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4回采工作面規(guī)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1.gif)
![10604回采工作面規(guī)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2.gif)
![10604回采工作面規(guī)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3.gif)
![10604回采工作面規(guī)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4.gif)
![10604回采工作面規(guī)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b279dde28cb80771c6e2c7efd565adf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織金縣苦李樹煤礦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工作面名稱:10604回采工作面工作面編號:采2015-002號礦長:總工程師:編制:朱伯榮編制日期:2014年12月13日修改日期:2015年11月1日目錄第一章概況··································································2第一節(jié)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2第二節(jié)煤層及頂?shù)装濉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第三節(jié)地質(zhì)構(gòu)造····································································3第四節(jié)水文地質(zhì)····································································3第五節(jié)儲量及服務年限······························································7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8第一節(jié)巷道布置····································································8第二節(jié)采煤工藝····································································9第三節(jié)采面設備配置·······························································13第四節(jié)工藝流程及落煤方式·························································14第三章頂板管理·····························································17第一節(jié)支護形式的選擇·····························································17第二節(jié)工作面支護設計·····························································17第三節(jié)工作面支護管理辦法························································21第四節(jié)工作面上、下兩巷及安全出口管理·············································21第五節(jié)礦壓觀測···································································23第四章主要生產(chǎn)系統(tǒng)·························································25第一節(jié)運輸系統(tǒng)···································································25第二節(jié)通風系統(tǒng)···································································26第三節(jié)綜合防塵系統(tǒng)·······························································28第四節(jié)供電·······································································29第五節(jié)通信與照明系統(tǒng)·····························································30第五章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30第一節(jié)勞動組織及循環(huán)作業(yè)組織形式·················································30第二節(jié)勞動組織配備·······························································32第六章安全技術措施·························································34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34第二節(jié)頂板管理安全措施···························································36第三節(jié)移輸送機安全技術措施·······················································38第四節(jié)防止片幫、冒頂安全技術措施·················································40第五節(jié)回柱放頂安全技術措施·······················································40第六節(jié)上、下兩巷超前維護及回撤支架安全技術措施···································42第七節(jié)采面過斷層、褶曲帶時的安全技術措施·········································43第八節(jié)防治水安全措施·····························································44第九節(jié)爆破管理···································································44第十節(jié)“一通三防”及安全監(jiān)控·····················································47第十一節(jié)運輸管理·································································51第十二節(jié)機電管理·································································54第十三節(jié)文明生產(chǎn)要求·····························································57第七章災害預防措施及避災路線···············································57第一章概況第一節(jié)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工作面位置:10604采面位于一采區(qū)西南翼,其北翼靠近10602采空區(qū),南、西翼靠近礦區(qū)邊界、東翼為6號煤進風上山。地面相對位置:位于中高山區(qū)地段,為荒山灌木林?;夭蓪Φ孛娴挠绊?,10604回采工作面回采后,對地面灌木林山坡有可能造成地表裂隙、塌陷.、裂隙,塌陷落差和平移有0.2m~2m不等;對于塌陷造成的裂縫、落差,如為荒山灌木林,不必處理;如為坡地,則應進行挖填處理,以保證坡地完整,生態(tài)修復。采面回采時除地表移動、開裂、塌陷外,對相鄰工作面無影響。見“工作面回采地質(zhì)說明書”第二節(jié)煤層及頂?shù)装迕簩雍穸龋?0604回采工作面范圍內(nèi)煤層最大厚度為3.0m,最小厚度為2.0m,平均厚度2.5m。煤層產(chǎn)狀:工作面范圍內(nèi)煤層走向為65°~70°,傾向為155°~160°,傾角16°~22°,平均19°。煤層在走向上有起伏,傾向上傾角變化較大。M6煤層較穩(wěn)定,但煤層結(jié)構(gòu)較復雜,中間含有一層夾矸,平均厚達0.3m,占12.5%;煤層占87.5%,煤層層理較亂,節(jié)理發(fā)育,以亮煤為主,暗煤次之,金屬光澤,其夾矸在回采中護不住,影響煤質(zhì)。煤的硬度f:0.6~1.1。M6煤種為無煙煤,凈煤時煤質(zhì)較好,但中間含有夾矸時,造成煤質(zhì)灰分、含矸率增加,發(fā)熱量降低。無夾矸的凈煤為中低硫、低灰、特高熱值無煙煤,其發(fā)熱量達28.89MJ/kg。