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
(江蘇專用)專題十八信息給予題中考化學
(江蘇專用)專題十八信息給予題11.(2019江蘇蘇州,23,2分)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后硫元素化合價升高B.生成物均為氧化物C.反應后分子總數(shù)減少D.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shù)比為1∶22020年江蘇化學中考復習練習ppt課件:專題十八-信息給予題2答案
D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硫化氫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學
方程式為2H2S+3O2
2SO2+2H2O。A項,由化學方程式和化合價原則可知,硫元素化合價由-2價變?yōu)?4價,反應后硫元素化合價升高,正確;B項,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為氧化物,正確;C項,由化學方程式可知,
反應后分子總數(shù)減少,正確;D項,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shù)比為2∶3,不正確。思路分析根據(jù)微觀示意圖中的分子結構,判斷反應物與生成物,確定該反應中各分子個數(shù)比和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進而由反應特征確定反應類型,據(jù)此分析解答。易錯警示
確定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shù)時,需弄清楚圖示中反應物的分子有沒有全部反應掉,題中乙物質(zhì)的
分子反應前有4個,反應后還剩1個,實際只有3個分子參加了反應,忽略了這一點,會誤以為D是正確的。答案
D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硫化氫與氧氣32.(2018江蘇揚州,20,2分)銅元素有多種氧化物,如CuO、Cu2O。稱取14.4g僅含Cu、O兩種元素的固體樣品,
采用如下裝置實驗(夾持裝置省略)。測得實驗前后裝置B增重4.4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裝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H2O和CO2B.實驗開始前應先關閉K2,打開K1,讓CO通一段時間C.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可以確定該固體為Cu2OD.若缺少裝置C,則實驗所得Cu、O個數(shù)比偏高2.(2018江蘇揚州,20,2分)銅元素有多種氧化物,如C4答案
BA項,裝置A中發(fā)生的反應可能是CuO+CO
Cu+CO2、Cu2O+CO
2Cu+CO2,沒有水生成,故裝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CO2,錯誤;B項,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實驗開始前應先關閉K2,打開K1,
讓CO通一段時間,排盡玻璃管中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正確;C項,由題意可知,裝置B增重的4.4g是吸收
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固體樣品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是4.4g×
×100%=1.6g,銅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
∶
=2∶1,所以該固體為Cu2O或Cu和CuO的混合物或Cu2O、Cu和CuO的混合物,錯誤;D項,若缺少裝置C,裝置B增加的質(zhì)量偏大,則實驗所得Cu、O個數(shù)比偏低,錯誤。答案
BA項,裝置A中發(fā)生的反應可能是CuO+CO?53.(2017廣東深圳,6,1.5分)丙氨酸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其化學式為C3HxO2N,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89。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丙氨酸屬于無機化合物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3∶1C.丙氨酸化學式中x=7D.每個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氧氣分子答案
C丙氨酸是一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A錯誤;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質(zhì)量比=(12×
3)∶14=18∶7,故B錯誤;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12×3+1×x+16×2+14=89,解得x=7,故C正確;丙氨酸分子是
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構成的,不含氧氣分子,故D錯誤。3.(2017廣東深圳,6,1.5分)丙氨酸是一種常見的氨基64.(2016江蘇揚州,20,2分)以FeSO4為原料制備鐵黑顏料Fe3O4(其中Fe既有+2價,也有+3價)的過程如下:
“轉(zhuǎn)化”過程的反應為:4Fe(OH)2+O2+2H2O
4Fe(OH)3。若原料中含F(xiàn)eSO49.12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理論上與FeSO4反應的NaOH溶液的質(zhì)量為4.8tB.理論上“轉(zhuǎn)化”過程參與反應的O2的質(zhì)量為320kgC.該方法理論上最終可以獲得Fe3O4的質(zhì)量為4.64tD.若“轉(zhuǎn)化”過程參與反應的O2過量,則最終所得固體的質(zhì)量偏小4.(2016江蘇揚州,20,2分)以FeSO4為原料制備鐵7答案
C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SO4+2NaOH
