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說禮讀后感_第1頁
彭林說禮讀后感_第2頁
彭林說禮讀后感_第3頁
彭林說禮讀后感_第4頁
彭林說禮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彭林說禮讀后感篇一:《彭林說禮》觀后感

《彭林說禮》觀后感

“禮者,理也”。禮,是文明的體現(xiàn)?!岸Y者,履也”。禮,更重要的是在點滴中踐行??戳恕芭砹终f禮”讓我想起兒時父母的教誨,原來父母特別在意的家風家教,竟都源自傳統(tǒng)文化中“禮”的傳承啊。

但是,現(xiàn)代社會有關禮的問題太多太大了,所以需要有彭林老師這樣有良知的學者出來講學。也希望百家講壇接納更多這樣的學者。耳濡目染,經(jīng)常接受這樣的熏陶,孩子們、成人的文明行為會越來越規(guī)范,社會會越來越和諧。我聯(lián)想到前一階段XX市參評全國文明城市,那個熱火朝天、全民皆兵的干勁,感動天地。君不見,馬路上三步一個“紅馬甲”,十步一個“警察哥”;清潔工人連夜加班,所有面子工程油光錚亮,照得見人影;教育部門教育老師,老師教育學生,學生教育家長,家長互相結對,出了問題株連九族。。等檢查團一走,高度的、集中的文明立馬成為曲終人散。這樣的文明有什么意思呢。

彭林老師講的《彭林說禮》本該是小初高教學時學生要掌握的基本禮儀,可惜、可惜啊,學校老師都不講這些,講些實惠的、利益的更受歡迎。家長一味寵著慣著孩子,什么好事都緊著孩子。我們都忽視了孩子的禮的教育。將來的社會,等我們的孩子成人了,他們的禮樂文化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想想有點怕的。

中國的騰飛,除了要靠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之外,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引領,要大力提升國民整體素質(zhì)。文化問題的解決,要依靠文化資源,特別是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聽了彭林老師的講座,我們感到,自己的民族原本擁有豐富的禮樂文化,這么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卻還要照搬西方的禮儀來填補我們對歷史的虧欠,實在荒謬之極。現(xiàn)在,我們是否應該更好地自我反省,重新審視曾經(jīng)繁榮昌盛,滋養(yǎng)歷代炎黃子孫心靈的禮樂文明,盡自己的努力學習它,以自己的方式去傳播它。彭老師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平臺,也希望以后能夠有更多類似的平臺,讓我們的禮樂文明擺脫商業(yè)、消費、娛樂消遣方式,讓它真正成為我們社會文化強有力的組成部分。

聽完“彭林說禮”,我們將身體力行,一舉手、一投足,時時處處檢視自己的言行,做有修養(yǎng)的中國人,做有風骨的人民教師。

蔣春燕

20

11、

10、21篇二:《彭林說禮》學習心得

禮者正身師者正禮

——《彭林說禮》學習心得

根據(jù)本學期學校教師培訓計劃,學校安排了一次集體學習——觀看百家講壇《彭林說禮》,旨在培養(yǎng)和提高我們?yōu)槿藥熣邔χ腥A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禮儀”的認識,進而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yǎng),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利用培訓時間和本周日下午休息時間,用心看完七段視頻,細細深思,感慨萬千,獲益匪淺。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guī)范,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nèi)容十分豐富。其中許多耐人尋味的經(jīng)驗之談,無論過去和現(xiàn)在,都給人以啟迪。

一、收獲彭教授溫文爾雅,學識淵博,以其獨有的對中華“禮儀”的深入研究,針對目前社會現(xiàn)象及人們?nèi)粘I畹男袨榱晳T,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說古論今,深入淺出地從什么叫禮、學會稱呼、以情動容、穿出“精彩”、我的位置在哪里、恭敬的學問、做客的講究七個方面帶領我們重溫了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精華。

1、《禮記》說?!胺蚨Y者,自卑而尊人”。講求我們要做真君子,要真正從內(nèi)心懂得自我謙卑和恭敬他人。如果表面上恭敬熱情,而內(nèi)心虛偽,或是僅僅內(nèi)心尊敬,而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里一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摩擦,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

2、有“禮”的君子必然是“容儀有整”。一個人的儀表、儀態(tài),是其修養(yǎng)、文明程度的表現(xiàn)。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zhí)事謹敬,文質(zhì)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于進德修業(yè)。因此我對彭教授講的“足容重——在重要場合走路不能輕浮,要步履穩(wěn)重、緩慢,不要在人群中亂竄;手容恭——行禮時手的擺放的位置要恭敬;目容端——與人交談眼睛要注視對方,那是對對方的尊重;口容止——在禮儀場合不要吃東西......”等問題感同身受,在聽的過程中不斷在自我檢查和反省,以期使自己有過則改之,無過則加勉。

3、學會穿衣,塑造自我。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產(chǎn)生反感,有誰會親近這樣的人呢。當然,衣著打扮,必須適合自己的職業(yè)、年齡、生理特征、相處的環(huán)境和交往對象的生活習俗,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濃妝艷抹,矯揉造作,對我們老師來說只會適得其反。

4、行為規(guī)范,合乎禮儀??鬃诱f?!熬硬恢貏t不威,學則不固”。這是因為,只有莊重才有威嚴,否則,即使學習了,也不能鞏固。具體說來,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wěn),行動利索,側身而睡。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褻,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處處合乎禮儀規(guī)范,做學生行為舉止的榜樣。

