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第九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山東省濟南市第九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山東省濟南市第九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山東省濟南市第九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山東省濟南市第九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試試卷PAGEPAGE1山東省濟南市第九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一、選擇題2019年7月,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礦工在當?shù)氐V區(qū)發(fā)現(xiàn)了完整的海王龍化石(如圖),這種海洋爬行動物生活在7000萬年前,它與裸子植物處于同一時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海王龍生存的地質年代是()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元古代2.關于海王龍生存的地質年代,描述正確的是()A.該階段發(fā)生了燕山運動B.地球鐵礦總儲量的60%成于該地質年代C.被稱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D.是魚類繁盛的時代〖答案〗1.B2.A〖解析〗【1題詳析】材料中海王龍生活在7000萬年前,屬于中生代(距今2.52億年一6600萬年),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題詳析】燕山運動發(fā)生于中生代,A正確;地球的鐵礦等金屬礦成礦時期是前寒武紀,B錯誤;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是早古生代的奧陶紀,C錯誤;魚類繁盛的時代是古生代的泥盆紀,D錯誤。所以選A?!尽狐c石成金』】地質年代是指地殼上不同時期的巖石和地層,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年齡)和順序。其中時間表述單位包括宙、代、紀、世、期、時,地層表述單位包括宇、界、系、統(tǒng)、階、帶。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fā)生的距今年齡,由于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絕對地質年代)。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帶著中國人的航天夢想,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實現(xiàn)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下圖是嫦娥四號運行軌道和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圖中天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天體系統(tǒng)屬于河外星系B.圖中天體系統(tǒng)和太陽系的級別相同C.嫦娥四號不是天體D.圖中天體系統(tǒng)是目前級別最低的4.嫦娥四號在奔月途中和著陸在月球上工作的過程中,受宇宙環(huán)境的影響()A.高溫影響飛行速度B.極光影響飛行方向C.晝夜溫差大影響設備運轉D.月球夜晚設備無法用電5.嫦娥四號從發(fā)射到進入奔月軌道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依次穿越地球大氣層的平流層、對流層、高層大氣B.在運行途中,不會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C.在飛行途中,大氣的溫度先降低后升高D.在飛行途中依次穿越對流層、臭氧層、電離層〖答案〗3.D4.C5.D〖解析〗【3題詳析】圖中所給的天體系統(tǒng)是地月系,是目前級別最低的,屬于太陽系,屬于銀河系,A、B錯,D正確;天體是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嫦娥四號已發(fā)射成功,地球大氣層之外,在一定軌道上運轉,屬于人造天體,C錯誤。故選D?!?題詳析】月球沒有大氣層,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等,月球的一個晝夜就是農歷中的一個月(平均29.5天),晝、夜時間達半個月,月晝溫度很高,月夜溫度很低,晝夜溫差大,會影響設備運轉,C正確。高溫會影響設備不會影響飛行速度,A錯;極光是由太陽風和地球磁場中的高能粒子與高層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相互撞擊所產生的氣體發(fā)光,月球沒有大氣,沒有極光,B錯。嫦娥四號上的月球車配置兩種能源系統(tǒng),一是兩翼的太陽能面板,可在白天時進行發(fā)電。二是钚238同位素溫差發(fā)電器(核電池),發(fā)電的同時提供源源不斷的熱量,以抵抗月球上最低零下196℃的低溫。D錯。故選C?!?題詳析】嫦娥四號從發(fā)射到進入奔月軌道前,依次穿越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高層大氣(電離層),A錯D對;在運行途中,會受到太陽活動時大量帶電粒子流的影響,B錯;飛行途中,大氣的溫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C錯。故選D。下圖為北半球年太陽輻射總量隨緯度的分布柱狀圖(可能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削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和云的削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影響可能總輻射的主導因素是()A.