Fe(OH)2↓+Na2SO4,氫氧化亞鐵不穩(wěn)定,很快被氧化成氫氧化鐵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OH)2+O2+2H2O
4Fe(OH)3。A項,設理論上與FeSO4反應的NaOH溶液的質(zhì)量為x。FeSO4+2NaOH
Fe(OH)2↓+Na2SO4152809.12t
10%×x
=
x=48t故A錯誤;B項,設理論上“轉(zhuǎn)化”過程參與反應的O2的質(zhì)量為y,則4FeSO4~O260832答案
C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89.12ty
=
y=0.48t=480kg故B錯誤;C項,該方法理論上最終可以獲得Fe3O4的質(zhì)量為9.12t×
×100%÷
=4.64t,故C正確;D項,若“轉(zhuǎn)化”過程參與反應的O2的量不足,導致所得固體的質(zhì)量偏小,故D錯誤。9.12ty95.(2019江蘇揚州,24,11分)以MnO2為原料制備MnSO4·H2O的工業(yè)流程如圖。已知:①沉淀時的化學方程式為7MnSO4+7Na2CO3+11H2O
MnCO3·6Mn(OH)2·5H2O↓+7Na2SO4+6CO2↑。②MnSO4·H2O和MnSO4·5H2O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③MnSO4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5.(2019江蘇揚州,24,11分)以MnO2為原料制備M10(1)溶解時,為控制80℃,在實驗室可用水浴加熱,如圖2。水浴加熱需要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
、
。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有
。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寫一種)。(2)除鐵時需要攪拌,攪拌的作用是
。(3)過濾Ⅰ所得濾液的溶質(zhì)主要是Na2SO4和
。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4)酸溶時,MnCO3·6Mn(OH)2·5H2O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請補充完整由流程中“酸溶”所得MnSO4溶液制備MnSO4·H2O的實驗方案:將MnSO4溶液轉(zhuǎn)移至蒸發(fā)皿
中,
,在高于40℃時趁熱過濾,
,100℃烘干得MnSO4·H2O。(1)溶解時,為控制80℃,在實驗室可用水浴加熱,如圖2。11答案(1)溫度計燒杯溫度易控且受熱均勻攪拌(2)使反應更充分,除鐵更徹底(3)MnSO4引流(4)MnCO3·6Mn(OH)2·5H2O+7H2SO4
7MnSO4+CO2↑+18H2O(5)蒸發(fā)濃縮用乙醇洗滌解析(1)根據(jù)水浴加熱圖可知,水浴加熱需要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燒杯、溫度計。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有
溫度易控且受熱均勻。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攪拌、提高溫度等(寫一種)。(2)除鐵時需要攪拌,由于反應物
之間接觸越充分,反應越快,除鐵更徹底。(3)由于過濾Ⅰ所得濾液后續(xù)用于制備硫酸錳,所以對應的溶質(zhì)一
定含有MnSO4。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酸溶時,MnCO3·6Mn(OH)2·5H2O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
硫酸錳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CO3·6Mn(OH)2·5H2O+7H2SO4
7MnSO4+18H2O+CO2↑。(5)將MnSO4溶液轉(zhuǎn)移至蒸發(fā)皿中,加熱濃縮,在高于40℃時趁熱過濾,用乙醇洗滌(MnSO4·H2O和MnSO4·5H2O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滌一方面可以減少水溶解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是因為乙醇易揮發(fā),
以便后期干燥除雜),100℃烘干得MnSO4·H2O。答案(1)溫度計燒杯溫度易控且受熱均勻攪拌解析(1126.(2018江蘇蘇州,32,7分)(1)控制變量,設計對比實驗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6.(2018江蘇蘇州,32,7分)(1)控制變量,設計對比13(2)觀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發(fā)現(xiàn)均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產(chǎn)生。查閱資料:4HNO3(濃)
4NO2↑+O2↑+2H2O4HNO3(濃)+C
4NO2↑+CO2↑+2H2O①【實驗1】中所用碎玻璃與濃硝酸不發(fā)生化學反應,灼熱的碎玻璃在實驗中起到的作用是
。②【實驗2】中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能否證明【實驗2】中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
由:
。
(2)觀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查閱資料:4HNO3(濃)?14③【實驗3】中發(fā)現(xiàn)紅熱的木炭表面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且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中檢測出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大
