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書憤》(成語、一詞多義、重點實詞、情境默寫、寫作素材等) 高考語文課內古詩文要點梳理與素材積累(全國通用)_第1頁
《燕歌行》《書憤》(成語、一詞多義、重點實詞、情境默寫、寫作素材等) 高考語文課內古詩文要點梳理與素材積累(全國通用)_第2頁
《燕歌行》《書憤》(成語、一詞多義、重點實詞、情境默寫、寫作素材等) 高考語文課內古詩文要點梳理與素材積累(全國通用)_第3頁
《燕歌行》《書憤》(成語、一詞多義、重點實詞、情境默寫、寫作素材等) 高考語文課內古詩文要點梳理與素材積累(全國通用)_第4頁
《燕歌行》《書憤》(成語、一詞多義、重點實詞、情境默寫、寫作素材等) 高考語文課內古詩文要點梳理與素材積累(全國通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燕歌行》《書憤》知識梳理成語、文化常識、情境默寫、表現(xiàn)手法、作文素材等一、相關成語1.萬里長征:征,遠行。指征程遙遠。也比喻經過長期的艱苦奮斗才得以完成的偉大事業(yè)。2.東征西討:指四處出征作戰(zhàn)。也作“東討西征”。3.能征慣戰(zhàn):指人善于征伐作戰(zhàn)。4.血流成河:形容死傷的人非常多。也作“血流成渠”。5.匝地煙塵:匝地,遍地;煙塵,烽煙和戰(zhàn)場上揚起的塵土。到處都能看到烽煙和戰(zhàn)場上揚起的塵土。形容兵荒馬亂的混亂景象。6.橫行天下:形容遍行天下,不受阻礙。也形容東征西戰(zhàn),到處稱強,沒有敵手。7.樅金伐鼓:猶言敲鑼打鼓。樅,通“摐”。8.懸旌萬里:比喻軍隊遠征。武力顯耀海外。9.旌旗蔽日:旌旗,旗幟的通稱,這里特指戰(zhàn)旗。戰(zhàn)旗遮住了日光。形容軍隊數(shù)量眾多,陣容雄壯整齊。10.驍武憑陵:驍勇尚武,縱橫天下。11.絕域殊方:邊遠偏僻的地方。12.兵刃相接:刀槍武器互相接觸,指白刃戰(zhàn)。13.刁斗森嚴:刁斗,古時行軍,在晚上敲擊以報時或報警的用具。森嚴,整肅,整飭。防衛(wèi)嚴密。形容軍隊的營地戒備森嚴。14.蹈節(jié)死義:堅守節(jié)操,以身殉義,指有節(jié)操。15.殊勛異績:殊,突出。勛,功勛。異,不同。指功勛業(yè)績卓越。16.世事艱難:比喻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很不容易,很多事情都很艱難。17.氣涌如山:意思是形容惱怒到極點。18.鐵馬金戈:見“金戈鐵馬”,比喻戰(zhàn)爭。也形容戰(zhàn)士武將持槍馳馬的雄姿。19.秋風落葉:原指秋風掃盡了落葉,一片凄涼的場景,現(xiàn)多比喻為一掃而光。20.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21.狼煙四起:狼煙,古代用于邊境報警,燃燒狼糞和薪柴冒起的烽煙。四方邊境都有報警的烽煙。形容戰(zhàn)亂不斷或社會動蕩不安。22.雪鬢霜鬟:白發(fā)。借指老年人。23.不分伯仲:意思是指分不出第一第二。二、文化常識1.《燕歌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曹丕、蕭繹、庾信所作,多為思婦懷念征夫之意。據(jù)說就是曹丕開創(chuàng)的。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chuàng),所以后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2.高適(704—765年),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后來客游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后歷任淮南、四川節(jié)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作為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3.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另一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翻新的創(chuàng)作。參與人數(shù)之多,詩作數(shù)量之大,為前代所未見。其創(chuàng)作貫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其中,初、盛唐邊塞詩多昂揚奮發(fā)的格調,藝術性最強。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是初唐寫作邊塞詩較多的詩人,他的邊塞詩一方面題材開闊,內容包括:邊塞風光;邊疆戰(zhàn)士的艱苦生活;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邊疆將士思鄉(xiāng)的情思。內容不僅涵蓋了盛唐邊塞詩的大多領域,而且格調高亢。邊塞詩代表人物是:高適,王昌齡,岑參,李賀,李益。4.漢家:借指唐朝。唐人寫時事,常托之于漢代。5.煙塵:戰(zhàn)地的烽煙和飛塵,此指戰(zhàn)爭警報。6.榆關:山海關。古稱渝關、臨榆關、臨渝關,明改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縣與關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7.旌旆:旗幟。旌,古代旗竿頂端飾有牦牛尾或彩羽的旗幟。旆,古代旌旗末端像燕尾的飄帶。8.金:指軍中作信號用的鉦、鐃等金屬樂器。古代軍隊中用以指揮停止或撤退的鑼或其他金屬制品。9.羽書: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10.單于:秦漢時匈奴君主的稱號,此指敵酋。11.獵火:打獵時焚山驅獸之火,借指游牧民族興兵打仗的戰(zhàn)火。12.鐵衣:用鐵片制作的戰(zhàn)衣,借指將士?!赌咎m辭》:“寒光照鐵衣”。13.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婦的淚水如注。玉箸:玉筋、玉筷,此借喻眼淚。劉孝威《獨不見》:“誰憐雙玉箸,流面復流襟。”14.薊北:薊州、幽州一帶,今河北省北部地區(qū)。此泛指東北戰(zhàn)場。15.絕域:極遙遠的地方。16.三時:早晨、午間、傍晚,代表一整天。17.刁斗:又名“金柝”、“焦斗”,是古代軍隊中用的一種器具,銅質,有柄,能容一斗。