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是貓》中的動物視角_第1頁
淺析《我是貓》中的動物視角_第2頁
淺析《我是貓》中的動物視角_第3頁
淺析《我是貓》中的動物視角_第4頁
淺析《我是貓》中的動物視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析《我是貓》中的動物視角

日本作家夏木旭子接受了東西方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尋找個性、要求自由和關注個人意識的思想。但夏目漱石的這種思想與東方固有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發(fā)生強烈碰撞,造成他抑郁、厭世和憤世嫉俗的精神狀態(tài)。幸運的是,這種精神危機反而成了作家創(chuàng)作的動力,透過《我是貓》,“作家用貓眼看人生與社會,其中充滿離奇的想像,但它不是癲狂的瘋人語,而是在精神重壓之下的憤懣的傾訴,那境界遠遠高于世上哲理大家。”(P3)那么作品是如何通過貓的視角來敘述故事的,又是通過怎樣的敘事技巧達到了怎樣的敘事效果呢?一敘述地位上的世界文學現(xiàn)代敘事學理論對敘述視角的界定向來觀點不一,眾說紛紜。在敘事學研究早期,英國學者珀西·盧伯克曾強調視點(pointofview)問題就是“敘述者與故事之間的關系問題”。受其影響,后來的敘事學家們在探討視角時,曾經(jīng)一度關注敘述視點(敘述人稱)和敘述聲音(是否發(fā)表評論、是否概述事件)。雖然這一觀點因忽略了敘述者和感知者的差別而遭到現(xiàn)代敘事學家們的批判,(P81-83)但不可否認的是敘述人稱在視角研究中的重要性?!昂啞W斯汀把《理智與情感》從書信體變?yōu)榈谌朔Q小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和卡夫卡的《城堡》的早期稿本都是用第一人稱寫成的,然后才成第三人稱……如果他們認為視點無關緊要的話,他們就不會進行這樣辛苦的改寫了?!?P131)這里所說的視點也可以說就是敘述人稱,如果不是敘述人稱上的改變,這些世界文學的經(jīng)典將會有怎樣不同的命運呢?雖然現(xiàn)代敘事學并不認為敘述人稱就是敘述視角,但它往往與敘述視角共同作用,使作品達到預設的敘述效果,因此,當我們比較作品的敘述視角時,不妨從其敘述人稱談起。敘述者在敘事作品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在作品中擔負著敘述故事的任務,而這一任務首先是通過他對“我”、“你”、“他或她”三種人稱的靈活調度而得以實現(xiàn)?!段沂秦垺肥怯玫谝蝗朔Q寫成的,這從作品標題就可窺見一斑,而敘述過程中則以“咱家”、“我”這樣的稱謂貫穿始終。“采用第一人稱‘我’進行敘述的最大好處,首先在于真實感強,……伴隨著這種真實感而來的,是一種親切感”(P306),因為“我”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和敘述者,既可以參與到故事的整個情節(jié)中,展示自我的內心感受,又可以離開作品環(huán)境而向讀者進行描述和評價,仿佛小說是某人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的如實寫照而非虛構?!段沂秦垺分械摹拔摇彪m是貓,但他具有人的完全意識。通過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讀者忽而像是看到一個貓形人,會說話,會思考,會發(fā)表議論,仿佛自己成了貓的傾訴對象,不自覺地承擔起了傾聽和理解的義務;忽而又像是來到了貓國,變成了貓類,與其他貓一起感嘆一生的命運多舛、人類的卑劣虛偽、社會的黑暗殘酷。作品以貓作主人公,卻感受不到作品的虛構性,反而使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第一人稱敘述的局限通常在于故事被限制在“我”活動和認知能力范圍內的人和事,之外的一切人和事都不能進入作品,這就造成了創(chuàng)作中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障礙?!段沂秦垺分杏写罅康娜宋锟坍?難道這只貓認識、了解所有的人和與他們相關的所有的事?這顯然不大可能,但作者在敘述時總是變化手法,將貓公放在旁觀者的位置,通過貓的各種感官來捕捉信息。我們跟著他的身影一會兒呆在苦沙彌的書房,一會兒來到金田家的廚房,一會兒鉆進鄰家的后院,遇到各色貓類,見到各種人物,他們說什么,做什么,全都入了貓公的法眼和靈耳。于是,讀者在不同場景中的貓和貓、人和人的對話中,了解了大黑、花子,了解了迷亭、寒月,以及他們眼中的人類與社會。《我是貓》充分利用了第一人稱敘述的優(yōu)勢,并最大程度地彌補了不足,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眾生圖,引發(fā)了讀者對社會、對人類更深的了解和思考。