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適用解讀-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_第1頁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適用解讀-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_第2頁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適用解讀-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_第3頁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適用解讀-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_第4頁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適用解讀-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演講人:XXX2023-11-17《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適用解讀--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目錄01.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03.共同擔保的追償權行使05.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01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第十三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第三人提供擔保,擔保人之間約定相互追償及分擔份額,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按照約定分擔份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擔保人之間約定承擔連帶共同擔保,或者約定相互追償?shù)俏醇s定分擔份額的,各擔保人按照比例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帧?/p>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第三人提供擔保,擔保人之間未對相互追償作出約定且未約定承擔連帶共同擔保,但是各擔保人在同一份合同書上簽字、蓋章或者按指印,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按照比例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部分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除前兩款規(guī)定的情形外,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相關法條

第十四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第三人提供擔保,擔保人受讓債權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行為系承擔擔保責任。受讓債權的擔保人作為債權人請求其他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分擔相應份額的,依照本解釋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處理。相關法條

第十八條

承擔了擔保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擔保人,在其承擔責任的范圍內(nèi)向債務人追償?shù)模嗣穹ㄔ簯柚С帧?/p>

同一債權既有債務人自己提供的物的擔保,又有第三人提供的擔保,承擔了擔保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第三人,主張行使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的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九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債權人以其已經(jīng)在保證期間內(nèi)依法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為由,主張已經(jīng)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其他保證人行使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保證人之間相互有追償權,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內(nèi)依法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導致其他保證人在承擔保證責任后喪失追償權,其他保證人主張在其不能追償?shù)姆秶鷥?nèi)免除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相關法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二條

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xiàn)債權;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xiàn)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xiàn)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相關法條

第六百九十九條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任何一個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共同擔保的概念和特征所謂共同擔保,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擔保人為同一債務而向債權人所提供的擔保。共同擔保的法律特征:第一,就形式而言,共同擔保的擔保數(shù)量必須為兩個以上,包括本數(shù);第二,共同擔保的被擔保人須為同一人,被擔保的債務須為同一筆債務;第三,成立共同擔保不都以擔保人之間存在意思聯(lián)絡為要件,分為真正的共同擔保和不真正的共同擔保。前者是有意思聯(lián)絡的共同擔保,各擔保人之間按照約定形成按份或者連帶責任擔保,后者是無意思聯(lián)絡的共同擔保,各擔保人僅事實上成立對同一債務的共同擔保,即使擔保人在為他人提供擔保時并不知曉有其他擔保人的存在,亦不影響共同擔保的成立。共同擔保的類型

實踐中,共同擔保的類型紛繁復雜,既可以由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亦可由第三人提供物的擔?;蛘呷说膿?,而人的擔保又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由此形成多種不同排列組合,即同一債務上存在人的擔保與物的擔保、人的擔保與人的擔保以及物的擔保與物的擔保并存三大類情形。在人的擔保與人的擔保并存即共同保證中,多個保證人之間存在按份和連帶兩種可能,結(jié)合保證人和主債務人之間的兩種關系,會產(chǎn)生四種保證責任承擔方式:共同擔保的類型

第一,連帶共同連帶保證,債務人和保證人之間的關系為連帶責任保證,多個保證人之間也為連帶共同保證。

第二,連帶共同一般保證,債務人和保證人之間為一般保證關系,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多個保證人之間為連帶共同保證。

第三,按份共同連帶保證,債務人和保證人之間的關系為連帶責任保證,多個保證人之間為按份共同保證。

第四,按份共同一般保證,債務人和保證人之間為一般保證關系,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多個保證人之間為按份共同保證。共同擔保的類型

在人的擔保和物的擔保并存時,又可細分為保證與抵押權并存,保證與質(zhì)押權并存以及保證與抵押權、質(zhì)押權共同并存等不同情形。在物的擔保和物的擔保并存時,亦可細分為多個抵押權并存、多個質(zhì)押權并存以及抵押權與質(zhì)押權并存等不同情形?!睹穹ǖ洹逢P于擔保權的實現(xiàn)規(guī)則

