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格檢查基本規(guī)范_第1頁
體格檢查基本規(guī)范_第2頁
體格檢查基本規(guī)范_第3頁
體格檢查基本規(guī)范_第4頁
體格檢查基本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格檢查基本規(guī)【體格檢查的基本規(guī)定】1、檢查者要儀表端莊、醫(yī)容整潔、態(tài)度和藹,檢查過程中盡量使患者感覺舒適,要有較強的愛傷觀念,獲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2、進行體格檢查時根據(jù)需要進行系統(tǒng)查體或重點查體,檢查辦法規(guī),手確、純熟、輕柔。普通站于受檢者的右側,重要用右手進行檢查。3、檢查室應溫暖、光線充足,方便受檢者能夠充足地暴露檢查部位。4、檢查時如需要,應指導受檢者進行良好的配合,并注意觀察受檢者語言、表情和動作等反映。檢查時如出現(xiàn)疼痛不適,應注意盡量減少受檢者的痛苦,并進行適宜的闡明和安撫。對于病情嚴重而無法較好配合的受檢者,應根據(jù)狀況盡量選擇不給受檢者造成痛苦的檢查辦法。5、體格檢查普通應按照一定的次序進行,既要重點突出,又要全方面,盡量避免遺漏。【全身體格檢查的基本項目】1、普通檢查及生命特性2、頭頸部3、前側胸部、背部 4、腹部5、上、下肢6、肛門直腸及外生殖器7、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環(huán)節(jié)】一、普通檢查1、器具齊備。慣用器含有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手電筒、壓舌板、聽診錘,直尺、軟尺、標記筆和消毒棉簽。向受檢者問候,如無特殊闡明,體檢時受檢者取仰臥位,檢查者站在受檢者右側,告之查體注意事項并當著受檢者的面洗手。2、測量體溫。普通采用腋測法。測量前受檢者應安靜休息30分鐘并擦干腋窩。測量時需將水銀汞柱甩至35度下列,并避免影響溫度的因素,如溫度計附近有冷熱物體,測前用熱水漱口,熱毛巾擦拭腋部等。把體溫表放在腋窩深處,上臂緊貼胸壁夾緊溫度計,10分鐘后讀數(shù),正常值為36~37度。3、檢查脈搏。食指、中指、環(huán)指指腹并攏平放于右側橈動脈近腕部,最少計數(shù)30秒,注意脈搏速率、節(jié)律、強弱、緊度、有無特殊脈搏等,必要時兩側對比。正常人60~100次/分,節(jié)律勻齊。4、觀察受檢者呼吸頻率,觀察胸廓運動。觀察胸廊運動,最少計數(shù)30秒。注意呼吸類型、頻率、節(jié)律、深度以及兩側呼吸運動與否對稱。正常人呼吸運動均勻,兩側對稱,16~18次/分,呼吸脈搏之比約1:4。5、測量血壓(袖帶加壓法)。受檢者在安靜環(huán)境休息5~10分鐘,采用仰臥位或坐位,被測上肢裸露,伸直并輕度外展,肘部與心臟相平(坐位平第四肋間、臥位平腋中線)。打開血壓計開關,水銀柱液平面應在零點。袖帶氣囊部分對準肱動脈,緊貼皮膚縛于上臂,松緊適度(能伸進一指為宜),袖帶下緣在肘彎橫紋上2~3cm。檢查者在肘窩處觸知肱動脈搏動,將聽診器體件置于肘窩處肱動脈上,輕壓體件與皮膚緊密接觸,但不可壓得過重,不得與袖帶接觸。然后向袖帶充氣,待聽診肱動脈搏動消失,再將汞柱升高20~30mmHg后,緩慢放氣,使汞柱以2mm/s下降,聽到第一次聲響的數(shù)值為收縮壓,聲音消失時的數(shù)值為舒壓。