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站操作說明_第1頁
煤氣站操作說明_第2頁
煤氣站操作說明_第3頁
煤氣站操作說明_第4頁
煤氣站操作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氣站操作闡明2.2工藝簡述:備好的合格煤(粒度為:20—40mm)通過上煤裝置貯存在主車間頂層貯煤倉(S—01)中,再按照事先定好的程序,喂入發(fā)生爐內,煤在發(fā)生爐中的氣化過程,經歷了兩個不一樣的階段。煤氣爐上層為“干餾段”,下層則為“氣化段”。氣化所用的工藝空氣由鼓風機供應,風機出口壓力一般為:12kPa左右,蒸汽由發(fā)生爐夾套自身產生,空氣和蒸汽在混合器(M—01)中混合形成“氣化劑”,其正常壓力為:6—7kpa,“氣化劑”通過底部氣室,被鼓入發(fā)生爐爐柵底部,再穿過爐柵后與燃料床及脫除揮發(fā)份的燃料接觸并進行反應。在干餾段,進行燃料的低溫干餾及入爐煤的預熱,生成的頂部煤氣溫度控制在120℃左右,在氣化段氣化煤氣(約60%左右)通過側壁通道和中心管后被抽出爐外,氣化余渣則通過爐柵灰盤、灰犁等斷續(xù)地驅出爐外。本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運行參數(shù)是空氣和蒸汽與碳反應的有關數(shù)據,空氣和蒸汽的質量比是通過對“氣化劑”的飽和溫度調整來自動控制的,它有效地控制了燃燒層的溫度,以保證燃料正?;粫纬扇蹓K,給操作帶來嚴重障礙。氣化劑飽和溫度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但不應超過55—69℃的范圍,燃燒床溫度的輔助控制是通過拔火和變化爐柵轉速完畢的,檢查燃料層燃燒狀況的措施是:用探火棒,通過探火孔插入燃料床,2~3分鐘后,拔出探火棒,測量一下爐柵上面灰層和火層厚度,通過探火棒被燒紅的程度,便大概地估計出燃燒層的燃燒溫度及其他狀況。發(fā)生爐形成兩股獨立的煤氣流,即頂部煤氣和底部煤氣,由于兩股煤氣性質不一樣,其凈化工序亦不一樣。頂部煤氣流經電捕焦油器,在這里95%以上的焦油從煤氣中析出,暫存于電捕焦油器下端的油槽中,通過伴熱保持其液態(tài),然后定期地通過輸送泵送到貯油罐,最終作為焚燒爐燃料燒掉或由廠方發(fā)售。底部煤氣首先流經旋風除塵器,除去煤氣中的粉塵,然后流經強制風冷器冷卻到120℃左右。此后,兩股煤氣流經洗滌冷卻器,混合冷卻到35—40℃,洗滌冷卻后的混合煤氣流經電除油類器,在這里除去煤氣中剩余的粉塵和油類,且暫存于下端的貯油槽中,并通過伴熱保持其液態(tài),然后,通過輸送泵定期地送到貯油罐,最終作為焚燒爐的燃料燒掉,或者由廠方外售。強制風冷器、洗滌冷卻器及電除油類器在冷卻凈化煤氣過程中,會有相稱的酚液析出,具有部分輕質油類的酚液混合液流入油水分離器進行油水分離,分離后的輕質油類又流回到貯油槽,酚液則通過酚液緩沖罐后,用輸送泵送到貯存罐中,最終再定期地送入焚燒爐燒掉或由廠方外售。由電除油類器流出冷凈煤氣其壓力維持在2Kpa左右,再經煤氣增壓風機增壓到15—20Kpa后的冷凈煤氣直接送至顧客。3.0重要設備簡介:3.1兩段式煤氣發(fā)生爐:3.1.1:爐體:爐體上部包括:發(fā)生爐頂部約1000升的預熱水箱及低水位報警器、進出水管和污物排泄管。下部的水夾套留有足夠的蒸汽貯存空間,提供氣化劑所需要的自產蒸汽。夾套外側附有玻璃液位計,夾套采用定期手動補水,詳細視玻璃液位計標志而定。夾套下部除有四個排污管道接頭外,還設有一種防止蒸汽壓力過高的安全排放管接口。3.1.2:底部:發(fā)生爐底部由爐柵、爐柵支座、灰盤、灰犁、支撐環(huán)、棘輪、水封及底部通氣室構成,灰犁固定在爐體下部外側,爐柵、爐柵支座,灰盤及棘輪結為一體由液壓驅動,與灰犁配合把爐體中氣化后剩余灰渣排出爐外?;遗枧c爐體之間靠水封實現(xiàn)氣密。