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曲面貼角鼻坎脈動高壓特性分析_第1頁
溢洪道曲面貼角鼻坎脈動高壓特性分析_第2頁
溢洪道曲面貼角鼻坎脈動高壓特性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溢洪道曲面貼角鼻坎脈動高壓特性分析

1解決消能問題和目作為主要的排水建筑物,溢流道的出口和水位可根據(jù)兩種配置方式進行配置:一種是與河流軸之間的一定角度,另一種是與河流軸平行的。對于第一種布置方式,當夾角角度不大時,采用窄縫或連續(xù)式挑坎都可以解決泄洪消能問題,當夾角角度過大或出現(xiàn)第二種布置方式時,簡單的窄縫或連續(xù)挑坎都不能解決水流的導向消能問題。曲面貼角鼻坎作為一種使高速水流有強烈導向作用的消能工,對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jù),但解決消能問題的同時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即鼻坎高壓振動問題。使鼻坎產(chǎn)生高壓振動的一個主要作用力,就是水流在鼻坎上較大脈動壓強作用問題。因此研究鼻坎水流脈動壓強特性就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已建工程原型脈動壓強資料分析,對曲面貼角鼻坎的脈動壓強特性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在分析基礎上,結合模型試驗資料對脈動壓強相似性問題進行了對比分析。2鼻坎和折流器某工程樞紐由大壩、泄水建筑物和電站三部分組成,泄水建筑物由壩身泄水孔和岸邊溢洪道組成,溢洪道位于左岸邊。由于受樞紐布置及出口消能等因素的影響,溢洪道體型比常規(guī)體型較為復雜,豎向有兩個渥奇面及一個變坡,水平向收縮后又旋轉,出口使用了曲面貼角鼻坎和折流器,鼻坎體形如圖1所示。在鼻坎前后,高速水流邊界體形發(fā)生突變,為了對突變處水流脈動壓強特性進行研究,先后通過模型與原型,分別對水流脈動壓強進行了觀測。3動脈高血壓分析3.1測試結果分析原型觀測測點布置如圖1所示。考慮到溢洪道a-a斷面是邊墻曲線變化的一個奇點,即邊墻旋轉的同時,從頂部到底部,曲率半徑不斷減小。體型變化必然伴隨高速水流特性的變化,所以脈動壓強觀測測點主要分布于鼻坎近底部的邊墻上。其中1#、2#、3#測點主要是為測試脈動壓強隨高程的變化分布規(guī)律而設,2#、4#、5#測點是為尋找近底部脈動壓強分布規(guī)律而設。觀測共進行多組測試記錄,通過對測試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儀器所采集數(shù)據(jù)基本穩(wěn)定,同一測點最大與最小之差不超過2%,避免了儀器或水位不穩(wěn)定對測試結果的影響。為了對測點處原型壓強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將各測點時均壓強與脈動壓強、紊動強度分布進行匯總如圖2所示。其中紊動強度即脈動壓強與時均壓強之比的百分數(shù)。3.1.1水體幫助部位從圖2中可以看出,近底部2#、4#、5#點時均壓強比其上部對應點稍大一些,近底部靠近拐點的2#點比鼻坎上的4#、5#點大一些。時均壓強出現(xiàn)這一分布規(guī)律的主要原因在于拐點處邊界對水流的作用力。2#測點處于邊界的導向圓弧上,水流出現(xiàn)離心力作用,流速被減小,動水壓強增加。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分析,即動能轉化成壓能,所以2#點時均壓強比較大。而后面的溜槽與鼻坎又迫使水流在橫向收縮的同時,縱向拉開,特別是溜槽的出現(xiàn),水流流場發(fā)生較大變化,迫使水流縱向下降的趨勢勢必導致水流流速增加,流速增加必然出現(xiàn)壓強沿程減小的趨勢,所以4#、5#點相對于2#點壓強有所下降。所有測點時均壓強變化規(guī)律與體型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3.1.2u3000紊動強度及沿程增加從圖2中各測點脈動壓強分布情況看,脈動壓強比較穩(wěn)定,基本分布在30kPa左右,沒多少變化。結合時均壓強與脈動壓強值進行水流紊動強度的統(tǒng)計計算,計算結果如圖中水流紊動強度分布規(guī)律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2#測點雖然壓強最大,但其紊動強度卻最小,處于各測點中最高位置的1#測點雖然壓強最小,但其紊動強度卻最大。