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四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D/wKhkGWV9mLmAXLDwAAKtlu7PNVw149.jpg)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四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D/wKhkGWV9mLmAXLDwAAKtlu7PNVw1492.jpg)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四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D/wKhkGWV9mLmAXLDwAAKtlu7PNVw1493.jpg)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四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D/wKhkGWV9mLmAXLDwAAKtlu7PNVw1494.jpg)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四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D/wKhkGWV9mLmAXLDwAAKtlu7PNVw14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四篇)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篇一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后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勞、節(jié)儉的作風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xiàn)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yè)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6
爸爸告訴我:“中國是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禮儀大國,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好的家風、家訓,不僅傳承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更能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綜合水平。
“百善孝為先”,在我出生剛六個半月時爺爺就得腦血栓癱瘓在床。從我記事起,就看見爸爸,媽媽每天累呼呼下班回家后,還要照顧我和爺爺,奶奶也是忙里忙外的,都沒人陪我玩,我就很生氣地問奶奶:“為什么你們每天都這么忙”?奶奶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還小,爺爺又生病了,都需要大家的照顧”。我聽后堅定地跟奶奶保證:“也要像爸爸和媽媽一樣照顧爺爺奶奶,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現(xiàn)在,每天下學回家我都會給爺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看到后都夸我:“孩子真是長大了”。
記得我上一年級時,有一次因為和同桌都在課桌上亂畫被老師留校了,等到媽媽和同桌的媽媽來教室接我們時,同桌突然大哭起來,他媽媽就趕緊哄他,并幫他一塊擦桌子,而我媽媽卻站在那,臉色特別陰沉,用嚴厲的目光瞪著我,我也賭氣地自己擦起桌子來?;氐郊液?,媽媽讓我站到墻邊,很認真地對我說:“做錯事就應該敢于承認,做一個知錯能改的好孩子”。后來,我也慢慢理解了媽媽所說的話,嚴格的家訓引導我成為一個有素質教養(yǎng)的人。
同學們,今天我們是家長的寶貝,明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大家一定要學會尊老愛幼,遵紀守法,努力學習做一個對家庭,對祖國有用的人!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7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給家中后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也是這個家庭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更是社會這個大家庭傳揚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先決條件。下面我介紹一下我們家的家風吧!
爸爸經(jīng)常跟我說“百善孝為先”。讓我最難忘的是我6歲那年,那是剛過完年,最疼我的爺爺突發(fā)腦出血住院了,一住就是兩個月。我們一大家人每天都要輪換著守在醫(yī)院。不得已姥爺每天送我上幼兒園,我?guī)缀跻粋€禮拜才能看到爸爸媽媽。過了一段時間爺爺終于出院了,可是成了偏癱,生活不能自理。爸爸的身上便多了份責任,每天要伺候生病的爺爺。還記得爸爸每次給爺爺洗完澡,他自己也都會出一身大汗,尤其是在夏天,那種滋味可想而之??粗褲裢溉淼陌职?,我暗下決心也要幫著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著奶奶和爸爸臉上的笑容,我才真正體會到“孝”的含義。
爸爸還說過“人無信則不立”。他規(guī)定我每個星期六、星期日只能玩一個小時的電腦。開始的時候我記不住時間,而且經(jīng)常也忘了時間。后來爸爸說事不過三,提醒了我三次后,我想到了個辦法:上鬧鐘,時間一到,鬧鈴一響,我立馬關電腦,洗腳睡覺。從此后爸爸媽媽在玩的方面對我很放心。
父母的言行舉止,總能影響到孩子,優(yōu)秀的品質就是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培養(yǎng)起來的。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他讓我從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我覺得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8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币簿褪钦f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要守信、要誠實。