二敘述者視角對故事人物的敘述模式敘述人稱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直覺上的審美效果,或令我們身臨其境,或讓我們眾覽群山。當法國敘事學家熱奈特明確提出了“誰看”和“誰說”的區(qū)分,并提出用focalization(聚焦,視角)來替代“pointofview”時,我們才感受到視角的內涵比人稱更復雜,更具體,更豐富。申丹在質疑了以往敘事學家對視角的定義和分類后認為,“傳統(tǒng)文論在探討視角時,傾向于僅關注人稱差異,埋沒了‘人物視角’;當代敘事學界則完全不考慮人稱的作用,這實際上是矯枉過正了?!庇谑?她將敘述人稱和人物視角結合起來,在前人的基礎上,將視角分為四大類:(1)無限制型視角(即全知敘述);(2)內視角;(3)第一人稱外視角;(4)第三人稱外視角。(P81-83)雖然這一分類過程中概念辨析的復雜性給我們理解和廓清每種視角類型帶來了難度,但其實作者采用某種敘述視角,目的就是為幫助他所創(chuàng)造的故事敘述者來完成調節(jié)作品與讀者距離的使命的,以使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盡量完整地體現(xiàn)在作品中,又盡量多地傳達到讀者那里。而以上敘述視角所達到的效果正是依次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距離,也即作者依次淡出作品,讀者更多地介入作品。《我是貓》被公認為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但作者沒有以現(xiàn)實主義典型的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來敘述故事,而是運用第一人稱,將敘述者和感知者角色兼容于故事人物“我”一身。作品以個人化的視角敘述人物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構成敘事學中的“內視角”,或稱“人物視角”模式。在這種敘述視角中,“咱家”———那只沒有名字的貓作為敘述者和感知者,進入故事和場景,或講述親歷或轉敘見聞,其話語的可信性、親切性自然超過全知視角敘事。另外,《我是貓》的內視角敘述還可根據(jù)申丹的分類細分為見證人視角。雖然表面看來,作為敘事者的貓是故事的核心,但作者想要真正刻畫的則是貓的主人和他周圍的各色人物,貓的真正作用是見證這些人物的言行,將它們敘述出來并給予評價。這一視角在作品中的運用可以達到以下敘述效果。首先,作為事件的目擊者、見證人,敘述者的敘述對于塑造主要人物的完整形象更客觀、更有效,因為敘述者以第三人的客觀姿態(tài)觀察和描述主要人物形象?!昂逻@個人,大約也是主人的昔日門徒,如今已經(jīng)出了學門,據(jù)說比主人混得闊氣多了。不知為什么,他常到主人家來玩,一來就鳴盡心中之不平才走。諸如,似乎有女人對他鐘情,又似乎沒有;似乎人生很有意義,又似乎很無聊;似乎太悲慘,又似乎很歡快之類?!?P21)貓公在此處描畫了一個有學識、有思想,卻又活得無奈、平庸的知識分子形象。關于苦沙彌,文中有這樣一段,“主人照例穿著那件印有家徽的黑棉袍,外加一件棉坎肩。據(jù)說這是兄長留給他的遺物。二十年來已經(jīng)穿舊……主人的服裝,沒有年末與歲初之分,也沒有便裝與禮服之別。離家時,他袖起手來,信步而去。他是沒有外衣呢?還是雖有卻嫌麻煩,不肯換?咱家不得而知?!?P23-24)三言兩語,人物保守但清高,憤世嫉俗但又故作風雅的特征就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小說對美學家迷亭、詩人東風以及哲學家獨仙、商人金田一家、甘木醫(yī)生等人物形象的刻畫也都是入木三分。其次,有時敘述者對所敘述的人物和事件做出感情反應和道德評價,這不僅為作者間接介入提供了方便,而且給作品帶來一定的政論色彩和抒情氣息。其實,我們在作品中隨處可以看到貓公在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抒發(fā)自己的所思所想,一點小事就引發(fā)他大串的議論和批評,其言辭之犀利,話語之譏諷非一般人所能為,于是生旦凈丑各色人物紛紛登場,虛偽自私、傲慢冷酷、麻木不仁、愚昧淺薄等各種人類的積習和劣根被揭露得淋漓盡致,國家機器、社會制度也被批判得體無完膚?!斑€有鄰家貓雜毛哥說:‘人類不懂什么叫所有權?!秸f越氣憤。本來,在我們貓類當中,不管是干魚頭還是鯔魚肚臍,一向是最先發(fā)現(xiàn)者享有取而食之的權利。然而,人類卻似乎毫無這種觀念。我們發(fā)現(xiàn)的美味,定要遭到他們的掠奪。他們仗著胳膊粗、力氣大,把該由我們享用的食物大模大樣地搶走,臉兒不白不紅的?!?P5)“假如可以將土地切成小塊按畝論價地拍賣,那么,我們呼吸的空氣,也就可以切成一尺見方的小塊而進行拍賣了。假如既不能零售空氣,又不能割據(jù)蒼天,那么,土地私有,豈不也是不合理的嗎?”