二、反思

荀子在《修身》篇中曾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

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币馑际恰岸Y,是用來端正身心的;老師,是用來端正禮法的。沒有禮,用什么來修正自己的行為。沒有老師,我怎么知道禮是這樣的?!边@句話就告訴我們既然老師是用來教給別人什么是禮。是來端正禮法的,那么,毋庸置疑,老師自身首先要做到知禮、懂禮、守禮,以身作則,否則不配為人師。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關鍵時期,他們大部分都在有意無意的模仿和學習老師身上這樣那樣的表現(xiàn),我們?nèi)粘R?guī)范的行為舉止、大方得體的衣著,親切和藹的談吐,一張洋溢著微笑的面孔,對學生都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和鼓舞。所以,禮儀不僅是教師自身良好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更重要的是,禮儀使教師職業(yè)道德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或教育要素。

針對當今社會物欲橫流,禮儀缺失的現(xiàn)狀,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語文教師,面對學生在接受禮儀教育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的現(xiàn)狀,我們應圍繞如何做到言談舉止文明禮貌、儀表整潔、著裝得體、會待人接物、遵守社會公德等問題,將其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及方方面面。坦率地說,這是一種“補課”,當然,教師首先自己“補課”,認真觀看、學習彭林教授的說禮儀,并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樣我們的工作就會更多一些收獲,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多一些愉悅,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多一些有序與文明。

八年級組

楊康

篇三:彭林說禮聽課筆記

彭林說禮

主講人簡介:

彭林,男,1949年生于江蘇XX市,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清華大學經(jīng)學研究中心主任等;主編《中國經(jīng)學》,1993年,獲得國務院頒發(fā)的特殊津貼。

長年從事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尤其是儒家經(jīng)典《周禮》、《儀禮》、《禮記》的研究。已在海內(nèi)外發(fā)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著有《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禮樂人生》、《中華傳統(tǒng)禮儀概要》等。

在清華大學主講“先秦史”、“青銅器研究初階”、“先秦兩漢經(jīng)典研讀”、“中國古代禮學思想研究”、“《四書》講讀”、“甲骨文與古代中國文明”、“中國古代禮儀文明”、“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等,其中“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獲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精品課”、XX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獎項;“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于2008年被評為XX省精品課。

(一)什么是禮·2011年10月1日

講禮,因為禮與每個人生活關系密切。每天要打交道,舉手投足,談吐,是不是合于禮,想繞都繞不開。講話處事過程中,有很多禮在。

我舉幾個例子,倆口子出門,在路上,遇到一個熟人,我們這個男同志要向熟人介紹自己的配偶,一般稱為夫人,對第三方稱自己配偶為夫人,對不對。再比方說我們請人吃飯,隔著桌子,從座位上站起來,跟桌子對面的人說王先生,我敬您。這個合不合禮。這里不管意識到?jīng)]有,每天行為舉止是合禮還是失禮。對方做得好,我們往往在細節(jié)上高看他一眼,說他修養(yǎng)高。

中華是禮儀之邦,禮與儀是一個方面還是兩個方面。古人分得清楚。像任何儀式,都有兩個方面,一是形式,像婚禮要拜天地之類是形式,設計都有思想在其中貫串,隱藏著深刻的思想在里邊,這是第二個方面,即內(nèi)容。外面的形式容易引起注意,容易學。而里面的東西不容易看到,容易被忽略,甚至把表面的東西看作就是禮。《左傳》有故事,魯昭公一次帶領外交代表團去訪問晉國,這時外交特別講究,到XX縣區(qū)時,到賓館,要下榻。東道主得派人來慰勞,這是郊勞。這個儀式標志著兩個國家外交開始了。休息過后,第二天國君要拜見。卿大夫也要互相拜見,舉行宴會。所有活動結束后,要回去了,東道主要盡地主之誼。得準備一路上的吃喝用度。這是贈賄。這是標志著外交的結束。這個過程中間,活動非常多而繁瑣。魯昭公沒做錯一個地方,不容易。晉國國君感慨,這是真懂禮的人。沒想到大夫女叔齊不屑,說他懂什么禮呀。為什么呀。女叔齊微笑說,這是儀,不是禮。禮對于我們是修身成為君子,對于國君是按道德要求去治理好國

家。禮要求的就是這個。而魯昭公國內(nèi)一塌糊涂,權力被三家大夫瓜分了,他被架空了,收不回權力,哪里懂得什么禮。

(季平子,用的樂隊人數(shù)超標,不合禮。魯昭公氣憤。結果,被季孫叔孫孟孫三家打敗,魯昭公落得悲慘的下場,為什么呢。)

治理國家要用好人,魯國用人不當,因此要大亂了。自己要出問題了。可是弄不清應該做什么,只考慮“習儀已亟”。說他懂禮,不是差得太遠了嗎。看來真懂禮的要數(shù)女叔齊,而不是魯昭公。像今天的課堂之上,學生向老師行禮,只有形式,沒有恭敬心。

