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第8課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同步練習--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一、單選題1.關于明清法律的說法正確的是A.明朝以元朝法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 B.清朝法典非常重視例C.《大清律例》開創(chuàng)了律例合編的體例 D.逐漸成為鄉(xiāng)約的替代品2.秦代法律禁止子告父,而父對子所犯的過錯則不予懲罰或減輕懲罰;若父告子不孝,則要處以重罪。這說明秦代A.法家思想主導家庭關系B.道德觀念因法治得到強調C.援禮入法成為治國思想D.血緣親情因法治逐漸淡化3.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A.《禹刑》 B.《唐律疏議》 C.《秦律》 D.《大清律例》4.中華法系是指以中國唐代法律為核心,包括東亞、東南亞一些國家通過移植、借鑒唐代法律而建立的古代法律群。中華法系萌芽生長、發(fā)展成熟于中華大地,為中華民族東方大國數(shù)千年國家治理、社會管理做出重要貢獻,也在人類法治文明史上獨樹一幟,展示中華法治文明的價值與風采。以下對中華法系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君主是最高的立法者,也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B.禮與法合一,禮以道德為依規(guī),而法則以禮為中心C.以家族為基礎,對個人地位和權利給予應有的規(guī)定D.重視刑事法規(guī)的制定,忽視民事法規(guī),殘酷性突出5.宋代史料中,“興訟"“囂訟"“健訟”等詞語俯拾皆是,伴隨著民間好訟之風的興起,一種專門教人打官司的學問“訟學”與職業(yè)“訟師”也應運而生。材料表明宋代(
)A.城市規(guī)模擴大引發(fā)社會風氣惡化 B.私有經(jīng)濟發(fā)展導致維權意識增強C.理學不斷發(fā)展導致社會觀念轉化 D.專制主義強化導致道德水平降低6.《尚書》載:人無于水監(jiān),當于民監(jiān);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這反映了(
)A.中央權力尚未高度集中 B.統(tǒng)治者重視百姓監(jiān)督C.先秦敬天保民觀念出現(xiàn) D.儒家民本思想已經(jīng)出現(xiàn)7.中國古代一部法律中提出“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這部書最有可能是(
)A.《韓非子》 B.《唐律疏議》 C.《大清律例》 D.《大明律》8.中國歷史上某時期曾數(shù)次重修《問刑條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為正文,例為附注”的形式,開創(chuàng)了律例合編的體例。這是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9.《禮記·曲禮》中載有:“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識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是以君子恭敬樽節(jié)退讓以明禮?!边@一記載表明儒學主張(
)A.儒家士人應投身于社會的基層教化 B.法律應以尊卑親疏作為量刑的原則C.通過禮可以很好的治理和教化社會 D.君主治國應以仁義之心去感化民眾10.1397年,明朝政府項行規(guī)范百姓日常行為的六條“圣訓”:“孝順父母,尊敏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這主要說明A.國家重視道德品行的教化 B.儒學核心是綱常倫理C.宗法制度的不斷延伸擴展 D.基層治安形勢很嚴峻11.《大明律》規(guī)定:“凡對制及奏事上書,詐不以實者,杖一百,徒三年。非密而妄言有密者,加一等。若奉制推按問事,報上不以實者,杖八十、徒二年?!边@一規(guī)定說明,明代(
)A.強化社會輿論導向控制 B.刑罰具有因人而異差異C.重視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D.政府注重行政效率提升12.某同學在歷史小論文研究中搜集了以下相關史料,由此可知其研究主題最有可能是(
)A.社會保障的完善 B.統(tǒng)一多民族的發(fā)展C.儒家思想的流變 D.法治與教化的歷程13.朝鮮《高麗律》篇章內容多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寶律令》也以《唐律》為藍本;越南李太宗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參考《唐律》。這實質上反映的是(