《民法典》規(guī)定了共同保證以及保證和物的擔保并存時債權人如何實現(xiàn)擔保權的規(guī)則。具體而言,《民法典》第699條規(guī)定了未約定保證份額的共同保證中債權人可以請求任何一個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對于保證和物的擔保并存的情形,《民法典》第392條則基本承繼了《物權法》第176條的規(guī)定,僅將“要求”改為“請求”,并無其他變化?!睹穹ǖ鋼V贫人痉ń忉尅冯m未明確規(guī)定共同擔保中債權人實現(xiàn)擔保權的規(guī)則,但其第13條、第14條和第18條規(guī)定了共同擔保的追償規(guī)則,而追償?shù)那疤崾菗H顺袚藫X熑危布磦鶛嗳藢崿F(xiàn)了擔保權?!睹穹ǖ洹逢P于擔保權的實現(xiàn)規(guī)則此外,《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第29條是關于共同保證中債權人權利行使的效力規(guī)定,對債權人的權利主張?zhí)岢隽艘?,明確債權人須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全體保證人行使權利,否則將承擔無法實現(xiàn)全部債權的風險。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順序

由于《民法典》僅規(guī)定了共同保證以及保證和物的擔保并存時擔保權實現(xiàn)的規(guī)則,對實踐中共同擔保的其他情形未予規(guī)定。對此,仍有必要根據(jù)現(xiàn)有的規(guī)定,結(jié)合立法的精神和基本價值取向,確定共同擔保中債權人實現(xiàn)擔保權的一般規(guī)則。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順序

其一,無論何種類型的共同擔保,主要涉及債權人與數(shù)個擔保人之間以及各擔保人相互間的法律關系,此屬于私法領域的范疇,基于私法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可以通過自由約定的方式實現(xiàn)債權。只要該約定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司法就沒有介入的理由,應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當事人明確約定優(yōu)先實現(xiàn)物的擔?;蛘邇?yōu)先實現(xiàn)保證責任,均無不可?!睹穹ǖ洹返?92條和第699條的規(guī)定都體現(xiàn)了這一精神。因此,共同擔保中當事人對擔保的履行順序有約定的,債權人理應按照約定實現(xiàn)債權。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順序

其二,當事人對擔保的履行順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情況下,應當參照《民法典》第392條的規(guī)定,區(qū)分共同擔保中是否存在債務人自己提供的物上擔保予以分別討論。當共同擔保中存在債務人自己提供的物的擔保時,應當限制債權人的選擇權,債權人應優(yōu)先就債務人的擔保物實現(xiàn)債權,不足部分才可以向第三人主張。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順序理由主要有二:一是基于擔保的從屬性,擔保人的責任和債權人的責任并不相同。擔保人相對于債務人而言承擔的僅是第二位、補充性的責任,真正的責任承擔主體是債務人,故在有債務人自己提供的物上擔保時,理應優(yōu)先就擔保物實現(xiàn)債權人的債權。共同擔保的擔保權實現(xiàn)順序二是出于節(jié)約交易成本和訴訟經(jīng)濟考量,減少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后再向債務人追償?shù)某杀竞唾M用。當共同擔保中不存在債務人提供的擔保物時,基于債的平等原則,不同類型的擔保均為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手段。各擔保人法律地位平等,人的擔保責任和物的擔保責任亦應平等,債權人自然可依自由意志選擇何種擔保以實現(xiàn)其債權,法律也沒有理由限制債權人的選擇權。共同擔保的追償權行使02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第十三條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第三人提供擔保,擔保人之間約定相互追償及分擔份額,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按照約定分擔份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擔保人之間約定承擔連帶共同擔保,或者約定相互追償?shù)俏醇s定分擔份額的,各擔保人按照比例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帧?/p>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第三人提供擔保,擔保人之間未對相互追償作出約定且未約定承擔連帶共同擔保,但是各擔保人在同一份合同書上簽字、蓋章或者按指印,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按照比例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部分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除前兩款規(guī)定的情形外,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相關法條

第十四條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第三人提供擔保,擔保人受讓債權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行為系承擔擔保責任。受讓債權的擔保人作為債權人請求其他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擔保人請求其他擔保人分擔相應份額的,依照本解釋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處理。相關法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二條

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xiàn)債權;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xiàn)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xiàn)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相關法條

第五百一十八條

債權人為二人以上,部分或者全部債權人均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為連帶債權;債務人為二人以上,債權人可以請求部分或者全部債務人履行全部債務的,為連帶債務。

連帶債權或者連帶債務,由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相關法條

第五百一十九條連帶債務人之間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實際承擔債務超過自己份額的連帶債務人,有權就超出部分在其他連帶債務人未履行的份額范圍內(nèi)向其追償,并相應地享有債權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其他連帶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向該債務人主張。被追償?shù)倪B帶債務人不能履行其應分擔份額的,其他連帶債務人應當在相應范圍內(nèi)按比例分擔。相關法條第五百二十條