器具介紹銅質,有柄,能容一斗。體呈盆形,下有三足細柄向上曲,柄首常作成獸頭型,口部帶流。軍中白天可供一人燒飯,夜間敲擊以巡更。18.李將軍:指李廣。善用兵,愛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不敢南侵,稱為飛將軍。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19.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上過前線作戰(zhàn),一貫主張抗金,為主和派所忌,任職期間多次遭到罷斥。晚年退居家鄉(xiāng),過著清貧、憂憤的生活。臨終作詩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復失地。存詩9300多首,是我國現(xiàn)有存詩最多的詩人。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與范成大、尤袤、楊萬里合稱為“南宋四大家”。陸游不僅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詞人。20.有關陸游的對聯(lián)懷壯志,任豪俠,劍南詩詞九千首;含悲憤,愿未酬,江左英杰第一人。萬里風云三尺劍,一庭花草半床書。、宦游西蜀,志復中原,高吟鐵馬銅駝,煙塵誓掃還金闕;詩繼少陵,派開南宋,更入清風明月,池館重新接草堂。逐鹿憶當年,草木猶腥,半壁東南歸指掌;尋幽經故地,英雄已遠,一江風月屬漁樵。冰河有夢,捷報未傳,樓船夜雪長遺恨;鐵甲臨風,軍魂猶在,戰(zhàn)般波濤滿載威。21.樓船,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zhàn)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22.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23.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赌鲜贰ぬ吹罎鷤鳌份d,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24.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25.出師一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26.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三、重點詞語賜顏色:賜予榮耀,賞面子。摐:撞擊。伐:敲擊。逶迤:舒展的樣子。憑陵:逼壓。腓(féi):枯萎。飄飖:隨風飄動,形容動蕩不安??眨喊装椎?。顧:顧念。書憤: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書,寫。氣:氣概。名世:名傳后世??埃耗軌?。四、詩歌參考譯文燕歌行唐朝邊境舉煙火狼煙東北起塵土,唐朝將軍辭家去欲破殘忍之邊賊。戰(zhàn)士們本來在戰(zhàn)場上就所向無敵,皇帝又特別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鑼聲響徹重鼓棰聲威齊出山海關,旌旗迎風又逶迤獵獵碣石之山間。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單于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凄涼到邊土,胡人騎兵仗威力兵器聲里夾風雨。戰(zhàn)士拼斗軍陣前半數(shù)死去半生還,美人卻在營帳中還是歌來還是舞!時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盡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戰(zhàn)卒越斗越稀少。身受皇家深恩義常思報國輕寇敵,邊塞之地盡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圍。身穿鐵甲守邊遠疆場辛勤已長久,珠淚紛落掛雙目丈夫遠去獨啼哭。少婦孤單住城南淚下凄傷欲斷腸,遠征軍人駐薊北依空仰望頻回頭。邊境飄渺多遙遠怎可輕易來奔赴,絕遠之地盡蒼茫更是人煙何所有。殺氣早中晚三時騰起陣前似烏云,一夜寒風聲聲里如泣更聲驚耳鼓?;タ窗兹衼y飛舞夾雜著鮮血紛飛,從來死節(jié)為報國難道還求著功勛?你沒看見拼殺在沙場戰(zhàn)斗多慘苦,現(xiàn)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書憤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五、易錯字挖空練習燕歌行漢家()在東北,漢將辭家破()。男兒本自重(),天子非常賜()。()下(),()()間。()羽書飛(),()獵火照狼山。山川()極邊土,胡騎()雜風雨。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塞草(),()落日斗兵稀。身當()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辛勤久,()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征人()空回首。邊庭()那可度,()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書憤早歲()世事(),中原北望氣如山。()夜雪瓜(),鐵馬秋風大散關。()長城空自許,鏡中()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千載誰伯仲間!答案煙塵殘賊橫行顏色摐金伐鼓榆關旌旆逶迤碣石校尉瀚海單于蕭條憑陵窮秋腓孤城恩遇遠戍玉箸斷腸薊北飄飖絕域刁斗顧勛那知艱樓船洲渡塞上衰鬢名世堪六、情境默寫1.在古代,戰(zhàn)爭往往是撕裂家庭的罪魁禍首,多少征夫、思婦只能活在無望的思念里,他們的淚水早已匯流成河,每當談論這個話題,我們總會想起高適《燕歌行并序》中的“,”。2.在高適的《燕歌行并序》中“,”兩句對邊塞黃昏時風景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暗示著戰(zhàn)爭的失敗。3.高適《燕歌行并序》中,“,”兩句一實一虛,既寫出了戰(zhàn)士們打仗的辛苦,又寫出了家中妻子對遠征戰(zhàn)士的思念之情。4.