家人們從小就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三年級的寒假,因為放寒假爸爸允許我每兩天玩半個小時電腦,但是每次每次不得超過15分鐘??墒敲看伟职纸形谊P電腦我都慢吞吞的想:能多玩一會是一會,能多看一會是一會。爸爸很嚴肅的收起了電腦并對我語重心長地說:“要守信,你現(xiàn)在不守信用讓別人不相信你說的話、你做的事情。長大后你到社會上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人要是讓被別人不相信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p>
媽媽教育我要誠實。因為人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早上起床后,我很不愛吃早飯。不管媽媽準備多么豐盛的飯菜還是面包、蛋糕,我都不愛吃,甚至我都不愿意看。媽媽早上叫我吃飯,我也不答應。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早上媽媽不看著我吃飯,我吃飯時媽媽去收拾屋子。我趕緊把早上媽媽給我準備的蛋糕倒進垃圾桶,把垃圾扔掉回頭告訴媽媽我吃飽了。媽媽發(fā)現(xiàn)我說謊了,表情嚴肅的對我說:“你現(xiàn)在才多大,你就不誠實。如果你把自己身上的毛病改掉長期這樣就沒有人相信你,你愿意別人都不相信你,都不跟玩,不跟你一起學習老師和同學都不理你,好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守信、誠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也要發(fā)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于我們的祖先,不愧是一個繼承者。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9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深深銘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guī),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說到這,我腦海中不禁涌現(xiàn)出親人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要勤學,要上進,要誠實,要善良,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小時候,我挑食,不愛吃青菜,還常常剩飯。媽媽教育我說:“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糧食是農民伯伯一點點種出來的,不能浪費?!睆哪且豢唐?,我知道了要“勤儉節(jié)約”。
我上小學了,我們家隆重的召開一次家庭會議,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你就要上一年級了。爺爺希望你記住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yǎng)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xiàn)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p>
我家的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guī)是勤儉節(jié)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我相信,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樹立優(yōu)良的家風,繼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傳遞“正能量”,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和諧美好,國家、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10
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有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至今,可謂是國有國風,家有家風,正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家園,
百善孝為先,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們家,家訓的第一條。但有一次家里來了好多客人,媽媽做了好多好吃的,其中那個紅燒肉是我最愛吃的,還沒等長輩們動筷子,我就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放在了嘴里,誰知平時善良、溫柔媽媽,這時看見了我的樣子狠狠的說:“孩子,長輩沒動筷子,你就不能吃!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這個道理難道你不懂嗎?”這時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知道自己錯了。從此以后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我都會讓長輩們先吃。
尊老愛幼更是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記得上次我和媽媽乘坐公交車,車上人不多,但是過了一會,車上人越來越多,這時上來一位阿姨抱著孩子,我毫不猶豫站起來,大聲的說:“阿姨您坐”。阿姨感激的說:謝謝你小朋友!“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時我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乘客們也像我投去了贊許的眼神,媽媽也在一旁給我豎起了大拇指!這時我想起了家風,媽媽經(jīng)常給我講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關愛這樣我們彼此心里才會感到甜蜜和溫暖。這時我的心里暖暖的。
