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熱 學》(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熱 學》(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熱 學》(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熱 學》(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熱 學》(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通用版為考物理工裕寺敗《色號》

1.(掰法次汶市4月線收〃/)(多選)關(guān)于固體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A.晶體中的原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排列的,其有空間周期性,因而原子

是固定不動的

B.毛細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與表面張力及浸潤現(xiàn)象都有關(guān)系,都是分子力作用的結(jié)

C.液晶顯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對光具有各向異性的特點

D.在密閉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蒸汽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從宏觀上看蒸發(fā)現(xiàn)象

停止

E.空氣中水蒸氣的實際壓強越大,相對濕度就越大

(2)(10分)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經(jīng)狀態(tài)3、C、。后又回到狀態(tài)A,

其狀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該氣體在狀態(tài)A時的壓強為

1X105Pa,氣體在BC過程中吸熱1000J,在D4過程中放熱400J.

①求氣體在。狀態(tài)時的壓強.

②將該循環(huán)過程用夕一V圖像表示出來.

③求氣體經(jīng)過一次循環(huán)又回到初態(tài)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的功.

解析(1)分子的熱運動是永不停息的,A錯,毛細現(xiàn)象是液體表面層和附

著層中分子間作用力的不同表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B對.液晶是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對光

的傳導具有各向異性,C對.飽和蒸汽與液體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宏觀上看液體

的量并未減少,蒸發(fā)像是停止,D對,相對濕度還與當時溫度對應(yīng)的飽和氣壓有

關(guān),空氣中水蒸汽的實際壓強大,相對濕度不一定大,E錯.

(2)①氣體從A狀態(tài)到B狀態(tài)是等容氣溫過程,由查理定律第=票知PB=

1AIB

2X105Pa

從8狀態(tài)到。狀態(tài)是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PBVB=PCVC得pc=IXl()5pa

4

②由氣體狀態(tài)方程^與普知pD=5X10Pa

結(jié)合氣體在V-T圖中的變化過程,可在p—V圖中作出其循環(huán)過程如圖所

③氣體在和。A段都是等溫變化,其內(nèi)能不變,因此BC過程中吸熱1000

J,全部用于對外做功,即Wi=Qi=l000J,D4過程中放熱400J等于外界對氣

體做功W2=02=4OOJ

因此外界對氣體的總功為W=W2-WI=-600J

答案(l)BCD(2)?1X105Pa②答案見解析

③一600J

2.(尚南蕓邳中學龍三月考)(1)(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給車胎打氣,越壓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

B.液體表面張力與浸潤現(xiàn)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現(xiàn)

C.懸浮在水中花粉顆粒的布朗運動反映了花粉中分子做無規(guī)則的熱運動

D.干濕泡溫度計的示數(shù)差越大,表示空氣中水蒸氣離飽和狀態(tài)越遠

E.液晶的光學性質(zhì)與某些晶體相似,具有各向異性

(2)2016年里約奧運會,贏得個人第23枚奧運金牌的菲爾普斯是青睞中國古

老的拔罐療法的奧運選手之一,如今火罐已風靡全球,若罐的容積為50cm3,空

氣溫度為27℃,已知大氣壓po=l.OXl()5pa,罐導熱性能良好.

①某次拔罐過程中,罐內(nèi)空氣被加熱到57℃,求此時罐內(nèi)空氣質(zhì)量與室溫

下罐內(nèi)空氣質(zhì)量的比;

②當罐被扣到人體上之后,罐內(nèi)的空氣從57℃降溫到室溫,罐的容積由于

皮膚變形減少2cm3,求降溫之后罐內(nèi)氣體的壓強(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1)給車胎打氣,越壓越吃力,是由于車胎內(nèi)氣體壓強不斷增大,選

項A錯誤;液體表面張力是由于液體表面層分子比液體內(nèi)部分子間稀疏,分子

間表現(xiàn)為引力,浸潤現(xiàn)象是由于隨著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nèi)部分子密,分子表現(xiàn)為

斥力,故液體表面張力與浸潤現(xiàn)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現(xiàn),選項B正確;懸浮

在水中花粉顆粒的布朗運動反映了水分子做無規(guī)則的熱運動,選項C錯誤;干

濕泡溫度計的示數(shù)差越大,表示空氣中水蒸氣離飽和狀態(tài)越遠,選項D正確;

液晶的光學性質(zhì)與某些晶體相似,具有各向異性,選項E正確.