(今天人崇尚自由,面臨一個問題,與周圍人關系不和諧了,為什么呢。)每個人都是有靈魂的生命,靈魂得管住,否則會出竅,怎么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有不同辦法。像西方人交給上帝來管。這是宗教文化,有萬能的上帝。在宗教文化中有理論,亞當與夏娃偷吃了禁果,上帝生氣,趕走了他們。進一步懲罰他們,訂了契約,規(guī)定將來你們的孩子,不管到什么時候,生下來靈魂里就有邪惡,這個邪惡讓你想做壞事,所以認為人性是惡的。這是原罪,這種邪惡與生俱來,不學而有,是本能想做壞事。這樣的靈魂要不管,只能成為惡魔。要打入地獄,怎么拯救靈魂呢。得信教,禱告,懺悔。他們把靈魂交給了上帝。中國文化不同,沒有上帝,人性是善的。人有一個善良的本質(zhì)在。這是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東西。中國文化中,人的靈魂要自己管。而且要管好。拿道德來管。所以在中國,自古以來,講天理,講公道,講良知,社會的和諧健康發(fā)展靠的是信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之至,親戚畔之。我們??粗赜械聼o德。常罵人缺德,這是委婉的批評。這講的是德。道德又像空氣,看不出摸不著,又確實在,離不了。怎么對人生對社會發(fā)生作用呢。古人把它轉(zhuǎn)換成一套可以操作的行為規(guī)范。比方說有道德的人會孝順父母,不是嘴上說,而是有規(guī)范,出門怎么樣睡覺前怎么樣,有無德只要看看這些行為就知道。每個系列可以操作與檢查,所以說“禮者,理也”。是按照道理理性來做。一天天地按這個做,道德就深入扎根,不是空的,道德就通過禮來實現(xiàn)了。按禮來做,行為就合于道德理性。否則背離了道德理性。從周代開始,禮特別多,正常人在小孩時就要學禮,見到長輩怎么做,父母喊你怎么做,規(guī)定得細致,小孩的行為都受到道德理性約束,后來是成人禮婚禮相見禮鄉(xiāng)飲酒禮鄉(xiāng)射禮。這些是人生禮儀。通過各種禮儀的活動來感受人生,接受人文的熏陶,對我們特別重要。我們的靈魂要通過禮來自己管。

(看起來西方禮儀更實用,我們古代的禮儀太虛,怎么看待呢。)

兩千年前有同樣的問題?!熬淤|(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一套話語要什么用。子貢是孔子的高徒,幾句話說服了棘子成,見過老虎與狗羊沒有?;⒈c狗羊不同,在于身上的斑紋。假如我們把虎豹的皮扒下來,去掉花紋與狗有不同嗎。沒有了。動物外在的東西像花紋,有與沒有,代表不同的動物。我們看君子與小人也一樣,君子身上有類似于花紋一樣東西即禮。小人卻沒有。君子除了內(nèi)在像

虎豹一樣,外在也要有花紋一樣的禮。我們身邊有些富豪,我們卻認為是小人,所以君子一定要學禮。

(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君子”一詞似乎離我們有些遠了,不過我們在評價一個人時,還常常會用到“德才兼?zhèn)洹边@樣的詞,由此可見,即使在物質(zhì)生活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品德和修養(yǎng)依然是評價一個人是否有素養(yǎng)的重要標準,這和“君子”的評價標準基本吻合。那么在中國古代,要想成為君子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孔子說過,我們身上有兩種東西,一是質(zhì),本質(zhì),像勤勞真誠孝順,這是質(zhì);二是文,現(xiàn)代社會與人交際,說話文雅,舉止有度,處事得體,讓人感覺舒服。一個人身上這兩種東西常不對稱??鬃诱f,“質(zhì)勝文則野”,率性,給感覺是粗野,不講究;相反的是“文勝質(zhì)則史”,一看到人就客氣讓你受不了,達頭了,為人不實在,做作,不實在?!拔馁|(zhì)彬彬,然后君子”,文與質(zhì)均衡發(fā)展,像老虎的花紋與體魄搭配得好,相得益彰。兩個都有,才能成為君子。所以,大家如果對人生還有期許,得學文哦。孟子也有話:“君子異于人者,在其存心也,”看你心里存的是什么,只存有錢,就成不了君子,有兩樣:“君子以仁存心”到一個地方就關注弱勢群體;“君子以禮存心”還得裝著禮。裝著愛會尊敬把兩樣存在心情里,慢慢就會成為君子。

(君子本指國君之子,后來最終成了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代名詞。)

要做君子,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愿望。梁啟超做過講演,題目就是《君子》。說大學是要培養(yǎng)人格完善的人才,這個人格完善,周易六址四卦中就有五十三卦談到君子,要崇德,勉為君子;語默作止,都成為國民仿效的對象。南開中學出過兩個總理。校長曾對所有同學講,宋朝時,有著名教育家胡元,胡安定,痛感要培養(yǎng)人才,得從一舉一動開始,胡安定的學生走到市井中一眼能看得出是他的學生。是不是君子應該能看得出來,校長說,我們的學生要將來走到市井中也能看得出是南開的學生。這與梁啟超的寄語一樣。我們得有君子的規(guī)范,有君子的文采。今天算是開場白,下邊會把常用的東西一一介紹。

彭林說禮

(二)學會稱呼·2011年10月2日

(我們與他人打交道,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常常是如何稱呼對方??稍诤芏嗳搜劾?,“稱呼”不就是直接叫對方的名字或者“你”嗎,有什么可講究的呢。在清華大學彭林教授眼里,“稱呼”雖然簡單,但里面卻蘊藏著很大的學問和智慧。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鬧出笑話來。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有男性稱自己的配偶為“夫人”,這樣的稱呼已經(jīng)司空見慣??蛇@樣尋常的一件事竟然不符合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要求,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在稱呼自己配偶的時候,究竟還存在哪些誤區(qū)呢。)

有這樣的笑話,經(jīng)常有人講,有一位船客,上船后不知道幾點開,就問船老大,喂,這船,幾點開。船老大不理睬他。船老大就用篙敲了他一下,他還喊,

船老大就把他打進了水中。他沒稱謂讓對方不舒服。這是專門的學問。今天這種稱謂問題成了失禮的普遍現(xiàn)象。有外來辦事人,常問人時用“哎”。稱謂失當更不對。

我有朋友的老婆進了閱覽室,學生要借雜志,權衡怎么叫,叫老師嘛,不配,想了半天叫師傅。這位朋友聽出不尊重,反應快,轉(zhuǎn)過臉來說,叫我?guī)煾担沂裁磿r候帶過你這個徒弟,學生趕快道歉。不知道職務與身份時,怎么稱呼??鬃诱f“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所以可以稱大叔,大姐等。西方也說是兄弟,都是上帝之子。

