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與管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1.gif)
![中庸之道與管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2.gif)
![中庸之道與管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3.gif)
![中庸之道與管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4.gif)
![中庸之道與管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69c75be72259c18bb45335cbc4a7840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庸之道與管理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學的核心??鬃诱f過:“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我們知道,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哲學,本質(zhì)上是道德哲學,而在孔子看來,“中庸”是“至德”,也就是最高的道德,由此可見“中庸之道”在孔子哲學中的核心地位。中庸之道,也是儒家管理哲學的靈魂。吸收儒家的中庸之道,任正非把自己的管理哲學稱之為“灰度哲學”。所謂“灰度”,就既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而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隨時可以變成白,白隨時可以變成黑,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取得合適,這就是灰度。那么,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如何把握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學呢?下面從“正-反-中”三個角度對“管理、經(jīng)營、領導”三個方面加以分析。第一,德法兼濟的中道管理智慧在德與法的關系上,依據(jù)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學,“正”即為“為政以德”,“反”即為“以法治國”,“中”則是“寬以濟嚴,嚴以濟寬”。關于“為政以德”。孔子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在儒家看來,“德”不是為政的工具,而是教化的內(nèi)容;所謂“為政以德”,就是要求管理者帶頭遵守社會道德規(guī)范,以身作則,從而吸引被管理者上行下效,同心同德去實現(xiàn)管理的目標。因此,這是一種強調(diào)道德價值導向的管理方式。關于“以法治國”。韓非子指出:“故以法治國,舉措而已矣?!彼^“以法治國”,首先是“明法”,就是要求法律制度必須公開明確、先后一致。其次是“守法”,就是要求法律制度必須普遍適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后是“嚴法”,就是嚴格執(zhí)行法律制度,為了達到治理的目的,甚至不惜實行嚴刑峻法。關于“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據(jù)《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鄭國執(zhí)政大夫子產(chǎn)臨終前,對繼任的子大叔留下“政治遺言”,說:“我死以后,你必然執(zhí)政。務請記?。褐挥杏械碌娜瞬拍軌蛴脤挻髞硎拱傩辗模浯尉褪悄鐕绤?。火猛烈,百姓看著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百姓輕視而玩弄它,死于水的人就很多。所以寬大不容易??!”但是,子大叔執(zhí)政后,卻不忍心嚴厲而務行寬大,結果盜賊越來越多,聚集在蘆葦蕩里,大叔后悔地說:“我要早點聽他老人家的教導,就不至于到這一步。”于是發(fā)兵擊打蘆葦蕩里的盜賊,盜賊才有所收斂??鬃勇犝f了這件事,評論道:“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彼^“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就是主張“德”與“法”、“禮”與“刑”相互補充的意思。在儒家看來,“德”與“法”都是國家治理的堅實基礎,“禮”與“刑”都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法規(guī),缺一不可。正如荀子所說:“治之經(jīng),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寬以濟猛,猛以濟寬”,用現(xiàn)代管理語言來解讀,就是“軟管理”與“硬管理”、“價值導向”與“規(guī)章制度”,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企業(yè)管理分三個層次:第一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管思想,把員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第二是管理中需要企業(yè)文化,需要柔性的東西,如價值觀、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企業(yè)氛圍。企業(yè)的長治久安要靠企業(yè)文化。第三是獎勵和激勵制度,讓每個員工都能分享到企業(yè)發(fā)展帶來的收益,都能為企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身最大的力量。孟子指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惫庥泻眯模蛔阋灾卫碚?;光有好法,好法自己也動作不起來。好心和好法必須配合而行,才能取得管理的最佳效果。第二,義利合一的中道經(jīng)營智慧在義與利的關系上,依據(jù)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學,“正”即為“義以利人”,“反”即為“人皆挾自利心”,“中”則是“義以生利,利以平民”。關于“義以利人”。墨子指出:“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墨子所謂的“義”,實際上就是為天下百姓謀利,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便去做,不利于天下百姓的事便不去做。為天下人謀利,既是大義,也是大利。關于“人皆挾自利心”。韓非子指出:“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彼撟C道:人身上沒有羽毛,不穿衣就不能戰(zhàn)勝寒冷;人在上面不依附于天空而在下面不扎根于大地,以腸胃為生命的根本,不飲食就不能活下去;因此不免有“利欲之心”。關于“義以生利,利以平民”??