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到49年的翻譯家 翻二第二組_第1頁
明清到49年的翻譯家 翻二第二組_第2頁
明清到49年的翻譯家 翻二第二組_第3頁
明清到49年的翻譯家 翻二第二組_第4頁
明清到49年的翻譯家 翻二第二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Lifeisawonderfuljourney,it'sonthebackofthetrain.Withthenewandoldpeopletogethertoexperienceit!Perhapsthisisapersoncannotresistthefate,haveyou,haveme,alsohavehim.明清到49年的翻譯家翻譯二班第二小組整理梁啟超生平簡介LiangQichao(February23,1873–January19,1929)Chinesescholar,journalist,philosopherandreformist翻譯思想翻譯強國思想——“今日中國欲為自強第一策,當以譯書為第一義矣”;“翻譯文體革命”思想——:“著譯之業(yè),將以播文明思想于國民也,非為藏山不朽之名譽也?!狈g活動的特點——政治為先,應(yīng)時而變翻譯策略的選擇?1.采用所謂“豪杰譯”?2.采用白話文,沿用中國傳統(tǒng)章回體格式?3.語言有明顯的漢文化傾向?4.譯意不譯詞?5.譯名混亂林紓?cè)宋锖喗椋海?852~1924年),近代文學(xué)家、翻譯家。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林紓不通外文,經(jīng)朋友口述,使用古文歸化意譯,被公認為中國近代文壇的開山祖師及譯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譯才并世數(shù)嚴林”的佳話。翻譯著作:英狄更斯《大衛(wèi)·科波菲爾德》、英哈葛德《天女離魂記》、俄托爾斯泰《恨縷情絲》、笛符《魯濱遜漂流記》、法國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英比徹·斯托夫人《黑奴吁天錄》譯作賞析:IwillfightformylibertytothelastbreathIbreathe.Yousayyourfatherdidit;ifitwasrightforthem,itisrightforme.林譯:蓋吾之自由,必與持壓力者抵死爭之,必勝而后已。且美國之自由,美國同英倫力爭而得。今吾之自由,必當力與美國爭之。

林紓的翻譯作品大多也是小說翻譯,順應(yīng)了當時的翻譯風潮。從目的論的角度分析,林紓的翻譯目的包括兩個:政治和文化。翻譯思想林紓提出注重翻譯的目的與功能,既強調(diào)譯品要能達到預(yù)期目標和效果,要求譯作能夠完成肩負的任務(wù)。(林紓的翻譯目的是愛國,其譯作中就能看出倡導(dǎo)興辦實業(yè)來實現(xiàn)“實業(yè)救國”的理論)林紓翻譯中的“訛”:一種是不通西文和粗心大意的“訛”。另一種是明知故犯,創(chuàng)新性的“訛”。林紓過分注重其譯作中救國思想的宣揚,對原作進行刪減和增加,導(dǎo)致一定程度上對原作的不忠實。林語堂個人簡介

林語堂,中國現(xiàn)代著名學(xué)者、文學(xué)家、語言學(xué)家。福建龍溪(現(xiàn)福建漳州)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zhèn)貧窮的牧師家庭。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早年留學(xué)國外,回國后在北京大學(xué)、廈門大學(xué)等著名大學(xué)任教,林語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提名。1966年定居臺灣,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歲。林語堂既有扎實的中國古典文學(xué)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詣,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主要作品1.小說類《京華煙云》MomentinPeking,又名《瞬息京華》。《風聲鶴唳》ALeafintheStorm《朱門》TheVermillionGate,1953年2.散文和雜文《吾國與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又名《中國人》《剪拂集》,1928年,上海北新書局《歐風美語》,1933年《大荒集》,1934年,上海生活書店馬建忠

人物簡介:馬建忠(1845.2.9-1900.8.14),別名乾,學(xué)名馬斯才,字眉叔。江蘇丹徒(今屬鎮(zhèn)江)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因憤外患日深,開始研習西學(xué),馬建忠還是韓國國旗的設(shè)計者。著名的翻譯評論家,早期的維新思想家

