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閱讀專題匯編(2003全國各地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分類匯編35篇)_第1頁
議論文閱讀專題匯編(2003全國各地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分類匯編35篇)_第2頁
議論文閱讀專題匯編(2003全國各地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分類匯編35篇)_第3頁
議論文閱讀專題匯編(2003全國各地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分類匯編35篇)_第4頁
議論文閱讀專題匯編(2003全國各地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分類匯編3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分類匯編——2003年中考議論文閱讀專題(35篇)奧林匹克新格言①回首奧林匹克運動百余年的歷程,人們會有很多感慨,新世紀的奧林匹克運動將會是怎樣的?對此,新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給我們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迫,“更千凈、更□□、更□□”。這一描述就是奧林匹克的新格言。新格言的提出是道德的凈化、人性的回歸和時代的需要。②奧林匹克運動體現(xiàn)了全人類的道德文明。它的形式外殼是競技搏戲,而其思想內核是美與尊嚴。在此,道德是規(guī)范體系的核心,也是指導人們行為的準則。③記得在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場的入口處有用對賄賂者的罰金鑄成的宙斯銅像,上面鐫刻著這樣的警句:“在奧林匹克,只能以快腿和體力戰(zhàn)勝對手,金錢不可能使你贏得勝利。”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圍繞使用興奮劑和反興奮劑的斗爭愈演愈烈。僅悉尼奧運會就有76名運動員在賽內和賽外藥栓中被查出使用了興奮劑而被禁賽。人類源于游戲的競爭,一種表達人類童心的天真無邪的競爭被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人作為“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奧林匹克運動作為一種世界文化,豈能讓這些雜色玷污?④今天,現(xiàn)代社會已進入一個以人為本、實現(xiàn)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時代,從20世紀初狂熱地追求物質利益,到這個世紀向人的發(fā)展回歸。這就對競技運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不再是工具,競技運動要回到為人的和諧發(fā)展服務的位置,運動員將成為具有自我意識和完美人格的主體。因此,奧林匹克運動一定要重視人,要研究人,不斷地把奧林匹克發(fā)展的戰(zhàn)略和目標調整到“人的全面發(fā)展”這個根本目的上來。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力量將得到完美的體現(xiàn)和高揚。英國詩人蒲柏說:“對人類的真正研究就在于本身?!泵绹娙她嫷抡J為“人是目的”。無論從哪一角度來說,人的價值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們倡導“人文奧運”,高揚“更人性”的奧林匹克新格言,其核心就是要主動表現(xiàn)體育對人類生存意義及價值的終極關切。⑤和平、發(fā)展、合作已成為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同時,民族紛爭和恐怖主義滋生仍將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以奧林匹克為核心的現(xiàn)代體育運動始終代表著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從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參賽的首屆奧運會,到199個國家與地區(qū)的10200名運動員參加的27屆奧運會,這期間現(xiàn)代奧運會得到了驚人的發(fā)展和壯大,五環(huán)旗問爍著團結的光芒。奧運會應當是“人類團結的重要節(jié)日”,奧運會期間,“地球村”的村民們載歌載舞、盡情狂歡,各種不同的文化在這里得到交融。不僅如此,它還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影響著人類社會的行進節(jié)奏。奧林匹克運動以它崇高的、不可動搖的和平理想,在化解民族矛盾、援和戰(zhàn)爭沖突方面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羅格先生在他的就任宣言中指出:“保持奧林匹克內部的團結將是我在任期內最重要的任務?!雹藜t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奧林匹克運動曾光榮地舉起“更快、更高、更強”的旗幟,在新世紀開始的時候,奧林匹克新格言將引領著奧林匹克運動向文明、進步、團結的方向前進。14.奧林匹克新格言是:更干凈、更、更。(2分)15.第③段畫線的“這些雜色”具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6.第⑤段中畫線部分是羅格先生的話,從本段文字看,羅格先生說這段話的理由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7.第⑥段畫線句“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出自《__________》一文(寫出篇名),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18.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9.“中國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些是申博的宣傳標語。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為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創(chuàng)作一條宣傳標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參考答案】14.(2分,各1分)人性、團結。15.(2分,各1分)賄賂、使用興奮劑。16.(4分,各2分)(1)和平、發(fā)展、合作是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同時,還存在著危害世界和平與安寧的因素。(2)奧林匹克運動具有團結的傳統(tǒng),并積極影響人類社會的行進節(jié)奏。17.(2分,各1分)《少年中國說》;梁啟超。18.(2分)奧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凈化、人性的回歸和時代的需要。19.(2分)要點:語言簡潔、生動、富有感染力。例如:共同打造綠色奧運、把誠信寫上五環(huán)旗。(有下列情況者酌情扣分:游離主題、機械模仿、句子冗長、錯字語病。)(2003年上海中考試題)逼你成功①我有個事業(yè)非常得意的朋友。每天跑進跑出,比誰都忙。有一天,我問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為誰忙啊?②他先愣了一下,接著笑笑,說:"我也不知道為誰忙,只覺得背著一個好大好大的包袱,里頭全是我公司職員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為了他們,我想不干都不行,我是被逼得往前沖。"③"你怎么不說是你自己的野心,使你往前沖呢?"我不以為然地說。④"沒錯啊,我自己的雄心和理想當然也逼我沖。想想,一個人不被逼,不被環(huán)境逼、理想逼,怎么可能成功?"⑤我就是一個很會逼學生的老師。學生找我學畫,我會建議他們用自己最珍愛的工具,因為我發(fā)現(xiàn)當他花了一筆令他心疼的錢之后,他們就不會輕易fan9中。然后,他們愈畫愈好了,得到我的夸贊,盼著下次還能受贊美,于是加倍地努力。除了我逼,他們也自己逼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我班上許多作品入選莢展和得獎的學生,都是在這樣"內外交逼"的情況下造成的。從另一個角度看,逼學生的老師,何嘗沒有逼自己?為了以身作則,讓學生每個禮拜都能見到老師新作品的,dansheng,我也不得不畫,因而有了更多的成績。"教學相長"不也是"教學相逼"嗎?⑥一個在家從來不入廚房的人,留學在外,居然燒得一手好菜,因為環(huán)境逼。一個登山者,跳過一條他平常絕不敢跳的深溝;因為有只野獸逼。所幸世界上有"逼"這件事,我們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于是你該理解下面這段話的道理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jingu,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⑦這段話說的不就是四個字嗎?--逼你成功。15.根據(jù)文中拼音寫出相應的詞:(3分)①()②,()③()16.簡析第②段描寫和語言上的優(yōu)點。(限40字)(3分)17.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第⑤段劃線處"內外交逼"的意思是:(3分)18.⑥段劃線引文是誰的名言,引文在本文中的作用是(3分)19.請給本文擬個題目:(3分)20.談談你今后如何對待"逼"?(3分)【參考答案】15.(3分)①放棄②誕生③筋骨(每小題1分,書寫有誤不給分。)16.(3分)人物神態(tài)描寫如先"愣了一下"接著"笑笑"較具體形象;語言描寫用"包袱"作比喻顯得生動形象。(不舉例,意思對亦可給滿分。)17.(3分)外部環(huán)境的壓力與內在理想的動力交互作用,促使走向成功。(意思對即可)18.(3分)孟子引用名言證明自己的觀點,同時深化題旨,總括全文。(意思對即可)19.(3分)逼你成功(語言概括簡潔,能抓住主旨即可)20.(3分)今后我要積極樂觀地對待"逼",變壓力為動力,并且自覺加壓,從而"逼"自己走向成功。(此為開放題,可有不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003年云南昆明中考試題)不求甚解①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比藗兺蛔プ∷f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③應該承認,好(1)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④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2)說不求甚解了。可見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戒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⑤列寧就曾經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作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經典著作,也應該抱虛心的態(tài)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典著作的精神實質。⑦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絕對不應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⑧經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12.