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三第二次月考教師卷_第1頁
2022屆高三第二次月考教師卷_第2頁
2022屆高三第二次月考教師卷_第3頁
2022屆高三第二次月考教師卷_第4頁
2022屆高三第二次月考教師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安一中2022屆高三第二次語文月考試卷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1、下列各項中,字音沒有錯誤的一組是()A.浸漬(zì)

蓓蕾(lěi)

剖(pōu)析

追本溯(shuò)源B.勁敵(jìng)

答理(dá)

盥洗(guàn)

悄無聲息(qiǎo)C.吉祥(jí)

棱角(líng)狡黠(xiá)長吁短嘆(xū)D.

覬覦(jì)

攻訐(jié)

載(zǎi)體

心懷叵測(pǒ)【答案】

D【解析】

A項,“追本溯源”應讀sù,B.答理d?。籆.棱léng;2.下列字形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好高務遠 不計其數 責無旁貸 計日程功B.功成名遂 恪盡職守 斥之以鼻 戮力同心C.與時俱進 振聾發(fā)聵 夙興夜寐 引疚自責D.奴顏卑膝 革故鼎新 精粹之作 物阜民安【答案】AB.斥——嗤;C.疚——咎;D.卑——婢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限塑令”頒布之后,農貿市場的一些攤主對記者直言不諱:為了招徠顧客,我們難以拒絕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B.作者科爾曼年輕氣盛,觀點鮮明,但常常論據不足或論證不周,未免顯得犀利有余,老練不夠。C.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沖擊,曾經富庶的大西洋某島國如今經濟狀況已如履薄冰,瀕臨“國家破產”的邊緣。D.人類在發(fā)展中墮落,在違背自然中自掘墳墓。忤逆自然的人類將無法在大自然里頤養(yǎng)天年?!敬鸢浮緽\CA.直言不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B.未免:同一些詞語搭配,表示前面所說的情況不合適,或對前面所說的情況不以為然,含有委婉批評的意味;不免:副詞。表示由于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種消極的結果,“科爾曼年輕氣盛”正是“老練不夠”的原因。此處是對科爾曼作客觀評價,沒有批評的語氣。C.項“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D.項“忤逆”,指違抗;冒犯。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如果不對類似周克華的反社會行為,以及其背后的心理原因進行全面解讀,我們就無法保證自己的身邊不隱藏著周克華第二,甚至我們本身也可能變成周克華。B.各地教材大換血,魯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網友質疑道“時代確實不同了,但誰又能否認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魯迅精神了呢?”C.無論對自然景象和對社會景象,都作多側面、多層次的描繪、渲染,是這篇作品最值得稱道的藝術技巧。D.8月19日,日本右翼團體搭乘21艘船前往釣魚島海域“慰靈”,而其中十幾人還登上釣魚島,此舉引發(fā)中國國內多個城市的示威游行。保釣行動已經從官方交涉發(fā)展到民間抗議活動?!敬鸢浮緾“無論對自然景象和對社會景象”改為“無論對自然景象和還是對社會景象”。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養(yǎng)晦堂記曾國藩凡民有血氣之性,則翹然①而思有以上人。惡卑而就高,惡貧而覬富,惡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終身幽默,暗然退藏。彼豈與人異性?誠見乎其大,而知眾人所爭者之不足深較也。

普通人只要還有血氣的本性,就會意氣飽滿地想要有所憑借來超過他人。厭惡身份低微就會想升高,厭惡貧困就會希望富裕,厭惡默默無聞就會想赫赫有名。這是世人的常情。然而普通人中有為人高尚的人,(他們)人都一生深靜不顯,暗暗地隱藏自己。難道他們的本心和其他人不同嗎?(君子們)確實是見到了那重大的,并且知道一般人所爭的是不值得過多計較的。

蓋《論語》載,齊景公有馬千駟,曾不得與首陽餓莩挈論短長矣。余嘗即其說推之,自秦漢以來,迄于今日,達官貴人,何可勝數?當其高據勢要,雍容進止,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之廝役賤卒,污行賈豎②,營營而生,草草而死者,無以異也。而其間又有功業(yè)文學獵取浮名者,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之廝役賤卒,污行賈豎,營營而生,草草而死者,亦無以甚異也。然則今日之處高位而獲浮名者,自謂辭晦而居顯,泰然自處于高明。曾不知其與眼前之廝役賤卒、污行賈豎之營營者行將同歸于澌盡,而毫毛無以少異。豈不哀哉!

