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語中的兩大濁音走廊_第1頁
贛語中的兩大濁音走廊_第2頁
贛語中的兩大濁音走廊_第3頁
贛語中的兩大濁音走廊_第4頁
贛語中的兩大濁音走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贛語中的兩大濁音走廊

周振鶴和游如杰指出,“中國方言中的舊聲母系統(tǒng)仍然存在。在主要方言區(qū),只有吳語和湖南語(福建方言有母親),但她來自明朝母親,在古代沒有完整的聲母系統(tǒng))?!薄2⑶已葑兊内厔菹嗤?即某些地點濁度減弱及其在字音分布上的萎縮(如蘇南吳語和湘西北地區(qū)的原湘語區(qū))?!?周振鶴、游汝杰1986:10)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中古全濁聲母字今聲母仍念全濁音的現(xiàn)象并不僅僅在吳語和湘語中存在。在湘鄂贛邊界地區(qū)的贛語中,有一條貫穿東西的濁音分布帶,它把湘語和吳語連系在一起,非常值得人們關注。一湘鄂賴邊境地區(qū)贛語全面渾濁聲母的分布1.1u3000中的濁音岳陽市北區(qū)(1984年從原臨湘縣析出)和臨湘市東北部的方言屬于贛語大通片,其特點是中古全濁和次清塞音、塞擦音聲母今都讀不送氣濁塞音、塞擦音。(方平權1999:12—13)楊時逢稱臨湘路口(今劃歸岳陽市北區(qū)管轄)方言無送氣清塞音、塞擦音,但有不送氣濁塞音、塞擦音。這一帶的濁音“比較道地”。都是“較軟”的濁塞擦音,但“b是一個全濁音,不像吳語的半濁音,有時更讀成mb的傾向”;“d發(fā)音情形與b相同,有時讀成nd的色彩”;“g發(fā)音情形與b、d兩母相同,有時讀成ηg色彩”。(楊時逢1974:314)平江南江贛語中古次清和全濁聲母字今聲母合流,念成全濁聲母b‘、d‘、bz‘、d3‘、g‘等。(李如龍、張雙慶1992:12)1.2有等送氣全濁在湖北省東南部的蒲圻(1998年更名為赤壁市)、崇陽、通城等地,“古濁聲母及清聲母送氣字都念成濁聲母”(湖北省方言調查指導組1960:64)。楊時逢(1948:1273、1251、1302)認為:蒲圻話有等送氣全濁聲母,其中b‘的濁音性不大明顯,d‘不強,dz‘有時讀成有時作送氣較弱,在合口韻前有時失去聲母。崇陽話有全濁擦音是dz‘跟z的變值音位,摩擦并不強;‘的變值音位,摩擦并不強;此外p‘、t‘稍有帶音現(xiàn)象,近似b‘、d‘,比b‘、d‘稍清,是b‘、d‘跟p‘、t‘的中間音。通城十里市方言有等送氣全濁聲母,其中b‘、d‘的送氣同閉塞都不很強,b‘在快讀時常成為β,d‘在細音前帶有1的色彩;dz‘部位遇低元音時偏后,差不多常常讀成,遇高元音時偏前,也常把閉塞成分失去,成z;dz‘也常把閉塞成分失去,變;g‘只在今u韻前存在,但常有失落的傾向。黃群建(2002)將蒲圻話的全濁聲母記為不送氣全濁聲母。他說:蒲圻話“來自古並定澄崇從群等母字,除個別字外,今仍讀全濁聲母”,“無送氣清音。北京讀送氣清音的字,蒲圻皆讀為不送氣全濁聲母”。他認為,崇陽話有等全濁聲母,dz、z混讀,混讀,“古並定澄從群崇母字今崇陽仍讀全濁”,“但有少數(shù)崇母字今讀清音”,“無送氣清音,北京讀送氣清音的字(除古見組字外)崇陽今讀為全濁”。通城話有等全濁聲母,“古並定澄崇群等母字,今仍讀為全濁聲母”,“少數(shù)崇母字今讀清音”,“無送氣清音,北京讀送氣清音的字(除古見組外),通城今讀全濁聲母”。1.3全濁聲母陳昌儀(1991:21、54)曾經談到:江西境內的“星子縣、武寧縣、修水縣三個縣的老年層,都昌縣以及與之毗鄰的湖口下片聲母系統(tǒng)都有塞音塞擦音濁聲母。星子縣、都昌縣及湖口下片有,武寧縣、修水縣由于聲母系統(tǒng)中無舌尖后音,少一個。永修縣、修水縣和下新建(作者按:望城及望城以北)的中年層,上述全濁聲母都讀為塞音塞擦音清音濁流聲母。這些全濁聲母字有兩個來源,一是古全濁聲母字,一是古次清聲母字”。都昌土塘話“都是送氣音,因無對立,不標送氣符號。無送氣清聲母,古次清字今讀全濁聲母”。