(西方人稱呼對方可以直呼其名,包括孩子對父母的稱呼。在他們看來,姓名不過是一個簡單的符號而已,就是讓人叫的。但在彭林教授看來,中國與西方不同,自古以來就崇尚“禮”的要求。那么,按照這個要求,我們稱呼對方尤其是稱呼長輩時,究竟有哪些講究呢。)

中國人的禮有這樣的話,自卑而敬人。卑是謙卑,無論跟什么人打交道,都把對方放在第一位,所以有謙語,像北京話中的“您”,表達的就是尊重。自古以來就講究對人敬,對自己謙。像爵位里,作為敬稱,天子叫“君”,諸侯也叫“君”。后來把這個下移,用于一般人身上。古人寫墓志銘,寫父親叫“府君”,女子叫丈夫叫“夫君”?!熬背闪似胀ǖ膶Ψ健澳恪?,像“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像“問君能有幾多愁”,這里君都是你。

還有公侯伯子男都可以尊稱。像許多國君稱公,可以用在生活中。像學者年輕人稱呼時也加公,從爵稱過來的。諸侯的孩子多,有繼承人是嫡長子,其他的叫公子。這個稱謂今天也用。開學術會時,介紹來賓會用某某先生的公子。女兒也一樣,女公子。這樣介紹比較雅一些?,F(xiàn)在民間說是誰家的仔,一聽,意思沒錯,但是禮儀上不成體統(tǒng)。不尊重。像卿,古代大夫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叫卿,這是大臣里最高地位的,后來用來尊稱。電視里常能看到,皇帝稱愛卿。小說戲劇中夫妻也互稱卿,今天還稱卿卿我我。追起來,其實最早也是爵稱。還有建筑,像天子叫陛下,“陛”本指臺階。還有殿下,閣下。閣下也用得多,這也是敬稱。其實皇帝并非是陛下,是大臣謙稱,無法與皇帝平起平坐,只能與三重丹陛下的的人對話。再一層層傳上去。古代國君見面,中間有許多中介,有話要說時,就告訴介,一個接一個地介紹,一直到那個國君那兒。這叫陛下。殿下閣下都是這個意思。陛下是天子專用。低的叫殿下與閣下。稱自己為“在下”?,F(xiàn)在沒了,這種稱呼保留下來了。章回小說叫看官,老北京跑堂的叫爺,看起來俗氣,但表達的也是尊重。廣東深圳看到客人來了,叫老板。顯然表達的是尊重。還有像修飾詞,加“令”,古代是好的意思。像令日是好日子,好時辰叫令辰。“蒙蒙文王,令聞不已”。今天打交道時要注意,問人父母不能說老爸怎么樣,老頭怎么樣,這是玩世不恭,得說令尊大人令堂大人。孩子叫令郎令息。

(在我們的日常交往中,尤其是正式場合,我們稱呼對方最應該把握的一條原則就是多采取敬語,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那么反過來,當我們在向?qū)Ψ浇榻B自己或者稱呼自己的時候,又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有什么講究呢。)謙,是用在自己。是另一套詞語。像介紹到自己時,一定要用謙稱。自帝王開始都有。像《老子》說侯王自稱,孤寡不谷。孤寡都是少,表明自己德行不夠。這是謙虛的說法。不谷,指的是稻谷的谷,當善講,表示自己不才,不善。諸侯見到天子叫寡小君。妻子見到丈夫得叫小童。這都是謙稱。

(古代大臣,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特殊含義呢。)郭沫若把“臣”字說是眼睛豎起來了,臣指身份低。南面稱臣就是被俘。女子謙稱妾也是。謙稱是一種自我謙卑,壓低自己表示誠懇。最典型的是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這封信,司馬自稱“仆”。甚至自己稱為“牛馬走”。這是一種低調(diào)。還有鄭板橋,喜歡畫畫,最佩服的是徐文長,好畫青藤,鄭板橋就曾拿四十金換一幅畫,甚至有刻章,章上有畫,自稱是“青藤門下走狗”。鄭板橋這樣做與稱“牛馬走”一樣,是謙稱。這是低調(diào)的自謙。像說父親得說家父,母親叫家母。弟弟得說成舍弟。兒子說成犬子。這是中國人獨特的謙稱。中國人講低調(diào),含而不露。問對方姓得問貴姓,回答得說,免貴姓某。甚至還說小姓某。問大人不能問幾歲,得問春秋幾何或者是高壽,回答得用虛度五十,這是中國人獨特的方式。

(按照“自卑而敬人”的原則,敬詞往往用于稱呼對方,而謙詞一般用于稱呼自己或者家人。但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因為不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敬詞,哪些是謙詞而鬧出笑話。那么,這些容易被曲解的詞都有哪些呢。)

一位老教授說,有學生鬧笑話,學生同學的父親去世了,同學去奔喪了,這位同學覺得情同手足了,得發(fā)唁電,一開頭說,“驚悉,家父不幸逝世”,到底是誰的父親去世了。如果是你的父親去世,發(fā)電給人家干什么。給人家發(fā)的,就說不通了。也不能說是“我的家父”,這是你的,領回去就是了。

還有介紹配偶,現(xiàn)在生活中,介紹配偶的詞最亂。往往說,老婆,那口,我家里的,太俗了。有說是夫人的。這是笑話的。我們?nèi)プx讀《禮記》,稱謂嚴格。天子配偶叫“后”,王后,太后。這是天子專用的。諸侯的配偶才叫“夫人”?,F(xiàn)在要是稱夫人就是自大了。叫愛人行嗎。愛人是近代興起的稱呼。在漢字文化圈里,愛人是情人。我們大陸稱自己的配偶為內(nèi)人或者內(nèi)子。這是古老農(nóng)耕時代的叫法。如果女的介紹男的呢。外人。不能叫。其實,女的稱男的叫“外子”。這是通行的。