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刪掉后對句意表達的準確性影響最小的一項是()。(3分)A.一般人常常以為B.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C.其實也不盡然D.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13.陶淵明對讀書的獨到見解是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兩個字回答)(2分)14.作者在第④段認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體現(xiàn)了—一種好的讀書方法,是什么?(3分)15.《英雄記鈔》和陸象山語錄中的哪句話與“不求甚解”的讀書觀基本一致?(用原文回答)(4分)《英雄記鈔》:□□□□(4個字)陸象山語錄:□□□□□□(6個字)16.第⑥段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17.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的4個原因。(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2.C(3分)13.會意(2分)14.不要太固執(zhí),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3分。只答文中“—是”內容的,不給分;綜合答“一是”和“二是”內容的給1分)15.(4分)《英雄記鈔》:觀其大略陸象山語錄:未曉處且放過(各2分,共4分)。(“陸象山語錄”若答“讀書且平平讀”得1分)16,(3分)不能。(1分)因為它:①使淪證更嚴密,②使觀點更辯證。③從反面進行論證。(以上三點答出任一點,即給2分)17.(3分)①多讀幾遍才懂(看—、二遍不懂,讀三、四遍就懂)。②讀到后面才懂(前面不懂,讀到后面才懂)。③過段時間才懂(以前看不懂,過些日子才懂)。④有實際知識后才懂(以前其實不懂,有了實際知識后才懂)。(答對一項不給分,答對二項給1分,三項給2分,四項給3分)(2003年福建龍巖中考試題)不求甚解①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比藗兺蛔プ∷f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③應該承認,好(1)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④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2)說不求甚解了??梢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戒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⑤列寧就曾經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作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經典著作,也應該抱虛心的態(tài)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典著作的精神實質。⑦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絕對不應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⑧經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請為第③段和第④段中兩個“好”字分別注上拼音。(2分)請在第②段橫線上準確填寫《五柳先生傳》中的相關語句。(2分)第⑥段說,“亮獨觀其大略”,請簡要談談你對“觀其大略”的看法。(3分)前面幾篇閱讀文章都附有“相關鏈接”,鏈接了一些與文章有關的材料。請你也來參與,為《不求甚解》添加一則“相關鏈接”。(提示:古今中外,會讀書的人、勤讀書的事……都可以作為你的“鏈接”的內容,字數(shù)在50個左右。)(5分)【參考答案】1、(2分)⑴hao⑵hao2、(2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3、(3分)(無“標準答案”。參考: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扣字句,不因小失大。若持否定意見,能言之有理者,酌情給分。)4、(5分)(無“標準答案”。鏈接內容明確、語句通順即可。)(2003年湖北宜昌中考試題)常想一二民國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飽經滄桑沉浮,卻一生淡泊,榮辱自安。常有友人問及他高壽的養(yǎng)生之道,他總是指指客廳墻上高懸的那幅字畫,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寫意的蓮花圖,旁邊是一副對聯(lián):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橫批:如意。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會被悲觀、絕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負重登山、舉步維艱了。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慶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終以那份豁達與堅韌去化解并超越苦難。我不由得想起了霍金,眼前浮現(xiàn)出這位科學大師那永遠深邃的目光和寧靜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僅僅因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為他還是一位人生的斗士。有一次,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的女記者捷足躍上講壇,面對這位已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學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盧枷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的太多了嗎?”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突兀和尖銳,報告廳內頓時鴉雀無聲,一片靜謐?;艚鸬哪橗媴s依然充滿恬靜的微笑,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于是,隨著合成器發(fā)出的標準倫敦音,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然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心靈的震顫之后,掌聲雷動。人們紛紛涌向臺前,簇擁著這位非凡的科學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人們深受感動的,并不是因為他曾經的苦難,而是他直面苦難時的堅守、樂觀和勇氣。人生如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樂。如果誰總自以為失去的太多,總受到這個意念的折磨,誰才是最不幸的人。常想一二。因為境由心生——問題本身都不是問題,如何對待它才是最大的問題。常想一二。畢竟,決定生命品質、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18根據(jù)文章內容,請你為本文擬定一個標題。(2分)19具體說說于右任老人把蓮花圖和對聯(lián)掛在一起的深意。(3分)20作為論據(jù)的事實,可以是一人一事的具體事例,也可以是多人多事的概括性事例。(1)請結合霍金事例中讓你動情的句子,簡答這一具體事例證明論點的作用。(3分)(2)請再補充一個能證明本文論點的概括性的事例。(3分)21思考作者的觀點,請說說你真切的感受或與之不同的見解。(3分)【參考答案】18常想一二(或由一副對聯(lián)想到的?;蛴嘘P八九和一二的思考等)評分說明:緊扣論點、論題1分;題目新穎、精練1分。19答:示例1:圖和對聯(lián)相映成趣。蓮“出淤泥”的過程即于右任老人飽經滄桑沉浮的一生,蓮最終“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凈植”的結果即他一生淡泊,榮辱自安的人生態(tài)度,示例2:蓮生于污泥間,卻開出鮮艷的花朵,不正像那些身處逆境的人們,笑對人生的苦難?因此,圖和對聯(lián)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評分說明:由蓮的品格聯(lián)想到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2分(只點到蓮的品格1分);語言通順、完整1分。20(1)答:示例:讀霍金叩擊在投影屏上的文字,我被震撼了。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還能豁達地說,我還有手指、大腦、理想、親人和朋友、感恩的心。這種胸懷只有常想一二的人才有。這事例,以情感人,更以理服人。評分說明,結合動情的句子談霍金1分;點明事例證明論點的作用1分;語言通順、完整1分。(2)答:評分說明:事例可以證明論點1分;事例典型1分;語言通順、概括1分。21答:評分說明:結合文章的論點談,有感受或與之不同的見解1分;談感受或見解時作一點言之成理的分析1分;語言通順、完整1分。(2003年山西太原中考試題)儲蓄人生人們在吃飽穿暖之后,便想到了儲蓄,以便在需要的時候支取它。每當我清點一張張金額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單時,心里就有一種感悟:人生,不也是儲蓄嗎?一個人呱呱墜地,便開始儲蓄親情。這一儲蓄會伴隨我們走過一生。我們所儲蓄的,是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是一筆超越失控的財富,無論離得多遠,隔得多久,都可以隨意支取和享用這張“存單”,借助它走出困境。有了親情這筆儲蓄,我們即使在物質上很貧困,精神上卻可以很富有;如果不懂得或丟失了親情的儲蓄,無異于泯滅了本性和良心。友情,也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一把真誠的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真正的友情儲蓄,是不可以單向支取的,而要通過彼此的積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帶功利性的友情儲蓄,不僅得不到利息,而且連本錢都會喪失殆盡。學識的儲蓄鍥而不舍。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儲蓄知識的過程。接受小學、中學、大學乃至更高的學校教育,這僅僅是儲蓄知識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積月累,在長長的一生中不斷地充實和更新知識,活到老,學到老,“儲蓄”到老。人生需要儲蓄的東西很多。儲蓄人生,就是儲蓄人生中那些最寶貴、最精致的部分,儲蓄一切至真至善美。一個人懂得儲蓄什么,并指帶怎樣去儲蓄,實在是一種智慧與幸運。20.從整篇文章看,“儲蓄人生”具體包括:“儲蓄”________。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5分)21.揣摩第三節(jié)中畫線句子的意思,用直白簡明的語言代替比喻的說法,完成下面的句子。任何帶功利性的友情儲蓄,不僅得不到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

