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教授治療心力衰竭經(jīng)驗_第1頁
李可教授治療心力衰竭經(jīng)驗_第2頁
李可教授治療心力衰竭經(jīng)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可教授治療心力衰竭經(jīng)驗

心力衰竭屬于中醫(yī)學的哮喘綜合征、水腫、粘液、心悸等范疇。《懸壺漫錄》曰:“氣為陽,陽為氣之體,氣為陽之用?!比絷枤獠徽駝t心氣虛,心氣虛則心動無力,久之則心力內乏,乏久必竭,從而導致心力衰竭的發(fā)生。中醫(yī)藥治療心力衰竭有悠久的歷史,中醫(yī)學從整體觀念上認識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狀態(tài)及心臟病變與其他臟器關聯(lián),采用補偏救弊、扶正祛邪的多種措施,恢復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強抗病御邪能力,在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病情反復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尤其是近十多年來,對心力衰竭的治療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主要的治療方法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痰、溫陽利水、滋補肝腎法等,結果均顯示加入中醫(yī)藥治療后,能改善患者的癥狀,改善心功能和預后。原山西省靈石縣中醫(yī)院院長、名老中醫(yī)李可先生致力于中醫(yī)臨床與研究,擅長融寒溫于一爐,以重劑救治重危急癥。李老宗仲景先師心法,以陰陽六經(jīng)為辨證大法,執(zhí)簡馭繁,善治疑難重癥。他認為,六經(jīng)體系是疾病共性規(guī)律的概括,“傷寒六經(jīng)辨證之法,統(tǒng)病機而執(zhí)萬病之牛耳,而萬病無所遁形。病可有千種萬種,但病機則不出六經(jīng)八綱之范圍?!薄搬t(yī)圣張仲景創(chuàng)立六經(jīng)辨證理法方藥,統(tǒng)病于六經(jīng)之內而囊括百病,是攻克世界醫(yī)學難題的一把金鑰匙。”李老對各科疑難雜癥均有獨到的救治經(jīng)驗,治療心力衰竭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且效驗無數(shù),經(jīng)典案例,不勝枚舉。本院中醫(yī)經(jīng)典科以李老經(jīng)驗作為指導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療效快,成功率高,獲良好臨床療效。茲介紹其治驗3則,與同道共同研究、總結、繼承老一輩中醫(yī)名家的學術思想。例1:吳某,女,49歲,2010年3月1日入院,住院號6001328。病史:患者有先天胸廓畸形病史。2007~2009年,因肺心病反復心力衰竭先后多次住院,常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服用西藥后病情雖能有所好轉,但每因天氣變化,感受外邪則病情加重,也曾求治于中醫(yī),多以清熱化痰為主,然均無明顯改善。近日因受涼后病情加重再次入院。診見:精神疲倦,面白,口唇稍暗,氣促,活動后尤甚,間有咳嗽,痰黃難咯,四肢欠溫,渴飲熱水,雙下肢輕度浮腫,少許口干口苦,納寐均差,小便量多,大便稍干,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數(shù)。查體:咽充血(-),胸廓畸形,胸椎后凸,雙肺叩診過清音,心界向兩側擴大。聽診呼吸音稍粗,雙肺可聞及散在濕啰音。入院時查血氣分析:二氧化碳潴留明顯,需要持續(xù)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中醫(yī)診為心衰,證屬陽虛水泛,瘀血阻絡。治以散寒蠲飲,溫陽利水,兼以行氣活血為法,方用小青龍湯合五苓散加減。處方:熟附子(先煎)、山茱萸各30g,麻黃3g,白芥子4g,桂枝、炙紫菀、炙款冬花、干姜、茯苓、生半夏、細辛、茯苓、五味子、豬苓、澤瀉各15g,厚樸、苦杏仁、丹參、肉桂(泡服)、生姜各10g,石膏40g,麝香(沖服)0.5g。每天3劑,水煎服。3月3日復診:服藥2天后患者精神好轉,氣促較前緩解,雙下肢浮腫消退,小便量多,大便次數(shù)增多,質爛。仍見手足欠溫,兩尺脈沉細無力之癥。