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同步練習1.從唐代貞觀年間開始,唐太宗將一些資歷較低的官員,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義,作為宰相頭銜參與決策,唐玄宗以后就成為了正式稱呼。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宰相人數(shù)防止君主專權 B.強化對中樞決策機構的控制C.精簡中樞機構提高決策效率 D.防止重大行政決策的失誤2.依據(jù)才學選拔官員,在社會上形成一定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氛圍;也促進了西方文官考試制度建立,被西方譽為“第五大發(fā)明”的選官制度是()A.軍功爵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九品中正制3.錢穆在《國史新論》中把戰(zhàn)國至明清中國歷史描繪為游士社會、郎吏社會、門第社會、科舉社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游士社會”已經普及鐵犁牛耕 B.“門第社會”開始在地方設置郡縣C.“郎吏社會”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 D.“科舉社會”實現(xiàn)了經濟重心的南移4.唐朝實行的兩稅法:“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戶無主客,以見(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兩稅法(
)A.緩解了土地兼并和社會矛盾 B.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C.繼承了租庸調制的征稅原則 D.因稅制合理受到地主階級支持5.中國古代文官政治確立后,形成許多文官派系,主要是因為有多種“誼”存在,如“姻誼”、“鄉(xiāng)誼”、“年誼”等。其中“年誼”是指A.同年出生的舉人或進士 B.同年為官的各級官員C.同年考中的舉人或進士 D.同鄉(xiāng)的舉人或進士6.東晉人葛洪評論察舉制:“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表明東漢末年的察舉制(
)A.是世官制的延續(xù) B.為科舉制所取代C.存在嚴重弊端 D.具有歷史進步性7.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中央與地方失去聯(lián)系,一切制度全歸紊亂,鄉(xiāng)舉里選的制度亦無從推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曹魏推行(
)A.九品中正制 B.察舉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舉制8.漢朝采取一種由下而上推薦人才的制度,自東漢后期其選舉標準往往取決于地方上少數(shù)人的品評。如許劭、郭太都擅長品評人物,“天下言拔士者,咸稱許、郭”。這一歷史現(xiàn)象較適用于研究A.察舉制選舉標準的完善 B.世家大族的沒落C.九品中正制產生的淵源 D.中央集權的加強9.唐德宗時,太常寺協(xié)律郎沈既濟對選官制度有過中肯評價:“按前代選用,皆州、府察舉,至于齊、隋,署置多由請托。故當時議者,以為與其率私,不若自舉;與其外濫,不若內收。是以罷州府之權,而歸于吏部?!边@一評價中肯在A.肯定選官制度對官僚政治的積極作用 B.看到兩種選官制在選才方式上的不同C.認為開創(chuàng)科舉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D.指出了察舉制對專制皇權的破壞作用10.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大體經過了“世官制”“察舉制”和“科舉制”三個階段。其中,“察舉制”作為主要的選官制度最早出現(xiàn)在A.春秋B.漢朝C.隋朝D.唐朝11.下列對中國封建社會“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現(xiàn)象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地主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B.引起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局勢動蕩,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C.是封建社會的正?,F(xiàn)象,封建統(tǒng)治者通過均田制得以根本解決D.兼并導致政府收入減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12.張鳴在《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中說:“這個制度是一個利器,削平了士族的殘余,保證了官僚群體的不斷更新,也保證了國家編戶齊民的穩(wěn)定”。該制度A.以德才作為選官的標準 B.縮小了人才選拔范圍C.限制了官員世襲化的趨向 D.緩和了土地兼并現(xiàn)象13.“宋沿唐制,亦貴進士科。然唐時猶兼采譽望,不專辭章。宋則糊名考校,一決文字而已?!庇纱丝梢?,與唐代科舉相比,宋代(
)A.考試程序更加嚴謹 B.取士科目有所減少C.進士及第尤為尊貴 D.錄取人數(shù)大大增加14.唐代宗時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实弁饬送蹂姷恼埱螅⑾略t“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A.尚書省 B.中書省 C.御史臺 D.門下省15.《新唐書》記載:“(楊)炎疾其敝,乃請為兩稅法,以一其制……戶無主客,以見(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夏秋兩入之?!边@些規(guī)定A.必然加重小農經濟自耕農的經濟負擔 B.客觀上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C.有利于消除不同民族間經濟發(fā)展差異 D.通過稅收貨幣化推動商品經濟的發(fā)展16.歷史學家許倬云認為,我國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斷進入行政系統(tǒng),擔任郡縣政府的椽吏。