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選本》版本考_第1頁
《周易選本》版本考_第2頁
《周易選本》版本考_第3頁
《周易選本》版本考_第4頁
《周易選本》版本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易選本》版本考

朱夫子的《周易》是宋代易學的杰作,集中、魏、唐三都。它是一部集圖像、數(shù)量和正義于一體的作品。它影響元、明、清三代官學六百余年,為數(shù)百年間的易學開辟了廣闊的詮釋空間,在易學史和中國思想史上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這樣一部著作的成書時間,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見。清代王懋竑《朱熹年譜》認為《周易本義》作于朱熹四十八歲時;上一世紀,白壽彝和朱伯崑兩先生認為《周易本義》定稿于朱熹晚年;本世紀初,束景南先生作《朱熹年譜長編》,認為朱熹四十八歲作《易傳》,五十九歲作《周易本義》。分析三種說法,似是討論了同一問題的不同側面。王懋竑關注的是《周易本義》的草成時間,白、朱二先生關注的是《周易本義》的封筆時間,束景南先生則特別關注《周易本義》從草成到封筆期間發(fā)生的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改動。白壽彝先生指出:“從淳熙二年屬稿起,到慶元年間成書止,《本義》著作時間,連中間間斷的時候也算在內,要經(jīng)過二十年以上的歲月?!敝觳畭嬒壬赋?“《本義》于《啟蒙》前并未成書……大體于晚年定稿?!袼鶄鳌吨芤妆玖x》本,當出于《啟蒙》之后?!敝祆湟簧?對其重要著作,總是不斷修改,《周易本義》亦當如此。白、朱二先生認為《周易本義》從屬稿到成書,經(jīng)歷了長期的修改過程,這種見解是睿智的?!吨芤妆玖x》為元、明、清三代官學所用,在長期流傳中形成了眾多刻本。各本面貌不一,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差異是在《九圖》、《筮儀》、《五贊》、《序》、《卦歌》等內容的有無、所在位置等方面。至于十二篇經(jīng)傳之注文,各本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分卷方式、音訓有無、注文文字。分卷方式,以四卷本(例如清代武英殿本)和十二卷本(例如南宋吳革刊本)為代表;音訓,則有有音訓和無音訓兩種版本;注文文字,各本差異甚微,多由傳抄、傳刻過程訛誤所致,詳見蘇勇先生校注《周易本義》?!吨芤妆玖x》原來是否有《九圖》,或《九圖》的原初形態(tài)如何,目前尚未達成一致意見。而注文部分卻鮮有爭議,蓋因各本之間無實質分歧之故也。本文討論今傳本《周易本義》經(jīng)傳的注文的修改過程和封筆時間。文中匯集二十幾項材料,這些材料可以佐證白、朱二先生的觀點。朱熹曾長期修改《周易本義》注文部分的底稿,最后大致封筆于慶元四年(1198)即朱熹六十九歲那一年?!吨芤妆玖x》是朱熹晚年親手修定的著作,反映著朱熹晚年的思想風貌。一、“摩”、“受”注文為“效”《周易本義》、《朱子語類》、《朱文公易說》中,有十則材料,表明朱熹在五十七歲到六十九歲的十余年間,曾不斷修訂《周易本義》(以下簡稱《本義》)的底稿。首先指出的三則材料,來自《本義》的《系辭上傳》注。其注“大衍之數(shù)五十”一章云:“其可推者,《啟蒙》備言之?!弊ⅰ耙子刑珮O,是生兩儀”一章云:“詳見《序例》、《啟蒙》。”