部分連帶債務人履行、抵銷債務或者提存標的物的,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在相應范圍內(nèi)消滅;該債務人可以依據(jù)前條規(guī)定向其他債務人追償。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被債權人免除的,在該連帶債務人應當承擔的份額范圍內(nèi),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消滅。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與債權人的債權同歸于一人的,在扣除該債務人應當承擔的份額后,債權人對其他債務人的債權繼續(xù)存在。債權人對部分連帶債務人的給付受領遲延的,對其他連帶債務人發(fā)生效力。相關法條第五百七十六條

債權和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債權債務終止,但是損害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第七百條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有權在其承擔保證責任的范圍內(nèi)向債務人追償,享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睹穹ǖ洹逢P于共同擔保的追償規(guī)則《民法典》施行后,對于共同保證的情形,《民法典》第699條僅規(guī)定了共同保證中債權人可以請求任何一個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但未規(guī)定求償問題?!睹穹ǖ洹返?00條規(guī)定了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在承擔責任的范圍內(nèi)向債務人追償,對各保證人相互間的求償問題亦未置可否。關于共同抵押,《民法典》亦未明確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抵押人內(nèi)部之間能否相互追償.至于保證和物的擔保并存的情形,《民法典》第392條重復了《物權法》第176條的表述,對于共同擔保中各擔保人之間能否追償?shù)膯栴}未予明確規(guī)定。《民法典》關于共同擔保的追償規(guī)則而在《民法典》施行后,《九民紀要》仍生效實施的情況下,應理解為立法原則上否定了混合擔保中擔保人有權向其他擔保人追償,除非各擔保人之間約定可以相互追償。立法機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釋義》一書對于《民法典》第392條的解釋,明白表明“該條沒有規(guī)定擔保人之間可以互相追償,只規(guī)定了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睹穹ǖ洹逢P于共同擔保的追償規(guī)則盡管《九民紀要》第56條明確了混合擔保中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原則上不能向其他擔保人追償,但此難以有效應對共同擔保實踐中的其他復雜情形?;诖?,《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堅持問題導向和實際需求,該解釋的第13條和第14條在吸收《九民紀要》第56條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該內(nèi)容予以進一步完善,明確了共同擔保中各擔保人相互間的追償規(guī)則?!睹穹ǖ鋼V贫人痉ń忉尅返?3條和第14條的規(guī)定有助于統(tǒng)一《民法典》施行后司法實踐對該問題的認識,確保裁判尺度一致,也有利于節(jié)約司法資源、提高司法效率。共同擔保的擔保人間的追償規(guī)則依據(jù)《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第13條的規(guī)定,同一債務存在兩個以上第三人提供擔保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后的追償問題,可具體分為以下四種情形:第一,擔保人之間約定相互追償及分擔份額的,按照約定追償。民法本著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對于當事人之間有約定的,應當以其約定優(yōu)先;只要該約定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就是有效的,法律就不應外加干涉。共同擔保的擔保人間的追償規(guī)則第二,擔保人之間約定承擔連帶共同擔?;蛘邇H約定相互追償?shù)醇s定份額的,應當按照比例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第三,擔保人之間未約定相互追償且未約定連帶共同擔保,但共簽一份合同書同時提供擔保,或者可以通過意思表示解釋當事人具有共同擔保的意思,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有權請求其他擔保人按照比例分擔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該合同書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保證合同、抵押合同、質(zhì)押合同等,也可以是包括當事人之間的具有擔保性質(zhì)的信函、傳真或主合同中的擔保條款。第四,除了上述三種情形外,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僅能向債務人追償,而無法向其他擔保人行使追償權。共同擔保的擔保人間的追償規(guī)則由此可知,《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亦持混合擔保中擔保人之間不享有追償權之立場,秉持了尊重立法原意原則。一以貫之地延續(xù)了自《物權法》以來包括《九民紀要》《民法典》等對該問題的認識,明確共同擔保中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原則上不享有對其他擔保人的追償權,除非擔保人之間明確約定或者能夠推定相互具有追償?shù)囊馑急硎?。共同擔保的擔保人受讓債權的效力鑒于《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第13條明確規(guī)定共同擔保中的擔保人原則上不享有對其他擔保人的追償權,而市場中每一個理性的經(jīng)濟人往往以經(jīng)濟利益為上,這會在實踐中產(chǎn)生以下問題:擔保人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實現(xiàn)追償?shù)哪康?,可能通過債權轉(zhuǎn)讓的方式向債權人收購債權,從而變成債權人,行使債權人對其他擔保人的權利,要求其他擔保人承擔全部的擔保責任,進而使自己免于承擔擔保責任。共同擔保的擔保人受讓債權的效力為了防止不享有追償權的擔保人通過受讓債權的形式變相取得對其他擔保人的追償權,使《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第13條規(guī)定的目的落空,故該解釋特別增加了第14條規(guī)定,即共同擔保中的擔保人受讓債權的行為應定性為承擔擔保責任,該受讓債權行為的法律效果為原債權債務關系消滅,其上負擔的擔保亦隨之消滅。