。(4分)22.第四節(jié)加點的詞中,“充實”是說知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新”知識則強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3.文章說“人生需要儲蓄的東西很多”,你認為還需要儲蓄什么?請寫出一點并簡要說明理由。(4分)還可以儲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緟⒖即鸢浮?0.親情

友情

學識

儲蓄人生,就是要儲蓄人生中那些最寶貴、最精致的部分,儲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21.回報(真正的好處)

連友情本身都會失去。

22.不斷增加豐富(日積月累)

要用新知識替代舊知識(知識的學習要跟上知識變化發(fā)展的步伐

學習也要與時俱進)

23.例如.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

良好的態(tài)度是事業(yè)成功、別人接納、認可的重要保證,米盧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2003年浙江紹興中考試題)讀書則贏①現(xiàn)代人幾無文盲,人人都能看報讀書,關鍵在于自己愿不愿意與文字接近.②一本好書通常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精華,以讀者購書付出的金錢代價來衡量,實在太便宜。特別是學生時代,學生是全職的專業(yè)讀書人,如果不愿專心讀書,讓時間徒然流去,以后反悔也也來不及。③喜不喜歡讀書,是自小培養(yǎng)的習慣,做父母的要多陪小朋友讀各種有益智慧成長的書,讓孩子與文字多親近,一定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下一代。④新加坡有一家書店,把80個字整整齊齊大字報,提倡讀書的好處:書是書,輸是輸;有書不會輸,輸?shù)牟皇菚?;輸了要認輸,不要怪書;看書不會輸,不看書就會輸;怕輸?shù)娜丝匆娙思铱磿部磿磿娜讼矚g別人看書;無書不怕輸也會輸;無書又怕輸肯定輸了又輸。⑤所以,讀“書”是現(xiàn)代人“贏”的策略,眼趕上時代,要鑒古知今,不落人后,除了看報、看雜志、看電視、上網(wǎng)看資料,還是應該多看有益的書。1.文中說“一本好書通常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精華”。請你舉一實例來印證作者的這個論斷。(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①段中畫線的“人人都能看報讀書”和“與文字接近”的意思一樣嗎?它們的區(qū)別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將文章的第③段刪去好嗎?說出理由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關于讀書的好處文中都提到了哪些?找出來把原話分別寫在下面.(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從文中提煉出一句最能體現(xiàn)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的話作本文的標題,要求不超過6個字.(2分)標題是_________________6.請你以本段文字為材料,除注音、寫字、解詞外,再出一道題,并作出解答。(4分)①你出的這個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的解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略)所舉的必須是實例,不能虛構,且必須有說服力。.不一樣,前指無目的,不求有效益的閱讀,作者不贊成這樣閱讀;后者特指有目的、有選擇的積極的閱讀,作者提倡這種閱讀。3.不好。作者不滿足于提出問題,只提倡讀書,同時更著眼于解決問題,因此指出要培養(yǎng)讀書的習慣。4.①有益智慧的成長②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下一代③有書不會輸④讀“書”是現(xiàn)代人“贏”的策略③

(能)鑒古知今,不落人后(共5分)5.

書書不會輸(讀書則贏)6。(題目、答案各2分)以下為寫作上特點的,僅供參考。①

開篇從“現(xiàn)代人幾無文盲”這一事實說起,強調本文談論的是一個易于被人忽視的新情況,新問題。②“全職的專業(yè)讀書人”的說法很新穎、很恰當,能催人反省,有說服力。③“整整齊齊”看似形容大字報的字寫得如何,實則流露出作者對書的態(tài)度與感情④順承④段中“輸”與“不輸”的說法,⑤段用“贏”與之呼應,用詞考究,說話周密。⑤文中的引用恰到好處,既能充分證明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又使語言富有變化,能吸引讀者。④

全文思路的嚴密,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環(huán)環(huán)緊扣,首尾呼應。(具體分析內容此處略)⑤

