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非理性與理性、思維的統(tǒng)一
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對理性和科學的成就感到贊賞,而且對理性和科學的衰落和毀滅感到悲哀。在這人類漫長而悲壯的跋涉進程中,始終貫穿著一條宏大的人類情感的潛流。人類的精神史,不僅是一部理性的發(fā)展史,也是一部人類情感的發(fā)展史、一部非理性的發(fā)展史,也就是說理性的歷史有多長,非理性的歷史也有多長。人類自身進化的初始過程則更能說明純粹的理性和非理性是不存在的,人類正是從“不理性”狀態(tài),逐步達到了理性的境界。本文從發(fā)生學的角度,通過對原始精神和原始思維進化過程的分析來探求理性與非理性的共存與整合。一、理性、非理性的渾脆統(tǒng)一。了人類精神在活動階段發(fā)生原始精神是一個涵義廣泛的概念,它是指人的原始思維及人類早期的情感、本能、需求等一切最基本、最低級的生理和心理現(xiàn)象的總和。人類早期的理性與非理性是在原始精神中渾沌地統(tǒng)一著的。當然,此時人類的理性和非理性與現(xiàn)時的理性與非理性的涵義是不完全相同的,那時它們僅僅作為人與動物的連接點而存在,這一連接點就是人的生存本能及人的情感、欲望、需求及其對象化的過程。人類精神和個體精神的最初發(fā)生,既不是純粹理性的,也不是純粹非理性的,而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渾沌統(tǒng)一。在這種理性和非理性的渾沌統(tǒng)一中,主體不能自覺地把自我和對象區(qū)分開來,只有主客兩忘、主客交融的渾沌意識。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的“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關系不僅具有共時性整合結構,而且具有歷時性整合結構,它們之間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社會化整合過程”(P36)。這一整合過程表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一)非理性的情狀在理性之前在人類精神的初始階段,在原始人那里,人類的理性和非理性是互相摻和、浸潤在一起,并以萌芽的形式存在著的。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始出于他們的生存本能、情感及需要。在求生存的過程中,他們打制的石器雖然十分簡陋粗糙,但已經是事物的尺度和人自身內在尺度的實際統(tǒng)一,是人類理性(知識和技能)與非理性(欲望、意志、情感和幻想)的統(tǒng)一。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受人的一定的欲望和意愿支使的,這種欲望、意愿帶有追求理想的性質,它間接、曲折地反映了原始人肉體生命的需要。人們千百次地根據(jù)自身生存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而制造簡陋粗糙的工具,在此基礎上人類積累了生存、生產的經驗,正是在這些原始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人們運用渾沌的思維和粗淺的技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實現(xiàn)了自身的理想,滿足了自己的需要。因而,工具是物化的知識力量,是人類理性的表現(xiàn)。工具的制造和使用體現(xiàn)了人類理性的技巧。可見,在人類精神初始階段,人的理性是以人的本能意識,即人的生存需要和情感為基礎的,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上述的非理性情狀,出現(xiàn)在理性之前。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非理性,就沒有理性,理性的存在是以生命的存在為前提的,是以人的需要和情感為基礎的,沒有生命則沒有理性,沒有作為人類的需要和情感的非理性,理性則不可能成為人的對象化的產物,非理性是理性產生的前提和基礎。(二)原始萬物有靈意識是原始社會的基礎在人類精神進化的漫長過程中,原始人對理性與非理性的區(qū)別并不像現(xiàn)代人這樣明晰和自覺。那時的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們精神結構和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兩者之間的界限模糊,人們也很少將兩者對立起來(P59)。在原始社會初期,由于人類的生存與生產能力的低下,原始人并不能全部實現(xiàn)其欲望、需要、意志和理想,在未知的不可抗拒的異己的自然力面前,他們常常流露出失望和焦慮的情緒,對之充滿了恐懼、神秘的感情,并幻想通過運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控制這些異己的自然力,由此而產生了最初的宗教情感和巫術活動。原始人在自然現(xiàn)象面前表現(xiàn)出的無能為力,表明了他們的理性意識是備受壓抑的,這就是原始萬物有靈意識起源的基礎。