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基本年知識和規(guī)律記憶背誦必修一教師版本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1.gif)
![地理基本年知識和規(guī)律記憶背誦必修一教師版本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2.gif)
![地理基本年知識和規(guī)律記憶背誦必修一教師版本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3.gif)
![地理基本年知識和規(guī)律記憶背誦必修一教師版本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4.gif)
![地理基本年知識和規(guī)律記憶背誦必修一教師版本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913f4fdb316459e16ba7a955ef583d8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PAGE3根據考試說明提供的信息必須記住的知識要點集結必修一(一)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有外部和內部兩方面。其中外部條件是1太陽光照條件穩(wěn)定,地球上生命演化未中斷。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地球處于一個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內部條件包括:1與太陽距離適中,使地表平均溫度為15℃。2有足夠的體積和質量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包括1提供光熱;2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3產生煤、石油等礦物燃料。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包括1影響氣候,特別是對降水影響明顯;2擾亂地球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3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xiàn)象。(3)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包括:1導致晝夜交替,且更替周期為24小時。2凡是在地球表面使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轉(即產生地轉偏向力)3產生地方時差。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包括:1.晝夜長短的變化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間,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大于夜長;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其中,夏至日這一天,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太陽整日不落,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南半球反之。秋分日至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間,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大于晝長;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其中,冬至日這一天,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太陽整日不出,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南半球反之。秋分日和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一天,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那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那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緯度地區(qū),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jié)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jié)變化的規(guī)律(四季);同一季節(jié),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緯度分異的規(guī)律(五帶)。(4)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及其分界面A.地殼1.定義: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2.地殼厚度變化規(guī)律:地球大范圍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B.地幔定義:地球內部介于地殼和地核之間的圈層,下界面在距離地表2900千米深處。C.地核定義: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圍的球體。地球的外部圈層圈層劃分: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一)大氣圈上界:2000-3000千米的高空。(二)水圈按存在位置和狀態(tài),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又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氣水和生物水等。(三)生物圈廣泛分布于地殼、大氣圈和水圈中。生物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2.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地殼物質循環(huán)。(一)地質循環(huán)——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1.范圍:巖石圈與其下的軟流層。2.能量來源: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3.結果:滄海桑田巨變以及地殼物質形態(tài)的持續(xù)轉化。(二)巖石的轉化沉積巖沉積巖變質巖巖漿巖巖漿小結論:①三大類巖石都可重熔生成巖漿,故三個箭頭指向的是巖漿;②巖漿巖只能由巖漿生成,故巖漿只有一個指向箭頭——巖漿巖;③沉積巖和變質巖都可由其它兩類巖石生成,故都有兩個指向的箭頭,其位置可互換。根據方框里的提示,完成上面兩個空白圖,并仿照左上圖,把①②③④填到適當?shù)募^旁。①②③④①巖漿活動②外力作用③變質作用④重熔作用④④②③(3)大氣受熱過程。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輻射通過大氣射向地面,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得少,大部分太陽輻射到達地面,地面受熱,產生地面輻射,地面輻射絕大部分被大氣吸收,所以,地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大氣保溫作用:大氣在增溫的同時產生大氣輻射,其中絕大部分以大氣逆輻射方式把熱量還給地面,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氣溫,大氣逆輻射又提高了夜間的最低氣溫,使地球上白天和夜晚的氣溫變化不過于激烈(即降低了氣溫的日較差)。影響地面輻射的主要因素1.緯度因素——太陽輻射由低緯向高緯遞減(不同緯度太陽高度不同,接受的太陽輻射不同,產生的地面輻射也不同)2.下墊面因素——不同的下墊面反射率不同3.