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其一)》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歸園田居(其一)》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歸園田居(其一)》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歸園田居(其一)》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歸園田居(其一)》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歸園田居(其一)》與曹操相反,陶淵明這首詩中展現(xiàn)了另一種人生態(tài)度,請你讀一讀,用一句概括詩歌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與人生態(tài)度。關于陶潛,你可還有印象?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歸園田居(其三)《歸去來兮辭》序: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讀山海經(jīng)(其十)》

猛男

貴族出身

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開創(chuàng)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陶淵明背景:公元405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80多天,便聲稱“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歸,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朗讀yìnàizhuōfán厭惡官場熱愛田園生活整體感知詩情《歸園田居》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皻w園田居”這個標題的題眼是那個字?思考歸1、從何而歸?2、為何而歸?3、歸向何處?4、歸去如何?從何而歸?官場塵網(wǎng)、樊籠羈鳥、池魚自己從何而歸?官場塵網(wǎng)、樊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羈鳥、池魚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惡詩中還有哪些詞語能表達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惡?誤落久在(用原文的詩句回答)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為何而歸?

詩人描寫到了哪些田園景色?是如何描繪的?這些田園景色有何特點?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雞鳴村莊炊煙見聽靜動襯白描手法

白描法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之一,它要求畫家只用線條勾描,不著顏色,不加渲染地勾畫出物體的特征。描寫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簡潔、質樸的語言,不加雕飾,不加烘托,粗線條地勾畫景物輪廓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繪景,往往能取得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

詩人描寫到了哪些田園景色?是如何描繪的?這些田園景色有何特點?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雞鳴村莊炊煙見聽靜動襯白描手法語言的質樸自然歸去如何?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寧靜、閑適、喜悅、怡然自得的心情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①田園生活②怡然自得的心情歸戀厭棄田園: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

官場:塵網(wǎng)

閑適、幽美歸園田居戀歸黑暗總結:樊籠愛丘山自然無塵雜有余閑總結:全詩圍繞“歸”字寫景抒情官場是塵網(wǎng)是羈絆是池塘是樊籠是束縛是禁錮田園愛丘山有田地有草屋有榆柳有桃李有狗吠有雞鳴有余閑?所愛非丘山,而是自由身。遠觀,遠離這煙火人間細品田園情趣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從你喜歡的句子中賞析景物描寫的妙處。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深味思想之光輝

陶淵明的詩作和坎坷的人生歷程帶給你什么啟示?著名學者看陶淵明

在古今詩人之中,能夠直接面對人生的苦難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的,只有陶淵明?!~嘉瑩陶淵明的一生表面上過得那么平淡,但卻是一個深刻的、豪壯的悲劇。陶淵明的悲劇是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是偉大的詩人和渺小的社會的矛盾,是美與丑的矛盾。

——張銓錫陶淵明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品。

——鮑鵬山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厭倦了官場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