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以師為本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1.gif)
![論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以師為本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2.gif)
![論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以師為本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3.gif)
![論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以師為本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d5399e77daa3c7934fbe9e70e3f92fcd4.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以師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這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思想,從新世紀初黨的全面發(fā)展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角度提出的。這是我們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政策的新發(fā)展??茖W發(fā)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那么,學校管理中又該如何理解以人為本?筆者認為,從學校管理和領導的角度看,“以人為本”的“人”不但指的是學生,同時也應該包括老師在內。只有學校管理堅持“以師為本”,才能實現教師“以生為本”,這是為無數事實所反復證明的一個簡明道理。實行人本管理或者說人性化管理是現代社會、企業(yè)等各種管理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策略,學校管理也不例外。幾年來的實踐表明,許多學校在教師管理工作中開始實行“以師為本”的管理策略,取得了諸多寶貴經驗,但也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和實踐上的誤區(qū),值得進行認真總結和深入討論。下面,筆者就這個問題談一些看法。一、正確對待和尊重教師學校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學校管理的核心部分則是教師管理,教師管理可以說是學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的第一要素。鄧小平曾經明確指出,“人民教師是培養(yǎng)革命后代的園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應該受到黨和人民的尊重”。他還說,“我們的科學家、教師發(fā)現人才,培養(yǎng)人才,本身就是一種成就,就是對國家的貢獻?!弊鹬亟處?最重要的就是正確對待和尊重教師的勞動。人們把教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形容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也把教師比作詩人、演員、哲學家、將軍等等。不管如何給教師的社會角色定位,教師確是一個從事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勞動者。同時還要看到教師的勞動還具有持續(xù)性、復雜性和不可量化性等特點。為此,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應該充分認識教師和教師勞動的這些特殊性,在學校管理中牢固樹立“以師為本”的新管理理念,對教師以誠相待、以心換心,尊重教師的勞動,真心實意地為教師著想,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團結、尊師的校園氛圍。二、合理滿足、—堅持“以師為本”,就要切實理解教師的需要馬斯洛的“人的需要理論”提出,尊重需要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需要,因此,正確認識教師的社會地位,尊重教師的勞動是學校管理者時刻不能忘懷的大事。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需要是推動歷史發(fā)展進步的強大動力。當一個人選擇教師作為職業(yè)時,無論他對這個職業(yè)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熱愛,其前提都必須是他能依賴這個職業(yè)生存下去并獲得社會對教師職業(yè)的認可和保障。換句話說,教師既有物質的需要,如工資、社會福利、工作條件等,也有精神的需要,包括自尊、榮譽、教師基本權利、社會地位認可,以及專業(yè)的發(fā)展等。這些都需要學校管理者想方設法去合理滿足。同時,在任何層級的一所學校,由于存在著年齡、性別、習慣、性格、愛好、思想覺悟等因素的差異,教師的需要又是千差萬別的,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其需要是否正當合理,并分清輕重緩急,分別對待處理。對教師急切的合理需要,應該盡可能予以優(yōu)先滿足;對一些因條件限制而暫時難以滿足的需要,要說明原因,講清道理,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得到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對那些不當甚至是錯誤的需要,則既不姑息遷就,也不武斷否定拒絕,而是要做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幫助教師提高思想覺悟。學校管理者要真正做到對教師政治上關心,思想上幫助,工作學習上鼎力支持,生活上多方面照顧和關懷,從而滿足教師合理的各種需要。學校分工管理教師的領導,應該利用各種途徑和形式,對每位教師的性格特點、能力素質、工作效果、為人處事方式等的優(yōu)劣長短做到心中有數,并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度量;在工作安排上要盡可能地尋找每一位教師能力、興趣與工作任務的最佳結合點,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力求知人善任,人盡其才。這才是真正的”以師為本”,是學校教師管理堅持“以師為本”的核心內容。三、營造人性化的環(huán)境心理學的實驗證明: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有希望被人欣賞、肯定的心理欲望,這種心理一旦得到滿足,會大大激發(fā)他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在學校管理中,管理者要以人為本、換位思考,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去發(fā)現每一個教師的獨特價值,發(fā)現每一個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并且適度地加以贊賞和肯定。對教師好的表現要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為他們的才華發(fā)揮創(chuàng)設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讓教師在受到賞識的幸福感中獲得滿足、發(fā)展、進步。學校管理要為老師營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環(huán)境。“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聲六月寒”。教師自身的素質養(yǎng)成使他們既對領導盛氣凌人的訓斥和簡單粗暴的管理產生惡感,也對領導不負責任而讓教師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做法持反對態(tài)度。教師希望和歡迎領導能以民主的作風為學校創(chuàng)設出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使大家心情舒暢,和睦共處,自我約束而又自我完善,少一點強制,多一點尊重,少一點疑慮,多一點信任,少一點不準,多一點自由,從而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工作空間。這是優(yōu)秀學校領導者堅持“以師為本”進行教師管理該走的路徑和所應有的風范。四、學校管理中強調、正確處理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有一個觀點:錯誤難免論。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自古以來,上至將相王侯,下至庶民百姓,沒有人能在一生中不犯錯誤。雖說教師都受過正規(guī)教育,大多有著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精神,但世無完人,偶犯“條律”也在所難免。對此,學校管理者應該有容人之過的胸懷。