其它因素(如氣象因素等)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冷熱不均是形成熱力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大氣的水平運動——風1.使大氣水平運動的幾個力①水平氣壓梯度力(N):垂直于等壓線且由高壓指向低壓。隨大氣運動而產生隨大氣運動而產生與風向垂直與風向垂直只改變風的方向,不改變其大?、诘剞D偏向力(G)只改變風的方向,不改變其大小““北右南左”與風向相反與風向相反③摩擦力(f)近地面考慮,高空不考慮近地面考慮,高空不考慮2.近地面與高空大氣的水平運動(以北半球為例)①近地面(N、G、f三力作用)②高空(N、f兩力作用)氣壓梯度力(N)1010氣壓梯度力(N)1010100810121014風向地轉偏向力(G)摩擦力(f)風向與等壓線斜交1010100810121014風向地轉偏向力(G)風向與等壓線平行氣壓梯度力(N)(4)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guī)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1.赤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極地高壓帶東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北東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中共有:三個環(huán)流圈、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其中,由于熱力作用形成的是: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由于動力作用形成的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能夠帶來降水的氣壓帶是: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低壓帶盛行上升氣流);能夠帶來降水的風帶是:盛行西風帶(從低緯向高緯流動)(四)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是隨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而移動。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一)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與大氣活動中心北半球7月份(夏季),副高北移,被亞歐大陸上形成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或印度低壓)切斷,僅在大洋中存在高壓(夏威夷高壓);1月份(冬季),副極地低壓帶南移,被亞歐大陸上形成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或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切斷,使副極地低壓帶僅保留在海洋上(阿留申低壓)。南半球海洋面積占絕對優(yōu)勢,氣壓帶的緯向分布比北半球明顯,特別是南緯300以南地區(qū),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二)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與季風環(huán)流1.季風環(huán)流的成因:①海陸熱力差異;②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2.季風環(huán)流最顯著的地區(qū):亞洲東部和南部。高壓低高壓低壓低壓低壓高壓冬季夏季003.地區(qū)冬季夏季風向成因性質風向成因性質東亞西北風海陸熱力差異寒冷干燥東南風海陸熱力差異溫暖濕潤南亞東北風海陸熱力差異寒冷干燥西南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溫暖濕潤(5)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一)鋒面系統(tǒng)與天氣1.氣團:冷氣團、暖氣團2.鋒面:冷暖氣團的交界面,亦稱鋒區(qū),其水平范圍沿鋒面方向延伸可由幾百千米到幾千千米。3.冷鋒和暖鋒冷鋒暖鋒定義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暖氣團暖氣團冷氣團剖面圖冷氣團冷氣團暖氣團鋒線符號天氣變化過境前氣溫高、氣壓低、天氣晴朗氣溫低、氣壓高、天氣晴朗過境時大風、降溫、雨雪天氣多連續(xù)性降水過境后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降水區(qū)域鋒線之后,冷空氣一側鋒線之前,冷空氣一側4.對我國天氣的影響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北方冬春季節(jié)的沙塵暴。——冷鋒(二)氣壓系統(tǒng)與天氣天氣系統(tǒng)氣旋反氣旋氣壓狀況低壓中心高壓中心氣流狀況水平方向低低高高垂直方向天氣情況陰雨天氣晴朗天氣典型例子夏秋季節(jié)東南沿海的臺風夏季江淮地區(qū)的伏旱(三)鋒面氣旋氣旋常與鋒面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系統(tǒng)。(6)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1在自然界中,水通過蒸發(fā)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凝結降水、下滲和徑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等環(huán)節(jié),在各種水體之間進行著連續(xù)不斷的運動,這種運動過程稱為水循環(huán)。2水循環(huán)主要包括海陸間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和陸地內循環(huán)。驅動水循環(huán)的能量:太陽輻射地球重力水循環(huán)過程中伴隨著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轉化。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主要影響地表徑流環(huán)節(jié):影響方式有:跨流域調水、開挖運河、修建水庫。其次還影響降水環(huán)節(jié)(人工降雨等)和其它環(huán)節(jié)。3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1)維持著地球各個水體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新。使全球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tài)。(2)水循環(huán)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由此對生態(tài)、氣候、地貌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tài),塑造著地表形態(tài)。(3)水循環(huán)將水圈、巖石圈、大氣圈和水圈聯(lián)系起來。徑流(河水)的補給形式1雨水是河水最重要的補給來源。流量的變化是隨的變化而變化的,其流量一般較,有明顯的和變化。這類河流在我國主要分布在。2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隨而變,水量較,一般汛期出現(xiàn)在季,冬季河流會出現(xiàn)現(xiàn)象。流量有明顯的變化,年際變化則較小。這類河流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地帶。3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的河流,流量受氣溫與積雪量影響,一般在季出現(xiàn)汛期,這類河流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地區(qū)。4地下水補給河水,其最大的特點是。