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論能食與不能食_第1頁
《傷寒論》論能食與不能食_第2頁
《傷寒論》論能食與不能食_第3頁
《傷寒論》論能食與不能食_第4頁
《傷寒論》論能食與不能食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傷寒論》論能食與不能食

“胃是水和谷之海,六腸之源。入五臟,養(yǎng)五臟氣?!薄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分^“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庇种^“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梢娢笟獾膹娙鯇膊〉陌l(fā)生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而胃氣的強弱主要通過飲食的改變反應出來,了解食欲的狀況,進食的多少,對判斷患者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預后轉(zhuǎn)歸都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故仲景對于食欲的辨證十分重視,《傷寒論》中對于食欲的改變有能食與不能食兩種,試對食欲的辨證意義論述如下。1中醫(yī)病因病機能食,指飲食倍于平常,且時有饑餓感,也稱“能食善饑”、“多食易饑”《傷寒論》有“消谷引食”、“消谷善饑”、“欲得食”等提法,共14條,病機以中焦實熱為主,但也可見于脾胃氣復證,試分析如下:1.1發(fā)燒綜合征1.1.1“能食”是診斷陽明病胃熱證的最主要依據(jù)190條“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風為陽邪,主動,侵入陽明易化熱化燥,加之胃陽素旺,陽熱能消谷,可見“能食”是診斷陽明病胃熱證的主要依據(jù)。1.1.2惡寒所食,所食之病198條“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者,其人咽必痛”。揭示陽明熱證,熱動于陽明胃氣而克食,邪熱犯于太陰肺而氣上逆。1.1.3好,已私有制,大受所著227條“脈浮,發(fā)熱,口干,鼻燥,能食者,則衄?!逼渥C機為邪熱在陽明,且迫及血中并消灼陰津,能食僅說明有胃熱,而腸腑尚無燥結(jié)里實。1.1.4包括抵抗湯證257條:“合熱則消谷善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擋湯?!毕壬起嚩淮蟊?說明血分有熱影響及胃。1.2錯誤的證據(jù)1.2.1當不可食,皆不食333條:“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逼渥C機是誤吐傷胃,胃氣大亡大竭,胃陽虛燥,其陽氣暴越外露,欲求救于食,可陽明胃氣之受納、腐熟功能衰竭,后天不能化生,死不治。1.2.2類除中證是胃氣復蘇之證如332條:“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币源苏撌龀凶C有類除中證之分,除中證乃胃氣衰竭而暴越于外,類除中證是胃氣恢復而能通降。仲景在“能食”之前冠以“反”字,以揭示能食的證機有兩種,一是陽氣恢復而能食,一是陽氣衰竭而求食,其辨證關(guān)鍵在于是否有暴熱,以此而明病變癥結(jié)所在。1.3胃氣1.3.1陽明胃氣通降如215條“若能食者,但硬耳。”能食者,為陽明熱結(jié)輕證,其大便雖硬,但未至不通,故陽明胃氣尚能行使通降。251條“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逼渥C機為陽明邪熱內(nèi)結(jié),雖濁氣壅滯,但陽明胃氣尚能通降。1.3.2在三陰不受邪證的情況下如270條“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指出太陰少陰厥陰正氣內(nèi)存,則邪氣不能傳入,病不得發(fā)生他變,故而脾胃調(diào)和。1.4胃氣恢復1.4.1得食,之病為四339條“數(shù)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眰疅嵘傥⒇收?經(jīng)數(shù)日后,若見小便通暢而色清白不黃者,說明里熱漸去,津液漸復,若伴見食欲漸佳,則提示為胃氣漸復。1.4.2“能食”與“致食”如384條“下利后,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經(jīng)中,頗能食,復過一經(jīng)能食,過之一日當愈?!敝倬斑B用三個“能食”即言“能食者愈”以揭示陽明胃氣恢復,病邪得去,病為向愈;又言“頗能食”以揭示陽明胃氣在恢復過程中飲食會逐漸增加;“復過一經(jīng)能食”說明陽明胃氣完全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尤其病久胃氣大傷,不可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急于飲食完全恢復正常。因而病情向愈,提示胃氣已經(jīng)逐漸恢復,而正氣漸旺,故判斷其病不久將愈。2納飲食的證候不能食指脾胃運化失常,不思飲食以及厭惡飲食和不能受納飲食的證候,《傷寒論》中有“不欲食”、“饑不欲食”、“嘔不能食”、“饑不能食”、“食不下”、“飲食入口則吐”、“水漿不下”等提法,共26條,試分析如下。2.1發(fā)燒綜合征2.1.1少陽膽熱逆亂胃氣證機如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97條:“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逼渥C機是少陽膽氣內(nèi)郁,膽熱逆亂胃氣,胃氣不降,故不欲食。