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物理八上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測木塊長度B.測木塊質量C.測液體溫度D.測液體體積2.音叉的振動無法直接觀察到,但我們可以讓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面頰,通過面頰有“麻”的感覺說明音叉在振動,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研究方法是A.控制變量法 B.模型法C.類比法 D.轉換法3.探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B.敲擊鼓皮繃緊程度不同的鼓C.抽出鐘罩內的空氣D.上下拉動活塞4.中華古詩詞、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聲學知識,下列有關理解正確的是A.“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笛聲由笛管的振動產(chǎn)生B.“響鼓還要重錘敲”說明聲音的音調與振幅有關C.“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辨別的D.“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傳遞信息5.人們常說“鐵比棉花重”,這句話實際上是指()A.鐵塊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B.鐵塊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C.鐵塊的體積比棉花的體積大D.拿起鐵塊一定比拿起棉花費力6.有一個醫(yī)用氧氣瓶,裝滿時氧氣的密度為3kg/m3,后來輸氧消耗了,則剩余氧氣的密度為()A.2kg/m3 B.3kg/m3 C.kg/m3 D.kg/m37.如圖所示,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xiàn)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已知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兩木塊運動情況在v-t圖像中描述正確的是()A. B. C. D.8.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圖中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B.圖中的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用來降低噪聲的C.圖中的倒車雷達利用超聲傳遞信息D.圖中的共鳴現(xiàn)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現(xiàn)9.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 B.C. D.10.甲、乙、丙三條完全相同的彈簧懸掛在一根水平橫桿上,甲彈簧無懸掛物品,乙彈簧懸掛重量為W1公克重的砝碼,丙彈簧懸掛重量為W1公克重及W2公克重的砝碼,靜止平衡時,三者的長度關系如圖所示.若三條彈簧質量均很小忽略不計,且乙、丙兩彈簧在取下砝碼后,均可恢復原長,由上述資訊判斷W1:W2應為下列何者A.1:2 B.2:1 C.2:3 D.3:211.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A.0~7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B.0~5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m/sC.5s~7s內,小車以2m/s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D.2s~5s內,小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12.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事實的是()A.我們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約為5cm B.人步行速度約4km/hC.洗澡水的溫度是80℃ D.正常人心臟跳動1次時間約0.2s13.“小明,上學啦!”家住一樓的小強大聲喊著三樓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學。對這一過程中的聲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小強的喊聲大,說明他的聲音的音調高B.小強的喊聲越大,他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大C.小明從喊聲中聽出是小強,他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D.小明的媽媽提醒他下樓時腳步要輕些,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14.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蘊含了豐富的光學知識,文字詞句與物理知識相符合的是A.“錦鱗游泳”,看到水里的魚是實像B.“皓月千里”,皎潔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躍金”,湖面波動的光閃著金色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D.“靜影沉璧”,如玉璧一樣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15.下列物體所受的重力最接近0.5N的是A.一只雞蛋 B.一個中學生 C.一個鉛球 D.一只螞蟻16.江西省的廬山以秀美的風景聞名于世,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一詩中寫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太陽照射在廬山的香爐峰上,山間升起了繚繞的白霧,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遠遠看去,飛落的瀑布像長長的白練掛在山前.湍急的流水從高高的懸崖上飛馳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從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間.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這首詩的理解錯誤的是()A.形成“煙”的過程是放熱過程B.“煙”是液化形成的C.形成的“煙”是液態(tài)水汽化形成的氣態(tài)水D.“飛流直下”屬于機械運動17.如圖所示,其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運動員對弓弦的拉力B.地面對車輪的支持力C.斧頭對木柴的力D.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18.甲、乙兩個正方體的邊長之比是2:3,質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是()A.8:3 B.2:1 C.1:3 D.9:2.19.下列對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將濕衣服撐開晾到通風、向陽的地方是為了減慢水的蒸發(fā)B.