(2)①罐的容積0=50cm?,罐內(nèi)空氣溫度71=(27+273)^=300K

此時包括溢出罐氣體在內(nèi)的氣體的總體積為V2,溫度為72=330K

ViVi?

又蓋呂薩克定律有元=齊解得吻=55co?

則57。時罐內(nèi)剩余氣體質(zhì)量與室溫下氣體質(zhì)量之比等于券

V211

②降溫前罐內(nèi)氣體的總體積為V3=50cm3,溫度為乃=330K,壓強為p3=

1.0X103Pa

降溫的后:必=50cm:74=300K,p4=7

〃3V3常解得

由“4=0.95Xl()5pa

73

答案(l)BDE(2)嘮=號②p4=0.95X105pa

3.(索安市一覆)(1)(多選)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它們之間存在著

相互作用.這兩種相互的因素決定了分子的三種不同的聚集形態(tài):固體、液體和

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固體中的分子是靜止的,液體、氣體中的分子是運動的

B.液體表面層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xiàn)為引力

C.液體的蒸發(fā)現(xiàn)象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

D.汽化現(xiàn)象是液體分子間因相互排斥而發(fā)生的

E.有的物態(tài)變化中雖然吸收熱量但溫度卻不升高

(2)如圖,長度為4/、橫截面積為S的汽缸A、B導熱良好、內(nèi)壁光滑,A豎

直固定、3水平固定,之間由一段容積可忽略的細管相連,整個裝置置于溫度為

20C、大氣壓為po的環(huán)境中,活塞C、。的質(zhì)量均為〃呼.原長為2/的輕彈簧,

O

一端連接活塞C、另一端固定在汽缸A底部.穩(wěn)定后活塞C距汽缸A底部|,活

塞D距汽缸B的底部3/?求

①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公

②若在活塞D上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緩慢推動活塞D,使汽缸A中彈簧恢

復原長,此時活塞。距汽缸8底的距離.

解析(1)無論固體、液體和氣體,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A

錯.當分子間距為H)時,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相等,液體表面層的分子比較稀

疏,分子間距大于H),所以分子間表現(xiàn)為引力,B正確.蒸發(fā)是液體表面分子無

規(guī)則運動的結(jié)果,C正確.汽化是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汽化分蒸發(fā)和沸

騰.而不是分子間相互排斥而產(chǎn)生的,D錯.冰在融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

升高,E正確.

(2)①對活塞O,可知穩(wěn)定時,內(nèi)外氣體壓強相等.

對活塞C,〃電=42/—|/),解得女=竿

②汽缸A中彈簧恢復原長,對活塞C,mg+poS=pS,解得:p=2po

對汽缸A、B中的氣體poS(3|+||)=pS(21+x),解得:x=(

此時活塞D距汽缸B底部的距離x

4,

答案⑴BCE⑵①^啕

4.(時南堵石家東市龍三惆所)(1)(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相對濕度越大時,空氣中水蒸氣壓強越接近飽和汽壓,水蒸發(fā)越慢

B.分子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當分子間距增大時,分子間的引力增大,

斥力減小

C.液晶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同時具有晶體的各向異性特征

D.液體中懸浮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稱為布朗運動

E.液體表面張力的方向與液面垂直并指向液體內(nèi)部

(2)如圖所示,兩氣缸A、B固定于水平面上,氣缸A及活塞a導熱良好,氣

缸8及活塞8絕熱,活塞與氣缸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初始狀態(tài)時,氣缸A、B中

封閉了等量了理想氣體,氣柱長度均為比=0.6m,此時氣體溫度與外界溫度相

等,均為27℃,氣體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強相等,均為po=lXlO5pa,現(xiàn)通過電

熱絲緩慢地對氣缸8中氣體加熱,直至氣缸8中氣體溫度達到600K,該過程中

環(huán)境溫度及外界大氣壓強一直保持不變,T=r+273K,當氣缸8中氣體溫度達

到600K時,求:

①氣缸A、8中氣柱的長度小、LB.