第二篇:《彭林說禮》觀后感(模版)《彭林說禮》觀后感

“禮者,理也”。禮,是文明的體現(xiàn)?!岸Y者,履也”。禮,更重要的是在點滴中踐行??戳恕芭砹终f禮”讓我想起兒時父母的教誨,原來父母特別在意的家風家教,竟都源自傳統(tǒng)文化中“禮”的傳承啊。

但是,現(xiàn)代社會有關禮的問題太多太大了,所以需要有彭林老師這樣有良知的學者出來講學。也希望百家講壇接納更多這樣的學者。耳濡目染,經(jīng)常接受這樣的熏陶,孩子們、成人的文明行為會越來越規(guī)范,社會會越來越和諧。我聯(lián)想到前一階段XX市參評全國文明城市,那個熱火朝天、全民皆兵的干勁,感動天地。君不見,馬路上三步一個“紅馬甲”,十步一個“警察哥”;清潔工人連夜加班,所有面子工程油光錚亮,照得見人影;教育部門教育老師,老師教育學生,學生教育家長,家長互相結對,出了問題株連九族""等檢查團一走,高度的、集中的文明立馬成為曲終人散。這樣的文明有什么意思呢。

彭林老師講的《彭林說禮》本該是小初高教學時學生要掌握的基本禮儀,可惜、可惜啊,學校老師都不講這些,講些實惠的、利益的更受歡迎。家長一味寵著慣著孩子,什么好事都緊著孩子。我們都忽視了孩子的禮的教育。將來的社會,等我們的孩子成人了,他們的禮樂文化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想想有點怕的。

中國的騰飛,除了要靠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之外,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引領,要大力提升國民整體素質(zhì)。文化問題的解決,要依靠文化資源,特別是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聽了彭林老師的講座,我們感到,自己的民族原本擁有豐富的禮樂文化,這么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卻還要照搬西方的禮儀來填補我們對歷史的虧欠,實在荒謬之極?,F(xiàn)在,我們是否應該更好地自我反省,重新審視曾經(jīng)繁榮昌盛,滋養(yǎng)歷代炎黃子孫心靈的禮樂文明,盡自己的努力學習它,以自己的方式去傳播它。彭老師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平臺,也希望以后能夠有更多類似的平臺,讓我們的禮樂文明擺脫商業(yè)、消費、娛樂消遣方式,讓它真正成為我們社會文化強有力的組成部分。

聽完“彭林說禮”,我們將身體力行,一舉手、一投足,時時處處檢視自己的言行,做有修養(yǎng)的中國人,做有風骨的人民教師。

蔣春燕

20

11、

10、21

第三篇:《彭林說禮》學習心得禮者正身

師者正禮

——《彭林說禮》學習心得

根據(jù)本學期學校教師培訓計劃,學校安排了一次集體學習——觀看百家講壇《彭林說禮》,旨在培養(yǎng)和提高我們?yōu)槿藥熣邔χ腥A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禮儀”的認識,進而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yǎng),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利用培訓時間和本周日下午休息時間,用心看完七段視頻,細細深思,感慨萬千,獲益匪淺。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guī)范,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nèi)容十分豐富。其中許多耐人尋味的經(jīng)驗之談,無論過去和現(xiàn)在,都給人以啟迪。

一、收獲

彭教授溫文爾雅,學識淵博,以其獨有的對中華“禮儀”的深入研究,針對目前社會現(xiàn)象及人們?nèi)粘I畹男袨榱晳T,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說古論今,深入淺出地從什么叫禮、學會稱呼、以情動容、穿出“精彩”、我的位置在哪里、恭敬的學問、做客的講究七個方面帶領我們重溫了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精華。

1、《禮記》說?!胺蚨Y者,自卑而尊人”。講求我們要做真君子,要真正從內(nèi)心懂得自我謙卑和恭敬他人。如果表面上恭敬熱情,而內(nèi)心虛偽,或是僅僅內(nèi)心尊敬,而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里一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摩擦,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

2、有“禮”的君子必然是“容儀有整”。一個人的儀表、儀態(tài),是其修養(yǎng)、文明程度的表現(xiàn)。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zhí)事謹敬,文質(zhì)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于進德修業(yè)。因此我對彭教授講的“足容重——在重要場合走路不能輕浮,要步履穩(wěn)重、緩慢,不要在人群中亂竄;手容恭——行禮時手的擺放的位置要恭敬;目容端——與人交談眼睛要注視對方,那是對對方的尊重;口容止——在禮儀場合不要吃東西......”等問題感同身受,在聽的過程中不斷在自我檢查和反省,以期使自己有過則改之,無過則加勉。

3、學會穿衣,塑造自我。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產(chǎn)生反感,有誰會親近這樣的人呢。當然,衣著打扮,必須適合自己的職業(yè)、年齡、生理特征、相處的環(huán)境和交往對象的生活習俗,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濃妝艷抹,矯揉造作,對我們老師來說只會適得其反。

4、行為規(guī)范,合乎禮儀??鬃诱f?!熬硬恢貏t不威,學則不固”。這是因為,只有莊重才有威嚴,否則,即使學習了,也不能鞏固。具體說來,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wěn),行動利索,側身而睡。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褻,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處處合乎禮儀規(guī)范,做學生行為舉止的榜樣。

