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腰腿痛的中醫(yī)康復治療汪氏骨科2016.6.29概
述p慢性腰痛是退變性脊柱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p主要由于隨著年齡增長,過度勞損、感受風寒濕外邪導致的脊柱慢性退行性改變,同時累及相關組織而形成的。p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肌勞損、腰背肌筋膜炎等?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今后5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年平均增長速度大于西方國家平均值的2倍老齡化社會加速“退變性脊柱病”的防治需求40—60歲一身多種
脊柱病康復治療的重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
?
患病率28%發(fā)病率高影響面廣?
導致勞動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危害性大退行性脊柱疾病隨著年齡增長是不可避免的,
現(xiàn)代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計算機和空調普遍使用,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長及年輕化傾向康復治療現(xiàn)狀西醫(yī)治療l
理療
l
西藥
l
手術對癥治療
作用于局部中醫(yī)治療l
中藥
l
針刀
l
針灸
l
手法
l
導引--寓防于治,整體調攝脊柱的筋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脊柱不同層次肌群–其功能具有完整性、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脊柱的骨系統(tǒng)——靜力系統(tǒng)–椎體、椎間盤等–互相連接為一個有序整體,具有穩(wěn)定性脊柱的筋骨系統(tǒng)外因外邪、勞損內因自然退變動力失衡 靜力失衡椎間盤退變導致各種脊柱退變性疾病的發(fā)生脊柱動靜力平衡失調與退變性脊柱筋骨病退變性脊柱發(fā)病機制新認識:“筋傷骨損”筋骨失衡氣血失和臟腑失調經筋勞損筋傷為先,骨損為主(動力失衡為先,靜力失衡為主)形成退變性脊柱病防治新策略:以衡為期筋骨并重、內外兼顧、局部與整體統(tǒng)一舒經理筋正骨內調氣血臟腑外治筋骨失衡恢復脊柱平衡關于腰椎病?腰椎周圍的軟組織和骨組織因病理變化而至疼痛?包括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癥、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扭傷及骨質疏松癥等?以腰椎間盤突出癥和腰椎管狹窄癥較為多見。大短粗 神經根孔
粗 銳角外行椎
體椎弓根神經根關節(jié)突關節(jié)矢狀弧形咬合椎
管
卵圓形、三角形或三葉草形腰椎的解剖特點椎間盤退變青年老年椎間盤變性突出退變性疾病的基礎12下腰椎椎管形態(tài)演變卵圓形三角形 三葉草形嬰兒椎體老年人椎體成人椎體13常見腰腿痛疾患先天性疾患:發(fā)育性腰椎管狹窄、椎弓峽部裂外傷性傷患:骨折、椎間盤脫出、肌肉韌帶傷腫瘤:
良性、惡性(轉移)炎癥性疾患:結核、化膿性、無菌性退行性病變: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其他疾患:
骨質疏松、強直性脊柱炎14下腰痛的診斷病史:年齡、職業(yè)、病程、誘因疼痛:部位、性質、放射痛、放射部位X線片、CT、MRI一般檢查特殊檢查影像學檢查化驗檢查16一般檢查腰椎弧度、活動度、壓痛誘發(fā)疼痛方式下肢感覺、肌力、反射馬鞍區(qū)感覺、括約肌功能17特殊檢查直腿抬高試驗“4”字試驗(Feber-Patric
Test)骨盆擠壓分離試驗髖部過伸試驗(Yeoman
Sign)床邊試驗(Gaenslen
Sign)18脊柱側彎的方向,髓核突出部位與神經根的關系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經根內前方,脊柱向患側彎,如向健側的彎則疼痛加劇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經根外前方,脊柱向健側彎,如向患側的彎則疼痛加劇19直腿抬高試驗Straight
Leg
RaisingTestLasegue’s
Test20Bragard’sTest“4”字試驗
Feber-PatricTest21腰椎間盤突出癥22Lumbar
Disc
Herniation23腰椎間盤突出癥多發(fā)于青壯年,20~50歲占80%男性多于女性,4-6:1多發(fā)于腰4~5和腰5~骶1,占90%腰椎間盤突出部位側 型
(外側型) 根性癥狀中央型 馬尾受壓 多根性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
詢問誘發(fā)因素腰部過度負荷腰部外傷腹內壓增加體位不正其他:突然負重、長期震蕩等25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
詢問癥狀特征疼痛部位、性質和放射痛疼痛誘發(fā)或加重原因疼痛緩解方式26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
體格檢查一般檢查:步態(tài)、脊柱側彎、壓痛、活動特殊檢查:直腿抬高試驗(60-70
