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汽車行業(yè)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混動、出海自主品牌_第1頁
2023年度汽車行業(yè)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混動、出海自主品牌_第2頁
2023年度汽車行業(yè)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混動、出海自主品牌_第3頁
2023年度汽車行業(yè)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混動、出海自主品牌_第4頁
2023年度汽車行業(yè)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混動、出海自主品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yè)評級

強于大市2022年12月混動和出海有望開啟自主品牌新一輪崛起--2023年度汽車行業(yè)策略報告投資要點??2023年: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有望推動自主品牌進一步崛起。量:考慮到購置稅優(yōu)惠透支效應、新能源車購車補貼退坡,2023年行業(yè)總量承壓。價:受擴產、需求走弱、競品、降價預期綜合影響,特斯拉連續(xù)降價,產業(yè)鏈跟進;考慮到特斯拉23年國內70-80萬輛消納,終端售價仍有下降空間。混動:有望接力純電推動自主品牌新一輪崛起。10-20萬價格帶乘用車自主、日系、德系“三足鼎立”,比亞迪引領自主車企長城、吉利、長安紛紛入局混動市場,占據混動市場主導地位;自主品牌車企自2022年開始大規(guī)模推出15-20萬價格帶混動新車型,擠占該價格帶合資乘用車市場份額。供給與需求共振,高性價比、爆款混動車型持續(xù)迭代升級,有望開啟自主品牌新一輪成長周期。?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我國汽車工業(yè)處于出口爆發(fā)期(海外供給短缺,新能源需求放量),海外建廠初期。我國出口目的地以亞洲(燃油車和新能車較為均衡)、歐洲(新能車為主)和南美洲(燃油車)為主,建廠目的地以亞洲為主。對比歐洲暢銷新能車與比亞迪進入歐洲三款車型,后者性價比較高;對比核心技術、供應鏈資源、人才水平,自主品牌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優(yōu)勢較大,有望隨著新能車加速滲透開啟海外崛起征程。??投資建議:1)乘用車:優(yōu)選受益于混動和出口爆發(fā)標的,建議關注:比亞迪、吉利汽車;2)出海產業(yè)鏈:結合出海公司區(qū)域布局、主營業(yè)務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下游客戶、海外收入彈性等角度,建議關注愛柯迪、中鼎股份、嶸泰股份、銀輪股份;3)混動產業(yè)鏈:建議關注菱電電控、隆盛科技。風險提示:受宏觀經濟影響,汽車行業(yè)銷量及終端價格弱于預期;混動放量不及預期,自主開拓不及預期;自主品牌出海不及預期。2????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目錄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投資機會風險提示3一、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行情回顧:汽車板塊走勢一波三折,跑贏大盤??疫情、俄烏戰(zhàn)爭導致年初汽車指數大跌;4月底觸底反彈,疊加燃油車購置稅優(yōu)惠政策,大幅上攻;8月之后,對23年總量疑慮漸起,并在9-10月得到部分驗證,板塊連續(xù)回調??傮w看,2022年以來汽車板塊跌13.3%,位列13/30,跑贏滬深300指數8.3pct;其中,乘用車跌11.3%,汽車零部件跌12.5%。圖表:2022年以來中信行業(yè)漲跌幅(截至2022年12月2日)圖表:汽車指數分板塊走勢(截至2022年12月2日)資料:Ifind,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Ifind,華福證券研究所4一、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基本面回顧: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繼續(xù)崛起??受政策刺激,6月以來汽車景氣度快速回升:6月1日至12月31日,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10月開始景氣度回落:10月汽車批銷環(huán)比-4.0%(低于2017-2021年均值2.6%),燃油車銷量同比增速轉負。圖表:中汽協汽車月度批發(fā)銷量(萬輛)圖表:10月燃油車景氣度回落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5一、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基本面回顧: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繼續(xù)崛起??2022年1-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527萬輛,YoY為107%;滲透率為24%,同比+12pct,滲透加速。2021年10月以來,插混表現強于純電;22年1-10月,純電批銷427萬輛(YoY+97.5%),插混121萬輛(YoY+180%)。圖表: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滲透率(萬輛)圖表:插混表現亮眼(萬輛)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6一、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基本面回顧: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繼續(xù)崛起??主流合資滲透緩慢,2022年1-10月滲透率約為4%;A0及以下、C級及以上滲透率為70%、36%,主流合資所在的A-B級車滲透率相對偏低(20%),主流合資所在的A/B級車是新能車下一步滲透的攻堅區(qū)。圖表:自主品牌新能車滲透率遠超主流合資圖表:分級別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資料:乘聯會,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乘聯會,華福證券研究所7一、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基本面回顧: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繼續(xù)崛起??中國市場:2020H2以來自主品牌份額持續(xù)提升,由2020年6月33.5%提升至2022年10月53.2%。分動力類型看,得益于自主品牌綜合能力提升,燃油車市場自主份額穩(wěn)中有升;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先發(fā)優(yōu)勢,新能車市場自主份額大幅領先。圖表:2020H2以來自主品牌份額持續(xù)提升圖表:燃油車、新能源汽車份額雙雙提升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乘聯會,華福證券研究所8一、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基本面回顧: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繼續(xù)崛起?全球市場:智能電動汽車時代,自主品牌全球崛起。1)銷量TOP10中,比亞迪、上通五菱、奇瑞等自主品牌占據較大市場份額;2)全球前15款新能源汽車熱銷車型中,自主品牌占據11款。圖表:2022年1-9月全球TOP10新能源汽車品牌圖表:2022年1-9月全球TOP15新能源車型資料:CleanTechnica,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CleanTechnica,華福證券研究所9一、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基本面回顧: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繼續(xù)崛起??換道超車,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先發(fā)優(yōu)勢明顯,比亞迪厚積薄發(fā),銷量引領全球比亞迪:以技術和成本優(yōu)勢實現高性價比和產品矩陣全覆蓋圖表:比亞迪產品系列圖表:比亞迪制勝之道技術優(yōu)勢成本優(yōu)勢(DMI、刀片電池、E3.0)(產業(yè)鏈垂直整合)高競爭力定價產品矩陣全覆蓋(同價位段性能最優(yōu),