《論語》記載齊景公有四千匹駿馬,竟不能和首陽山餓死的人相提并論。我曾經對這個說法推論,自從秦漢以來,到現在為止,達官貴人,怎么能數得清?正當他們占據高高的地位,從容不迫地行動時,自以為資質和智慧遠遠超過別人。等到那些人身死之后再去看他們,他們與當日的忙忙碌碌地生、庸碌無為地死去的奴仆、差役、貪(壞)官、奸商等,沒有什么不同。而這中間又有用功勞業(yè)績文學獲取虛名的,自以為資質和智慧遠遠超過別人。等到他們身死之后去看,他們與當日的忙忙碌碌地生、庸碌無為地死去的奴仆、差役、貪(壞)官、奸商等,也沒有什么小同。既然這樣,那么如今正處于高位并且獲取虛名的人,自認為不退藏而處于顯揚,自己內心安然地處于顯赫高貴的地位。(他們)競不知道自己與眼前忙忙碌碌的奴仆、差役、貪(壞)官、奸商即將一同消盡,且沒有絲毫的差別。難道不可悲嗎?吾友劉君孟容,湛默而嚴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壯歲則已泊然而外富貴矣。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于是名其所居曰“養(yǎng)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我的朋友劉孟容,深沉靜默而嚴肅謙遜,喜愛道學而淡泊少欲,從他壯年時就已經恬淡無欲而把富貴置之度外,隨后,體察外物觀察世事變故,又能把名譽置之度外。于是把他的居所命名為“養(yǎng)晦堂”,寫信給我,讓我給它作記。昔周之末世,莊生閔天下之士湛于勢利,汩于毀譽,故為書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稱董梧、宜僚、壺子之倫,三致意焉。而揚雄亦稱:“炎炎者滅,隆隆者絕。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本又?,自得于中,而外無所求。饑凍不足于事畜而無怨:舉世不見知而無悶。自以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勢盡意索,求如尋常窮約之人而不可得,烏睹可謂焜耀者哉?余為備陳所以,蓋堅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觀省焉。

周代末年,莊生憐恤天下的士人深陷于勢利,被毀謗和榮譽所淹沒,所以著書告誡人們暗暗地藏起鋒芒,如所稱許的董梧、宜僚、壺子這些人,多次表達這個意思。而揚雄也說道:“旺盛的火必滅,隆隆雷聲終究消失。富貴的人,鬼神會關注他(即被鬼神盯上,被鬼神厭棄)。”君了的原則是,內心有所得,而對外物沒有什么要求。饑餓寒凍不足以侍奉父母、養(yǎng)育妻兒,卻沒有怨言;全世界的人不了解自己卻不愁悶。自己認為退藏其實就是世上最顯耀的。像那些在輝耀的人生旅途中奔命的人,有朝一日事情了結、意興闌珊,追求像尋常的不得志窮困的人的生活卻不能得到,怎么能看到值得稱作輝煌的東西呢?

我替他詳盡地陳述個中原因,希望堅定孟容的志向;后世的君子,也能從中觀察世相、反省自己?!咀ⅰ竣俾N然:翹,音qiáo,翹然,意氣飽滿的樣子。②廝役賤卒、污行賈豎:現猶稱奴仆、差役、貪(壞)官、奸商。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誠見乎其大