②氣缸A中封閉氣體的壓強.

解析(1)根據(jù)相對濕度的定義可知,A正確;分子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

力,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引力和斥力都減小,B錯誤;液晶具有液體的流動性,

同時具有晶體的各向異性的特征,C正確;液體中懸浮顆粒的運動稱為布朗運動,

D正確;液體的表面張力的方向與液體表面相切,E錯誤.

(2)①對活塞a、b整體由平衡條件可知pa=pB=p

對氣缸A中氣體嘿=6爭

To/()

對氣缸B中氣體半=旦祟

即叢=上

印。)一T

又7b=300K且LA+LB=2LO

解得心=0.4m,L?=0.8m

②對氣缸A中氣體PASLA=POSLO

解得PA=L5Xl()5pa

答案(l)ACD(2)①〃=0.4m,L?=0.8m②1.5Xl()5pa

5.(注面臨M一中3月媒收)(1)(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具有各向異性的固體一定是晶體

B.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粒越大,布朗運動越劇烈

C.露珠呈球狀是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

D.兩個分子間的引力或斥力均隨分子間距的增大而減小,但斥力比引力減

小得更快

E.把兩塊純凈的鉛壓緊,它們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只存在分子引

(2)如圖所示,一絕熱汽缸倒立豎放在兩水平臺面上,缸內(nèi)一光滑活塞密封

了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在活塞下掛有一物塊,活塞與物塊的總重量G=30N,

活塞的橫截面積S=3X1(F3m2.活塞靜止時,缸內(nèi)氣體溫度九=27℃,體積鈍=

3Xl()-3m3.外界的大氣壓強恒為po=ixi()5pa.缸內(nèi)有一個電阻絲,電阻絲的電阻

值恒為R=5Q,電源電動勢E=18V、內(nèi)阻r=lQ.閉合開關(guān)20s后,活塞緩慢

下降高度0=01m,求:

①20s內(nèi)氣體內(nèi)能的變化量;

②20s末缸內(nèi)氣體的溫度.

解析(1)具有各向異性的固體一定是晶體,選項A正確;懸浮在液體中的

小顆粒越大,液體分子對其碰撞的平衡性越大,布朗運動越不明顯,選項B錯

誤;露珠呈球狀是由于液體表面分子較內(nèi)部烯疏,從而形成了表面張力的原因,

選項C正確;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均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不過斥力

減小得快,引力減小得慢,選項D正確;把兩塊純凈的鉛壓緊,它們會“粘”

在一起,說明這個區(qū)域分子間的引力大于分子間的斥力而表現(xiàn)為引力,不能說明

分子間只存在引力,選項E錯誤.

(2)①設(shè)缸內(nèi)氣體初態(tài)壓強為pi,對活塞由受力平衡條件有poS=G+piS

在電熱絲對氣體加熱20s的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的功為W=p\Sh

電阻絲產(chǎn)生的熱量為。=尸放,其中/=后E7

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有

解得』U=873J,即氣體的內(nèi)能增加了873J.

②氣體做等壓膨脹,由蓋一呂薩克定律有卷=”兇

解得72=330K,即缸內(nèi)氣體的溫度是57℃或330K.