鬃又赋觯骸岸Y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彼^“義以生利”的管理活動,就是精神價值創(chuàng)造物質(zhì)價值、精神價值制約物質(zhì)價值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價值認識上的“見利思義”,行為準則上的“取之有義”,實際效果上的“先義后利”,以及價值評判上的“義利合一”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古代的商人到現(xiàn)代的企業(yè)家,都會面臨三個問題:是否賺錢?如何賺錢?如何花錢?對第一個問題,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回答是:“為人不可貪,為商不可奸,若要做善事,還是先賺錢?!睂Φ诙栴},我的補充回答如下:“賺錢過三關,法律是底線,道德要約束,良心最值錢?!睂Φ谌齻€問題,我的回答則是:“獨善非至善,兼濟方圓滿,善心有善報,天地大循環(huán)?!薄熬訍圬?,取之有道”。真正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家,總是為自己的經(jīng)營行為設置一定的“底線”——這既是經(jīng)商的底線,更是做人的底線。李嘉誠就指出:“我對自己有一個約束,并非所有賺錢的生意都做。有些生意,給多少錢讓我賺,我都不賺。有些生意,已經(jīng)知道是對人有害,就算社會容許做,我都不做。”李嘉誠的經(jīng)營底線來自于他對中庸之道的深切體悟。在他看來:儒家精神最簡單地來講就是“過猶不及”,這是孔子講的。還有老子講的“知止不敗”,這兩個哲學是非常有用的?!斑^猶不及”,你過度地擴張,容易出毛??;你過度地保守,就不容易跟人家競爭。任何企業(yè),任何一個行業(yè),過度擴張是不好的,所以什么時候應該停止,什么時候應該擴張,就是所謂“四兩撥千斤”。這里的“過猶不及”出自儒家經(jīng)典《論語·先進》篇:“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唬骸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薄斑^”就是過分,“不及”就是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爸共粩 鞭D出道家經(jīng)典《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薄按本褪俏kU。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意思還是勸人行事不要過分。宋人李若拙提出“人有五知”,一是“知時”:知時識務,時異事殊,識時通變。二是“知難”:知難行易,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三是“知命”:澹然自逸,樂天知命故不憂。四是“知退”:力能則進,否則退之,量力而行。五是“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企業(yè)家有了這“五知”,不但可以正確處理企業(yè)經(jīng)營方針中的義利關系,更可以正確處理企業(yè)經(jīng)營戰(zhàn)略中的進退關系。比如,李嘉誠就提出:“發(fā)展中不忘穩(wěn)健,穩(wěn)健中不忘發(fā)展。擴張中不忘謹慎,謹慎中不忘擴張?!边@種經(jīng)營之道,正是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學的生動體現(xiàn)。第三,立己立人的中道領導智慧在人與己的關系上,依據(jù)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學,“正”即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反”即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中”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關于“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貢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經(jīng)商的弟子,同時也是最服膺孔子思想的好學生,可以稱得上是“儒商”的鼻祖。他所理解的“仁”,就是廣泛地給人以好處,以幫助天下大眾過上美好的生活。關于“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楊朱曰:“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按照楊朱的道家觀點,每個人都管好自己,不給他人和社會添麻煩,這樣天下自然大治。關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鬃与m然不否認“圣人”的存在,但他教育的目標還是在于培養(yǎng)“仁人”。什么是“仁”?孔子給出自己的正面答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彼^“仁”,就是要從自己想起,從身邊做起。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站得??;自己要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行得通。曾國藩的解讀是:我要步步站得穩(wěn),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wěn),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胡雪巖的解讀則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別人?!闭_處理人己關系,不僅是做人的起點,也是做領導的基點。所謂“領導”就是“率領”和“引導”。領導者只有集思廣益,才能率領他人團結奮斗;自己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引導他人不斷提升——這里,最重要的還是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領導者要引導他人,關鍵在于修煉自己??鬃又赋觯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茍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也指出:“一個有能力管好別人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為好的管理者?!泵献又赋觯骸皭廴瞬挥H,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其大意是說:作為一個領導者,你愛護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是否還不夠深厚;你管理別人卻不能夠管理好,那就應反問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還不夠充足;你禮貌待人卻得不到別人相應的回答,那就應反問自己的恭敬之心是否還不夠真誠——凡是行為達不到預期效果的,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這里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改變自己總比改變他人容易地多。領導者要率領他人,關鍵在于集思廣益。