誠:確實。B.當其高據勢要,雍容進止

雍容:儀表溫文,舉止大方。C.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

加:超過。D.莊生閔天下之士湛于勢利

閔:憐恤,憂慮。答案:B(

雍容:舉止從容不迫。)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曾不得與首陽餓莩挈論短長矣

B.好道而寡欲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C.而知眾人所爭者之不足深較也

D.后之君子,亦觀省焉。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纱鸢福篋(A介詞,和;連詞,和。B并且,而且;因而。C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D兼詞,于此。)7.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提出“凡民有血氣之性,則翹然而思有以上人”乃“世人之恒情”,又言及君子的不同作為,在對比敘寫中突出了對后者的肯定。B.作者引用揚雄的話,意在說明“湛于勢利,汩于毀譽”之人容易被富貴名譽所累,甚至因此而招來毀滅。C.文章采用了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闡發(fā)了人生不應汲汲于當世之富貴、名譽,而應追求內心的恬淡、安然的哲理。D.本文是受朋友之托而為書齋命名作記的文字。文末表明寫作目的有二,一為“堅孟容之志”,二為讓后世的君子能從中觀察世相、反省自己。答案:D(并沒有為其書齋命名。)8.下列文句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A.淵明家貧親老/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B.公一世之豪/以氣節(jié)自負/以功業(yè)自許/方將斂藏其用以事清曠/果何意于歌詞哉/直陶寫之具耳C.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D.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答案:C.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鹿賾制錃Ъ?,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惡卑而就高,惡貧而覬富,惡寂寂而思赫赫之名。(3分)(2)饑凍不足于事畜而無怨;舉世不見知而無悶。(3分)(3)然則今日之處高位而獲浮名者,自謂辭晦而居顯,泰然自處于高明。

(4分)(1)厭惡身份低微就會想升高,厭惡貧困就會希望富裕,厭惡默默無聞就會想赫赫有名。(2)饑餓寒凍不足以侍奉父母、養(yǎng)育妻兒,卻沒有怨言;全世界的人不了解自己卻不愁悶。(3)既然這樣,那么如今正處于高位并且獲取虛名的人,自認為不退藏而處于顯揚,自己內心安然地處于顯赫高貴的地位。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3分)10.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列題目(共8分)浣溪沙(周邦彥)水漲魚天拍柳橋,云鳩拖雨過江皋①。一番春信入東郊。閑碾鳳團②消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注】①云鳩: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鳩。江皋:江岸。②鳳團:一種名茶。(1)、請分析本詞第二句中“拖”字的妙處。(3分)(2)、請找出下片中能表現詞人情思的詞語(至少兩個),結合詞句分析詞人的思想情感。(5分)(1)【答案】“拖”寫黑云的移動(1分)。用擬人的手法(1分),寫出了云帶雨來移過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動著春雨,很有情味(1分)。(2)【答案】“閑”“靜”“又”(答出兩個即得2分)。“閑”字:看似悠閑,實則是詞人短夢后心有愁思難以遣除,所以借飲茶來消解夢后的惘然?!办o”字:燕子筑巢的忙與人的靜形成對比,暗示詞人無聊的心緒:大好春光而無事可為?!坝帧弊郑簳r光流轉,不知覺間,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個“又”字,暗示無事可為,每日空對春光的傷感。(答到意思即可)11.古詩文默寫。(5分,每空1分)(1)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2)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談傳世雷達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么我們的古典名著一直流傳不衰,而現在的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作者花了好大氣力,流傳卻很困難,多則一兩年,少則一兩個月,就再也不大為人提起了?還有人進一步追問:從小說藝術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今天小說的技術手段,比起中世紀來不知豐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為什么在贏得讀者和流傳程度上,現今的作品反而趕不上古典名著呢?

初看這問題,似乎問得有點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說清楚,還不那么容易。我想了想,覺得這問題與今天的寫作并非毫無關系,一些名著的傳世其實是能夠給我們很多啟發(fā)的。若從漫長的歷史時空來看,文學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但文學的歷史終究不是進化的歷史,而是變化的歷史。從古及今,文章變化萬萬千,各擅其妙,難分高下。故而,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學,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古典名著再傳世,也取代不了當代小說的需要和位置。當代正在發(fā)展中,誰能說當代小說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傳世呢?