3.1.3爐柵爐柵是由耐熱耐磨鑄鐵制成的鑄件,它被螺栓依次緊固在爐柵支座上。3.1.4:灰渣排除:氣化后剩余的灰渣積存于灰盤中,依托灰盤的轉動與灰犁配合把它由水封中驅動出,流入溜灰槽,最終由操作人員定期地用手推車送至灰渣堆存處。3.1.5:爐柵驅動:爐柵借助于兩個液壓油缸,對稱地同步拉動棘輪轉動,兩個液壓油缸對稱地緊固在棘輪兩邊灰盤支承上,每次驅動一種齒輪間距,驅動頻率由總控制室控制柜上的可調定期器控制。3.1.6氣化劑產生和底部氣室:工藝鼓風機把空氣送入混合器形成氣化劑,氣化飽和溫度采用“自動/手動”控制方式,氣化劑通過底部通氣室進入爐內,通氣室和轉動部分的銜接密封靠兩級水封完畢。3.1.7.耐火磚及保溫襯里:發(fā)生爐內高溫反應區(qū)與爐壁之間襯有一層耐火磚和50mm厚的絕熱保溫層,防止反應區(qū)熱量散失的反應物對爐壁產生的腐蝕,并且附帶地處理了材料的熱脹冷縮問題。耐火磚中有三十六個對稱的圓形通道,在通道的出口處裝有底部氣流調整器,以便保證煤氣流量的均衡。3.2.凈化設備:重要凈化設備如下:電捕焦油器(用于頂部煤氣)旋風除塵器(用于底部煤氣)強制風冷器(用于底部煤氣)洗滌冷卻器(用于混合煤氣)電捕輕油器(用于混合煤氣)3.2.1.電捕焦油器:電捕焦油器由三大單元構成,即主體,高壓變壓整流器和控制柜。我司設計的電捕焦油器其高壓整流器置于主體上端,控制柜置于MCC室內,其間用低壓電纜連接。主體內部為直立式管束狀構造,每個圓管中央懸掛一根放電極,管壁作為沉淀極,下端設有貯油槽。在每個放電極和接地的管壁之間,建立起一種高壓強電場,煤氣通過該電場時除去焦油和粉塵。貯油槽中設有蒸汽加熱器,以保證焦油以液態(tài)方式定期地用泵抽出。由于混有粉塵的焦油一旦凝固,重新要溶化它就變得非常困難了。3.2.2旋風除塵器:帶有灰塵的高溫底部煤氣通過不銹鋼材質的旋風除塵器后,大部分灰被清除,通過落灰管和防塵水封定期地排出。3.2.3.管束式強制風冷器:管束式強制風冷器采用來冷卻經旋風除塵后的高溫底部煤氣,可將400℃左右的高溫煤氣冷卻至120℃左右。3.2.4洗滌冷卻器:洗滌冷卻器實質上是由殼體和管束構成的熱互換器。頂部煤氣和底部煤氣進入該設備后混合穿過管束內下行直接進行洗滌冷卻,管束外部循環(huán)冷卻水又上行循環(huán)冷卻,這樣,通過直接和間接冷卻之后的混合煤氣溫度降至35~45℃,煤氣在洗滌直冷過程中會有部分酚液冷凝析出,最終通過設備下部的溢流口流到油水分離器。3.2.5:電捕輕油器:此設備同電捕焦油器完全類似,只是直徑大點,以便滿足混合煤氣負荷能力。4.0:檢查站啟動:4.1:檢查主車間設施:A:檢查低壓蒸汽供應系統(tǒng)與否正常;B:檢查蒸汽管道中疏水閥工作正常否?C:保證主車間頂層軟化水箱中有足夠的軟化水,且水箱的供水管道暢通無阻;D:給煤氣發(fā)生爐爐體上端的預熱水箱中注滿軟化水并檢查其軟化水入口處之浮球閥用否;E:給煤氣發(fā)生爐夾套注入軟化水,使水位于玻璃液位計的標志處;F:檢查所有供電路的斷電器和隔離器,然后送上電源;G:檢查儀表空氣供應狀況,并給儀表控制柜及所有儀表送氣、送電、檢查其工作正常否?H:檢查工藝鼓風機工作正常否?I:保證灰盤水封及底部通氣室兩級水封充斥水;J:打開由發(fā)生爐夾套至混合器蒸汽輸入管道上的閥門;K:給所有需要蒸汽熱及伴熱的設施都送足低壓蒸汽;L:檢查發(fā)生爐點火必備物品狀況;①木材②爐渣③合格煤④灰渣填料⑤點火物⑥引燃物品及其他的物品。4.2:檢查電捕焦油器和電捕輕油器:A:檢查高壓絕緣子與否清潔、干燥、完好;B:檢查高壓絕緣子箱的溫度及主體人孔封好否,所有人員到安全區(qū)域;C:經確認完全無疑后,就可給控制柜送電,并按“電除塵電源設備使用闡明”進行操作。D:進行空載運行試驗(供參照參數(shù)如下):電壓(kv)