圍繞寫法或給人教益等方面均可。(具體內容此處略)(只要符合題意,且合理均可)(2003年寧夏中考試題)傅雷家書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憶的;我們嚕哩嚕嗦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盡管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你走后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954年1月30日晚)23、讀第一段,回答下面問題。(1)、第一段“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中的“這一類的話”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內)(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樂又惆悵”的是什么事?為什么說它是“又快樂又惆悵”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在第二段中,作者寫道:“你這次在宜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弊x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1)、作者說這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內)(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段畫波浪線的兩處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愉悅之情,請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選擇其中一處來分析,說說它何以能表達出強烈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從本文語言特色考慮,填入第二段橫線上的應是下面哪一句?簡要說明理由。(4分)(1)現(xiàn)實卻給你證明,我是對的。(2)現(xiàn)實卻給你證明我并沒大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家書反映出傅雷對兩代人如何相處的一些看法。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1)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青年人應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長輩應克服自身哪些弱點?(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讀完本文后,結合對本文主旨的理解,寫出你此時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緟⒖即鸢浮?3、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2分)(答你尿布時代的往事不得分)②、回憶兒子的往事。(2分)因為回憶兒子的往事而快樂,因為兒子離開父母而惆悵(只能靠回憶寄托思念之情)(2分)24、①、兒子變成了朋友。(2分)②、第一處從“轉折”或“襯托”的角度回答即可(1分)第二處從反問的角度回答即可。(1分)25、②句,(2分)語氣口吻一致,態(tài)度謙和,語氣親切和朋友談心一般。(2分)26、①、青年人應該理解長輩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見。(2分)②、落伍、迂腐、不夠耐心、不太講究說話技巧等弱點。(2分)27、建立和諧融洽、沒有隔膜的朋友關系。(2分)(2003年德城中考試題)給人生加個意義畢淑敏那是一所很有名的大學,從我的演講一開始就不斷地有紙條遞上來。紙條上提的最多的問題是———“人生有什么意義?請你務必說真話,因為我們已經聽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蔽夷钔赀@個紙條以后臺下響起了掌聲。我說你們今天提出這個問題很好,我會講真話。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對著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個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反復地思索過這個問題。我相信,一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是會無數(shù)次地劉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樣的意義?我想了無數(shù)個晚上和白天,終于得到了一個答案。今天,在這里,我將非常負責地對大家說。我思索的結果是人生是沒有什么意義的!這句話說完,全場出現(xiàn)了短暫的寂靜,如同曠野。但是,緊接著就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那是我在演講中獲得的最熱烈的掌聲。在以前,我從來不相信有什么“暴風雨般的掌聲”這種話,覺得那只是一個拙劣的比喻。但這一次,我相信了。我趕快用手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但掌聲還是綿延了若干時間。我說,大家先不要忙著給我鼓掌,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錯,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是的,關于人生意義的討論,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說法,由于熟悉和重復,已讓我們一一從熟視無睹滑到了厭煩??墒牵@不是問題的真諦。真諦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它多么正確,如果它不曾進入你的心理結構,它就永遠是身外之物。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意義的答案。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類型的教育,也都不斷向我們批發(fā)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的柜架,當成了自己的標桿,并為之下定了奮斗終身的決心?那一天結束演講之后,我聽到有同學說,他覺得最大的收獲是聽到一個活生生的中年人親口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你要為之確立一個意義。其實,不單是中國的年輕人在目標這個問題上漂浮不定,就是美國的著名學府哈佛大學,有很多人在青年時代也大都未確立自己的目標,我看到一則材料,說某年哈佛的畢業(yè)生臨出校門的時候,校方對他們做了一個有關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27%的人完全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近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著清晰長遠的目標。25年過去了,那3%的人不懈地朝著一個目標堅韌努力,成了社會的精英,而其余的人,成就要相差很多。1“給人生加個意義”,這是作者的基本觀點,你認為要給人生加的這個“意義是什么?答:能納入自己的心理結構并為之奮斗終身的人生標桿。2“人生是沒有什么意義的”,這是作者對“人生有什么意義”這個問題思索的結果。從全文看,你認為作者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答:①人生的意義往往是別人附加的,不一定就納入了自己的心理結構;②大多人基本上是目標模糊或沒有目標;③很少有人把別人強加給自己的意義作為自己終身奮斗的目標。3怎樣理解“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它多么正確,如果它不曾進入你的心理結構,它就永遠是身外之物”這句話?答:任何正確的東西,只有從內心里接受它,從行動上去實踐它,才能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否則就只能是身外之物。4“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老師和教育不斷向我們批發(fā)人生意義的補充版”,這“補充版”指的是什么?答:關于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操的新見解。5哈佛大學對該校某年畢業(yè)生有關人生目標的調查顯示:27%的人完全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近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著清晰長遠的目標。25年后,為什么只有這3%的人成了社會的精英?答:在人生的旅途中,這3%的人始終有著清晰長遠的目標,并且堅持不懈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將軍與士兵一支軍隊,不可能只有元帥、將軍,沒有士兵;一個社會,也不可能只有科學家、專家,沒有工人、農民。把“士兵”同“元帥”分割開來而過分看重“元帥”是不合適的。魯迅先生在北京師大附中演講天才問題時,曾經告誡學生們不要把眼睛只盯著“元帥”。他說,法國拿破侖有一次過阿爾卑斯山,說自己比那山還要高。這何等英偉,然而不要忘記他身后跟著許多兵,倘沒有兵,拿破侖一過山就得當俘虜。軍隊需要“元帥”,同時也需要士兵,而且需要成千上萬的士兵。大家都去當元帥,都去發(fā)號施令,那誰去開槍開炮,誰去沖殺拼搏?何況,一心想當元帥的不一定就真能成才,當好一個兵未必就不是人才,其實當元帥往往還要從當一個開始。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飽讀兵書,紙上談兵,有時連他老子都不是對手。他自恃聰敏,一心要成為未來的統(tǒng)帥,而他父親則最擔心他這一點。后來,趙括果真做了40萬大軍的統(tǒng)帥,可是沒神氣幾天就全軍覆沒,連他自己也死于敵軍之中。相反,趙奢有一次率領部隊擊秦救韓,突然出現(xiàn)在敵人面前。當時趙軍5萬,秦軍20萬,眾寡懸殊。一個叫許歷的士兵冒死向趙奢建議:“元帥必厚其陣,以防沖突,不然必敗。”趙奢認為很對,立即采納。接著,許歷又建議派一支部隊去占領一座山頭,居高臨下,攻擊敵軍。趙奢一聽,又是好計,不僅采納,而且干脆命令許歷率一萬兵去搶占高地。結果,大敗秦軍,連敵軍統(tǒng)帥也差點活捉過來。再班師回朝,“趙奢薦許歷之才,以為國尉”。許歷這位好兵,一就是一個極好的將才嗎?7.分別概括上面兩段文字論述的要點。8“自幼飽讀兵書”的趙括為什么不是人才?9為什么說“一個社會,也不可能只有科學家、專家,沒有工人、農民”?10上文運用辯證的觀點進行闡述,以理服人,毫無破綻。請你運用這種方法談談對“勤學苦練”的看法。(不超過50字)【參考答案】7第一段:闡述將軍與士兵的辯證關系(答第一句,或“軍隊需要元帥,同時也需要士兵”也可);第二段:職務高低不是衡量人才的標準(答第一句也可)。8因為他沒有初中經驗,僅是紙上談兵,自恃聰敏,雖當上了統(tǒng)帥,仍不是一個好兵,更不是一個好統(tǒng)帥,所以說他不是人才。9因為一個社會需要科學家、專家,也需要工人、農民。如果只有科學家、專家,那么工廠就沒人做工,田里就沒人干活。10“勤學苦練”作為一種精神是應當肯定的,但學習不應當絕對地強調“勤”和“苦”,而更應該提倡“活”和“巧”。(不是辯證的回答,扣2分)評分標準:第7題4分,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給分;第8題2分,意思對即給分;第9題3分,言之有理即可;第10題4分,能用辯證觀點分析,言之有理,否則酌情扣分。(2003年浙江金衢中考試題)科學的快樂①有志于科學事業(yè)的青少年,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否從科學學習、科學探索中得到了快樂?快樂,給許多科學家?guī)砹顺晒Α?茖W的快樂,也會給你帶來成功。②科學的快樂在探秘。③最令科學家好奇的,是大自然有數(shù)不清的奧秘,是大自然有很多令人費解的地方。大自然隱藏自己的秘密規(guī)律,不愿意輕易讓人發(fā)現(xiàn)。莊子可能老早就有這種感受,他對深藏奧秘的大自然流露出贊賞之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里而不說”。探索大自然就好象在跟大自然做捉迷藏的游戲。這就激發(fā)了人們的好奇心:你越是藏而不露,你越是秘而不宣,我越要找到你?、芎闷?、愛美、樂善是人的天性,與這些天性相伴,便是求知欲望、臻美情結與向善心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科學和哲學始于驚異。我們也可以說,科學始于人的好奇心。兒童的好奇心是最強的,所以,人們能夠贊同許多科學家、藝術家的判斷:兒童生來都是科學家、發(fā)明家、藝術家。⑤在科學探索中,好奇和愛美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的滿足。在好奇心驅動下潛心于科學家探究,科學家是快樂的。在這種狀態(tài)下,不僅有活躍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有持久的原動力??茖W的奇異也給并不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以快樂??茖W能夠使每一個人更深地體味到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多么奇妙、多么美麗。⑥

