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護理學基礎(chǔ)B》輔導資料_第1頁
《中醫(yī)護理學基礎(chǔ)B》輔導資料_第2頁
《中醫(yī)護理學基礎(chǔ)B》輔導資料_第3頁
《中醫(yī)護理學基礎(chǔ)B》輔導資料_第4頁
《中醫(yī)護理學基礎(chǔ)B》輔導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護理學基礎(chǔ)B》輔導資料

一、選擇題

A型題29、被后世稱為“補土派”的醫(yī)家是:李東垣

1、我國第一部醫(yī)學典籍是:《黃帝內(nèi)經(jīng)》30、對“天行瘟疫”提出:“取初病人的衣物,于甑上蒸

2、哪位醫(yī)家首創(chuàng)了急救自縊法:張仲景過,則一家不染”做法的醫(yī)家是:李時珍

3、首創(chuàng)麻沸散的醫(yī)家是:華佗31、中醫(yī)護理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護理,辨證施護

4、伊尹對醫(yī)學的貢獻是:創(chuàng)制了湯液32、冬季感冒多用解表祛寒;夏季感冒多祛暑濕,這種治

5、《左傳》:“國人逐瘦狗”,其中瘦狗指的是:發(fā)狂的狗護方法稱:同病異護

6、''五禽戲”中不包括下列哪種動物:鷹33、對瘀血所致的崩漏證可采用:先祛邪后扶正

7、《諸病源候論》的作者是:巢元方34、逆其證候性質(zhì)進行護理的方法,稱為:正護法

8、強調(diào)“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35、真寒假熱證的病人可用:熱因熱用

愈,然后命藥?!卑咽朝煼旁谒幆熤系尼t(yī)家是:孫思36、如病人標病較急,危及生命或影響本病的總體治療時,

邈應采?。杭眲t護其標法

9、被后世醫(yī)家稱為“補土派”的醫(yī)家是:李東垣37、因人制宜護理不包括下列哪項:高矮

10、《侍疾要語》的作者是:錢襄38、“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故

11、真熱假寒證的病人可選用:寒因寒用先實其脾氣……”指的是:既病防變

12、一病人原患水腫,又復感風寒,出現(xiàn)惡寒無汗、咳嗽39、印堂穴、絲竹空穴應采取:提捏進針法

胸滿、腰痛尿少、全身浮腫時、應采取:反護法40、產(chǎn)生暈針的主要原因是:饑餓、疲勞、體位不當、手

13、下列哪項不屬于中醫(yī)護理的基本原則:未病先防的護法過重

理原則41、我國第一部醫(yī)學典籍是:《黃帝內(nèi)經(jīng)》

14、順從疾病假象而進行護理的方法,屬于:反護法42、哪位醫(yī)家開創(chuàng)了辨證施護的先河:張仲景

15、病人針下得氣的感覺不包括:痛43、針刺時,一般留針時間為:10?20分鐘

16、針刺入腌穴后,捻轉(zhuǎn)提插澀滯、困難,嚴重時不能捻44、橫刺又稱平刺,是指針身與皮膚呈:15°

轉(zhuǎn)提插,也不能出針,局部疼痛難忍,可能是發(fā)生:45、針刺過程中病人出現(xiàn)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胸悶心慌,

滯針惡心,出冷汗,則可能為:暈針

17、對針刺后產(chǎn)生的血腫,下列哪項處理是錯誤的:E46、為病人進行熱熨治療時,藥包使用時的溫度一般為:

A、出針后用干棉球壓迫針孔處片刻50~60℃

B、少量皮下瘀血可不必處理47、耳穴在耳廓的分布形如胚胎,那么與頭面相應的穴位

C、局部腫脹疼痛劇烈,青紫面積較大,可做冷敷處理在:耳垂

D、24小時后再做熱敷或輕輕揉按,促使瘀血消散吸收48、耳針俗稱“埋豆”,臨床多用:王不留行

E、48小時后再做熱敷或輕輕揉按,促使瘀血消散吸收49、關(guān)于刮痛下列哪項是錯誤的:頸背部從上向下,胸

18、關(guān)于針刺的注意事項下列哪項是錯誤的:D部從外向內(nèi)刮拭

A、病人在精神高度緊張時不宜針刺B、病人在饑餓、50、下列哪項不能用熏洗法:月經(jīng)期痛經(jīng)