注“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一段云:“河圖、洛書,詳見《啟蒙》?!薄兑讓W啟蒙》成書于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時朱熹五十七歲。《本義》注文多次指稱《啟蒙》,說明朱熹五十七歲以后曾修改《本義》底稿。第四則材料,是見載于《朱子語類》(以下簡稱《語類》)卷七十四的三條語錄。它們表明朱熹在五十九歲后曾修改《本義》底稿。首先,黃記錄朱熹五十九歲時講論《系辭上》“剛柔相摩,八卦相蕩”一句,曰:“剛柔相推”,是說陰陽二氣相推;“八卦相蕩”,是說奇耦雜而為八卦。在天則“剛柔相推”,在《易》則“八卦相蕩”?!徽f則“剛柔相推”而成八卦,“八卦相蕩”而成六十四卦。朱熹認為,“八卦相蕩”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奇偶雜而為八卦”,一種是“八卦相蕩成六十四卦”。此時朱熹傾向于取“奇偶雜而為八卦”解釋“八卦相蕩”。五年以后,即朱熹六十四歲時,再次講論“八卦相蕩”,就不再用“奇偶雜而為八卦”說,而是專取“八卦相蕩成六十四卦”說,事見同卷淵錄:“摩”,是那兩個物事相摩戛?!笆帯?則是圜轉推蕩將出來?!澳Α笔前素砸郧笆?“蕩”是八卦以后為六十四卦底事?!笆帯笔怯心前素粤?團旋推蕩那六十四卦出來。查今本《本義》,相應注文為:“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蕩而為六十四?!彼^“八相蕩而為六十四”,正是取“八卦相蕩成六十四卦說”,與朱熹六十四歲時的觀點相同。據(jù)此推測,此段注文當修改于朱熹五十九歲以后。直到六十七歲,朱熹持“相蕩成六十四卦說”不變,證據(jù)是《語類》同卷董銖的記錄:問:“剛柔相摩,八卦相蕩”。竊謂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皆是自然生生不已。而謂之“摩”、“蕩”,何也?曰:……自兩儀生四象,則老陽、老陰不動,而少陰、少陽則交。自四象生八卦,則乾、坤、震、巽不動,而兌、離、坎、艮則交。自八卦而生六十四卦,皆是從上加去。下體不動,每一卦生八卦,故謂之“摩”、“蕩”。問者據(jù)先天學“逐爻漸生”發(fā)問,朱熹以《易傳》“因而重之”回答。在朱熹看來,“因而重之”與“逐爻漸生”并不相悖。第五則材料,是載于《語類》卷七十四的四條語錄。它們表明朱熹在五十九歲后曾修改《本義》底稿。四條語錄都記載朱熹對《系辭上傳》“效法之謂坤”的訓解。第一條語錄,是周謨記朱熹五十歲以后語:“效”字難看,如“效力”、“效誠”之“效”,有陳獻底意思。第二條語錄,是萬人杰記朱熹五十一歲以后語:“效”者,“效力”之“效”。效法,則效其形法而可見也。第三條語錄,是黃記朱熹五十九歲時語:“效”,如“陳效”之“效”,若今人言“效力”之類。第四條語錄,是淵記朱熹六十四歲時語:“效”猶“呈”,一似說“效犬”、“效羊”、“效?!薄ⅰ靶яR”,言呈出許多物。四條語錄對“效”字的訓解前后一致,區(qū)別僅在訓解的精當程度。朱熹認為“‘效’字難看”,直到五十九歲時尚未找到一個精當?shù)挠柦?。最遲到六十四歲,朱熹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訓詁方案:“效猶呈?!焙瞬榻癖尽侗玖x》,相應注文是“效,呈也”,與朱熹六十四歲時的觀點相同??芍硕巫⑽漠攲懹谥祆湮迨艢q以后。第六則材料,是載于《語類》卷六十九的兩條語錄。它們表明朱熹在六十歲前后曾修改《本義》底稿。