(覆蓋所有級別/價位,插混價格媲美燃油車)搶占各細分市場)資料:BCG,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比亞迪官網,華福證券研究所10????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目錄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投資機會風險提示11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1

量價仍承壓,混動和出海是亮點?總量憂慮猶在。燃油車:2009-2011年、2015-2018年購置稅的透支效應與邊際效應遞減;2020-2022年疫情期間,消費補貼、購置稅優(yōu)惠等政策的透支。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圖表:關注政策的透支效應圖表: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坡20201.622.250.8520211.301.800.6820220.911.260.48300≤R<400純電動乘用車R≥400R≥50插電式混動乘用車(含增程式)(1)R為純電續(xù)航里程(工況法、公里),補貼金額單位:萬元;(2)對于非私人購買或用于營運的新能源乘用車,按照相應補貼金額的0.7倍給予補貼;(3)補貼前售價應在30萬元以下(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企業(yè)官方指導價為參考依據,“換電模式”除外);(4)2022年插電混動乘用車續(xù)航里程R≥50(NEDC)或R≥43(WLTC).資料:乘聯會,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12二、

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1

量價仍承壓,混動和出海是亮點??特斯拉降價VS比亞迪漲價:受擴產、需求走弱、競品、降價預期綜合影響,特斯拉連續(xù)降價,產業(yè)鏈跟進;比亞迪年底漲價(2000-6000元),變相鎖單、催單等。2023年份額重于盈利,預計大多品牌跟跌不跟漲。預計2022-2024年上海工廠分別交付75萬輛、110萬輛、160萬輛;其中,預計23年國內交付70-80萬輛,對20-35萬價格帶車型造成較大壓力。圖表:特斯拉2023年國內目標交付量大幅增長圖表:新能源汽車品牌迎來降價潮資料:各車企官網,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特斯拉,華福證券研究所13二、

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1

量價仍承壓,混動和出海是亮點?2020H2以來,自主品牌崛起主要是受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驅動;新能車滲透率達到30%以后,進一步滲透的潛力和空間邊際減少,自主品牌進一步崛起的動力何在??我們認為:對內,混動有望接力純電推動自主品牌新一輪崛起;對外,出海將打開自主品牌進一步擴張的廣袤空間。圖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來到30%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14二、