冬天,窗玻璃上出現(xiàn)冰花,是由于水蒸氣發(fā)生了凝華C.游泳后,從水中出來感覺較冷,是由于水液化時吸熱D.樟腦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腦球發(fā)生了熔化20.對以下物體運動的描述,選擇地面為參照物的是()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地球繞太陽公轉C.坐在奔馳的火車里D.靜靠在運行中的列車座椅上的人21.如圖是某網(wǎng)友在四月拍攝的某地雪景:積雪初融后,在某停車場上出現(xiàn)了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磚,每塊方形地磚周圍是條形磚.氣象專家調研發(fā)現(xiàn):四周條形磚比中間方形地磚具有更好的導熱性和滲水性.關于形成“雪饅頭”景觀的解釋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氣溫度較低是“雪饅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是形成“雪饅頭”景觀的原因之一C.太陽輻射導致條形磚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磚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上的雪更易熔化22.如圖所示的光學作圖中正確的是()A.光的反射B.平面鏡成像C.光的折射D.光通過凸透鏡23.堵住自己的耳朵,把振動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臉上、后腦的頭骨和牙齒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與實驗相符的是A.抵在后腦勺上聽到的聲音最大,因為它離耳朵最近B.抵在臉上時聽到的聲音最大,因為臉最敏感C.抵在牙齒上時聽到的聲音最大,因為牙齒直接與頜骨相連,骨傳導效果好D.抵在哪里聽到的聲音都一樣24.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其物態(tài)變化屬于液化過程的是()A.冰凍的衣服晾干B.春天冰雪消融C.冬天窗戶玻璃上有水滴D.用干手器將手烘干25.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凝華的是()A.冰凍的衣服晾干B.樹枝上的霜C.草葉上的露珠D.濕手被干手器烘干26.下列關于密度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A.1kg冰與1kg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擠癟但無破損,球內氣體密度變大C.為減輕質量,比賽用的自行車采用強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固體的密度都比液體的密度大27.小天是一名初中生,他對自已身體涉及的一些物理量進行估測,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身高約160cm B.正常步行速度約5m/sC.體溫約37℃ D.身體質量約50kg28.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認真細致的測量可以避免誤差B.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C.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會引起誤差D.測量時的錯誤就是誤差太大29.甲、乙兩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假如把他們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處理,他們同時從起跑線起跑,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在圖中分別作出在這段時間內兩人運動路程、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正確的是A.B.C.D.30.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對以下常見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A.人體正常體溫是39℃B.嚴冬北方窗戶上的“冰花”結在玻璃的外側C.冬天坐汽車時,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在汽車前擋風玻璃上出現(xiàn)“霧氣”,打開暖風吹駕駛室的玻璃即可消除D.夏天冰棒冒“白氣”與冬天人口呼出的“白氣”都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1)圖1所示為甲、乙兩個音叉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圖,由圖可知它們的_______不同,_______相同(前兩空均選填“音調”或“響度”);用_______表示其響度的大小。(2)自然界有一種會發(fā)出笑聲的樹,俗稱為笑樹,如圖2所示。這是因為它果實上面有許多小孔,經(jīng)風一吹,殼里面的籽撞擊殼壁,由于_______使其發(fā)聲。32.在運動會上,攝影師給臺上頒獎的同學拍完全身照如圖所示,還需要拍半身照,攝影師應該將照相機______同學(選填“靠近”或“遠離”);同時將鏡頭______(選填“前伸”或“后縮”)。33.房屋和樹木相對于地球是_____的,相對于太陽是_____的,相對于地面上正在行駛的汽車是____的。34.近年來江都區(qū)新建了不少主題公園,方便了廣大市民的休閑健身,每到夜晚,公園中廣場舞的音樂聲通過______傳入人耳中的,跳舞的老年人隨著音樂節(jié)奏翩翩起舞,該過程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信息/能量),為了減少對路人的干擾,可以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屬于在______減弱噪聲。35.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R2的阻值相等。開關S閉合,電路正常工作,電流表A示數(shù)為,電壓表V1的示數(shù)為。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其中兩個電表示數(shù)變大。若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且只發(fā)生在電阻R1、R2上,請根據(jù)相關信息寫出此時電壓表V1與電流表A的示數(shù)及相對應的故障。_________________。36.2019年8月NASA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發(fā)現(xiàn)了一顆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級地球”。已知該星球質量約是地球的6倍,體積約是地球的2倍,則地球和該星的密度之比約為_____。37.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動一個長方體木塊在水平桌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N。