第一條語錄,淵記錄朱熹六十四歲時講論《文言傳》“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一句,曰:“剛健中正”,為其嫌于不中正,所以說個“中正”。陽剛自是全體,豈得不中正!這個因近日趙善譽者著一件物事說道:“只乾、坤二卦便偏了。乾只是剛底一邊,坤只是柔底一邊?!蹦痴f與他道:“圣人做一部《易》,如何卻將兩個偏底物事放在疋頭?如何不討個混淪底放在那里?”注中便是破他說。趙善譽生于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卒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朱熹與趙氏論《易說》,是在趙善譽提舉荊湖北路常平茶鹽期間,即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六月到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之間。朱熹以“注”破趙氏《易說》,當在他與趙氏討論《易說》之后,與淵談論“剛健中正”之前,亦即淳熙十六年前后的數(shù)年之內。《語類》卷六十九的另一處語錄,記載了朱熹用來“破趙氏”的注文內容:乾“剛健中正”?;蛑^“乾剛無柔,不得言‘中正’”。先生嘗言:“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耳。以其流行之統(tǒng)體而言,則但謂之‘乾’而無所不包。以動靜分之,然后有陰陽剛柔之別?!薄盎蛑^”指趙氏《易說》,“先生嘗言”指朱熹之“注”。根據(jù)董銖的記錄,“先生嘗言”是針對趙氏《易說》而發(fā)。查今本《本義》,相應注文為:“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耳。以流行之統(tǒng)體而言,則但謂之‘乾’而無所不包矣,以其動靜分之,然后有陰陽剛柔之別也?!闭恰跋壬鷩L言”。這段注文用以破趙氏《易說》,其寫入《本義》的時間,當在淳熙十六年前后,即朱熹六十歲前后。第七則材料,見載于《語類》卷七十,為淵所聞。它表明朱熹在六十四歲以后曾修改《本義》底稿。這條語錄記載朱熹講論《象上傳》“謙,不違則也”說:“謙”,言發(fā)揚其謙。蓋四是陰位,又在上卦之下,九三之上,所以更當發(fā)其謙。“不違則”,言不違法則。這條語錄,淵記載紹熙癸丑年(公元1193年)所聞。根據(jù)這次講論,我們知道朱熹六十四歲時對“不違則也”的解釋是“不違法則”。后來,朱熹修改了這個說法。最遲到七十歲時,朱熹已將其修改為“不為過”,事見《語類》卷七十,劉礪錄曰:六四“謙”,是合如此,不是過分事,故某解其《象》云:“言不為過。”查今本《本義》,注文正是“言不為過”,當是朱熹六十四歲以后修改的結果。第八則材料,見載于《語類》卷七十一,亦為淵所聞。也表明朱熹在六十四歲以后曾修改《本義》底稿。這條語錄記載朱熹講論離卦六二爻,曰:六二中正,六五中而不正。今言“麗乎正”、“麗乎中正”,次第說六二分數(shù)多。此卦唯這爻較好,然亦未敢便恁地說,只得且說“未詳”?!拔丛敗倍?蓋為當時《本義》注文。查今本《本義》,無“未詳”二字,徑注曰:“黃,中色。柔,麗乎中而得其正。故其象占如此?!边@個改動當發(fā)生在淵所聞之后,即朱熹六十四歲以后。第九則材料,見載于《語類》卷七十,為董銖所聞。它表明朱熹六十七歲以后曾修改《本義》底稿。此條語錄曰:問:“大師克相遇”,《本義》無說,何也?曰:舊說只用大師克勝之,方得相遇?;蛟拼髱熤?