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供給與需求共振,混動迎來放量契機??供給端:原材料價格上漲純電車型利潤承壓使得車企紛紛發(fā)力混動新車型;相較純電車型,混動搭載的動力電池能量較小,電池價格上漲對混動車型成本端影響偏弱。短期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使得上游原材料供需錯配致使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始終處于高位,車企紛紛發(fā)力混動市場來滿足“雙積分”考核需求同時保證其利潤水平。圖表:新能源純電車型成本構成圖表:碳酸鋰與磷酸鐵鋰價格走勢資料:華經情報網,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Wind,華福證券研究所15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供給與需求共振,混動迎來放量契機??需求端:續(xù)航及補能焦慮緩解與低油耗、強動力性能新車型的推出驅動混動市場如火如荼1)消費者續(xù)航與補能焦慮緩解:相較于純電車型,混動車型兼具純電與燃油車兩套動力系統(tǒng),在對續(xù)航需求不高的場景時可采用純電續(xù)航,在對續(xù)航需求較高的場景中可依靠傳統(tǒng)燃油來行駛,滿足消費者全場景用車需求,解決了新能源純電車型續(xù)航焦慮及補能焦慮。圖表:典型純電車續(xù)航與插電混動車續(xù)航比較圖表:22:2022M1-M9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0資料:汽車之家,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汽車之家,華福證券研究所16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供給與需求共振,混動迎來放量契機??需求端:續(xù)航及補能焦慮緩解與低油耗、強動力性能新車型的推出驅動混動市場如火如荼2)低油耗與高動力性能兼?zhèn)涞谋钚萝囆屯瞥鲇鲜袌鲂枨螅合噍^于傳統(tǒng)燃油車,混動車型由于采用“油+電”驅動模式,其油耗表現優(yōu)異;同時由于目前主流車企采用“雙電機”混動架構,動力響應更為優(yōu)秀且平順性較佳。圖表:典型混動車型與同競品燃油車性能參數對比資料:汽車之家,華福證券研究所17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日系混動發(fā)展較早,國產混動平臺后來居上?豐田、本田長期深耕油電混動市場,技術各有所長,二者市場份額位居前列。1)豐田THS系統(tǒng):采用行星齒輪的功率分流架構,能量損失相對本田i-MMD系統(tǒng)偏高,但有利于發(fā)動機長期位于最優(yōu)區(qū)間工作;2)本田i-MMD系統(tǒng):采用P1+P3雙電機混聯架構,驅動電機總功率優(yōu)于豐田THS系統(tǒng),但其發(fā)動機功率相對較弱。圖表:豐田與本田混動架構比較圖表:豐田與本田混動市場份額資料:汽車之家,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Marklines,華福證券研究所18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日系混動發(fā)展較早,國產混動平臺后來居上?比亞迪發(fā)布DM-i超級混動平臺,自主品牌紛紛入局。2021年比亞迪歷經三代混動平臺技術沉淀優(yōu)勢,重磅推出了DM-i、DM-p混動架構,突破了日系車企混動技術壁壘,率先開始布局PHEV混動市場。國內自主車企長城、吉利、長安后發(fā)入局,憑借國內插電混動享有綠牌及新能源補貼優(yōu)勢,快速切入混動市場。圖表:比亞迪DM-i混動系統(tǒng)圖表:自主品牌混動平臺參數比較資料:《自主插電混動系統(tǒng)對比分析》,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比亞迪DM-i發(fā)布會,華福證券研究所19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日系混動發(fā)展較早,國產混動平臺后來居上?自主品牌混動系統(tǒng)后來居上,成本及動力性能全方位趕超日系。1)成本方面:自主車型純電續(xù)航、綜合油耗及饋電工況下均表現優(yōu)秀,同時車型售價低于日系競品車型;2)動力性能:相較于日系混動系統(tǒng),自主品牌奇瑞鯤鵬DHT混動平臺、上汽EDU混動平臺、長城檸檬DHT混動平臺動力性能優(yōu)勢顯著。圖表:自主品牌混動車型與日系車參數比較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自主品牌發(fā)力混動市場,有望再塑格局?國內乘用車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10萬以下,10-20萬價格區(qū)間“三足鼎立”。分價格帶來看:2021年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10萬以下/10-15萬/15-20萬價格區(qū)間市場份額分別為76.7%/46.8%/22.6%,相較于2017年市場份額分別提升9.2pct/11.7pct/12.7pct;其中自主品牌15-20萬價格區(qū)間市場份額有所提升但亟需突破。圖表:分價格帶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占比圖表:自主品牌與日系、德系品牌車用車銷量占比資料:Marklines,福證券研究所資料:Marklines,華福證券研究所21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自主品牌發(fā)力混動市場,有望再塑格局?國內混動市場發(fā)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1)政策主導階段:受益于PHEV車型在國內享受新能源補貼優(yōu)勢,國內自主品牌在2017年及之前保持較高的市場份額;從2018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快速退坡,自主車企混動市場份額出現明顯下滑,自主品牌混動占比從2018年50.1%下降至2020年20.1%;2)市場主導階段:2021年開始比亞迪、長城、吉利等自主品牌紛紛發(fā)布新一代混動DHT架構,新車型助力車企市占率快速提升。圖表:分系別混動汽車銷量占比圖表:分系別插電混動汽車銷量占比資料:Marklines,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Marklines,華福證券研究所22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自主品牌發(fā)力混動市場,有望再塑格局?國內混動市場競爭格局:1)混動市場(含HEV車型):自主品牌牢牢占據10-20萬價格帶混動市場,對標日系20-25萬價格帶相關車型,日系品牌主要占據20-30萬價格帶市場;2)插電混動市場:自主品牌占據半壁江山,爆款車型售價主要集中在10-20萬價格區(qū)間,長城、理想等相關車企主要發(fā)力25萬以上中高端市場。圖表:自主品牌與日系品牌分價格帶混動汽車銷量占比圖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分價格帶插電混動汽車銷量占比資料:Marklines,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Marklines,華福證券研究所23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自主品牌發(fā)力混動市場,有望再塑格局?混動車型增速強勁,15-20萬新車型有望在2023年迅速放量。2022M1-M9純電車型/插電混動車型同比增速分別為101%/168%,插電混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表現亮眼。2022年自主品牌整車廠紛紛發(fā)布混動全新車型以及傳統(tǒng)燃油混動版本,車型售價主要集中在15-20萬區(qū)間,有望在2023年迎來放量爆發(fā)期。圖表:國內純電、插電混動及混動汽車銷量(萬輛)圖表:2022自主品牌混動新車型價格區(qū)間(萬元)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汽車之家,華福證券研究所24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2