若測量時聲響忽然變弱的壓力和聲音消失時測定的壓力相差超出10mmHg,則統(tǒng)計第三個壓力數(shù)值,收縮壓/變調時壓/舒壓。間歇1分鐘,用同樣辦法再測定1次,取最低值。碰到高血壓或兩側橈動脈搏動不一致者,應測量四肢血壓。下肢血壓多選腘動脈,測量時患者仰臥位,采用寬袖帶血壓計測量。結束時向右傾斜血壓計,使汞柱水銀進入水銀槽,關閉開關,整頓好袖帶。血壓正常值:90~135/60~90mmHg。6、取出體溫表,觀察刻度后甩下水銀至35度下列,放入盤中。7、觀察受檢者的發(fā)育、營養(yǎng)、面容、表情和意識等普通狀態(tài)。發(fā)育:普通判斷成人發(fā)育正常的指標涉及:兩上肢展開的長度約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的長度;頭部的長度為身高1/7~1/8。營養(yǎng)狀態(tài):普通根據(jù)皮膚、毛發(fā)、皮下脂肪、肌肉的發(fā)育狀況進行綜合判斷。最簡便快速的檢查辦法是觀察皮下脂肪充實的程度。面容與表情:健康人表情自然,神態(tài)安怡?;疾『蟪3霈F(xiàn)痛苦、憂慮或疲倦的面容。意識狀態(tài):法普通采用問診,通過與病人交談理解其思維、反映、情感活動、定向力等。二、頭部8、觀察頭發(fā)、頭顱外形,小兒應注意囟門閉合狀況。頭顱的檢查應注意大小、外形與活動狀況。頭顱的大小以頭圍來衡量,測量時用軟尺自眉間繞至顱后,通過枕骨粗隆繞頭一周。9、觸診頭顱有無壓痛、包塊及損傷等。10、觀察眉毛有無脫落,眼瞼有無水腫、下垂,分別翻轉上、下眼瞼,觀察上下瞼結膜、穹窿結膜、球結膜及鞏膜有無水腫、充血、蒼白、出血點和濾泡顆粒,鞏膜有無黃染,角膜有無渾濁、疤痕、潰瘍、云翳等。普通先左后右。翻轉上眼瞼手法:囑受檢者向下看,檢查者右手食指、拇指捏住左上瞼中部下緣輕輕向下牽拉,食指壓迫瞼板上緣,配合拇指向上捻轉,提起上瞼中部的邊沿,使眼瞼翻轉復原。同法檢查右眼。下眼瞼檢查法:雙手拇指置于下瞼中部,囑受檢者向上看,同時向下牽拉下瞼邊沿。11、觀察眼球的外形有無突出或凹陷、雙側瞳孔與否等大等圓。12、取手電筒,檢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令患者眼向前看,遮右眼,光源自側方快速照射左側瞳孔,觀察左側瞳孔與否縮小,為直接對光反射。移開光源,用手隔開雙眼,再次用光源直接照射左側瞳孔,并觀察右側瞳孔與否縮小,為間接對光反射。同法檢查右側瞳孔的直接、間接對光反射。正常人瞳孔直徑為3~4cm,兩側等大等圓。13、檢查左右眼球運動。左手固定頭部,右手示指距離受檢者左眼30~40cm,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上→下,共6個方向進行,檢查每個方向時均從中位開始,觀察患者有無運動障礙和震顫。同法檢查右眼運動。14、檢查調節(jié)反射。右手食指自1米外,以較快的速度移向患者眼前20cm處,觀察瞳孔與否縮小,以“敏捷”、“遲鈍”、“消失”統(tǒng)計。15、檢查輻輳反射、角膜反射。蘇醒受檢者不查角膜反射。輻輳反射:食指自1米以外緩慢移向患者眼前20cm處,觀察兩側眼球與否向聚合。角膜反射:用右手拿棉簽,用細毛尖端從側方輕輕觸及角膜邊沿,觀察兩側眼瞼與否立刻閉合。用“存在”、“消失”統(tǒng)計。16、檢查耳廓,有無畸形、結節(jié)、或壓痛,觀察外耳道的皮膚及有無溢液,檢查乳突有無壓痛,先左后右。