于0.03%),能否證明【實驗3】中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答案(1)①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②蒸餾水的溫度(2)①加熱②不能;因為紅熱的木炭提供了熱量,濃硝酸受熱會分解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③不能;因為紅熱的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③【實驗3】中發(fā)現(xiàn)紅熱的木炭表面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且生成的氣15解析(1)①對比實驗中,只有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不同,故引起反應速率不同的是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②對比實驗中,只有蒸餾水的溫度不同,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溫度會影響紅墨水在蒸餾水中的擴散速率。(2)
①灼熱的碎玻璃與濃硝酸不發(fā)生反應,根據(jù)題給的信息可知,濃硝酸在加熱條件下能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氮氣
體,故灼熱的碎玻璃起到了加熱的作用。②由資料可知,由濃硝酸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的原因可能為濃硝酸受
熱分解及濃硝酸和木炭反應,但【實驗2】不能證明一定是木炭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了紅棕色氣體。③紅熱
的木炭露置在空氣中,會與氧氣直接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審題技巧根據(jù)“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中檢測出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大于0.03%)”,可確認反應生成了二氧化
碳。解析(1)①對比實驗中,只有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不同,故引起167.(2018安徽,14,7分)“藍瓶子”實驗是一個有趣的化學振蕩實驗:盛有氫氧化鈉、亞甲藍(C16H18N3SCl)、葡
萄糖混合液的試管,經(jīng)振蕩、靜置后溶液顏色會出現(xiàn)反復變化(如圖1)。某興趣小組開展如下探究,回答下
列問題。
圖1圖2(1)混合液中屬于人類基本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有水和
。7.(2018安徽,14,7分)“藍瓶子”實驗是一個有趣的化17(2)小明對振蕩后溶液變藍的原因進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
(填化學式)。(3)小紅利用圖2裝置,從A端吹入人呼出的氣體,混合液由無色變藍色,由此
(填“能”或“不能”)
得出猜想①正確,原因是
。(4)為探究猜想②,利用圖2裝置設計實驗方案:
。(2)小明對振蕩后溶液變藍的原因進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18答案(7分)(1)葡萄糖(1分)(2)N2(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3)不能(1分)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也含有氮氣和氧氣等(2分)(4)從A端通入氧氣,若溶液變藍,則猜想②正確;若溶液不變藍,則猜想②不正確(2分)解析(1)混合液中的水和葡萄糖屬于人類基本營養(yǎng)物質(zhì)。(2)空氣中含有N2、O2、CO2等氣體,振蕩后溶
液變藍可能是因為溶液中溶有O2、N2、CO2等。(3)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氣、氮氣等,所以吹
入人呼出的氣體后混合液由無色變藍色,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確。(4)為探究猜想②是否正確,可以向混合液
中通入氧氣,通過混合液是否變藍進行判斷。答案(7分)(1)葡萄糖(1分)解析(1)混合液中的水191.(2019山東濰坊,13,2分)《我不是藥神》是一部關于白血病和印度藥的電影作品。藥品“甲磺酸伊馬替
尼片”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惡性胃腸道間質(zhì)腫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
能活化,就發(fā)不出指令,細胞的增殖態(tài)勢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馬替尼的化學式為C29H31N7O·CH4SO3,關于甲磺
酸伊馬替尼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磺酸伊馬替尼是8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B.甲磺酸伊馬替尼分子由77個原子構成C.甲磺酸伊馬替尼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30∶35∶4D.甲磺酸伊馬替尼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589教師專用題組答案
D甲磺酸伊馬替尼是由C、H、N、O、S五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故A錯誤;一個甲磺酸伊馬替尼
分子是由77個原子構成的,故B錯誤;甲磺酸伊馬替尼中C、H、O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30)∶(1×35)∶(16×4)
=360∶35∶64,故C錯誤;甲磺酸伊馬替尼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30+1×35+16×4+14×7+32=589,故D正確。方法總結
此類題目主要考查化學式表示的意義及相關計算,圍繞物質(zhì)的元素組成、分類、分子的構成、
相對分子質(zhì)量、元素的質(zhì)量比、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等方面分析解答。教師專用題組答案