混動:自主引領的新賽道

自主品牌發(fā)力混動市場,有望再塑格局?自主品牌把握混動拐點,有望開啟新一輪成長周期。1)供給與需求共振,高性價比、爆款混動車型持續(xù)迭代升級,混動銷量有望繼續(xù)高歌猛進;2)格局:自主品牌自2022年開始大規(guī)模推出15-20萬價格帶混動新車型,新車型逐步放量爬坡擠占該價格帶合資乘用車市場份額,進而開啟自主品牌新一輪成長周期。圖表:主要插電混動車企PHEV銷量預測(萬輛)圖表:33:2022/2023插電混動銷量預測(萬輛)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25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圖表:日本汽車產業(yè)國際化歷程

日本汽車產業(yè)國際化歷程:由出口、海外設廠到全球化經營??1965-1974年:產品出口初期階段,出口占總產量的比重由1965年的10.4%上升至37.7%1975-1979年:產品出口后期階段,國內產能擴張,全球石油危機,1977年出口超越國內銷量??1980-90年代中期:投資設廠階段,日美貿易摩擦,日元急劇升值削弱了日本汽車的低價優(yōu)勢90年代中期-至今:全球化經營階段,加強國際間合作化分工協作,大量開設海外研發(fā)中心、設計工廠資料:《從日韓汽車產業(yè)國際化經驗看中國汽車出口》,華福證券研究所26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

日本汽車產業(yè)國際化的啟示:擇機出海,精準布局?國內需求日趨飽和、產能持續(xù)擴大是汽車產品出口的根本動力;國內生產的優(yōu)勢喪失后,由出口向海外投資設廠、國際化經營轉變??有序布局、精準定位:定位低能耗、安全性高產品率先打開歐美市場(出口),海外建廠先歐美、后發(fā)展中國家全產業(yè)鏈布局:整車企業(yè)對外投資的同時,在上游新設多家零部件及發(fā)動機生產企業(yè),在下游布局眾多的售后、汽車金融服務企業(yè)圖表:日本海外工廠主要布局在亞洲、北美、歐洲圖表:日本在亞洲工廠布局國家和地區(qū)編號汽車摩托車

汽車/摩托車

零部件亞洲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巴基斯坦菲律賓臺灣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2-231111-1015891471011284413-1424135----1---1--1717-2--4--24-8140泰國越南亞洲合計資料資料:日本汽車工業(yè)協會,華福證券研究所:日本汽車工業(yè)協會,華福證券研究所27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