煤的容重為1.50t/m3,(省地礦中心和省煤田地質(zhì)局實驗室檢測鑒定)。6號煤層頂?shù)装逡姟痘夭傻刭|(zhì)說明書》第三節(jié)地質(zhì)構(gòu)造工作面下切眼在掘至42米時遇一落差2米的正斷層,對采面正常生產(chǎn)影響較大。其它回采巷道在掘進過程中未遇落差大于0.5米的斷層,也未發(fā)現(xiàn)陷落柱、火成巖等地質(zhì)變化或褶曲。第四節(jié)水文地質(zhì)含水層(頂部和底部)分析:該采面水文地質(zhì)條件簡單,頂?shù)装寰呛畬樱凰匀?。在回采巷道掘進過程中,僅在10604風巷及上切眼有頂板裂隙滴水,但不成線。對正?;夭捎绊懖淮?。但由于工作面上部為采空區(qū),回采過程中會因為采動影響,地表水會隨大氣降水滲透井下,增大工作面涌水,對開采造成影響。對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的具體建議:該采面煤層頂板為泥巖偽頂,且厚度在0~0.2m左右,易離層,裂隙發(fā)育,回采過程中應加強頂板管理,及時敲幫問頂和支護,防止發(fā)生局部冒頂事故。回采過程中如遇地質(zhì)異常,應及時向礦領導匯報。局部地段煤層厚度比較大,要防止支柱鉆底,造成頂板下沉速快,給工作面支護管理帶來難度。10604采面回采地質(zhì)說明書概況煤層名稱M6水平名稱一水平采區(qū)名稱一采區(qū)工作面名稱10604采面地面標高(m)2100工作面標高(m)1955~1983地面位置位于遍山陡坡地段,為荒山灌木林井下位置及四鄰采掘情況采面位于一采區(qū)西南翼下部,采面上部為10602采空區(qū),下部為原生煤體,東翼為6號煤進風上山,西翼為礦區(qū)邊界。回采對地面設施的影響10604采面回采后,對地面灌木林陡坡會造成一定的部分地表開裂、塌陷,塌陷的落差和位移在0.2~2m不等,地面無房屋設施。走向長(m)560傾斜長(m)100面積(㎡)56000煤層情況煤層總厚(m)2.0~3.0煤層結(jié)構(gòu)(%)煤層傾角(°)16~222.595.519可采指數(shù)變異系數(shù)(%)穩(wěn)定程度穩(wěn)定煤層結(jié)構(gòu)較簡單,含夾矸1~2層,厚度在0.2~0.4m不等,回采時影響煤炭質(zhì)量。層理較紊亂,節(jié)理發(fā)育。由于煤炭基底不平,在走向和傾向上均為褶曲構(gòu)造,煤層傾角變化較大。煤的容重為1.45t/m3煤質(zhì)情況M(%)A(%)V(%)Q(MJ/kg)FC(%)S(%)Y(mm)工業(yè)牌號21.648.8127.6280.32.132WY煤炭自燃傾向性經(jīng)六枝工礦集團實驗室檢測鑒定,為Ⅲ級,不易自燃;煤塵爆炸性經(jīng)鑒定,無爆炸性。煤層頂?shù)装迩闆r頂?shù)装迕Q巖石名稱厚度(m)巖性特征老頂泥質(zhì)粉砂巖1.8~6.85淺灰色,中厚層狀,平行層理,裂隙發(fā)育,鈣、泥質(zhì)膠結(jié),較堅硬直接頂粉砂質(zhì)泥巖0.1~1.2灰色,薄層狀,平行層理,強度低,平坦斷口,具有擦痕,含植物化石。偽頂泥巖0~0.2灰色,薄層狀,水平層理,貝殼狀斷口,具有擦痕,含植物化石。直接底粉砂質(zhì)泥巖0.3~2.7灰色,中厚層狀,平行層理,貝殼狀斷口,水穩(wěn)定性差。老底粉砂質(zhì)泥巖>8.1粉砂質(zhì)泥巖和泥巖互層,其巖性同上,含菱鐵礦團塊和植物莖葉化石。地質(zhì)構(gòu)造情況礦區(qū)位于啟化三塘向斜中段。礦區(qū)地層受區(qū)域性在拱斷層的影響,局部產(chǎn)生層間柔皺現(xiàn)象,總體為傾斜的單斜巖層。總體傾向南西,傾角16°~22°,平均傾角19°。10604回采工作面風巷及運輸巷在掘進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斷層構(gòu)造,切眼在施工過程中遇一落差2.0m的斜交正斷層。構(gòu)造名稱走向傾向傾角性質(zhì)落差(m)對回采影響程度N50oESW27o正斷層2.0較大水文地質(zhì)情況大氣降水,老窯積水,第四系潛水是礦井淺部開采的主要充水因素,一般沿風化裂隙滲入井下。采面在準備期間,所掘巷道未見大的涌水,局部較少地段有頂板淋水、滴水,但水量均不大,均為裂隙、孔隙滲水,回采巷道在掘進過程中均已按探放水措施進行了探放水,做到了“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則。但是由于工作面上部地帶靠近采空區(qū),回采過程中會因為采動影響,采空區(qū)將隨大氣降水滲透井下,對開采造成影響。最大涌水量10m3/min正常涌水量0.05m3/min其它地質(zhì)情況瓦斯礦井瓦斯較高,為高瓦斯礦井,絕對涌出量為2.54m3/min煤塵M6煤層無煤塵爆炸危險性煤的自燃煤的自燃傾向性屬Ⅲ類,不易自燃地溫地溫無異常變化地壓采面地壓不大,屬正常地壓普氏硬度(f)煤層夾矸直接頂直接底0.6~1.20m~0.2m3~45儲量計算塊段號走向長(m)傾斜長(m)斜面積(㎡)煤厚(m)容量(t/m3)地質(zhì)儲量(t)回采率(%)可采儲量(t)10604采面560100560002.51.4520000095190000(注:該采面傾斜長按平均值計算)問題及建議采面的煤塵不易溶于水,因而采面要加強上下巷道噴霧灑水的使用工作,堅持使用水炮泥,上下巷道、各轉(zhuǎn)載點機頭、機尾實施噴霧降塵,凈化水幕,定期沖洗風、運巷,清掃粉塵,個人佩戴防塵口罩,控制風速等綜合防塵措施,以減少職業(yè)病的發(fā)生。加強采面上隅角的通風瓦斯管理,上隅角必須打好隔離墻,接瓦斯抽放管進行抽放。加強采面煤壁線、放頂線及上下出口(兩線兩口)的支護與管理,防止冒頂事故發(fā)生。柱狀圖第五節(jié)儲量及服務年限儲量ZG=Shγ式中ZG——工作面工業(yè)儲量,t;S——工作面斜面積,㎡;h——工作面煤層平均厚度(采高),m;γ——煤層的密度,t/m3。ZG=(560×100)×2.5×1.45=200000t可采儲量:中厚煤層回采工作面回采率參考值選取95%,可采儲量為:ZK=(ZG-P)C式中ZK——工作面可采儲量,t;P——工作面永久煤柱損失,t;C——工作面回采率,中厚煤層≥95%ZK=ZG×C=200000×0.95=190000t二、服務年限工作面服務年限=(可采儲量/設計月產(chǎn)量)=190000/10000=19個月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該工作面煤層平均厚度為2.5m,為中厚煤層,煤層傾角為19°左右,頂板易垮落,且該采面走向長達560米,傾斜寬達100米,故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巷道布置采區(qū)設計、采區(qū)巷道布置概況苦李樹煤礦設計為三個井筒。井田分為1個采區(qū),6#、7#煤層設計為一采區(qū)。目前一采區(qū)的主要生產(chǎn)系統(tǒng)已經(jīng)完善,主平硐作為運煤進風主井筒,回風井筒作為全礦井的專用回風井筒,副井為輔助進風井。主平峒采用皮帶運輸機運輸,材料直接通過主平峒運達6#、7#煤層。二、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10604采面沿走向布置,運輸、回風巷及切眼均沿煤層頂板掘進,運輸巷、回風巷使用礦工鋼支護,切眼選用DW31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配花邊梁支護,運輸巷及回風巷巷道斷面規(guī)格為上凈寬2.0m,下凈寬3.0m,凈斷面5.0m2,支架均為順山棚架設。切眼凈寬為2.6m,凈高2.5m,使用單體液壓支柱配花邊梁支護,便于今后采面的支護。10604采煤工作面機巷主要用于采面進風、運煤、安全出口;10604采煤工作面風巷主要用于采面回風、運料、安全出口。三、硐室及其他巷道布置在主平硐中有一避難硐室,避難硐室中安裝有通訊電話、壓風自救袋、供水管、自救器等。在10604運輸巷及回風巷中均安裝壓風自救傘,10604回風巷與回風石門、風井相通,使10604風巷的風流從回風聯(lián)絡巷回出。附圖3: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圖(1:2000)第二節(jié)采煤工藝采煤工藝:10604采煤工作面煤層的平均厚度為2.5米,工作面采高即是煤層厚度,局部超過2.5m時沿頂板丟底煤回采。該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回采工藝,其工藝流程為:打炮眼→裝藥聯(lián)線→爆破→移梁、打貼幫柱→攉煤、清煤→移置運輸機→打支柱→清收浮煤?;刂е霸O備檢修班的工作為時上、下出口加打特殊(密集、戧柱)支護,刮板輸送機檢修,縮接溜槽。采高和循環(huán)進度采高:工作面沿頂板回采,盡量見頂見底。正?;夭善陂g,采高控制在2.5m以下。循環(huán)進度:根據(jù)單體液壓支柱及花邊梁特點,循環(huán)進度為1m。爆破落煤10604采面采用風煤鉆(或電煤鉆)人工打眼,爆破落煤。打眼放炮工要提前2h下井到工作面打眼放炮,用上下兩臺風(電)煤鉆分段同時打眼。炮眼角度為:炮眼與煤壁水平夾角為75°,朝上傾斜,頂眼傾角21°,底眼距底板0.5m,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9°俯角,以免崩翻刮板輸送機,底眼眼底的爆破最小抵抗線位于輸送機上部水平面以上。為了不崩壞支架柱退,使水平方向的最小抵抗線(眼口)朝向兩柱間的空檔中。炮眼布置方式:采用三花眼(雙排)沿傾斜方向布置,這樣爆破裝煤效果及拋到采空區(qū)的煤較少,打眼勞動強度低,炮眼深度為1.2m,裝藥量為每眼600g(頂、底眼),每個炮眼封泥長度不小于0.6m。爆破方法:采用串聯(lián)法連線。一次裝藥必須一次起爆,禁止一次裝藥分次起爆。為了保證輸送機不被爆破落煤壓死,爆破時必須開啟輸送機。每班炮眼分次起爆,一次起爆的長度為20m。給電放炮的放炮距離不得低于300m,且必須在進風流中指定放炮地點給電放炮。