266條:“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脅下痛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膽熱內(nèi)郁,氣機壅滯,濁氣逆亂邪入少陽,氣機不利,妨礙飲食運化;148條“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jié),必有表,復又里也?!逼渥C機是少陽膽氣內(nèi)郁,胃氣失疏而不降,治當清少陽膽熱,和陽明胃氣。2.1.2不欲飲食,消極如339條“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飲食,煩躁。”其證機為厥陰肝熱,壅滯氣機而不得升降,陽氣郁滯而不能外達,肝熱逆亂胃氣陽熱內(nèi)郁而肝氣不合則胃氣不和故不欲飲食。2.1.3可見楊明證轉(zhuǎn)換185條“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其證機為熱結(jié)于里,陽熱郁結(jié)于胃,氣機不暢故胃脘部脹滿不適,胃氣不降則口不欲飲食。2.1.4“取陽明熱結(jié)輕證”215條:“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北骊柮鳠峤Y(jié)重證與陽明熱結(jié)輕證的一個重要鑒別要點即是:能食者,為陽明熱結(jié)輕證,不能食者,為陽明熱結(jié)重證。251條“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硬,后必溏。”其證機是陽明腑氣阻滯不通,濁氣不降,飲食不入。2.1.5頭汗出者,改革食法228條“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jié)胸,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逼渥C機是陽明郁熱留擾胸膈,胸膈臨近胃脘,胃脘被擾,升降失常而氣機郁滯。2.2虛實綜合征2.2.1“胃傷”證證如120條:“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逼渥C機是太陽表證,以吐法發(fā)散祛邪,胃氣受損,而脾未傷,尚能運故腹中饑,胃傷不能平息氣機上逆之勢故口不能食。2.2.2可見陽明中冷綜合征190條“陽明病,不能食者,名中寒。”陽明胃氣受寒氣所襲,胃氣不得通降,胃陽素弱,陰寒不能化谷。2.2.3飽則微e195條“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逼渥C機是素體胃陽不足,或傷寒誤治損傷中陽而成陽明中寒證,胃陽虛弱,收納無權(quán),故不能多進飲食而難以飽食。2.2.4胡不和胡味,以養(yǎng)肝之法98條“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其證機是脾陽素虛,誤用攻下致,脾不能運,胃不得納,食不得入。2.2.5“取陽明”之誤證194條“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辨陽明寒證之不能食頗似陽明熱結(jié)證,不可誤將陽明寒證辨為熱證,若誤為陽明熱證,而用攻下的方法,則會加重病情。2.2.6顯示陽明氣虛證226條“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證機是胃陽虛衰,陰寒內(nèi)盛,故胃虛不納,濁氣不降而上逆。2.2.7脹滿不能食也209條“此但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弊C機是初硬后溏之大便妄用攻下,必損傷脾胃,中陽受傷,納運失常,以致發(fā)生腹部脹滿,不能食,甚至飲水則噦等變證。2.2.8數(shù)也無熱,則以胃中虛冷消谷122條:“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也,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逼渥C機為脾胃之氣虛弱,脾不運,胃不納,濁氣內(nèi)結(jié)。2.2.9表明太陰脾證273條“食不下,自利益甚?!逼渥C機是太陰脾不運化,脾不運則胃不降,濁氣填塞,故食不下。2.3證明2.3.1成結(jié)已,水漿失150條“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結(jié)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指太少合病誤用下法,致胃傷氣逆而食不下。2.3.2胃功能正常,見病所需355條“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jié)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逼渥C機是胸膈有痰邪所壅塞而阻滯肺胃氣機故胸膈心下滿悶,不能進食。綜上所述,脾胃屬土,脾為太陰濕土,主運化水濕而又喜燥惡濕,主升清,胃為陽明燥土,喜潤,惡燥,主降濁,脾胃以運化水谷,化生氣血為主要功能,故脾胃功能正常與否是能食與不能食的主要原因。能食主要見于胃陽偏盛者,因胃中有熱,入能消谷,故能食;或脾胃功能正常,脾能運,胃能納,飲食有序有節(jié)以化生氣血為用;或脾胃氣復,病情向愈而逐漸能食;或因邪侵襲中焦脾胃,脾胃功能雖受挫,或脾胃之氣欲竭而亡反能食。不能食見于中陽素虛,陰寒入侵,病邪耗傷陽氣以及誤用汗吐下等法損傷中陽,皆可導致,水濕停滯,痰飲滋生,脾陽下陷,胃氣上逆而不欲飲食或飲食不進;若素體陽虛或失治誤治耗傷津液,熱入陽明,化燥成實,燥屎阻于大腸,濁陰不降,胃氣上逆,或下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