答案(l)ACD⑵①873J②57℃或330K

6.(要假堵合肥市⑤三饃收)(1)如圖所示,假設(shè)甲分子(未畫出)固定在

原點。處靜止不動,乙分子(未畫出)位于Qx軸不同位置處,兩條曲線分別表示

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隨兩分子間距離x的變化關(guān)系,E為兩曲線的交點.取

無窮遠處的分子勢能為零.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填正確答案標號.選

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

分為0分)

A.x=xo時,分子間作用力為零

B.X0TO時,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C.x從刈開始逐漸增大,分子力先逐漸增大后逐漸減小

D.x=xo時,分子勢能為零

E.x從xo開始逐漸增大,分子勢能也逐漸增大

(2)(10分)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如=10kg、機2=20kg的長氣缸A、

伙缸壁厚度不計)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別用質(zhì)量均不計的活塞C、D將理想氣

體M、N封閉在氣缸內(nèi),C、。用一跨過兩定滑輪且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連接.系

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滑輪下方的輕繩沿豎直方向,C、。離地高度分別為A3%,

M、N的壓強為外界大氣壓po=l.OXl()5pa,N的溫度九=27℃.已知C、。橫截

面積均為S=0.01m?,取g=10m/s2,不^一切摩擦.若對N緩慢降溫,M的溫

度始終保持在27°C,求A剛要離開地面時N的攝氏溫度.

解析當x=xo時,分子引力與分子斥力平衡,分子間作用力為零,A正確;

時,分子力表現(xiàn)為斥力,B錯誤;x從xo開始逐漸增大,結(jié)合題中圖象將分

子引力與分子斥力合成,可知分子力先逐漸增大后逐漸減小,C正確;x>xo時,

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x從xo開始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分子力一直做負功,分子勢

能逐漸增大到零,即x=xo時,分子勢能為負值,D錯誤,E正確.

(2)設(shè)A恰好離開地面時M的壓強為pi,C上升的高度為/〃,則對A受力分

析有

piS=poS—m\g

對M,根據(jù)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Ah=^h

A恰好離開地面時D離她的高度為h\=?>h—Ah'=^h

對N,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有

po-3hSpyh\S

Ti=72

其中Ti=(273+27)K=300K

由C、。各自受力平衡可得p2=pi

解得72=260K

A剛要離開地面時N的攝氏溫度位=-13℃.

答案(l)ACE(2)-13℃

7.(障神市八教罪考〃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正確答案標

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

最低得分為0分)

A.一個熱力學系統(tǒng)吸收了熱量,其內(nèi)能不一定增加

B.絕熱情況下,外界對物體做了正功,物體的內(nèi)能也不一定增加

C.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熱機的效率不可能達到100%

D.第二類永動機是不可能制造出來的,因為它不僅違反熱力學第一定律,

也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E.燧是系統(tǒng)內(nèi)分子運動無序性的量度,從微觀角度看,一個孤立的系統(tǒng)總

是從端小的狀態(tài)向埔大的狀態(tài)發(fā)展

(2)如圖所示的薄壁玻璃管,上端開口且較粗,截面積S=2cm2;下端封閉

且較細,截面積S=lcm2,上下管的長度均為L=12cm.一段水銀柱把一質(zhì)量的

理想氣體封閉在細管內(nèi),兩水銀面正好均在兩部分玻璃管的正中央位置.已知大

氣壓強po相當于76cm高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氣體初始溫度為力=264K,重力

加速度g取10m/s2.

①若緩慢升高氣體溫度,求當細管內(nèi)的水銀剛被全部排出時氣體的溫度T2;

②若繼續(xù)升高溫度,要使水銀不溢出,則溫度T3不能超過多少?

解析(1)一個熱力學系統(tǒng)內(nèi)能增量等于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與外界對它

所做的功的和,所以A正確,B錯誤;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從單一熱

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成功,而不產(chǎn)生其他影響”,可以判斷C正確;第二

類永動機不違反熱力學第一定律,但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D錯誤;在任何自然

過程中,一個孤立的系統(tǒng)的靖不會減小,并且炳值越大,系統(tǒng)內(nèi)分子運動越無序,

E正確.