附圖4:炮眼布置及裝藥量表(正、平、側(cè)視圖)裝煤與運煤工作面采用SGW420-40T及SGW420-30型刮板輸送機運煤,在花邊梁掩護下,爆破落煤后開動輸送機把爆破后落在輸送機里的煤運走,在班隊領導的帶領下回收采空側(cè)的浮煤,然后再撮裝煤壁側(cè)的煤,洋鏟撮不動時必須用掏把或十字鎬挖到底再撮裝,直到挖撮至煤壁距輸送機1.0m。運輸機巷采用SGw420-40T型轉(zhuǎn)載至DTL-650S型皮帶輸送機運煤,經(jīng)皮帶輸送機運輸至地面煤場。工作面支護和采空區(qū)處理:工作面使用DW31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端頭支護為4對八梁,每根大板梁為一梁四柱。放炮后即將大板梁前移,以保證撮煤工在煤壁的安全。最大控頂距離為3.6m,最小控頂距離為2.6m。排距為1.0m,柱距為0.6m。當工作面推進一排并移溜后,要對支柱進行移設,當工作面推進排達到3.6m(四排)后,使用回柱放頂程序使采空區(qū)直接頂自然垮落。支護質(zhì)量要求:工作面支柱應進行編號對號管理,編號要清晰,注明第幾排第幾根,如3-5。支柱必須打成一條直線。排距1.0m,柱距0.6m,其偏差均不得超過±100mm,端面距不大于150mm,新暴露的頂板要及時移梁支護,但不能超過偏差范圍。支柱支設應垂直頂?shù)装澹浇?~5°,迎山有勁,蹬山有力。由于底板較軟,支柱容易鉆底,煤層高時要加鐵柱鞋,鉆底深度<100mm。初撐力不得低于90KN,不足的要進行2次補注液,以防頂板初次來壓時推垮支架發(fā)生冒頂傷人。頂板破碎時必須鋪頂網(wǎng),頂板較好時可不鋪網(wǎng),但必要時支架后方(放頂線側(cè))需掛擋矸簾(竹笆),用木板、竹笆等阻擋涌矸。在采面頂板不平整地段,每步支架上必須加設不少于4塊的小板,均勻放在絞接頂梁之上,橫跨兩梁,不得出現(xiàn)“一郎擔山”現(xiàn)象,頂板破碎和漏頂處必須增加小板接實背嚴,并安放于頂梁之上,嚴禁空頂,必須超前移梁管理頂板。采空區(qū)處理:工作面采空區(qū)采用全部垮落法進行處理,即在回柱后不管,讓其自行垮落的方法。但放頂線一排支柱外側(cè)應用擋矸簾擋矸。采煤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生產(chǎn)能力:W=L×S×h×γ×Ct=100×1.0×2.5×1.45×95%=344t式中W——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生產(chǎn)能力,tL——工作面平均長度,mS——工作面循環(huán)進尺,mh——工作面設計采高,2.5mγ——煤的密度,取1.45t/m3C——工作面回采率,95%第三節(jié)采面設備配置工作面設備(采煤、支護、運輸設備名稱、型號、主要技術參數(shù)和數(shù)量等)表(表2-1)表2-1采煤工作面主要設備配置表表2-2物料備用表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單位數(shù)量存放地點搪材1/2Φ200×1500mm塊600回風巷竹笆1.2m×0.6m片4000回風巷單體支柱DZ25-52/120根1250回風巷花邊梁HDTA-2600型塊1050回風巷黃泥粘土黃泥M31回風巷水炮泥聚乙烯塑料袋反封口充水個300回風巷圓木Φ200mm×220mm根100回風巷高壓主管6×10m根4泵站處高壓支管4×10m根4泵站處注液槍QZ-Q1只10泵站處工藝流程及落煤方式1、工藝流程:打眼→裝藥→聯(lián)線爆破→移梁、鋪笆接頂、支臨時支柱→捅溜子→攉煤、支柱→掃浮煤→掐移供液管→移溜子→支回戧柱、特殊支護、收尾隔離柱→回柱放頂→回收上下巷.2、落煤方式(1)采用煤電鉆打眼,毫秒電雷管、三級煤礦許用乳化炸藥爆破落煤,正向裝藥啟爆。炮眼布置為“三花眼”。(2)選擇炮采的依據(jù):根據(jù)礦現(xiàn)有技術裝備情況,該工作面選擇炮采。(3)炮眼布置選擇“三花眼”的依據(jù)該面煤層中等硬度,采高2.3米,故該工作面炮眼布置選擇“三花眼”。(4)炮眼布置圖及爆破說明書
爆破說明書炮眼名稱炮眼雷管個數(shù)(個)起爆順序雷管延期時間(ms)聯(lián)線方式炮眼充長度(m)備注位置(m)角度(°)眼數(shù)(個)眼深(m)每孔裝藥量(kg)一次啟爆藥數(shù)(節(jié))循環(huán)裝藥量(kg)距頂距底水平垂直頂眼0.32.080+21101.20.3648110ⅠⅡⅢⅣⅤ75±10串聯(lián)水炮泥加黃泥封孔,封泥長度≮0.5m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時間不超過130ms底眼2.00.380-31101.20.4568011050±10合計22012128220頂板管理第一節(jié)支護形式的選擇根據(jù)地質(zhì)說明書提供的地質(zhì)資料,煤層情況以及我礦現(xiàn)有支護材料,該工作面選用DW31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與HDJA-2600型花邊鋼梁配套使用支護頂板,采用竹笆和搪材接頂護頂。頂板管理方法:采用“二梁五柱”交替邁步支護頂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二、三”排控頂,工作面最大控頂距3.9m,最小控頂距2.6m,放頂步距1.3m。第二節(jié)工作面支護設計(一)煤層直接頂厚度:直接頂為層理狀細砂巖或泥質(zhì)砂巖,層狀碎裂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厚度3.5m。(二)工作面最大控頂距時,頂板下沉量SL估算:SL:=nmL控=0.02×2.5×3.6=0.1722m=172.2mm(三)支柱高度計算:選用DW31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支柱參數(shù):Hmax=3150mmHmin=1700mm工作行程:800mm,F(xiàn)=245KN支柱重量:58kg工作面最大高度:Hmax=M-b=2500-96=2004<3150mm(即小于DW315-30/100型單體支柱最大高度)Hmin=M-SL-b=2500-172.2-96=1831.8mm>1700mm(即大于DX22-22/100型單體支柱最小高度)因此,選擇支柱高度滿足要求。上述式中:n-系數(shù),取0.02,m-采高,取2.5mSL-頂板下沉量:172.2mmb-頂梁厚度,取96mm。(四)采面支護方式(見下表):基本支柱護頂方式特珠支護端頭支護初壓期周壓期正常期DW31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柱距(中-中)0.6m排距(中-中)1.0mHDJA-2600型金屬花邊梁,鋪設竹笆和塘材接頂護頂基本柱基本柱基本柱3.0m花邊長鋼梁抬棚支護戧柱戧柱戧柱密集柱木垛密集柱木垛密集柱(五)煤層礦壓參數(shù)及來壓顯示礦壓參數(shù):頂板:I類較穩(wěn)定頂板,II級老頂,來壓較明顯。底板:I類松較堅硬底板,容許比壓5.581MPa。初垮步距:10~15m。支柱載荷量:12MPa,頂?shù)装遄畲笠平浚?05mm。支柱平均載荷:6.9MPa,頂?shù)装逑鄬σ平浚?20mm。來壓顯示:1、工作面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期,老塘側(cè)局部有懸頂現(xiàn)象,頂板響動頻繁。2、3、煤壁松軟(比正常回采期),老塘側(cè)支柱有偏向煤壁側(cè)現(xiàn)象。4、可能發(fā)生的冒頂事故有壓垮型或推垮型冒頂。(六)措施1、嚴格按標準配制乳化液,保證泵站壓力≥18MPa。2、加強切頂排支護,切頂線排支柱數(shù)量齊全,擋矸有效,戧柱、密集柱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減少懸頂面積。上下出口增設木垛。3、爆破前給支柱加壓補液,防止爆破倒柱,爆破后及時支柱,減少空頂面積空頂時間。4、嚴格按規(guī)程規(guī)定,及時支設基本柱、戧柱、密集柱。5、堅持支護質(zhì)量監(jiān)測,保證支柱阻力達到規(guī)定要求。6、加強支柱維護質(zhì)量,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在用支柱和配用支柱。(七)支護強度校核1、選用DW315-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與HDJA-2600型花邊梁配套使用支護頂板。每根支柱實際工作阻力為:P支=F·η=245×0.85=208.25KN/根式中:F-支柱額定工作阻力:為245KNη-支柱實際利用系數(shù),取0.852、單位面積頂板壓力為:W單=κ·γ·m·cosα=6×24.5×2.1×cos15°=304.9KN式中:k-安全系數(shù),取k=6γ-頂板巖石容重,取24.5KN/m3。α-煤層傾角取15°3、最大控頂距時與最小控控頂距時支護密度(1)最大控頂距時支護密度S大=110×3.6=451㎡N大=[L/a+1]η大=[190/0.7+1]×4=1250根支護密度:d大==EQ\f(N大,S大)=737/451=1.635根/㎡(2)最小控頂距時的支護密度S小=190×2.6=341㎡N小=[L/a+1]η小=[190/0.6+1]×3=1050根支護密度:d小=EQ\f(N小,S小)=553/341=1.622根/㎡4、支柱載荷計算:(1)最大控頂距時,支柱載荷量P大=EQ\f(W單,d大)=304.9/1.622=187.9KN/根(2)最小控頂距時,支柱載荷量P小=EQ\f(W單,d小)=304.9/1.622=188KN/根5、結(jié)論:據(jù)以上計算:P支=208.25KN/根,P大=1857.9KN/根,P小=188.0KN/根,P支>P大,P支>P小,工作面最大控頂距和最小控頂距時,再加上一排戧柱或戧棚的支撐力,由此可見,支護強度滿足要求。第三節(jié)工作面支護管理辦法1、采面支架布置形式:花邊梁為一梁三柱,二梁一組,邁步前進,基本柱柱距(中—中)0.6m、排距(中—中)1.m(附:《10604回采工作面支護示意圖》)。