二、反思

荀子在《修身》篇中曾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意思是“禮,是用來端正身心的;老師,是用來端正禮法的。沒有禮,用什么來修正自己的行為。沒有老師,我怎么知道禮是這樣的?!边@句話就告訴我們既然老師是用來教給別人什么是禮。是來端正禮法的,那么,毋庸置疑,老師自身首先要做到知禮、懂禮、守禮,以身作則,否則不配為人師。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關鍵時期,他們大部分都在有意無意的模仿和學習老師身上這樣那樣的表現(xiàn),我們?nèi)粘R?guī)范的行為舉止、大方得體的衣著,親切和藹的談吐,一張洋溢著微笑的面孔,對學生都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和鼓舞。所以,禮儀不僅是教師自身良好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更重要的是,禮儀使教師職業(yè)道德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或教育要素。

針對當今社會物欲橫流,禮儀缺失的現(xiàn)狀,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語文教師,面對學生在接受禮儀教育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的現(xiàn)狀,我們應圍繞如何做到言談舉止文明禮貌、儀表整潔、著裝得體、會待人接物、遵守社會公德等問題,將其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及方方面面。坦率地說,這是一種“補課”,當然,教師首先自己“補課”,認真觀看、學習彭林教授的說禮儀,并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樣我們的工作就會更多一些收獲,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多一些愉悅,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多一些有序與文明。

八年級組

楊康

第四篇:中紀委講臺新年第一講:彭林說“禮”(附全文)中紀委講臺新年第一講:彭林說“禮”(附全文)

26國學網(wǎng)編者按:清華大學教授、博導彭林登上講臺,開講中紀委講臺新年第一講“廉潔文化公開課”——《崇德重禮德法相依——從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說起》。演講文字內(nèi)容如下:

▲我們怎么樣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大寫的人呢。你不通過“禮”,你這個人是歪的。

▲曾國藩是一個禮治主義者,他認為治國其實就是八個字,“以禮治己,以禮治人”。

▲現(xiàn)在我如果問大家“禮”是什么,大家都會說握手、擁抱、磕頭、下跪。這個只是“禮”一個最外表、最淺的層次,它還有更深層的含義。

▲我們現(xiàn)在大學里學了四年拿到的學位叫學士,再過三年拿到的學位叫碩士,再過三年叫博士,一生當中你最高的學銜叫院士,離不開一個“士”,這是我們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為什么不叫別的叫“士”呢。

▲人應該怎么活著,怎么活著才是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的價值,是從這個世界上攫取的越多越有價值。還是說給這個世界付出的越多越有價值。大家讀讀《禮記》,就在教我們怎么做人。我列了幾條:“傲不可長”,你不能太傲慢了,一傲慢就要出問題。“欲不可縱”,人都有欲望,但是不能縱欲。“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否則“樂極生悲”。

崇德重禮德法相依

——從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說起清華大學教授、博導

彭林

大家好,歡迎來到廉潔文化公開課。

最近這幾年大家都很清楚,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diào)實現(xiàn)中國夢一定要立足于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要把它當做土壤、當做源泉。我作為一個一生從事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教師,感到由衷地擁護。我們中華民族是聞名中外的禮儀之邦,我們的成語和禮有關的詞觸目皆是,比如說禮儀之邦、禮賢下士、克己復禮、禮尚往來等等。

下面,我們來把“禮”和“法”這個問題掰開了、揉碎了一起分析。

清華大學教授彭林:“禮治”就是“德治”

中國文化里面人心是善的,人的靈魂要靠自己來管而且要把它管好?!对娊?jīng)》里面已經(jīng)有這樣的話叫“自求多福”,你這一生有多大的福分不是神給你的,而是你自己的所作所為招來的。那么怎么管自己的靈魂呢。要靠道德,這個道德是一個抽象的范疇,看不見摸不著,連氣味都聞不到,這樣一個東西怎么能對我們?nèi)松?、對社會起作用呢。我們的先賢非常智慧,他把這個道德分解成了很多個德目,孝、信、忠、義,然后讓它們變成都具有操作性,這就是“禮”?!岸Y”和“德”它是一體的兩面,我們講“德治”實際上就是“禮治”。

大家知道我們有一部書叫《春秋左傳》,上面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精英的議論,里面討論到“禮”的非常之多,比方說“禮,政之輿也?!币粋€王要治國你不拿“禮”,怎么去治呢。“禮,王之大經(jīng)也?!睂τ谖覀儌€人,“禮”是身之干也,你沒有“禮”你立不起來。這樣的議論非常之多。荀子是先秦禮學的集大成者,荀子專門有一篇叫做《禮論》,論禮。他在其他很多篇都談到禮對于我們個人、對于國家的作用。他說“禮者,所以正身也”,我們怎么樣做一個正直的人呢。做一個完人,做一個大寫的人呢,你不通過“禮”,你這個人是歪的?!盀檎灰远Y,教化不行矣”,類似的話觸目皆是。

歐陽修在《新唐書·禮樂志》里面有一大段文字講三代以上跟三代以后,得失的關鍵在哪里。他認為就在于“禮”。夏商周那個時候教育人民通過“禮”這種方式,所以那時的人都有文化自覺的氣象。到了后來就改變了,工作是工作,禮是禮,變成了兩張皮了。你回去翻翻《資治通鑒》,第一卷第一句話“天子之職,莫大于禮”。司馬光自己寫自己的家禮,他是一個禮治主義者,有關的論述非常多。明清之際最杰出的思想家顧炎武也是一個禮治主義者?!岸Y治所興”,“興”起來了,把禮的教育普遍興起來了,“眾之所治也”,治國實際上是治民,老百姓治好了國就治好了。

這幾年我們掀起曾國藩熱,曾國藩是一個大儒,他還是希望將來能夠平治天下,他是一個禮治主義者。他認為治國其實就是八個字,“以禮治己,以禮治人”?!耙远Y治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懂得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有文化自覺、道德自律,能慎獨,能把所有的事情自覺的做好,天下就太平一半了。然后我再用同樣的道理去教育別人,就是“以禮治人”。他們都是禮治主義者。我們?nèi)绻虚g數(shù),可以數(shù)出不知道多少。

