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大棚西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大棚西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大棚西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大棚西瓜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PAGE4大棚西瓜栽培技術規(guī)程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慈溪市現代生態(tài)農業(yè)總公司大棚西瓜生產基地的栽培技術要求與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慈溪市現代生態(tài)農業(yè)總公司大棚西瓜的栽培。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的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基地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NY/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NY/T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20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3環(huán)境條件3.1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PH值6.5—7.8,地勢高燥,排灌方便的壤土。3.2溫度3.2.1發(fā)芽溫度一般在15℃以上,最適發(fā)芽溫度25—30℃。3.2.2出苗溫度在15℃以上,最適25—28℃。3.2.3生長溫度13℃以上,最高40℃,最適生長溫度18—32℃。3.3連作障礙西瓜忌連作,采用大棚消毒和采用西瓜嫁接苗種植是解決大棚西瓜連作障礙的主要措施。4品種選擇春季栽培:可選用早熟品種早佳、京欣、小蘭、拿比特、早春紅玉、天賜208等。秋季栽培:宜選用生長勢強的早熟品種早佳、天賜208等。5育苗5.1苗床選擇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近三年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地方。苗床畦面寬度為1.2—1.5m,長度不超過50m。5.2營養(yǎng)土的配制營養(yǎng)土配比:熟園土(1—2年內未種過葫蘆科蔬菜)80—90%,加10—20%腐熟優(yōu)質有機肥。如土質偏粘則需加少量細砂以增加透氣性,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均需過篩;也可用7份泥炭、3份珍珠巖混合后澆入0.1%三元復合肥配成無土基質。5.3種子處理5.3.1選種選擇健康、飽滿無病蟲害種子。中型瓜大田畝用種量25—50克,小型瓜每畝需種量15—25克,需苗床10m2。5.3.2浸種用55—60℃溫水浸種15分鐘,消毒殺菌;接著用20—25℃溫水浸種4—6小時。5.3.3催芽將浸足水的種子洗凈置于25—30℃左右的環(huán)境中催芽,待芽長至0.5—1厘米左右時即可播種。5.4冬春促早栽培育苗技術5.4.1電熱溫床準備冬春促早栽培提倡電熱溫床育苗。電熱溫床寬度為1.2米左右。先把苗床挖深10厘米,上鋪一層無破損農膜,在農膜上鋪5厘米左右的稻草作為隔熱層,按8—10厘米間距鋪好電加溫線,上再覆一層2厘米左右稻草或泥土,把電加溫線完全覆蓋住,然后把苗床澆透水。在上排營養(yǎng)缽或穴盤。5.4.2常規(guī)育苗苗床管理此茬口苗期在11月下旬至2月上旬,苗齡40—45天。同時苗期管理還應注意對子葉帶殼出土的及時“脫帽”去殼;在保溫的前提下,盡量延長秧苗接受光照時間;做好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溫度:溫度管理以保溫防寒為主,整個育苗期管理可概括為“二促二控”。播種后出苗前,床溫度保持在30-32℃;70%種子拱土出苗后,白天溫度為22—25℃,夜間不低于18℃,防止下胚軸徒長形成“高腳苗”;第一片真葉萌生時,白天床溫保持25—28℃;夜溫保持在16℃以上;定植前5—7天降溫煉苗。用淺定植,以營養(yǎng)缽露出土面1厘米或穴盤上部基質與土面平為好。定植結束及時澆好定根水和蓋好拱棚膜保溫。