D甲磺酸伊馬替尼是由C、H、N、O202.(2019浙江杭州,16,3分)有一種古籍里稱為鋈的銀白色銅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區(qū)的特產(chǎn),其主要成分
是銅、鋅、鎳等金屬單質(zhì)。煉制時需要黑銅礦(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鎳礦(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種礦
物。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鋈屬于金屬材料B.鋈的樣品在足量稀鹽酸中能全部溶解C.Ni2S3中鎳元素呈+3價D.黑銅礦跟木炭共熱能生成單質(zhì)銅答案
B鋈是銀白色銅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銅、鋅、鎳等金屬單質(zhì),屬于金屬材料,A正確;鋈的主要成分
是銅、鋅、鎳等金屬單質(zhì),銅不能和稀鹽酸反應,則鋈的樣品不能在足量稀鹽酸中全部溶解,B錯誤;Ni2S3中
鎳元素呈+3價,C正確;黑銅礦(主要成分是CuO)和木炭共熱發(fā)生還原反應,能生成單質(zhì)銅,D正確。2.(2019浙江杭州,16,3分)有一種古籍里稱為鋈的銀白213.(2019四川成都,13,3分)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在可見光下將水和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甲烷的復合光催化劑,其催
化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催化劑的性質(zhì)不變B.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不變C.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D.對緩解人類能源危機有重要意義3.(2019四川成都,13,3分)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在可見光22答案
D根據(jù)微觀示意圖書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2H2O
CH4+2O2。A項,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zhì)和其質(zhì)量不變,而不是催化劑的性質(zhì)不變,說法不正確;B項,由化合價原則計算可
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
化,說法不正確;C項,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生成物CH4和O2的個數(shù)比為1∶2,說法不正確;D項,因
為該反應生成了甲烷,所以該反應對緩解人類能源危機有重要意義,說法正確。解題關鍵
利用微觀示意圖正確書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解決這類題目的關鍵。易錯警示
根據(jù)微觀示意圖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必須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各原子的
個數(shù)、種類、質(zhì)量都不變。答案
D根據(jù)微觀示意圖書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34.(2019湖南衡陽,21,2分)將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氣置于一個密封的容器中引燃,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
的質(zhì)量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表中a的值為2.8B.參加反應的氧氣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比為16∶11C.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D.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物質(zhì)丙醇氧氣水二氧化碳X反應前質(zhì)量/g6.014.800.40反應后質(zhì)量/g027.29.2a4.(2019湖南衡陽,21,2分)將一定量的丙醇(C3H824答案
D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題目表格中反應前物質(zhì)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物質(zhì)質(zhì)量總和,即6.0g+14.8g+
0.4g=2g+7.2g+9.2g+ag,a=2.8,故A正確;參加反應的氧氣質(zhì)量為14.8g-2g=12.8g,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
9.2g-0.4g=8.8g,二者質(zhì)量變化之比為12.8g∶8.8g=16∶11,故B正確;根據(jù)在化學變化中,反應物質(zhì)量減少,
生成物質(zhì)量增多得出:丙醇和氧氣是反應物,水、二氧化碳和X是生成物,寫出反應表達式為C3H8O+O2
H2O+CO2+X,6.0g丙醇中碳元素質(zhì)量為6.0g×
=3.6g,氫元素質(zhì)量為6.0g×
=0.8g,氧元素質(zhì)量為6.0g×
=1.6g,則反應物中碳元素質(zhì)量為3.6g、氫元素質(zhì)量為0.8g、氧元素質(zhì)量為1.6g+12.8g=14.4g,生成物中,7.2g水中氫元素質(zhì)量為7.2g×
=0.8g,氧元素質(zhì)量為7.2g×
=6.4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質(zhì)量為8.8g×
=2.4g,氧元素質(zhì)量為8.8g×
=6.4g,則X中不含氫元素,2.8gX中碳元素質(zhì)量為3.6g-2.4g=1.2g,氧元素質(zhì)量為14.4g-6.4g-6.4g=1.6g,故X中一定