2、特殊支護形式:在切頂線支柱內(nèi)側(cè)支設一排戧柱(隔一打一),切頂線排基本柱間打一根密集柱。在工作面上、下幫出口處的切頂線排支柱內(nèi)側(cè)分別支設單排四棵單體液壓支柱,作為上下出口處的補強柱,支設在頂梁下面。3、工作面壓力大時,在煤壁支設貼幫柱(隔一打一)。工作面上、下兩巷及安全出口管理一、工作面上、下兩巷超前支護工作面運輸(回風)巷超前工作面端頭打設1~2排單體液壓支柱,支柱頂上為絞接梁,實現(xiàn)一梁兩柱,梁長2m,柱距0.8m,超前工作面煤壁20m范圍內(nèi)的運輸(回風)巷架設超前托梁支護,距工作面煤壁10m內(nèi)超前支護架設成雙排(上、下幫各一排),中間要留出人行道,寬度≥0.7m;距工作面煤壁10~20m架成單排托梁,機巷單排靠上幫打設,風巷單排靠下幫打設,超前支護段巷道支架要完整無損,其高度不得低于1.6m。二、安全出口支護1、上、下出口的規(guī)格及支護形式:工作面上、下出口長為2.5米,寬1.0米,采用“四對八粱”支護,安全出口超前煤壁一個循環(huán)。2、上、下出口采用“四對八梁”支護,其頂梁為花邊梁,長3.6m,2根一組,相互錯開,交替前移至超前出口煤壁,每根梁4根單體柱。三、上、下出口及兩巷維護要求上下兩巷出口要加強管理,出口段不得有積水、雜物、浮煤浮矸堆積。柱梁、材料、設備等必須掛牌,堆放整齊,堆放地點應距出口25m以上,并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外移,隨時保持此距離,嚴禁亂堆亂放;兩巷凈高不得小于1.6m,行人側(cè)寬度不小于0.7m;加強兩巷的維護,發(fā)現(xiàn)原支架變形、片幫、漏頂要及時維護,確保兩巷支護完整,無斷梁折退,無空幫空頂。四、運輸巷(及回風巷)支架的回撤工作面支柱均隨工作面的推進而放頂回撤。要求回柱后方與工作面切頂線整齊。運輸巷回支架在縮短溜子后進行,采用人工回撤工字鋼。用單體柱托柱棚梁,然后拉出棚腿,在護身頂柱保護下遠距離卸載單體液壓支柱,待頂板垮落穩(wěn)定后用長把鉤取出棚梁和單體柱。為防瓦斯積聚,必須對工作面回風巷上隅角支架超前切頂線一排進行回撤,回撤后回風巷上幫以下5m范圍內(nèi)的切頂線要加打特殊支柱(密集),柱距0.3~0.4m,以確保上出口行人安全杜絕采面上隅角瓦斯積聚。五、備用支護材料數(shù)量及存放地點1、回風巷或運輸機巷30~100m范圍內(nèi)必須經(jīng)常存放有備用材料,其中單體液壓支柱100根,半園木托梁60根,坑木2.0m3,以備搶險時急用。此材料隨用隨補,嚴禁短缺。2、工作面每日所需的小板、擋矸簾根據(jù)工作面需用量每班由地面運到,并在回風巷內(nèi)碼放整齊,不得影響行人和運料。第五節(jié)礦壓觀測要加強頂板礦壓觀測,把監(jiān)控工作納入正常生產(chǎn)技術管理中,切產(chǎn)掌握支護質(zhì)量和頂板動態(tài),及時消滅“死角”,把好安全關。同時為下一個采面的頂板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jù)。礦成立礦壓觀測小組,組長為陳益農(nóng),成員:鄒宗斌、孫躍武、朱軍、胡成、陳立元。觀測小組必須做到以下要求:要求人員組織到位、培訓到位、觀測儀器和工具、資料到位。礦壓觀測人員每班測出的數(shù)據(jù),由組長負責收集、整理。要及時將工作面情況向生產(chǎn)礦長、安全礦長、總工程師匯報,采取應急措施。觀測人員要隨時不定期對支柱進行抽查,發(fā)現(xiàn)支柱初撐力低,有權讓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進行二次補液,否則不許作業(yè)。觀測人員發(fā)現(xiàn)支柱工作阻力達到額定阻力或有相當一部分支柱安全閥有開啟現(xiàn)象,要提醒作業(yè)人員采取措施或撤離工作面,并向生產(chǎn)礦長和調(diào)度室匯報。采面在初次放頂期間,每根支柱都必須監(jiān)控,正?;夭善陂g,第一排支柱的監(jiān)控率不低于30%,第二排不低于10%,有重點有選擇地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達不到要求應及時補液。監(jiān)測人員跟班入井,帶表進面,認真填寫當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方法,遺留問題要附處理意見,并反饋給監(jiān)測小組組長。監(jiān)測組長對當天反饋的信息,要在班前會上向采煤隊職工及時貫徹,分析原因,并提出處理意見。觀測人員必須對支架液壓柱進行精心測量,認真填寫,不得濫造數(shù)據(jù),上井后及時將數(shù)據(jù)交技術部門。技術部門礦壓組對原始數(shù)據(jù)和宏觀記錄要用微機進行處理,打印成圖表上報分管領導,并將結(jié)果反饋給采煤隊。采煤工作面液壓支柱的初撐力和工作阻力,達標率不低于80%。兩巷的礦壓觀測:巷道圍巖變形觀測:在運輸(回風)巷超前工作面20m范圍內(nèi),間隔4~5m,安設4臺頂板動態(tài)觀測儀,監(jiān)控兩巷頂?shù)装逑鄬σ平?,用來推斷頂板的運動過程和狀態(tài)。動態(tài)觀測儀的編號由煤壁起依次為1號、2號、3號、4號,當1號觀測儀跟煤壁不是一個循環(huán)的距離時,需將其回撤,并重新支設在原4號觀測儀的前后,調(diào)整后各觀測儀的編號從煤壁起仍然為1號、2號、3號、4號。各動態(tài)儀的間距及1號觀測儀至煤壁的距離,在觀測時必須做好記錄。觀測次數(shù):一般1~2h觀測一次,當臨近頂板來壓時加密觀測次數(shù),視變化情況每10~30min鐘觀測一次,觀測時必須記錄觀測時間。兩巷超前支護范圍內(nèi)單體液壓支柱阻力觀測:在工作面推進至60m后,分別在回風巷、運輸巷超前支護范圍外端的支柱上安設2~3臺單體支柱壓力自記儀,連續(xù)觀測單體支柱支護阻力的變化情況,每天換表格一次,觀測3~5個循環(huán)。測站處同時設置一組頂?shù)装逡平坑^測點,以便分析圍巖變形時,支柱的阻力變化情況。支護質(zhì)量監(jiān)測每月分三旬由技術部門定期對工作面和兩巷支護質(zhì)量動態(tài)檢查三次,對存在問題,由采煤隊立即整改。綜合質(zhì)量月底作為工資考核的依據(jù)。監(jiān)測內(nèi)容要包括支架初撐力、煤壁片幫情況、梁端距、采高及端面頂板冒落情況、兩巷單體支柱初撐力、超前支護質(zhì)量等。觀測時間要求:工作面、觀測到老頂初次來壓和6次周期來壓。兩巷:觀測至工作面推進100m止。支護質(zhì)量監(jiān)測:整個生產(chǎn)期間。主要生產(chǎn)系統(tǒng)第一節(jié)運輸系統(tǒng)運輸設備及運輸方式工作面采出的煤通過工作面使用的2臺SGW420-30型刮板輸送機、運輸機巷一臺SGW420-40T型刮板輸送機、一臺DTL-650S型皮帶輸送機運輸?shù)街髌н\至地面。運煤系統(tǒng)10604工作面采出的煤炭→工作面刮板輸送機→10604運輸機巷420型溜子→10604機巷DTL-650S型皮帶→轉(zhuǎn)載拐點→7號煤運輸下山→主平峒→地面儲煤場。運料系統(tǒng)地面材料庫→經(jīng)材料車、平板車裝運→主平峒→回風石門→10604回風巷→10604采煤工作面。附圖7:運輸系統(tǒng)示意圖第二節(jié)通風系統(tǒng)通風設施設置分別在10604運輸巷回風石門及10604回風巷進風上山設置防突風門,以防風流短路。通風路線新鮮風流:主平峒(副井)→7號煤運輸下山→10604運輸巷→采面。乏風風流:10604采煤工作面→10604回風巷→回風石門→回風斜井→地面。三、工作面實際需風量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根據(jù)瓦斯、工作面溫度、炸藥和同時工作最多人數(shù)分別進行計算,取其中最大值進行風速驗算,滿足要求時,該最大值即是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按瓦斯絕對涌出量計算:Q=100qk=100×2.8×1.6=448m3/min式中:Q——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m3/minq——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2.8m3/min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勻備用風量系數(shù),k=1.6.按工作面溫度計算:Q=60VSK=60×0.8×(3.6+2.6)/2×1.8×0.9=278m3/min式中V——工作面適宜溫度的平均風速,0.8m/sS——工作面的平均斷面m2K——工作面長度調(diào)整系數(shù),0.9按工作面每班最多工作人員計算:Q=4x29=4×29=116m3/min式中n——工作面每班最多工作人數(shù),29人按炸藥用量計算:Q=25A=25×12=300m3/min式中A——采煤工作面分段爆破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藥用量,12kg。按風速驗算根據(jù)以上計算,取最大值480m3/min進行風速驗算:Vmax=Q/Smin=480/(60×3.1×2.5)=1.0m/s<4m/s根據(jù)以上計算,工作面實際需風量取480m3/min,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四、綜合防塵系統(tǒng)防塵供水系統(tǒng)兩巷各設一防塵水管路,保證水源、水壓,定期沖刷(洗)巷道壁,減少煤塵堆積和飛揚。地面水池→主平硐→0604運輸(回風)順槽→采面機頭(機尾)供水管路每隔50m安設一個三通,供采面風、運巷平時定期沖洗巷道使用,采面風、運巷每隔50m~100m安設凈化水幕,轉(zhuǎn)載點安設防塵噴霧裝置并堅持使用。防塵方式工作面每次爆破落煤后,要先灑水降塵后再人工撮煤到輸送機上。