洋流B.地形C.氣候D.緯度7.導致圖中最大有效總輻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緯度高,白晝時間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②多晴天,云層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③緯度低,太陽高度大,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④云層厚,保溫效應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答案〗6.D7.B〖解析〗【6題詳析】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有緯度、海拔、天氣等可能總輻射量是考慮了受大氣削弱,有效總輻射量是考慮了受大氣和云的削弱。直接根據圖“可能總輻射量”的基本分布規(guī)律:自低緯向高緯遞減,故判斷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緯度。D對。故選D?!?題詳析】讀圖,圖中最大有效總輻射量在北緯20°左右,有效總輻射量是考慮了受大氣和云的削弱。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經過大氣的路徑短,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北緯20°左右熱帶沙漠氣候晴天多,云層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②③正確,B正確,①④錯誤,ACD錯誤。故選B。2019年3月15日18時05分,山西省臨汾市鄉(xiāng)寧縣棗嶺鄉(xiāng)發(fā)生山體滑坡,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傷,衛(wèi)生院、住宅樓等多個建筑物垮塌,直接經濟損失達七百多萬元?;聟^(qū)地處黃土斜坡,高70m,坡度45°,在40m處存在一層粉質粘土,滲透性較差。本地區(qū)降水集中在每年5一10月份。下圖是滑坡地區(qū)概覽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此次滑坡災害產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①地形坡度較陡②降水集中,黃土垮塌③斜坡頂建筑物分布密集④粉質粘土形成軟弱面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9.在滑坡防御中,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可以()A.分析滑坡規(guī)律B.精準監(jiān)測滑坡體的移動并預警C.獲取某時刻滑坡圖像D.評估滑坡災情〖答案〗8.A9.B〖解析〗【8題詳析】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知道滑坡區(qū)滑坡的坡度為45度,地形坡度較大,①正確?;掳l(fā)生的時間為3月,本地區(qū)降水集中的時間是每年5~10月份,故本次滑坡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降水集中,②錯誤。從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滑坡處,衛(wèi)生院、住宅等多個建筑垮塌,可以推測此次滑坡坡頂?shù)慕ㄖ飻?shù)量較多,分布較為密集,③正確。在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滑坡在40米處存有一層粉質粘土,滲透性較差,會導致地表的下滲水在此處長期積壓,引發(fā)滑坡,④正確。①③④正確,故選A?!?題詳析】北斗衛(wèi)星定位導航系統(tǒng),其主要的職能為定位、導航。分析滑坡規(guī)律,評估滑坡災情這些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的功能,排除A、D選項。精準監(jiān)測滑坡體的移動并預警,是可以由定位導航系統(tǒng)中的定位功能來獲得,B選項正確。實時獲取滑坡圖像是遙感(RS)的功能,C選項錯誤。故選B。【『點石成金』】RS實際上就是從空間俯視得到的照片,遙感圖的形式呈現(xiàn),因此凡是涉及到實時監(jiān)測某地理事物的變化的一般可以認為是RS;GNSS是測量高度、定位的,因此涉及測量和定位的字眼的都可以是GNSS;GIS就是地理專業(yè)軟件,它作用是決策,因此得出什么結論之類的就可以算GIS。團狀福祿草(下圖)為多年生墊狀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11厘米,直徑10-15厘米主根粗壯,木質化。莖圓柱形,緊密叢生,基部木質化。葉片細小呈鉆形,葉片密集成覆瓦狀排列(葉片邊緣彼此覆蓋)。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10.推斷團狀福祿草主要分布在()A.東北平原B.青藏高原C.黃土高原D.云貴高原11.團狀福祿草生存環(huán)境特征分析正確的是()①主根粗壯木質化可以防風②葉片密集利于蒸發(fā)散熱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強風④葉片覆瓦狀排列可保溫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10.B11.A〖解析〗【10題詳析】根據材料福祿草的植株特征,可以判斷福祿草屬于高山草甸,團狀福祿草主要分布區(qū)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對較高的山地上,福祿草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較小,原因是這些地方海拔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較小,B正確,ACD錯誤。故選B?!?1題詳析】團狀福祿草屬于高山草甸,在高海拔地區(qū)生存,熱量條件差,蒸發(fā)弱,故其不可能葉片密集利于蒸發(fā)散熱,②錯誤;高海拔地區(qū)風力強勁,氣溫較低,熱量條件差,主根粗壯木質化可以防風,葉片覆瓦狀排列可保溫,據圖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強風,①③④正確,故選A。