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練習題_第1頁
《愚公移山》練習題_第2頁
《愚公移山》練習題_第3頁
《愚公移山》練習題_第4頁
《愚公移山》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愚公移山》練習題班級姓名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2.翻譯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寒暑易節(jié),始一返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以殘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似的一項是()。(3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B.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C.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D.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或使用方法相似的一組是()(2分)A、于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B、而而山不加增默而識之C、以以殘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之雖我之死,有子有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5.選出下列句中的“于”與“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義相似的一項。()A.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B.皆以美于徐公C.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D.生于憂患,死于安樂6、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寫法的分析,不對的的一項是()A.愚公飽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張,這個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yīng),卻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和智叟的無情譏笑。B.愚公在對智叟進行反駁時,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無窮”而“山有盡”的道理,說得智叟啞口無言,無力回擊。C.文章故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挖苦的效果。D.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jié)局,包括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7.選出下列說法對的的一項。()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挖苦了智叟了鼠目寸光。B.本文采用神話結(jié)尾,重要是宣傳輪回報應(yīng)的迷信思想。C.寫智叟的“笑”,寫除了智叟自作聰穎的神態(tài);而寫愚公“長息“,則寫出了愚公因移山艱難而愁苦的樣子。D本文運用了對比和烘托的寫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8.請解釋下面卡片中加點詞的詞義。(3分)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詞序號例句詞義亡①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②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③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9.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據(j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作者在論述愚公移山的過程中,寫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寫愚公與智叟辯論的作用是。(2分)11.從文中畫線句子看,你認為愚公“愚”嗎?為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你怎樣看待愚公的“移山”行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面兩人說的話,在體現(xiàn)的意思和情感上有無異同?請作簡要闡明。(3分)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智叟:“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答:14.根據(jù)你對本文的理解,說說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3分)答:15.閱讀《楊布打狗》,并完畢題目。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注釋:楊朱:戰(zhàn)國初期哲學家。緇(zī):黑色。撲:打,敲。無:不要。向者:剛剛。(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衣素衣而出(穿)B。天雨(下雨)C。子無撲矣(孩子)D。子亦猶是也(仿佛)(2)解釋下列加點詞。①衣素衣而出②子亦猶是也③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④豈能無怪哉(3)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原文: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這則小故事中,你領(lǐng)悟到了一種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誦停止(停止兩次)。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16.閱讀《薛譚學謳》,完畢題目。薛譚①學謳②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③,撫節(jié)④悲歌⑤,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⑥,終身不敢言歸。[注釋]①薛譚、秦青:傳說中秦國兩名善于唱歌的人。②謳: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③衢:大路。④撫節(jié):打著節(jié)拍。⑤悲歌:唱出悲壯的歌。⑥反:通“返”,返回。(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①未窮青之技()②自謂盡之()③遂辭歸()④薛譚乃謝求反()(2)翻譯句子。①秦青弗止,餞于郊衢。②聲振林木,響遏行云。(3)薛譚為何“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了呢?(4)這則小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1.D

2。C

3.假如你的狗出去時是白的回來時成了黑的,莫非你能不覺得奇怪嗎?4.凡遇是非,切莫忙于責人,應(yīng)首先從自身找原因?;蛉魏问虑椋瑧?yīng)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既要辨別其外在形式,更要重視其內(nèi)在本質(zhì)。)5.①下雨②奇怪6.①身穿白色的衣服出門

②迎上去沖著楊布叫7.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參照答案(一)18.⑴通,變通⑵窮盡⑶愁⑷通“無”評分原則:每處1分,第⑷題直接寫“無”,也不扣分,共4分。19.你太不聰穎了!評分原則:整體意思答對,關(guān)鍵詞“惠”、“甚”翻譯對的,得3分;“惠”、“甚”翻譯錯誤,每詞扣0.5分。共3分。20.D評分原則:共3分。21.不愚。由于從這個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并且具有長遠、發(fā)展的目光,盡管憑他個人能力不能實現(xiàn)目的,但他堅信只要后裔子孫堅持奮斗,總有一天會移掉大山!評分原則:表明態(tài)度,得1分;不怕艱難、堅持不懈,得1分(只寫到了‘堅持不懈”也給1分);具有長遠的目光或“發(fā)展的目光”,得1分。意近即可。共3分。(二)6.(4分,每題1分):(1)將要、將近。(2)這里指險峻的大山(3)通“慧”,聰穎(4)用簸箕和土筐裝土石。7.(2分):D8.(2分):C9.(4分,每題2分)(1)憑你的(目前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難平(1分),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呢(1分)(2)你的心(思想)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1分),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1分)。10.(3分)示例:眾人“雜然相許”(1分)并紛紛獻計獻策(1分),表明他們是堅決支持愚公移山的;此外,鄰人剛剛七、八歲的孩子也跑來幫忙(1分),闡明愚公移山之舉深得人(三)將要②變化、變換③答應(yīng)、贊同④聰穎15.①山之一毛(“之”作助詞的句子)(1分)②聚室而謀(或:笑而止之)(1分)16.憑著(你)老邁的年齡和殘存的力氣,連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這些土石怎樣呢?(“以、曾、毛、如……何”翻譯對的得2分,整體體現(xiàn)流暢1分)17.闡明愚公移山的行為得人心(1分)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堅(1分)。18.愚公移山體現(xiàn)了堅韌不拔的精神(1分),這種精神可以鼓勵人們戰(zhàn)勝工作中的困難(1分)。因此,愚公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