輸送機轉(zhuǎn)載點、皮帶轉(zhuǎn)載點及煤倉口都要安裝噴霧灑水裝置,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各設置兩組以上凈化水幕,間距100m。每周對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沖刷一次,工作面作業(yè)人員作業(yè)時戴好防塵口罩。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距上下出口20m處,安裝水炮泥水針,放炮時放炮員灌裝水炮泥袋,實行爆破降塵,堅持使用水炮泥。工作面上下出口各安裝不小于30m的橡膠軟管,用于工作面的灑水降塵。各防塵設施要正常使用,并設專人維護管理,通風隊安裝維護,由采煤隊使用和管理。出煤系統(tǒng)各轉(zhuǎn)載點落差不得超過0.5m,各轉(zhuǎn)載點設齊灑水噴霧裝置并保持完好,做到開機就噴霧。隔爆設施的安裝:工作面運輸巷和回風巷各設置兩組隔爆集中水袋棚,水袋設置在直線段內(nèi),與工作面的距離為100m。棚區(qū)長度不小于20m,水量不小于200L/m2。水袋棚安裝方式的原則是:當受到爆炸沖擊波時,水袋中的水容易灑出,掛鉤不能掛死。兩個水袋之間間隙不得大于1.0m,水袋邊與支架、頂板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1m。五、排水系統(tǒng)10604采煤工作面→10604機巷→6號煤進風上山→主水倉(經(jīng)水泵)→主平硐→地面六、供電系統(tǒng)1、供電簡述:供電電源來自井下配電點(水泵房)、由配電所中的配電開關配電供10604運輸巷及采面,該處配電開關電源直接來自于地面變電所、電壓660V。其供電設備、電壓等級、電纜種類、電纜截面、饋電開關額定值,安全系數(shù)及“三大保護”均須符合供電系統(tǒng)的安全要求。2、機電設備的安裝:所有機電設備的安裝一律按照《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執(zhí)行,特別是綜保裝置、電纜接線盒等,電工班要經(jīng)常進行檢查。七、通訊、照明系統(tǒng)(一)通訊系統(tǒng)工作面上、下出口、10604運輸機巷口、皮帶機頭處各安設一臺防爆程控電話,可與井下所有地點和地面各重要場所、調(diào)度室電話聯(lián)系。通信電話應懸掛在工作面機窩外15m處,電話及線路要保持完好,嚴禁失爆,電話上應懸掛有各作業(yè)點的電話號碼表。除電工外,任何人不得隨意拆移電話,各特殊工種嚴格執(zhí)行每班三匯報制度,發(fā)生事故必須及時向調(diào)度室匯報。通信電話與供電電纜不準安裝在同一側(cè),井下工作人員不得隨意按拔電話緊急呼叫按紐。(二)照明系統(tǒng)10604機巷口轉(zhuǎn)載點、運巷皮帶輸送機頭等地點應各安設一盞防爆照明燈,防爆燈若有損壞、不亮者要及時由調(diào)度室安排更換。勞動組織和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一、勞動組織及循環(huán)作業(yè)組織形式:綜合工作隊、三班生產(chǎn)、邊采邊準、小班循環(huán)作業(yè)組織形式。二、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圖表
三、勞動組織配備勞動組織配備表在冊人數(shù)(人)出勤人數(shù)(人)夜班早班中班小計夜班早班中班小計班組長11131113打眼、裝藥工33392226爆破工22261113攉煤、支、回柱工1818185416161648運材料工22262226溜子司機5551544412瓦檢員11131113安全員11131113合計29353510529292987
4、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表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shù)量1煤的牌號無煙煤2工作面走向長度M5603工作面傾斜長度M1004煤層傾角度16°5煤層厚度M2.56采高M2.37容重t/m31.458煤層生產(chǎn)能力t/m33.639可采儲量萬噸1910灰分%1411含矸%3012回采率%9513循環(huán)方式采準交叉14循環(huán)進度M1.015循環(huán)產(chǎn)量T1906循環(huán)率%8017月推進度M2718可采時間月519炸藥消耗量Kg/萬噸300020雷管消耗量Kg/萬噸800021坑木消耗量M3/萬噸1022支護材料單體頂梁100880723在冊人數(shù)人6624日出勤人數(shù)人2925工作面效率噸/工626回采期限2014年12月10日——2016年6月17日第六章安全技術措施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一、回采前的規(guī)定工作面回采前,由隊長負責組織,由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對所有作業(yè)人員傳達貫徹經(jīng)批準的《10604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及《煤礦安全規(guī)程》、《工種崗位操作規(guī)程》傳達貫徹后經(jīng)簽字、考試,成績合格者方可下井作業(yè),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違章操作與運行,嚴禁違反勞動紀律。輪休或請假人員、新工人上崗前必須進行學習和考試,合格者才能下井作業(yè)。干部、工人和特殊工種管理人員學習、考試成績分別登記在《10604回采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貫徹考試記錄表上。工作面投產(chǎn)前,所有職工必須掌握所在地區(qū)各種災害的預兆、預防措施、必須熟悉災害應急措施,避災路線和安全出口,否則不準上崗。4、對工人貫徹該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時,同時再貫徹一次《織金縣苦李樹煤礦安全生產(chǎn)獎罰規(guī)定》,對違章范圍的處罰規(guī)定、炸藥雷管管理,便攜式瓦檢儀的管理、制度等進一步加強學習。5、堅持召開班前會制度。班前會上,區(qū)隊長要詳細講明生產(chǎn)區(qū)域安全情況,工作重點和注意事項;生產(chǎn)中對不按規(guī)程作業(yè)的人員要堅決停止其工作,對不聽指揮和監(jiān)管的人員給予重罰或令其出井重新進行安全培訓,直到考試合格后方準重新上崗。6、交接班制度(1)所有人員必須實行現(xiàn)場交接班。對工作面工程質(zhì)量、安全狀況以及遺留的問題等,上、下兩個班的班組長、安全員、瓦檢員、跟班隊長等必須在現(xiàn)場分別給各自的接班人員交接清楚,并向調(diào)度室匯報。(2)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現(xiàn)場科學管理,狠抓薄弱環(huán)節(jié),各崗位作業(yè)人員上崗后,必須做到先檢查后工作,先排除隱患后開工,做到隱患不排除不生產(chǎn)。(3)工作面各段作業(yè)點的采、支工也必須在現(xiàn)場將本人工作點的工程質(zhì)量及安全狀況向下一班人員進行交接。(4)機電設備操作人員及電工必須在現(xiàn)場交接所管設備,嚴格執(zhí)行工種崗位責任制,保證設備安全運轉(zhuǎn)。7、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作業(yè)(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三大規(guī)程”的規(guī)定,按章指揮、按章作業(yè),確保安全生產(chǎn)。第二節(jié)頂板管理安全措施1、進入工作面后,首先必須檢查工作范圍的支架、頂板、煤壁等情況,嚴禁缺梁少柱或有歪扭棚,否則,必須先將所缺柱梁補齊,歪扭棚扶正,然后再開始工作。工作面每個工人都必須認真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yè)。2、工作面開工前,首先要按要求給出中線,作業(yè)人員必須按中線采煤、移輸送機、支柱,保持工作面梁齊柱直。3、工作面機頭機尾必須按規(guī)定打好壓柱,壓柱必須吃勁,壓柱不齊不準開機,防止將機頭機尾掀起或?qū)⒘锊劾埂?、不論是采煤還是移輸送機、放頂,各作業(yè)段必須有兩名或兩名以上人員密切配合作業(yè),嚴禁單人獨立作業(yè)。5、工作面采煤時,首先必須加固好周圍支架,然后在條件好的地方開口,當頂板條件不好時,要先掏梁窩掛頂梁,維護好頂板后再打眼,并由班長和爆破工結(jié)合,適當減少打眼數(shù)目和裝藥量以及一次爆破長度。6、炮后及時移梁打柱,嚴禁空頂作業(yè)。7、工作面各作業(yè)段必須及時移梁,破碎頂板要在煤壁掏窩移梁,且保證懸臂梁到位,端面距≤300mm。按要求移梁、背頂,維護好頂板后再撮煤擱棚。8、工作面煤壁要保持平直,與底板垂直。傘檐長度超過1.0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過200mm;傘檐長度小于1.0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過250mm。9、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并栓有牢固可靠的防倒繩。嚴禁在浮煤浮矸上架設支架。采高必須符合要求,支架初撐力要達到90KN。10、工作面不準拉大塊矸、大塊煤,遇到塊煤大于0.3m以上的大塊煤和大塊矸時,要及時用大錘破碎或揀出。11、當頂板壓力大或破碎時,可適當縮小工作面柱距,加強背接頂,嚴禁空幫空頂。12、采煤與移輸送機、放頂平行作業(yè)時,間距不得小于15m。13、保持工作面“三直一平兩暢通”,“安全完好浮煤凈”。支護時作業(yè)人員要站在支柱的上方操作,三用閥平行于煤壁和輸送機。槽邊柱要緊貼輸送機支設,采空側(cè)柱子要打齊打直。