共同擔保的擔保人受讓債權的效力擔保人經(jīng)受讓債權而承擔擔保責任后,無法代位取得債權人對其他擔保人享有的權利,無權向其他擔保人主張擔保責任,但仍可依照《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第13條的追償規(guī)則請求其他擔保人分擔相應份額。換言之,擔保人取得債權,其上提供的擔保和債權同歸于自己一人,該混同導致債權債務消滅,原為債權人所負擔的擔保當然也隨之消滅。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03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第二十九條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債權人以其已經(jīng)在保證期間內(nèi)依法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為由,主張已經(jīng)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其他保證人行使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保證人之間相互有追償權,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內(nèi)依法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導致其他保證人在承擔保證責任后喪失追償權,其他保證人主張在其不能追償?shù)姆秶鷥?nèi)免除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九條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任何一個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第七百條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有權在其承擔保證責任的范圍內(nèi)向債務人追償,享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1.共同保證中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第29條第1款規(guī)定了共同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的效力規(guī)則。該規(guī)定指出,共同保證的保證期間相互獨立,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效力并不當然及于其他保證人,且其并未區(qū)分共同保證的不同情形。有必要針對該三種情形予以分別討論,厘清債權人行使權利的效力問題,以明確裁判標準,促進釋法統(tǒng)一。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在按份共同保證情形中,各保證人按照合同的約定僅對自己的份額獨自承擔擔保責任,各保證人相互間并無交集。因此,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的,自然不可能對其他保證人產(chǎn)生效力。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部分保證人主張權利的,相當于債權人放棄了對該部分保證人的保證擔保,當保證期間屆滿,未被主張權利的保證人得以免除該部分保證責任。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在不真正連帶共同保證情形中,各保證人僅事實上成立對同一債務的共同保證,各保證人之間并無意思聯(lián)絡,其甚至可能不知道尚有其他保證人的存在。因此,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其他保證人可能根本不知情,其效力也當然僅限于相對人之間,無法及于其他保證人。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在真正連帶共同保證情形,各保證人之間存在意思聯(lián)絡,并對連帶共同承擔同一債務達成了合意,此時債權人是否仍須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全體保證人主張權利方能實現(xiàn)全部債權?《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第29條規(guī)定的共同保證中債權人行使權利的相對效力,并未區(qū)別共同保證的不同類型而作不同處理。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這是否意味著該相對效力對真正連帶共同保證也應一體適用?對此應當予以一體適用,理由如下:第一,保證期間制度設立的目的在于適當限制債權人行使權利的自由度,在連帶共同保證情形,不宜將債權人對部分保證人行使權利的效力擴張及于其他保證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基本前提,即為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保證人行使了權利。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保證期間是確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債權人只有在該期間內(nèi)依法向保證人主張權利,才能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內(nèi)依法向全體保證人主張權利,意味著債權人對自身權利的放棄,保證期間屆滿后實體權利消滅,未被主張權利的保證人自然免除保證責任。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第二,根據(jù)《民法典》第520條的規(guī)定,在連帶債務中,只有履行、抵銷、提存、免除、混同、給付受領延遲6種行為而導致債務消滅才對其他債務人發(fā)生效力;依反面解釋,在共同保證中,債權人向其中部分保證人依法主張權利的行為,其效果亦不及于其他保證人。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第三,從立法的價值理念出發(fā),相對于債權人利益的保護,立法更傾向于保護擔保人的利益,從《民法典》第686條第2款“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可見一斑。這一規(guī)定顛覆性地改變了《擔保法》第19條在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時推定為連帶責任保證的規(guī)定。共同保證的債權人權利行使的相對性具體而言,《擔保法》第19條著眼于保障債權的實現(xiàn),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推定連帶保證有利于加強保證人的責任意識。而《民法典》第686條則傾向于保護保證人的利益,保證本身具有單務性,推定連帶保證的方式會過分加重保證人責任,從而使交易主體畏于提供保證,進而影響擔保制度保證功能和融資功能的發(fā)揮?!睹穹ǖ鋼?/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