科學的快樂在過程。⑦

詩人、畫家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會“神與物游”、“物我兩忘”,他們是在過程中欣賞創(chuàng)造的快樂。科學家也是一樣。居里夫人從好幾噸有很強放射性的瀝青鈾礦礦渣中,提取出僅十分之一克純氯化鐳。這種“活計”,在外人看來不僅勞累、乏味,而且對身體有害,她卻說:“科學的探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給人的愉快就是酬報,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尋得了快樂?!彼窃凇跋硎茇摀薄"?/p>

人們常說“創(chuàng)造著是幸福的”,“工作著是快樂的”,就是這個道理。“人生如旅程,情趣在路上”??茖W家欣賞著科學探索的過程,他們是快樂和幸福的。(9)科學的快樂在合作。(10)科學家之間也有競爭,但是科學家更著重的是合作帶來的快樂??茖W家之間的相互接受、相互友愛、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給他們帶來快樂;欣賞他人的能力、欣賞他人的品格、欣賞他人的成就,給他們帶來快樂?!翱茖W無國界”??茖W研究的國際合作也使科學家感到快樂。一位科學家說,科研中的興趣之一,就是“它的國際性,不同國家、種族、政治背景的人在一起,為尋求共同的理解而和諧地工作?!保?1)科學的快樂在成就。成就的動機能給人以持久的動力,獲得成功以后的成就感,又給人一雋永的快樂與滿足,成為爭取新的成功的動力。(12)快樂與幸福,同財富并不成正相關的關系,而同人的興趣和價值有關。做一個科學家,要有科學的價值觀,把探索自然奧秘、發(fā)現(xiàn)自然規(guī)律當作最大快樂。為祖國、為人類創(chuàng)造科學知識、科學文化、科學力量的高尚的科學價值觀必將造就一代又一代為科學而獻身的科學家!25.這篇文章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論述了“科學是快樂的”這一觀點.(4分)26.仿寫句子.(2分)例句:你越是藏而不露,你越是秘而不宣,我越要找到你!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分別概括③④⑤自然段的大意.(3分)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揣摩下列各句,說說你對句子的理解.(4分)(1)“創(chuàng)造著是幸福的”,“工作著是快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快樂與幸福,同財富并不成正相關的關系,而同人的興趣和價值觀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閱讀下面文字,聯(lián)系上文,談談你對科學的理解.(3分)2003年2月日北京時間22時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高空爆炸,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七名宇航員來自不同的國度,具備不同的種族背景。但是,他們肩負著共同完成16個國家設計锝80項科學實驗的重任,具有相同的探索太空的勇氣?!疤罩脽o限平靜,真希望能永遠留在太空!”這是宇航員拉蒙從“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上發(fā)給家人的最后一封電子郵件上的話。沒想到這句話竟然變成了事實。英雄已逝,音容猶存,人們將永遠懷念他們?!緟⒖即鸢浮?5.探密過程合作成就(4分)26.只要能抓住“越是……越是……越要……”的句式進行仿寫,語言通順,即可給分.(2分)27.第③段:大自然的奧秘訥訥激發(fā)人們的好奇心.第④段:科學始于好奇心.第⑤段:科學探究(探索)是快樂的.(共3分)28.(1)人民在創(chuàng)造和工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幸福,表明了科學的快樂在于過程.(2)快樂與幸福主要取決于人的興趣和價值觀.(共4分.)29.能聯(lián)系材料和選文,從合作、勇氣、獻身精神、科學精神等方面談自己對科學的理解,言之成理,語言通順即可。(3分)(2003年江西中考試題)①只有內在品格確實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計較小節(jié)。猶如沒有襯景的寶石,必須自身珍貴才會蒙受愛重一樣。②深入觀察人生會看出,獲得贊揚之道猶如經營致富之道,正像一句俗話所說:“薄利才能多銷。”同樣,小節(jié)上的一絲不茍??哨A得很高的稱贊。因為小節(jié)更易為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機會猶如節(jié)日,并非每天都有。因此,舉止彬彬有禮的人,一定能贏得好的名譽。這正如西班牙的伊麗莎白女王所說,“禮節(jié)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薦書”。③其實要習得優(yōu)美的舉止,只要做到細心就可以。因為人只要不粗忽,他就自然會樂于觀察和模仿別人的優(yōu)點。禮節(jié)要舉動自然才顯得高貴。假如表現(xiàn)過于做作,那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因為舉止言談優(yōu)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純真。有的人舉止言談好像在作曲,其中的每一個音節(jié)都仔細推敲過。但這種明察秋毫的人,卻可能不見輿薪。也有人舉止粗放不拘禮儀,這種不自重的結果是別人也放棄對他的尊重。