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開的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飾約方大會上,中國正式宣布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而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國,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下圖為5個國家公園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關于5個國家公園的地理特征敘述正確的是()A.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土壤肥沃B.武夷山、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植被以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為主C.三江源國家公園土壤發(fā)育差D.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植被以溫帶草原為主13.造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熱量B.水分C.海拔D.海陸位置〖答案〗12.C13.A〖解析〗【12題詳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土壤貧瘠,雨水流失嚴重,植物生長茂盛,對養(yǎng)分吸收多,氣溫高,有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機質含量少,A錯誤;武夷山、大熊貓國家公園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其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B錯誤;三江源國家公園海拔高,氣溫低,形成地質年代較晚,土壤發(fā)育較差,C正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植被是森林,以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為主,D錯誤。故選C?!?3題詳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在海南省,屬于熱帶,武夷山國家公園在福建省,屬于亞熱帶,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在東北地區(qū),屬于溫帶,故導致其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熱量,A正確;水分、海拔和海陸位置均不是其植被差異的主導因素,BCD錯誤。故選A。福壽溝是我國宋代時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統(tǒng)之一,它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老城區(qū)地下,是贛州古城地下的大規(guī)模古代磚石排水溝管系統(tǒng)。下圖是福壽溝工作原理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福壽溝的建設主要影響了水循環(huán)中的()A.蒸發(fā)B.降水C.水汽輸送D.徑流15.圖中水窗應()A.城內水塘水位上漲時開啟B.城外護城壕水位上漲時開啟C.主干溝比城外護城壕水位高時開啟D.城外護城壕比主干溝水位高時時開啟16.福壽溝的建設,對城市的作用是()A.減輕城市內澇B.降低地下水位C.加劇熱島效應D.解決缺水問題〖答案〗14.D15.C16.A〖解析〗【14題詳析】福壽溝的建設通過下滲增加了地下徑流,減少了地表徑流,福壽溝的建設主要影響了水循環(huán)中的徑流,D正確。蒸發(fā)會增加,但影響不如徑流大;降水、水汽輸送影響較小,ABC錯誤。故選D?!?5題詳析】福壽溝運用水力學原理,城外護城壕水位上漲時,利用水力將水窗自動關閉,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則借水窗內主干溝之水力將水窗沖開,利于排水,因此圖中水窗應主干溝比城外護城壕水位高時開啟,C正確。城內水塘水位上漲時開啟過早;城外護城壕水位上漲時開啟、城外護城壕比主干溝水位高時時開啟會把水倒灌入城;ABD錯誤。故選C?!?6題詳析】福壽溝利用地勢高差,連通城內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墻處的水窗;以單向水窗阻擋贛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時向贛江排澇。福壽溝的建設對城市的作用是減輕城市內澇,A正確。福壽溝的建設可能會增加地下水位;緩解熱島效應;緩解缺水問題,BCD錯誤。故選A?!尽狐c石成金』】福壽溝建設了12個防止洪水季節(jié)江水倒灌,造成城內內澇災害的水窗,這種水窗結構由外閘門、度龍橋、內閘門和調節(jié)池四部分組成,主要是運用水力學原理,江水上漲時,利用水力將外閘門自動關閉,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則借水窗內溝道之水力將內閘門沖開。下圖為萊蕪雪野湖沿湖區(qū)域某時刻測得的湖陸風垂直結構示意圖,圖中①處右側彩旗隨風飄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據圖可知,此時()A.①處為陸風,觀測時為夜晚B.②處可能為陰雨天氣C.①處為湖風,觀測時為夜晚D.④處盛行上升氣流18.對①、③兩處風力大小的判斷,正確的是()A.①處風力大,因為①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B.①處風力大,因為①處摩擦力小C.③處風力大,因為③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D.