左側外耳道檢查手法:請受檢者頭部轉向右側,將左手拇指放在耳屏前方向前牽拉,右手中指和環(huán)指將耳廓向后上方牽拉,拇指和食指持手電筒。17、檢查鼻部外形和皮膚;觀察鼻前庭和鼻腔,左手拇指將鼻尖向上推,借助手電光觀察,注意有無鼻中隔偏曲、出血、鼻道阻塞等;用手指壓閉一側鼻翼,囑受檢者呼吸,檢查兩側鼻通氣狀況。18、觸壓雙側額竇、篩竇和上頜竇。用雙手固定于受檢者的兩顳部,將拇指至于框上緣側同時向后按壓,詢問有無壓痛,兩側有無差別。將手下移,先用右手拇指置于受檢者鼻根部與左眼眥之間,向后方按壓,詢問有無壓痛;接著用左手拇指壓鼻根部與右眼眥之間,向后上方按壓,詢問有無壓痛。再將兩手下移,拇指置于顴部,同時向后按壓,詢問有無壓痛,兩側有無差別。19、觀察口唇色澤,有無皰疹、口角糜爛等;取手電筒和用消毒壓舌板,觀察口腔粘膜、牙齒、輕輕壓迫牙齦,注意有無出血和溢膿。囑患者大口并發(fā)“a”音,手持壓舌板的后1/3,在舌前2/3和舌后1/3交界處快速下壓,借助手電觀察扁桃體、咽后壁、軟腭、軟腭弓、懸雍垂,注意有無粘膜充血、出血、紅腫淋巴濾泡增生等;對增大的扁桃體應分度,并注意有無分泌物。請受檢者伸舌,觀察舌體、舌苔、伸舌運動、鼓腮、示齒動作。三、頸部20、頸部視診。解開衣領,充足暴露頸部。觀察頸部皮膚,有無頸靜脈怒、搏動和頸動脈搏動,先左后右。觀察甲狀腺與否突出、對稱。頸靜脈:視診正常人頸外靜脈充盈水平限于鎖骨上緣到下頜角距離的下2/3以。取30~45度的半臥位時靜脈充盈度超出正常為頸靜脈怒。21、按次序觸診頸部淋巴結。耳前→耳后→乳突區(qū)→枕后→頸后三角→頸前三角→左頜下→頦下→右頜下→鎖骨上窩。具體辦法:用雙手滑動觸診耳前,耳后,乳突取淋巴結。請受檢者將頭轉向右側,用右手觸診枕骨下區(qū)的枕后淋巴結。頭部還原,檢查者雙手指尖在頸后三角區(qū)沿斜方肌前緣和胸鎖乳突肌后緣觸診;翻掌,用雙手在頸前三角區(qū),先沿胸鎖乳突肌前緣觸診,然后讓受檢者頭稍低向左側,檢查者左手扶住頭部,右手分別觸摸頜下和頦下淋巴結。同法觸摸右側頸部淋巴結。請受檢者頭部向前屈,用雙手在鎖骨上窩由淺部逐步觸摸至深部,檢查鎖骨上淋巴結。檢查時注意淋巴結的部位、大小、數(shù)目、硬度、有無壓痛、粘連、有無紅腫、疤痕、瘺管等。頸部淋巴結觸診22、觸診甲狀腺峽部和左右葉。峽部觸診: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跡向上觸摸,請受檢者作吞咽動作。左右葉觸診:用左手拇指在甲狀軟骨下氣管右側向對側輕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環(huán)指在左胸鎖乳突肌后緣向前輕推,右手拇指在氣管旁滑動觸摸,請受檢者吞咽,檢查甲狀腺的輪廓大小及表面狀況,有無腫塊和震顫。同法檢查甲狀腺右葉。甲狀腺前面觸診法甲狀腺背面觸診法23、觸診氣管位置。頭部自然直立,食指、環(huán)指分別置于兩側胸鎖關節(jié),中指置于氣管上由上向下滑動,判斷氣管有無移位。24、聽診頸部血管性雜音,先左后右。若甲狀腺腫大,須將聽診器放在腫大的甲狀腺上,注意有無持續(xù)性靜脈“嗡鳴音”或收縮期雜音。25、測試頸項強直。去枕平臥,下肢自然伸直,頸部放松。左手托住受檢者枕部,右手放在其胸前,左手使受檢者頭部作被動屈頸動作,測試頸部肌肉抵抗力,觀察有無頸項強直;再次快速曲頸,同時觀察兩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的活動,如有屈曲為Brudzinski征陽性。