高適的《燕歌行并序》中“,”兩句寫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有力地諷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將領。5.追憶往事,是陸游詩歌中常有的內容,如《書憤》一詩中“,”一聯(lián),就是對抗金歷史的回憶。6.《書憤》中“,”一聯(lián),表達了作者感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7.陸游在《書憤》“,”一聯(lián)中以諸葛亮自比,不滿和悲嘆之情交織在—起,展現(xiàn)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8.在高適的《燕歌行并序》中,“”這一句通過前方的急報側面寫出了敵人進攻速度之快,“”這一句則直接描寫了敵軍侵襲時的來勢洶洶。9.《燕歌行并序》中,“,”兩句寫邊地遙遠,難以越過,蒼茫廣漠,一無所有,從空間上寫出士兵飄零孤獨之苦。10.《燕歌行并序》中,“,”兩句用戰(zhàn)士們在前方殺敵的出生入死與將領軍帳中的輕歌曼舞作對比,控訴了將領不懂得體恤士兵,為下文寫戰(zhàn)敗埋下了伏筆。答案1.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2.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3.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4.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5.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6.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7.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8.校尉羽書飛瀚海胡騎憑陵雜風雨9.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10.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七、主旨歸納《燕歌行》選取了出征的典型事件,從幾條線索展開描述,贊揚了士卒英勇奮戰(zhàn),殺敵報國的無畏氣概,又揭露了將帥沉于歌舞,不恤士卒,驕縱輕敵的情事,中間還穿插描述了征人和思婦久別相思之苦,最后進一步寫戰(zhàn)爭的艱苦和征人的愿望。全詩寫了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zhàn)爭失敗,使廣大兵士受到極大的痛苦和犧牲。重點揭露軍中官兵苦樂懸殊,抨擊將帥無能且不恤士卒,對長期浴血苦戰(zhàn)的廣大士兵則寄予深切同情。《書憤》是南宋詩人陸游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zhàn)斗生活情景,其中頷聯(lián)擷取了兩個最能體現(xiàn)“氣如山”的畫面來表現(xiàn),不用一個動詞,卻境界全出,飽含著濃厚的邊地氣氛和高昂的戰(zhàn)斗情緒。后四句抒發(fā)壯心未遂、時光虛擲、功業(yè)難成的悲憤之氣,但悲憤而不感傷頹廢。尾聯(lián)以諸葛亮自比,不滿和悲嘆之情交織在—起,展現(xiàn)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這首詩意境開闊,感情沉郁,氣韻渾厚。八、表現(xiàn)手法燕歌行①渲染、烘托。善于描摹邊塞的自然環(huán)境,渲染悲劇氣氛?!吧酱ㄊ挆l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面,以凄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②對比:善于運用對比表現(xiàn)主題。士兵的效命死節(jié)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出師時的鋪張揚厲與戰(zhàn)敗后的困苦凄涼;士兵的辛苦久戰(zhàn)、室家分離與將軍的失職、縱情聲色。全篇“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③虛實結合: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拓寬意境,深化主題。語言風格:雄健激越,慷慨悲壯,深沉雄厚,洗煉蒼勁。書憤①對比手法:一是詩人自身的對比,昔日的浩氣壯舉和今日的年邁衰頹的對比,感慨歲月無情,壯志難酬。二是諸葛亮的矢志北伐、積極進取和當今權臣茍且誤國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懷古傷今的悲憤和無奈。②用典:第一個是用南朝劉宋名將檀道濟自許為“萬里長城”的典故,寫出了詩人以身許國但壯志未酬的感慨和悲憤。第二個是“出師表”的典故,表明了詩人對諸葛孔明的欽佩,對南宋統(tǒng)治者腐敗無能的慨嘆和諷刺。九、相關名言1.辭家壯志憑孤劍,報國先聲震兩河?!矶ㄇ?.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谥t3.精忠報國,一生只望心無愧;英勇捐軀,千古焉求史有名4.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5.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魇鍌?.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報祖國?!镨?.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陸游8.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懹?.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未げ芎?0.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瘏?1.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苤?2.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堇^光13.