見二陽之強,則非也。銖曰:二五本自同心,而為三四所隔,故“先號咷”,“先”,謂理直也。大師克而后相遇,則后笑矣。蓋亦義理之同,物終不得而間之,故相遇也。先生頜之?!啊髱熆讼嘤觥?《本義》無說”,表明當時的《本義》手稿尚未注同人卦“大師克相遇”一句。查今本《本義》,則有注:“五剛中正,二以柔中正相應于下,同心者也。而為三四所隔,不得其同。然義理所同,物不得而間之,故有此象。”注文內容,當是取自董銖所論。董銖所聞,是在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以后。朱熹取董銖說入《本義》手稿,應是慶元二年以后,即六十七歲以后事。第十則材料,見載于《語類》卷七十六和《朱文公易說》卷十四,是林學蒙和沈記錄的兩條語錄。它們表明朱熹六十九歲時曾修改《本義》的底稿?!吨煳墓渍f》卷十四沈記:問:“‘巽稱而隱’。稱,稱揚也。”“隱”字何訓?曰:隱,不見也。如風之動物,無物不入,但見其動而不見其形。(筆者注:《語類》卷七十六亦收此條語錄,而無“稱,稱揚也”一句。)沈所聞,為慶元四年(公元1198年)以后。沈這條語錄說明了兩件事:一,“稱,稱揚也”,為《本義》原注;二,直到慶元四年,《本義》對“隱”字尚未作訓解?!墩Z類》卷七十六,林學蒙記錄朱熹講論《系辭下傳》“巽稱而隱”曰:問“巽稱而隱”。曰:以“巽以行權”觀之,則“稱”字宜音去聲,為稱物之義。……某前時以“稱揚”為說,錯了。林學蒙所聞的時間,是紹熙甲寅(公元1194年)以后,此條語錄說:“某前時以‘稱揚’為說,錯了。”說明它不早于“沈所聞”時間,即慶元四年。查今本《本義》,相應注文曰:“巽,稱物之宜,而潛隱不露。”一方面修改了對“稱”字的誤訓,另一方面增加了對“隱”字的訓解。這個修改當發(fā)生在“沈所聞”和“林學蒙所聞”以后,即慶元四年或以后。鑒于另有證據(jù)表明朱熹慶元五年時的一些新觀點沒有改入《本義》(見下文),則“巽稱而隱”注文的這個修改,應當發(fā)生在慶元四年這一年,朱熹時年六十九歲。二、主體理想—七十歲時,朱熹的一些新觀點不再寫入《本義》有兩則資料,表明朱熹晚年確定了《本義》的最后稿,不再修改。第一則材料,是常被引用的《答孫敬甫書》:《易傳》初以未成書,故不敢出。近覺衰耄,不能復有所進,頗欲傳之于人,而私居無人寫得。只有一本,不敢遠寄。俟旦夕抄得卻,附便奉寄。但近緣偽學禁嚴,不敢從人借書吏,故頗費力耳。陳來先生《朱子書信編年考證》認為此書作于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或稍后。此時朱熹自覺無力進一步修訂《本義》,遂有封筆傳布之意。第二則材料,見載于《語類》卷七十:“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舊時說只作論功行賞之時,不可及小人,今思量看理去不得。他既一例有功,如何不及他得!看來“開國承家”一句,是公共得底,未分別君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則是勿更用他與之謀議經(jīng)畫爾。此條討論師卦上六爻的語錄,林學履記于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朱熹時年七十歲。林學履又記:“先生云:‘此義方思量得如此,未曾改入《本義》,且記取?!辈榻癖尽侗玖x》,注文為:“小人雖有功亦不可使之得有爵土,但優(yōu)以金帛可也?!闭撬^“舊時說”,新義沒有改入??芍?朱熹七十歲以后,雖間有新說,卻不再改入《本義》。朱熹生前確定了《本義》的最后稿,但在朱熹的心目中,《本義》是一項未完的事業(yè)。