疲勞時不宜針刺51、下列哪種情況可以用熱熨法:肩背部

C、針刺時盡量采用臥位,以防暈針D、局部皮膚有52、用中藥敷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膚紅、灼、

瘢痕、潰瘍,針刺時應慎重起泡,利用較強的刺激作用,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E、嚴格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稱為:發(fā)泡法

19、針刺時病人突然出現(xiàn)胸悶、胸痛,咳嗽,重則呼吸困53、中藥保留灌腸時,藥液溫度應保持在:39-41℃

難,面色蒼白,紫綃,則表示病人可能出現(xiàn):氣胸54、氣功練習的三要素包括:調(diào)身、調(diào)息、調(diào)神

20、古代與氣功有關(guān)的名稱是:吐納55、把意念、思維、想法集中到身體的某一部位或體外的

21、哪部醫(yī)著奠定了中醫(yī)護理學的基礎(chǔ):《黃帝內(nèi)經(jīng)》某一事物,稱:意守

22、古代與氣功有關(guān)的名稱是:導引56、中藥保留灌腸時,一次灌入量最多不應超過:200ml

23、首創(chuàng)豬膽汁灌腸法的醫(yī)家是:張仲景57、秋季起居方面應遵循:早臥早起

24、首創(chuàng)麻沸散的醫(yī)家是:華佗58、進補的最好時機是:冬至

25、“起死回生”指的是哪位醫(yī)家:扁鵲59、室內(nèi)光線過亮,不適宜下列哪類病人:肝風內(nèi)動

26、首創(chuàng)蔥管導尿法的醫(yī)家是:孫思邈60、七情過極,可采用以情勝情法,若思傷脾,應:以

27、《理傷續(xù)斷方》的著者是:藺道人怒勝之

28、《飲膳正要》的著者是:忽思慧61、哪部書首先記載了“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禮

記》95、順從疾病假象而進行護理的方法,為:反護法

62、首創(chuàng)湯劑的是:伊尹96、針刺治療時,胸腹部、面部腌穴應讓病人?。貉雠P位

63、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巨著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97、毫針刺法中,雙手進針法不包括下列哪項:捻轉(zhuǎn)進

64、被后世醫(yī)家稱為“醫(yī)中之圣”的是:張仲景針法

65、以高尚的醫(yī)德著稱的醫(yī)家是:孫思邈98、針刺時,病人得氣的感覺不包括下列哪項:痛

66、下列哪位醫(yī)家不屬于“金元四大家”:張元素99、將特制的小型針具固定于腌穴部位的皮內(nèi),留置一定

67、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觀點的醫(yī)家是:朱丹的時間,給局部以弱而長時間的刺激的治療方法,是:

溪皮內(nèi)針法

68、提出“食物自適者即胃喜為補”觀點的醫(yī)家是:葉天100、曲池、大椎點刺放血可用于:高熱不退

士101、將特制的小型針具固定于腌穴部位的皮內(nèi),留置一

69、最早的一部關(guān)于中醫(yī)護理學的專書是:《侍疾要語》定的時間,給局部以弱而長的刺激,以調(diào)整臟腑功能,

70、若疼痛局限,固定不移,刺痛者,多由:寒凝血瘀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治療方法,稱為:埋針法

所致102、對高熱病人下列哪項不屬于病情觀察的內(nèi)容:汗出

71、某些腫瘤病人后期,體質(zhì)虛弱,在治護上可采?。合鹊恼吵矶?/p>

扶正后祛邪103、一病人頭痛經(jīng)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

72、“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護理方法,屬:正護法舌質(zhì)紫,脈細澀,其證為:瘀血頭痛

73、沖任虧損的閉經(jīng)采取補益氣血的方法進行治護,這種104、PRN醫(yī)囑表示:長期備用醫(yī)囑

方法屬:塞因塞用105、病人起居應遵循下列何原則來適應四時氣候變化:

74、一病人原患水腫,又復感風寒,出現(xiàn)惡寒無汗,咳嗽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胸滿,腰痛尿少,全身浮腫時,需采取:標本同護法106、夏季不宜多食的食物是:羊肉

75、根據(jù)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制定相適宜的護理措施的方法,107、春季起居方面應遵循:晚臥早起