含有碳元素、氧元素,C正確;根據(jù)C項分析中的反應表達式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有兩種,不屬于分解反應,
故D錯誤。答案
D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題目表格中反應前物質(zhì)質(zhì)量總255.(2018江蘇鹽城,6,2分)長途運輸活魚,常用過氧化鈣增氧。CaO2中Ca是+2價,則O的化合價為
()A.+2B.0C.-2D.-1答案
DCaO2中Ca是+2價,設O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2)+2x=0,
解得x=-1,故選D。5.(2018江蘇鹽城,6,2分)長途運輸活魚,常用過氧化鈣266.(2018福建,10,3分)氧燭是一種便攜式供氧設備(如下圖)。產(chǎn)氧藥塊由氯酸鈉(分解時吸收熱量為QkJ·g-1)、金屬粉末(燃燒時提供氯酸鈉分解所需的熱量)和少量催化劑組成。某興趣小組擬自制氧燭,為確定每100g氯酸鈉需要添加金屬粉末的質(zhì)量[m(金屬)],查得下表數(shù)據(jù):
金屬鐵鋁鎂燃燒放出熱量(kJ·g-1)4.7331.0224.746.(2018福建,10,3分)氧燭是一種便攜式供氧設備(如2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金屬)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屬和氯酸鈉在空氣中實驗獲得B.m(金屬)只能通過氯酸鈉分解吸收熱量與金屬燃燒放出熱量進行理論計算確定C.m(金屬)過小將使氧燭中反應無法持續(xù)進行,過大將減小產(chǎn)氧量D.不用催化劑時,分別使用鐵、鋁、鎂作燃料,m(Fe)最小答案
C確定金屬粉末的質(zhì)量[m(金屬)]既可通過實驗獲得,也可通過理論計算獲得,故A、B不正確。m
(金屬)過小,金屬燃燒放出熱量過少,使氯酸鈉不能完全分解;m(金屬)過大,金屬會消耗產(chǎn)生的氧氣,進而減小
產(chǎn)氧量,故C正確。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相同質(zhì)量的金屬燃燒,鐵放出的熱量最少,則分別使用鐵、鋁、鎂作燃
料,放出相同熱量,需要的m(Fe)最大,故D不正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答案
C確定金屬粉末的質(zhì)量287.(2016江蘇鹽城,10,2分)交警對司機“酒駕”進行呼氣檢測的化學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
迅速生成藍綠色鉻離子(Cr3+)。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酒中含有的酒精屬于有機物B.K2Cr2O7屬于氧化物C.K2Cr2O7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D.硫酸鉻的化學式為Cr2(SO4)3
答案
BA項,酒精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正確;B項,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
素,K2Cr2O7由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錯誤;C項,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計
算出鉻元素化合價是+6價,正確;D項,硫酸鉻的化學式是Cr2(SO4)3,正確。7.(2016江蘇鹽城,10,2分)交警對司機“酒駕”進行呼298.(2016江蘇鎮(zhèn)江,15,2分)已知:草酸鈣(CaC2O4)比碳酸鈣受熱易分解,CaC2O4
CaCO3+CO↑。將12.8gCaC2O4固體加熱一段時間后剩余7.8g固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剩余固體為混合物B.剩余固體中含有鈣元素的質(zhì)量為4.0gC.將剩余固體溶于過量的稀鹽酸,產(chǎn)生2.2gCO2D.將加熱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體8.(2016江蘇鎮(zhèn)江,15,2分)已知:草酸鈣(CaC2O30答案
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CaC2O4
CaCO3+CO↑12810012.8g10.0g計算分析,12.8gCaC2O4完全分解后生成10.0gCaCO3,而剩余固體為7.8g,說明生成的CaCO3在受熱過程中
發(fā)生分解,再根據(jù)化學方程式:CaCO3
CaO+CO2↑10056445.0g2.8g2.2g計算可以判斷剩余固體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且CaCO3的質(zhì)量為5.0g,CaO的質(zhì)量為2.8g,A正確;根據(jù)化
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則12.8gCaC2O4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為12.8g×
×100%=4.0g,B正確;5.0gCaCO3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質(zhì)量為2.2g,C正確;在加熱過程中生成的CO2的質(zhì)量為2.2g,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CaCO3的質(zhì)量為5.0g,D錯誤。答案
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石灰水中生成沉淀CaCO3的319.(2019云南昆明,25,6分)碲(Te)廣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藝。用某工業(yè)廢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
Au)為原料制備碲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1)類比CO2與NaOH的反應,寫出“堿浸”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濾液1中的兩種溶質(zhì)是H2SO4和