朱熹曾說:某作《本義》,欲將文王《卦辭》只大綱依文王本義略說,至其所以然之故,卻于孔子《彖辭》中發(fā)之。且如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者為利正,不家食而吉,利于涉大川。至于剛上尚賢等處,乃孔子發(fā)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則不失文王本意,又可見孔子本意,但今未暇整頓耳。董銖所記,是朱熹六十七歲以后的談話。按朱熹設想,《本義》理想的模樣,是上下經(jīng)注只限于直解文意,十篇傳注展開義理分析,將文王《易》歸于文王,孔子《易》歸于孔子?!墩Z類》卷六十七,沈記:先生于《詩傳》,自以為無復遺恨,曰:“后世若有揚子云,必好之矣?!倍獠簧鯘M于《易本義》。蓋先生之意,只欲作卜筮用,而為先儒說道理太多,終是翻這窠臼未盡,故不能不致遺恨云。朱熹最終未能完成其理想,是學術史上的憾事。不過,朱熹于黨禁艱難之中,仍考慮雇抄手抄寫《本義》,“頗欲傳之其人”,說明他對這個手稿是基本滿意的。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七十歲的朱熹說道:看《易》,先看某《本義》了,卻看伊川解,以相參考。如未看他《易》,先看某說,卻易看也,蓋未為他說所汨故也。言語之間,對自己的《本義》頗為自信。三、《本說》第5條第1款是后起,其又作《易》諸法朱熹曾對《本義》底稿做長期修改,最后封筆于六十九歲,封筆后不再修改。在這個時間框架下,《語類》與《本義》在易學方面的分歧的一大部份,可獲得合乎邏輯的解釋。第一種情況,《語類》所收,乃朱熹早期講《易》之觀點,朱熹后來修改了這些觀點,并寫入《本義》,以致《語類》與《本義》不合。以下例舉七處:其一,《語類》卷七十五,揚方錄:“神明其德”,言卜筮。(原注:尊敬也,精明也。)此條講論《系辭上傳》“圣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的語錄,為揚方庚寅年(公元1170年)所聞,時朱熹四十一歲。到六十四歲,朱熹的解釋改為:“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此言有以開民,使民皆知。前時民皆昏塞,吉兇利害是非都不知。因這個開了,便能如神明然,此便是“神明其德”。《本義》取后一說,曰:“(圣人)是以作為卜筮以教人,于此焉齊戒以考其占,使其心神明不測,如鬼神之能知來也。”其二,《語類》卷七十四,金去偽錄曰:“繼之者善”是二氣五行事,“成之者性”是氣化已后事。此條講論《系辭上傳》“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語錄,為金去偽乙未(公元1175年)所聞,時朱熹四十六歲。《本義》注曰:“繼,言其發(fā)也;善,謂化育之功;陽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謂物之所受;言物生則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陰之事也?!薄侗玖x》的觀點當為后起。其三,《語類》卷七十四,黃錄曰:問“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曰:“序”是次序,謂卦及爻之初終,如“潛、見、飛、躍”,循其序則安。此條講論《系辭上傳》的語錄,為黃戊申(公元1188年)所聞,時朱熹五十九歲?!侗玖x》注曰:“‘易之序’,謂卦爻所著事理當然之次第?!