是:因地制宜護理108、室內(nèi)溫度偏低適合于下列哪類病人:陰虛

76、“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觀點,109、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陰虛證患者,病室內(nèi)的

強調(diào)的是:預防為主的護理原則濕度宜偏低

77、一神昏病人其眼瞼閉合不全,護理上可采?。好咳招?10、七情過極,可采用以情勝情法,若怒傷肝,應:以

用生理鹽水滴眼,凡士林紗布覆蓋悲勝之

78、關(guān)于護理表格的書寫,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署名處111、心病患者,應忌食下列哪味食物:咸

須簽全名,如有帶教學生,則以如下格式書寫:學生/老112、下列關(guān)于飲食調(diào)護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食后

師姓名應邊摩腹邊臥床休息

79、冬季起居方面應遵循:早臥晚起113、觀察病情時,若見病人面色為白色,則為:虛證

80、室內(nèi)光線過暗,不適宜下列哪類病人:陽虛114、頭痛在前額部,連眉棱骨痛,屬:陽明經(jīng)頭痛

81、《曲禮》:“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中的三世指的是:115、“瘙”是指:病愈

《黃帝內(nèi)經(jīng)》、《本草綱目》和《天子脈訣》116、對于口吃、緊張、焦慮的患者,宜采用下列哪種心

82、首創(chuàng)豬膽汁灌腸法的醫(yī)家是:張仲景理康復護理法:移情法

83、醫(yī)療體育的奠基人是:華佗117、下列屬于配伍禁忌的是:相惡

84、主張“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觀點的醫(yī)家是:李杲118、下列哪種器具不適宜煎藥:不銹鋼容器

85、1959年南京出版了第一部系統(tǒng)的中醫(yī)護理專著是:119、以花、葉、草類為主的湯劑,煎煮前需浸泡:20~30

《中醫(yī)護病學》分鐘

86、教導人們“常習不唾地”的醫(yī)家是:孫思邈120、下列哪味藥應溶化后再服:鹿角膠

87、《外臺秘要》的作者是:王煮121、毒蕈、馬錢子中毒時,可選用的洗胃液是:碳酸氫

88、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骨傷科專著是:《理傷續(xù)斷方》鈉

89、“春夏脈多浮大,秋冬脈多沉小”是指:四時氣候122、隔鹽灸的主要作用是:回陽固脫

與人體123、斷針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項:留針時間太長

90、對久痢脫肛和子宮下垂之中氣下陷證均采取升提中氣124、關(guān)于穴位注射下列哪項是錯誤的:選穴宜多,且一

的護法,屬:異病同護穴可連續(xù)使用

91、“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護理原則屬:正護法125、中藥保留灌腸時,藥量一次不應超過:200nli

92、《素問?五常證大論》:“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126、關(guān)于中藥離子導入法,下列哪項是錯誤的:治療后,

薄藥”,指的是用藥與什么的關(guān)系:體質(zhì)襯墊應及時用洗滌劑洗凈、晾干后備用

93、“務必先安未受邪之地”指的是:既病防變127、將中藥敷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膚紅、灼、

94、養(yǎng)生學中睡眠的姿勢常人宜:右側(cè)臥位起泡,利用較強的刺激作用,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是:

發(fā)泡法155、下列病證中,適宜拔罐的是:老年人腰背部酸痛

128、用三棱針或圓利針在患者體表的一定穴位或反應點156、下列各項中,慎用灸法的是:陰虛發(fā)熱

進行挑治或深刺的方法,稱為:截根法157、拔罐后,一般留罐的時間為:10~15分鐘

129、室內(nèi)溫度偏高適合于下列哪類病人:陽虛158、中風脫證選用神闕穴進行灸法時宜選用:隔鹽灸

130、夏季起居方面應遵循:晚臥早起159、下列關(guān)于運動康復護理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B

131、下列關(guān)于生活起居護理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BA病人在運動時,護士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以防患者