翻譯貢獻:馬建忠呼吁創(chuàng)設(shè)新式翻譯書院,勾畫了清末譯學(xué)館的基本框架,提出“善譯”理論,構(gòu)建了中國近代重要譯學(xué)理論的發(fā)展基礎(chǔ)

善譯:馬建忠認為,要達到“善譯”,譯者首先必須通曉漢語和外語,因為任何通漢語而不達外語,或達外語而不通漢語者都不可能在翻譯中準確傳遞原文的神韻。其次,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更要努力掌握翻譯理論和技巧,充分應(yīng)用語義學(xué),“委曲推究”所有相當之實義;應(yīng)用語音學(xué),“審其音聲之高下”;應(yīng)用文體學(xué),“盡其文體之變態(tài)”;應(yīng)用語用學(xué),“析其字句之繁簡”;應(yīng)用修辭學(xué),研究“其義理精深奧折”。在“確知其意旨之所在”的基礎(chǔ)上,“摹寫其神情,仿佛其語氣”,準確傳遞原文的神韻,這樣的翻譯才是“善譯”。許淵沖人物簡介1921年4月18日,許淵沖生于江西南昌。他的母親受過教育,擅長繪畫,賦予了他愛好文學(xué)和追求美的天性。表叔熊適逸是翻譯家,他將劇目《王寶釧》譯成英文,在英國上演時引起轟動,并受到英國戲劇家蕭伯納的接見,使得年幼的許淵沖對英語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立下了學(xué)好英語的志向。他在當?shù)刈詈玫氖×⒛喜猩蠈W(xué)時,英語就已出類拔萃,并在1938年以第7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了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外文系。譯作成就1.翻譯的作品包括《論語》、《詩經(jīng)》、《牡丹亭》和《桃花扇》等。2.2014年8月22日,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xié)會、中國翻譯研究院在北京舉行頒獎儀式,代表國際翻譯家聯(lián)盟,授予許淵沖國際翻譯界文學(xué)翻譯領(lǐng)域最高獎項——“北極光”杰出文學(xué)翻譯獎。3.1941年,許淵沖為美國志愿空軍做英文翻譯,在歡迎陳納德司令的集會上,他將三民主義(民族,民權(quán),民生)解釋并翻譯為美國林肯總統(tǒng)的“民有,民治,民享(ofthepeople,forthepeople,bythepeople)”,知識儲備和翻譯功底令人贊嘆。翻譯理論貢獻許先生曾提出文學(xué)翻譯的三個公式:一、譯詞:1+1=1(形似);二、譯意:1+1=2(意似);三、譯味:1+1=3(神似)。比如,他將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中的名句:“不愛紅裝愛武裝”翻譯為:Tofacethepowderandnottopowdertheface(敢于面對硝煙,不愛涂脂抹粉)。Powder一次用法靈活,譯文也有對仗的美感。楊絳個人簡介