)A.亞洲國家法律理念是相同的 B.三個國家是中國的附屬國C.周邊國家深受中華文明影響 D.中華法系的逐漸形成和發(fā)展14.北宋時期,女性改嫁之風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懷德;范仲淹幼年喪父隨母改嫁,長大后才歸宗。南宋以后,禮教之風漸趨嚴厲,再無皇親公主多次下嫁記載,民間再婚現(xiàn)象日漸式微。這一變化主要反映了A.理學從影響有限到地位鞏固 B.女性貞潔觀深入人心C.重農抑商政策歷史成效顯著 D.理學呈現(xiàn)世俗化趨勢15.商周之際,職官就任,必先冊命。商代冊命巫鬼色彩明顯;周代冊命多強調敬天保民、褒德賞功。這種變化反映出,周代A.宗法制成為冊命的依據(jù) B.周王取代巫鬼成為信仰主體C.周王借助獎賞控制大臣 D.國家治理具有濃重人文理念二、材料分析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湖北云夢縣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令文書有《秦律十八種》《田律》《工律》《徭律》《法律問答》《軍爵律》等。人民生活的一舉一動都在秦律中規(guī)定下來?!斗蓡柎稹酚涊d“五人盜,戒(贓)一錢以上斬左止(趾)。”在秦律中規(guī)定了對輕微小罪也處很重的刑罰,這與商鞅、韓非等法家認為只有用重刑才能杜絕犯罪的主張一脈相承。——摘編自《云夢秦簡研究》材料二
漢初,革秦之弊,廢棄了秦代法律的嚴酷繁雜成分,由蕭何制定了崇尚寬簡的《九章律》,約法省刑,簡易疏闊……漢律特別強調皇權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導思想則為禮法并用,以禮入法,儒家經(jīng)義成為法理的基礎,堅持德主刑輔,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體系“禮刑一體”的基本框架……廢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進步?!幾詮堌M之《中國歷史十五講》(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秦朝法律制度的主要特點。(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秦代法律特點相比,漢代法律的新變化并分析其原因。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家訓詩中的價值取向以詩歌為載體,由長輩對晚輩進行的帶有詩意的教誠即謂家訓詩。家訓詩是我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代迎來了發(fā)展高峰。主題一伸裝辭故里,謀策赴邊庭。壯志吞鴻鵬,遙心伴鵝鴿?!虾迫弧端湍屑嬷T昆弟從韓司馬人西軍》漢家兵馬乘北風,鼓行而西破火戎。爾隨漢將出門頭,剪虜若草收奇功?!畎住端妥宓芫U從軍安西》世承清白遺,躬服古人言。從官俱守道,歸來共閉門?!獣鴳铩端投藮|行》主題二兄弟須和順,叔侄莫輕欺。財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蹊笾荆ㄉ耍缎值茼毢晚槨返寐暶晟猩?,尋常志氣出風塵。文場繼續(xù)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獜埣犊藓擞觥非卦剖窭藘煽俺?,爾養(yǎng)晨昏我遠游。千里客心難寄夢,兩行鄉(xiāng)淚為君流?!獥罾巍顿浬岬堋分黝}三小子讀書不用心,不知書中有黃金。早知書中黃金貴,高照明燈念五更?!猜鼱枺ɑ佞X詩人)《教子詩》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饑渴,何必慕甘肥?!拙右住缎聵嬐づ_示諸弟侄》常懷稻梁惠,豈憚江山永。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獜埦琵g《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1)唐代家訓詩呈現(xiàn)出哪些主要特點?(2)唐代家訓詩反映出怎樣的價值取向?對當代社會有何指導意義?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法典重視例,故B項正確;《大明律》是以唐律為藍本的,故A項錯誤;開創(chuàng)律例合編體例的是《問刑條例》,C項錯誤;D項說法與實際不符,排除。2.B【詳解】據(jù)材料“秦代法律禁止子告父,而父對子所犯的過錯則不予懲罰或減輕懲罰;若父告子不孝,則要處以重罪”,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父子道德倫理觀念因法治得到強調,B項正確;父子道德倫理觀念不屬于法家思想,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援禮入法成為治國思想,排除C項;血緣親情因法治逐漸淡化,不符合父子倫理觀念,排除D項。故選B項。3.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唐律疏議》,因此B正確,ACD排除。故選B。4.C【詳解】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中華法系的主要特點,其中以家族為基礎,對個人地位和權利未給予應有的規(guī)定,C項符合題意,選擇C項;君主是最高的立法者,也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禮與法合一,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禮以道德為依規(guī),而法則以禮為中心以家族為基礎,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重視刑事法規(guī)的制定,忽視民事法規(guī),殘酷性突出,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5.B【詳解】宋代民間好訟之風的興起,專門教人打官司的學問“訟學”與職業(yè)“訟師”也應運而生,可知這一時期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訴訟維權較多,B項正確;A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A項;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C項;D項說法有誤,排除D項。