這里有一個西漢末年的歷史故事,或許可以為學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啟示: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fā)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蓜⑿銓Υ艘暥灰?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說:“如果追查,將會使許多人恐慌,甚至成為我們的死敵。而不計前嫌,可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眲⑿愕膶捜?使其成為眾望所歸,終成帝業(yè)。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充分地理解他人,體諒他人,擁有寬闊的胸懷。學校管理者堅持“以師為本”的要義之一,就是要對教師一時的過失有寬容之心、容人之量,不要糾纏不放,更不能無限上綱上線,且一定要先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再下結論。即使需要批評時,也要就事論事,有根有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抓辮子,不打棍子,不給教師穿“小鞋”。有些學校之所以發(fā)展迅速、進步驚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領導對教師之過持大度寬容態(tài)度,富有“報恩”情結的教師因而與領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奉獻出加倍的辛勤汗水和豐碩成果。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在處理與教師的矛盾、沖突時,學校管理者要胸懷坦蕩,能夠捐棄前嫌,不斤斤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用一種包容和關懷的方式泰然處之;對教師的不妥之言不計較,容得下話;對教師的缺點正確看待,容人之短;對教師的錯誤不記舊賬,容人之過。五、領導“難”“易”問題教師是社會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自己那本難念的經。年輕教師剛畢業(yè),經濟不寬裕又面臨著成家立業(yè)的壓力;中年教師上有老下有小,大家、小家都要顧,疲于奔命;老年教師身體漸漸衰老,易患疾病。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學校領導畢竟因其地位特殊而同社會的接觸面要廣些,關系戶要多些,較容易為普通教師解決諸多之“難”:教師的家人需要住院偏又床位緊張,可否設法幫助解決;教師購房需要貸款遇到麻煩,可否跑跑銀行進行溝通;教師的家屬下崗沒有工作,可否找找門路幫忙聯(lián)系;教師家中急需用錢而又一時籌措不到,想想辦法幫他度過難關……。顯然,學校管理者緩教師之所急,救教師之所苦,幫教師之所忙,解教師之所難,無疑大大加強了領導與教師間的感情交流,無疑教師對領導的良苦用心能心領神會,從而會促使教師對教學工作的全身心投入,產生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良好效果。六、第一,營造良好的師德生活環(huán)境,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必要的人本關懷這一點與上述第二點似乎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有著質的區(qū)別:前者指的是教師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一般性需要,而后者這里強調的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超越性需要。根據馬斯洛的理論,人類有一種追求精神價值的超越性需要,教師作為社會個體其需要雖然也是多方面的,但從目前教育發(fā)展狀況和教師職業(yè)特征來看,筆者以為,人格尊重、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實現這三者是教師最為關注、也最為關鍵的內在需要。學校管理者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的多種發(fā)展需要,給教師以切切實實而又高質量的人本關懷。學校管理者要抓好“以師為本”觀念為指導的教師隊伍建設,就必須在客觀上為教師提供各種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的條件和機會。當前絕大多數學校經費都比較緊張,但管理者必須從學校發(fā)展的大局和教師自身的長遠利益出發(fā),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比如:新的社會需要要求教師必須學會掌握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學校就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建立電教室、電腦室、教師課件制作室等硬、軟件設施;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學校就應盡可能為教師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分批次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或請專家來校講學等。又如:學校要盡可能為年輕、骨干教師搭建自我發(fā)展的平臺,提供給他們各種自我發(fā)展的機會;要鼓勵教師在職進修,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要盡量多地為教師創(chuàng)造自我展示和參加教學研討的機會;要鼓勵教師積極承擔各級科研課題,真正把教育科研和學校的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不斷促進教師進行教育反思和提高教學能力;要大力做好學習型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使教師真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轉化為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的一種內在需求。七、以人為本、建立彈性管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工作氛圍學校需要制度管理,因為它可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有序、科學。但規(guī)章制度畢竟只是條文,是劃一的戒律,是統(tǒng)一的要求,而人,是千差萬別,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尤其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完全靠制度管理,是無法管理好的,因為規(guī)章制度強調的是統(tǒng)一和服從,而教師所從事的工作,往往不能這樣做。制度缺少對人性的理解,而教師恰恰特重視精神上的尊重與慰籍,一切只是被動的服從,不可能真正發(fā)揮出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此,秉承以人為本和“以師為本”的新理念,學校教師管理必須實現以下兩個轉變:一是在管理模式上應把“剛性的制度管理”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B卷)
- 2024-2025學年第13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勤徑學升高中歷史必修上同步練測(統(tǒng)編版2019)
- 2025年共同發(fā)展協(xié)議書細目
- 2025年全球化學品物流協(xié)議
- 2025年倉儲物流租賃合同文件
- 2025年四人股東策劃經營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特種自行車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策劃管理協(xié)議書
- 2025年肥料級磷酸氫鈣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公共環(huán)衛(wèi)設施:環(huán)衛(wèi)垃圾桶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2022新教材蘇教版科學5五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DB63-T 1987-2021干拌水泥碎石樁施工技術規(guī)范
- (完整版)歐姆龍E3X-HD光纖放大器調試SOP
- 2022年高級統(tǒng)計師考試真題及參考答案解析
- 1小時: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課件
- 2022-2023年(備考資料)醫(yī)技類-病理學技術(師)代碼:208歷年真題精選一含答案試卷6
- 老年社會工作完整版ppt-全體教學教程課件最新
- 2022年《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
- 2第二章 保護煤柱的設計
- 人教鄂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精心整理)三角函數w的取值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