③處風力大,因為③處摩擦力小〖答案〗17.D18.D〖解析〗【17題詳析】讀圖根據彩旗隨風飄揚的方向,判斷出風是由湖面吹向陸地,吹湖風。應為白天,白天陸地增溫快,近地面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可能為陰雨天氣;而湖面增溫慢,氣溫低,盛行下沉氣流,可能為晴天。D正確。故選D?!?8題詳析】①③是同一地點的近地面和高空的風,①是近地面的風,會受到地面和空氣之間及運動狀況不同的空氣層間的摩擦力的影響,而③是高空的風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③處風力大,D正確。故選D?!尽狐c石成金』】湖陸風是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xiàn)象。下圖示意我國某河流上游剖面,甲、乙、丙、丁為四個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積物均為河流沉積物,經測定甲、乙、兩三個平坦面形成所經歷的時間長度基本一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甲乙丙三個平坦而上堆積物顆粒直徑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無法確定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隨著四個平坦面的形成,河床位置自東南向西北移動B.每一個平坦面的形成過程中,地殼都呈間歇性上升C.面積仍在擴大的平坦面是丁D.乙平坦面形成時期水土上流失最為嚴重〖答案〗19.D20.B〖解析〗【19題詳析】對應甲、乙、丙、丁四個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積物均為河流沉積物。一般堆積物顆粒直徑的大小與河流流速流量相關,流速流量越大,河流的搬運作用強,堆積物的顆粒越大。河流流速流量跟地勢起伏落差以及降水季節(jié)變化有關,但根據材料和圖無法確定。D正確。故選D?!?0題詳析】圖示河流位于我國,指向標指向東南方,說明

河流河床的西北側較陡,說明西北側侵蝕嚴重東南側堆積,河床不斷向西北移動;A對,圖示河流有四級階地,河流階地的形成是地殼運動和流水作用的結果;當?shù)貧ぬ龝r河流落差大,流速加快,下蝕作用明顯,當?shù)貧て椒€(wěn)時,堆積作用為主,形成階地。4個平坦面,說明河流所在區(qū)域地殼間歇性抬升,但每個平坦面的形成過程中,是河流堆積;B錯;丁位于豐水期水位之下,說明豐水期河水僅能淹沒丁,因此堆積物還會繼續(xù)在此沉積,丁的面積仍在擴大。C對。圖中顯示乙平坦面厚度最大,三個平坦面形成所經歷的時間長度一致,說明乙形成時期(地殼抬升時)河流落差大,流流速最快,坡面徑流的沖刷能力最強,水土流失最嚴重。D對。故選B。如圖表示某海域表層海水年平均等溫線分布圖,圖中虛線表示流經該海區(qū)的洋流,b、c處于同一緯度,a、d處于同一緯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由圖可知()A.c是北半球暖流B.b是南半球暖流C.a是北半球寒流D.d是南半球寒流22.對該海域表層海水的鹽度及密度大小,判斷正確的是()A.a海域與d海域的鹽度大小相同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C.b海域鹽度小于c海域鹽度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23.關于圖示洋流對人類活動影響,描述正確的是()①甲處可形成漁場,原因是處于寒、暖流交匯處②乙處可形成漁場,原因是處于寒、暖流交匯③輪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④大型油輪在d海域漏濁污染范圍會擴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21.A22.C23.B〖解析〗【21題詳析】讀圖根據等溫線的數(shù)值自南向北遞減,判斷出該海域位于北半球。根據洋流的流向與等溫線的彎曲方向可知,a是暖流,b是寒流,c是暖流,d是寒流,A正確,BCD錯誤。所以選A?!?2題詳析】同一緯度外海影響鹽度的因素:主要考慮洋流因素,暖流流經,蒸發(fā)量大,鹽度大;寒流流經,蒸發(fā)量小,鹽度小。b、c處在同緯度地區(qū),c處有暖流流經,b處有寒流流經,故鹽度b<c,C正確;a、d處在同緯度地區(qū),a處有暖流流經,d處有寒流流經,故鹽度d<a,A錯誤。密度的影響因素:不同緯度地區(qū),主要考慮緯度因素,緯度越低,溫度越高,密度越??;處于同一緯度考慮洋流因素,暖流流經溫度高,密度小,寒流流經溫度低,密度大。a處緯度比b處低,d處緯度比c處低,故密度a<b,d<c,B和D錯誤。所以選C。【23題詳析】甲處位于寒暖流交匯處,可形成漁場,①正確;乙處沒有寒暖流交匯,②錯誤;洋流對航行的影響,順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③錯誤;洋流有利于加快污染物的凈化速度,但擴大了污染范圍,④正確。所以選B?!尽狐c石成金』】讀圖技巧判斷洋流的寒暖性質和半球位置:1、依據等溫線的數(shù)值變化規(guī)律,確定洋流所處的半球。若等溫線數(shù)值自南向北遞減,則位于北半球;反之則位于南半球。2、畫出洋流運動的方向。洋流運動方向與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3、由水溫高處流向水溫低處的洋流為暖流,反之則為寒流。雅丹是一種典型風蝕地貌,廣泛分布于地球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羅布泊地區(qū)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北靠天山支脈庫魯克塔格,南臨阿爾金山,雅丹較為低矮,高度多在1m以下。下圖是雅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據圖推測羅布泊雅丹形成的主導風向是()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25.