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認識本體到認識語言洛克與古希臘、中世紀時期語言哲學思想對比探究
語言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時代。對語言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將語言哲學提升到非常顯著的地位,各個哲學學派都很重視語言哲學,甚至認為只有通過語言分析,才能澄清或解決哲學問題。而對于現(xiàn)代西方哲學對語言研究的這一側重轉變,早在近代哲學時期就已突顯。從古希臘到近代,許多的哲學家都對語言進行了一定研究,包括霍布斯、洛克、萊布尼茨、培根、洪堡特等哲學家甚至對語言進行了大量研究,將語言研究逐步帶入哲學領域。追溯其源頭,約翰·洛克的語言轉向普遍被視為語言哲學史上里程碑式的標志。洛克在其著作《人類理解論》中的語言哲學思想將自然語言的研究穩(wěn)步推向了哲學研究領域的中心舞臺。洛克語言哲學思想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延續(xù)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即主張將日常語言作為哲學批判與研究的標準,以此來提升自然語言的作用。在古希臘與中世紀時期就已有眾多哲學家對語言展開了思考,例如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波伊提烏以及安瑟倫等,他們的貢獻不可低估,但追本溯源,他們的哲學思想并未能深入系統(tǒng)地闡述語言與心智的關聯(lián),更未將自然語言引入哲學領域,以此解決哲學問題。相比之下,洛克是為解決基本哲學問題而轉向研究自然語言。1約定俗成或慣例拉圖之前人們早已有一些關于語言問題的探討。例如,畢達哥拉斯認為名稱及其相應指稱之間的聯(lián)系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任意的;巴門尼德在他的論證中對名稱的真假進行了區(qū)分;詭辯派的哲學家們,尤其是普羅塔哥拉,極為重視自然語言的語法結構。然而,最早專門研究語言的文獻是柏拉圖的《克拉底魯》(Cratylus)。在《克拉底魯》中,蘇格拉底與赫莫根尼的對話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主義派與自然主義派之間的辯論??死佐敽秃髞淼奶K格拉底認為事物名稱的命名是自然存在的,而非人們約定俗成,而赫莫根尼則認為名稱與其相應的指稱對象之間的聯(lián)系是完全由慣例而建立的。蘇格拉底推測一個名稱是由“模仿”其命名對象本質所組成的字與音來表達其對應對象的本質的。由于命名對象的本質是自然存在的,“模仿”其本質所組成的名稱也自然存在。這一猜測不著邊際,甚至蘇格拉底也承認他的猜測“狂野而荒謬”,但是他認為這是最可行的一種解釋。蘇格拉底一旦堅持應該依照自然的過程來命名,他就需要解釋這種自然過程具體是什么,然而蘇格拉底并不知道所謂的自然過程是什么。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名稱都不符合這一主張,例如,追溯赫莫根尼的對象本質,我們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赫爾墨斯(古希臘神話中的信使)的子孫,所以赫莫根尼這一名稱就并不是“模仿”其本質而產(chǎn)生的。是一個不正確的名稱。蘇格拉底又解釋道這是因為許多名稱都被不適當?shù)淖炙拔廴尽保斆Q不正確或被“污染”時,人類又依賴于通過約定俗成或慣例來定義名稱的意義。由此可以看出,蘇格拉底的自然意義理論適用于“語言的最完美狀態(tài),”而普通語言依賴于約定俗成且不夠完美。對此洛克的闡述更加深入完整,洛克認為命名的本質在于表達事物的本質,而事物的本質分為自然本質以及“人為”本質,這種“人為”本質是指人們通過自身認知和觀察所發(fā)現(xiàn)的事物本質。例如,人們對“黃金”一詞的命名,人們將黃色的、延展性強的、抗化學腐蝕的重金屬作為黃金的本質屬性,然而黃金這一事物還有上千種不可知的本質,前者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本質即為“人為”本質,后者還待被發(fā)現(xiàn)的本質即為事物的自然本質。人們對存在事物的命名是基于“人為”本質,而非自然本質,由此看出兩者并不沖突,洛克并不否定事物自然本質的存在。雖然上述對話涉及語言哲學中的關鍵問題,即語言的指稱與習俗慣例問題,但是柏拉圖和洛克的探討焦點卻有著顯著不同。