(7)世界洋流分布規(guī)律,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世界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1)中低緯度海區(qū):形成以海區(qū)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北半球時針方向運動,南半球時針方向運動;(2)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qū):形成以海區(qū)為中心的時針方向大洋環(huán)流;(3)南半球中高緯度形成漂流。(4)北印度洋海區(qū):形成洋流,冬季時針方向運動,夏季時針方向運動。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1)對沿岸氣候的影響①暖流對沿岸氣候有作用,例如暖流;②寒流對沿岸氣候有作用,例如寒流。(2)對海洋生物分布的影響①寒暖流交匯處形成大漁場:如日本北海道漁場處于暖流和寒流交匯處;歐洲北海漁場處于暖流和寒流交匯處;紐芬蘭漁場處于暖流和寒流交匯處。②上升流形成大漁場:如漁場。(3)對海洋航行的影響順洋流航行速度,逆洋流航行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對海上航行不利。(4)對污染物的影響有利于污染物的,加快速度,但使污染范圍。3.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2)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有等要素組成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發(fā)展的,他們之間、。一個要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個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3)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指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及其組成要素在某個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對一致,而在另一個確定的方向上表現(xiàn)出差異性。的緯度間差異和不同導致的水分差異是地理環(huán)境產生分異的基本原因。陸地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形成的主導因素。(1)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2)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熱量、水分)世界陸地自然帶陸地自然帶氣候類型典型植被典型動物典型土壤熱帶雨林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猩猩,河馬磚紅壤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雨林象,孔雀磚紅壤性紅壤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長頸鹿,羚羊燥紅土熱帶荒漠帶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荒漠袋鼠,單峰駝荒漠土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阿爾卑斯山羊褐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獼猴,靈貓紅壤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松鼠,黑熊棕壤褐土溫帶草原帶半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草原黃羊、旱獺黑鈣土溫帶荒漠帶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荒漠雙峰駝荒漠土亞寒帶針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亞寒帶針葉林駝鹿,紫貂灰化土苔原帶苔原氣候(極地氣候)苔原馴鹿,北極狐冰沼土冰原帶冰原氣候(極地氣候)冰雪裸地北極熊,海豹未發(fā)育(注意:下橫線者為在中國境內有分布的自然帶)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guī)律分布規(guī)律典型地區(qū)影響因素地帶性自然帶的缺失南半球無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海陸分布改變了地帶性分布的自然帶南美巴塔哥尼亞荒漠地形起伏地帶性自然帶空間分布范圍受到約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帶沿海岸狹長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自然地理現(xiàn)象的斑狀分布荒漠中的綠洲(例:我國新疆天山、昆侖山山麓地帶分布的綠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分條件的變化(天山、昆侖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巖性差異大陸東西兩側自然帶分布緯度位置的差異亞歐大陸亞寒帶針葉林帶,大陸西岸分布緯度高,大陸東岸分布緯度低洋流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1.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項目規(guī)律影響垂直自然帶譜復雜程度的因素①山體所在緯度——緯度越低越復雜,緯度越高越簡單②山頂、山麓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高度大則復雜,相對高度小則簡單③山體海拔——海拔越高越復雜,海拔越低越簡單山地自然帶的變化規(guī)律①與赤道向兩極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②山麓地帶基本上與當?shù)刈匀粠嘁恢垄墼谥械途暥雀呱降貐^(qū),垂直自然帶表現(xiàn)最為明顯2.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方法判斷內容判斷方法判讀南北半球自然帶數(shù)量:一般陽坡多于陰坡;同一自然帶分布的高度:一般陽坡一側高判讀基帶或山體所處的熱量帶基帶與當?shù)厮阶匀粠嗤?;根據基帶名稱確定熱量帶判讀垂直自然帶的分布順序從山麓到山頂?shù)母媾c山體所在地區(qū)自然帶從低緯向高緯的水平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判讀自然帶數(shù)量的多少一般的,山體所在的緯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數(shù)量越多4.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地表形態(tài)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一、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1.聚落:人們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不僅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體,還包括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各種設施。2.類型:鄉(xiāng)村和城市3.各種類型聚落的地形條件(1)古人類:河谷階地——地形平坦,接近水源,不會被洪水淹沒。(2)平原地區(qū)(我國北方):規(guī)模較大,相對密集,多呈團聚型、棋盤式布局;丘陵山區(qū)(我國南方):規(guī)模較小,相對分散,人口較少。(3)麗江古城:“壩子”——地勢高(夏無酷暑),北面有高山阻擋(冬無嚴寒)。(4)塔里木盆地中的綠洲城市呈串珠狀分布于盆地邊緣的山前沖積扇上,各城鎮(zhèn)之間有交通線路相連。