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生平傳略及大事記_第1頁
梅蘭芳生平傳略及大事記_第2頁
梅蘭芳生平傳略及大事記_第3頁
梅蘭芳生平傳略及大事記_第4頁
梅蘭芳生平傳略及大事記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梅蘭芳生平傳略及大事記梅蘭芳,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戲曲藝術大師,我國最杰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京劇藝術事業(yè),在半個多世紀的舞臺實踐中,他繼承傳統(tǒng)、勇于創(chuàng)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將我國戲曲藝術的精華集于一身,創(chuàng)作了眾多優(yōu)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秀劇目,發(fā)展并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大家風范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他對現(xiàn)代中國戲曲藝術的發(fā)展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在國內外,梅蘭芳先生被譽為偉大的演員和美的化身。因此,以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體系之一。梅蘭芳先生在促進我國與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5年和1952年兩次訪問蘇聯(lián)進行演出,獲得盛譽,并結識了眾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畫家,同他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他的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梅蘭芳先后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先后任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院長,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梅蘭芳先生是中國表演藝術的象征,是我國人民的驕傲。梅蘭芳年譜梅蘭芳先生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一座梨園世家的舊居。1899年梅蘭芳在北京百順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讀書。1902年正式拜吳菱仙為師,學習青衣戲,學的第一出戲是《戰(zhàn)蒲關》,后又學習了《二進宮》、《三娘教子》等共約三十余出戲。1904年8月17日(農歷7月7日),在北京“廣和樓”戲館第一次登臺,在《長生殿?鵲橋密誓》里演織女。TOC\o"1-5"\h\z年梅蘭芳家從百順胡同移居盧草園。正式搭班“喜連成”演出。\o"CurrentDocument"年8月14日母親楊長玉病逝。后全家移居鞭子巷頭條。1910年梅蘭芳與王明華結婚。本年起,開始養(yǎng)鴿子的業(yè)余愛好。\o"CurrentDocument"年第一次與譚鑫培同臺演出,演出劇目《桑園寄子》。\o"CurrentDocument"年10月31日接受上海許少卿邀請首次赴上海演出(是梅蘭芳第一次離開北京)。11月16日第一次貼演扎靠戲《穆柯寨》也是他第一次唱大軸戲。本年,開始研究新腔并學習昆曲。全家移居北京鞭子巷三條。年1月,在慶豐堂與王蕙芳同拜陳德霖為師。本年,又先后從師喬蕙蘭、李壽山、陳嘉梁學習昆曲。又從路三寶、王瑤卿學戲。7月至10月,在“翊文社”最初嘗試創(chuàng)編了時裝新戲《孽海波瀾》。本年,梅蘭芳對化裝、頭飾方面進行了改革。年4月10日,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chuàng)編時裝新戲《宦海潮》。4月16日,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chuàng)編時裝新戲《鄧霞姑》。10月31日,在北京吉祥園首演創(chuàng)編古裝新戲《嫦娥奔月》。第一次在京劇舞臺上使用追光,梅蘭芳則把燈光的作用向前推進了一步。本年,梅蘭芳開始學習繪畫,繪畫老師畫家王蘿白。此后,又結識了畫家陳師曾、金拱北、姚茫父、陳半丁、齊白石等。同時并與收藏家朱翼庵訂交,廣泛觀賞書畫和古器物。TOC\o"1-5"\h\z年1月14日,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chuàng)編的新戲《黛玉葬花》。4月19日--21日在北京吉祥上演創(chuàng)編時裝新戲《一縷麻》。\o"CurrentDocument"年梅蘭芳創(chuàng)編了神話歌舞劇《天女散花》。\o"CurrentDocument"年梅蘭芳演出《游園驚夢》。梅派《游園驚夢》堪稱中國戲曲藝苑中的奇葩。同年創(chuàng)編演出了《麻姑獻壽》、《紅線盜盒》。\o"CurrentDocument"年4月21--5月27日應日本帝國劇場邀請,攜同”喜群社”訪問日本進行演出。先后在東京、大阪、神戶等地演出。12月應近代實業(yè)家張謇邀請,第一次到江蘇南通演出。