好的家風是孩子的財富,它充滿了正能量,激勵孩子們健康成長,好的家風傳遞正能量使我們社會風氣更加純潔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會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中國夢定能早日實現(xiàn)。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11
什么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素質和教養(yǎng),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它是一個家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我的家風是什么?我開始追憶、思索。
“百善孝為先”
孝敬父母是人類最樸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是創(chuàng)建和睦家庭,進而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和母親背奶奶上墳的情形總會不時浮現(xiàn)。那時我剛上小學,我們一家去給爺爺上墳,山有些陡,奶奶是小腳,加上她年近70,沒法再爬山下坡,父親和母親就輪換著背奶奶,媽媽常年在家干農活,體力好,背奶奶的次數(shù)又多些。我上五年級時,奶奶還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等你媽媽老了走不動時,你可要背你媽媽呀!”奶奶生育9個孩子,子女成家后,她獨自生活,幾個兒子共同贍養(yǎng)。在6個兒媳婦中,我母親最孝奶奶,她穿的繡花鞋和系的圍腰全是母親做的??p年過節(jié)或平時家里有好吃的菜,一定叫上奶奶一同吃。
如今父親和母親也年過70,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給他們洗洗衣被,收拾收拾屋子。如有病痛,我和丈夫就送他們去醫(yī)院。我常想,父母年輕時不但要撫養(yǎng)我們成長,而且還搞家庭建設,吃了不少苦,現(xiàn)在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安度好晚年。我的兒子現(xiàn)在安徽讀大學,每個星期都給外公、外婆打電話,放假回家,第一時間就是看望他們,樂得倆位老人心里甜蜜蜜的,夸孩子懂事、省心。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品德。感恩使我們在困難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fā)我們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我上小學在農村,那時家里窮,父親的工資低,母親一人在生產隊“苦公分”,上有奶奶和外婆要贍養(yǎng),下有我和弟弟在撫養(yǎng),加之還蓋房子,真是苦夠吃不夠。蓋房那會兒要請人,村民們很樸實,也體諒我們不收工錢,母親過意不去,晚上幫人做針線活,比如繡花、做鞋、補衣服,有時幫人家寫信來給予回報。
我和弟弟參加工作后,家里的日子有了好轉,母親時常提起困難時幫助、支持和關心過我們的那些人,她常念叨:“蓋房時三叔和大哥幫抬石頭,李大爺、阿國叔幫砌石腳,二姑爹趕著騾子幫馱瓦并且還資助我家大米……”這些年來,父母住在縣城,雖然他們年紀大了,但仍然進行著能力范圍內的感恩,李大爺病了癱瘓在床,回村里看過幾次;二姑爹的大兒子生病住院,又找醫(yī)生又送飯;六哥的小兒子考上大學,回去祝賀……知道村里有人來看病住院就主動去探望,村里誰家進城辦事,需要幫忙,他們盡力而為。
農歷正月十五的龍燈盛會“鬧花燈”,是我們密祉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父母每年都回村里支持這項公益活動,與當“燈頭”的家庭一起籌備十五要出的龍燈和表演的節(jié)目。母親參加各式彩燈的扎裱,父親創(chuàng)作花燈節(jié)目,老倆個從早忙到晚,不亦樂乎。母親說:“一村人就是一家人,雖然人家不望著我們感恩回報,但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自己就活得輕松,愉快、踏實?!笔前。鋵嵏卸鳠o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要感恩的不僅是父母、親朋好友、老師、同事,還有更多的曾經(jīng)幫助過的那些人。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的一切;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求回報。
“成由勤儉敗由奢”
勤儉節(jié)約是一種公認的好習慣,更是一種美德。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和弟弟,只有勤勞、節(jié)儉日子才能過得好,安逸享樂將一事無成。父親在單位上班,母親在農村,家里的所有農活都得母親一人扛著。記得在生產隊勞動時,母親為了多增加公分,包挖過一畝多豆田。因豆田很硬,難挖,所以大多由壯年男子或耕牛來犁公分就高,可由于公分高,母親一個女人家,天還沒亮就去挖,直到天黑才回家。家里第一次蓋房子時,部分石頭是母親利用生產隊勞動之余的早晚到村后的石場背的,她能背的就背,背不了的請人抬。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后,母親特別高興,因自家的承包田,自己作主,不受制約,該種的種上,管理跟上,她種的莊稼年年豐收,從此家里就有了吃不完的糧食。
“浪費無底洞,坐吃要山空”、“粗茶淡飯、細水長流”是母親時常講的一些諺語。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弟弟買,因多年來他們形成節(jié)儉習慣,認為不破不漏就行,不必有多好,干凈就行,有時我們不穿的還拿去穿,說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床單、被套,母親“改造”后繼續(xù)用。一天吃不完的飯菜,第二天接著吃……我對父母說:如今家里生活條件好了,該是享受的時候,不要過多節(jié)約,該穿該吃的都不缺。但他們仍然很節(jié)儉?;叵敫改笍?0歲起到60歲,在農村老家蓋過兩次房子,縣城買了一套住房,不靠勤勞、節(jié)儉,拿什么蓋?