④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類間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卻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如果把禮儀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因此在語言交際中要善于找到一種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禮。這是最好又是最難的。⑤要注意——在親密的同伴之間應保持矜持以免被狎犯。在地位較低的下屬面前卻不妨顯得親密,這樣會倍受敬重。事事都伸頭的人是自輕自賤并惹人厭嫌的。好心助人時要讓人感到這種幫助是出自對他的愛重,而并非你天性多情樂施。表示一種贊同的時候,不要忘記略示還有保留——以表明這種贊同并非阿諛而經過思考。即使對很能干的人,也不可過于恭維,否則難免被你的嫉妒者看作拍馬屁。在面臨大事之際,就不要過于計較形式。否則將如所羅門所說的:“看風者無法播種,看云者不得收獲?!敝挥杏拚卟诺却龣C會,而智者則造就機會??偠灾?,禮貌舉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寬也不可太緊。要講究有余地,寬裕而不失大體,如此行動才能自如。 (選自培根著、何新譯《人生論》,有改動)1l給本文加上恰當?shù)臉祟}:《論》。(2分)12.本文可分為兩部分,請你把各部分所論述的問題用問句形式表達出來。(4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3.文中多處運用了比喻論證。請你在第⑤段中找出一個例子,并簡要分析其論證作用。(3分)例子:作用:1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分)答:【參考答案】11.2分禮貌(或:禮節(jié)、禮儀)12.4分為什么要講究禮貌?(2分,答“禮貌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哪里”給2分;答“禮貌的重要性”等非問句形式給1分)怎樣才能做到有禮貌?(2分,答“如何才能做到有禮貌”給2分;答“怎樣掌握禮貌的分寸”給1分;答“掌握禮儀要注意的問題”等非問句形式給1分)13.3分禮貌舉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寬也不可太緊。(1分)以穿衣要合體來生動形象地論證講禮貌要注意分寸的觀點。(2分,不作分析,只答“生動形象”給1分)14.3分講禮貌要自然、(1分)注意分寸。(2分)(2003年廣東中考試題)毛估比不估好科學家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預言”自己的研究結果,但漫無目標地“尋尋覓覓”也是科學工作者的大忌。進行科學研究時,為了從總體上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應重視最終結果的預測。著名科學家盧嘉錫把這種預測叫做“毛估”,并提出了一個著名論斷,毛估比不估好。念大學時,盧嘉錫在一次考試中,基本上做出了一道其他同學都不會做的題目,可老師只給了1/4的分數(shù),他感到很委屈。老師耐心地開導他:假如設計一座橋梁,小數(shù)點點錯一位就要出大問題,犯大錯誤了。今天扣你3/4的分數(shù),就是扣你把小數(shù)點點錯了地方……經過認真的思索,盧嘉錫理解了老師的一片苦心。他認識到,出現(xiàn)小數(shù)點點錯地方之類的不應有的錯誤,問題不僅僅在一時的疏忽上,主要是沒看出計算結果在數(shù)量級上明顯的不合理;如果解題時能夠認真地對照分析一下題目所給的條件,錯誤是完全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過來的;出“岔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對解題目的目標沒個“譜”。從那以后,不論是考試還是做習題,他總是千方百計地根據(jù)題意提出簡單而合理的物理模型,毛估一下答案的大致數(shù)量級。這種做法,使他有效地避免了差錯。盧嘉錫曾跟隨后來兩度榮獲諾貝爾獎的鮑林教授學習和從事結構化學研究。他注意到,這位導師具有一種獨特的化學直觀能力;只要給出某種物質的化學式,鮑林教授往往就能大體上想像出這種物質的分子結構。他常常揣摩導師的治學與研究的思維方法,探究那非凡想像的根基與奧秘。他發(fā)現(xiàn),導師的過人之處在于善于把握事物本質并進行毛估性判斷。這一發(fā)現(xiàn)使他進一步認識到毛估比不估好。運用“毛估”對于正確地把握研究方向、避免走彎路是很有意義的。“毛估”需要非凡的想像力,想像力只能產生于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頭腦;“毛估”需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否則,就不可能正確運用毛估,甚至可能變成“瞎估”。

23.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第2-4段是怎樣通過舉例來證明中心論點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從第5段看,鮑林教授那非凡想像的“根基與奧秘”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從最后一段看,怎樣才能正確運用“毛估”?(限30字以內)(3分)

答:【參考答案】

23.

答案:進行科學研究時,應重視對最終結果的預測(或:毛估比不估好)。

評:本題2分。

24.

答案要點:(1)第2、3段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

(2)第4段從正面論證中心論點或:從“教訓”和“經驗”兩方面論證中心論點(意思對即可)評發(fā):本題3分。答出(1),給1分;答出(2),給1分。語言表達,1分(有錯別字或語病,不給分)。

25.

答案:善于把握事物本質并進行毛估性判斷。

評分:本題2分。答出“把握事物本質”,給1分;答出“進行毛估性判斷”,給1分。

26.

