大焦點,民法學關注此問題的原因在于當前“綠色”民法典的呼聲日益高漲,而環(huán)境法關注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當前很多關于環(huán)境法的基本問題都與此研究相關,而關于存在爭議性強的問題通過法學的分析,也會歸結到這一互動研究上。盡管當前關于此議題的探究已經上升到理論層次,但是還是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以全面的挖掘其所具有的深層意義,從而為二者之間的對話構建出一個系統(tǒng)的框架,并為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的范式整合在范圍上分界線的確定奠定基礎。

一、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產生的動因

(一)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突出

當前,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相關學術界一直為探索解決途徑而努力,加上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面對日益復雜的環(huán)境問題,促使跨學術研究更加的活躍。因此,基于社會這股強大的政治氛圍與理論氛圍,環(huán)境法與民法之間對話得以實現。

(二)民法典立法的推波助瀾

隨著民法典立法進程的推進,民法學界為了進一步捋清環(huán)境問題對民法學的影響,因而需要與環(huán)境法學之間建立對話,以順應對民法典立法這一項重任所帶來的挑戰(zhàn)。在民法的立法中,關于物權法的制定涉及到了自然資源方面的立法問題,關于侵權行為的相關法律的制定又涉及到環(huán)境侵權救濟的問題,因此,民法必然會尋求與環(huán)境法實現對話的途徑。

(三)環(huán)境法學探索者的推波助瀾

針對當前日益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如何需找到有效的法律解決途徑成為環(huán)境法學者當前所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而民法中的相關內容正符合了環(huán)境法學者的需求,因而構建二者之間的對話,也成為了環(huán)境法學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環(huán)境法以解決環(huán)境問題為先導,因而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實現跨專業(yè)研究,而民法又是集諸多部門法于一身的法學理論“儲備庫”,順利成章的成為環(huán)境法學者尋求溝通的對象。

二、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一)環(huán)境法與民法對話的可能性

1.二者同屬中國的法律系

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共存于中國現行的法律體系內,是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中國法律體系的構成,其立法的本質屬性、目的以及意義等在大體上所呈現出的共性特征,因此,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之間是以共性為基礎的,因此,實現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的對話,只是基于學科設置不同而進行的分領域研究。

2.二者的歷史淵源

二者的歷史淵源表現在環(huán)境問題最開始的解決途徑:在我國尚未出臺環(huán)境法時,關于環(huán)境的相關法律問題都是通過民法來解決的。因此,從根本上講,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有著內在的關系,從某種層面上講,環(huán)境法學是民法學的繼承者與進化者。而這種關聯性就為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之間也存在著沖突,其區(qū)別與獨特屬性使其構成了不同的法律學科,這在當前的法學研究學科的劃分中也已經給予判定。因此,在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探討共同理論問題時,需要給予明確的界分。

3.二者之間的沖突的實質是選擇

針對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之間的沖突問題,其根源并不屬于正確與否的判定,而僅僅是在二者中的選擇問題。構建二者之間的對話的根本在于集合二者的力量以更好的解決當前社會環(huán)境問題所帶來的困難與挑戰(zhàn),從而在完善各自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環(huán)境問題。因此,在解決問題時所面對的是民法與環(huán)境法,解決時所面臨的是選擇誰的問題,是到底以何種法律手段來確定解決問題方案的抉擇。

(二)環(huán)境法與民法對話的必要性

二者實現對話的必要性總體來講是為了更好的應對當前“挑戰(zhàn)與危機”,其挑戰(zhàn)是來自當前社會環(huán)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而其危機則是來自于民法學危機與環(huán)境法學危機。對于其所應對的挑戰(zhàn)是實現二者對話的根本動因,而關于二者所存在的危機的本質為理論研究范式危機。

1.理論范式概念

所謂的范式指的是:由從事某一特定學科研的學者們在這一領域內所達成的共識以及基本觀點,是一個學科的共同體在研究準則、概念體系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約定[1]。當前,在國內學術界對于范式的應用非常廣泛,因而其內涵已經遠遠的超出最初庫恩所賦予的定義,具體來講,當前范式所指的是涉及到一個學術共同體時,學者們所構建的共有知識假設、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價值標準,還包括了人們理解世界的知識體系。

2.環(huán)境法學范式危機

理論范式概念的誕生來衡量我國法學理論學科,能夠充分的反映出當前其尚未建立屬于自身的理論研究范式,這就證明了環(huán)境法學范式危機的存在。之所以說當前中國環(huán)境法學尚未構建自身的理論研究模式,可從以下實例找到原因:蔡守秋教授提出“調整論”在環(huán)境法學界引起軒然大波,對整個中國的法學界的影響也非常大。此理論的提出就充分的證明了中國環(huán)境法學尚未形成理論范式體系。但是,并不能因為中國環(huán)境法學尚未建立自身的理論范式,就片面的認為中國的環(huán)境法學就是弱勢學科,事實上,范式危機存在于當前中國各法律學科中。3.民法學范式危機