據(jù)劉綸鑫等(1999)的研究,“湖口、星子、都昌、修水古次濁清聲母和全濁聲母合流為不送氣濁聲母,德安、修水合流為送氣濁聲母或清音濁流。武寧及瑞昌縣西南的田義鎮(zhèn)(與武寧鄰近)有不送氣全濁聲母,但不與次清聲母合流,是全省的特例。他指出:修水義寧、星子、湖口雙鐘、永修江益方言“古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與次清聲母讀不送氣濁音”,不過,修水義寧年輕人也讀濁送氣音。如果把上述情況反映在地圖(見附圖)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湘鄂贛邊界地區(qū)贛語中的濁音分布區(qū)域就像一條走廊將湘語區(qū)和吳語區(qū)連系在一起:在西頭,它雖然與較為完整地保留全濁聲母的湘語婁邵片和辰溆片距離較遠,但與湘語長益片卻是緊緊相連,就在不遠處的湘陰、沅江、桃江等地長益片湘語中都有部分中古全濁聲母字今聲母念成全濁音[z];在西頭,它和絕大多數(shù)地方保留有全濁聲母的吳語宣州片雞犬相聞。二全濁和全濁塞音、塞擦音全濁說在湘鄂贛邊界地區(qū)贛語中的這條濁音走廊上,全濁聲母按照其與中古音的對應關系可以分為兩種類型:A.次清混入全濁型湖南臨湘路口、平江南江,湖北蒲圻、崇陽、通城十里市,江西修水、都昌土塘、星子、湖口雙鐘、永修江益等地中古全濁塞音、塞擦音字聲母與中古次清聲母字今聲母都讀不送氣或送氣的全濁音。這種情形似乎與吳語和湘語全清、次清和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大致三分的情況屬于不同的類型。它讓人“鬧不清是全濁保留濁音讀法呢還是兩者都由送氣音濁化而來”(鄭張尚芳1995)。如果不考慮濁的因素,就古次清與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字今聲母合流這一點來說,這些方言點與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贛語是一致的。不過,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這些方言點的古次清與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字今聲母合流為全濁聲母而不是像其他地方的賴語一樣合流為次清聲母呢?B.全濁和全清、次清三分型在這條濁音走廊上,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與吳語和湘語區(qū)大部分地區(qū)一樣,中古全清、次清和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字今聲母仍基本保持全清、次清和全濁三分格局,如表一中“武寧、湖口老派的全濁、次清、全清分得很清楚”。劉綸鑫(1999:42-43)也談到了武寧縣和瑞昌縣田義鎮(zhèn)贛語的情況,請看表二。這種類型“自然只能看成全濁保留濁音讀法”(鄭張尚芳1995)。三湖南、湖北和江西邊境地區(qū)賴語音樂走廊的原因3.1古全濁聲母字今讀保留完整的土話類型中古全濁聲母字在現(xiàn)代多數(shù)漢語方言中聲母已經讀為清音。長江以北地區(qū)的官話、晉語和南方的徽語等方言中尚未發(fā)現(xiàn)古全濁聲母字今仍念全濁聲母的方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和懷化地區(qū)北部永順、保靖、花垣、古丈、吉首、沅陵、麻陽等市縣境內的西南官話有一套全濁塞音和塞擦音聲母,但這些地方與湘語區(qū)緊緊連在一起,這些全濁音也許是湘語的底層,也可能是受湘語的影響而產生的。有的學者甚至主張將這片地區(qū)歸入湘語。如日本學者辻伸久在《湖南諸方言分類分布——全濁聲母變化基初步的試》中就根據(jù)古全濁聲母字今逢平聲讀全濁聲母的特點將乾城(吉首)等地劃入湘語南片?!逗戏窖缘姆謪^(qū)》、《中國語言地圖集》等根據(jù)“古全濁聲母今讀塞音、塞擦音時,平聲讀不送氣濁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這一特點將吉首、保靖、花垣、古丈、沅陵與瀘溪、辰溪、溆浦劃為一片,稱為湘語吉溆片。