不過,現今的學者一般認為,小說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即生活故事化階段、人物性格化階段和人物內心審美化階段。這大致是不錯的??蛇@并不意味著,后一階段是對前一階段的揚棄,后者一定高于前者。故事化也好,性格化也好,心靈審美化也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或三管齊下,或一管獨勝,沒有必要過分地抑此揚彼。讀者的層面甚復雜,需要也極多樣,幾乎任何一種審美形態(tài)的東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國找到它的對應。就說《水滸傳》吧,它傳世的一個重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強烈的民間性,那些英雄的傳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頭上傳遞著,連呼保義、玉麒麟之類的諢號,也早已有之。它的人物、故事、價值立場,已跟我們民族文化的精神傳統(tǒng)焊接在一起,化為血肉,無法拆解了。它不傳世誰傳世?

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編都編不出來的傳說和事跡,我們的作者不也可以利用它們重起樓閣,精深加工,從民間土壤上建起大廈嗎?弄得好,雖未必傳世,卻也能賞心悅目。有時我看某些公安題材小說,編得人很吃力,但并不動人,比起某些罪犯的想象力來,不知遜色了多少。我當然并不主張照搬生活,而是主張把根子深深扎進民間,到那里去充分吸吮民間生活本身的遺傳性資源。

這幾年創(chuàng)作上的一個趨向是回歸故事,讓小說回到小說,崇尚故事性的影視業(yè)對文學的索取又在助長著這種傾向。這似乎是大勢所趨。聽故事是人的天性,小說的基本層面本來就是講故事。問題在于怎么講,會不會講。古典名著的講故事,一是突出人物,二是飽含細節(jié),三是富有文化底蘊,這是它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人是魂,沒有比平添幾個不朽的文學形象更令人神往的了。世事無論多么新鮮,都會轉眼即逝,惟有人物,可以長期存活?,F在的某些小說,故事之內無人物,人物身上無細節(jié),故事之外無意蘊,剩下的就只能是一個事件過程的空殼子了,作者怎樣玩敘述圈套也掩不住貧乏的內質。這自然就談不上流傳與否的問題了?,F在講故事的人和講故事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可惜好故事并不多,于是想到,不妨多看看古典名著,或能讓人清醒:故事框架里該立個什么人,人的骨頭上該長些什么肉,它們一起該撐起多大的審美空間。