父母勤儉的好習慣不僅影響我們姐弟,也讓我們的下一代受益。我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yè)只用過兩個書包,高中三年學校統(tǒng)一定制的校服就買過一套,畢業(yè)時我數(shù)數(shù)上衣的補丁共有三個,左右肩各一個,恰好是背書包的位置,袖子上一個,都是我用同色面料從里面添補上的。每月生活費約400元,錢不亂花,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到學校求學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說,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錢。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謙虛就是不自滿,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態(tài)度,也是品行和修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父母常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些話都說明了謙虛對于成長的重要性。因為只有謙虛才能不斷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識而能不斷進步,驕傲自滿只能停步不前。父親是彌渡縣花燈團退而不休的老職工,好學、敬業(yè)、能吃苦,一輩子酷愛他的音樂事業(yè)。至今,只要團里有大型節(jié)目參演,仍請他寫音樂、作指揮,大型花燈表演劇《正月十五鬧花燈》等劇目的音樂榮獲省州文藝匯演音樂創(chuàng)作獎。目前,71歲的父親,還忙于收集整理《彌渡縣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工作。母親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只讀過兩年書。但她從小喜愛刺繡,且一直努力自學,她繡的裹背、枕頭、繡花鞋是我們家困難那個年頭的生活來源之一。后來家里經(jīng)濟條件好了,不需要她再做繡品幫補了,但她仍堅持刺繡,她繡的《老壽仙》、《八仙》、古式裹背等先后獲得了“大理州民間藝術大師”稱號、“云南省民族民間美術藝人”。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也滲透在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工作中。
“和為貴、諧為美”
父母用“遠親不如近鄰”來教育我們和鄰居要和睦相處,鄰居與我們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能做到相互關心,相互諒解,那就給自己和他人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記得小時候到縣城找父親,那時他住的是一幢瓦樓房,父親住樓上,上下是木樓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樓板上,父親一定要批評,因會影響鄰居。
成家多年來,我謹記父親的教導,如今我與鄒家、趙家做鄰居,幾年來,我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只要有機會在一塊都有講不完的話,說不完的家事,十分開心。鄒家在房頂上種了蔬菜,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菜,總是熱情的送上門或讓我去采摘。有時我從兩家之間約1米高的隔墻上爬過去,把需要的菜采過來,綠色環(huán)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著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
在我們幾家的大門前是一條6米寬的通道,用于停放車輛,沒有清潔工來清掃,于是我們三家都“爭”著打掃,數(shù)趙家最勤快,經(jīng)常一大早就掃完,我家成了落后分子。我深深體會到能結為鄰居是種緣份,鄰里之間的友好關系是社會和諧環(huán)境中的一朵鮮花,這朵鮮花需要大家澆水呵護,才能枝繁葉茂,連成大片花圃,整個社會才能更加美麗和諧、溫馨。
點點滴滴的回憶,讓我對父母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愛我家。然而,沒有國哪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千萬個家庭有好的家風,國家就和諧穩(wěn)定、蓬勃向上、國富民強。讓我們重視家風、端正家風、涵養(yǎng)家風,共同創(chuàng)建社會文明新風。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12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tǒng)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fā)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于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fā)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chuàng)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jīng)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shù)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jīng)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shù)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jīng)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背缟小皟€”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yōu)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chuàng)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shù)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jīng)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范,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于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于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fā)展。
傳統(tǒng)中國,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標之一。對于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向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fā)達的根本。