湖南省南部永州市芝山區(qū)(原稱零陵或永州)和冷水灘區(qū)、雙牌縣等地的西南官話中保留了全濁聲母(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1:710;1517-1537)。這片所謂的西南官話處于祁陽、邵陽、新寧、廣西全州等市縣湘語的包圍之中,方言的系屬有待于更進一步的研究。永州市冷水灘區(qū)和東安縣境內部分地區(qū)的土話中也存在全濁聲母。如冷水灘嵐角山土話,古全濁聲母字不論平仄,除定母仍讀濁塞音外,其余都讀濁擦音。(李星輝2003)東安花橋、石期等地的土話,古全濁聲母字,不論平仄今一律讀不送氣濁音(少數(shù)變讀擦音)。(鮑厚星1998)鮑厚星將這類“古全濁聲母今讀保留完整濁音體系的土話類型”稱為“東安型土話”。他發(fā)現(xiàn),這類土話的“音韻特點多處與湘語婁邵片中的婁底、雙峰、湘鄉(xiāng)等方言有較大的一致性”,“應該從語言事實和相關的外部環(huán)境來作出判斷,讓它回到湘語中去”。(鮑厚星2002)與湘語毗鄰的沅陵鄉(xiāng)話中古全濁聲母平聲字今聲母多念全濁音(楊蔚1999)。粵語絕大多數(shù)地方古全濁聲母字今聲母已經清化,惟屬于勾漏片的廣東連山話和陽山話較為特殊。(鄭張尚芳1995)連山話幫、端兩母字今聲母念?b、?d,滂、透兩母字今聲母念p‘、t‘,並、定兩母字今聲母逢平聲念bfi、dfi,逢仄聲念p、t,有時仄聲尤其是去聲的濁流也可消失,整體上看連山話古塞音聲母今仍保持了三級分法?,與勾漏片其他一些地方?b?d|p‘t‘|pt當屬同一類型。陽山話存在“陽調讀濁或帶濁流現(xiàn)象”,大致是陽平聲讀濁音,陽仄聲帶濁流,但幫、端兩母字今聲母不念?b?d,而是念成pt,這就與連山及勾漏片其他地方的情形不一樣。連山、陽山地處粵北,是否受到古湘語的影響不得而知。古全濁聲母在今閩語中普遍念成清聲母,但浙江蒼南蠻話、浙江慈溪觀山福寧話、江西廣豐橫山話、福建浦城石陂水北話都有古全濁聲母字今讀濁音聲母的情況。這些地方的閩語之所以能夠“保留濁音”是因為它們“都緊挨有濁音的吳語方言”。(鄭張尚芳1995)從以上情況看,古全濁聲母字今仍念全濁聲母的現(xiàn)象主要集中分布在今湘語區(qū)、吳語區(qū)及其周邊地區(qū),北起長江中下游南岸,西段向南延伸至南嶺地區(qū),中部主要在鄱陽湖與九嶺山以北,東段向南延伸至甌江流域,呈現(xiàn)一種拱橋形的格局。漢語方言其實都曾經歷過有全濁聲母的時期,為什么古全濁聲母字獨在上述地區(qū)今聲母仍念成全濁音呢?長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在長江以北地區(qū)歷經漢末喪亂、三國紛爭、五胡十六國混戰(zhàn)及隋唐宋三代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方言逐漸混化、融合,內部一致性日益增強,以致“北方話”(或稱官話)得以形成。相對來說,長江以南地區(qū)由于長江的阻隔,再加上山脈縱橫,河流交錯,受北方話的影響相對較少,方言的演變較為緩慢。洞庭湖流域、鄱陽湖流域及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是中國南方開發(fā)最早的地區(qū)。楚地和吳越曾經是歷史上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兩個最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現(xiàn)代湘語和吳語前身的“南楚方言”和“吳越方言”早在漢代就已經形成。林語堂(1933)曾將漢代的方言分為14系,“南楚方言區(qū)”和“吳揚越方言區(qū)”居其中。羅常培、周祖謨(1958:70-114)把西漢的方言分為7個大區(qū),其中就有“南楚”和“吳越”。美國語言學家司禮義(PaulL-MSerruys1959:77-99)將西漢方言分為6個大區(qū)域,南楚是“南部諸方言”中的一個小區(qū),吳、揚、越、甌則合為“東南諸方言”。