(填化學式)。(3)上述工藝流程中設計“廢渣→……→TeO2”的目的是
。(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應生成碲和初中化學中兩種常見的酸,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9.(2019云南昆明,25,6分)碲(Te)廣泛用于彩色玻32答案(1)TeO2+2NaOH
Na2TeO3+H2O(2)Na2SO4(3)提純TeO2或除去Ag、Au(合理即可)(4)2SO2+TeCl4+4H2O
4HCl+2H2SO4+Te↓解析(1)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和H2O,則TeO2與NaOH反應生成Na2TeO3和H2O;(2)過量硫酸能中和
堿浸時加入的過量NaOH,生成Na2SO4和H2O;(3)“廢渣→……→TeO2”的思路是先用NaOH溶解TeO2,再將
Na2TeO3轉(zhuǎn)化為H2TeO3,然后加熱分解H2TeO3得到TeO2,目的是提純TeO2,除去雜質(zhì);(4)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
應前后元素種類相同推測,兩種常見的酸是鹽酸、硫酸,結合題目給出的產(chǎn)物為碲的信息,寫出并配平化學
方程式。思路分析非金屬氧化物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結合題意,寫出目標化學方程式。易錯警示
根據(jù)流程圖給出的信息,最后一步過濾后得濾液2和碲,可知碲不溶于水,需要加沉淀符號。答案(1)TeO2+2NaOH?Na2TeO3+H2O3310.(2019廣東,18,4分
H
H
H分別表示氫元素的三種原子,可簡寫成1H、2H、3H。制造燃料電池常用1H,制造氫彈要用2H、3H。請據(jù)圖回答:
圖1圖2(1)1H、2H、3H三種原子中,
數(shù)目不等(填“質(zhì)子”“中子”或“電子”)。(2)2H2與O2反應生成的重水可表示為2H2O。寫出3H2在O2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在圖2的小方框中,把3H2與O2恰好完全反應的反應物微觀粒子補畫齊全。10.(2019廣東,18,4分?H?H?H分別表示氫元素的34答案(4分)(1)中子(1分)
(2)23H2+O2
23H2O(2分)
(1分)解析(1)根據(jù)題給信息可知,三種氫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均為1,左上角的數(shù)字是質(zhì)量數(shù),質(zhì)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
因此三種氫原子的中子數(shù)分別為0、1、2。(2)根據(jù)題給信息可知,3H2在O2中燃燒生成3H2O,反應條件為點
燃;根據(jù)圖示,畫出2個3H2分子。答案(4分)(1)中子(1分)
解析(1)根據(jù)題給3511.(2017江蘇蘇州,30,6分)某工廠產(chǎn)生的燒渣(主要含F(xiàn)eO、Fe2O3,還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備七水合硫
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其工藝流程如下:
查閱資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與稀硫酸反應。(1)“浸取”步驟中,FeO、Fe2O3和稀硫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FeO+H2SO4
FeSO4+H2O、
。(2)為提高“浸取”步驟的反應速率,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有
(寫2條,不
考慮“攪拌”和“使用催化劑”)。(3)“還原”步驟的目的是將Fe3+轉(zhuǎn)化為Fe2+,試劑X可用SO2或Fe。①若試劑X是SO2,轉(zhuǎn)化原理為SO2+Fe2(SO4)3+2Y
2FeSO4+2H2SO4,則Y的化學式是
。②若試劑X是Fe,轉(zhuǎn)化原理為Fe+Fe2(SO4)3
3FeSO4。測得“還原”后溶液的pH明顯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7江蘇蘇州,30,6分)某工廠產(chǎn)生的燒渣(主要36答案(6分)(1)Fe2O3+3H2SO4
Fe2(SO4)3+3H2O(2)增大硫酸的濃度、升高溫度、將燒渣粉碎(寫3點中任意2點)(3)①H2O②鐵消耗了過量的硫酸,溶液酸性減弱解析(1)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2)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可將燒渣粉碎以增大它與稀硫酸
的接觸面積,也可增大硫酸的濃度或者升高溫度。(3)①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均不變的原則,推
算出2Y中含有4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則Y的化學式為H2O;②根據(jù)流程圖可知,加入的稀硫酸是過量的,即
“還原”前溶液中含有硫酸,加入鐵后,鐵不僅能與硫酸鐵反應將其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還能與稀硫酸反應,使
溶液的酸性減弱,pH增大。答案(6分)(1)Fe2O3+3H2SO4?Fe2(SO3712.(2015江蘇蘇州,36,6分)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進入大氣后可形成硫酸型酸
雨。(1)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點燃后均會產(chǎn)生二氧化硫氣體,可用
溶液檢驗該氣體的存
在。(2)為減少大氣污染,火力發(fā)電廠采用以下兩種方法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硫。①用氨水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其反應原理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已知:亞硫酸鹽不穩(wěn)定,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硫酸鹽。②用石灰石漿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其反應原理是:2CaCO3+O2+2SO2