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獨秀、鶴立于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
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積淀,在于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努力……
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于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里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fā)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guī)范,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范,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里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yǎng)、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yè)、友善、和睦、民主、敬業(yè)、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shù)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xiàn),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jīng)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后世學習的典范?!秶Z》、《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家風對于以家庭的發(fā)展和延續(xù)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fā)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梁,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創(chuàng)建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一現(xiàn)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fā)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fā)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xiàn);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13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的教育已經(jīng)給孩子的生命打下了最重要的烙印。教育不是你說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更健康的成長,而我從小就沐浴著好的家風。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絆絆,但他們更多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是他們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和父母出去吃大餐。記得很深刻,有次吃喜酒,菜還只上了2道,我看得眼饞,已經(jīng)想吃了,拿起筷子準備夾菜,媽媽一把奪過我的筷子,并適時對我進行餐桌禮儀教育。雖然當時很生氣,但是現(xiàn)在我要感謝媽媽,是她讓我明白了餐桌禮儀的重要性。媽媽經(jīng)常教導我:“自古,中國人便十分重視餐桌禮儀,中國人的餐桌禮儀體現(xiàn)在禮、孝、德、讓、教。講賓客長幼之禮,尊敬長者的孝道,飲食謙讓有度且不浪費糧食,像你這樣,菜沒上齊,客人沒上桌就想吃,就是不懂禮儀?!?/p>
現(xiàn)在我長大了,如果我吃飯只用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媽媽依然就會批評我。她認為這樣的儀態(tài)是不妥當?shù)?,他堅決表示有教導的必要。
其實,懂不懂禮儀、會不會禮儀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怎么動筷子、使刀叉,衣著打扮是否得當、與宴會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談、雙手如何擺放,這些禮儀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更是“為他人著想”。試想,和你同一桌的家人或是朋友,
當看到你不懂禮儀,他們的感受如何?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信息的傳達,或許身為當事人的我們并不在意,但這樣的行為一方面體現(xiàn)一個人的內涵,另一方面?zhèn)鬟_出外在的素養(yǎng)。
我的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貪圖名、利,也不去羨慕別人家多么有錢,有權勢,只是默默地為我們這個家付出著。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曾發(fā)生在一個晴朗的秋日,我和爸爸一起去參加他的同學聚會。待我精心“梳妝打扮”一番后,看到爸爸,他還是穿著一件普普通通的襯衫。“爸爸,你不換衣服嗎?”“不換了,穿那么好看干什么?!薄鞍パ剑覀儾灰蛣e人比,我們只要過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日子就好了?!卑职终Z重心長地對我說。
在聚會時,爸爸遇到了一個和他曾經(jīng)很要好的同學——張叔叔。張叔叔的兒子小時候成績很差,長大了也不誤正業(yè),游手好閑。于是他們便聊起了家風、家教對兒女的影響。
“現(xiàn)在的父母越來越不注重家教對孩子的影響了,只覺得孩子在學校學習就夠了,自己卻不管孩子,任由他們去,在這樣環(huán)境中的孩子怎么能好得了呢?”我的爸爸先說道。
“說來也慚愧,我就是這樣的人,要不是我妻子一直在關心著、管教孩子,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孩子會怎么樣?!睆埵迨鍑@了口氣說著。“家庭中的家風、家教好,這個孩子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家教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卑职謱埵迨逭f著。
張叔叔也附和著:“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
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yōu)劣之分!夫妻關系融洽,家庭和睦的孩子性格會大相徑庭!”