近底部紊動強度有沿程增加之趨勢。文獻對紊流脈動流能量方程進行討論后得出如下結論:紊動就要不斷耗散能量,而為了保持紊動,就要不斷向其提供能量,提供能量的方式就是時均流通過雷諾應力進行傳遞。即時均流能量減小,脈動流能量增加。此處1#測點靠近水面,壓強較小,水流摻氣較多,渦旋比較劇烈,導致紊動強度加劇;而近底部水流時均壓強較大,紊動強度卻比較小。隨著測點位置向下游的推進,在鼻坎附近,水流又出現(xiàn)縱向拉開之趨勢,臨空面增加,摻氣隨之增加,則時均壓強不斷減小,時均流所具有的能量必然下降,紊動強度又呈現(xiàn)增加趨勢。這一變化規(guī)律符合水流邊界的變化,即鼻坎前到鼻坎中水流紊動強度隨著體型不斷變化呈現(xiàn)交替變化規(guī)律是合理的。從圖2中還可以看出,所測各點最大紊動強度均不大于10%,比較小,說明鼻坎處水流脈動壓強對建筑物安全運行不會產(chǎn)生影響。3.1.3壁壓脈動參數(shù)特征頻譜特性是水流脈動壓強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合理的頻域范圍和結構對建筑物安全具有非常重要意義。頻域范圍即通常所說的優(yōu)勢頻率,頻域結構即頻率類型。優(yōu)勢頻率的計算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以大于或等于最大譜密度值的1/2為界限進行確定,另一種是以大于或等于譜密度曲線中面積的1/2為界限進行確定,兩種方法無本質區(qū)別。此處以大于或等于最大譜密度值的1/2為依據(jù)進行統(tǒng)計。各測點頻率特征參數(shù)統(tǒng)計如表1所示。文獻指出:壁壓脈動分為兩種,一種是均勻流和漸變流邊界上的脈動,一種是流態(tài)突變邊界上產(chǎn)生的脈動。前一種脈動主要受小渦旋影響,頻域結構為高頻、多峰、低幅脈動,后一種受大尺度渦旋影響,頻域結構多呈現(xiàn)低頻、單峰、高幅脈動。通過表1可以看出,此處水流基本上屬于低頻大尺度脈動,且各測點的頻域變化規(guī)律與圖2中紊動強度變化規(guī)律比較一致。1#測點紊動強度最大,其優(yōu)勢頻率范圍最小,為單峰脈動;近底部2#、4#、5#測點優(yōu)勢頻率范圍較大,呈現(xiàn)雙峰脈動。該頻率特性不會與建筑物自振頻率發(fā)生耦合共振,因此對建筑物結構安全也不會產(chǎn)生影響。3.2原生長規(guī)律和模型測試結果試驗在1∶50模型上進行,測點與原型位置基本相同,壓強測試結果按重力相似準則換算到原型,分布如圖2所示。試驗是按標準工況庫水位進行測試,而原型是按觀測時水庫實際水位進行測試,所以原型庫水位比模型測試工況高約1m,測試結果會出現(xiàn)一些差異。模型時均壓強、脈動壓強、紊動強度分布規(guī)律如圖2中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模型時均壓強與原型時均壓強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模型水位比原型低約1m,在邊界相對突變不大的1#、3#測點,模型時均壓強比原型小,在邊界突變比較大的2#、4#、5#測點,時均壓強比原型還大。這些變化都順應了高速水流流場的變化規(guī)律。脈動壓強分布規(guī)律與原型相同,但總體幅值比原型小,大約只有原型的40%~50%。一方面有水位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也有測試差別、甚至于相似性的影響。由于脈動壓強的減小,水流紊動強度也出現(xiàn)了一些差異。強度幅值約占原型的40%~50%,分布趨勢比較一致。由于頻率的相似性問題爭議比較大,所以只對模型頻率進行匯總,如表2所示。對比表2與表1的測試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原型與模型的頻率分布特性比較接近。如果按重力相似準則將表2數(shù)據(jù)進行換算,反而與原型出現(xiàn)較大差異。即模型與原型可能存在頻率比尺λf=1的結果。此處,通過原型與模型的對比發(fā)現(xiàn),壓強有一些差別,這主要在于原型與模型水位不一致,但總體趨勢比較一致。而優(yōu)勢頻率與主頻基本上都相近(不包括5#測點),都在低頻范圍內。即曲面貼角鼻坎脈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