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x-歷史教案_第1頁
《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x-歷史教案_第2頁
《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x-歷史教案_第3頁
《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教學設計(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x-歷史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學指導意見:基本要求:了解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的發(fā)表及其意義;知道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張;體會馬丁·路德敢為天下先的戰(zhàn)斗精神,培養(yǎng)學生勇于追求和捍衛(wèi)真理的優(yōu)秀品質。發(fā)展要求:認識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作用;理解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說明:教學時可聯系必修3專題六的相關內容。閱讀材料:宗教改革為什么首先在德國爆發(fā)?材料一:15~16世紀,德意志的紡織、采礦、印刷、造紙等工業(yè)都有顯著發(fā)展,雖然封建經濟仍占統治地位,但在礦冶、制革等手工業(yè)部門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手工工場。但是,德意志的經濟發(fā)展遠遠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國等歐洲其他地方。由于封建割據,德意志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沒有一個城市成為德意志的工商業(yè)中心,對內貿易少于對外貿易。經濟的分散又影響了政治上的統一。而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會對德國的勒索和搜刮。材料二:德國名義上是統一的”神圣羅馬帝國”,實際上長年處于四分五裂的諸侯割據,這使得德國皇帝無法不依賴于教會的力量,同時由于神圣羅馬帝國大統一夢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國皇帝必然要和教會合作,教會的力量非常強大。每當羅馬教會出現財政問題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從德國聚斂錢財,以至于德國被人們戲稱為“教皇的奶?!薄.敃r梵蒂岡計劃建造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于是在整個德國大量發(fā)行贖罪券。材料三:這個時候的德國,卻已經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完全蒙昧的日爾曼人國度,雖然比較意大利、法國,德國仍然屬于文化非常落后的國家,但是它已經受到了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的巨大影響。為了自己官員培養(yǎng)的需要,德國的諸侯也紛紛模仿意大利和法國的貴族,在自己的領地里面建立了大學,新的思想比比皆是。羅馬教會對德國人民的搜刮引起了強烈不滿的貴族的嫉恨;同時教會占有大量德國地產和財富,也引起一些諸侯的覬覦。材料四:1517年,教皇利奧十世以維修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為名,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贖罪券,這成了宗教改革導火線。材料五:馬丁·路德是德國宗教改革的先驅和領袖。青年時代的路德,系統地學習了天主教神學,研讀了圣經,1511年,路德受修道院的差遣朝拜羅馬教廷,目睹了教皇和天主教會的腐朽糜爛,使他對教會的說教越來越感到懷疑,萌發(fā)了改革德意志宗教的思想。1512年,馬丁·路德獲神學博士學位,并被任命為維登堡修道院的副院長和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他利用大學的圖書館潛心研讀《圣經》,從《圣經》中悟出了“信仰耶穌即可得救”的道理,已經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皇的權威,立志要通過改革,實現民族復興。材料六:德意志的社會矛盾十分復雜,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宗教矛盾交織在一起,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德意志和羅馬教廷的矛盾成為一切矛盾的焦點,天主教會引起了各階層人民的普遍憎恨。擺脫羅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進民族復興的本國教會,成為德意志各階層的共同要求,也是德意志資本主義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歸納背景1.天主教會的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根本原因)2.羅馬教廷的政治控制、經濟搜刮(主要原因)3.馬丁·路德立志改革(主觀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