出?,F狀:國內需求飽和,出口迎來爆發(fā)期?我國汽車銷量2017年見頂,國內需求總體較弱;2021年以來,疫情影響海外整車和供應鏈生產節(jié)奏,地緣政治導致能源價格大幅攀升,供給短缺;海外新能源汽車需求爆發(fā),共同促使出口爆發(fā)?2021年我國出口突破200萬輛,同比翻倍,突破2011-2020年平臺期;2022年1-10月出口245萬輛,YoY+54%,出口占產量比重11%,較2020年全年+7pct。圖表:國內汽車銷量2017年見頂圖表:2021年出口突破過去十年平臺期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28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

出?,F狀:國內需求飽和,出口迎來爆發(fā)期?我國汽車出口目的地以亞洲、歐洲、南美洲為主;受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增影響,對歐洲出口由2019年12萬輛,快速提升至2021年51萬輛,占比由10%提升至24%。?對歐洲地區(qū)出口中,新能車汽車占比較高(60%+),是后期自主出海的核心區(qū)域;亞洲區(qū)域出口中,燃油車和新能車占比較為均衡(63%/37%),后期出口潛力亦較大;南美洲、非洲和北美洲出口以燃油車為主。圖表:出口到歐洲占比提升較快圖表:出口歐洲汽車新能源汽車占比較高資料:乘聯會,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乘聯會,華福證券研究所29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

出海現狀:整車廠積極布局海外產能,零部件企業(yè)海外開拓實現戰(zhàn)略協同?部分自主品牌在長期出口之后,逐步在當地布局產能實現本地化生產,如長城、上汽、奇瑞、吉利等,產能多布局于亞洲、南美洲、歐洲等地區(qū)。?部分國產零部件企業(yè)也跟隨自主品牌積極出海,實現戰(zhàn)略協同;為了響應國際客戶對全球屬地化配套要求,中國頭部汽車零部件企業(yè)逐步在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擴充產能。圖表:自主品牌海外產能布局圖表: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yè)積極布局海外美國墨西哥

加拿大德國法國意大利

歐洲其他國家亞洲福耀集團敏實集團均勝電子延鋒國際繼峰股份中鼎股份岱美股份拓普集團保隆科技寧波華翔文燦股份愛柯迪

車廠地址產品規(guī)劃產能概況

作為特別投資合同(SPIC)項目,已在圖拉州現有工廠開展第二期工程。將建設第二條沖壓線,將年產能擴充至15萬輛

俄羅斯圖拉州烏茲洛瓦工業(yè)園哈佛F7x,哈佛H9.Joloin15萬輛/年皮卡和SUV產品,含NEV車型收購通用汽車工廠。2021年6月,泰國工廠正式投產,將銷售本地及東南亞、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泰國羅勇府8萬輛/年

長城印度中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巴西伊拉塞瑪波利斯工廠SUV、皮卡和純電SUV、皮卡和純電13.8萬輛/年

收購通用汽車工廠,包含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及發(fā)動機生產車間。10萬輛/年

收購奔馳汽車工廠,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產,未來將輻射整個拉美地區(qū)上汽正大公司泰國新工廠2018年已投產,新工廠占地面積79余萬平米,名爵ZS,名爵HS、大通T系列泰國春武里府10萬輛/年投資逾10億美元,成為MG右舵車全球生產基地。該工廠2022年5月落地生產,僅9個月就完成交付,工廠屬于KD工廠,即車身整體進口,在工廠只完成部分組裝巴基斯坦名爵HS

上汽集團名爵Hector\名爵ZS電動車型、名爵Gloster2017年初投資32.75億人民幣收購并改造印度通用汽車有限公司Halol工廠,2019年正式投產,并推出首款智能網聯車型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羅達市5.6萬輛/年

上汽通用五菱Confero、銀輪股份旭升股份伯特利

2017年7月投產,工廠占地面積為6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為7億美元。2021年3月,發(fā)布全球銀標首款海外車型AlmazRS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BekasiCortez、Fomo、Almaz等車

12萬輛/年型

與當地KaisarMontorindoIndustri公司合資建廠,2017年投產,占地面積為8萬平方米,具備沖壓、焊接、涂裝、組裝設備2017年11月,與巴西最大汽車經銷商CAOA集團簡歷合資公司,產品輻射南共市地區(qū)東風小康