薄侗玖x》的觀點當為后起。其四,《語類》卷七十七,淵錄曰:“贊于神明”,猶言“治于人”相似,謂為人所治也。“贊于神明”,神明所贊也?!钦f見助于神明?!@只是就道他為神明所贊,所以生出這般物事來,與人做卦。此條討論《說卦傳》“幽贊于神明而生蓍”的語錄,為淵癸丑(公元1193年)所聞,時朱子六十四歲?!侗玖x》注云:“幽贊神明,猶言‘贊化育’?!洱敳邆鳌吩?‘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其叢生滿百莖?!薄墩Z類》的觀點,是神明助人;《本義》的觀點,是人助化育;正是方向相反的詮釋?!侗玖x》的觀點當為后起。其五,《語類》卷七十六,淵錄曰:“乾坤,易之門”,……似那兩扇門相似,一扇開,便一扇閉。只是一個陰陽做底,如“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此條討論《系辭下傳》“乾坤其易之門邪”的語錄,為淵紹熙四年(公元1193年)所聞,是用“坤闔乾辟”解釋“乾坤其易之門”。《本義》注曰:“諸卦剛柔之體,皆以乾坤合德而成,故曰‘乾坤易之門’?!庇谩扒瑒偫と帷苯忉尅扒ひ字T”?!侗玖x》的觀點當為后起。其六,《語類》卷七十,淵錄曰:“鳴謙”在六二,又言“貞”者,言謙而有聞,須得其正則吉。蓋六二以陰處陰,所以戒他要貞。謙而不貞,則近于邪佞。此條討論謙卦六二爻辭“鳴謙,貞吉”的語錄,為淵紹熙四年(公元1193年)所聞,朱熹此時的觀點是“得其正則吉”?!侗玖x》注云:“柔順中正,以謙有聞,正而且吉者也。”其觀點是“正而且吉”?!侗玖x》的觀點當為后起。其七,《語類》卷七十,淵錄曰:“介于石”,言兩石相摩擊而出火之意。言介然之頃,不待終日,而便見得此道理。此條討論豫卦六二爻辭“介于石,不終日,貞吉”的語錄,為淵紹熙四年(公元1193年)所聞?!侗玖x》注云:“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于豫而獨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其德安靜而堅確,故其思慮明審,不俟終日而見凡事之幾微也。”《本義》觀點當為后起。第二種情況,《語類》所記為朱熹七十歲或七十一歲時的新觀點,此時《本義》已封筆。朱熹把新觀點口授給門人弟子,通過門人弟子筆記,最后收載于《語類》。故《語類》與《本義》不合。以下例舉六處:其一,《語類》卷七十一,沈錄曰:“噬膚滅鼻”。膚,腹腴拖泥處,滅,浸沒也。謂因噬膚而沒其鼻于器中也。此條討論噬嗑卦六二爻“噬膚滅鼻”的語錄,沈錄于慶元戊午(公元1198年)以后。《本義》注曰:“以柔乘剛,故雖甚易,亦不免于傷滅其鼻?!鄙蛩浶掠^點未改入《本義》。其二,《語類》卷七十,沈錄曰:六三之“觀我生進退”者,事君則觀其言聽計從,治民則觀其政教可行、膏澤可下,可以見自家所施之當否而為進退。此條討論觀卦六三爻辭的語錄,是沈記錄的一大段語錄的一部分。這一大段語錄中提到了劉礪(字用之),說明此次討論發(fā)生于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朱熹時年七十歲。朱熹對“觀我生進退”的新解釋,還見于《語類》同卷另一條語錄,為董銖錄:或問:六三“觀我生進退”,不觀九五,而觀己所行通塞以為進退否?曰:看來合是觀九五。大率觀卦二陽在上,四陰仰之。九五為主,六三“觀我生進退”者,觀九五如何而為進退也。初六、六二以去五之遠,所觀不明不大。六四卻見得親切,故有“觀光利用”之象。六三處二、四之間,固當觀九五以為進退也。