現(xiàn)在我參加工作了,作為班主任,研究班里的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生活在問題家庭中,不是父母離異了,就是常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留守兒。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諧、美滿、昌盛的法寶。父母還經(jīng)常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他們就是我們家里的一面鏡子,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jié)約。他們說:“節(jié)約要從一滴水、一度電做起?!蔽覀兗业墓?jié)電方法:床頭燈、房廳吊燈都用的是白熾燈,并且加裝了調光節(jié)電裝置,父母經(jīng)常說:“離開房間,隨手關燈”;我們家的空調的溫度設定都是恰當即可,在家用空調制冷時,爸爸說:“設定溫度高2攝氏度,就可節(jié)電20%”;我們家還把淘米水用來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澆花,擦家具;洗衣機漂洗衣服洗滌水用來拖地、沖坐便器;媽媽經(jīng)常囑咐我說:“洗澡時掌握調節(jié)冷熱水比例,不要將噴頭始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用水,淋浴要抓緊時間,全身淋濕即關噴頭,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沖洗干凈”;爸爸經(jīng)常說:“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yè)興隆,永世不墮?!笨此茋Z叨的瑣碎事竟然促成了我一個好習慣。是呀!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
父母的教導,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再好也應以“儉”持家,因為儉以養(yǎng)德呀!作為家庭一員的我,應當成為一個良好家風的傳承者、發(fā)揚者,使良好家風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因為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誨、無言的囑托、無痕的傳承,是最基本、最經(jīng)常、最具有影響力的正能量教育。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14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勤儉節(jié)約。
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我們家兄弟姐妹4個,現(xiàn)在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雖然條件好了,仍一直傳承著母親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家風,我們全家人都信守“勤儉節(jié)約”,從不鋪張浪費。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家庭主婦。七十年代初,家里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依靠父親的工資收入,為了讓我們兄弟姐妹4人有衣穿、有飯吃,母親精打細算,節(jié)衣縮食。多少個夜晚,一覺醒來,我們還看到母親在燈下做針線活兒。當時我們穿的衣服可謂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老大穿完了給老二,老二穿完了給老三,衣服打著補丁,但收拾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有時還能穿上新衣服,內面的衣服,母親憑自己手藝裁剪;外面穿的衣服,就請裁縫師傅到家來做。我現(xiàn)在對裁縫師傅還有印象,他是上海人,也是單位的職工,文質彬彬的,有著裁縫好手藝,趕到休息的日子,在家里忙活一天,量身、裁剪、縫紉、熨燙,一件嶄新的衣服就做成了。當時生活比較拮據(jù),為了感謝師傅的辛勤勞動,母親把家里省吃儉用的雞蛋拿了出來,款待師傅。現(xiàn)在回想起來,歷歷在目,感慨萬千,母親為了這個家庭,付出了太多的辛勞。
那時候,家里比較窮,但母親過日子會盤算,在母親的倡導下,我們也開始幫家里做一些事。
那時不像現(xiàn)在,燃氣通到家里,又干凈又方便,升爐做飯是每一個家庭每天必備的事。我們家有兩個爐灶,一個是燒柴的,一個是燒煤的。我們住的附近,就是農民的村莊,有很多樹,放學的時候,我們順便去村莊撿一些樹枝,打成捆,帶回家里儲存,作為燃料。記得燒柴的灶主要用來蒸饅頭、貼餅的,都是用傳統(tǒng)的發(fā)面方法制作的,是又軟又好吃。那個時候,我們很少在外面買現(xiàn)成的面制品,節(jié)省了很多開支。煤必須要到煤場去購買,但我們也是想辦法節(jié)省支出。我們一般不買成型的煤,價格高,我們買散煤,回家后自己做煤球;我們家附近有單位的公用澡堂,有兩臺小鍋爐,當時鍋爐的燃燒技術還不是很好,燃燒后的爐渣里含有大量未燃燼的焦炭,渣場就是我們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常常是帶去的籃子裝得滿滿的,又可以解決一周的燒煤問題。
小時候放暑假的時候,我們是很忙的,除了要完成暑假作業(yè)外,我們還要做一些補貼家里的事情。那時候不像現(xiàn)在擔心禽流感,城鎮(zhèn)是允許養(yǎng)雞、鴨的,我們家里也養(yǎng)了一些,這樣家里的雞蛋、鴨蛋就不需要再買了,逢年過節(jié)還有肉吃,可以解解饞。我們的任務就是給雞、鴨準備一些食物。清晨我們帶著做好的工具去河里撈浮萍,河里的浮萍很多,很快就可以裝滿籃子。晚上在路燈下,我們又忙開了。那時夏天的夜晚是非常炎熱的,由于家里沒有空調,大人孩子在離路燈不遠的地方乘涼聊天,看著滿天的繁星。路燈下吸引了很多的蟲子,有一種蟲子我們那里稱之謂螻螻狗的,又大又肥,是雞、鴨的好飼料,一晚上我們可以抓滿滿一瓶,第二天雞、鴨也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