45左右

45左右※

主體中釋放電極與沉淀之間的電火花是一種能量相稱大的能量釋放現(xiàn)象,附近的工作人員能清晰地聽到出現(xiàn)火花的響聲。E:假如主體靜態(tài)空氣負載試驗成果令人滿意,則證明電極間的間隙基本合適,且絕緣子也是合乎原則的。F:濕的、臟的或未被預熱的絕緣子,在加上負荷使用時易出現(xiàn)絕緣子碎裂或其他機械故障。因此,有必要提醒操作人員尤其注意絕緣子的清潔和保護箱的加熱問題!4.3:啟動煤氣站的預備工作:A:啟動中心潤滑泵,檢查整個潤滑系統(tǒng)工作狀況;B:給洗滌冷卻器冷卻槽中注滿工藝用水(直到水開始溢流口溢出為止),關閉工藝水供應管道上的閥門;C:檢查灰盤中有無異物及水封位置與否合乎規(guī)定;E:關閉下列閥門:①

電捕焦油器進口和出口隔離閥;②

工藝空氣流量控制閥;③

底部煤氣流量控制閥;④

旋風除塵器落灰斗的閘閥;⑤

工藝空氣鼓風機隔離閥;⑥

煤氣增壓風機隔離閥;⑦

主車間所有排放閥;⑧

喂煤系統(tǒng)與發(fā)生爐爐體之間的隔離閥;⑨

混合器兩側的外來蒸汽供應閥和夾套自產了蒸汽管上的隔離閥。F:檢查液壓裝置油箱油位及所有管線連接狀況;G:檢查貯煤倉中“焦炭”裝足否;H:總控制柜使之處在預備啟動狀態(tài);4.4:設備調試:A:所有操作人員均須處在安全位置;B:啟動液壓裝置,啟動爐柵平穩(wěn)運行兩小時,加足潤滑脂并潤滑好所有潤滑部位之后關閉液壓裝置。C:調試喂煤系統(tǒng)可以正常工作。4.5:煤氣發(fā)生爐填料:A:將準備好的合格灰渣通過人孔填入灰盤和爐柵上部,到爐柵帽之上200mm,并整平(灰渣粒度:12~40mm)。B:通過喂煤系統(tǒng)給灰渣層上面均勻平整地覆蓋約300mm厚的焦碳。C:在焦碳層上面加足劈材(長約10cm左右),不得超過人孔下沿。4.6:煤氣發(fā)生爐點火:A:檢查所有設備均于啟動準備狀態(tài)。B:對發(fā)生爐內部進行取樣化驗(CO和其他易燃成分),以保證點火安全。C:將引火物由人孔放入爐內劈材上,提成四堆均勻地放好。D:點燃引火物。E:一小時之后,木柴會均勻地燃燒起來,若燃燒不均勻的話,可用探火棒通過人孔將火拔勻,然后臨時蓋上人孔蓋板。F:這時可手動控制喂煤系統(tǒng)添加一次焦碳。G:假如火勢不好,這時可關閉好有關隔離閥,控制閥開至10%的開度左右,啟動工藝風機進行吹風,3~5分鐘之后,關閉工藝鼓風機,然后再添加一次焦碳。并再次啟動工藝鼓風機吹風3~5分鐘。