6.3大棚溫濕度管理6.3.1溫度定植后至第一批瓜采收,主要以保溫、提高土溫、促進發(fā)根、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加快營養(yǎng)生長為管理目標。定植后7—10天,要密封大棚和小拱棚,不進行通風換氣,提高土溫,促進發(fā)根,加快緩苗。緩苗后可開始通風,以調節(jié)棚內溫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5℃,夜間不低于15℃,隨外界氣溫的回升逐漸加大通風量。大棚內的溫度管理可以通過小拱棚的揭蓋遲早、以及大棚背風面通風口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4月初—4月中旬大棚西瓜進入盛花,應保持充足的光照和適當拉大晝夜溫差,保持和調整植株長勢,促進瓜胎發(fā)育和座瓜。進入膨瓜期,白天保持棚溫35℃,夜間不低于20℃,加快瓜果膨大。進入成熟期,拉大晝夜溫差,促進糖分結累和第二批瓜座果。6.3.2濕度大棚內空氣相對濕度較高,雖采用地膜全層覆蓋,極大地降低了棚內空氣溫度,但隨植株蔓葉封行后,由于蒸騰量大,灌水量的增加,使棚內濕度增高。白天相對濕度一般在60—70%,夜間和陰雨天達80—90%。為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適當晚關棚,溝行間鋪草降低土面蒸發(fā),平時盡量減少灌水次數來實現。生長中后期,以保持相對濕度60—70%為宜。6.4肥水管理大棚西瓜栽培以基肥為主,增施一次膨果肥水。即當第一批瓜雞蛋大小時,選擇晴天,用1%三元復合肥開穴澆施或用0.2%三元復合肥滴灌澆施,畝用量25—30千克。大棚密封條件下二氧化碳含量嚴重不足,影響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和同化產物的積累,增施二氧化碳對增強西瓜光合效率,提高大棚西瓜產量、品質和提早上市具有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施肥主要采用顆粒二氧化碳發(fā)生劑,直接埋入土下5厘米深,澆水即可,畝顆粒劑用量30千克,于第一批瓜雞蛋大小時施入,有效期1個月。6.5植株管理6.5.1整枝中型西瓜采用雙蔓整枝,小型西瓜采用三蔓整枝。生長前期以理蔓為主,盡可能擴大營養(yǎng)體,及時引蔓,使瓜葉分布均勻;主蔓長50—80厘米時,摘除其余側蔓,固定引蔓方向,防止蔓葉擁擠和重疊。第一批瓜座果后基本放任生長,見空引蔓。6.5.2生長勢調整在大棚栽培爬地栽培中,植株生長勢調整,一般采用“插蔓”方式壓蔓,即用切成12—15厘米長,寬0.5厘米左右的篾片,彎成“U”型,循蔓二側插入土中。在長勢正常時,以固定蔓為主,插入篾片不壓住蔓;在長勢偏旺時,根據蔓的長勢,以不同的緊松度壓住蔓,調節(jié)蔓的長勢。但在座果節(jié)位前后2節(jié)不能壓蔓。6.6人工授粉大棚西瓜冬春促早栽培一般在4月初—4月中旬開花,由于棚內昆蟲活動少,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才能確保授粉。授粉工作一般在上午8—10時進行,同時應標志授粉日期,以便確定成熟日期。花對花法將開放的雄花采下,把花瓣抹掉,留下里面的雄蕊輕輕涂抹在雌花的柱頭上,涂抹時要均勻,一般一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毛筆蘸粉法摘下當天開放的雄花將花粉集中到一個干凈容器內,用軟毛筆蘸取花粉或直接用軟毛筆在開放的雄花上刷取花粉,對準雌花柱頭,輕輕涂抹幾下,見柱頭有明顯黃色花粉即可。此法工效較高,為最常用方法。雌花節(jié)前抑制性人工授粉法植株生長過旺,即使人工授粉也難以座果,可采用雌花節(jié)前抑制性人工授粉。具體方法是對雌花進行人工授粉,在雌花節(jié)前用兩片小竹簽,互為垂直地插入瓜蔓(不可插斷),竹簽的寬度約為瓜蔓直徑的1/3,抑制養(yǎng)分輸送至生長點,促進座果。6.7留瓜為提高西瓜的品質和品牌效應,應留選主蔓第二雌花(15—18節(jié))上座的瓜。留瓜過早則瓜小瓜形不正,過晚則不利上市。當瓜如雞蛋大小時,進行選瓜,每株留選1—2個柄粗、無傷且瓜形圓正的幼瓜。要優(yōu)先在主蔓上留瓜,主蔓留不住時,可在側蔓上留瓜。7夏秋栽培7.1移栽前大棚準備7.1.1大棚消毒在反秋西瓜移栽前15天,清除前茬桔稈,深翻全棚,進行曬土,以土壤曬白為好,減輕土壤中病菌殘留,加速土地風化。連茬種植的最好進行高溫消毒處理,即全棚深翻后,灌溉至土壤濕潤,上覆棚膜,利用夏季高溫,悶棚至55℃以上7—10天,利用高溫、水蒸氣的共同作用進行全棚高溫消毒,消滅棚內殘留病菌和土傳病害。7.1.2遮陽、防蟲蓋膜為減少自然氣候條件對秋栽西瓜的不利影響,必須做到全程覆蓋栽培。在棚頂覆蓋棚膜前期避雨,后期保溫;前期在膜上或在定植行搭拱棚覆蓋遮陽網,以減少強光對瓜苗生長的抑制作用和降低棚溫,并用防蟲網作圍裙,防止蟲害侵入棚內危害西瓜正常生長。