支柱的迎山、角度、排距要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14、工作面嚴禁使用損壞的梁柱,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柱。彎曲變形、失效的梁柱要及時更換。15、工作面高度和行人道寬度必須符合要求。支柱注液接頂后,必須繼續(xù)注夜10S以上,必須保證其初撐力達到90KN,否則必須二次單槍注液。輸送機推移到位后,必須保持行人道的寬度不小于0.6m。16、要加強頂板異常情況下的控制。當工作面出現(xiàn)局部冒頂時,應及時用小板或圓木等材料接頂。當采空有推力或由于頂板壓力異常采空頂板下沉量較大時,要及時調(diào)整支柱的密度與角度,以保持頂板的穩(wěn)定。17、架設的支架應有3°左右的迎山角,架設支架時必須兩人配合操作,不得一人單獨進行操作。第三節(jié)移輸送機安全技術措施1、移輸送機前,要徹底清挖浮煤、底煤。清理前,片幫冒頂?shù)囟我S護好,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挖底煤時,要注意防止將柱根挖脫,支柱支撐力小于規(guī)定值時,必須先二次注液,再挖底煤。2、移輸送機時,必須步步打替柱或貼幫柱,以控制頂板壓力。頂板壓力大時,支柱下必須墊好木柱鞋。3、移輸送機打柱時,必須兩人密切配合作業(yè)。兩人都必須站在柱的上方,一人扶柱,一人升柱。升柱后必須及時系好防倒繩。打柱的老空側(cè)和下山側(cè)嚴禁有人,防止柱翻傷人。4、移輸送機時,一次只準推移半程距離(0.5m),打好中排柱后再移另半程。移輸送機的操作程序及方法必須按如下要求進行:(1)推移輸送機前,必須將工作面新挖側(cè)、老空側(cè)浮煤清理干凈。(2)推移輸送機打替柱時,可以分段按順序同時進行;各段打替柱都要由下而上逐架進行,先將該段的第一步新挖側(cè)槽邊柱落下,打到第二步新挖側(cè)梁下中間;然后再把第二步新挖側(cè)槽邊柱落下打到第三步新挖側(cè)梁的中間,以此類推往上打;打完替柱后,從第一步開始,依次把乳化液主管從老空側(cè)移到新挖側(cè),并系好系牢,然后進行推移輸送機;推移輸送機后,將新挖側(cè)替柱落下按上述打替柱方法打在各步的梁中間,距采空側(cè)梁頭0.5m作為下一步的臨時中排柱,然后再次進行移溜后的清煤、推移輸送機;推移輸送機后,將老空側(cè)臨時中排柱落下按上述打替柱方法打槽邊柱,槽邊柱下必須全部墊上柱鞋;移輸送機結(jié)束后,把乳化液管線一律懸掛到新打的支柱上,且距新打柱梁頭300mm處,每五步系一扣;乳化液管線一律懸掛到新打柱中并成直線,懸掛牢靠,距頂梁的垂直距離不超過200mm。(3)推移輸送機后的彎曲長度不得小于10m,打替柱超前推移斜角不得超過15m。5、移輸送機前,跟班隊長和班長必須在場指揮,負責將輸送機移平,移順、移直。打柱工負責將鐘繩逐段扯到新打的柱重新掛好,并確保其靈活可靠。移輸送機時,跟班隊長和班長要時刻注意觀察槽的推移情況,防止將輸送機推錯節(jié),把棚柱頂翻,擠壓壞管線。6、移輸送機時要保持兩個以上的推移裝置同時用力,間距6m左右,交替使用,逐段推移。當推移阻力大時,要查明原因,不準強行推移。7、移輸送機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停機不移輸送機的原則,但在推移輸送機機頭、機尾以及遇到特殊情況必須停機移輸送機時不在此限。移動輸送機機頭,機尾需要拆除附近的支架時,必須先支護臨時支架。8、移輸送機時,推移裝置支點必須選擇支護牢固的支架,推移輸送機時,推移裝置要頂穩(wěn),人員側(cè)身推移輸送機,一邊推一邊觀察頂板和新打支柱情況,防止支架被頂翻或其他事故發(fā)生。9、輸送機當班沒有完全推移到位時,輸送機斜角處替柱必須補齊打牢、打齊,嚴禁缺柱或有空載柱。10、移輸送機時,發(fā)現(xiàn)有頂板來壓預兆時,要立即停止作業(yè),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待壓力穩(wěn)定后要馬上及時維護好來壓地段支架,然后再進行作業(yè)。11、工作面在移輸送機期間,作業(yè)人員必須聽從專人指揮,嚴禁亂移蠻干,嚴禁不打替柱移輸送機。輸送機只準從一頭開始推移,嚴禁兩頭同時移動,以防將輸送機推錯節(jié)造成事故。12、輸送機機頭、機尾推移到位后,首先要按規(guī)定打好壓柱再點動試機,確認安全后再試運轉(zhuǎn)。第四節(jié)防止片幫、冒頂安全技術措施1、開工前班組長及跟班隊長必須全面認真檢查煤壁、支架頂板、放頂線頂板等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處理,確認安全后方準作業(yè)。2、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放炮后進入煤壁工作時,必須隨時進行敲幫問頂,支架工要及時移梁,并加接小板,嚴禁空頂、冒險作業(yè)。3、移梁時,必須兩人配合,自下而上進行。4、所移梁端面距不得超過300mm,梁上要接頂。5、采煤時煤壁要挖直,不得留有0.25m以上的傘檐。嚴防片幫、掉頂傷人。6、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機尾必須打齊打牢壓穩(wěn)頂柱并拴牢防倒繩。7、工作面上端上方第一部端頭支架及下端下方第一步端頭支架與風巷和運輸巷內(nèi)支架的距離不得大于0.3m。8、當巷道出現(xiàn)冒頂情況時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及時疏通巷道,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防止瓦斯積聚和超限。9、安排有經(jīng)驗的老工人回柱放頂,支架放頂線側(cè)加裝擋矸板(簾)。10、加強班隊領導現(xiàn)場跟班,現(xiàn)場解決實際問題,嚴把安全關和工程質(zhì)量關。第五節(jié)回柱放頂安全技術措施1、放頂線管理:正常情況下,支柱放頂線側(cè)安裝擋矸板,以防回柱時采空區(qū)矸石串入工作空間。2、回柱前,先檢查頂板情況,清理松動的浮煤、浮矸和通道,回柱地點前后5m內(nèi)不得有雜物,保持退路暢通無阻。3、先在未撤支架下加打液壓支柱,形成一梁三柱4、回柱并重新打好基本柱后,在每架支架頂梁下打上戧柱,多余的單體支柱應在架與架之間的空檔中用帶帽頂柱的方法全部打在放頂線上,形成全支護,不得丟在底板上。5、回柱的順序為由上而下,由采空側(cè)向煤壁逐架進行,嚴禁從中間往兩頭進行。實行分段進行回柱時,其分段長度不得小于20m,但不得超過2段。6、堅持先支后撤,嚴禁先回后支或邊回邊支,改架時要做到先支架后改架。7、采空區(qū)頂板距放頂線懸頂超過5m不垮落時,應實行人工強制放頂。8、工作面分段作業(yè),各放頂段人員進入工作地點后,首先檢查支架及頂板情況,發(fā)現(xiàn)支架變形或缺梁少柱等情況時,應先整修維護好支架,補齊所缺柱梁。遇有危及放頂安全的隱患時,在放頂前必須采取特殊措施先行處理,在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放頂工作,嚴禁冒險蠻干。9、放頂前,作業(yè)人員應先將放頂范圍內(nèi)的雜物清理干凈,保證至少有0.5m寬的暢通退路通道,并且兩人配合作業(yè),一人操作,一人監(jiān)視觀察頂板,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時,立即撤到安全地點,嚴禁單獨作業(yè)。10、放頂作業(yè)要求安全、迅速、回凈、塌實。放頂時撤出的鉸接梁,要整齊地豎在材料道。撤出的支柱必須全部打成該空檔的中排柱,嚴禁有空載柱。11、嚴禁在工作面頂板控制區(qū)內(nèi)提前摘柱。因爆破、運輸?shù)仍蚺龅够驌p壞、失效的支柱,必須立即恢復或更換。在各放頂段后方,至少超前打三步戧柱,并加強支柱的維護,防止工作面冒頂和阻塞退路。12、在放頂困難的地方,可采取強制性放頂措施,但跟班隊長或班長必須在現(xiàn)場親自指揮,確保安全。13、在放頂期間,若頂板有來壓預兆時,應及時加強工作面支護維護,待頂板穩(wěn)定后再放頂。若頂板壓力大時,必須立即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14、在頂板壓力大的地段放頂時,必須先打好加強柱或戧柱,清理好退路,指定有經(jīng)驗的老工人觀察頂板,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業(yè)。15、遇到死柱或支柱鉆底嚴重時,應采取挑頂或挖底等方法回柱。16、初次放頂另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第六節(jié)上、下兩巷超前維護及回撤支架安全技術措施1、上、下兩巷的支架均隨工作面的推進和放頂逐步進行回撤,要求支架后方與工作面切頂線平齊。2、運輸巷輸送機縮短后,輸送機機尾打上壓穩(wěn)頂柱后往放頂線一排,在巷道中打上1~2個木垛,或用密集鎖口?;仫L巷也是如此。3、回撤下來的礦工鋼,劈材小板等材料,要運出工作面,裝車外運。不得影響行人、運輸和通風。4、回撤支架時,要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找掉懸石活矸,打上臨時替換棚,方可回撤。5、回柱人員應站在回架上方支架完整、頂板完好的地方進行。6、兩巷超前管理,嚴禁提前拆卸工字鋼棚。7、上下風巷超前支護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鉸接梁沿走向支護,距煤壁10m范圍內(nèi)打雙排支柱,10m以外打單排支柱,均打在原巷道支架頂梁下。8、上、下風巷超前支護由專人負責維護管理,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且必須保證人行道暢通,超前支護雙排柱靠巷道上、下幫打設,中間人行道寬度不得低于0.7m。風巷單排靠下幫打設,運巷單排靠上幫打設。超前支護不得缺梁少柱。