劉君惠等(1992)把西漢的方言劃為12區(qū),“南楚方言區(qū)”包括江湘、沅澧和九嶷湘潭三個小區(qū),吳越方言區(qū)則包括吳、越、甌三個小區(qū)。漢末以后,當北方來的移民往南遷移的時候,他們中的一部分在洞庭湖流域、鄱陽湖流域及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定居下來,而更多的人往往會越過這些人口較為稠密的地區(qū),繼續(xù)南行。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等方言的形成都主要得益于漢末、唐末、宋末等時期的中原移民,其方言基礎的真正確立都晚于湘語和吳語。贛語和客家話自不必說。閩語的形成最主要是得益于西晉末年永嘉喪亂以后大批中原人的渡江避亂。他們中名門望族多隨皇室定居在富庶的江浙,并把寧鎮(zhèn)一帶的方言由吳語變成了官話。更多的人只好繼續(xù)往南遷移,定居在建甌、福州、泉州等地。中原“衣冠八族”大規(guī)模入閩主要是在南梁、初唐、五代三個時期?!爸性瓭h人三次入閩之后,閩方言便都定型了”。(李如龍1997:31)現(xiàn)代粵語基礎的確立是在唐宋之際。(侯精一2002:186)“土著”與外來移民的比例不同,造成了長江以南各地方言演變的不平衡。這是全濁聲母能夠在長江中下游南岸的湘語、吳語及其相鄰的一些地方保留了下來,而在其南面的閩語、粵語、客家話和處于湘語和吳語中間的贛語的大多數(shù)地方已基本消失的主要原因。由此,我們想到學術界對吳語與湘語關系的種種推測。周振鶴、游汝杰(1986:48)曾經斷言:湘語與吳語“兩者有密切關系”,“古吳語和古楚語比較接近,所以今天的湘語和吳語還有不少相同之處”。張光宇(1999)注意到今天長江中下游沿岸的吳語、湘語等方言在“蟹二[-a],假二[-o],果一[-u]”等特征上存在相似點,并且提出“吳楚江淮方言連續(xù)體”的概念。橋本萬太郎(1985)曾提出吳湘一體的說法:“吳語和湘語曾經明顯地構成同一個方言區(qū),很可能后來在客家南下時從中間分割開了。”全濁聲母的存在似乎告訴我們,上述推測非常具有方言事實基礎。如果歷史上果真存在過所謂的“吳楚江淮方言連續(xù)體”,或者吳語和湘語曾經確系一體的話,湘鄂贛交界地區(qū)的贛語中濁音走廊的存在就不足為奇了。3.2濁音走廊上的江南地區(qū)也許吳語與湘語本來的確是相連成片的,后來由于贛語的形成和擴張使得吳語與湘語逐漸引退。全濁聲母在贛語區(qū)的大多數(shù)地方逐漸消失,融合在次清之中。但是,在贛語區(qū)北部的一些地方全濁聲母仍然頑強地保留了下來。這條濁音走廊的形成很可能與這一地區(qū)獨特的歷史條件、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楚地和越吳曾經是歷史上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兩個最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條濁音走廊所在的區(qū)域曾被稱為“吳頭楚尾”,是楚地與吳越水陸交通的必經之地。對于身處“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越絕書》卷八)的江南地區(qū)的先民來說,長江是連接洞庭湖水系和吳越地區(qū)的黃金水道。水運的發(fā)達密切了兩地人員和沿岸地區(qū)人們之間的交往。這條濁音走廊地處長江沿岸和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的下游,是這兩大水系流域開發(fā)較早的地區(qū)。方言中保留漢語早期的全濁音等現(xiàn)象是可以理解的。當北方來的移民往南遷移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越過人口較為稠密的這帶地區(qū),繼續(xù)南行。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