其中尤為雋異的少數(shù)人士,又由地方政府舉薦,先在郎署學習,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為別處的地方首長執(zhí)行中央政令,統(tǒng)治地方。該制度是A.軍功爵制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戰(zhàn)國,確立于秦漢時期。所謂三公,即丞相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太尉協(xié)助皇帝總領軍事;御史大夫掌監(jiān)察并幫助丞相處理政務。所謂九卿,實際上并不是九個,而是泛指政府部門的主要官員,因此也稱為“諸卿”或“列卿”。從總體上看,諸卿的設置和機能體現(xiàn)了國家政務的諸多方面和分工制約,突出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的特點。諸卿由皇帝任免和調動,不得世襲。諸卿雖然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存在職無常守的混淆現(xiàn)象,皇帝可以隨時不受規(guī)章制度的限制,對所有部門和臣僚進行調整派遣,重要政務只能取決于皇帝和皇帝身邊少數(shù)人?!幾皂f慶遠、柏樺《中國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三省圍繞著皇帝的詔敕運轉,中書草詔,門下復審,尚書執(zhí)行,合成一套完整有機的施政體系。另一方面,三省長官既各領本省庶政,又以宰相身份聯(lián)袂入朝,在門下內省的政事堂共議國政,通過政事堂會議將三個不同機構整合為一個統(tǒng)一的中樞體。這樣,三省權配合,既各自發(fā)揮自己的職能,又能發(fā)揮整體功效,推動著整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幾栽瑒偂端逄迫◇w制析論》(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三公九卿制的特點。(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三省六部制對三公九卿制發(fā)展的表現(xiàn)。18.“士”的變動與中國的社會變革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國(立諸侯),諸侯立家(卿大夫稱家臣),卿置側室(眾子,與正室嫡子相對),大夫有貳宗(次子為貳宗),士有隸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為隸屬),庶人、工、商,各有分親(以親疏為別),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春秋左傳正義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材料二“士”在每一時期的變異也就是中國史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折射。??從漢到清兩千年間,“士”在文化與政治方面所占據(jù)的中心位置是和科舉(廣義的)制度分不開的。通過科舉考試(特別如唐、宋以下的“進士”),“士”直接進入了權力世界的大門,??著眼于此,我們才能抓住傳統(tǒng)的“士”與現(xiàn)代知識人之間的一個關鍵性的區(qū)別,清末(即1905年)廢止科舉的重大象征意義在此便完全顯露出來了?!嘤r《士與中國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周及春秋早期的社會分層情況,并指出這一時期“士”的地位。(2)據(jù)材料二,歸納從漢到清兩千年間“士”的階層特征,并指出推動傳統(tǒng)的“士”階層向現(xiàn)代知識人轉換的關鍵性因素。(3)綜合上述材料,簡要談談你對“‘士’在每一時期的變異也就是中國史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折射”這句話的理解。參考答案:1.B2.C3.D4.B5.C6.C7.A8.C9.C10.B11.C12.C13.A14.D15.B16.B17.(1)特點:服務于皇權專制;服務于中央集權;分工明確,但又職無常守;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丞相位高權重;內廷和外朝官員職責有一定混淆。(2)表現(xiàn):宰相數(shù)量變多,權力有所分散;中樞機構分工更為明確且相互制約;三省長官合署辦公,決策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11.6-2025小麥抗病蟲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第6部分:黃矮病
- GB/T 21270-2025食品餡料質量通則
- 【正版授權】 IEC 60335-2-75:2024 CM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75: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dispensing appliances and vending machine
- 會議室租賃協(xié)議標準
- 合同續(xù)簽本人意向書
- 總經理聘用合同例文
- 公司銷售合同
- 科技成果評估委托協(xié)議
- 水資源管理系統(tǒng)建設項目合同
- 全球工程承攬及設備安裝合同
- 濰坊2025年山東濰坊市產業(yè)技術研究院招聘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案全冊(人教版)
- 2024年 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以內加減法口算題(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頁100題)
- 關于護士服的調研課件
- 小學運動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 安全評價工作程序框圖流程圖
- 臨床血液學檢驗第5講骨髓活檢及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
- 空間生產理論
- 網絡營銷教案完整版講義
- 《固體物理學》全冊完整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