二、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一)大尺度區(qū)域我國交通線路的分布特點:西部稀疏,東部稠密。第一階梯交通線路密度最小,第二階梯交通線路密度居中,第三階梯交通線路密度最大。(二)中等尺度區(qū)域1.四川省西部是川西高原,交通線路稀疏,大都沿地勢相對較低的谷地分布,在山坡上呈“之”字形分布;東部是四川盆地(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東部為低山丘陵),地處成都平原,交通線路稠密,基本呈網狀分布。2.蘭州市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城市形態(tài)為東西帶狀分布,故城市主干道也以東西走向為主。顯然,地形影響聚落和交通線路的形態(tài)、密度、分布、規(guī)模等。科技進步突破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①瑞士與意大利之間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鐵路;②成昆鐵路、青藏鐵路;③英法海底隧道;④“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蜀道不再難”(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項目內容一、 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1.氣候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2.近百年全球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3.氣候變化的影響是長遠而巨大的,對于有些地區(qū)來說,許多影響是負面的或不利的。4.全球變暖的后果有:(1)海平面上升(2)位于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而位于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的產量有可能增加。(3)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三、氣候變化的原因及對策5.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增加。6.全球氣候變化的對策:(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1.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對比時期含義氣候(氣溫)變化特點地質時期時間跨度最大,變化周期最長的時期冷(寒冷期)暖(溫暖期)交替歷史時期距今——萬年以來的時期氣溫波動上升近代最近—二百年的時期氣溫升高2.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一方面全球處在地質歷史時期最后一次寒冷期的后期,加之太陽活動及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影響;人為原因: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及森林植被的破壞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影響表現(xiàn)海面上升,海岸帶被淹①海岸帶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鹽漬化;②部分地區(qū)被淹;③影響沿海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水產養(yǎng)殖業(yè)港口設備和海岸建筑物改變水循環(huán)①蒸發(fā)加劇,改變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事件發(fā)生概率;②地表徑流減少,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和供水矛盾;③冰川融化,雪線上升改變熱量帶和干濕區(qū)①全球變暖,使得中緯度氣溫升高,熱帶、亞熱帶范圍可能擴大,寒帶范圍縮?。虎跍貛Ц鳂I(yè)區(qū)退化為草原,草原區(qū)退化為荒漠資源條件變化溫度和降水的增減,熱量資源和水資源的變化,改變了水、熱資源的空間分布格局,在許多地區(qū)增加了人類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難度加劇自然災害對地表大氣循環(huán)和水循環(huán)產生影響,會導致暴雨、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發(fā)生的頻率和強度有所增加改變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①使動物棲息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會導致大量物種因難以適應新的生存環(huán)境而滅絕和生物多樣性減少;②海水溫度和洋流的潛在變化使得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③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土地沙漠化;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強,植物生產率提高,形成二氧化碳施肥效應影響生產領域農業(yè)①對農業(yè)產量、作物品種、耕作方式、農業(yè)生產的穩(wěn)定性等方面,都會產生一定影響;②氣溫升高,溫度帶北移,高緯地區(qū)生長期延長,產量提高;③陸地蒸發(fā)加劇,土壤水分減少,熱帶半干旱地區(qū)產量下降,中緯度谷物帶病蟲害加?。虎苁澜缂Z食總產量下降聚落對濱海地區(qū)的聚落、基礎設施產生不利影響工業(yè)①排放溫室氣體的工業(yè)企業(yè)承受日益嚴重的政策壓力和稅收負擔②節(jié)水、節(jié)能和耐高溫、耐干旱培育技術獲得廣闊市場③減少高緯地區(qū)的供暖能耗,增加低緯地區(qū)的制冷能耗危害人體健康①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干旱、洪澇、熱浪等),擴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危害人體健康;②炎熱天氣出現(xiàn)頻率增加,加快和擾亂新陳代謝;③改變某些傳染病傳播媒介的活動范圍,改變病原菌滋生環(huán)境。(3)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意義。1、什么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包括哪些內容?自然資源是人類直接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自然資源包括氣候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2、什么是新能源和常規(guī)能源常規(guī)能源:在現(xiàn)階段的科學技術下,已經被人類大規(guī)模廣泛應用而且利用技術比較成熟的能源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目前由于技術經濟水平的限制,還未能被廣泛應用的能源資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核能等區(qū)分自然資源與能源資源:自然資源(包括能源資源)是人類直接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并用于生產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如糧食、鋼鐵等不是自然資源。能源是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動力。按利用技術可分為常規(guī)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和新能源(太陽能、地熱能、核能、沼氣等)。