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順序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答案〗24.B25.C〖解析〗【24題詳析】雅丹地貌受風力侵蝕作用形成,溝槽、壟脊走向與當?shù)氐氖⑿酗L向一致,結合圖中方向指示標信息可知,該區(qū)域主要盛行東北-西南風,該區(qū)域位于我國內陸盆地,應靠近我國冬季風發(fā)源地,當?shù)氐氖⑿酗L向應為東北,B正確。故選B。【25題詳析】羅布泊所在地區(qū)氣候干旱,蒸發(fā)旺盛,大風天氣多;羅布泊干涸,湖底地面出現(xiàn)裂隙;初成期:盛行風(東北風)沿裂隙侵蝕偏軟巖層,風蝕溝槽形成,槽間出現(xiàn)圓丘狀地貌;青年期:隨著風蝕作用增強,溝槽持續(xù)加深展寬,槽間形成流線狀壟地;成熟期:風蝕作用持續(xù)增強,流線狀轉變?yōu)殚L壟狀,形成典型雅丹地貌。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順序依次是③①④②,C正確。故選C。【『點石成金』】羅布泊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風力強勁,持續(xù)強勁的風力侵蝕作用和偶爾的流水侵蝕作用強烈。二、非選擇題2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據估算,在氣溫低于或等于一4℃條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以此海冰生成速度,不同海域海冰可開采次數(shù)存在差異。海水在低溫環(huán)境中發(fā)生凍結時,一部分來不及排出冰體的高濃度鹽水被包裹在冰塊內部。海冰淡化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將高濃度鹽水從海冰中分離出來。研究表明,經過處理的海冰符合淡水標準,而且成本低于直接淡化海水。下圖是渤海海冰預報示意圖。(1)據圖可知渤海海冰資源比較豐富的城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2)推測渤海海冰可開采次數(shù)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并列舉其主要影響因素。(3)從供需、環(huán)境角度,論證京津冀地區(qū)淡化海冰生產淡水的利與弊?!即鸢浮剑?)葫蘆島營口(2)分布規(guī)律:由南向北增多;由海向岸增多。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海域形狀。(3)利:渤海海冰資源豐富,京津冀地區(qū)人口密集,工農業(yè)發(fā)達,淡水需求量大,利于緩解水資源短缺。弊:海冰資源的季節(jié)性很強(或海冰生產不穩(wěn)定),大量開采海冰會導致海水鹽度升高,影響海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海水淡化產生大量高濃度鹽水,如處理不當,會對沿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冀馕觥奖绢}以海冰以及渤海海冰預報示意圖為材料,涉及海水性質、以及海洋資源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圖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用分析能力,體現(xiàn)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以及人地協(xié)調觀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小問1詳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營口市和葫蘆島市的海冰范圍較大,且最大冰厚較厚,所以這兩個城市的海冰資源比較豐富?!拘?詳析】緯度越高氣溫越低,低溫期持續(xù)時間越長,海冰越厚。大陸附近,海水較淺,海水體積較小,易結冰且結冰期更長。封閉海域收陸地影響更強,更易結冰。因此其分布規(guī)律是由南向北增多;由海向岸增多。影響因素主要是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海域形狀?!拘?詳析】從供需角度看,京津冀地區(qū)海冰淡化的利處:渤海海冰資源豐富,距離近,而京津冀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人口數(shù)量較多,工農業(yè)發(fā)展水平較高,淡水的需求量較大,水資源短缺嚴重,淡化海冰生產淡水可以緩解水資源短缺。從環(huán)境角度看,京津重地區(qū)海冰淡化的弊端:海冰資源的季節(jié)性很強,只能在冬季供應,供應不穩(wěn)定;大量開采海冰會導致海水鹽度升高,影響海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及生物生存,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海水淡化產生大量高濃度鹽水,如處理不當,會加劇鹽堿化,造成嚴重的污染,會對沿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2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云臺山雄踞于太行山脈南端。其海拔1381米的頂峰上,分布著大小不一的溶洞;但在山腳下,卻分布著大規(guī)模的峽谷地貌。既有壯觀的峽谷又有奇特的溶澗,峽谷和溶洞發(fā)育于同一座山上,這種地貌被科學家們稱為云臺地貌。從山腳到山頂,云臺山呈現(xiàn)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地貌特點,是云臺地貌與眾不同的特點。材料二我國部分區(qū)域的地貌景觀圖片(見下圖)。(1)云臺山頂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屬于__________地貌,這類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形區(qū))是由_________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這類地貌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態(tài)。