38.中國第五代戰(zhàn)斗機殲﹣20巡航速度為600m/s,合_______km/h。若軍演地點距軍用機場的距離為1080km,則戰(zhàn)斗機從機場起飛到達軍演地點至少需要_______h.戰(zhàn)斗機飛行過程中需要加油機適時加油,那么,當加油機在空中給戰(zhàn)斗機加油時,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_______的。39.在2019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八年級男生小胡同學的部分測試成績如下,請你幫他補全物理量的單位:立定跳遠24.5______,50米短跑所用時間7.5______.40.上自習課時,調皮的小龍在教室走廊放聲歌唱,他手摸喉頭,感覺到喉頭在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學都聽到了歌聲,表明聲音可以通過________傳播;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l)前面學過,物體離照相機的鏡頭比較遠,成縮小的實像,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比較近,成放大的實像,物體離放大鏡比較近,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據(jù)此小明提出的問題是,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_____有什么關系?(2)如圖1所示,小明讓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_____cm.(3)小明所用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若將凸透鏡放在光具座刻度25cm位置處不變,把蠟燭放在刻度10cm處,利用此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4)如圖3所示,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則人眼在_____(選填“A、B、C”)處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像是圖4中的_____(選填“1、2、3、4”).(5)如圖5所示是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成像時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成實像時物距逐漸減小,像距逐漸_____.當u>2f時,物體移動速度_____(選“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動的速度,當f<u<2f時,物體移動速度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動的速度.(6)實驗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如圖6所示,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情況下,應將光屏_____凸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42.小明同學為測定醬油的密度,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和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表格中已經(jīng)記錄了最初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1)將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并按如圖甲所示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這一過程中的錯誤是______。(2)糾正錯誤后,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3)圖丙顯示的是他將燒杯中一部分醬油倒入量筒后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量,圖丁顯示的是從燒杯中倒入量筒內醬油的體積。請根據(jù)圖丙、丁顯示的情況,幫助小明完成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______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m總/g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量m1/g倒出醬油的質量m2/g倒出醬油的體積V/cm3醬油的密度ρ/(kg/m3)150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為了判斷一個鐵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學用天平、量筒和水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ρ鐵=7.9×103kg/m3)鐵球的質量m/g量筒內水的體積V水/mL量筒內水和鐵球的總體V總/mL790200350(1)通過計算判斷該鐵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2)若鐵球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44.如圖所示,某冰塊夾雜著一個石塊,沉沒在柱形容器的水底。其中冰的質量是45g,石塊的質量是12g,冰塊的總體積是56cm3,若容器的底面積為10cm2,冰的密度為0.9×103kg/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求:(1)冰塊中冰的體積是多少cm3?(2)石塊的密度是多少g/cm3?(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容器中的水面下降多少cm?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D【詳解】A.圖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沒有靠近被測物體,故A錯誤;B.圖示情況出現(xiàn)了兩處錯誤:①左盤放了砝碼,右盤放了物體,應該是左物右碼;②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不應該用手拿取,故B錯誤;C.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C錯誤;D.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的放置以及讀數(shù)時的視線都是正確的,故D正確。
故選D。2、D【詳解】將發(fā)聲的音叉接觸面頰,從而感受到音叉在振動,采用的是轉換法,故選D。3、A【詳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振動幅度不同,響度不同,因此可探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故符合題意;B.敲擊鼓皮繃緊程度不同的鼓,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不可探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故不符合題意;C.抽出鐘罩內的空氣探究的是聲音的傳播與介質之間的關系,故不符合題意;D.上下拉動活塞,改變了空氣柱振動的頻率,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不可探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故不符合題意。4、D【分析】根據(jù)聲音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色辨別發(fā)聲體、聲音與信息逐項判斷。