韓非指出:“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毙窃拼髱煂Υ诉M一步發(fā)揮道:“下等領導,要盡己之能;中等領導,要盡人之力;上等領導,要盡他之智;高等領導,要盡眾之有?!庇心芰Χ苡萌?,有魅力而能服人,有吸引力而能容人,這正是領導者成功的奧秘所在。總的來看,中庸之道博大精深,是一種相當高明的管理哲學,正如儒家經(jīng)典《中庸》所講的:“極高明而道中庸”!希望各位企業(yè)家掌握這一極高明的中庸管理哲學,辦好企業(yè),為自己、為家庭、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管理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長久以來被看做是平庸之道,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庸就是堅守中立。正是因為對中庸的誤解,不少管理者對中庸式管理方式采取消極、抵觸的態(tài)度。但中庸之道的一些觀點和理念是很科學的,值得借鑒,需要我們辯證地認識、看待,從中正確地汲取養(yǎng)份,從而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中庸雖然最初被看做是“道德標準”,但在其中,有兩個經(jīng)典的理論,是最為值得管理者所學習的,其一為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通權達變。所謂管理,雖然有一些核心的思想和理論在其中,但卻沒有一條通用的管理之道。即便有被大家公認為有效的管理準則,在適用于不同的公司時,依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狀況,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本身就是對人和事的管理,由于不同的人與事,所產(chǎn)生出的問題各不相同。所謂的管理者,就是因應各不相同的問題找出解決之道。造成團隊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很多,人員的變動、突發(fā)事件的產(chǎn)生、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等等,管理者如果用衡量的眼光來看待所發(fā)生的問題,通常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惡化。中庸中所提到的因地制宜,既是用量變的眼光看待管理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來尋找解決的方法。管理學中的理論及準則,應該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而非唯一的標準。另外一個重要的理論是執(zhí)兩用中,就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掌握適當?shù)亩?,避免走入極端。所謂的度,是在兩個極端中找到最合適的平衡點。古語中有物極必反一說,即便是好的事情,如果太過于極致,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最為常見的便是執(zhí)行力,管理中經(jīng)常追求使命必達一說,這樣雖然能夠提升執(zhí)行效率,但管理者是否想過以下幾種情況:無條件的執(zhí)行,是否會讓部屬失去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部屬的完全服從,在遇到錯誤的命令時是否有人能夠進行控制和制止。管理中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視的“管理合理化”、“人性化”,要使個人的自由在與組織一致目標之間得到一個平衡。這就涉及到一個價值觀和尺度的問題。亨利·法約爾指出:“在管理方面,沒有什么死板和絕對的東西,這里全部是尺度問題。管理是一門很難掌握的藝術,它要求智慧、經(jīng)驗、判斷和注意尺度?!边@里的“尺度”就是中庸思想的表現(xiàn)。度可以被認為是在矛盾當中尋找最折中的方案,以剛才的案例來說,如何既保證團隊有高效的執(zhí)行力,有能夠始終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這就是在執(zhí)行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兩個矛盾之間尋找平衡點。這和一個單位究竟是靠制度化來進行管理,還是靠人情化來進行管理類似。絕對的制度化,單位會變得不近人情,容易失人心;而絕對的人情化,又會變得混亂而失去應有的準則。避免走入兩個極端,采取最適合的“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罩極型電動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成都四川省人民醫(yī)院蒲江醫(yī)院·蒲江縣人民醫(yī)院編外護理人員招聘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熱彎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槳葉-微粉兩級干燥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旋轉式膜電位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差動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噴氣織機邊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利巴韋林滴眼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3-丙二醇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高純錳礦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年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及財務分析全套計算表格(含附表-帶只更改標紅部分-操作簡單)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擇題100題(含答案)
- 考古繪圖基礎
- GB/T 32574-2016抽水蓄能電站檢修導則
-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第三版)》第十三章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標準論
- 變更索賠案例分析
-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及處理流程教材課件(28張)
- 《花婆婆》兒童繪本故事
- DB44∕T 2149-2018 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diào)查技術規(guī)程
- 數(shù)據(jù)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10 Hashing
- 機動車牌證申請表格模板(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