答案:要有非凡的想像力,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評分:本題3分。答出“有非凡的想像力”,給1分;答出“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給1分。語言表達,1分(有錯別字或語病,不給分)。(2003年北京中考試題)諾貝爾文學情結①身為炸藥發(fā)明者的諾貝爾生前酷愛文學,寫過抒情詩、短篇小說,甚至還涉足喜劇,他在遺囑中稱:“諾貝爾文學獎應授給曾經創(chuàng)作出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的人!”誰也不曾料到,這個1909年在北歐國瑞典設立的文學獎項竟會如此長久而劇烈地糾纏著遠在千山萬水之外的中國人的心。②事與愿違的是,中國就是沒有人得諾貝爾文學獎。自1909年設立到2001年,92年間共頒發(fā)93次,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的98位作家獲此殊榮。但人數(shù)最多,文學歷史最長的中國無一人獲此殊榮。難道中國文學沒有理想主義?沒有優(yōu)秀作品?歷史上,中國作家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種種原因,與該獎失之交臂。③1927年,魯迅曾被瑞典歷史學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將被提名,但他婉然謝絕。林語堂在1944、1972、1973、1975年四次被提名。1975年被提名落選后,正值他八十大壽,他說:“我們要講道理,我們對生命不可要求太多,也不可太少,一定要抱著適可而止的態(tài)度?!雹?968年,老舍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并且人圍到最后的投票,在五名候選人中排名第一,成為有史以來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但令人遺憾的是,當時老舍先生已經不在人世,瑞典文學院只好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另外一名東方人: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使中國又一次錯過了諾貝爾的青睞。據(jù)說沈從文、巴金繼老舍之后也曾被提名,但都沒有下文。⑤2000年2月份,國內媒體大炒臺灣文學狂人李敖向諾貝爾獎沖擊一事,稱其小說《北京法源寺》被提名,著實給垂頭喪氣的中國人注入了一些活力,但馬上就有人撰文質疑這一消息的可信性。不論消息可靠與否,反正最終李敖榜上無名。2000年高行?。ǚA人)獲獎不僅為諾貝爾獎劃上了世紀句號,也使中國作家在20世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希望成為泡影。⑥為什么偏偏中國人不能獲獎?為什么瑞典偏偏不發(fā)獎給中國人?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紀獲獎,簡直玄妙到近乎調戲了。高的作品在中國還遠遠算不上一流。他的獲獎小說《靈山》《一個人的圣經》,在描寫的混亂、水準的低下上有目共睹。有人為此揭高行健的老底,說無非是得力于評獎委員會的馬悅然和臺灣的馬森的提攜,二馬并駕把高行健送上了諾貝爾文學獎的神壇。話到此處,總會激起一股強烈的民族情緒,但諾貝爾文學獎的歐洲中心主義是不可否認的。⑦有許多專家分析認為,語言障礙是中國作家獲獎的另一大障礙。在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18位院士中,直至1993年方出現(xiàn)一位漢學家馬悅然,他的妻子是四川人。在此之前的歷代院士中,沒有一個懂漢語。這就是說,中國作家的作品,委員們只能讀譯本。且不說作品其他方面的藝術水準,單漢語語言本身的魁力就不知要打多少折扣。你可以設想,一個不懂中文更談不上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人,怎么能夠充分欣賞和體會莫言、賈平凹們的藝術魅力?所以,不少人開始埋怨翻譯水平的低下,并寄希望于它的迅速提高。當然還有一些更冷靜者,認為當下中國作家的輕飄浮躁和急功近利也是導致獲獎失敗的重要原因。⑧盡管對諾貝爾的操作程序和公正性存在疑問,但它在世界文學中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有人說,獲獎者未必偉大,未獲獎者未必就不偉大,但是,我們還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國作家能在未來獲獎。(北京大學師力斌)13.這篇文章談論的話題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句概括。(2分)答:14.文章第①節(jié)中畫線句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2分)答:15.文章第②節(jié)流露出作者哪兩種感情?(2分)答:、16.除魯迅的婉然拒絕外,第②節(jié)中的“種種原因”在下文還指哪些具體原因?(3分)答:17.根據(jù)語境,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①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紀獲獎,簡直玄妙到近乎調戲了。()②(高行健的獲獎)無非是得力于評獎委員會的馬悅然和臺灣的馬森的提攜。()18.揣摩下面這句話的言外之意。(2分)獲獎者未必偉大,未獲獎者未必就不偉大。答:19.在文章結尾處,作者為什么“還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國作家能在未來獲獎”?(3分)答:【參考答案】13.中國作家為什么未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或中國無人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14總領全文。答“引起下文”得1分。15.遺憾(惋惜)、不平(各1分)16.老舍逝世過早;評委的歐洲中心主義(政治偏見);語言的障礙;當下中國作家的輕飄浮躁和急功近利;任意3個,各1分。17.①戲弄,開玩笑,1分。②(暗中的抬高)幫助,1分。18.不必太在意獲獎不獲獎,或名和實有時未必相符,2分。獲獎的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不獲獎的不一定不是好作品。1分。19.希望我們的作家水平提高,寫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作品;出于中國人的愛國精神(自豪感);我們實在是等得太久了,應該有獲獎的一天。光答第一點,可以得2分。(2003年江蘇無錫中考試題)品嘗成功人們往往有一種錯誤觀念:成功只等于成名。其實,成功只是一種感受,一種自我意識的主觀感受。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成功者,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成功著。我們的每一個進步,所取得的每一項成績,戰(zhàn)勝的每一次困難都是成功,關鍵是我們自己有沒有這種感受。作為一名學生,他完成了學業(yè),升入了上一級學校,這就是成功。一位農民,他播下的種子發(fā)芽了,莊稼收割了,這也是成功。偉人自然有偉人的成功,但凡人同樣也有凡人的成功。有人認為:只有扭轉乾坤的壯舉,只有影響歷史、載入史冊的偉業(yè),才算是成功;也有人認為:只有高官、領袖,只有成名成家的人,或者只有擁有百萬資產的富翁,才算成功;甚至有人斷言: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者,因為人生最終的結局將是悲劇──后人肯定會超越前人。這實在是一種可怕的自卑。我們說,只要你不停止,不放棄,就沒有失敗,失敗只是暫時的停止和受挫(),受挫一次,成熟一點,理智一分,距離成功就近了一步。英國的笛福一生在事業(yè)上屢敗屢戰(zhàn),忽而發(fā)財,忽而破產;一時受到國王的賞識,一時又被捕入獄,但他從未停止奮斗和追求,最后成為著名作家。人不是為了吃苦而生,也不是為了失敗而來。人生應該是幸福、快樂的。而幸福、快樂來源于自身的奮斗,來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看作是人生中的一次成功,都認認真真地品味一(fān),那么,幸福和快樂就會常伴于我們身邊,我們的人生也就會因此變得格外地多彩和生動。生活應該是一個個成功的紀錄,而決不是一次次失敗的連綴;人生也應該是由無數(shù)個成功構建而成的一個整體,只不過大小不同而已。在更多的時候,成功只是一種感受,它無需別人的認可,更不需別人來裁判。在人生中,不要把成功的刻度劃得太高太高,也不要把成功看得過于神圣。人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人人都曾獲得過成功。我們應該學會品嘗成功。