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根花卉病害及防治措施全套_第1頁
宿根花卉病害及防治措施全套_第2頁
宿根花卉病害及防治措施全套_第3頁
宿根花卉病害及防治措施全套_第4頁
宿根花卉病害及防治措施全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宿根花卉病害及防治措施全套病害名稱:銹病病因:通風透氣性差,氮肥過多鉀肥不足。宿根種類:玉簪、萱草、大花金雞菊、鳶尾、林蔭鼠尾草、宿根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病害癥狀:葉及花梗病害。病部初期可見孢狀斑點,破裂后散發(fā)出褐黃色粉狀物,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花梗變紅色,花蕾枯萎或凋謝。防治措施:不可過密,保持良好的通風,清除轉(zhuǎn)主寄主敗醬草;可用7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20%粉銹寧3000~4000倍液間隔10~15d噴施全株。病害名稱:葉斑病病因:蟲害或凍傷導致的葉片損傷。宿根種類:蓍草、大花金雞菊、鳶尾、林蔭鼠尾草、宿根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病害癥狀:葉片病害。病部葉片中心葉脈變黃,之后出現(xiàn)紅色或棕色病斑并枯死,病部有時擴散連接在一起,使病部呈現(xiàn)條紋狀,但植株不會死亡。防治措施:避免從上至下的澆水方式,葉片有水時避免在期間工作,發(fā)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70%代森鋅600倍液進行治療。病害名稱:根腐病病因:基質(zhì)排水不良,或由蟲害或人為造成的損傷。宿根種類:蓍草、大花金雞菊、鳶尾、林蔭鼠尾草、宿根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病害癥狀:根頸部病害,發(fā)病初期癥狀不易發(fā)現(xiàn),后期葉片變黃或倒伏,葉片可輕易抽出,葉片基部粘稠腐爛,有時可見菌絲體。防治措施:在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7~10d噴施一次,連噴2~3次。病害名稱:灰霉病病因:機械損傷或器官衰老,空氣濕度大。宿根種類:荊芥、林蔭鼠尾草、宿根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病害癥狀:葉片、莖稈病害,病原菌從傷口及衰老器官侵入,使受侵害部位軟化腐爛,并在表面形成霉層。防治措施:用50%異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釋噴施,5d用藥1次,連續(xù)用藥2次。病害名稱:白粉病病因:溫度適宜,濕度較大,植株生長勢弱的情況下。宿根種類:宿根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紫菀、全緣葉金光菊病害癥狀:初期為黃綠色不規(guī)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后病斑不斷擴大,表面生出白粉斑。防治措施:15%粉銹寧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菌素1000~1500倍液交替使用。病害名稱:蚜蟲病因:早春至秋季。宿根種類:萱草、大花金雞菊、鳶尾、林蔭鼠尾草、宿根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病害癥狀:危害葉片,嫩莖。成蟲和若蟲刺吸植物汁液,使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甚至干枯。分泌蜜露可導致煤污病發(fā)生。防治措施:噴施25%噻蟲嗪1500倍液、3%啶蟲脒1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病害名稱:蚧殼蟲病因:夏季高溫、高濕天氣為蟲害高發(fā)期。宿根種類:萱草、大花金雞菊、鳶尾、林蔭鼠尾草、宿根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病害癥狀:危害葉片,花梗。