彭林:禮就是典章制度、行為規(guī)范

現(xiàn)在我如果問大家“禮”是什么,大家都會說握手、擁抱、磕頭、下跪。這個只是“禮”一個最外表的、最淺的層次,它還有更深層的一個含義。我們古人對“禮”這一個詞給它下定義,古人非常智慧,都要找一個同音字,意思一樣、聲音一樣的詞給它做解釋,所以《禮記》里面講“禮也者”,這個東西是什么呢?!袄硪病?。它是根據(jù)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來的典章制度、行為規(guī)范,所以你必須遵守,你不遵守就違背了道德理性;你遵守了,道德理性會在你身上內(nèi)化、累積。我的博士論文是做《周禮》的,讀過《周禮》的人們都知道我們天下萬事哪一件能夠跑得出“禮”的范疇。我們以前講禮儀三千,非常之豐富、非常之燦爛,古人把它分成五類,吉、嘉、軍、賓、兇。這個“吉禮”包括祭祀,因為祭祀是求“吉”,所以我們把所有的祭天、祭地、祭祖全部叫“吉禮”?!凹味Y”是成年禮、冠禮、還有鄉(xiāng)射禮、飲食禮等等?!败姸Y”是軍隊里面訓練、出征、凱旋等等?!百e禮”是外交禮。“兇禮”除了我們普通意義上的“喪禮”之外,還包括災荒,發(fā)生災害的時候有怎么樣的社會保障。這些在我們古代中國都屬于“禮”的范疇。

對于我們個人來講,我們生下來是一個無知的個體。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理想,人的一生一定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在社會上這幾十年我一定要學習做人的道理,到自己彌留之際會感到很欣慰,我已經(jīng)成了一個有境界的人。所以我們古代認為每一個人都是認知的“本體”,加上“功夫”,這“功夫”不是武功,“功夫”這一個詞的本意叫學習、修為。“本體”加上“功夫”達到了一個“境界”,有境界跟沒境界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中國提倡“士”,“士”是追求真知的,“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現(xiàn)在大學里學了四年拿到的學位叫學士,再過三年拿到的學位叫碩士,再過三年叫博士,一生當中你最高的學銜叫院士,離不開一個“士”,這是我們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為什么不叫別的叫“士”呢。我們從一個追求真知的“士”,要成長為一個君子,所以我們要讀《論語》,《論語》告訴我們君子要內(nèi)外兼修。

我們讀《春秋左傳》就可以知道當時討論一個人要有兩種要素,一個叫“質(zhì)”,一個叫“文”。什么叫“質(zhì)”。這個東西塑料的就叫“質(zhì)”,我也許拿了一個東西這是鐵的這叫“質(zhì)”。人和禽獸擺在一起這個“質(zhì)”是不一樣的。人之所以為人,按照孟子的說法,你一生下來身體里面有四顆種子叫“仁、義、禮、智”——“四端”。這“四端”,你好好的去培育它,它茁壯成長,你就成為君子,所以人可以教育。為什么禽獸不能教育呢,它為什么不能成君子呢。因為它身體里面沒有“四端”,它是一個低等的動物,我們是萬物的靈長。所以我們經(jīng)常問問自己,“仁、義、禮、智”這四個善端你身上還有沒有。孟子講這四個東西少了一個你就不是人,你沒有惻隱之心,非人也。你連是非都不懂,非人也。人應該有仁愛的惻隱之心,有是非之心,有禮讓之心,有了這些東西才能叫人,做人要夠這個格。這個“質(zhì)”我們經(jīng)常想一想還有沒有。

另外,社會在進步,你身上有沒有“文”。這個“文”我們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禮”。經(jīng)過文化教育、文化熏陶你身上有文采、有君子的風范。有的人身上那個“質(zhì)”勝過了、壓到了你身上的“文”,你身上沒有“禮”,盡管很質(zhì)樸,可是你沒有“禮”,給人的印象,你很野蠻,就是“質(zhì)勝文之野”。

所以諸位想想你要做君子,每天三省吾身,“仁義禮智”,我們?nèi)说淖钇鸫a的道德,你身上還有沒有。有了這個還不夠,你身上有沒有作為一個文化人的那種風采。

“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表達情感。我們?nèi)擞邢才分?,人的喜怒哀樂之情比所有的動物都要豐富。我們每天被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所左右,要把自己的情感拿捏到恰到好處,不偏激也不頹廢,始終處在一個合理的最到位的位置上。這個“禮”就是幫我們來掌握自己情感的。

我們古人每天早晨起來都要做功課,頭發(fā)要梳得整整齊齊,把它挽成一個發(fā)髻,用簪子把它固定,戴上帽子,對著耳朵的地方還有玉作為裝飾,下面有纓帶,衣服、大帶、隔帶一定是整整齊齊,不這樣你怎么去面對一天的生活,你怎么去面對社會。而且你那樣一坐精氣神都出來了,這個人生態(tài)度很重要。

彭林:一個政權一定要掌握住道德的高地

大家要問了,中國為什么要走上禮治這樣一條道路呢。我們說說原因。有一本書叫《尚書》,就是周公、少公很多講話的文稿,這個里面就講了“我不可不監(jiān)于有夏、亦不可不監(jiān)于有殷”。夏朝和殷朝好比一個車子,走著走著怎么就翻掉了。我要去看看它的覆轍,看看它走過的痕跡,它為什么會翻,我不能重蹈它的覆轍,所以我要把它當做鑒就是鏡子。“惟不敬厥德”,他不相信道德,他對道德沒有敬意,所以他滅亡了。一個人缺德,那還得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都要叛你。得道之至,天下順之。所以周人在這個上面總結出一個教訓,要長治久安一定要以德治國。