)神經系統(tǒng)檢查:感覺、運動、反射、括約肌2728腰椎間盤突出癥神經系統(tǒng)檢查L4神經根受壓表現(xiàn)L5神經根受壓表現(xiàn)S1神經根受壓表現(xiàn)腰骶神經根感覺分布33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
影像學檢查X線片:椎間隙變窄、前窄后寬、腰椎側彎CT掃描:側隱窩形狀、突出物與神經根關系MRI:椎間盤信號減弱、突出脊髓造影:根袖中斷、影柱壓跡腰椎退變,L5/S1間隙狹窄,提示椎間盤突出34腰椎間盤突出癥脊髓造影根袖中斷35影柱壓跡腰椎間盤突出癥CT影像36腰椎間盤突出癥MRI特征椎間盤信號減弱L4-5椎間隙狹窄硬膜囊受壓37左側突出,右側游離髓核碎片38鑒別診斷腰痛疾患--腰肌勞損,第3腰椎橫突綜合癥,椎弓峽部不連,結核或腫瘤腰痛伴有坐骨神經痛--神經根及馬尾腫瘤,椎管狹窄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綜合征:臀肌萎縮,臀部深壓痛和下肢痛,髖關節(jié)外展外旋抗
阻力試驗可誘發(fā)39腰椎管狹窄癥40Lumbar
spinal
canalstenosisHenk
Verbiest(1909-1997)首次描述腰椎管狹窄癥典型臨床表現(xiàn)——間歇性跛行腰椎管狹窄癥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認識1954: J
Bone
Joint
Surg41典型的三大臨床特征間歇性跛行主訴多體征少腰后伸受限、疼痛42診斷要點43典型三大臨床表現(xiàn)脊柱及神經系統(tǒng)檢查影像學檢查除外其他疾患椎管造影44CT表現(xiàn)MRI表現(xiàn)46腰痛病的中醫(yī)康復治療48拔罐療法定義49拔罐療法又稱火罐療法和吸筒療法古時稱為角法,指將罐具內形成負壓而吸附于患處或穴位上產生局部充血和瘀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在古代主要是用來拔出瘡瘍中的膿血,后來其作用不斷擴大,已成為針灸治療中的一種重要方法。拔罐療法簡史50拔罐療法,是祖國醫(yī)學遺產之一,民間使用歷史悠久。晉代醫(yī)學家葛洪著的《肘后備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記載。所謂角法,是用挖空的獸角來吸拔膿瘡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燾著的《外臺秘要》,曾介紹使用竹筒火罐來治病,如文內說:“取
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jié),無節(jié)頭削令薄似劍,煮此
筒子數(shù)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良久,以刀彈破所角處,又煮筒子重角之,當出黃白赤水,次有膿出,亦有蟲出者,數(shù)
數(shù)如此角之,令惡物出盡,乃即除,當目明身輕也?!睆囊陨?/p>
介紹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況看來,我國晉、唐時代早已
流行火罐了。拔罐療法現(xiàn)代機理探討機械刺激作用51負壓效應溫熱作用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
緣得以緊緊附著于皮膚表面,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系
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jié)血管舒、縮功能
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機
械
刺
激
作
用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細胞破壞,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它可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組織器官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jié),同時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其次,負壓的強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張開,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強,皮膚表層衰老細胞脫落,從而是使體內的毒素、廢物得以加速排出。負壓效應拔罐局部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拔罐處血管緊張度及黏膜滲透性的改變,淋巴循環(huán)加速,吞噬作用加強,對感染性病灶,無疑形成了一個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環(huán)境。另外,溶血現(xiàn)象的慢性刺激對人體起到了保健功能。溫熱作用罐
具
種
類竹罐陶罐玻璃罐罐具介紹—竹罐原材料:毛竹。優(yōu)點:輕巧價廉,就地取材。缺點:爆裂漏氣。罐具介紹—陶罐原材料:陶土。優(yōu)點:吸力大,吸附時間長。缺點:易破碎。罐具介紹—陶罐原材料:玻璃。優(yōu)點:質地透明,易于觀察。缺點:易破碎。古拔罐用具—
角附圖拔
罐
方
法貼棉法13投火法拔罐方法火罐法2
抽氣法水罐法1322閃火法1水煮法水蒸氣法火罐法火罐法是用火力將罐內氣體排出,從而產生負壓吸附的拔罐方法。常用竹罐、陶瓷罐、玻璃罐。611投
火