查今本《本義》,觀卦六三爻注云:“六三居下之上,可進可退,故不觀九五,而獨觀己所行之通塞以為進退?!眲t董銖筆記中“或問”所引“不觀九五,而觀己所行通塞以為進退”,正是《本義》之文。朱熹答曰“看來合是”、“固當”,表現(xiàn)出有修正《本義》之意。沈和董銖記錄的兩條語錄表明,在慶元二年到慶元五年之間的某個時候(很可能在慶元五年),朱熹對“觀我生進退”有了新解釋,然終未改入《本義》。其三,《語類》卷七十五,林學履錄曰:“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是占得一卦,則就上面推看。如乾,則推其“為圜、為君、為父”之類是也。此條討論《系辭上傳》的語錄,林學履聞于慶元己未(公元1199年),朱熹時年七十歲?!侗玖x》注曰:“謂已成六爻而視其爻之變與不變以為動靜,則一卦可變而為六十四卦,以定吉兇。凡四千九十六卦也?!敝謱W履所錄新觀點未改入《本義》。其四,《語類》卷七十二,淵錄曰:“遁尾厲”,到這時節(jié)去不迭了,所以危厲,不可以有所往,只得看他如何。這是在討論遁卦初六爻辭,其意同于今傳《本義》注文:“遁而在后,尾之象也,危之道也。占者不可以有所往,但晦處靜俟可矣?!蹦耸茄佑贸填U《易傳》說。同卷又有董銖錄曰:問:“遁尾厲,勿用有攸往”者,言“不可有所往,但當晦處靜俟耳”,此意如何?曰:程《傳》作“不可往”,謂不可去也。言“遁已后矣,不可往,往則危。往既危,不若不往之為無災”。某竊以為不然。遁而在后,尾也。既已危矣,豈可更不往乎!若作占辭看,尤分明。問者引用《本義》發(fā)問,朱熹的回答與《本義》注文有較大差異。淵所記,為朱熹六十四歲時的觀點。董銖所記,為朱熹六十七歲以后的觀點。今傳本《本義》沿用了淵所記的觀點,未將董銖所記的觀點改入。其五,《語類》卷七十二,劉礪錄曰:升,“南征吉”。巽、坤二卦拱得個南,如看命人“虛拱”底說話。此條講論升卦彖辭的語錄,劉礪錄于慶元己未(公元1199年),朱時年七十歲?!侗玖x》注文為:“升,進也,上也。卦自解來,柔上居四?!险?前進也?!眲⒌Z記錄的觀點未改入《本義》。其六,《語類》卷七十三,沈錄曰:巽,風也。風之吹物,無處不入,無物不鼓動。詔令之入人,淪肌浹髓,亦如風之動物也。此條講論《彖傳》“重巽以申命”的語錄,沈錄于慶元戊午(公元1198年)以后。此語錄附有注文曰:“學履錄云:‘如命令之丁寧告戒,無所不至也?!惫烙嬌蚺c林學履同聞于慶元五年,時年朱熹七十歲。《本義》注曰:“巽順而入,必究乎下,命令之象?!鄙蛴涗浀挠^點未改入《本義》。《本義》對淵記錄的觀點多有修正,是因為淵所聞的時間較早?!侗玖x》未收入林學履、劉礪記錄的新觀點,是因為此時《本義》已經(jīng)封筆。董銖所聞的時間,縱跨《本義》封筆前后,故所記“大師克相遇”的內容改入了《本義》,而“觀我生進退”的內容沒有改入本義?!吧蛩劇钡那闆r與“董銖所聞”相似。四、“有小大者存乎帖”《系辭上傳》有“齊小大者存乎卦”一句,對此句,朱熹五十九歲、六十五歲前后、七十歲各有一說,《本義》保留的是六十五歲時的觀點。與此相似,朱熹對比卦九五爻辭“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一句,先后也有三說,其中早、晚兩種解釋見載于《語類》卷七十,中期解釋見于《本義》。首先來看“齊小大者存乎卦”一句。“齊”,王肅、韓康伯、孔穎達、胡瑗皆以“分辨”訓之,意謂分辨大卦與小卦;張載、張浚皆“均齊”訓之,意謂各卦平等,無大小之別。“小大”,王肅釋曰:“陽卦大,陰卦小。”孔穎達釋曰:“象有小大,故齊辨物之小大者存乎卦也,猶若泰則‘小往大來,吉亨’,否則‘大往小來’之類。”