中國的民法是繼承于大陸法系司法制度的成果,而大陸法系的民法制度又是以個人主觀觀念為基礎建立的,在20世紀的私法公法化的呼聲中,此觀念的危機凸顯,因而,民法由此開展了一系列的修正工作,在其完善的過程中又不斷的承受著來自各新法律部門的挑戰(zhàn),進而危機四伏。中國民法在繼承大陸民法制度的同時,也相應的繼承成了大陸民法的理論體系,而這種民法法律體系的繼承,使其陷入被動的地位。因此,如果用理論范式來恒定我國的民法學,在當今的改革階段,顯然其所承擔使命的完成任重而道遠。但是,不能因為當前我國的民法體系的不規(guī)范,就認為其要將其作為全部任務與使命,全身心的致力于此,這并不屬于我國民法學的主要任務。因此,作為我國法律全局性的范式危機,只能說明我國的法律還過于“年輕”,只要一定的時間其必將能夠茁壯成長。

4.范式的整合

實踐作為理論存在的根本,是理論得以存在與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因素。因此,不管對范式危機承認與否,都應該使理論還原于實踐,通過實踐來驗證,并通過實踐來使其“羽翼豐滿”,只有直接的應對社會真實問題的挑戰(zhàn),才能促使理論體系的日趨成熟。環(huán)境問題當前就是社會中的一大問題與挑戰(zhàn),正是因為環(huán)境問題的存在才成就了環(huán)境法學的誕生,而同樣是因為環(huán)境問題的日趨加劇,致使法學“綠化革命”的出現,這就充分的顯現出傳統(tǒng)的范式理論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而全新的理論范式正在發(fā)展過程中。因此,構建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是理論打破重重危機并構建全新范式理論的最好方式。實現二者之間的對話,能夠使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各自的觀念、立場等問題進行明確的界定,從而實現二者理論重構的目標,也就是實現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的范式整合與重構。

三、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的目的與功能

(一)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的目的

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的目的在于:使二者能夠明確界定自身的觀念、價值等,從而實現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各自的理論范式的整合與重構。

(二)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的功能

民法學與環(huán)境法學對話的功能為:拓展雙方的視野、轉換雙方當前的傳統(tǒng)思維模式、更新雙方的方法、實現各自價值的重構。在二者對話的過程中,各自將原有秉持己見的思想意識進行轉變,從而更新自身甚是問題的立場與角度,協(xié)調二者之間的對話,進而以對話互動的形式來促進各自的發(fā)展與完善。也就是在對話中,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實現了換位思考,通過轉變自身原有思維來實現對原有未知問題的發(fā)現與解決,從而也就形成了環(huán)境問題上的理論范式重構。此外,在實現對話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實現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各自觀念、立場以及價值等的重新認識與界定,從而在協(xié)調二者之間關系的過程中,也就實現了對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的范式整合。

四、環(huán)境法學與民法學對話的內容與現狀

(一)環(huán)境法學――以民法力量實現對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

環(huán)境法的形成與發(fā)展的理論根源是民法,在最初的環(huán)境法學中,其所用來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法律依據便是民法以及刑法,因此,民法對環(huán)境法的重要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當環(huán)境法面臨著某些環(huán)境難題時,以環(huán)境法的思維方式很難尋找到解決的途徑,而轉換到民法上,很多時候會“另有一番天地”,這就是民法學對環(huán)境學的影響。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強調自身的主導作用,因此,促使環(huán)境法也具備了相應的行政法特點,因此,其在表現上通常以禁止性的規(guī)定或者強制性的規(guī)范為主,從而使自身局限于其中,因此,“行政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立法模式成為當前中國乃至全世界環(huán)境法立法界的共同呼聲。而其中關于引進市場機制的觀念,就是在環(huán)境法制度的制定上將民法的思維理念引入,以借助民法學的個人主義理論來實現環(huán)境法學理論范式的重構。

(二)民法學――環(huán)境問題給民法以及民法學理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

環(huán)境問題給民法學所帶來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其理論上的個人主義,而在民法典制制定過程中,“綠色民法典”的呼聲致使此挑戰(zhàn)也成為了民法發(fā)展的機遇。因此,當前加強二者之間的對話,能夠推進民法典制定以及民法學理論構建的進程。當前,民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