法將乙醇或小紙片點燃后,投入罐內底部,在燃燒未盡時,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未燃的一端應向下,避免燙傷皮膚。2閃
火
法長紙條或鑷子夾著的乙醇棉球點燃后,在罐內壁四周繞擦一下,然后迅速退出,順勢將罐罩在應拔部位。3貼棉法將1cm見方的薄的脫脂棉一塊,略蘸少許95%乙醇,貼在罐內壁的上中段上,點燃后,迅速罩在應拔部位。水
罐
法用水煮或水蒸氣使罐內產生負壓吸附的拔罐法。多用竹罐。1水
煮
法將竹罐于沸水中煮2至3分鐘,甩去水液,用毛巾緊堵罐口,迅速扣在應拔部位上。(可于鍋具中加入中藥以對癥治療提高療效)2水蒸氣法用沸水蒸熏罐具2至3分鐘,用毛巾擦干罐口,迅速扣在應拔部位上。抽
氣
法用抽氣設備,排出罐內氣體,使之產生負壓吸附的拔罐法。連體式抽氣罐注射器抽氣罐新型罐具起
罐
方
法一般10分鐘左右即可啟罐,如用玻璃管,待局部呈青紫色即可起罐。起罐方法是一手持罐向一側傾斜,另一手用指尖按壓罐口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罐則自行脫落。抽氣罐等向罐內注入空氣,罐具即脫。拔罐后局部紅紫痕數(shù)日即消失;如起水泡應注意不要擦破,一般3至5天即可吸收。適應癥與禁忌癥適應癥:肩背痛、腰腿痛、胃痛、咳嗽、癰疽初起等。單罐應用于病變范圍較小、穴位或壓痛點。多罐應用于病變范圍廣泛采用數(shù)個或十多個罐同時進行治療。禁忌證:出血、水腫疾病,大血管部、孕婦腰腹部,均不宜拔罐。肌肉瘦削、骨骼高低不平及毛發(fā)過多處不宜使用。p
腰三橫突的針刀松解p
棘上韌帶、棘間韌帶的針刀松解p
腰椎小關節(jié)囊針刀松解p
臀中肌松解
p
梨狀肌松解
p
髂脛束松解
針刀治療
針灸治療
p
傳統(tǒng)針刺療法p
取穴:主穴取腎俞、腰陽關、大腸俞、腰部夾脊等;配穴取足太陽經委中、承山和足少陽經環(huán)跳、陽陵泉等p
平衡針刺療法—腰痛穴p
定位:位于前額正中(印堂上1.5寸);p
針刺方法:3寸毫針向下平刺1寸左右p
主治:腰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腰部軟組織損傷,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不明原因的各種腰痛。p
平衡針刺療法—臀痛穴p
定位:位于肩關節(jié)腋外線的中點,即肩峰至腋后皺壁連線的1/2處。p
取穴原則:以針刺橈神經或上臂外側皮神經出現(xiàn)的針感為宜。p
針刺方法:針尖向腋窩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葫蘆島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煤礦第四中學2025屆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浙江)模擬測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西藏農牧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莆田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三)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2025年體育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通信工程技術基礎與考核題目及答案
- 上海建橋學院《古文字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藥學專業(yè)考試試卷及答案
- 四川省威遠縣龍會中學2025屆高三起點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濱州陽信縣聯(lián)考2025年普通高中畢業(yè)班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第二輪試卷含解析
- 初中地理《埃及》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 2024年揭陽市揭西縣招聘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
- 肝硬化常見并發(fā)癥的護理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九年級初三一模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數(shù)據(jù)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問題研究
-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考試(三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 惠州一中、珠海一中等六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三考前熱身物理試卷含解析
- 七年級地理下冊 7.1 日本教學設計 湘教版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八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中復習試卷(含詳解)
- 法律行業(yè)法律風險評估與合規(guī)性方案
- 某縣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可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