胡瑗釋曰:“陽主剛明而有生成之德,故其德大。陰主柔順而有消剝之行,故其德小。故六十四卦皆本陰陽剛柔之理以定其位也,故有大有小,君子必當明辨之。至如乾之與坤、泰之與否,損之與益,小過與大過,既濟與未濟,是皆所用不同,有小有大?!睆堓d釋曰:“卦有稱名至小而與諸卦均齊者,各著其義也。蓋稱名小而取類大也?!睆埧a屧?“卦之所設,本乎陰陽,陰小陽大,體固不同?!备骷抑f頗有不同。朱熹長期搖擺于諸家之間,曾多次修改自己的觀點。《語類》卷七十四有萬人杰所記語錄:“齊小大者存乎卦”。齊,猶分辨之意,一云“猶斷也”。小,謂否、睽之類。大,謂泰、謙之類。如泰、謙之辭便平易,睽、困之辭便艱險,故曰“卦有小大,辭有險易”。同樣的觀點,見于同卷黃所記語錄:“齊小大者存乎卦”。曰:“齊”字又不是“整齊”,自有個如“準”、如“協(xié)”字,是分辨字。泰為大,否為小?!稗o有險易”,直是吉卦易,兇卦險。泰、謙之類說得平易,睽、蹇之類說得艱險。在朱鑒編纂的《朱文公易說》中,有吳必大所記語錄:問:“齊小大者存乎卦”,龜山曰“陽大陰小”,如何?曰:“齊”,如“分辨”之義。泰卦為大,否卦為小?!柏杂行〈?辭有險易”,遇好卦便說得平易,如泰、謙之類是也。兇卦便說得艱難,如睽、困之類是也。三人所記的內容基本一致,可能同聞于朱熹的某一次講論。根據(jù)《語錄姓氏》,萬人杰聞于淳熙庚子(公元1180年)以后,黃聞于淳熙戊申(公元1188年),吳必大聞于淳熙戊申(公元1188年)、己酉(公元1189年)兩年。三人所聞時間交疊于淳熙戊申,則此次講論極可能發(fā)生于此年,時朱熹五十九歲。從這三條語錄可知,五十九歲的朱熹以“分辨”訓“齊”,以“卦義好壞”解釋“小大”,不取龜山楊時“陽大陰小”說。這次講論之后,朱熹曾接受楊時說,修改了自己的觀點,這可由《語類》卷七十四林學蒙所記語錄看出來。林學蒙記曰:問:“卦有小大,辭有險易”。陽卦為大,陰卦為小,觀其爻之所向而為之辭。如“休復吉”底辭,自是平易;如于“困于葛藟”底辭,自是險。曰:這般處依約看也是恁底,自是不曾見得他底透,只得隨眾說?!皢枴敝小瓣栘詾榇?陰卦為小”,正是今本《本義》“齊小大者存乎卦”注文“小謂陰,大謂陽”的文意?!皢枴敝小坝^其爻之所向而為之辭”,正是今本《本義》“卦有小大,辭有險易”注文“小險大易,各隨所向”的文意。林學蒙所聞,是在紹熙甲寅(公元1194年)以后。根據(jù)林學蒙記錄的這一條語錄,我們知道朱熹在紹熙甲寅即六十五歲前后,曾改變自己五十九歲時的觀點,取“陽大陰小”說入《本義》。從“自是不曾見得他底透,只得隨眾說”一語來看,朱熹對這個選擇不太滿意。七十歲時,朱熹又修正了六十五歲前后的觀點?!墩Z類》卷七十四有林學履記錄于慶元己未(公元1199年)的一條語錄:問:“卦有小大”……曰:看來只是好底卦便是大,不好底卦便是小。如復,如泰,如大有,如夬之類,是好底卦。如睽,如困,如小過底,盡不好底。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是不好人。所以謂“卦有小大,辭有險易”。大卦辭易,小卦辭險。所謂“好底卦便是大,不好底卦便是小”,是以“卦義好壞”解釋“小大”。而視復、泰、夬等卦為“好底卦”,又暗含著“陽大陰小”的觀念??梢娭祆渫砟甑挠^點,是主取“卦義好壞”說,兼取“陽大陰小”說。朱熹五十九歲時,是用“分辨”訓“齊”,用“卦義好壞”解釋“小大”,不肯采用“陽大陰小”說。六十五歲前后,是用“定”訓“齊”,采用“陽大陰小”解釋“小大”。七十歲時,則兼用“陽大陰小”與“卦義好壞”解釋“小大”。五十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