可是那時候他們面臨一個很困難的局面,商朝把這個世道人心弄得一塌糊涂。有些人被派到商的舊地去當諸侯,周公臨走的時候跟他講,那個地方的人腐敗,腐敗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酗酒、群飲。因為喝酒的腥臭已經(jīng)沖到天上,老天爺都聞到了,說不能再讓他們統(tǒng)治。所以你們到了以后不許喝酒,只有什么時候可以喝酒。祭祀的時候,祭祀的時候喝酒,也只能簡單的喝一點點,不能喝醉。他說如果有老百姓看見有一些人在群飲,你別把他放了,你把他送到我這兒來,我把他殺了。那個時候的形勢就嚴峻到這個程度,到那里一個,就被當?shù)赝舷滤?。所以《尚書》里面就有一篇就叫《酒誥》,歷史上最早的禁酒令,這個東西很嚴厲。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中央要求公務用餐不能超標準,這很對的,這有歷史教訓。

所以到了周公治禮作樂,我們歷史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說到周公治禮作樂的目的,王國維先生,這是我們近代史學的開山之人,他就說了周朝的制度典禮都是為了道德而設,設這些的目的是要上下都納入到一個道德之團體。這不得了,所以我們兩千年都認為人不能缺德,一個政權一定要掌握住這個道德的高地。

彭林: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我們現(xiàn)在一講到“禮”,馬上有人就說了,“法”不要了。話不是這么講的。我們歷史上的人誰也不會蠢到僅僅靠“禮”可以把天下安定。《尚書》里面反反復復講道德,但是你別忘了里面有一篇叫《呂刑》,是講刑法的。孔夫子提倡道德、提倡禮治,他自己做過大司寇的,他能不明白嗎。前不久,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的時候發(fā)表了一個重要講話,他強調(diào)治理一個國家一個要靠道德,一個要靠法律,兩者要結合才能推動我們治國的制度和我們治國的水平,他講“法安天下,德潤人心”。這么明確的、清晰的把一個治國理念表述得這么到位。

其實我們古代很清楚,“德”和“法”這兩個東西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只是兩個東西誰先誰后。我們主張“德主刑輔”,人心是善的,你不教育他,怎么就能“不教而誅”呢。誰輕誰重,你的重心是放在刑法上,還是放在教育上,實際上只是一個這樣的關系。我研究《周禮》,《周禮》有“六官”,天、地、春、夏、秋、冬,一個宇宙的模式,包羅萬象的都是“禮”,其中“司法”,是“大司寇”,是我們整個“禮”的體系里面的一個部分,這個我們也把它叫“禮”,因為“司法”必須要依據(jù)道德理性,對不對。古代怎么審訊不搞冤假錯案,《周官》里面講得詳細,不要輕易的就給他用刑法,把他腿砍了、把他手剁了。有一些人他無心的,哪怕犯了一個大的過錯,就在我這個司寇門口有一塊大石頭叫嘉石,你讓他站那里站三天。誰一過去,看見他怎么站這里,聽說做錯事了,三天一站,他看到所有的人在議論他,他的羞愧之心出來了,他有良知了,接受教訓了。那個里面都充滿了道德理性的。所以我們千萬別講,一講“禮”不講“法”,《周官》里面的“司寇”就是講“禮”和“法”的。

西方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感到法律太冰冷、太生硬,還有一些地方它管不著、管不到,后來他們把公司里、社區(qū)里一些民規(guī)、民約,一些制度也吸收過來,它叫“軟法”。我們中國這種“軟法”早就有了,而且我們在這方面是非常多的。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儒家它是反對用法律或者反對用刑法。《周官》里面有這樣三句話,“刑新國用輕典”,你國家剛剛建立,什么東西都還沒就位,出了問題,我用很輕的刑法來處理?!靶唐絿弥械洹?,你已經(jīng)建國二十年了,你該有什么問題、該怎么處理,我怎么處理。“刑亂國用重典”。這個實際上就是我們《周禮》里面已經(jīng)提到的,所以不要把這個東西截然地跟儒家的東西分開來。

我們在《尚書》里面就講了“明德”,要把你的德行昌明,然后“慎罰”,所以叫“明德慎刑”。這個“禮”是在“未禁”,還沒有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教育你,“法”是經(jīng)過教育沒有用,“已然之后”,這很清楚的。司馬遷《史記》里面就講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希望大家一是不要把“禮”理解成就是磕頭作揖,另外就是不要把儒家的“禮”理解成為不要“法”。我們歷史上很多人主張不能“不教而誅”,有好多東西你沒有教老百姓,你怎么能責備他呢。

我最近上了一下中央紀委的網(wǎng)站,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了七十多期家規(guī),顏氏家訓、曾國藩的、山西聞喜裴氏的家訓,我們看了以后眼睛一亮。中國人非常智慧,國家這么大怎么治。“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這個東西你不要把它扔了。我們以前都是大家族,聚族而居,每一個大家族都希望自己能長治久安。這個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經(jīng)過顏氏家訓的示范,歷代政治精英站出來帶頭制定自己的家禮。我們以前幾乎大一點的家族都有家規(guī),不許出格,什么黃、賭、毒,你出不了我這個祠堂的,我內(nèi)部把你解決了。老百姓自治,制定了自己家的規(guī)矩,這個對于中國社會的穩(wěn)定、保持人民的素質(zhì)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習近平同志號召黨員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家屬,管好自己的子女。怎么管。司馬光曾經(jīng)講“治家莫如禮”,“禮”就是一些規(guī)矩,符合道德理性的要求。

彭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凝聚力的核心

我們說一說“禮”在歷史上有些什么貢獻。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