我贊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將來?!R雅可夫斯基14.軍歌應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戾a麟15.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里w十、素材運用1.從“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到“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古人的詩句、今人的歌聲,無不體現(xiàn)了深厚的家國情懷。2.愛國報國建功立業(yè)播報文章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情,構成了一個人養(yǎng)浩然之氣、立鴻鵠之志、成不朽之業(yè)的精神源泉填補我國原子核理論空白的于敏,深藏功名、埋首奉獻的張富清,創(chuàng)建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的袁隆平,推動老區(qū)經濟建設和脫貧攻堅的申紀蘭……近日,8名“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28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進行公示,在社會上興起一股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爭做先鋒的熱潮。人生樂章里,愛國是最動人的音符;逐夢征程上,報國是最鮮艷的色彩。8名“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和28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一個共同特征就在于他們心中洋溢著對祖國的深沉大愛,生命里盛裝著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從“兩彈一星”、核潛艇等國之重器躍然于世,到雜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從防沙治沙、脫貧攻堅,到巡邊護邊、為國戍海,正因為他們的無私付出、竭誠報國,我們的國防更加穩(wěn)固有力,生活更加安定有序,經濟社會發(fā)展更加欣欣向榮。這些功勛模范人物竭盡所能乃至窮盡畢生之力,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y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一個人愛國與否,不僅在精神層面形成高尚與卑劣、偉大與渺小的分界,也往往在意義層面引致人生價值、社會貢獻的分野。歷史實踐告訴我們,無論是赤膽忠心獻身國防事業(yè),還是全心全意為民生福祉打拼,或是鞠躬盡瘁致力于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在國家大事、民族大義、時代需要面前,愛國情感總能生發(fā)出強烈的責任感、旺盛的戰(zhàn)斗力、執(zhí)著的事業(yè)心,指引一個人建樹卓著功勛??梢哉f,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情,構成了一個人養(yǎng)浩然之氣、立鴻鵠之志、成不朽之業(yè)的精神源泉。國之英者,時之楷模。一簇星光點亮一方夜空,一束玫瑰馨香整座房宇。作為國家最高榮譽,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頒授,不僅是對功勛模范人物本人突出功績和精神風范的極大褒獎,同時也樹起國家榮譽感的風向標,向全社會發(fā)出關心英雄、珍愛英雄、尊崇英雄的強烈信號。入圍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的功勛模范人物,既是國家棟梁、社會先鋒、行業(yè)翹楚,也是我們身邊的可愛可敬、可親可感的榜樣典型。隆重進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活動,聳立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的精神燈塔,必將有助于推動形成愛國奮斗的蔚然風尚,匯聚以愛國報國為榮的時代潮流。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當此民族復興的關鍵一程,報國之路、用武之地更加廣闊,在許黨許國、服務人民中建功立業(yè),可謂正當其時,呼喚每個人擼起袖子干、揮灑汗水拼。讓個人奮斗與國家發(fā)展同頻共振,把實現(xiàn)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所有愛國者、奉獻者、改革派、實干家、創(chuàng)業(yè)者、建設者的力量聚合起來,就是新時代的興國之魂、強國之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為億萬追夢人英雄般的奮斗而更加精彩。國家因英雄輩出而強大,民族因精神挺立而興旺,社會因正氣浩蕩而溫暖,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兒女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向優(yōu)秀模范看齊,向英雄人物學習,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讓全民族積蓄已久的復興能量盡情釋放,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立新的功勛。3.以身許國豈邀名“鏗鏘一生,苦干驚天動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隱姓埋名人”。近期新增“全軍掛像英?!敝坏牧挚〉略菏浚竽瓯趭^戰(zhàn)了50余個春秋。是什么力量支撐他在鑄造國家核盾的艱辛征程中,生命不息而沖鋒不止?那就是以身許國的奉獻精神。從林俊德追尋至老一代“兩彈一星”的元勛們,從王進喜拉近到改革開放時期的“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群英,他們的人生是一首建功國家大業(yè)的英雄交響曲,也是一部以身許國的精神教科書。