印度尼西亞萬登省SuperCab\Glory5805萬輛/年5萬輛/年12萬輛/年

泉峰汽車嶸泰股份上聲電子唐威工業(yè)

奇瑞吉利巴西圣保羅州瑞虎系列、艾瑞澤系列

博越SUV,帝豪X7、新款庫博、帝豪轎車等車型X70(博越),X50(繽越)等車型與當地國有機構合資建廠,2017年投產,工廠占地面積118公頃,投資額4億歐元,出口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地區(qū)。白俄羅斯明斯克州鮑里索夫地區(qū)馬來西亞中部霹靂州丹戎馬林

40萬輛/年

2017年激勵入股寶騰,丹戎馬林工廠全面升級。資料:Wind,愛搜譜汽車,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CATARC中汽政研,華福證券研究所30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

出?,F狀:整車廠積極布局海外產能,零部件企業(yè)海外開拓實現戰(zhàn)略協同?國產零部件企業(yè)通過并購和海外建廠模式實現了海外擴張。過去10年間,中國頭部汽車零部件共發(fā)起110起、規(guī)模達138億美金海外并購。?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加速海外擴張,2021年中信汽車零部件板塊海外收入1043億元,YoY+25%,收入占比為21.7%,較2017年+4.7pct。圖表:中國頭部零部件企業(yè)海外并購圖表:汽車零部件企業(yè)海外收入占比穩(wěn)步提升資料:CATARC中汽政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Wind,華福證券研究所31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

新能源汽車時代,自主品牌出海迎來新機遇圖表:智能汽車時代我國占據人才優(yōu)勢?當前我國汽車出口仍以燃油車為主,但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快速增長;隨著新能源汽車全球范圍內加速滲透,自主品牌迎來出海新機遇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從核心技術(電動化/智能化)、供應鏈資源、人才水平等角度考察,自主品牌在全球范圍內優(yōu)勢明顯?圖表:國產動力電池供應商占全球50%以上份額資料: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圖表:中國具備完整的智能駕駛產業(yè)鏈資料:佐思車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起點研究院,華福證券研究所32二、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2.3

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

新能源汽車時代,自主品牌出海迎來新機遇??當前我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口以歐洲和東南亞為主,其中,歐洲市場規(guī)模大、滲透率高,后續(xù)增長潛力最大比亞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品牌,歐洲是其出海的核心地區(qū);2022年9月比亞迪舉行歐洲出海戰(zhàn)略發(fā)布會,推出BYD

Tang

EV、HanEV、ATTO3(元PLUS)等3款車型?歐洲新能源車暢銷車型以特斯拉Model

3/Y、大眾ID系列等為主,對比BYD3款車型,唐、漢售價較高,在空間、性能、續(xù)航、智能化上表現較強;元PLUS空間略小、續(xù)航相當、動力性能較弱,售價較低,總體看三款產品性價比較高。圖表:比亞迪出海車型與歐洲熱銷車型參數對比比

PLUSID.4比

ModelYID.5比

Model3官

起售

/萬

元車

/mm3.844551875161527205.0446121852164027657.254.645991852161327665207.24.34900195017252820475019211624289049951910149529204694185014432875車

/mm車

/mm軸

/mm純

續(xù)

/km百

/s中

付儀

寸電

/kwh驅

數輔

級430-5107.312.8-15.65425-607

600-730

545-660610-715

556-6756.2125.34.415.612.33.7-6.9

8.4-10.4

3.9-7.9

3.3-6.115-12-771~2L215.612.385.41~215-60-78.41~2L249.92-60.48

57.3-83.490.3-108.8

60-78.41L21~2L21~2L21~2L2L2資料:汽車之家,華福證券研究所33????2022年回顧:新能車加速滲透,自主品牌全球崛起目錄2023年展望: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開啟自主崛起的新征程投資機會風險提示34三、投資機會?

乘用車:2023年將迎來集中度提升,優(yōu)選受益于混動和出口爆發(fā)標的?2022年以來,自主8家新勢力市占率連續(xù)下行;量價雙壓之下,新勢力表現分化,出清之后行業(yè)有望迎來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圖表:8家自主新勢力月度交付(銷量,輛)圖表:新能源汽車品牌市占率資料:各公司官網,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公司官網,乘聯會,華福證券研究所35三、投資機會?