測試頸項強直四、前胸部和肺部26、胸部視診。暴露胸部,觀察前胸部皮膚,胸壁靜脈有無曲;兩側呼吸運動與否對稱注意其類型、頻率、節(jié)律以及深度;肋間隙寬度;蹲下觀察胸廓外形有無異常;視診兩側乳房、乳頭位置、大小和對稱性。27、觸診腋窩淋巴結。先檢查左側,檢查者左手扶著受檢者左前臂,屈肘外展抬高約45度,然后右手指并攏,掌面貼近胸壁向上直達腋窩頂部,手臂放下靠攏身體,由淺入深滑動觸診。然后依次觸診腋窩后壁、側壁、前壁。觸診腋窩前壁時,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觸診腋窩外側壁。左手檢查右腋窩淋巴結,辦法同前。觸診腋窩淋巴結觸診腋窩淋巴結28、觸診胸廓。雙手按壓胸廓兩側理解胸廓的彈性,用手掌分別觸壓胸廓左右上、中、下三個部位,檢查皮下氣腫、胸壁壓痛;用拇指按壓胸骨柄和胸骨體的中、下部檢查有無胸骨壓痛。女性則常規(guī)觸診乳房,先查健側,后查患側。按外上→外下→下→上→乳頭,由淺入深,旋轉滑動觸診,以觸及肋骨而不引發(fā)疼痛為度,注意有無紅腫熱痛和包塊;檢查乳頭、乳暈。用拇指和食指同時輕壓乳頭兩側對稱部位,注意有無硬結、分泌物。29、檢查胸廓擴度。兩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對稱位置,左右拇指分別沿兩側肋緣指向劍突,兩拇指間距約2cm。然后囑受檢者作深呼吸動作,比較雙手移動度與否一致。30、觸診語音震顫。將雙手掌置于受檢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對稱位置,囑其以同等強度發(fā)“yi”長音,并雙手交換檢查,以排除雙手感覺的誤差。比較兩側對應部位,注意有無增強或削弱。觸診語音震顫31、觸診胸膜摩擦感。雙手掌置于受檢者胸廓下側部(普通在腋中線第5~6肋間),囑其深吸氣。32、檢查胸部叩診音分布。以胸骨角為33、肺下界叩診。按右鎖骨中線、左腋中線、右腋中線次序叩三條線。受檢者安靜呼吸,檢查者扳指貼于肋間隙,自上而下,由清音叩到實音時翻轉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標記筆作標記,計數(shù)肋間隙并統(tǒng)計。34、肺部聽診。按鎖骨中線、腋前線和腋中線三條線,上、中、下各三個部位,左右對稱(共18個)聽診。必要時囑受檢者作深吸氣動作,比較兩側呼吸音有無異常變化,有無附加音(干、濕羅音)。35、聽診語音共振。囑受檢者以一致的聲音強度重復發(fā)“yi”長音,取上、中、下三個部位,從向外,兩側對照,注意有無增強或削弱。36、聽診胸膜摩擦音。囑受檢者深吸氣,在前下側胸壁聽診。五、心臟37、視診。檢查者下蹲以切線方向觀察,注意心尖搏動的位置、強弱、圍,有無心前區(qū)隆起及心前區(qū)異常搏動。38、觸診心尖搏動、心前區(qū)異常搏動(涉及劍突下搏動)和震顫。用手掌在心前區(qū),注意心尖搏動的位置和有無震顫。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攏,用指腹擬定心尖搏動的位置、圍,有無彌散、抬舉性搏動;注意有無心前區(qū)的異常搏動(涉及劍突下)。然后用手掌在各瓣膜聽診區(qū)和胸骨左緣觸診,必要時用手掌小魚際擬定震顫的具體位置,鑒定收縮期還是舒期。