(2)①設(shè)水銀全部進入上端玻璃管時,水銀柱的長度為齊+聶=同,得x

LS\+LS2

=~2SI-=9cm

初態(tài)壓強pi=po+pm+p〃2=88cmHg,末態(tài)壓強p2=po+p.r=85cmHg

體積Vi=聶=6cm3,V2=LS2=12cm3

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噌=噌,解得/=510K

②繼續(xù)升高漸度氣體經(jīng)歷等壓過程,則

由蓋一呂薩克定律知,蔡=首

其中V3=LS24-(L-X)SI=18cm3

解得73=765K

答案(l)ACE(2)①510K②765K

8.(重慶市名校聯(lián)盟高三下學期二次診斷)(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

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由于兩個分子間的距離發(fā)生變化而使得分子勢能變化,則可以判定在這

一過程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做了功

B.對某物體做功,必定會使該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

C.物體的內(nèi)能跟物體的溫度和體積有關(guān)

D.分子熱運動越劇烈,物體內(nèi)每個分子的動能越大

E.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引力減小,分子間斥力也減小

⑵如圖所示,導熱性能良好的氣缸I和II高度為〃,左右兩端的橫截面積不

同,其中n的橫截面積為s,在它們的底部有一細管相連(細管的容積忽略不計),

在兩氣缸內(nèi)均放置一個厚度不計的活塞,其質(zhì)量分別為〃2A=2〃?和加B=忽略

活塞與氣缸的摩擦,兩活塞底部下方為理想氣體,開始時的溫度均為To,上方

為真空,當活塞下方氣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兩活塞底部相對于氣缸底的高度均為

hh

2.現(xiàn)對氣體加熱,最終A、B兩活塞距離氣缸頂部都為不求:

(i)活塞A的橫截面積;

(ii)氣缸內(nèi)氣體最后的溫度T.

解析(1)分子間距變化使分子勢能變化,則分子力一定做了功,A正確;

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B錯誤;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

內(nèi)能,做功可改變物體的體積,熱傳遞可改變物體的溫度,C正確;分子熱運動

越劇烈,只能是物體分子平均動能越大,并不是每個分子的動能越大,D錯誤;

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減小,只是引力減小得更明顯,E

正確.

(i)I>II內(nèi)的氣體壓強相等,設(shè)活塞A的橫截面積為SA,對活塞A、8受

力分析可得

mAg=pSA

mBg=pSn

解得S=2S

(ii)在對氣體加熱時,氣體的壓強始終相等,開始時氣體的體積為Vi=2SX^

4-SX^=^S

最終氣體的體積為V2=2SX—+5X—=—S

如S當

由蓋一呂薩克定律可得。1=號,即

101lo1

3

故丁=/)

答案(l)ACE(2)(i)2S(ii)|r0

專題二、《穆劭鳥波劭、光》

(含斛新)

1.(1)如圖(a),在孫平面內(nèi)有兩上沿z方向做簡諧振動的點波源S(0,4)和

S2(0,-2).兩波源的振動圖線分別如圖(b)和圖(c)所示.兩列波的波速均為1.00

m/s.兩列波從波源傳播到點A(8,—2)的路程差為m,兩列波引起的點

8(4,1)處質(zhì)點的振動相互________(填“加強”或“減弱”),點C(0,0.5)處質(zhì)點的

振動相互________(填“加強”或“減弱”).

(2)如圖,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徑為R的半球體,。點為球心;下半部

是半徑為R、高為2R的圓柱體,圓柱體底面鍍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軸0C

的光線從半球面射入,該光線與0C之間的距離為0.6R.已知最后從半球面射出

的光線恰好與入射光線平行(不考慮多次反射).求該玻璃的折射率.

解析(1)波長2=oT=2m,兩列波的波長相等.

兩波源到A點的路程差Jx=^/62+82m—8m=2m.

兩波源到8點的路程差/x'=^/32+42m--\/32+42m=0,初相相差兀,B點、

為振動減弱點.

2

兩波源到C點的路程差4x"=3.5m—2.5m=1m=],初相相差兀,C點為

振動加強點.