方藥對癥,守原方基礎上將熟附子加量至40g,再加補骨脂、菟絲子各10g,淫羊藿20g補腎助陽。3月5日三診:患者靜息下已無明顯氣促,逐漸脫離無創(chuàng)呼吸機,病情明顯好轉。按:此例患者其發(fā)病特點是每因天氣變化、感受外邪則病情加重,每次多伴有咯黃痰,容易造成為熱證的假象,前醫(yī)多用清涼瀉火之法。筆者經(jīng)四診詳察,究其根本,根據(jù)李老經(jīng)驗,認為屬伏邪在內,寒痰冷飲為夙根之主體。病機為外寒引動伏飲,故見感受風寒,失于表散,肺、脾、腎三臟功能低下,致津液輸布失常,聚而成痰,內伏肺膈。給予小青龍湯治療能屢收良效。臨床中體會,對于年老久病體虛患者,尤其是存在尺脈沉細無力特點時,在小青龍湯使用的同時,加用一定劑量的附子,可預防小青龍湯過汗以拔動腎氣,同時有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例2:何某,女,79歲,2010年8月14日入院,住院號6001410。病史:患者有慢性心力衰竭、心房纖顫病史3年,每遇受寒而發(fā)。2010年6月再次出現(xiàn)氣促加重。診見:精神稍倦,氣促,動則加重,胸悶,四末欠溫,無口干口苦,喜溫飲,二便調,舌暗紅、少苔,脈沉結無力。查體:雙肺呼吸音稍粗,右下肺可聞及少許濕啰音,雙肺上部可聞及哮鳴音,心率84次/分,房顫律。心臟彩超提示:室壁運動異常,心肌缺血,二尖瓣、三尖瓣中度關閉不全。中醫(yī)診為心衰,證屬陽虛水泛,上凌心肺。治以溫陽化飲,方用破格救心湯合真武湯。處方:炮附子(先煎)、干姜、山茱萸各60g,黨參、龍骨(先煎)、牡蠣(先煎)、磁石(先煎)、甘草、邊條參(另燉,兌服)各30g,茯苓、白術各45g,赤芍20g。每天1劑,水煎服。藥后患者氣促改善,住院7天,諸癥皆安,出院。隨訪3月未再發(fā)作。按:李老認為,“治病必求于本,本者本于陰陽”,對于心力衰竭患者更重視陽氣的顧護。破格救心湯是李老救治心衰的常用方,此方脫胎于《傷寒論》四逆湯類方、四逆湯衍生方參附龍牡救逆湯及張錫純來復湯,破格重用附子、山茱萸,加麝香而成。方中四逆湯為中藥強心主劑,救治心力衰竭,療效卓著。本例患者慢性心衰,不但陽氣衰微,而且陰寒內困,故每遇受寒引動伏邪。此次入院后已出現(xiàn)四末不溫、胸悶、脈沉結等亡陽之端倪,按照李老的經(jīng)驗,心衰的典型癥狀出現(xiàn)急投本方平劑,同時合用真武湯溫陽化飲,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故可在短期內使心衰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科臨床以破格救心湯為主方救治心力衰竭患者,屢試不爽,效如桴鼓。何永峰用于治療心腎陽虛型難治性心力衰竭同樣也取得良好的效果。曾越燦報道1例乳癌術后轉移合并大量胸水,同時又發(fā)生心力衰竭的病案,多次使用西地蘭、速尿等西藥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均難以見效,合以破格救心湯峻補陽氣、潛陽攝納,卻得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例3:郭某,女,90歲,2010年6月21日入院,住院號6015745。病史:患者有高血壓病、慢性支氣管炎病史5年。2010年6月中旬開始出現(xiàn)雙下肢浮腫,在本院急診科使用安體舒通及速尿利尿后,癥狀未見改善,反逐漸出現(xiàn)雙上肢浮腫,入院治療。診見:精神稍倦,呼吸淺促,稍怕冷,四肢浮腫,四肢偏涼,口干喜少量溫飲,納欠佳,小便量偏少,夜尿頻,大便偏干,舌淡、苔白,脈沉細。查體:雙下肺可聞及散在濕啰音,心界稍向左下偏大,心率92次/分,律齊,心尖可聞及收縮期3/6吹風樣雜音。雙下肢膝關節(jié)以下中度凹陷性水腫,雙手掌輕度凹陷性水腫。中醫(yī)診為心衰,證屬陽虛水泛。治以溫陽利水為法,方用破格救心湯。處方:熟附子、干姜、山茱萸各60g,炙甘草、龍骨(先煎)、牡蠣(先煎)、磁石(先煎)各30g。每天1劑,水煎服?;颊叻幒竽蛄繜o明顯增多,但6月22日雙下肢浮腫已不明顯,僅為外踝關節(jié)處輕度凹陷性浮腫。6月23日水腫完全消退,病情改善。按:許多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常表現(xiàn)為下肢浮腫,此例患者舌淡,脈沉細,并伴有畏冷、納差、喜飲溫飲等陽虛證候?!夺t(yī)門法律·水腫》曰:“腎者,胃之關也,腎司開闔,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為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