39、觸診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緣第3、4肋間用手掌觸診。40、叩診心濁音界。先叩左界,從心尖搏動最強點外2~3cm處開始,沿肋間隙由外向,在由清音變相對濁處翻轉扳指,在扳指中點處作標記,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間。叩右界則沿右鎖骨中線,自上而下,叩至相對濁音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間(普通為第四肋間)由外向叩出濁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間;然后用直尺測量左右心濁音界各標記點距前正中線的垂直距離和左鎖骨中線與前正中線間的距離。統(tǒng)計辦法:正常成人心相對濁音界右界(cm)肋間左界(cm)2~2II2~32~3III3.5~4.53~4Ⅳ5~6V7~9注:左鎖骨中線距胸骨中線為8~lOcm41、心臟聽診。先將聽診器體件置心尖搏動最強的部位。聽診心率(1分鐘)、心律、心音(強度變化、心音分裂、額外心音)、雜音。然后依次在肺動脈瓣區(qū)(胸骨左緣第二肋間)、主動脈瓣區(qū)(胸骨右緣第二肋間)、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qū)(胸骨左緣第三肋間)、三尖瓣區(qū)聽診(胸骨左緣第四、五肋間)。42、聽診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緣3、4肋間聽診。心臟聽診區(qū)心臟聽診區(qū)六、背部。囑受檢者坐起,雙手抱膝,暴露背部。43、視診皮膚、呼吸運動。44、觸診胸廓擴度。雙拇指在第10肋水平,對稱性地把手掌放在背部兩側,兩拇指間距約2cm,兩手向脊柱方向推擠,使皮膚松弛致雙手大拇指掌側緣平行;然后囑受檢者作深呼吸動作,比較兩側呼吸運動與否一致。45、觸診語音震顫。兩手掌置肩胛下區(qū)對稱部位,請受檢者發(fā)“yi”長音,然后兩手交換,請受檢者以相等強度重復發(fā)“yi”長音,比較兩側與否相等。46、背部叩診。肩胛間區(qū)脊柱兩側上下共4個部位,左右腋后線、肩胛線左右上下共8個部位,先左后右。47、叩診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動圍。請受檢者上臂自然下垂貼于胸側壁,檢查者握其肘,稍作收外展的動作,另一手觸摸擬定肩胛下角。然后沿左肩胛線自上而下,叩出安靜呼吸時的肺下界。囑受檢者作深吸氣后屏住呼吸,快速自上而下叩至濁音區(qū),翻轉板指,在其中點作一標記?;謴桶察o呼吸,再囑其深呼氣后屏氣,快速自肩胛下角自上而下叩出濁音區(qū),翻轉板指,再作標記,囑受檢者恢復正常呼吸。用直尺測量兩個標記間的距離并統(tǒng)計。再叩右側。48、背部聽診。肩胛間區(qū)脊柱兩側上下共4個部位,左右腋后線、肩胛線上下共8個部位,共12個聽診區(qū),雙側對照聽診,注意呼吸音與否正常,有無干、濕羅音。49、聽診語音共振。囑受檢者以相似的聲音強度發(fā)“yi”長音,在肩胛間區(qū)脊柱兩側和肩胛下區(qū)左右共4點,比較兩側有無增強或削弱。50、檢查肋脊點、肋腰點壓痛和左右腎區(qū)叩擊痛。肋脊點:用雙手拇指按壓背部第12肋與脊柱夾角的頂點,同時詢問受檢者有無疼痛。肋腰點:用雙手拇指按壓背部第12肋與腰肌外緣的夾角頂點,同時詢問受檢者有無疼痛。