成蟲、若蟲以針狀口器插入花卉葉、枝組織中吸取汁液,造成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誘發(fā)煤污病。防治措施:在若蟲盛期噴藥,可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每隔7~10d天噴1次,連續(xù)2~3次。病害名稱:薊馬病因:溫室周年發(fā)生,露天春、夏、秋季均有發(fā)生宿根種類:玉簪、萱草、大花金雞菊、鳶尾、林蔭鼠尾草、福祿考、大花天人菊病害癥狀:危害葉片、花蕾和花梗。成蟲和若蟲銼吸植株葉片及花蕾汁液,被害葉片出現(xiàn)斑點、條紋;花蕾變形,掉落,花梗出現(xiàn)軟化。防治措施:在清晨露水未干時噴施10%蟲螨腈懸浮劑1000倍液,或25%乙基多殺菌素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病害名稱:白粉虱病因:溫室周年發(fā)生,露天夏、秋季發(fā)生。宿根種類:紫松果菊、宿根福祿考、紫菀、荊芥病害癥狀:危害葉片,吸食葉片汁液并注射毒素,使植物生長量降低,其分泌的蜜露會造成霉菌滋生。防治措施:發(fā)生初期用10%吡蟲威400~600倍液,或10%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噴霧。一般5~7d1次,連噴2~3次。蝸牛/蛞蝓病因:溫室周年發(fā)生、露天春、夏、秋三季均有發(fā)生。宿根種類:玉簪、宿根福祿考、八寶景天、林蔭鼠尾草病害癥狀:危害植物葉片,造成葉片孔洞或缺刻。防治措施:用6%密達殺螺粒劑或3%滅蝸靈顆粒劑,拌干細土均勻撒施于棲息地。主要宿根花卉種類分類喜陽植物:萱草、鳶尾、宿根福祿考、荊芥、蓍草、大花金雞菊、大花天人菊、紫菀、全緣葉金光菊、釣鐘柳、火炬花、藿香、假龍頭、景天、桔梗、婆婆納、山桃草、鼠尾草、芍藥、松果菊;喜陰植物:玉簪、林蔭鼠尾草、鈴蘭、八仙花、礬根、落新婦、紫露草、鐵筷子、虎耳草水生植物:千屈菜、鳶尾、黃菖蒲、香蒲、蒲葦;1.栽植前,對場地進行平整,深翻25~50cm,疏松土壤,清除栽培地雜草、樹根、枯枝、3cm以上的石塊等易損害或影響植物生長的雜物及病蟲害源等有害污染物。2.依據(jù)土壤結(jié)構(gòu)、有機質(zhì)含量、排水性等不同條件,栽植前進行土壤改良,將改良基質(zhì)(草炭、沙子、有機肥等)施入種植地中,在深翻范圍內(nèi)與原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進行土壤改良,平整土地。3.在平整土地上,以栽植點為中心沿四周往下挖穴而成。種植穴的大小,依據(jù)種苗規(guī)格大小而定。4.進場種苗(裸根苗或容器苗)根系發(fā)達,植株健壯、色澤正常,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進場種苗規(guī)格遵循在園林綠化領域?qū)嶋H應用訂購要求,或根據(jù)種苗大小等質(zhì)量性狀進行分級。5.容器苗視地域條件一年四季均可栽植;裸根苗宜于氣溫10~22°C栽培,或平均氣溫10°C以上的陰天或雨后初晴天栽植,高溫季節(jié)早晨或傍晚亦可栽植。6.容器苗脫盆后栽入種植穴中,覆土后與地面距離1~2cm時,輕按壓實;裸根苗宜將根系散布均勻,深度宜與原栽植埋深持平;露地栽植株行距按設計要求進行栽植。栽后及時澆透水,并及時補水,保持土壤濕潤。7.根據(jù)土壤墑情及板結(jié)情況,生長季中耕不少于1次,生長季內(nèi)及時除草。8.定植后2~3個月追肥。翌年及以后,無休眠期地區(qū),全年追肥。有休眠期地區(qū),生長季追肥。9.春季快速生長期,以氮肥為主;開花期以含氮磷鉀的全效肥為主;有休眠期地區(qū),入冬前適當增施磷鉀肥。10.視具體情況選擇穴施、溝施及撒施等追肥方法。每次施肥后及時澆水。11.根據(jù)不同植物生長周期及狀態(tài),剪除枯葉、病蟲枝葉、殘存花葶(枝),植株休眠后,剪除干枯枝葉,保留地上部分植株高度5~15cm。12.依天氣、土壤干濕情況及植株狀態(tài),適時適量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并結(jié)合中耕松土。夏季高溫時,灌溉宜早晚進行,避開中午前后高溫時段。雨量少的地區(qū)應視土壤墑情,加大澆水頻率。暴雨后及時排水。13.北方地區(qū),在土壤封凍前澆足封凍水,早春休眠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