第七節(jié)采面過斷層、褶曲帶時的安全技術措施工作面過斷層時,為便于采面的推進,可采取挑頂、臥底或同時挑頂臥底的方法回采推進,以保證工作面的最小采高,增加支架的穩(wěn)定性,做到既有利于維護頂板又減少破巖量。在斷層處采煤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防止掉矸傷人。在斷層外采煤,必須安排技術熟練、經(jīng)驗豐富的老工人在斷層處采用打淺眼,少裝藥,放小炮的方法,嚴禁放大炮。工作面過斷層時,應適當加大控頂距,當工作面采過斷層面一個最小控頂距以后,再回移斷層處外側(cè)支架。當工作面遇褶曲煤層變矮時,應采用臥底的方法通過,但必須嚴格按照分采的方式,先采煤層后放底板,并將底矸撮入采空。如臥底工程量太大,影響推進時,因支架超高無法推進時,可采購少量1.4m高的單體液壓支柱來支護,以迅速通過薄煤帶。第八節(jié)防治水安全措施該采面水文地質(zhì)條件簡單,在施工回采巷道時,回風巷及切眼頂板局部有淋水,但無水患威脅。隨著雨季的到來,頂板淋水及采空區(qū)涌水將增大,直接影響生產(chǎn)及原煤煤質(zhì),故采面回采前必須在10604運輸巷下幫施工臨時水倉,清挖水溝,將采面涌水引至臨時水倉,經(jīng)水泵抽至主水倉并最終排至地面。第九節(jié)爆破管理放炮員職責及相關規(guī)定工作面的爆破必須由專職放炮員擔任,放炮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取得合格證,持證上崗。工作面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放炮時采用正向爆破,放炮員必須把炸藥、電雷管分別存放在專用的炸藥箱里和雷管箱里,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炸藥和雷管在工作面必須放在支架完整、頂板完好、避開機械電氣設備的安全地點。每次放炮前都必須將火藥箱放到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必須堅持“三人聯(lián)鎖”放炮制度,即爆破員、瓦檢員、班組長等人在爆破前按相關程序互換警戒牌、命令牌及放炮牌。爆破及警戒位置:爆破位置為距采面不少于100米且安裝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處;警戒位置為10604上山、回風上山口、副井聯(lián)絡巷等處(附:《10604采面放炮警戒示意圖》)。當班使用不完的炸藥雷管由放炮員交還炸藥庫,所退數(shù)量需登記簽字。放炮員必須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檢儀,瓦斯超限時不準裝藥、聯(lián)線放炮。放炮器鑰匙必須由放炮員隨身攜帶,不得轉(zhuǎn)交他人。不放炮時不準插入放炮器,放炮后立即拔下,摘掉母線并扭結(jié)在一起。爆破安全技術措施1、工作面采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煤礦許用三級乳化炸藥、正向爆破、串聯(lián)聯(lián)線的爆破方式進行落煤,毫秒雷管的最長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打眼、裝藥、爆破必須按爆破圖表要求進行,具體爆破參數(shù)見爆破圖表及爆破說明書四。2、裝藥時必須采取連續(xù)裝藥,藥卷間不得留有間隙,裝藥剩余部分使用水炮泥、黃土泥封填,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6m。嚴禁用塊狀材料或可燃性材料做封泥,無封泥或封泥不嚴的炮眼,嚴禁放炮。嚴禁放糊炮和明火放炮。
3、裝藥時,每裝好一個炮眼,其雷管腳線,必須及時扭結(jié)成短路,嚴禁拖放在刮板運輸機上,不得與電纜、電線等導體接觸。4、放炮母線必須用絕緣的雙芯線,嚴禁用金屬管或大地做回路,不得有破口和明接頭。5、放回采用串聯(lián)法聯(lián)線,嚴禁并聯(lián)或串并聯(lián)。6、采用分組裝藥時,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嚴禁在一個工作面內(nèi)使用2臺放炮器同時進行放炮。6、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裝藥放炮:(1)風量不足或無風時;(2)放炮地點附近20m內(nèi)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1%及以上時或局部瓦斯?jié)舛冗_到2%及以上時;(3)炮眼內(nèi)出現(xiàn)出水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工作面瓦斯忽高忽低、煤巖變松,透老空等情況時;(4)炮眼質(zhì)量不合格或數(shù)量不足時;放炮時瓦檢員、放炮員、班組長三者缺一人時。7、放炮時放炮員和班組長要派責任心強的人員在工作面運輸巷和回風巷站崗警戒,但不得在回風流中站崗,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點躲炮。放炮員必須最后離開放炮地點,并發(fā)出警號,在支架完整避開電氣設備的地點給電放炮。放炮前先發(fā)出信號,至少再等5s鐘,方可扭動放炮器。放炮時,警戒人員離放炮下口不得少于50m,所有人員不得進入回風巷躲炮。8、處理拒爆、殘爆、瞎炮時,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9、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吹散,班組長、放炮員及時檢查爆破地點的通風、瓦斯、頂板、支架、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10、放炮前后,放炮地點附近30m內(nèi)煤壁必須灑水降塵。第十節(jié)“一通三防”及安全監(jiān)控通風安全技術措施通風、安全人員每周定期檢查工作面進風巷、回風巷的通風設施,發(fā)現(xiàn)有斷梁、折柱、冒頂?shù)惹闆r時,及時處理,保證正常的通風斷面,杜絕瓦斯積聚。工作面回風巷巷道壓力大,支護容易變形,須及時維修、更換,保證巷道高度和斷面,避免影響工作面風量。工作面回采之前,通風隊必須按照《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把風量配足,并每旬定期對進風和回風巷進行測風。根據(jù)工作面瓦斯涌出情況,制定調(diào)風措施,進行風量調(diào)整,以滿足工作面的生產(chǎn)需要。工作面必須是新鮮風,其回風直接進入專用回風道,不得與其他工作面串聯(lián)通風。工作面進風巷、回風巷必須暢通,不得任意堆放雜物,其通風斷面不得小于設計斷面的2/3。當工作面進風巷、回風巷出現(xiàn)冒頂情況時,在安全處理的情況下要及時疏通巷道。如通風巷道阻塞、風量過小,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時,要切斷工作面、回風巷所有電氣設備的電源,停止工作面作業(yè),及時匯報調(diào)度室,在進風巷安裝局扇通風。組織人員對巷道進行維修,對冒頂?shù)囟尾捎么蝽斨?、架支架打木垛的方法進行處理,防止頂板二次冒頂。等到巷道恢復原來斷面,工作面瓦斯?jié)舛冉档?%以下時,再向工作面、回風巷電氣設備送電,恢復生產(chǎn)。拆除局扇供風。每個職工都要愛護通風設施,通過風門時,兩道風門不能同時打開,要隨手關風門,保證采面有足夠的風量。在工作面上隅角打好隔離墻,接低負壓抽放支管進行抽放,確保上隅角瓦斯不超限。二、瓦斯防治1、工作面每班設置一名專職瓦斯檢查員,加強瓦斯檢查和通風管理。檢查地點:(1)工作面上、下出口;(2)工作面上隅角;(3)電動機附近;(4)工作面回風流中;(5)回柱放頂處(6)頂機尾煤壁處。上述地點每班檢查次數(shù)不少于3次。2、工作面爆破地點必須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查”和“三人聯(lián)鎖”放炮制,發(fā)現(xiàn)爆破地點前后20m范圍內(nèi)瓦斯?jié)舛瘸^1%時禁止裝藥放炮。3、瓦斯檢查、瓦斯記錄做到牌板、手冊、日報表三對口,不得空班漏檢、假檢。4、防止瓦斯積聚,嚴禁超限作業(yè)。5、加強上、下隅角瓦斯檢查和抽放,如有瓦斯超限,要檢查抽放管處沙袋墻是否完整牢固,不行時要重打,并設風障吹散;如仍然解決不了,必須采取其它措施處理,處理期間停止采面作業(yè)。6、運輸巷安設瓦斯斷電儀,上隅角懸掛瓦斯報警儀,班隊長、放炮員攜帶便攜式瓦斯檢測儀并正確使用。三、防治煤與瓦斯突出1、嚴格按《10604采面瓦斯抽采設計》要求在采面上、下順槽施工瓦斯抽放鉆孔,上、下鉆孔交錯不得小于5米,抽采區(qū)域不得存在盲區(qū);2、采面瓦斯抽放時間不得少于2個月。開采前必須對煤層進行瓦斯噸煤含量、壓力進行測定,只有待瓦斯噸煤含量低于8m3/min、壓力低于0.74MPa、且瓦斯抽采率不小于30%方可進行回采;3、采面回采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四位一體”局部綜合防突措施;4、未提及之處嚴格按《10604采面專項防突設計》要求執(zhí)行。四、綜合防塵措施1、工作面放炮時要使用水炮泥和黃土泥,封泥長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一半。放炮地點放炮前后要灑水降塵。2、工作面、運輸巷、機頭轉(zhuǎn)載點必須設置噴霧灑水裝置,每班運輸出煤時,要保證正常使用,防止煤塵飛揚。3、工作面進風巷和回風巷各設置兩組凈化水幕,凈化水幕要封閉整個巷道斷面,不得隨意關閉,運輸巷和回風巷每三天清洗一次巷道。4、定期由通風隊清理煤塵,防止煤塵堆積和飛揚。5、放炮時要打開上風巷的噴霧灑水裝置。6、工作面所有人員要搞好個體防護,戴好防塵口罩,以減少職業(yè)病發(fā)生。