七十年代國內物資比較匱乏,糧油、豆制品、豬肉、布料等都是憑票據(jù)購買,除了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花錢外,我們家在其他方面的花費是很少的。母親掌握著全家的財政大權,但從不亂花錢,家里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有時候周末還有肉吃。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定下了許多規(guī)矩,比如說,吃飯時要吃得干干凈凈,碗里不剩一粒米。
1981年,我考上了大學,從家鄉(xiāng)來到武漢求學,由于從小在家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除了在學習用品和書籍上需要花錢外,其他花銷非常少,生活上一直非常節(jié)儉;再趕上國家的好政策,給我們提供助學金,大學四年我順利地完成了學業(yè),走上了工作崗位。
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艱苦樸素,勤儉持家”之道我們仍然保持著。我們家勤儉持家的內涵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比如,衣服舊了,把它變成收拾家務的工作服,廢物再利用;有的衣服不時尚了,找裁縫改改,換個式樣,可以繼續(xù)穿;鞋子壞了,找修鞋師傅修修,換個底,打點蠟,照樣穿得出去。在家注意節(jié)水節(jié)電,購買馬桶我們會選擇節(jié)水型的;購買冰箱、洗衣機我們會選擇節(jié)能型的。早晨上班之前,一定會認真檢查,把無用的電源關掉。
不論時代怎么變遷,不論今后多么富有,“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優(yōu)良品格一定會一代一代傳下去,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也一定會發(fā)揚光大。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精選篇15
“家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記得小時候,家里姐弟四人;賞;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時候不愛吃青菜,專挑肉,又不肯聽;歲月匆匆而過,一晃我已近四十歲了;父輩漸漸老去,孩子慢慢長大;質;我的孩子從六歲開始彈琴,一開始興
勤儉勤奮堅持
——我的家教故事
“家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國為最有特色,因為,在中國,“家教”尤為重要和必要。中華民族歷幾千年而血脈不斷文明不墜,我們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基礎。這個價值基礎是以儒家道德信仰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民族的信仰系統(tǒng)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對自身傳統(tǒng)道德的尊崇和修習,修習的最普遍方式,非儀式而是“教化”。
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記得小時候,家里姐弟四人。每到一學期結束,發(fā)成績單的日子,家里都要舉一個莊重的儀式。父母會把我們姐弟四人帶到田間地頭,看自己家里莊稼的長勢?;貋碇?,每個孩子都要匯報自己一學期所取得的成績,還有就是要認真檢討自己這一學期的不足。姐弟們都說完了,父親會做一個總結,或表揚,或勉勵,或批評??偟膩碚f,大概就是努力學習,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父母努力耕作,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孩子們要勤奮學習,老大尤其要努力,為弟弟妹妹帶個好頭。姐弟之間要團結,大的要讓著小的。還要注意節(jié)約,不該買的東西不要亂買。父親總是以身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zhí)行。他很少同我們嬉戲逗樂,也沒有見過他對我們的淘氣行為表示過欣
賞。我們在父親面前,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當父親出門的時候,才敢大聲笑鬧,恣情玩樂。他規(guī)定我們怎么說話,怎樣行動,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如每天晚上吃飯,要等長輩先開始端碗,坐得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礙了旁邊的人,是否發(fā)出很沒有禮貌的咀嚼聲。
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時候不愛吃青菜,專挑肉,又不肯聽父親的警告。父親罰我不許吃菜,只吃白飯。剛好外婆來了,一再緩和氣氛,可是誰也不敢往我的碗里夾菜。每每父親教育子女的時候,母親總是毫無疑問的站在父親一邊。
歲月匆匆而過,一晃我已近四十歲了。父親早已到了古稀之年,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習慣了聽從我們的意見??墒俏覀兘愕苓€是像小時候一樣,很害怕他。我們姐弟常常在一起討論,可至今我們也不明白為什么會怕他。每當在人生面臨較大變動的時候,我們仍然會不由自主地想聽聽他的意見。