2CaSO4+2CO2。若1000kg廢氣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則至少需要含90%碳酸鈣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將其完全吸收(寫出解題過程,計
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12.(2015江蘇蘇州,36,6分)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具38答案(1)高錳酸鉀(2)①4NH3·H2O+2SO2+O2
2(NH4)2SO4+2H2O或2NH3·H2O+2SO2+O2
2NH4HSO4②解:設至少需要含90%碳酸鈣的石灰石的質(zhì)量為x。2CaCO3+O2+2SO2
2CaSO4+2CO220012890%×x1.6kg
=
x=2.8kg答:至少需要含90%碳酸鈣的石灰石2.8kg才能將其中的二氧化硫完全吸收。解析(1)二氧化硫能使紫紅色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所以可用高錳酸鉀溶液來檢驗二氧化硫的存在。(2)①二氧化硫與水化合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與氨水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亞硫酸銨和水,亞硫酸銨不穩(wěn)定,易被
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硫酸銨,所以反應物為一水合氨、二氧化硫和氧氣,生成物為硫酸銨和水(或硫酸氫銨
和水),化學方程式為4NH3·H2O+2SO2+O2
2(NH4)2SO4+2H2O或2NH3·H2O+2SO2+O2
2NH4HSO4。答案(1)高錳酸鉀(2)①4NH3·H2O+2SO2+O3913.(2015黑龍江哈爾濱,31,4分)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學有許多實驗,若按照實驗主要目的可將實驗分為: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質(zhì)量關系、探究物
質(zhì)的性質(zhì)、探究物質(zhì)的含量等。據(jù)此應將下列實驗中的D與
(填“A”“B”或“C”)歸為一類,依
據(jù)是
。
ABCD13.(2015黑龍江哈爾濱,31,4分)分類、類比是學習化40(2)許多物質(zhì)的命名與元素的化合價高低有關,如錳酸鉀、高錳酸鉀,其中錳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6、+7。
氯元素常見的化合價有+7、+5、+1、-1等,由此推測鈉元素、氧元素和+7價氯元素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的名稱為
,化學式為
。(2)許多物質(zhì)的命名與元素的化合價高低有關,如錳酸鉀、高錳酸41答案(4分)(1)A(1分)實驗D與實驗A的主要目的都是探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1分)(2)高氯酸鈉(1分)NaClO4(1分)解析(1)實驗A是探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實驗B是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質(zhì)量關系,實驗C是探究物質(zhì)的含量,
實驗D是探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故實驗D與實驗A為一類。(2)由題給信息推測出,鈉元素、氧元素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年金屬制品修理行業(yè)的高性能技術與發(fā)展趨勢
- 2025湖北恩施州鶴峰巧才勞務派遣有限公司招聘1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追夢(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初三上學期教育主題班會
- 數(shù)據(jù)合并與整合試題及答案
- 汽車維修與保養(yǎng)技術測試題及答案集
-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8單元 實驗活動4《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和某些化學性質(zhì)》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山西經(jīng)濟版信息技術小學第三冊《大事小情話節(jié)約》教學設計
- Module 2 Unit 1 I helped my mum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綠色能源產(chǎn)業(yè)風能發(fā)電項目實施方案研究報告
- 大數(shù)據(jù)分析和可視化平臺使用手冊
- 2025年杭州醫(yī)學院考研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骨科入科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西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術前預防感染
- 生產(chǎn)設備設施-射線探傷-安全檢查表
- 2024重組膠原蛋白行業(yè)白皮書
- 臨床藥物治療學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 【MOOC】壓力與情緒管理-四川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政治理論應知應會100題
- 冒險島申訴保證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