從這一現(xiàn)象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原始意識起主導作用的,“與其說是觀念和推論,毋寧說是情緒、激情以及無意識的、沖動性的和反射性的行動;而觀念則是繼之而生的現(xiàn)象,是施之于業(yè)已司空見慣的種種激情和行動的某種領悟?!?P14)這表明此時人們的理性意識還未獲得獨立自存的地位,它作為一種日益發(fā)展的潛力還與粗糙的感覺、本能和想像糾纏在一起。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世界是一個渾沌存在的統(tǒng)一體,在這個統(tǒng)一體中,人和物、人和人、物和物中間有一種神秘的互通與互滲的力量,正是通過這種神秘力量的支配才使宇宙萬物聯(lián)系起來,在這種神秘力量的支配下,世界沒有彼此和你我之分。人的精神或意識還是作為某種樸素的整體機能而存在的,人們還不善于通過理智來思考問題,并對意識中的現(xiàn)象進行取舍。原始人往往對自己的一切感覺和意念,連同幻覺、夢境、咒語、錯覺在內,統(tǒng)統(tǒng)信以為真。在原始人頭腦中,非理性的東西與理性的東西還是不自覺的、無目的、無意識的,因而也不是相互排斥地存在著的。這正如前蘇聯(lián)學者克雷維列夫所說:“原始人的整個智力活動帶有情感沖動的性質”。因此,“不能想像原始人在神經上和心理上是穩(wěn)定的?!捎谏顥l件的艱難竭蹶,由于種種危險和災害從四面八方襲來,由于這類原因,原始人在神經系統(tǒng)上持續(xù)不斷的蒙受創(chuàng)傷。因此,……在原始社會的人們當中,無論心理病患者,還是喜怒無常者,較之社會發(fā)展的以后階段,比例都要大得多;……總之,原始人的情緒波動非常之大,這點由于邏輯思維的稚弱而益烈;邏輯思維只有發(fā)展到高級階段,才能在理性的控制下把情感納入心平氣和的軌轍。”(P15-16)可見,在原始人的精神世界里,理性與非理性,思維和意識,實質上是處在以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為基礎的“自我中心”狀態(tài)之中,它們不自覺地、無意識地統(tǒng)一于人的存在本身。(三)關于自然主義的巫術思想人類原始精神中的理性與非理性渾沌的、不自覺的統(tǒng)一,使人不能自覺地把自我和對象區(qū)分開來,因而形成了主客不分、主客交融的非自覺的渾沌意識。在這種渾沌的意識中,宗教巫術和科學知識又相互交雜在一起,從而為后來的宗教與科學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提供了一塊厚實的土壤。一些人類學家認為,上古時期的巫術是從能表達人的情感、欲望、幻想的“交感”巫術開始。原始的巫術觀念認為,同類事物是可以感應相生的。正是在這種想像和情感的支配下,人們不惜耗費大量體能去模仿一些自然過程,以企望現(xiàn)實的自然界按照人的意愿發(fā)生變化。譬如原始人發(fā)現(xiàn)蛙鳴則雨這一現(xiàn)象,于是天旱時,原始人就扮作青蛙鳴叫,希望求得雨水。對具有現(xiàn)代科學知識的人而言,原始人類的這一舉動純是愚昧迷信的,然而,在當時這種巫術觀念中也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即自然界的運動是有規(guī)則的,人可以通過適當?shù)男问饺タ刂坪屠米匀?這顯然已孕育了科學的胚胎和理性的萌芽。在上古的一些宗教活動中,如占星術、煉金術、用香料和藥料保存尸體等等,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科學經驗和科學知識,為以后天文學、化學、藥物學、解剖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宗教(非理性的信仰)就是最原始的科學。二、原始思維c—原始思維中非邏輯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統(tǒng)一隨著社會的進化,經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原始社會進入到中、晚期,人類精神中的理性與非理性又有了新的表現(xiàn)形式,這就是原始思維。原始思維從發(fā)生到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是一個由行為思維向形象思維再向抽象思維轉化和演進的歷史進程。在這思維形式轉換和演進的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作為人的精神中的理性與非理性從人的認識與人性渾然一體的渾沌統(tǒng)一中逐漸分化出來并形成對峙。此時人的非理性的含義較之原始社會早期有了進一步拓展,即由原來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加入了形象思維及其表現(xiàn)形式(如:圖騰、巫術、神話思維及情感、無意識等思維表現(xiàn)形式)。當然,原始思維上述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語言的產生、工具的使用和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原始思維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是原始人的群體思維或原始人的集體自我意識。這種群體自我意識是一種集體表象,列維—布留爾在《原始思維》中對這種集體表象進行了較為深刻的闡述,認為集體表象是原始社會的全部成員所共有的一種意識和表象。集體表象具有這樣的特征:集體表象是不加分析,不深入細節(jié)問題的;集體表象是在集體中代代相傳,并在集體中的每個成員身上留下深刻烙印的;集體表象會引起該群體中每個成員對特定的客體產生尊敬、恐懼、崇拜等情感;集體表象的存在不取決于每個人,它先于個體,并久于個體而存在(P5)??