腎區(qū)叩擊痛:用左手掌平放在左肋脊角處,右手握拳用輕到中檔的力量叩擊左手背,詢問有無疼痛。同法檢查右側。51、觀察脊柱的活動度。請受檢者前后左右活動頸部及腰部,注意有無活動受限。52、檢查脊柱彎曲度、壓痛、叩擊痛。脊柱彎曲度:檢查者用手指沿脊柱的棘突用適宜的壓力從上向下劃,觀察劃壓后皮膚出現(xiàn)的紅色充血線,判斷有無脊柱測彎。壓痛:檢查者用拇指自上而下逐個按壓脊柱棘突及椎突肌直至骶部,詢問有無壓痛。叩擊痛:先用間接叩擊法,再用直接叩擊法。間接叩擊法:受檢者坐正,檢查者將左手掌置于受檢者頭頂部,右手半握拳叩擊左手背,觀察受檢者有無疼痛,疼痛部位多示病變部位。直接叩擊法:用叩診錘直接叩擊胸椎和腰椎的棘突,詢問有無叩擊痛。(以第七頸椎為骨性標記計數(shù)病變椎體的位置)七、腹部。受檢者去枕仰臥位,充足暴露腹部。53、視診:檢查者蹲下平視,腹部外形、皮膚、呼吸運動、腹壁靜脈曲、胃腸型或蠕動波。腹壁靜脈擴或怒多見于門靜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三大靜脈主干阻塞壓力增高而引發(fā)的側支循環(huán)。檢查時應注意腹壁靜脈擴出現(xiàn)的部位和血流方向。門靜脈高壓時臍周邊靜脈明顯擴和曲,并以臍為中心向上下方向散開;上腔靜脈阻塞時血流方向向下;下腔靜脈阻塞血流方向自下向上。腹部觸診,請受檢者曲髖屈膝,使腹肌松弛。54、腹部淺觸診。普通自左下腹開始滑行觸診,然后沿逆時針方向移動,同時觀察受檢者的反映和表情,注意腹壁緊度、抵抗感、表淺的壓痛、包塊、搏動和腹壁上的腫塊。用手指尖深壓McBurney點(臍與髂前上棘連線外、中1/3交界處),停留半晌后忽然將手抬起,以檢查有無反跳痛。55、腹部深觸診。左手與右手重疊,以并攏的手指末端逐步加壓觸摸深部臟器,普通自左下腹開始,按逆時針方向進行。如觸及包塊,需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態(tài)、質地、壓痛、搏動、移動度以及與腹壁的關系。56、肝臟觸診。囑受檢者口做腹式呼吸,檢查者用左手拇指置于季肋部,其它四指置于背部,右手三指并攏,掌指關節(jié)伸直,與肋緣大致平行地放在右髂窩,沿右鎖骨中線,患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深部,吸氣時手指向前迎觸下移的肝緣。如此重復進行中,手指逐步向肋緣滑行移動,直至觸及肝緣或肋緣。注意吸氣時手指上抬的速度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如果肋下觸及肝臟,必要時宜在右鎖骨中線叩出肝上界并測量肝臟的上下徑,以排除肝臟下移。除了測量肝臟的大小外,還要注意其質地、表面、邊沿、壓痛、搏動感等。肝臟腫大者作肝頸靜脈回流征檢查,即用手掌壓迫右上腹,觀察頸靜脈,如頸靜脈怒更加明顯,為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57、在前正中線觸診肝臟。普通從臍部開始,自下向上滑行移動,與呼吸運動配合,測量肝緣與劍突根部間的距離。58、脾臟觸診。左手掌置于受檢者左腰部第7~10肋處,右手掌自臍部開始,兩手配合,隨呼吸運動深部滑行向肋弓方向觸診脾臟,直至觸及脾緣或左肋緣。觸診不滿意時,可囑受檢者右側臥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再作觸診。如脾臟腫大,則測量甲乙線、甲丙線和丁戊線。