【詳解】A.笛聲是由于笛中的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B.重錘是增加打擊力度從而增大振幅,使其響度增大,故說明響度與振幅有關;C.音色用于區(qū)分不同的發(fā)聲物體,則區(qū)分不同的人是根據(jù)音色;D.因為聽見“犬吠”知道有人,則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5、B【詳解】人們常說“鐵比棉花重”意思就是物理學中所指的質量大,但默認前提是“體積相等”,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密度,所以科學的說法是“鐵”的密度比“棉花”大;故B符合題意。故選B。6、A【詳解】由于氧氣瓶的容積不變,當瓶內氧氣用去后,體積不變,質量減少,質量是原來的,由知道,瓶內氧氣的密度變?yōu)樵瓉淼?,即鋼瓶內的氧氣密度?kg/m3。故選A。7、A【詳解】設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為s和曝光時間為t,下面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的速度:v=;上面木塊在相等時間內的路程差是恒量,由此可知上面木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勻變速運動某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由此可知t3時刻上面木塊的速度:v3=;t4時刻上面木塊的速度:v4=,則在時刻t3和時刻t4之間某瞬時兩木塊速度相同,故A正確,B、C、D錯誤.8、B【詳解】A.尺子振動,發(fā)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B.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用來檢測噪聲等級的,不能降低噪聲.故B錯誤;C.汽車安裝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是根據(jù)回聲到來的時間和方位,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即利用聲音獲得信息.故C正確;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所以音叉間的共鳴現(xiàn)象在真空中不可能出現(xiàn).故D正確.9、C【詳解】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應將透鏡正對太陽光,且觀察光斑的紙張也應正對太陽光.故C符合要求.10、B【詳解】由于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即只有B正確.11、C【詳解】A.0~7s內,小車運動的路程共6m,所以小車的平均速度不足1m/s,故此項不符合題意;B.0~5s內,小車共運動了2m,小車的平均速度不足0.5m/s,故此項不符合題意;C.5s~7s內,小車運動的路程是6m-2m=4m,小車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小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為故此項符合題意;D.2s~5s內,通過的路程為0,所以小車靜止,故此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2、B【詳解】A.我們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約為5mm才符合實際,故A不符合題意;B.人步行速度約1m/s,折算為3.6km/h,4km/h符合實際,故B符合題意;C.人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洗澡水的溫度約為40℃,故C不符合題意;D.正常人的心率一般為60~100次/分,即心臟跳動1次時間約0.6~1s,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3、C【詳解】A.小強的叫喊聲很大,說明他的響度大,故A錯誤;B.小強的喊聲越大,聲音傳播的越遠,聲音傳播速度與響度大小無關,故B錯誤;C.每個人在說話時的音色是有區(qū)別的,小明從叫喊聲中聽出是小強,他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C正確;D.小明的媽媽提醒小明下樓時腳步要輕些,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C。14、D【詳解】A、看到水中的魚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形成的魚的虛像,由于光從水中射向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虛像,故A錯誤;B、本身發(fā)光的物體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能發(fā)光,不是光源,故B錯誤;C、“浮光躍金”,金色是光在水面發(fā)生反射形成的現(xiàn)象,故C錯誤;D、月亮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15、A【詳解】一只雞蛋的重力大約是0.5N.中學生、鉛球的重力要遠大于0.5N,螞蟻的重力要遠小于0.5N.故選A.16、C【解析】解答:“煙”是小液滴,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熱。所以A.B不符合題意,而C是錯誤的,符合題意;“飛流直下”說明了水在向下運動,高度減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D不符合題意。點睛:物體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是:質量和高度.17、D【詳解】A.運動員對弓弦的拉力使弓弦的形狀發(fā)生改變,屬于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B.地面對車輪的支持力使輪胎的形狀發(fā)生改變,屬于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C.斧頭對木柴的力使木柴的形狀發(fā)生改變,屬于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D.由圖可知,小球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使小球的速度發(fā)生變化,屬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D選項中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故D符合題意。故選D。18、D【詳解】由題意可知,甲乙是正方體,而且邊長之比是2:3,所以甲乙的體積之比是:;又由于甲乙質量之比是4:3,即:;所以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是:。故選D。19、B【詳解】A.將濕衣服撐開晾到通風、向陽的地方,提高了液體溫度,增加了液體表面積,加快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蒸發(fā)加快,故A錯誤;B.