梢?原始思維是一種直觀的、渾沌的行為思維與形象思維,其中抽象思維的成分很少,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原始思維的漫長的歷史進程是人類的思維由理性與非理性、主體與客體、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渾沌不分向理性與非理性、主體與客體、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逐漸分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原始思維經歷了行為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過程。(一)認知行為思維從外部開始的行為思維是人類最初的思維。行為思維是人以人與環(huán)境的具體操作過程及行為為中介的思維,是一種以外部行為為特色的與具體感性活動交織在一起的思維?,F(xiàn)代人認為思維與語言是同時產生的,然而,原始思維的進化過程告訴我們:在語言產生之前,人類就已產生了行為思維,這種思維必須借助于人的行為、工具才能進行,它是一種似乎看得見的“直接思維”。行為思維是把某種行為和操作固定下來的思維。它揭示出人類最初的思維是從外部開始的。人們通過一些動作、形狀、姿勢、簡單的勞動工具及具體的情景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和目的。嚴格地說,行為的操作性實際上是沒有“思維”本身的涵義的,但它卻包含著爾后一切思維的萌芽?;顒?、動作本身聯(lián)結著認識主體的目的和手段及主體的對象性,正是這一點使行為思維成為了后來思維發(fā)展的母本。在這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活動是“概念”的自在形式。行為思維的這種本性決定了它自身的一些特點。(1)具有新的群體意識列維—布留爾將其稱之為“互滲律”(P69-70)。行為思維是一種渾沌未分的活動性思維。由于原始社會單個人只有在群體中才能生存,這時所具有的只能是沒有個人意志的水平低下的群體意識,在這種群體意識中,主體與客體、理性與非理性、人與世界、人與工具都處于彼此不分的渾沌之中。這說明,在原始人的觀念中,人身外客觀的東西與人本身是不可分割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種聯(lián)系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lián)系,而是指客觀的東西本身就包含和滲透著人的因素和特性,理性的與非理性的、主觀的與客觀的、主體的與客體的是相互滲透于原始人的行為之中的。美國人類學家弗蘭茲·博厄斯指出:“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做出的結論缺乏邏輯關系,以及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看來是其基本特征的兩種表現(xiàn)。形成意見時,信仰取代了邏輯驗證。意見具有濃重的情感價值,從而能很快付諸行動?!?2)客觀存在于客觀世界之中由于原始人的思維能力不發(fā)達,不能把外界對象和人嚴格地區(qū)分開來,使得原始人總是把人的特性賦予給客觀對象,認為客觀對象像人一樣具有人的特性。因此,在原始人的思維中就把一切客觀的東西擬人化了,認為一切人的存在屬性均現(xiàn)實地存在于一切客觀的東西之中。例如原始人會把他的影子看作是他的有機組成部分,誰踩了他的影子,就會被認為是對他的致命打擊。正如列維—布留爾所說:“如果他失去了他的影子,他就會認為他這個人岌岌可危,難逃劫數(shù),對他影子的任何侵害都意味著對他本人的侵害?!?P45-46)可見在行為思維中人的情感、欲望、需求等非理性因素仍占有重要的位置。行為思維在人類思維發(fā)展中的意義在于,它使人的行為在活動中固定下來,形成某種“模式”,這種模式在經過億萬次的重復之后,便會在人類的思維中形成某種“格式”或“合理性”,從而成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母本。(二)從柏拉圖到神話思維在原始社會的中、晚期,隨著人類原始生產勞動的發(fā)展,在生產勞動中產生了原始文化,即原始的巫術、圖騰、神話、藝術等。原始宗教、藝術等原始文化的產生標志著原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標志著自我意識萌芽的產生。當原始人把“我”異化出來,幻想為某種動物或植物、某種超人的力量、某種超人的人,則產生了圖騰、巫術和神話,從而形成了人類思維的第二種形式——形象思維。可見,原始文化蘊含著原始非理性心智向理性演化的契機,是人類理性萌芽的深厚土壤。形象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中介反映事物特性的思維方式。形象思維是直接性思維的后期和間接性思維的前期,是直接性思維向間接性思維的過渡的中間形式。這時它涉及的已經是一些嚴肅的總體性問題,如,人與動物的關系、人與世界的關系、家庭、習俗、社會現(xiàn)象的原始解說。原始思維中的形象思維包括:巫術思維、圖騰思維和神話思維(P48)。可見原始思維中的形象思維是理性邏輯思維產生的源頭。巫術思維是人作為一種互滲的一方利用卜和術的行為過程來達到目的的一種思維方式。巫術是原始宗教的粗糙的低級形式。