(2)如圖,根據(jù)光路的對稱性和光路可逆性,與入射光線相對于0C軸對稱

的出射光線一定與入射光線平行.這樣,從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線,將從圓柱體

底面中心。點反射.

設(shè)光線在半球面的入射角為i,折射角為r.

由折射定律有

sini=〃sinr

由正弦定理有

sinrsin(z—r)

~2R=~R~

由幾何關(guān)系,入射點的法線與0C的夾角為i.由題設(shè)條件和幾何關(guān)系有

sinz=^(3)

式中L是入射光線與0C的距離,由②③式和題給數(shù)據(jù)得

6

Sin片痂

由①③④式和題給數(shù)據(jù)得

〃=V^%.43

答案(1)2減弱加強⑵1.43

2.(1)(多選)某同學漂浮在海面上,雖然水面波正平穩(wěn)地1.8m/s的速率向著

海灘傳播,但他并不向海灘靠近.該同學發(fā)現(xiàn)從第1個波峰到第10個波峰通過

身下的時間間隔為15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面波是一種機械波

B.該水面波的頻率為6Hz

C.該水面波的波長為3m

D.水面波沒有將該同學推向岸邊,是因為波傳播時能量不會傳遞出去

E.水面波沒有將該同學推向岸邊,是因為波傳播時振動的質(zhì)點并不隨波遷

(2)(遼南協(xié)作體二模)如圖所示,A8C。是一玻璃磚的截面圖,一束光與AB

面成30。角從AB邊上的E點射入玻璃磚中,折射后經(jīng)玻璃磚的BC邊反射后,

從CO邊上的尸點垂直于CD邊射出.

IA

ZE\

D

已知N3=90。,ZC=60°,B£=10cm,BC=30cm.真空中的光速

3X108m/s,求:

①玻璃磚的折射率;

②光在玻璃磚中從E到F所用的時間.(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1)水面波是機械振動在水面上傳播,是一種典型的機械波,A對;

從第一個波峰到第十個波峰中經(jīng)歷了九個波形,時間間隔為15秒,所以其振動

周期為7=*=主,頻率為0.6Hz.B錯;其波長:="=1.8m/sx|s=3m,C

對;波中的質(zhì)點都上下振動,不隨波遷移,但是能量隨著波的傳播而傳遞出去,

D錯,E對.

(2)①光在玻璃磚中傳播光路如圖所示,

由幾何關(guān)系可得

z=60°,r=^BQE=ZCQF=3Q°

由折射定律〃=工

得〃=小

②由〃=宗得0=,5xi()8m/s

由幾何關(guān)系得EQ=2EB=2Qcm

QF=QCcos300=(BC-BC)cos30°=(15小一15)cm

答案(l)ACE⑵①?、?.8Xl(3-9s

3.(1)(多選)如圖甲所示為一列簡諧橫波在f=0.6s時的波形圖,圖乙為質(zhì)點

A的振動圖象,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簡諧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

2()

B.這列波的傳播速度為學m/s

C.從r=0.6s開始,質(zhì)點P比質(zhì)點。先回到平衡位置

D.從f=0.6s開始,再經(jīng)過4=1.5s后質(zhì)點A傳播到了坐標原點處

E.從f=0.6s開始,緊接著的1/=0.6s的時間內(nèi)質(zhì)點A通過的路程為10cm

(2)如圖丙所示,為一透明柱體的橫截面,A3和MN為兩段以。為

圓心的同心:圓弧,A3圓弧所在圓的半徑為凡現(xiàn)有一單色光垂直水平端面并從

AM上的。點射入透明柱體,經(jīng)過一次全反射后恰好從3點射出,出射光線與水

平方向成60。角且反向延長線恰好與MN相切,已知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

求:

①透明柱體的折射率;

②光在透明柱體中的傳播時間;

③MN圓弧所在圓的半徑.