(選自2012年3月2日《作家文摘》,有刪節(jié))12.下列對于古典名著流傳不衰原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古典名著講故事時注意突出人物,細節(jié)也很豐富,且富有文化底蘊。B.古典名著都是以民間傳說為創(chuàng)作基礎,有其深厚的群眾性和強烈的民間性。C.古典名著有著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正好迎合了讀者愛聽故事的天性。D.古典名著能夠傳世是因為它們完全能夠滿足不同時代讀者的審美需求。12.A(B、“都是”過于絕對,應該是“大多”。C、古典名著不是單靠故事情節(jié)吸引讀者,而是講故事時注意突出人物,飽含細節(jié),并富有文化底蘊。D、古典名著不可能完全滿足不同時代讀者的審美要求,也證明現代作品同樣有需要和市場。)13.下列對于當代小說的認識,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許多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的技術手段比古典名著更為豐富,但作品的流傳性卻比不上古典名著。B.當代小說強調故事性,但故事往往與人物脫節(jié),只是一個事件過程的空殼子罷了。C.當代小說中的杰出作品也有傳世的可能,沒有必要將當代小說與古典名著硬性攀比。D.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當代小說也有古典名著取代不了的需要和位置。(以偏概全,原文為“現在的某些小說……事件過程的空殼子了”。)1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準確的一項是()A.崇尚故事性的影視業(yè)對文學創(chuàng)作回歸故事的創(chuàng)作傾向起到了良性的引導作用。B.當代生活并不缺少傳說和事跡,缺少的是對民間生活本身的遺傳性資源的充分吸收。C.生活故事化、人物性格化和人物內心審美化這三個階段可以并行不悖,相輔相成。D.當代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應該借鑒古典名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原文語境中提到這種推動并沒有說明是良性還是惡性,只是說講故事沒錯,但要注意講故事的方式。)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柴禾劉亮程①我們搬離黃沙梁時,那垛燒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幾乎一根不留地裝上車,拉到了元興宮村。元興宮離煤礦很近,取暖做飯都燒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來。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頭壯牲口、一輛好車、一根又粗又長的剎車繩,當然,還有幾個能干的人,這些好東西湊巧對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墒?,這些好東西又很難全對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頭壯牛,車卻破破爛爛,經常壞在遠路上,滿車的東西扔掉,讓牛拉著空車逛蕩回來。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輛新車,能裝幾千斤東西,牛卻體弱得不行,拉半車干柴都打擺子。還有的人家,車、馬都配地道了,剎車繩也是新的,人卻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動活。③我們剛到父親的住處時,家里的牛、車還算齊備,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雖不高,柴禾底子卻很厚大排場。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氣氣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帶我們進沙漠拉柴,接著大哥單獨趕車進沙漠拉柴,接著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單獨進沙漠拉柴時,我們已另買了頭黑母牛,車轱轆也換成新的,柴垛更是沒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碼得跟房一樣高,劈一根柴就能燒半天。④現在,我們再不會燒這些柴禾了。我們把它們當沒用的東西亂扔在院子,卻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們想,或許哪一天沒有煤了,沒有暖氣了,還要靠它燒飯取暖。只是到了那時我們已不懂得怎樣燒它。劈柴的那把斧頭幾經搬家已扔得不見,家里已沒有可以燒柴禾的爐子。即便這樣我們也沒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還會帶上它們,它們是家的一部分。那個墻根就應該碼著柴禾,那個院角垛著草,中間停著車,柱子上拴著牛和驢。一個完整的家院就應該是這樣的。許多個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盡管從沒人去動它們。但我們知道那堆雪中埋著柴禾,我們在心里需要它們,它讓我們放心地度過一個個寒冬。⑤那堆梭梭柴就這樣在院墻根呆了20年,沒有誰去管過它們。有一年擴菜地,往墻角移過一次,比以前輕多了,扔過去便斷成幾截子,顏色也由原來的鐵青變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蘆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葉子幾乎把柴禾全遮蓋住,那該是它們最涼爽的一個夏季了,秋天我們?yōu)檎豢么蠛J走到這個墻角,葫蘆卡在橫七豎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時我又一次感覺到它們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沒有人動過。在那個墻角里它們獨自過了許多年,靜悄悄地自己朽掉了。⑥最后,它們變成一堆灰時,我可以說,我們沒有燒它,它們自己變成這樣的。我們一直看著它們變成了這樣,從第一滴雨落到它們身上、第一層青皮在風中開裂我們就看見了。它們根部的茬頭朽掉,像土一樣脫落在地時我們看見了。深處的木質開始發(fā)黑時我們看見了,全都看見了。⑦當我死的時候,人們一樣可以坦然地說,他是自己死掉的。墻說,我們只為他擋風御寒,從沒堵他的路??诱f,我沒陷害他,每次他都繞過去。風說,他的背不是我刮彎的。他的臉不是我吹舊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說,我只淋濕他的頭發(fā)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說,我們埋不住這個人,夢中他飛得比所有塵土都高。⑧可是,我不會說。沒誰聽見一個死掉的人怎么說。⑨我一樣沒聽見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說了什么。(有刪改)15.根據全文概況“柴禾”在文中的含義(5分)【解析】本題考查形象的含義、理解文章的能力?!安窈獭毙蜗笤谖闹械暮x是豐富的,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來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與人的聯系點,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資,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隱涵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答案示例:生活物資,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傳統(tǒng)生活方式,精神寄托。16.第3自然段主要敘述了什么內容?這些內容在全文結構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概括內容的能力,以及表達效果。