冬天,窗玻璃上出現(xiàn)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從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發(fā)生了凝華現(xiàn)象,故B正確;C.游泳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很冷,是因為人身上的水蒸發(fā)時要吸熱,蒸發(fā)屬于汽化,故C錯誤;D.樟腦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腦球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怏w,發(fā)生了升華現(xiàn)象,故D錯誤。20、C【分析】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驹斀狻緼.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以白云為參照物的,故A不符合題意;B.地球繞太陽公轉,地球和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以太陽為參照物的,故B不符合題意;C.坐在奔馳的火車里,以地面的某一點為參照物,車和人與地面的某一點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的,故C符合題意;D.靜靠在行駛中的列車座椅上的人,以列車為參照物,人和車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人是靜止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1、C【解析】A、“雪饅頭”是固態(tài)積雪,空氣溫度較低,低于雪的熔點,積雪長時間不能熔化,才會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故A正確;B、方形地磚導熱性差,使得地面溫度不同,溫度較高處積雪熔化,形成“雪饅頭”現(xiàn)象,故B正確;C、太陽對條形磚和方形地磚的輻射相同,故C錯誤;D、地表熱量易通過條形磚及四周縫隙傳遞,使條形磚溫度較高,積雪更易熔化,故D正確;故選C.22、B【詳解】A.由圖可知,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50°,則入射角等于40°,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40°,而圖中反射角等于50°了,故A錯誤;B.由圖可知,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大小相等,即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故B正確;C.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圖可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規(guī)律,故C錯誤;D.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圖中折射光線與主光軸相交,故D錯誤。故選B。23、C【詳解】聲音可通過頭骨、頜骨等骨骼傳播到聽覺神經(jīng),然后由聽覺神經(jīng)傳給大腦的,即做骨傳導.當音叉尾部抵在牙齒上時,由于牙齒直接與頜骨相連,可直接將聲音傳給聽覺神經(jīng),沒有經(jīng)過其它骨頭的傳播,因此聽到的聲音最大.故選C.24、C【詳解】A.冰凍的衣服晾干是水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了氣態(tài),是升華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春天冰雪消融是水從固態(tài)變成了液態(tài),是熔化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C.冬天窗戶玻璃上有水滴是室內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故C符合題意;D.用干手器將手烘干是水從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是汽化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5、B【解析】A.冰凍的衣服晾干,是冰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發(fā)生升華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屬于凝華現(xiàn)象,故B符合題意為答案.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屬于液化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濕手被干手器烘干,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屬于汽化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點睛:判斷物態(tài)變化的類型,需要明確變化前和變化后的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物態(tài)變化的定義進行判斷.26、B【詳解】A.根據(jù)ρ=知,1kg冰與1kg水,質量相同時,冰的體積大,則密度小,故A錯誤;B.乒乓球不慎被擠癟但無破損,球內氣體質量不變,體積變小,根據(jù)ρ=知,球內氣體密度變大,故B正確;C.自行車的體積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車的質量越小,所以為減輕質量,比賽用的自行車采用強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錯誤;D.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固體的密度不一定比液體的密度大,例如鐵的密度比水銀的密度小,故D錯誤。故選B。27、B【詳解】A.初中生的身高一般為160cm,比較合理,故A不符合題意;B.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不合理,故B選項符合題意;C.人的體溫就是37℃合理,但C不符合題意;D.身體的質量約為50kg,也是比較合理的,但D不符合題意。故選D。28、B【詳解】A.認真細致地測量只可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故A項錯誤;B.根據(jù)誤差的概念可知,錯誤可以避免,而誤差不可避免,故B項正確;C.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會引起測量錯誤,而不是我們所說的誤差,故C項錯誤;D.測量的錯誤和誤差是本質上的區(qū)別,而不是偏差的大小,因此D項錯誤。故選B。29、B【詳解】AB.由題意知甲乙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與乙的速度保持不變,在相等時間內,s甲<s乙,由v=s/t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因為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則相同時間內,甲通過的路程小于乙通過的路程,故A錯誤,B正確;C.因為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錯誤;D.