解析(1)由題圖乙知/=0.6s時,質(zhì)點A的振動方向是向下的,由“上下坡

法”可知此波是沿x軸負方向傳播的,A對;由題圖甲知波長4=8m,由題圖

乙知該波的周期T=1.2s,所以該波的波速為o=4=1^m/s,B對;由波上各質(zhì)

點的振動情況可知此時質(zhì)點P向上振動,質(zhì)點Q向下振動,但尸離波峰距離大,

應(yīng)后回到平衡位置,C錯;因波傳播的是能量和波形,質(zhì)點本身并不隨波傳播,

D錯;0.6s是半個周期,所以質(zhì)點A通過的路程為s=2A=10cm,E對.

(2)①由題意可畫出如圖所示的光路圖,由圖知NDCO=ZOCB=NCBO

NDCO+NOCB+NCBO=180°

所以NC3O=60°

win60°

所以由折射率定義知透明柱體的折射率為n=.

sin(90—60)v

D

②由幾何關(guān)系知。。=,,BC=R

光在透明柱體中的傳播速度為。=:=筆

DCCB

所以光在透明柱體中的傳播時間為?=+=±^

③由幾何關(guān)系知,法線。。一定經(jīng)過出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與弧MN的切點

MN圓弧所在圓的半徑「=與

答案⑴ABE⑵①V5②^磬③f

4.(寶雞市二模)(1)(多選)如圖所示為t=0時刻兩列簡諧橫波的圖象(都剛好

形成了一個周期的波形),兩列波分別沿x軸正方向和負方向傳播,波源分別位

于x=-2m和x=12m處,兩列波的波速均為。=4m/s,波源的振幅均為A=2

cm.此刻平衡位置在x=2m和x=8m的P、。兩質(zhì)點剛開始振動.質(zhì)點M的平

衡位置處于x=5m處,下列關(guān)于各質(zhì)點運動情況的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質(zhì)點P、。沿y軸正向起振

B.f=0.75s時刻,質(zhì)點P、Q都運動到M點

C.r=ls時刻,質(zhì)點M的位移為+4cm

D.1=1s時刻,質(zhì)點M的位移為一4cm

E.兩列波相映后能發(fā)生干涉,且M點為振動加強區(qū),P點為振動減弱區(qū)

(2)如圖所示,已知半圓柱形玻璃磚的折射率為啦,半徑為R,長為",一組

與玻璃磚橫截面平行的光,射向玻璃磚,入射光與底面夾角45。,真空中光速為

c,求:

①經(jīng)玻璃磚折射后,從底面射出光的面積;

②這組平行光經(jīng)一次折射后,在玻璃成中沿直線傳播的最長時間.

解析(1)質(zhì)點P、。沿y軸負方向起振:質(zhì)點不隨波遷移;兩列波波長、波

速相同,故頻率相同,相遇后能發(fā)生穩(wěn)定干涉,且M點為振動加強區(qū),t=\s

時質(zhì)點M的位移為一4cm;P點到兩振源的距離之差為6cm,即1.5個波長,P

為振動減弱區(qū),故選ABC.

①號光為對著圓心。點入射的光,垂直微面到達。點,①號光左側(cè)的光全

部發(fā)生全反射,③號光線與圓周相切,折射后垂直射向底邊8,折射角為45。,

08長為/=坐尺

所以,透出光的面積S=/d=坐R”

②在玻璃磚中傳播最長時間的光為②號光

tin4501

②號光面。=咒母-=點此時折射角為30。

光程/2=舟=卡R,在玻璃磚中的光速。=乎。

答案(l)ABC⑵①坐Rd②手上

5.(1)如圖甲所示為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圖,濾光片為紅光

濾光片,測量頭為螺旋測微器.實驗時調(diào)節(jié)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一條亮

紋中心對齊,記錄為第一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然后同方向轉(zhuǎn)

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線對準第六條亮紋的中心,記下此時圖丙中手輪的示數(shù)