(2)材料二中的B、C圖片分別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B圖片所屬地貌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有哪些?(3)說明A圖所屬地貌類型對土壤或水資源產生的影響(任選一個角度作答)。〖答案〗(1)喀斯特(巖溶)云貴高原流水溶蝕峰林、峰叢、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筍、石鐘乳。(2)風蝕(風沙、雅丹)地貌冰川(冰蝕)風力侵蝕自然環(huán)境特征:氣候干旱,風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廣布:河流稀少,多內流河;多風沙地貌:土壤貧瘠。(3)土壤:土層薄,土壤貧瘠,易水土流失產生石漠化。水資源:地表水易滲漏,轉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資源短缺?!冀馕觥剑?)云臺山頂峰大小不一的溶洞,溶洞屬于喀斯特(巖溶)地貌景觀。這類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是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這類地貌還有峰林、峰叢、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筍、石鐘乳等形態(tài)。(2)材料二中的B圖片是風蝕地貌,C圖片屬于冰川(冰蝕)地貌,B圖片所屬地貌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有氣候干旱,風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廣布;河流稀少,多內流河;多風沙地貌;土壤貧瘠。(3)說明A圖所屬地貌類型是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對土壤侵蝕作用強,導致土層變薄,土壤養(yǎng)分流失,土壤貧瘠,易水土流失產生石漠化。地表裂隙多,多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地表水易滲漏,轉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資源短缺。2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某科研小組對湖南省東部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114°E、28°N)展開土壤、植被調查??蒲行〗M發(fā)現(xiàn),大圍山土壤有機質含量受多種因素影響發(fā)生變化,低海拔地區(qū)大面積的天然林被改造為人工林、果園,中海拔地區(qū)坡陡谷深,高海拔地區(qū)植被較豐茂。下左圖為該科研小組獲得土壤有機質含量分布圖。(1)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推斷大圍山的植被和土壤類型的垂直分布,完成右上圖填空(只填字母)。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溫帶落葉闊葉林C.紅壤D.草甸土(2)描述大圍山土壤有機質含量隨海拔升高的變化特征。(3)分析大圍山土壤有機質含量隨海拔升高變化的原因?!即鸢浮剑?)〖答案〗見下圖(2)海拔0~1000米,土壤有機質含量隨海拔升高逐漸降低;海拔1000米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迅速升高。(3)大圍山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暖濕潤、多雨,植物生長茂密,每年有大量有機物回歸土壤,加之土壤潮濕呈嫌氣狀態(tài),有機物積累多,分解少,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隨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土層變薄,植物生長量變少,有機質積累減少,土壤有機質含量變低;海拔1000米以上地區(qū),植被較豐茂,氣溫較低,有機質不易分解,土壤有機質含量迅速升高?!冀馕觥奖敬箢}以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陸地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對應的土壤類型、大圍山土壤有機質含量隨海拔升高的變化特征、影響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因素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拘?詳析】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湖南省東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土壤為紅壤。隨著海拔升高,水熱條件變差,植被演化為溫帶落葉闊葉林。高海拔地區(qū),在高山草甸灌叢和松林植被下發(fā)育了草甸土。如圖:【小問2詳析】在回答過程中注意限定詞,要從“大圍山土壤有機質含量隨海拔升高的變化特征”角度作答。讀圖可知,大圍山土壤有機質含量隨海拔升高先降低,海拔1000米以上,迅速升高?!拘?詳析】影響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因素主要從氣候、海拔、土壤砂粘比、耕作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大圍山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暖濕潤、多雨,植物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枝繁葉茂,每年有大量有機物回歸土壤;土壤為紅壤,土質黏重,持水量大,通透性差,有利于有機質積累,有機物積累多,分解少,且有大面積的天然林被改造為人工林、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由材料“中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