在左鎖骨中線上測量左肋弓緣至脾下緣問的距離(以厘米表達),為“1”線,也稱甲乙線?!?”線又叫甲丙線,為左鎖骨中線與左肋弓交點到最遠脾尖之間的距離。“3”線又稱丁戊線,表達脾右緣到正中線的距離。如脾腫大超出正中線,測量脾右緣到正中線的最大距離,以正數(shù)表達,未超出正中線則以負數(shù)表達。脾臟觸診59、Murphy征檢查。檢查者以左手掌平放于受檢者右季肋區(qū)下部,用拇指勾壓右側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其它四指與肋骨交叉,囑作深吸氣,同時注意受檢者的面部表情,詢問有無疼痛。因疼痛而終止呼吸動作為陽性。Murphy征檢查Murphy征檢查60、雙手拇指依次深壓季肋點、上輸尿管點和中輸尿管點。季肋點:兩側肋弓第十肋下緣偏。上輸尿管點:臍水平與腹直肌外緣交點處。中輸尿管點:髂前上棘水平與腹直肌外緣交點處。61、檢查肝區(qū)叩擊痛。左手掌平放于右季肋區(qū),右手握拳用輕到中檔力量叩擊左手背部,詢問有無疼痛。62、檢查液波震顫。左手掌輕貼受檢者右側腹壁,右手四指并攏屈曲,用指腹部叩擊左側腹壁,如左手掌有波動感,為排除腹壁本身振動的傳導,請受檢者或助手用右手掌尺側緣壓在臍部腹正中線上,再叩擊對側腹壁。同法檢核對側腹壁。63、檢查振水音。檢查者左耳湊近受檢者上腹部,食指、中指、環(huán)指并攏置于上腹部,手指與腹部呈70度做多次急速有力的沖擊動作,如聞及氣體和液體相撞擊的聲音即為振水音陽性。64、檢查腹部叩診音分布。從左下腹開始,以逆時針方向叩診,注意有無異常濁音或實音。65、叩診移動性濁音。從臍部開始,沿臍水66、右下腹聽診腸鳴音(1分鐘)。正常狀況下腸鳴音每分鐘4~5次;每分鐘10次以上為腸鳴音亢進;3~5分鐘一次為腸鳴音削弱;聽不到腸鳴音則稱為腸鳴音消失。67、聽診有無血管雜音。在臍部和臍上兩側聽診。(因觸診和叩診可能影響腸鳴音的活躍程度,腹部檢查按視、聽、觸、叩的次序進行。)68、觸診兩側腹股溝淋巴結、股動脈搏動。觸診腹股溝淋巴結69、聽診股動脈有無射槍音和有無Duroziez雙重雜音。聽診器體件置于股動脈上聽診。70、檢查上、中、下腹壁反射。用棉簽分別沿肋弓、臍水平、腹股溝,由外向輕劃刺激腹壁,先左后右。八、四肢及部分神經(jīng)反射71、視診上肢皮膚、關節(jié)、手指及指甲(蓋好被子)。72、檢查皮膚彈性,觸診左右滑車上淋巴結。用食指和中指捏起上臂側肘上3~4cm處皮膚數(shù)秒后放開,正常人快速恢復,如恢復緩慢,提示皮膚彈性差。然后觸診左右滑車上淋巴結:用左手托起受檢者左手前臂并屈肘90度,以右手小指固定在受檢者的肱骨上髁骨,食指、中指、環(huán)指并攏,在其上2~3cm的肱二、三頭肌的肌間溝,縱行、橫行滑動觸診,換手檢查右側。觸診滑車上淋巴結73、觸診雙側74、檢查左右上肢運動功效和肌力。受檢者活動上肢,觀察有無運動功效障礙或異常。右手置于受檢者右前臂側,囑其作屈肘動作;右手置于受檢者左前臂外側,囑其作伸肘動作,觀察肌肉克服阻力的力量,即:肌力。同法檢查右前臂肌力,并與左側比較。受檢者握緊檢查者食指、中指、環(huán)指,檢查者用力回抽,比較兩側握力。75、檢查上肢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肱二頭肌反射:左手托受檢者屈曲的肘部,將大拇指置于肱二頭肌肌腱上,然后用叩診錘叩擊拇指甲,觀察前臂的屈曲動作。肱三頭肌反射:左手托受檢者屈曲的肘部,用叩診錘直接叩擊鷹嘴突上方的肱三頭肌肌腱,觀察前臂的伸展運動。