首先,洛克關注的是普通語言,而柏拉圖最終還是基于理想語言提出了關于理想名稱的理論,這里的理想名稱并非指自然語言中真實存在且?guī)缀踅^大部分被“污染”的名稱。其次,洛克將語言研究與認識論緊密聯(lián)系起來,認為我們不能在不清楚語言本質的情況下就確定人類認知;而柏拉圖在《克拉底魯》的結尾總結道語言在正當追尋人類認知的過程中并不起什么作用。第三,雖然蘇格拉底簡要提及“習俗和慣例必須有助于我們思想的指示”(《克拉底魯》435b),但《克拉底魯》卻沒有表述語言與人類思想的相關性。最后,與洛克不同的是柏拉圖并不將語言研究作為可以解決哲學問題的一種方法。雖然洛克和柏拉圖都贊成自然語言會系統(tǒng)性地誤導人類,但是柏拉圖贊成這一觀點是因為他認為自然語言的名稱與存在對象相關聯(lián),而洛克認為名稱需要比現(xiàn)實或經(jīng)驗提供更大的穩(wěn)定性。此外只有洛克認為許多理論和實踐的爭論本質上都是語言學的爭論,而且它們可以通過人們關注更多自然語言的本質得以解決。因此,如果現(xiàn)代西方語言哲學所關注的特點,是關注自然語言的結構、將語言研究與認識論以及心智哲學緊密聯(lián)系以及將語言研究視為解決哲學問題的源泉,那么柏拉圖的《克拉底魯》就不能算是現(xiàn)代西方語言哲學開端的標志。當然,《克拉底魯》是西方哲學著作中第一個關于語言的理論專著,這一意義不容低估。如果語言哲學僅僅只是對語言進行一種哲學反思,那么語言哲學發(fā)展的源頭就是《克拉底魯》。但縱觀哲學發(fā)展史,這一觀點會大大模糊洛克之后的語言哲學演變與洛克之前的語言哲學研究的顯著不同,進而模糊洛克里程碑式的貢獻。洛克的探討將語言推向了哲學關注的中心,并且在洛克探討的基礎之上,哲學家們逐漸趨向于將認識論、形而上學、甚至倫理學領域中的核心哲學問題放入語言哲學的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進而解決這些核心哲學問題。語言在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更具體的闡述。亞里士多德認為人類依靠其公約創(chuàng)造了語言。同時,亞里士多德認為并非所有的句子都有真值-例如祈禱文。亞里士多德對語言語法結構的理解在許多方面都比洛克要深入具體,相比之下,洛克對語言的研究缺乏對邏輯和語法結構的深入探究。然而,我們卻在洛克的哲學思想中,而不是亞里士多德的成果中發(fā)現(xiàn)了哲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亞里士多德對自然語言的探討大部分集中在《解釋篇》中。他認為人類說話的聲音是靈魂中情感的象征,而人類書寫的標記又是說話聲音的象征。雖然人類語言在說寫方面各不相同,但人類靈魂中的情感卻是一樣的。人類靈魂中的情感只是對存在事物的一種相似性影射,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這種對語言意義的基本闡釋一直被沿用至現(xiàn)代時期,例如,在霍布斯和洛克的著作中,這種解釋仍扮演著角色。然而,在洛克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之間有一根本區(qū)別,即洛克把他對語言的探討作為他對思想和知識探討的核心,而亞里士多德只是對語言學研究和心理學研究做了鮮明區(qū)分。亞里士多德雖然有提到人類語言象征著靈魂狀態(tài),而靈魂狀態(tài)對所有人類來說都是一樣的,但在此之后,他并沒有對語言進行專門的思考。當亞里士多德把心智與語言聯(lián)系起來時,他總是爭論如下:如果人類能夠在思想上做出某種確切的區(qū)分,那么人類在語言上也一定會有類似的區(qū)分。例如,亞里士多德認為言語必然存在具有真值的單位和不具有真值的單位,因為“在人類心智中存在不包含真假的思想,也存在或真或假的思想”(《解釋篇》16a)。亞里士多德在這之后便轉向討論判斷真值的本質,以語言為主題的討論也隨之被擱淺。事實上,亞里士多德除了在前四章討論了語言、詞類、句子和陳述句的意義之外,《解釋篇》的核心主題仍然是三段論邏輯:肯定與否定、普遍與特殊命題、矛盾以及對立。不難看出亞里士多德在論述邏輯與語言時將問題都巧妙迂回到了形而上學的領域。例如,在探討排中律原則時,即一個命題必然非真即假,亞里士多德認為:“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非此即彼;所有事物都是必然發(fā)生且固定存在的”(《解釋篇》18b),排中律原則不適用于關于未來以及其他有可能性的命題。