\o"CurrentDocument"年第一次拍攝無聲電影《春香鬧學》。\o"CurrentDocument"年年初,與楊小樓合作組織”崇林社”劇團。年末,與福芝芳結婚。\o"CurrentDocument"年2月15日在北京第一舞臺首演創(chuàng)編新戲《霸王別姬》。夏季,梅蘭芳獨自組建”承華社”劇團。10月15日--11月22日應香港太平戲院邀請,率”承華社”劇團140余人赴港演出。\o"CurrentDocument"年首創(chuàng)在京劇伴奏樂器中增加上二胡,使京劇音樂更加豐富。11月在北京開明戲院上演創(chuàng)編新戲《洛神》。11月在北京真光劇場上演創(chuàng)編新戲《廉錦楓》。\o"CurrentDocument"年5月,在北京寓所接待印度著名學者、詩人、作家泰戈爾。10月9日--11月22日梅蘭芳應日本帝國劇場社長邀請,第二次訪問日本。先后在東京、大阪、京都等地演出。\o"CurrentDocument"年本年,創(chuàng)編新戲頭本、二本《太真外傳》。\o"CurrentDocument"年本年,創(chuàng)編新戲三本、四本《太真外傳》。在北京東城無量大人胡同梅宅接待來訪問的瑞典王儲夫婦。TOC\o"1-5"\h\z年本年,被評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創(chuàng)編新戲《俊襲人》。\o"CurrentDocument"年4月6日在北京中和戲院首演創(chuàng)編新戲《鳳還巢》。夏季,在北京編演了新戲全本《宇宙鋒》。本年,第二次赴香港演出。\o"CurrentDocument"年1月18日--7月率“承華社”劇團部分演員經日本橫濱、加拿大維多利亞赴美國演出。先后在西亞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圣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分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o"CurrentDocument"年5月,與余叔巖、齊如山、張伯駒等人創(chuàng)辦“國劇學會”。本年,第三次率團赴香港演出。\o"CurrentDocument"年梅蘭芳從北京遷居上海。\o"CurrentDocument"年在上海天蟾舞臺上演了創(chuàng)編新戲《抗金兵》。\o"CurrentDocument"年2月21日--4月21日率劇團赴蘇聯(lián)演出訪問。在蘇聯(lián)先后與戲劇大師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會面。4月--8月赴波蘭、德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等國進行戲劇考察。后經埃及、印度回國。TOC\o"1-5"\h\z年2月26日在上海天蟾舞臺上演了創(chuàng)編新戲《生死恨》。1938年年初,攜家眷和劇團演職員再次赴香港演出。全家留居香港。\o"CurrentDocument"年本年,蓄須明志,息影舞臺。\o"CurrentDocument"年本年夏,由香港返回上海。從此,杜門謝客。1945年10月,重新登臺,在上海美琪大戲院與俞振飛合作演出了昆曲《斷橋》、《游園驚夢》等劇目。年6月--11月在上海聯(lián)華三廠拍攝彩色片《生死恨》。年7月,出席中華全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9月30日,當選全國政協(xié)常務委員。10月1日,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活動。年4月,任命梅蘭芳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7月,全家從上海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xiàn)梅蘭芳紀念館)TOC\o"1-5"\h\z年12月出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本年,與蘇聯(lián)著名舞蹈大師烏蘭諾娃在北京會面。\o"CurrentDocument"年10月,梅蘭芳當選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o"CurrentDocument"年9月,梅蘭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o"CurrentDocument"年1月,任命梅蘭芳為中國京劇院院長。4月,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聯(lián)合為梅蘭芳周信芳舉辦了舞臺生活50年紀念活動。2月--8月拍攝《梅蘭芳舞臺藝術》戲曲片,12月制作完成。TOC\o"1-5"\h\z年5月26日--7月16日,應日本朝日新聞社等團體邀請,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心和幫助下,組建了陣容最強大的訪日京劇代表團,梅蘭芳任團長。這也是梅蘭芳第三次訪問日本。先后在東京、九州、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演出。\o"CurrentDocument"年6月7日,國際舞蹈協(xié)會主席海爾格來到北京授予梅蘭芳榮譽獎章。\o"CurrentDocument"年5月25日,在北京人民劇場上演創(chuà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