橈骨膜反射:受檢者腕部側面對上,并使腕關節(jié)自然下垂,用叩診錘直接叩擊橈骨莖突上方,觀察前臂前旋、屈肘動作。Hoffmann征檢查:左手握受檢者腕關節(jié)上方,右手以中指和食指夾持受檢者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處在過伸位,然后拇指快速彈刮受檢者中指甲,如其它四指有輕微的掌屈動作,則為陽性。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Hoffmann征76、視診雙下肢皮膚、下肢靜脈、關節(jié)、踝部及趾甲。77、(屈膝)觸摸腘窩淋巴結,觸診壓陷性水腫(脛骨前緣側)。先檢查左下肢,后查右下肢。觸摸兩側足背動脈。78、檢查左右下肢運動功效和肌力。受檢者活動下肢,觀察有無運動功效障礙。用手握住小腿下部,囑其作曲腿動作,兩側比較。用手置于受檢者脛骨下方,請受檢者做伸膝動作,兩側比較。79、下肢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及Kernig征檢查。膝反射:用左手在腘窩處托起下肢,使髖、膝關節(jié)稍屈,然后用叩診錘叩擊髕骨下方的股四頭肌肌腱,觀察小腿的伸展運動,先左后右。跟腱反射:使受檢者髖、膝關節(jié)稍屈,下肢外旋外展位,用左手托起受檢者足掌,使足過伸位,然后以叩診錘叩擊跟腱,觀察足向跖面屈曲運動,同法檢查右側。Babinski征:囑受檢者仰臥,髖及膝關節(jié)伸直,以手持受檢者踝部,用叩診錘柄或鈍頭棉簽沿足底外側緣,由后向前劃至小趾趾掌關節(jié)處再轉向大拇趾側,正常體現(xiàn)為足趾跖屈(即跖反射),陽性體現(xiàn)為拇趾緩緩背伸,其它四趾呈扇形分開。Chaddock征:用棉簽在外踝的下方由后向前劃至跖趾關節(jié)處為止,陽性體現(xiàn)同Babinski征。Oppenheim征:用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和中指沿受檢者脛骨前緣用力由上向下滑壓。陽性體現(xiàn)同Babinski征。Gordon征:將膝部稍抬起,右手拇指及其它四指分置于腓腸肌部位,然后用適度的力量捏壓,陽性體現(xiàn)同Babinski征。Kernig征檢查:先使受檢者一側髖、膝關節(jié)屈曲成直角,左手置于膝關節(jié)上,右手置于踝部并抬高小腿,陽性者伸膝受限,伴有疼痛,對側膝關節(jié)屈曲,先左后右檢查。80、蓋好被子,收拾完畢后,感受檢者的配合,并道別。膝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Babinski征陽性Oppenheim征Chaddock征Gordon征Kernig征備注:1、規(guī)定在40分鐘完畢全身體格檢查。時間一到,立刻終止查體,未查部分無分。2、操作錯誤、次序顛倒,按程度扣分。3、上列條目中,重要或易錯誤處作較具體描述,以供參考。全身體格檢查環(huán)節(jié)共有80步,涉及:一、普通檢查:1.準備器具,問候病人2.測體溫:腋測法3.脈搏:橈動脈,30秒4.呼吸:胸廓運動,30秒5.血壓:袖帶加壓法6.取出體溫計,讀刻度后甩下水銀7.發(fā)育、營養(yǎng)、體型、面容表情和體位二、頭部8.觀察頭發(fā)、頭顱外形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