由此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并沒有使他的形而上學思想語言化,而是根據(jù)他的形上直覺來調整自身邏輯論??傊?,亞里士多德所發(fā)展的理論是所謂的“語言邏輯概念”,因為其基本范疇就是邏輯范疇,同時他的語言理論也主要是在邏輯探究的背景下發(fā)展的,即亞里士多德三段論理論(2心理話語與人類思維的分離亞里士多德將語言學與心理學分開探究的這種方法到中世紀時期便逐漸被哲學家們所摒棄。例如,中世紀時期的哲學家波伊提烏(480-524),亞里士多德只在《論靈魂》中提到了靈魂,并將其主題與《解釋篇》中的主題區(qū)分開來,對此波伊提烏在對《解釋篇》的譯著中簡要研究了靈魂主題、靈魂概念和靈魂情感,并將它們與語言相聯(lián)系,研究了它們是如何既與外部世界對象相聯(lián)系又與日常語言相關聯(lián)。波伊提烏主張“話語[oratio]包含三重模式:由字書寫下來的模式、由聲音產(chǎn)生的模式以及在思想中被聯(lián)系起來的模式;一種由概念組成,一種由聲音組成,另一種由字組成”(中世紀哲學家波伊提烏把思想描述為一種話語,這一觀點在中世紀西方哲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他期望語言可以作為理解人類思維的標志性工具。但是對波伊提烏而言心理話語和外在的語言話語是截然不同的,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對心理話語的構成毫無意義。對此波伊提烏的觀點更傾向于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雖然各民族國家使用著不同的口頭語言或是書面語言,但靈魂的映射,即波伊提烏所說的心理話語的組成部分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波伊提烏的哲學理論貫穿了整個中世紀哲學思想。例如,安瑟倫在其著作《獨白》中區(qū)分了使用外部言語表達或者使用口頭語言表達的言內行為和完全依賴人類想象或理解的言內行為。每一種言內行為都依賴于“它們自己的語詞”,但相比口頭語詞是被人類創(chuàng)造并且形式多樣的,內部語詞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天生且一樣的。雖然安瑟倫肯定了心理話語在語言上的首要地位,但是他又提出:存在另一種言內行為將人類內部狀態(tài)和外部狀態(tài)加以聯(lián)系,即當人類“在頭腦中想到‘人類’這一詞而不是大聲說出來的時候?!痹谶@種情況下,我想到的是“外在可感知的符號,”但“對我自身而言卻察覺不到”(1998,23:《獨白》par.10)。這種情況與純粹的心理話語不同,因為我們不會“無知覺地”使用可感知的語言符號(同上)。安瑟倫提出的這一觀點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想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按揭買房買賣合同
- 國際公路運輸合同范本
- 2025船舶買賣合同書樣本版
- 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技能培訓
- 提高人際關系的培訓課程
- 品牌服務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共事業(yè)領域投資合同
- 吊車零租賃合同范本
- 鋼釘鐵釘售賣合同
- 2025有限責任公司銀行貸款擔保合同
- 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評價報告編制指南
- 管理ABC-干嘉偉(美團網(wǎng)COO)
- 基于視覺的工業(yè)缺陷檢測技術
- 軍事英語詞匯整理
- 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章程
- DB31-T 1440-2023 臨床研究中心建設與管理規(guī)范
- 老客戶維護方案
- 高處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講義課件
- 萬科物業(yè)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動物檢疫技術-動物檢疫處理(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英語經(jīng)典口語1000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