首先要弄清本文第3自然段主要敘述了的內容,然后在思考在全文中的作用。因為文章中間,故考慮呼應、鋪墊等方面作用。答案示例:內容:主要敘述了我家柴垛積累過程。作用:通過敘述父子兄弟辛勤積累柴垛的過程,賦予柴垛物質以外的意義,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與后文“我們在心里需要他們”呼應,并為柴火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巨大變化做鋪墊。17.第6自然段的畫線句子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賞析其表達效果。(5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句子表達技巧——修辭手法運用鑒賞的能力。該畫線句子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極富情感的三個細節(jié)描寫,層層渲染,再現再現柴火被冷落忽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我的感情變化和感受。答案示例: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逐層再現柴火被冷落忽視、逐漸朽去過程中的三個細節(jié),層層渲染,畫面生動,富有感染力;四個“看見了”突出柴火朽去過程中我始終在場又始終旁觀的態(tài)度,傳達出深深的自責和無奈情緒。18.這篇文章有人認為重在寫柴禾,有人認為重在寫人,你贊成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6分)【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屬探究能力考查。本體是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可以從形象、主題和結構等角度來談理由。答題時要聯系全文,不要斷章取義。應從形式和內容上去探究,立足文本,談出理由較難。示例:重在些柴火。因為柴火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變化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柴火的描寫表達出了對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留戀,對細微生命的關注。重在寫人。雖然寫人的篇幅不多,但寫柴火的目得是為了寫人,對柴火的生命過程的關注就是對人的生命的關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顯志,凸顯了對人的生命的感悟。六、選做題(19、20題任選做一題,12分)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對岸[印度]泰戈爾我渴望到河的對岸去。在那邊,好些船只一行兒系在竹竿上;人們在早晨乘船渡過那邊去,肩上扛著犁頭,去耕耘他們的遠處的田;在那邊,牧人使他們鳴叫著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場去;黃昏的時候,他們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這滿長著野草的島上哀叫。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據說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這個高岸之后。雨過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鶩飛到那里去,茂盛的蘆葦在岸邊四周生長,水鳥在那里生蛋;竹雞帶著跳舞的尾巴,將它們細小的足印在潔凈的軟泥上;黃昏的時候,長草頂著白花,邀月光在長草的波浪上浮游。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過來,渡過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兒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詫異地望著我。太陽升到中天,早晨變?yōu)檎缌?,我將跑到你那里去,說道:“媽媽,我餓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樹底下,我便要在黃昏中回家來。我將永不同爸爸那樣,離開你到城里去做事。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選自《新月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年版)(1)本文以一個小孩的視角行文,有哪些好處?(4分)(1)借寫孩子單純的渴望,描繪了一個晨耕暮歸的美好的“對岸”世界,表現出一種對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2)請聯系我國文學作品中類似的描寫,探討“對岸”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各是怎樣的。(150字左右)(8分)(2)“對岸”的生活,是理想中的遠離塵囂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我國文學作品《桃花源記》(或《邊城》)虛構的世外桃源與之相似?!拔摇毕胂蟆皩Π丁笔且粔K自由的樂土。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飛禽走獸自在生息,長草在月光下也呈現異彩?!皩Π丁睒吠亮钊松裢?,作者甚至甘愿做一個渡船的船夫,為理想而不懈追求。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儒家向來重視“義利”之辨,強調辨明“義”與“利”的關系。下面是先秦儒家有關“義利觀”的幾段文字: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保ā墩撜Z·里仁》)孔子曰:“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保ā蹲髠鳌こ晒辍罚┟献釉唬骸胺瞧淞x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保ā睹献印とf章上》)荀子曰:“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保ā盾髯印ご舐浴罚?1)結合選段,請從三個方面簡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認為的“義”與“利”的關系。(4分)(1)參考答案:義利兼顧(義利并重、義利并舉),義以生利,以義為上(以義制利、先義后利、重義輕利、見利思義)。(2)聯系生活實際,舉例探究先秦儒家“義利觀”對當今社會的現實意義。(150字左右)(8分)(2)參考答案:當今社會,儒家“義利觀”對我們弘揚社會道義、合理利用自然、尊重經濟規(guī)律和法治精神等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例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yè)理應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但不能唯利是圖。利潤的獲得,必須受到社會道德規(guī)范、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義”的約束。而三鹿奶粉事件、鄭州雙匯豬肉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溝油事件等,都是企業(yè)見利忘義、自毀前程的典型例證。附【譯文】孔子說:“財富與顯貴,是人所想要得到的,不以正確的方式取得,不要也罷?!保ā墩撜Z·里仁》)孔子說:“人人遵守禮法才會做仁義之事,對人仁義則利人利己,獲得好處。使普通的百姓都能享受利益,獲得好處,這才是為政(治理國家)的大事啊?!保ā蹲髠鳌こ晒辍罚┟献诱f:“如果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