秋西瓜栽培一般不進行地膜覆蓋,為減少病蟲草害和防止土壤板結、保墑,也有覆蓋地膜,地膜最好用銀灰色膜,可大大減輕蚜蟲、薊馬的危害。如用普通地膜覆蓋,必須在地膜上覆蓋稻草,以降低地溫,防止幼苗燙傷。地面覆蓋材料,可用瓜秧放蔓后撤除的遮陽網平鋪地面作地膜和瓜蔓附著物使用,做到一物二用,以節(jié)省成本。7.1.3整地施肥秋栽西瓜應提早整好地,做好畦,施好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和速效肥為主,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加復合肥30公斤,結合翻耕,全層施入。整畦同早春。7.2移栽夏秋西瓜一般有2片真葉時移栽,以防根系老化。定植時間不宜太遲,一般在8月中旬前,即7月底至8月中旬。夏秋栽西瓜因生長勢弱于早春促早栽培,為保證秋栽西瓜中后期一定的葉面積,提高產量,秋栽西瓜爬地栽培株距30厘米,畝栽700株左右。立式栽培株距40厘米,畝栽1600—1800株。定植時間以傍晚太陽光不強時或陰天定植最好,以便有足夠的時間緩苗。移栽時做到邊移植邊澆定根水邊蓋遮陽網,促進幼苗盡快恢復生長。7.3大棚溫濕度、肥水管理營養(yǎng)生長期(約25—30天)遮陽增墑促生長。由于秋栽西瓜定植后氣溫較高,光照強,為加速莖蔓生長,做到在高溫期遮陽網全天覆蓋過渡到揭二頭蓋中午,逐漸增加光照時間;同時注意肥水雙促,在定植后的干旱期,做到每天傍晚澆水或在棚內中心溝關半坑水,做到晚灌晨排,保持土壤潮潤。在放蔓初期,畝用15公斤復合肥兌水30擔澆施,促進莖蔓生長。座果期適墑增肥。隨著植株長至20節(jié)左右,秋栽西瓜開始進入坐果期,此期要增加光照強度,控制土壤持水量,適當放緩莖蔓生長速度,促進瓜胎發(fā)育,形成粗壯瓜胎,提高坐果率。當瓜有雞蛋大小時,根據長勢每畝澆施復合肥15公斤,促進果實膨大。生長后期減墑增光增施二氧化碳。當第一批瓜進入采收中后期,第二批瓜有雞蛋大小時,此時已進入10月中下旬,夜間最低溫度在15℃左右,氣溫開始轉冷,夜間開始保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5—32℃。為延長采收期,提高植株抗性,一般在后期管理中不再進行灌溉施肥,以防植株貪青,影響第二批瓜成熟和降低抗寒力,適當保持土壤干燥,保持土溫和通透性,延長根系活力。同時可以開始進行二氧化碳施肥,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加細胞汁濃度,提高抗寒力,促進第二批瓜膨大和成熟,提高糖度,改善品質。7.4植株管理7.4.1整枝秋季延遲栽培一般采用2—3蔓整枝,即只保留主蔓和主蔓基部1—2條健壯的側蔓。在秋栽西瓜生長前期,從團棵至蔓長50—60厘米,以理蔓為主,盡可能快速培養(yǎng)營養(yǎng)體,形成一定的葉面積和光合能力。從蔓長50—60厘米至坐果前,植株莖葉生長旺盛,側枝大量萌生,以整枝為主,結合理蔓,在蔓長50—60厘米時,留選主蔓及1—2條生長健壯側蔓。在坐果前去除主蔓上發(fā)生的其他側蔓和留選側蔓上發(fā)生的側枝,保持田間適宜的群體營養(yǎng)面積。坐果后放任生長,增大葉面積系數,為果實膨大和成熟提供充足營養(yǎng);并適當進行理蔓,使枝蔓分布均勻,為第二批坐瓜打好基礎。為防止莖葉過分蔭蔽而影響果實成熟,可將遮住果實的枝蔓撥開,使果實充分見光,有利于果實膨大和內部糖分的積累,此外果實的著色也好。第一批瓜采收時,為保證第二批瓜生長,應打去部分衰退枝蔓,促發(fā)新枝,維持一定的營養(yǎng)面積。7.4.2生長勢調整秋栽西瓜如出現徒長,可采取壓蔓處理,壓蔓方式同早春栽培。7.5人工授粉秋栽西瓜雌花分化較晚,節(jié)位高且間隔較大,在自然條件下,坐果率不高,要想在理想節(jié)位上坐住瓜,提高坐果率,必須同早春栽培一樣進行人工授粉。秋栽西瓜一般采用第二、三節(jié)雌花座瓜,節(jié)位在20—25節(jié),此時已形成一定的營養(yǎng)面積,有利于生殖生長與營養(yǎng)生長的平衡。人工授粉一般在早上7—9時進行,此時花粉活力最高。第二批坐瓜時期氣溫開始下降,此時人工授粉可在上午7—10時進行,陰天可全天進行。授粉方法同早春。秋栽西瓜第二批瓜最遲坐瓜期為10月5日,確保在11月中旬成熟。7.6留瓜留瓜方式同早春。8病蟲防治大棚西瓜病蟲害相對較輕,以防為主,采用綜合防治措施。8.1蟲害冬春促早栽培中期有蚜蟲發(fā)生,可用一遍凈1500倍液防治1次;夏秋季栽培前中期有薊馬發(fā)生,可用魚藤精400倍液在發(fā)生初期進行防治1次。8.2病害枯萎?。杭藿訐Q根防病。苗期病害:猝倒病、早疫病。以防為主,可用代森錳鋅500倍液在一葉一心期防治一次。生長期主要病害:蔓枯病、炭疽病。以防為主,重點做好大棚溫濕管理,促進植株健康生長,及時處理病株,減少感染源。藥劑以預防為主,可在生長前期用77%可殺得500倍液防治早疫病1次;中期用仙生500倍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