五、火災防治根據(jù)地質(zhì)報告和煤層自燃傾向性鑒定,我礦6號煤層為不易自燃的Ⅲ類煤層,因此無需進行注水和灌漿防滅火,但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入井人員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2、皮帶輸送機機頭和機尾各應設置兩個滅火器,并齊全完好,井下所有人員都必須學會使用滅火器材。3、加強工作面回風巷的溫度檢查,特別是沿采空區(qū)一側(cè)的上隅角,對冒落部分必須堵嚴背實,保證不向采空區(qū)漏風,如有自燃發(fā)火征兆,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4、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開采,以減少采空區(qū)的漏風。5、采面結(jié)束后要及時封閉采空區(qū),防止采空區(qū)漏風而引起煤層自燃。6、加強工作面回風巷的檢查,發(fā)現(xiàn)有高溫點及時處理。7、加強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管理,杜絕失爆,不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防止引起電火花和電纜火災。8、定期沖洗巷道浮塵,清理浮煤,防止煤塵堆積。9、運輸巷輸送機附近10m范圍內(nèi)必須配備完好的滅火器材(干粉滅火器和不少于0.15m3的砂箱)。10、加強火災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帶式輸送機滾筒的下風側(cè)10~15m處設置煙霧傳感器,在采面風巷15m處設置一氧化碳傳感器一臺。11、發(fā)現(xiàn)井下工作區(qū)域著火,首先必須切斷電源,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并迅速與礦調(diào)度室和值班領導聯(lián)系;如火勢太大,無法撲滅,要迅速戴上自救器,有組織地(在班組長和跟班礦長的帶領下)沿避災路線撤退,盡快進入新鮮風流,并通知所有受火災威脅的人員撤離。六、安全監(jiān)控瓦斯監(jiān)測傳感器安裝位置示意圖:各傳感器的安裝見附圖10。安裝技術要求:T為高低濃度瓦斯傳感器。(注:T包括T1、T2、T3、T4,其中T1為10604運巷瓦斯傳感器,T2為10604風巷瓦斯傳感器,T3為上隅角瓦斯傳感器,T4為10604風巷距回風聯(lián)絡巷口10~15m處瓦斯傳感器)瓦斯?jié)舛葓缶c:T:0.8%CH4瓦斯?jié)舛葦嚯婞c:T:1.2%CH4斷電范圍:負責采煤工作面全部非本質(zhì)安全型電氣設備,工作面及其進、回風巷道中的全部非本質(zhì)安全型電氣設備。復電濃度:工作面及其進、回風巷道中的全部非本質(zhì)安全型電氣設備在T小于0.81%CH4濃度時。3、在工作面回風巷距回風聯(lián)絡巷口10~15m處,安設風速傳感器和一氧化碳傳感器。第十一節(jié)運輸管理一般規(guī)定工作面和機巷的運輸設備,在停止運轉(zhuǎn)時應由工作面向外依次停止,啟動時應由外向工作面依次啟動,點鈴信號傳遞準確可靠。工作面及運輸巷、應安設載波閉鎖系統(tǒng)。當工作面輸送機出現(xiàn)大塊矸石、木料、壞柱等物料時,應及時停機排出。大鏈出槽、飄鏈和輸送機拱起時,嚴禁在運轉(zhuǎn)時用手扶或腳蹬等方法進行處理,遇有斷大鏈、機體激烈跳動、電動機電纜過熱等危及安全運轉(zhuǎn)的意外情況時,司機必須立即停機迅速匯報,做出處理。開機時,司機不得位于運行方向的正前方,應站在距輸送機側(cè)面距機頭不小于2m處操作,運行過程中必須認真監(jiān)視輸送機運轉(zhuǎn)及其附近支架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打信號或停機。刮板輸送機安全技術措施機頭安置要穩(wěn)妥,各部位聯(lián)接螺栓要緊固,防護罩、風扇葉等不松不缺、減速箱油位合適、油質(zhì)合格、液壓聯(lián)軸節(jié)油量適宜、刮板不歪斜、不飄鏈。各類設備司機要對工作地點分管設備及周圍環(huán)境衛(wèi)生負責。啟動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前必須認真察看槽內(nèi)是否有人,先發(fā)出開機信號,待有回應后,方可點動兩次。點動間隔5~10S為宜,然后開機,嚴禁預約開機。4、空機試運轉(zhuǎn),使刮板鏈回轉(zhuǎn)一周,刮板鏈松緊均勻適宜,機尾滾筒轉(zhuǎn)動靈活,凡聯(lián)接環(huán)螺栓、刮板及銷鏈有缺損或歪斜的,必須停機處理。5、開機時,司機必須集中精力,聽準信號,開停及時。對由工作面運出來的長物料及大塊煤矸,必須及時停機處理。6、不準超負荷啟動,因過負荷不能正常啟動時,連續(xù)啟動不得超過5次,每次時間不超過10秒。輸送機應平穩(wěn),無異常響動和振動。7、移輸送機應遵循從下到上的順序,即支好機尾壓柱后撤除機頭壓柱,由下向上移輸送機,待機頭推移到位打好壓柱后,方可撤除機尾壓柱將輸送機推到預定位置,重新打好機尾壓柱。8、工作面移輸送機,必須在臨時支護的保護下進行。將輸送機移到位,打好輸送機邊基柱后,方可回撤臨時支護。工作面移溜時,煤壁側(cè)嚴禁人員逗留。9、各部輸送機機頭,機尾都必須打好壓柱,搭接高度不少于0.3m,前后交錯不小于0.5m,不準拉回頭煤。三、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技術措施1、帶式輸送機機頭和機尾必須設置通信裝置,當啟動或關停皮帶時,利用電話告訴帶式輸送機機尾人員。2、帶式輸送機正常使用前,必須進行試運轉(zhuǎn),只有輸送機皮帶不出現(xiàn)跑偏、打滑等情況下才能投入正常使用。3、皮帶往下運輸時,因巷道局部地段坡度較大,因而皮帶輸送機必須安裝防滑裝置和擋煤板。4、輸送帶機架上設置緊急制動裝置(每50m安裝一個),當輸送帶上出現(xiàn)異常等緊急情況下,及時關閉制動裝置。解除危險后,才能重新啟動。5、每班派人檢查輸送帶,如果有跑偏、托輥不轉(zhuǎn)動、底板浮煤多等情況時,及時維修,清理浮煤。6、行人不準隨意跨越、乘坐帶式輸送機??缭綆捷斔蜋C時必須過人行天橋,且天橋要設置安全防護欄。四、輔助運輸(運料、運設備)安全措施1、回風巷運送坑林、劈材、小板、液壓支柱等材料時,嚴禁同時打開石門內(nèi)兩組隔離風門,避免造成風流短路。2、人工推運礦車時,兩車之間距離不少于10m,轉(zhuǎn)彎時必須發(fā)出安全信號,呼叫前面人員躲開。3、嚴禁搭車,放飛車,手拉車或用礦車撞風門。4、礦車銷子嚴禁用木棍或鐵絲等強度低的材料代替,傾斜井巷提升時礦車應有保險護繩。5、工作面運料應人工拉運,不準用刮板輸送機運料,特殊情況下確定需要用刮板機運料時,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措施。6、采面運輸人員不準走輸送機道,輸送機移機頭、機尾或端頭支護時,運料人員不得通過。嚴禁由刮板輸送機一側(cè)向另一側(cè)拋擲物料。7、運輸巷后面一部輸送機裝運物料、設備時,前一部輸送機嚴禁開車。8、裝運物料、設備須集中裝運,并有跟班干部在現(xiàn)場監(jiān)督指揮。9、物料、設備裝運時,刮板輸送機、皮帶輸送機中間嚴禁站人。10、往刮板輸送機、帶式輸送機中裝運長物料時,應先放前端后放后端;從刮板輸送機、帶式輸送機中取長物料、設備時,應先取后端再取前端。11、裝卸物料、設備時,必須停機。12、運送較高的物料、設備時,應跟隨物料、設備前進,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停車。過高、過寬的物料、設備嚴禁用刮板輸送機、帶式輸送機裝運。13、運送礦工鋼、鐵道、單體液壓支柱時,應兩人以上配合作業(yè),同肩進行,步調(diào)一致,穩(wěn)抬穩(wěn)放,不準拋扔,防止彈跳及滑落傷人。第十二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176-2024綠色產(chǎn)品評價商用制冷器具
- racemic-Biotin-sulfoxide-生命科學試劑-MCE-2914
- 2α-Mannobiose-生命科學試劑-MCE-5577
- 二零二五年度商標同授權與品牌授權管理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度職工食堂承包協(xié)議書(含員工餐飲服務品牌建設)
- 2025年度體育賽事營銷合作二零二五年度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白酒企業(yè)人才培訓與行業(yè)交流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東清算與資產(chǎn)清算評估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炊事員臨時聘用合同執(zhí)行與監(jiān)督規(guī)范
- 2025年度房地產(chǎn)貸款擔保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度版
- 人教版高一數(shù)學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安全學原理第2版-ppt課件(完整版)
- 傾聽是一種美德
- 《水上加油站安全與防污染技術要求》J
-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教案
- EN50317-2002-鐵路應用集電系統(tǒng)受電弓和接觸網(wǎng)的動力交互
- 項目部組織機構(gòu)框圖(共2頁)
- 機動車登記證書
- 彈性力學第十一章彈性力學的變分原理
- 鉭鈮礦開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小升初數(shù)學銜接班優(yōu)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