認認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從品味中汲取營養(yǎng),汲取動力,汲取智慧,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這也許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摘自2003年第4期《讀者俱樂部》,作者董保綱,有改動)16.在文中的括號內給加點的字注音,在橫線上依據(jù)注音填出漢字。(2分)17.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18.選文中畫線一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2分)19.選文中說“人人都曾獲得過成功”。請聯(lián)系你的生活經歷,概括地寫出你獲得成功的兩個事例。(2分)(1)(2)20.根據(jù)你平時的積累,請分別寫出有關“成功”、“幸?!薄ⅰ皧^斗”方面的名言警句,每方面寫出一條即可。(3分)21.選文中提到的英國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魯濱孫飄流記》。──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寫出這部小說的內容提要(100字左右)。(4分)【參考答案】16.cuò,番,各1分;計2分。17.成功是一種感受,2分。18.舉例論證,2分。19.此題為開放題,無惟一答案,符合題意要求即可,每寫出一個成功的事例得1分,計2分。20.此題為開放題,無惟一答案,符合題意要求即可,如:“成功的秘訣是鍥而不舍”;“人是自己幸福的工匠”;“一個人應當奮斗,奮斗是有力量的”。每答對一個方面得1分;計3分。21.《魯濱孫飄流記》這部小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魯濱孫離家三次航海的經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1分;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寫魯濱孫在荒島上的經歷,2分;第三部分敘述他從荒島回來以后的事情,主要經歷是由陸路從葡萄牙回英國途中遇狼群的故事,1分;計4分。(2003年遼寧中考試題)品味遺憾遺憾,字典上的解釋是“不稱心”“大可惋惜”(的心理),既然如此,難道遺憾也值得品味?是的,遺憾可品且意味極深長,不信請細品,如果沒有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遺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詩文嗎?再試想,如果《紅樓夢》的結局果真是寶哥哥娶了林妹妹,滿意得倒人胃口,那還叫世界名著嗎?原來,人生所有的悲劇都是在展現(xiàn)遺憾。荊軻刺秦王,遺憾,偏偏沒有刺中;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來火種,遺憾,偏偏被宙斯釘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遺憾,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懷王;岳飛揮師北上正欲直搗黃龍,遺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臨安;靳開來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大家開路死得悲壯,遺憾,卻偏偏沒有半個軍功章!……不是嗎?細品上述遺憾的人,無一不是崇高者,而且,當人們用自己的滾滾熱淚對上述種種遺憾扼腕長嘆時,不是正在展示一種人世間最純真最崇高的感情嗎?應該說,人人皆有遺憾,人生必有遺憾。為什么?因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現(xiàn)實,也正因為如此,現(xiàn)實的人才會在理想的門外久久徘徊,流連忘返!也許,這個追求理想的現(xiàn)實的人至死也未能叩開理想的大門,但,只要他追求過,奮斗過,拼搏過,他就無愧于人生!如果說這就是遺憾,那么,正是它,在閃耀著陽光一樣的輝煌的亮色。讓我們的生命進入一種積極追求的輝煌的狀態(tài)吧!盡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種都意味著收獲,盡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綻開花朵,但正如朱光潛老先生說的,“倘若件件事都盡善盡美了,自然沒有希望發(fā)生,更沒有努力奮斗的必要”。因此,我們可以認定,遺憾乃是人生的一種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絕遺憾?。ㄟx自《時文選萃》作者張玉庭)11、根據(jù)全文內容,簡要概括“遺憾”在文中的含義。(2分)12、為什么說“遺憾”是值得品味的?(2分)13、以下面事例為材料,順著第3段的思路,在文中省略號處再補寫一個論據(jù)。(直接寫在下面橫線上)(3分)廣東省中醫(yī)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投身抗擊“非典”的戰(zhàn)場,不幸染上了“非典”。為了避免再傳染他人,她拒絕了同事對自己的護理,以頑強的毅力和高昂的斗志,堅持自己給自己接補液、聽胸音,最后以身殉職,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zhàn)場上。14、就上文所持的觀點或所使用的材料,簡要談談你的看法。(3分)【參考答案】11、遺憾是希望做到或將要做到但終究沒有做到時所產生的惋惜心理?;颍瑸樽非罄硐攵涍^拼搏但仍未實現(xiàn)時產生的惋惜心理。(2分。意對即可。如理解為“事情”之類得1分。)12、①遺憾展示了人世間最崇高最純真的感情(遺憾能展現(xiàn)出悲劇美)。②遺憾能給人希望促人奮斗。(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如第②點沒有從遺憾的積極意義上作答則不給分。)13、不設統(tǒng)一答案。要求:句式應與原文保持一致,前半部分應敘寫葉欣奮斗拼搏的事跡,后半部分應敘寫沒能實現(xiàn)的愿望或得不希望到的結果。(3分。句式一致得1分。敘寫部分能根據(jù)材料組織成精煉的語言,得2分;語言組織一般得1分;如照搬原文,基本沒有自己的語言組織,則不得分。)14、沒有標準答案。(3分。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指能不囿于原文提出自己的看法),理由充分,語言通順,可得3分;有獨特見解,但理由不充分或語言欠通順,或見解一般,但語言通順,得2分;見解膚淺,語言欠通順,得1分。)(2003年江蘇常州中考試題)讓科學之光灑滿成長的心靈①面對科技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新時代的人才必須掌握現(xiàn)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須具有較強的能力和寬厚的基礎。這就對我們的學習和閱讀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生中掀起科普閱讀的熱潮,提高科普閱讀的水平,已經是當務之急。②科普閱讀是青少年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需要。《十萬個為什么》叢書主編王國忠先生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方:“初中生讀書,我建議不妨學學狗熊。熊貓和狗熊這兩種動物,沒有人不認識的。前者可愛但嬌氣十足,挑食,只吃某一類竹子,因而體弱多病。一旦這類竹子大面積死亡,熊貓也會活活餓死。狗熊不一樣,食性雜,上樹下水,葷素皆吃,所以能補充各種營養(yǎng),體質強壯,力大無窮,在森林里稱王稱霸。初中同學要多閱讀科普作品,最好不要‘偏食’。要博覽、泛取,收開、卷有益之功?!雹凵賰簳r期通過閱讀科普讀物培養(yǎng)起的興趣愛好和獲得的知識,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破兆骷谊愨曺i先生說:“初中是人生培養(yǎng)興趣的重要階段,一個人如果在初中階段受到優(yōu)秀科普讀物的熏陶,從而愛上科學,凡事喜歡提出‘為什么’,那么他的人生也許會因之改變。如果將來在這些學生中能出一位對科學進步有沂貢獻的專家,那么對整個人類都是一大貢獻?!雹芡ㄟ^科普閱讀,培養(yǎng)初中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法輪功癡迷者天安門廣場自焚事件中,19歲的女大學生陳果和年僅12歲的小學生劉思影的悲劇,向我們發(fā)出了沉痛的警示:科學精神的缺失,比文化知識的缺乏更加可怕。是否具備科學精神,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高低有時并沒有直接的關系。練習“法輪動”的人員中,有一些是高級知識分子,就說明了這一點。一個人是否具備科學精神,體現(xiàn)在他對待世界和人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