巫術標志著原始人開始意識到自身與自然界的區(qū)別和對立;它是原始人企圖利用巫術的儀式使自然界服從自己意愿的低級宗教行為。費雷澤在其名著《金枝》一書中,以大量的人類學資料證明巫術在人類心智發(fā)展中的重要性。他甚至認為,沒有巫術,便沒有理性思維發(fā)萌的淵源??ㄎ鳡柊盐仔g稱之為原始人必須通過的第一個學校:“他不必只是服從于自然的力量,而是能夠憑著精神的能力去調節(jié)和控制自然力?!?P119)儀式(標準化的行為)和咒語(標準化的語言)是巫術思維的兩項主要內容。圖騰是原始宗教的高級形式。圖騰思維是原始人用動物和植物(或其組合)作為自己氏族的名稱、性質的圖騰物,并通過其實現(xiàn)人的目的、信仰的一這種思維方式。圖騰既是氏族、部落信仰的象征,也是氏族部落的組織結構、風俗、婚姻和道德規(guī)范的顯示。圖騰包括圖騰崇拜和圖騰禁忌,如食物禁忌或同一圖騰的部族內禁止通婚等。可見,圖騰禁忌是人類道德意識和文明觀念的起源。作為原始宗教完備形式的圖騰,已經蘊含著復雜的社會關系。它標志著原始人思維的概括抽象能力日趨增強和倫理意識的逐漸形成。神話思維是人類對社會和人類自身發(fā)展的無意識幻想的總結,是人類表達心智和向往的一種思維方式。原始神話是人類心智進化的一個重要形式,是人類理性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發(fā)展但又發(fā)展得不充分的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世、補天、救世等神話形式,表現(xiàn)了當時人們對于諸如宇宙起源、人類起源、天災人禍、社會建構等問題的系統(tǒng)探索和研究成果,以及人們在觀念中建構未來社會理想圖景的美好追求。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黑格爾把神話看作是人類理性的早期顯現(xiàn)方式,神話的主要內容是想像化的理性的作品??ㄎ鳡枌iT寫了《神話思維》一書,認為神話是認識論的研究起點之一。在卡西爾看來,神話的真正基質不是思維的基質,而是情感的基質。神話與原始宗教絕不是無條理性的。但是,它們的條理性更多地依賴于情感的統(tǒng)一性,而不是依賴于邏輯的統(tǒng)一性。這種情感統(tǒng)一性是原始思維最強烈最深刻的推動力之一。在原始人那里,沒有任何東西比情感更社會化的了。神話思維遵循的是部分與整體、物與其屬性的等價原則。如果說,占星術反映了神話式的因果概念,那么,煉金術則反映了神話式的屬性概念。所以,“幾乎所有的自然科學都不得不通過一個神話階段。在科學思想的歷史上,煉金術先于化學,占星術先于天文學?!?P118)在神話思維中,功能的識別總是先于存在的識別,比如某些印第安部族是用同一個詞來指稱“舞蹈”和“農作”的。在他們看來,農作物的生長和收獲也依賴著正確的舞蹈,即正確的巫術和宗教儀式??ㄎ鳡栍纱说贸鼋Y論:“神話制作形式所反映的,不是事物的客觀特征,而是人類實踐的形式”。應該說,卡西爾是很有見地的。他深化、具體化了馬克思關于人類理性的實踐基礎和理性是歷史產物的思想。上述原始人以形象思維對外界事物的反映,還不是靠理性和概念,而是依靠直覺、直觀、情感、想像、幻想等非理性的形式來表達思維內容的。因為,此時原始人的抽象思維還很不發(fā)達,不可能用理智和理性的方式去把握外界對象。但由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原始人又不得不去認識和了解外部世界,因此原始人只能依靠比較發(fā)達的形象思維來反映外界對象。如上述原始人的巫術思維、圖騰思維、神話思維都是通過直觀、直覺、情感、想像、幻想、意志等非理性的思維方式來表達的,因而往往帶有神秘性、盲目性、自發(fā)性、復雜性、實用性等特性。而且原始人的直觀、直覺、想像等非理性認識形式是在理性與非理性、有意識與無意識、對象意識與自我意識沒有明確分化的條件下發(fā)揮作用的??梢?原始人的這些非理性認識形式只不過是原始人那種渾沌、統(tǒng)一的集體表象的總體特征而已,因此,形象思維本質上是一種非邏輯思維。原始形象思維以巫術、圖騰、神話為存在形式,以直覺、情感、想像、幻想為認識形式,其價值在于使原始人的思維抽象能力得到了萌發(fā),獲得了一種幻想力、構想力和程序能力。沒有這些能力的發(fā)展,人類的概括能力就永遠得不到發(fā)展,所以許多人類學家和哲學家都把巫術和神話看作是人類的第一個學校??梢?從原始思維發(fā)展的角度講,此時,理性與非理性在較高的層面上獲得了統(tǒng)一。三、從自然到人為原始社會晚期,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特別是語言的出現(xiàn)和工具的使用,在原始人的思維和認識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語言的出現(xiàn)使人類完成由主客不分、渾沌統(tǒng)一的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的轉換和過渡成為可能。早期語言的出現(xiàn)使原始人能夠從事物的現(xiàn)象去把握事物的表面特征和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完成了類的抽象,形成類的概念。如,隨著原始人在生產勞動中對工具的使用,使他們認識到,石斧、石刀、石磨、石鋤、石犁具有共同的特征,因而形成了“石器”的概念,進而形成了對“工具”的認識,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的邏輯思維的建構。原始的邏輯思維是以類抽象的規(guī)定為中介的思維形式。在原始邏輯思維中一般是以理性的形式來把握事物的。