(P134)這樣的批判在作品中俯拾皆是,甚至連主人收到的明信片上的一只貓也成為“咱家”借機諷刺人類高傲自大卻又愚昧無知的契機。第三,通過敘述者傾聽別人的轉述,靈活地暫時改變敘事角度,以突破他本人在見聞方面的限制。作者為彌補敘述者見證人視角的有限性,將大量的貓類和人類對話直接在小說中引用,造成極強的現(xiàn)場感。我們跟著貓公一會兒進入貓的世界,從眾貓的視角了解貓類的生活以及貓類對人類的不滿,一會兒進入人類世界,從苦沙彌和朋友們的視角了解社會的腐敗與人類的無知,一會兒又回到貓公的視角,聽他諷刺人類社會的惡習與不自量力。大段的評論性話語和直接引用對話是作品一個顯著的特點,通過這些方式,讀者似乎感覺到一種全知敘述者若隱若現(xiàn)的存在,就連貓公淹死時的感受,在作品中也被敘述得栩栩如生,“說不清這是痛苦,還是歡快,也弄不清是在水中,還是在客室。愛在哪里就在哪里,都無妨了。只覺得舒服。不,就連是否舒服也失去了知覺。日月隕落、天地粉齏!咱家進入了不可思議的太平世界。咱家死了。死后才得到太平。太平是非死得不到的?!?P477)這種邏輯視角的豐富性充分地彌補了人物內視角的有限視野。第四,見證人在敘述主要人物故事的時候,由于他進入場景,往往形成相互之間的映襯、矛盾、對話關系,這無疑會加強作品表現(xiàn)人物和主題的力度,有時則會借以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于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貓的觀察、批評和議論,以及透過貓的視角所轉述的人物的對話,因此,貓和人之間的和諧與對立就成了作品一個重要的主題。連貓都能意識到自身和人類的弱點而加以揭露和諷刺,反觀人類,我們人類不是顯得很麻木、迂腐、無知而又愚蠢嗎?貓仿佛成了敏銳而理性的智者,人類似乎反而成了令人捧腹的滑稽小丑。再者,貓終歸到底還是這世界中的一員,作品借貓之眼看世界,借貓之口揭露社會,借貓之思而鞭撻人類,貓成為人類的他者,而只有借助他者,人類才能反觀自己,反思自己,改善自己。申丹將第一人稱見證人敘述分為兩種,分別歸于內視角和外視角敘述中。在這里,筆者不再對這兩種更細的分類進行專門的分析,但應該明確的是,在《我是貓》中,見證人“我”正在經(jīng)歷事件時的視角和觀察位置處于故事邊緣的“我”的視角在作品中均有運用,前者因為“我”涉足事件之中而使敘述具有主觀性,屬內視角;后者則因“我”處在故事邊緣而使敘述具有客觀性,屬外視角。無論其敘述視角有何變化,《我是貓》都是一部深入內心、透視人性、揭露社會、引人深思的作品,而能達到這樣的審美效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以一只貓而不是人作為故事的敘述者。三動物與人物——“身份”與“自由”在《小說美學》一書中,有多種以敘述人為依據(jù)的敘述格局分類,其中有一種叫作傀儡敘述,“是作者為了制造虛虛實實、撲朔迷離的藝術效果,而采用的虛擬性敘事?!?P82)如《紅樓夢》讓一塊石頭來敘事,《大公雞悲喜劇》讓大公雞來敘事。因此,《我是貓》讓一只貓來敘事就理所當然地應屬于傀儡敘事。在這種敘事中,其實真正的敘述人仍是人,只不過被安上了貓的假面,以便于從貓的視角看到人的視角所達不到的地方,從貓的意識中得到人的意識所無法企及的思想。假如《我是貓》里的敘述者不是貓而是人,則作品中所有的諷刺譏嘲,因為受著“人”的限制,勢必會大為削弱,失去深厚的感人力量,而貓卻可以憑著它的貓眼貓心,肆無忌憚地言其所欲言,無拘無束地想其所敢想。這一傀儡敘事方法的運用也跟第一人稱敘述有關,因為“在第一人稱的作品中,敘述者不能是一個令人感到沉悶而單調的人,他必須在小說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就能吸引住讀者的注意力,是一個值得讀者去了解的人物?!?P308)這就要求敘述者具有獨特的魅力,不僅要見多識廣,生性活潑,而且得能說會道,能用藝術語言向讀者傳達他的感受。貓公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會說話、會思考的能力,又生來幽默敏銳,博學多識,富于哲理,精于辭辯,通曉天地古今。正因為它是一只貓,難以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具備的種種不同尋常的特征都賦予于貓公,既使他成為一個引起讀者興趣的敘述者,又因為這種有悖常理的視角而產(chǎn)生了一種戲劇性反諷效果。一只動物,會說、會笑、會觀察、會思考,還會做出判斷,發(fā)表議論,讀者對這種敘述者和敘述材料極不相符的事實能一眼識破,從而反覺得敘述者的敘述口吻和見解有趣可笑,能使讀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間所傳達的那種諷刺效果。其實,從動物視角來針砭時弊,嘲諷人類,還能達到一種陌生化的效果。陌生化就是采用創(chuàng)造性的獨特方式,使人們面對熟視無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