H:約三個小時后來,再加一次焦碳,工藝鼓風機應按上述措施進行吹風,但這次需要打開外來蒸汽閥,把氣化劑溫度設定在63℃左右,把由夾套至混合器(M---01)蒸汽管道隔離,約10分鐘后關閉工藝鼓風機和外來蒸汽閥門。I:頂部煤氣溫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超過200℃,假如溫度開始靠近150℃時,則需要加入焦碳,灰盤中也應注入足夠的工藝用水(約離盆沿400mm左右),以便起到密封作用。J:一旦木柴燃燒完且燃燒床已開始均勻地燃燒,這時應把人孔蓋板及觀測孔關死。K:烘爐曲線如下:L:給貯煤倉上滿煤。M:給探火閥送上蒸汽,每隔半個小時通過探火孔對換燃燒床進行檢查和調整。N:喂煤系統(tǒng)置于工作狀態(tài),按喂煤周期交替喂煤,以保證爐內煤層分布均勻。4.7:煤氣站系統(tǒng)啟動:A:按“4.1”(A~J)逐條再檢查一遍.B:檢查并啟動下列設備。①

洗滌冷卻器循環(huán)泵P—04;②

將酚液輸送泵置于“自動狀態(tài)”;③

啟動風冷器風扇;④

喂煤系統(tǒng)置于“自動狀態(tài)”⑤

啟動洗滌冷卻器外循環(huán)水泵;⑥

給電捕焦油器和電捕輕油器絕緣子箱加熱.C:給灰盤加足工藝用水(約離盆沿400mm),以便能保證密封.E:按下述措施調試工藝空氣鼓風機:①

確定所要啟動的工藝空氣鼓風機。②

保證風機出口側的空氣流量控制閥和隔離閥關閉;③

啟動工藝鼓風機,保證電流降至零。然后,慢慢地打開出口側的閥門,直到所有打開。④

仔細將空氣流量控制閥門調整到足以保證發(fā)生爐正壓位置,其開度在5%左右。⑤

打開蒸汽輸入閥,氣化劑溫度調至65℃左右,并置于“自動”狀態(tài)。注意:氣化劑溫度應根據煤種及探火的火勢狀況及時調整。F:打開電捕焦油器和電捕輕油器的驅氣閥。G:將電捕焦油器出口側的隔離閥開至約5%的開度。I:在借用頂部煤氣和底部煤氣對凈化設備和系統(tǒng)管道進行“驅趕置換”過程中,必須遵照如下規(guī)定:①

在“驅趕置換”之前,必須對其內部所含成分進行取樣分析;②

設備和管道中,氧含量必須保證低于2%,若不滿足時,需重新用蒸汽進行吹掃,直到滿足為止;③

煤氣中氧含量必須低于0.4%。K:煤氣增壓風機進口端的保護壓力下限設定在:1KPa。L:關閉電捕焦油器和電捕輕油器的驅氣出口閥,控制柜好可送電,其參照數(shù)據如下:設備代號高壓(KV)