這些英模的卓越貢獻和崇高品格,彰顯的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種,也展示著共產黨人許黨報國、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以身許國是一種獻身民族的舍我大義。著名詩人艾青在詩作中這樣感慨:我們的祖先,他們用血肉之軀“為保衛(wèi)土地,從不曾屈辱過一次”。因為這種“不屈辱”的許國精神,在民族危難時,自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舍生取義者;在民族受凌時,自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大義凜然者;在實現(xiàn)民族理想時,自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革命者。無數(shù)英烈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壯烈彪炳史冊。僅賀龍元帥的宗親中,就有2050人為革命英勇獻身。愛國以鮮血書寫、報國用生命相許,何等的壯懷激烈。以身許國是一種燃燒生命的忘我奮斗。有哲人說,許國是生命的燃燒、報國是事業(yè)的奮斗。唯有燃燒,方能讓人生出彩;唯有奮斗,才可為國家建功。鄧稼先領軍的團隊,用一代人的拼搏,完成了一些強國需五代科學家接力攻關的核武研制工程;黃大年回歸報國,僅用5年時間,就研發(fā)出西方國家需20年才能做成的地球深部探測裝備。這種忘我報國,何其可歌可泣。以身許國是一種奉獻無悔的大我情懷。共和國的錦繡河山,需要無數(shù)兒女無怨無悔地守以堅韌、付以辛勞、獻以智慧。舍小我、謀大我者必以天下為己任,憂患著大我的憂患、快樂著大我的快樂、憧憬著大我的憧憬、幸福著大我的幸福。王繼才在孤島中堅守30余年,用自己的堅韌和奉獻,換來千家萬戶的平安:鐘揚在青藏高原跋涉16個春秋,用自己的艱辛和智慧,留下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4000萬顆種子……正是這樣奉獻小我、成就大我的許國者,撐起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脊梁?!翱粨衢L劍,濟世豈邀名?!碑斀駮r代,奮斗是最生動的許國,奉獻是最可貴的報國。新時代仍需無數(shù)“蓋以身許國,但求福利民”的中華赤子,賡續(xù)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愛國奉獻的紅色基因,書寫俯仰無愧的報國華章。(馬祖云)4.當代青年要有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的情懷播報文章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的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對他們寄予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你們在信中表示,生逢偉大時代是人生之幸,留學歸國青年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這些話講得很好。近日,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海外學成歸國到南京大學工作的120名青年學者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教書育人、科研創(chuàng)新等方面工作感悟,表達了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擔當強國使命的堅定決心。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為廣大青年學者報效國家、服務人民、奉獻青春指明了方向,也啟示當代青年,要有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的情懷。樹要長大,根必須深深地扎在泥土里。細數(shù)南京大學120年的建校史不難發(fā)現(xiàn),一批批留學歸國人員在這里留下了報國為民的奮斗足跡,李四光、程開甲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歷了從“出國熱”到“歸國潮”的巨大變遷,進入新時代,偉大祖國給予了廣大留學人員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的底氣,也為留學人員提供了施展才華、報效祖國的歷史機遇,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在學業(yè)有成后選擇回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更好地實現(xiàn)理想抱負和人生價值。事實表明,不管什么時代,“家國情懷”都是個人尤其青年對國家、對民族表現(xiàn)出來的深情大愛,對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青年人只有心系國家,自覺把個人前途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洪流中追求個人夢想,個人夢想才能實現(xiàn)。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對青年是一種考驗。一個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興旺發(fā)達。新時代,是我們的時代,更是青年的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新時代青年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主動擔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使命,這是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殷切期望的現(xiàn)實要求,也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王亞平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