如原始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識到,血緣之間的婚姻會造成對人體體質的損害,因而逐漸開始了禁止群內通婚而實行群外婚的習俗。人類對自身生理欲望的限制,在人類精神發(fā)展史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它標志著人類開始建立了人類自身生產的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倫理道德規(guī)范,體現(xiàn)了人類認識的理性化進程,體現(xiàn)了人類理性與非理性的分化。理性與非理性的分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一過程是從野蠻時代的后期到文明時代的初期實現(xiàn)的。理性與非理性的分化是一系列分化的結果:首先,人與自然的分化。人作為一個自然的存在物,從與對象渾然一體、沒有對象化的存在,逐漸從自然中分化出來,使人作為一個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存在物,然而這時所說的人是一個具有整體意識的存在物,是相對于整個自然界而言的。其次,主體與客體的分化。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語言及工具使用,人的自我意識的自覺性不斷增強,這使人本身又經歷了作為認識主體的主觀世界與作為認識對象的客觀世界的第二次分化,在這里,人本身被分化為有生命的物質存在物和精神的存在物兩個部分。再次,非理性與理性的分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化,人的自我意識自覺性的不斷增強及人與自然、認識主體與客體的分化,加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使得人的精神本身發(fā)生了進一步的分化,即分為理性的精神存在和非理性的精神存在,從而形成了自我意識的雙重結構。理性與非理性的分化與對立,既反映了作為生命體的存在與非生命體存在的矛盾,也反映了作為生命的物質存在與精神存在的矛盾,它是人類精神成熟的標志,也是人類思維規(guī)范,即邏輯產生的標志,邏輯的產生也就是人類理性的產生。需要指出的是:在人類邏輯思維中理性與非理性出現(xiàn)分化以后,并不意味著非理性的因素就不存在了,相反,它使我們看到了人的原始理性的內涵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出現(xiàn)了新的內容,即理性的根源在“人”本身,它不僅包含著邏輯的抽象理性及認知理性,同時還包含著人的倫理道德理念和目的理念,也就是人性。理性是人的理性,這一點對后來人們理解什么是“理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邏輯與非邏輯兩種思維方式從一開始就不是靜止的關系,而是一種動態(tài)的關系。在邏輯思維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使人容易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滁州安徽滁州明光市司法局招聘司法協(xié)理員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效能實驗的關鍵儀器的科學使用方法
- 淮安2025年江蘇淮安漣水縣公安局警務輔助人員招聘87人(一)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零二五年度蟲草產品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在線教育課程銷售合同模板
- 杭州2025年共青團浙江杭州市臨安區(qū)委招聘編外聘用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零二五年度抽沙船租賃與水下考古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櫥柜設計與安裝一體化服務合同6篇
- 2025年浙教版高一數(shù)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魯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4年小升初語文入學分班測試卷四(統(tǒng)編版)
- 流行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
- 2024年代理記賬工作總結6篇
- 電氣工程預算實例:清單與計價樣本
- VOC廢氣治理工程中電化學氧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 煤礦機電設備培訓課件
- 科技論文圖表等規(guī)范表達
- 高考寫作指導議論文標準語段寫作課件32張
- 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英語統(tǒng)一考試模擬演練八省聯(lián)考解析
- 紅色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與實踐
-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指南評估指標考核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