故選B項。6.C【詳解】根據(jù)“人無于水監(jiān),當于民監(jiān)”可知這體現(xiàn)了民本思想,說明先秦時期敬天保民觀念出現(xiàn),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民本思想,不能說明中央權力是否高度集中和統(tǒng)治者重視百姓監(jiān)督,排除AB項;材料反映的是民本思想,但不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7.B【詳解】根據(jù)材料可知,這部書以德禮為本,刑罰為用,禮法兼施,相輔相成,因此最有可能是《唐律疏議》,B項正確;《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排除A項;《大清律例》,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研究清代例律沿革的重要資料,排除C項;《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令條例,由明太祖朱元璋總結歷代法律施行的經(jīng)驗和教訓而詳細制定而成,排除D項。故選B項。8.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明孝宗弘治年間,刑部刪定《問刑條例》,“例”成為正式的法律,而后開始出現(xiàn)“律”、“例”并行的局面。明神宗萬歷年間,始將律、例合編為一書,律為正文,例為附注,稱為《大明律集解附例》,從而開創(chuàng)了律例合編的法典編纂的先例,C項正確。唐朝編寫《唐律疏議》,保存了大量唐代的令、格、式的內容,排除A項;宋朝沿用唐朝的律令格式,排除B項;清朝編寫《大清律》依然參照的是明朝的律例合編的法典編纂格式,排除D項。故選C項。9.C【詳解】根據(jù)材料可知,這句話的含義是道德仁義,沒有禮就難以成就;教訓正俗,沒有禮就難以完備。分爭辨訟的案件,沒有禮就不能解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沒有禮的話,次序就不能安定?!哟斯Ь床⑶铱酥谱约?,以謙讓的態(tài)度來表明禮節(jié)。強調禮儀教化在國家治理和社會中的重要作用。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要儒家士人的作用,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法律以禮為量刑依據(jù),排除B項;材料不是強調君主治理國家,排除D項。故選C項。10.A【詳解】明朝初年,政府以皇帝名義頒布六條“圣訓”,規(guī)范百姓日常行為,要其孝順父母,和睦鄉(xiāng)里等,主要說明國家重視道德品行的教化,A項正確;明政府的六條“圣訓”不能說明儒學核心是綱常倫理,B項錯誤;宗法制度的延伸擴展不是六條“圣訓”要體現(xiàn)的核心理念,C項錯誤;六條“圣訓”的頒布不能說明明初的基層治安形勢很嚴峻,D項錯誤。11.C【詳解】據(jù)材料“凡對制及奏事上書,詐不以實者,杖一百,徒三年。非密而妄言有密者,加一等。若奉制推按問事,報上不以實者,杖八十、徒二年?!笨芍?,該規(guī)定明確報傳信息要真實可信,否則要予以嚴懲,說明政府對信息傳遞準確性的重視,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信息的準確性,而并非是對社會輿論導向控制,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對信息傳報不實者的嚴懲,并不能說明刑罰因人而異,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要求信息傳遞準確,而非政府重視行政效率問題,排除D項。故選C項。12.D【詳解】材料四幅圖片分別是《韓非子》《大唐開元札》《天圣今》《呂氏鄉(xiāng)約》,韓非強調法治、大唐開元札統(tǒng)治者提倡教化、呂氏鄉(xiāng)約提倡民間教化,說明整個圖片反映了研究主題是法治教化歷程,D項正確;從材料來看沒有體現(xiàn)社會保障的完善,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法治教化,不能體現(xiàn)統(tǒng)一多民族的發(fā)展,排除B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法治教化,國家治理,沒有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流變,排除C項。故選D項。13.