乘用車:2023年將迎來集中度提升,優(yōu)選受益于混動和出口爆發(fā)標的??比亞迪:技術和成本領先、產品矩陣全覆蓋,23年插混增量70萬輛,出口增量20萬輛,貢獻總增量約79%;吉利汽車:SEA浩瀚架構(純電)、雷神動力(插混)雙雙發(fā)力,①純電,極氪競爭力強勁,幾何、睿藍加速C端布局,②雷神動力兼具經濟性和動力,23年插混增量18萬輛,③23年出口增量4萬輛,插混+出口增量合計占總增量73%。圖表:比亞迪、吉利汽車插混/出口增量(萬輛

)圖表:自主品牌新能車銷量及市值對照資料:Marklines,中汽協,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Wind,各公司官網,華福證券研究所36三、投資機會?

出海產業(yè)鏈:墨西哥有望成為國產零部件進軍北美的集中地??墨西哥汽車產業(yè)對美出口有天然的地理優(yōu)勢和政策優(yōu)勢。原產地規(guī)則(75%)、墨西哥對美零部件出口限額(1080億美元)。圖表:墨西哥對美出口有天然的地理優(yōu)勢圖表:《美國-墨西哥一加拿大協定》(USMCA)主要新增或修訂條款規(guī)則USMCANAFTA區(qū)域內零部件和材料在地區(qū)內采購比例為75%。(協定生效時為66%,1年后擴大至69%,2年后72%,3年后75%)零部件和材料的40%-45%必須由時薪16美元以上的工人生產。原產地規(guī)則本地化率為62.5%工資條款無專門規(guī)定發(fā)動機、變速器、車身和底盤、車橋、懸架、轉向系統(tǒng)、鯉離子電池的地區(qū)內采購率必須達到75%。(協定生效時為66%,1年后69%,2年后72%,3年后75%)7種核心零部件地區(qū)內采購率鋁與鋼產品地區(qū)內采購率主要零部件地區(qū)內采購率無針對零部件的具體規(guī)定無專門規(guī)定地區(qū)內采購率至少為70%。軸承、燃油泵、起動機、保險杠、制動器、離合器、座椅等主要零部件的地區(qū)內采率必須達到70%。(協定生效為62.5%,1年后65%,2年后67.5%,3年后70%)如果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根據《貿易拓展法》第232條加征關稅時,墨西哥、加拿大每年可免關稅向美國出口的乘用車最多分別為260萬輛。無詳細規(guī)定對美出口數量限制無配額規(guī)定墨西哥最多可向美國免稅出口1080億美元汽車零部件,加拿大最多可向美國免關稅出口324億美元零部件。對美零部件免稅出口額匯率條件無配額規(guī)定無貨幣條款自行控制包括外匯千預在內的競爭性貨幣貶值與“非市場經濟體”簽署FTA時的條款:談判前的3個月告知其他成員國;簽署前30天向其他成員國公開協定全文;其他成員國提前6個月通知即可脫離協定牽制與中國簽訂FTA無針對“非市場經濟體”的條款資料:《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對中國汽車產業(yè)的影響及相關建議,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互聯網公開信息,華福證券研究所37三、投資機會?

出海產業(yè)鏈:墨西哥有望成為國產零部件進軍北美的集中地??2021年墨西哥汽車產業(yè)對美出口達946億美元,占汽車產業(yè)出口82%;2021年北美三國汽車產量1343萬輛,為僅次于中國、歐洲的第三大市場;北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較低,以美國為例,2022年10月單月僅7.3%。政策支持下,北美有望迎來新能車滲透快速提升。圖表:墨西哥汽車產業(yè)對美出口占比超過80%圖表:北美三國汽車產量(萬輛)資料:trademap,華福證券研究所資料:OICA,華福證券研究所38三、投資機會?

出海產業(yè)鏈:特斯拉柏林有望加速國產零部件的歐洲擴張步伐??歐洲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2021年產量1600萬輛;22年1-10月,歐洲新能車滲透率為22%。特斯拉柏林工廠規(guī)劃產能50萬輛,目前周產能2000輛,供應鏈多延用上海工廠;隨著工廠逐步投產及后續(xù)擴建,國產零部件企業(yè)有望跟隨擴張。圖表:特斯全球產能(萬輛)圖表:歐洲重要國家汽車產量(萬輛)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工廠車型狀態(tài)(萬輛)

(萬輛)

(萬輛)

(萬輛)加州弗里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