楊絳是楊蔭杭之女,祖籍江蘇無錫,錢鐘書夫人,本名楊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畢業(yè)于蘇州東吳大學(xué)。1935—1938年留學(xué)英法,回國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xué)院清華大學(xué)任教。1949年后,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外國文學(xué)研究所工作。主要成就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拔母铩焙笾饕纳⑽膭?chuàng)作成果是《干校六記》,記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敝械纳罱?jīng)歷。另一個隨筆集《將飲茶》,部分也寫到了“文革”期間的遭遇,但更有價值的,是回憶親人往事的部分。另出版有《楊絳譯文集》朱生豪人物簡介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學(xué)名森豪,筆名朱朱、朱生等,中國浙江省嘉興人,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和最多的一人,譯文質(zhì)量和風格卓具特色,為國內(nèi)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朱生豪共譯出莎士比亞悲劇、喜劇、雜劇與歷史劇31部半。主要譯著1947年,《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上海世界書局出版,1949年再版。1957年,《莎士比亞全集》,臺北世界書局出版,收朱生豪譯劇本27部,其余劇本和長詩、十四行詩由虞爾昌補譯完成。1954年,《莎士比亞戲劇集》,作家出版社出版,收世界版27部及世界版未收入歷史劇4部,共31部劇本。1957-1978年間,香港大光出版社陸續(xù)出版了作家版31部劇本的單行本。1978年,《莎士比亞全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該全集對作家版全部朱譯莎劇重新進行了校訂,并由國內(nèi)名家補譯了朱生豪未譯部分,全集中部分劇本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在1978年上半年出版了單行本。譯作欣賞《哈姆雷特》 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Whether'tisnoblerinthemindtosufferTheslingsandarrowsofoutrageousfortune,Ortotakearmsagainstaseaoftroubles,Andbyopposingendthem?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清掃,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人物簡介辜湯生[1](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鴻銘,號立誠,祖籍福建省惠安縣,生于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自稱慵人、東西南北人,又別署為漢濱讀易者。自幼讓他閱讀莎士比亞、培根等人的作品,學(xué)博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xué)位,號稱“清末怪杰”,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xué)、語言兼及東方華學(xué)的中國第一人。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被印度圣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翻譯貢獻一,將我國經(jīng)典古籍《論語》、《中庸》、《大學(xué)》等譯成英文,在清末民初的中書英譯中最享盛譽;二,將外國詩歌等翻譯成中文,主要有威廉·柯伯的《癡漢騎馬歌》和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成為近代中國向國內(nèi)譯介西方詩歌的先驅(qū)。辜鴻銘翻譯儒經(jīng)特點優(yōu):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意譯法,即采用"動態(tài)對等"的方法,使譯文在表達思想方面起到與原文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原文與譯文之間字櫛句比的機械性轉(zhuǎn)換。二,引用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話來注釋某些經(jīng)文,這在儒經(jīng)翻譯史上還是第一次。三,還在注釋中將書中出現(xiàn)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歷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作橫向比較。如將顏回比作圣·約翰,子路比作圣·彼得,堯比作亞伯拉罕等。缺:一,辜氏譯經(jīng)最大的缺點在于過分意譯。其表現(xiàn)之一就是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隨意增添許多原文沒有的內(nèi)容二,譯文中出現(xiàn)的大量中國人命、地名刪掉。傅雷人物簡介傅雷(1908~1966)上海南匯人。我國著名的文學(xué)翻譯家、文藝評論家。譯文風格:譯文以傳神為特色,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于色彩變化。翻譯成就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主要譯著: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巴爾扎克全集》、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多夫》、《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伏爾泰:《老實人》、《扎第格》、《伏爾泰小說選》梅里美:《嘉里美科隆巴》翻譯理論神似論---“神”與“形”的和諧一、“重神似不重形似”。二、“神”與“形”的和諧源于譯者的再創(chuàng)造。形似:指保留原文的形式,即從字面上追求譯文與原文的對等。神似:指譯文要惟妙惟肖地再現(xiàn)原文中的頗具神采的意象和韻味無窮的意境。譯文賞析Acettenouvelle,il(Zadig)tombasansconscience;sadouleurlemitauborddutombeau.一聽這消息,查弟格當場昏倒,痛苦得死去活來?!狤tes-voussujetacettecruellemaladie?—Ellememetquelquefoisauborddutombeau,...“這種痛苦的病,你可是常發(fā)的?”“有時候幾乎把我命都送掉;……”(伏爾泰:《查弟格》)auborddutombeau:“將某人置于墳?zāi)沟倪吘墶薄I厦鎯删渲弊g便是:“他的痛苦將其置于墳?zāi)沟倪吘墶?,“它有時候?qū)⑽抑糜趬災(zāi)沟倪吘墶?。在?guī)范化漢語中,這樣的句子讀起來不通順,會使譯文歐化;原文流暢、自然的風格會蕩然無存。傅雷并不拘泥于個別字眼,這里將同一詞組還作了不同的譯法,所以他的譯筆文從字順,前后銜接得天衣無縫。季羨林人物簡介季羨林(1911~2009):中國山東省聊城人,字希逋,又字齊奘,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國際著名東方學(xué)大師、語言學(xué)家、文學(xué)家、國學(xué)家、佛學(xué)家、史學(xué)家。早年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