父輩漸漸老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成了承上啟下的一代。人自愛其子,這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培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對社會應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時時給孩子以指導、鼓勵與鞭策,使她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各式各樣的阻力,踏上正當成長的道路。像父親那樣的嚴格教育,我總覺得有些“殘酷”。我常常想,我要給我的孩子什么樣的教育?生命總是有局限的,我有什么是需要通過親生的兒女,繼承和延續(xù)的呢?當然,勤儉節(jié)約是必不可少的。父親常常說過:興家如針挑土,敗家如水浪沙。還有勤奮努力更是必須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中華民族,泱泱大國,只有每個人都奮發(fā)向上,民族才能實現(xiàn)偉大復興,只有國家強大,才能談得上個人的幸福生活。
我的孩子從六歲開始彈琴,一開始興趣盎然??墒菃慰颗d趣始終是堅持不了多久,不到三個月,新鮮勁兒過去,練琴成了一種煎熬。之后的幾年時間,我總是告訴自己要堅持,不要放棄。哪怕是三伏天酷暑難耐,三九天冰天雪地,我始終堅持接送,陪伴。現(xiàn)在,孩子經(jīng)常會在學習之余,高興的時候,郁悶的時候,通過彈琴抒發(fā)自己的心情。她說:“媽媽,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會彈琴真好!幸虧我當初堅持下來了?!蔽艺f:“會不會彈琴這不重要,關鍵是你現(xiàn)在非常感謝當初的堅持,那么,好好努力!多年以后,你會感謝你現(xiàn)在的堅持!”
勤儉,勤奮,堅持。這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傳承的品質,也算是我們家的家教吧!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guī)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假如一個家庭,沒有規(guī)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后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xiàn)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lián)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里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zhí)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假如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xiàn)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松。假如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锏了。假如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guī)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500字篇三
家風是什么?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現(xiàn)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家的家風是:文明、守時
做人,肯定要做一個文明的人。記得小時候,我一邊吃著路邊賣的西瓜一邊走在大街上。我吃完便隨便扔在地上。媽媽一轉頭便看到這一幕,馬上將我扔在地上的西瓜皮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并對我教育到:“你怎么可以這么做呢?”我十分不解的看著媽媽說道:“怎么了嗎?”媽媽似乎有些生氣,但又繼續(xù)說:“你這樣不僅會讓人摔倒,還會破壞環(huán)境,讓環(huán)衛(wèi)工人更辛苦?!蔽以谝慌月犞?,意識到是我做錯了。媽媽又對我說:“孩子啊,你還記得吧,前幾天你在玩的時候撞到了桌子。要是踩到西瓜皮摔倒了可比這還痛哦?!蔽颐嗣业膫?,還記憶猶新。這時,媽媽對我說:“下次一定不能這樣做了哦?!蔽抑刂氐攸c了一下頭,發(fā)誓絕不會再做傷害別人的事了。
經(jīng)歷了這件事,我又想起了以前吃的那些苦頭,便不敢再犯。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方位保安服務合同模板2025年
- 2025年體育中心使用租賃合同書
- 2025年合伙發(fā)展戰(zhàn)略投資合同
- 2025年協(xié)議離婚權益策劃保障
- 2025年重癥監(jiān)護臨床信息系統(tǒng)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個人融資合同策劃(含利息標準)
- 2025年產品質保跟蹤服務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小型機床項目提案報告模范
- 2025年專利權使用許可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機動車購買合同簡化版
- 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
- 音樂考級-音程識別(基本樂科三級)考試備考題庫(附答案)
- 《行政組織學通論》配套教學課件
- 霍山石斛教學課件
- 物業(yè)服務投標文件
- 《數(shù)值分析》配套教學課件
- 山西省衛(wèi)生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信息名單目錄
- 排污口要求規(guī)范化整治施工設計
- 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研究報告
- DBJ∕T45-093-2019 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
- 蘇州地圖高清矢量可填充編輯PPT模板(精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