速度和時間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故D錯誤.30、C【詳解】A.正常人的體溫是36到37攝氏度,故A錯誤;B.嚴冬窗戶上的“冰花”的形成屬于凝華,屋外溫度低玻璃溫度低,室內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結在玻璃的內側,故B錯誤;C.前窗玻璃的霧氣是由于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對著車窗玻璃吹暖風,可使小水珠吸熱加速蒸發(fā)水蒸氣,車窗玻璃就變得清晰了,故C正確;D.夏天冰棒冒“白氣”是冰周圍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冰棒,液化成小水珠,而冬天人口呼出的“白氣”是因為人口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周圍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成小水珠,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響度音調分貝振動【詳解】(1)[1]圖中甲、乙偏離原平衡位置的距離不相等,即甲乙的振幅不同,則它們的響度不同。[2]比較甲、乙兩個波形圖可知,相同時間內,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相同,即振動頻率相同,則它們的音調相同。[3]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我們用分貝(dB)表示其響度的大小。(2)[4]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笑樹之所以會“笑”,是因為它果實上面有許多小孔,經(jīng)風一吹,殼里面的籽撞擊殼壁,使其振動發(fā)聲。32、靠近前伸【詳解】[1][2]拍完全身照,還需要拍半身照,也就是使像變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應該減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攝影師應該將照相機靠近同學來減小物距,同時將鏡頭前伸來增大像距。33、靜止運動運動【詳解】[1]以地球為參照物,房屋和樹木相對于地球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2]地球不停的繞太陽運動,以太陽為參照物,房屋和樹木相對于太陽的位置不斷發(fā)生改變,所以是運動的。[3]以地面上正在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房屋和樹木相對于汽車的位置不斷發(fā)生改變,所以是運動的。34、空氣信息聲源處【詳解】[1]音樂聲是通過介質,即空氣傳到人耳;[2]音樂聲向跳舞者傳遞信息,人們隨音樂翩翩起舞;[3]將音箱的音量調小,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35、若電壓表V1的示數(shù)為0,電流表A示數(shù)為2I0時,R1短路;若電壓表V1的示數(shù)為2U0,電流表A示數(shù)為2I0時,R2短路【詳解】電路為R1、R2的串聯(lián)電路,如果電路斷路,電流表和其中一個電壓表示數(shù)將為0,而觀察到其中兩個電表示數(shù)變大,故電路為短路,若電壓表V1的示數(shù)為0,電流表A示數(shù)為2I0時,R1短路;若電壓表V1的示數(shù)為2U0,電流表A示數(shù)為2I0時,R2短路。36、1:3【詳解】由題意可知,根據(jù)可得37、2.6【詳解】由圖知,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所以其示數(shù)為2.6N;由二力平衡條件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也為2.6N。38、21600.5靜止【解析】(1)1m/s=3.6km/h,據(jù)此換算單位;(2)由計算到達軍演地點至少需要的時間;(3)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是運動的,不發(fā)生變化,則是靜止的。【詳解】因為1m/s=3.6km/h,所以,戰(zhàn)斗機殲-20巡航的速度是:v=600m/s=600×3.6km/h=2160km/h;由知道,戰(zhàn)斗機從機場起飛到達軍演地點至少需要的時間是:;在加油機在空中給戰(zhàn)斗機加油時,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與加油機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所以戰(zhàn)斗機是靜止的。39、dms【詳解】[1]立定跳遠的成績大約2.45m=24.5dm;[2]50米短跑所用時間大約是7.5s。40、振動空氣【解析】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歌唱時聲帶在振動,所以感覺喉頭在振動;教室的同學聽到,是通過空氣這種介質傳播的。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物距10投影儀B4增大大于小于遠離【詳解】(1)[1]物體離照相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車展場地租賃與媒體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農產(chǎn)品出口質量保障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環(huán)保項目貸款合同(含環(huán)保指標達標)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承包工地食堂員工心理健康關愛合同3篇
- 汕尾2025年廣東汕尾陸河縣第一批城鎮(zhèn)公益性崗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數(shù)字化時代的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變革
- 二零二五年度倉儲設施租賃與運輸服務合同3篇
- 普洱2024年云南普洱市科學技術局城鎮(zhèn)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昭通2025年云南昭通巧家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零星選調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社交媒體時代孩子的行為模式與心理變化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訓
- 《聚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課件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JCT587-2012 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耐腐蝕立式貯罐
- 保險學(第五版)課件全套 魏華林 第0-18章 緒論、風險與保險- 保險市場監(jiān)管、附章:社會保險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員工信息登記表(標準版)
- 17~18世紀意大利歌劇探析
- 春節(jié)工地停工復工計劃安排( 共10篇)
- 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