一次能源(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能源)都是自然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自然資源類型:宇宙資源:空間資源、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氣候資源:太陽輻射、熱量、降水、風;海洋資源: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底礦產、海洋能源以及海洋空間;陸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土壤)3.宇宙資源特點與利用:空間資源:極其遼闊,可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利用高真空、強輻射、失重等條件可進行科學實驗;太陽能資源:是地球最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月巖中富含地球上沒有的能源3He。4.氣候資源特點與利用:特點:普遍存在性(只是數(shù)量有差異);數(shù)值特征(在一定數(shù)值范圍才有資源價值);有較大變率(要因時制宜利用);農業(yè):氣候資源決定當?shù)氐姆N植制度(作物結構、熟制等);可采用間作套種、溫室等措施利用氣候資源;建筑:街道方位宜與子午線成30°—60°夾角,以兩側建筑物獲得較好的日照條件;工業(yè):在常年盛行一種主導風向的地區(qū),有廢氣工廠應布局在居民區(qū)盛行風的下風向;在風向隨季節(jié)變化(盛行兩種風向或多種風向)的地區(qū),有廢氣工廠布局在居民區(qū)最小風頻的上風向。交通:公路鐵路的設計要考慮積雪、凍土深度等;航空機場宜設在距城市較遠、地勢較高(云霧少)的地方。旅游:吉林霧淞、哈爾濱冰雕等。5.海洋資源類型與利用:海洋化學資源:食鹽、淡水、溴等;利用方式有海洋鹽場和海洋化學工業(yè)等。海洋生物資源:魚、蝦、貝、藻等;海洋漁業(yè)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溫帶地區(qū)等。海洋礦產資源:在大陸架海域,有豐富油氣資源;在海盆中,有未來利用潛力最大的金屬礦產資源(深海錳結核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能源資源:有商業(yè)開發(fā)價值的是潮汐發(fā)電和波浪發(fā)電,具有可再生、無污染、能量密度小等特點。海洋空間資源:可分為海面、海中、海底三部分,利用方式有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圍海造田等,并已擴大到生產、通信、儲藏、文化娛樂等領域。海洋權益:根據《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多數(shù)沿海國家擁有12海里領海權外,其管轄海域面積可外延至200海里,作為該國的專屬經濟區(qū),享有勘探、開發(fā)、利用、保護、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資源的主權。如圖領海范圍為a=12海里,專屬經濟區(qū)范圍為a+b=2006.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性質:可再生資源(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等)、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特點:數(shù)量有限性(要有正確的資源觀)、潛力無限性、分布規(guī)律性(可再生資源具有明顯地帶性規(guī)律,礦產資源分布具有地質規(guī)律)、聯(lián)系整體性。(4)自然災害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一、自然災害的概念1.概念:是指發(fā)生在地球表層系統(tǒng)中,能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自然事件。2.分類:地質地貌災害、氣象災害、生物災害、海洋災害等。3.主要特征:復雜性、周期性、突發(fā)性、多因形、群發(fā)性、潛在性。二、自然災害的危害不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的自然災害——洪澇、干旱最常見,危害范圍較廣。三、中國的洪澇災害(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主要的洪澇災害洪澇包括洪水和雨澇。(二)我國洪澇災害頻繁發(fā)生的原因——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大1.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受季風影響,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2.我國東部雨帶的推移:春夏之交(5、6月份)——華南地區(qū)6、7月份——江淮梅雨7、8月份——華北、東北地區(qū)及西南地區(qū)8、9月份——東南沿海臺風3.我國暴雨具有季節(jié)性、頻發(fā)性和高強度的特點。暴雨范圍廣、歷時長、強度大,往往會引發(fā)特大洪水。氣象災害類型:臺風、暴雨洪澇、干旱、寒潮等。(1)臺風知識:臺風成因:夏秋季節(jié)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海面上,是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氣流狀況:北半球為逆時針向中心輻合的大旋渦,南半球相反;結構及相應天氣:臺風眼—晴朗、旋渦風雨區(qū)—狂風暴雨(風力最大)、外圍大風區(qū);臺風路徑:受大氣環(huán)流形勢影響,在副熱帶高壓南側,向偏西方向移動;在副熱帶高壓北側,向偏東方向移動;影響范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亞洲東部和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項目法律服務合同
- 2023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第1課時(1a-2d)說課稿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7多元文化 多樣魅力《多彩的世界文化》(說課稿)-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
- 2025合同模板承包合同書(車輛)范本
- 2025中外合資公司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
- 直飲水施工方案
- 食堂餐廳售賣設備施工方案
- 2024年春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4單元 13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說課稿 新人教版
- 《1 信息并不神秘》說課稿-2023-2024學年華中師大版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
- Unit 2 Expressing yourself Part A Lets spell(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001
- SWITCH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1.6金手指127項修改使用說明教程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高三(下)模擬英語試卷
- 節(jié)后復工培訓內容五篇
- GB/T 33322-2016橡膠增塑劑芳香基礦物油
- GA 1051-2013槍支彈藥專用保險柜
- 某水毀公路維修工程施工方案
- 家庭病房工作制度和人員職責
- 建設工程監(jiān)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8-0202
- 2022質檢年終工作總結5篇
- 江蘇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商務營銷類(營銷方向)技能考試測試題
- 國際商務談判雙語版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