為mm.求得相鄰亮紋的間距為』x=mm,已知雙縫間距d為

1.5X10-4m,雙縫到屏的距離為/=0.800m,由計算式/=,求得紅光

波長為m(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尸白熾燈濾t光片f單縫專雙縫遮光筒*屏

A1

(2)(10分)一中間有小孔的小球與固定彈簧一端相連,彈簧另一端固定在墻壁

上,球和彈簧穿在光滑水平桿上,。點為小球的平衡位置,取。點為位移原點,

水平向右為位移的正方向建立直線坐標系.將小球拉到偏離O點右側(cè)4cm由靜

止釋放,經(jīng)過0.1s小球第一次經(jīng)過平衡位置.

(i)求小球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式;

(ii)將小球從右側(cè)最大位置釋放后經(jīng)過時間3小球經(jīng)過某一位置A點(A點

不是。點和最大位移點),則小球經(jīng)過其關(guān)于平衡位置的對稱點B時可能經(jīng)過了

多長時間?

解析(1)題圖乙中示數(shù)為2.320mm,題圖丙中示數(shù)為13.870mm,相鄰條

,13.870—2.320,、,、IXdAx

紋間距4x==2.310mm,由條紋間距公式4x=5,-f-rk=~j~,代

入數(shù)據(jù)解得2=4.3X10-7m.

(2)(i)小球從開始釋放的位移大小為振幅大小,A=4cm

小球從最大位移到第一次經(jīng)過平衡位置經(jīng)歷的時間為四分之一周期,7=0.4

2兀

s,則①=亍=5兀rad/s

則振動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表達式為x=4cos5兀f(cm)

(ii)如圖1所示,若A點在。點右側(cè),當小球向左經(jīng)過對稱點B時,有

方oK

It0.1ST|().1$T'?

I().1ST[0.1STt

圖1

4=〃T+2(0.1s-/)=0.4〃+0.2—2/(s)(〃=0,l,2,3,…)

若A點在。點右側(cè),當小球向右經(jīng)過對稱點B時,有

山=〃7+2(0.1s—f)+2/=0.4〃+0.2(s)(〃=0,1,2,3,…)

I().2ST/—().1sf—0.1s0.2ST?

().2ST/—0.1s0.1s0.2s—/

圖2

如圖2所示,若A點在。點左側(cè),當小球向右經(jīng)過對稱點8時,有

Jz=/iT+2(0.2s—r)+2(r—0.1s)=0.4n+0.2(s)(n=0,1,2,3,…)

若A點在。點左側(cè),當小球向左經(jīng)過對稱點8時,有

[f=〃T+4(0.2s—£)+2(1—0.1s)=0.4n+0.6—2Ks)(〃=0,1,2,3,…)

若A點在。點左側(cè),當小球向左經(jīng)過對稱點3時,有

J/=/iT+4(0.2s-/)+2(?-0.1s)=0.4〃+0.6—2r(s)=(〃=0,l,2,3,…)

答案⑴13.8702.310竿4.3X10-7⑵見解析

6.(1)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波速為。=4m/s.已知坐標原點(x=0)處質(zhì)

點的振動圖象如圖甲所示,1=0.45s時部分波形圖如圖乙所示.簡諧橫波的傳播

方向沿x軸(選填“正”或“負”)方向;尤=0處的質(zhì)點經(jīng)過0.6s時的

路程為m;r=0.45s時x=0處的質(zhì)點對應(yīng)的縱坐標為m.

(2)如圖所示,一玻璃棱柱,其截面邊長為2a的等邊三角形ABC,D點是

邊的中點,一束細光從。點射入棱柱,改變其入射方向,使進入棱柱的光恰

好在3c面發(fā)生全反射,玻璃棱柱對該光的折射率為霹,求:(sin15。=七盅)

(i)細光束在D點的入射角a的正弦值;

(ii)細光束從AC面射出的點離C點的距離.

解析由題圖甲、乙可知,x=0處的質(zhì)點在f=0.45s時沿y軸正方向振動,

則該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簡諧波的周期T=0.4s,波速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