45左右

45左右M:打開煤氣風機入口端隔離閥,煤氣風機和脫硫裝置開始“驅趕置換”并逐漸加大煤氣流量,把空氣流量控制和底部煤氣流量控制置于,“自動”狀態(tài)。N:此時將煤氣風機入口端壓力設定調至2KPa,系統(tǒng)進入正常運行并開始向顧客送氣。5.0煤氣站正常運行操作:5.1例行檢查(一般狀況下兩小時進行一次)5.1.1指示燈試驗按鈕,檢查指示燈工作狀況;A:按一指示燈試驗按鈕,檢查指示燈工作狀況;B:檢查報警器工作狀況并予以校正。5.1.2煤氣發(fā)生爐:A:檢查除灰系統(tǒng)工作狀況;B:檢查水夾套及其他所有水位;C:檢查爐柵驅動及液壓、中心潤滑系統(tǒng);D:檢查下列溫度及壓力;①

氣化劑溫度;②

頂部煤氣溫度(一般120℃左右);③

底部煤氣溫度(一般400℃左右);④空氣鼓風機出口壓力(一般12Kpa左右)。E:檢查燃燒層狀況:①每隔一種探火孔檢查一次火層狀況;②每次插入探火棒2~3分鐘,拔出探火棒后根據其不一樣顏色粗略地估計其火層及灰層的溫度并記入記錄卡。5.1.3電捕焦油器和電捕輕油器:A:供參照正常參數(shù)如下:設備編號

高壓(KV)

出口煤氣溫度(℃)EP—01

45左右

~120EP—02

45左右

~35B:檢查絕緣子箱加熱狀況。5.1.4其他凈化設備及煤氣風機。A:檢查強制風冷器出口煤氣溫度(一般120℃左右);B:檢查洗滌冷卻循環(huán)泵冷卻水溫度與否符合工藝規(guī)定;D:檢查各類泵運行狀況;E:檢查氣風機運行狀況(出口壓力為:15~20kpa)。5.2交接班檢查(八小時):5.2.1檢查貯煤倉煤位;5.2.2檢查火情;5.2.3發(fā)生爐夾套水位及污垢排放狀況;5.2.4檢查液壓裝置油箱油位;5.2.5檢查中心潤滑裝置油箱油位;5.2.6檢查站區(qū)衛(wèi)生狀況并記入記錄卡6.0煤氣站關閉程序:6.1正常關閉程序:A:慢慢地將負荷降至最小;B關閉煤氣增壓風機,然后再關閉其隔離閥;C:將煤氣風機輸入壓力調至1kpa,手動地將空氣流量控制閥調至5~10%的開度;E關閉空氣鼓風機;F切斷電捕焦油器和電捕輕油器電源并關閉其隔離閥;G:關閉底部煤氣隔離閥;H:將外來蒸汔引入混合器,并把氣化劑溫度設定在100℃;I:關閉喂煤系統(tǒng);J約一小時后,將爐柵驅動定期器設定為5分鐘驅動一次;K:通過八小時后,即可讓爐柵持續(xù)轉動;L:大概通過三十六小時后,通過探火孔檢查火已熄滅后,即可關上蒸汽輸入閥;M:待爐膛內剩余物所有排完后,關閉液壓裝置和中心潤滑系統(tǒng)。6.2臨時熱備及再次啟動:6.2.1臨時熱備爐:A:把負荷逐漸降至最小,再關閉給顧客的煤氣供應;B:關掉煤氣增壓風機,并把輸入端壓力設定調至1kpa;C:關掉強制風冷器的風扇;D:關閉鼓風機,讓發(fā)生爐自然通風。6.2.2再次啟動煤氣發(fā)生爐:A:停止自然通風并啟動空氣鼓風機;B:啟動煤氣增壓風機;C:恢復給顧客供氣;D:把煤氣增壓風機入口壓力設定調至2kpa。7.0幾點闡明:7.1氣化速度為了提高煤氣產量,可以提高氣化速度,但超過煤氣爐的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