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據(jù)本題材料朝鮮、日本、越南都參考了《唐律》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周邊國家深受中華文明影響,C項正確;亞洲國家法律理念是相同的,這樣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三個國家是中國的附屬國,不符合事實,排除B項;中華法系的逐漸形成和發(fā)展不符合材料要表述的內容,只涉及唐朝法律的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C項。14.A【詳解】材料體現(xiàn)的是北宋初期尚有婦女改嫁的記載,但是到南宋以后這種現(xiàn)象日漸式微,這主要和理學宣揚的“存天理,滅人欲”有關,說明儒學的地位得到鞏固,A正確;B說法不符合史實,材料更多強調的是理學對人性的扼殺,排除;宋朝時期的商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較為寬松,C排除;材料側重于原因,而非理學的發(fā)展趨勢,D排除。故選A。15.D【詳解】相比于商代而言,周代強調敬天保民、褒德賞功,治國理念中的神秘色彩減弱,人文色彩增多,D正確;題干內容未涉及宗法制,排除A;通過材料信息無法得出周天子在信仰中的地位,排除B;C與題無關,排除。16.(1)特點:法律文書豐富;法律條文細致;法律嚴苛(輕罪重罰);以法家思想作為立法指導。(2)變化:崇尚寬簡;強調皇權至上(或皇權高于法律);禮法并用(或刑禮一體);儒家思想成為法律的基礎。原因: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采用“黃老之學”的施政思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占居統(tǒng)治地位;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驹斀狻浚?)特點:根據(jù)材料“法律令文書有《秦律十八種》《田律》《工律》《徭律》《法律問答》《軍爵律》等”可知,法律文書豐富;根據(jù)材料“五人盜,戒(贓)一錢以上斬左止(趾)”可知,法律條文細致;根據(jù)材料“在秦律中規(guī)定了對輕微小罪也處很重的刑罰,這與商鞅、韓非等法家認為只有用重刑才能杜絕犯罪的主張一脈相承。”可知,法律嚴苛(輕罪重罰);以法家思想作為立法指導。(2)變化:根據(jù)材料“漢初,革秦之弊,廢棄了秦代法律的嚴酷繁雜成分,由蕭何制定了崇尚寬簡的《九章律》,約法省刑,簡易疏闊”可知,崇尚寬簡;根據(jù)材料“漢律特別強調皇權至上,法自君出”可知,強調皇權至上(或皇權高于法律);根據(jù)材料“其法制的指導思想則為禮法并用,以禮入法,儒家經(jīng)義成為法理的基礎,堅持德主刑輔,先教后刑”可知,禮法并用(或刑禮一體)、儒家思想成為法律的基礎。原因:根據(jù)材料“漢初,革秦之弊,廢棄了秦代法律的嚴酷繁雜成分”可知,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采用“黃老之學”的施政思想;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占居統(tǒng)治地位;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17.(1)特點:勸學、齊家、建功,涉及內容豐富;官員、詩人、詩僧,反映創(chuàng)作群體多元;弟侄、兒子、外甥,體現(xiàn)教育對象廣泛。(2)價值取向:可從國家、家族、個人等角度作答。如國家層面:心系國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備役介紹課件
- 健康飲食產(chǎn)業(yè)園項目運營管理方案(范文模板)
- 城市污水管網(wǎng)建設工程初步設計(參考模板)
- 2025年交流調頻調壓牽引裝置項目建議書
-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全集)
- 現(xiàn)場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 2025年新型節(jié)能水泵、風機和壓縮機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防沉劑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高純工藝系統(tǒng)設備分條機項目建議書
- 針對2025年工業(yè)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實施方案的環(huán)境風險評估與管理001
- 跨學科主題學習-美化校園 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新教材教學課件(人教版2024)
- TZJFS 015-2024 環(huán)境責任險風險評估技術規(guī)范
- DB511044-2022孤兒成年后社會融合能力評估社會工作服務指南
- 江蘇省徐州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解解)
- 石家莊市國企招聘考試真題題庫2024版
- 畫家簽約合同模板
- 人體常見病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DZ∕T 0051-2017 地質巖心鉆機型式與規(guī)格系列(正式版)
- 企業(yè)5S標準化管理
- 社區(qū)工作者招聘考試歷年真題庫含備考資料
- 噪聲測試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