A秋季飲食宜以滋陰潤肺為主跌仆受傷

B春季起居宜夜臥早起B(yǎng)心痛證患者運動后,應立即進餐,以防虛脫

C冬至以后,由于陽氣逐漸回升,冬季進補應選擇在立C心痛證患者運動后,不宜馬上洗熱水澡,以免誘發(fā)心

冬以前進行悸怔忡

D夏季睡眠時,不可扇風取涼D運動后,護士應指導或幫助病人放松肌肉

E夏季運動鍛煉不可過分劇烈E病人運動時間應有一定規(guī)律且應持之以恒

132、祝由療法屬于下列哪種情志護理方法:移情法160、觀察病情時,若見病人面色為黃色,則為:虛證

133、七情過極,可采用以情勝情法,若恐傷腎,應:以161、下列關(guān)于煎藥的操作中,哪項是錯誤的:D

思勝之A煎藥前不可用清水沖洗

134、觀察病情時,若見病人面色為青色,則為:痛證B一般復方湯劑用清水泡藥30~60分鐘

135、肝病患者,應忌食下列哪味食物:辛C以花、葉、草類為主的湯劑,浸泡20~30分鐘

136、若見病人食少納呆,兼見消瘦乏力,腹脹便濾,屬:D煎藥過程中,若藥液過少,可適當頻頻添加少量的水,

脾胃氣虛以免將藥煮糊

137、對于情志抑郁,所求不得而引起的異常行為病證的E藥液煮糊后,不可加水重煎。

患者,宜采用下列哪種心理康復護理方法:滿足法162、治療脾胃虛弱的藥服用時宜選用下列何種液體送服:

138、下列關(guān)于飲食調(diào)護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食后米湯

應邊摩腹邊臥床休息163、下列哪項不屬于拔罐法的應用范圍:皮膚潰瘍

139、下列關(guān)于煎藥的操作中,哪項是正確的:以花、葉、164、命門火衰所致的陽痿、早泄,宜選用的灸法是:隔

草類為主的湯劑,浸泡20~30分鐘附子餅灸

140、真寒假熱證服藥時,宜:熱藥冷服165、割治膻中可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141、除外腐蝕性藥物中毒,清除胃內(nèi)殘留毒物最有效的166、刮癡板與刮拭方向應保持:45-90°

方法是:洗胃167、下列哪種病人可以用蒸法:痛風

M2、祛風除濕藥服用時宜選用下列何種液體送服:米酒168、將藥物裝在紗布袋內(nèi),經(jīng)過蒸或煮后,使藥性透出,

143、下列屬于配伍禁忌的是:反待溫度適宜時在局部熱敷的方法,是:騰洗法

144,施灸的順序是:先上后下,先陽后陰169、高熱是指體溫超過:39℃

145、下列哪項不屬于拔罐法的作用:補益氣血170、在書寫護理病歷時,一級護理的病人,應每周書寫:

146、拔火罐最為常用而又不易燙傷皮膚的方法是:閃火2?3次

法171、若憂傷肺,應以喜勝之,屬于哪種情志護理方法:

147、肺病患者,應忌食下列哪味食物:苦以情勝情

148、宜空腹服用的藥物是:滋補藥172、下列關(guān)于飲食調(diào)護的敘述中,錯誤的是:飲食有節(jié)

149、采用一定的措施,分散病人對所患疾病的注意力,是指飲食宜少量且種類以清淡為主

使其注意力從病轉(zhuǎn)移到其他的人或物上,這種情志護理方173、下列關(guān)于生活起居護理的敘述中,錯誤的是:B

法是:移情療法A春夏之季應以調(diào)養(yǎng)人體的陽氣為主

150、若見病人面色為赤色,則為:熱證B夏季天氣炎熱,睡眠時為避免使用空調(diào)不當而致感冒,

151、頭痛在兩側(cè)太陽穴,屬:少陽經(jīng)頭痛宜用扇類送風取涼

152、若見病人厭食,兼見曖氣酸腐,脫腹脹痛,屬:食C秋冬之季應以保藏陰精為主

滯內(nèi)停D冬至以后是進補的最好時機

153、下列哪項屬于間接灸:隔鹽灸E冬季若氣溫驟降,不宜外出鍛煉

154、煮罐法的操作中,不正確的是:C

A選用無裂隙的竹罐B將罐置入藥174、下列哪類食物冬季不宜食用:苦瓜

液中加熱175、對于心存疑惑的患者,宜采用下列哪種情志護理方

C用鏡子夾住罐口提出水面D迅速用冷毛法:釋疑解惑

巾緊捫罐口176、祛寒藥服用時宜選用下列何種液體送服:姜湯

E趁熱將罐扣在所拔部位177、若見病人面色為黑色,則為:瘀血

178、下列哪種器具不適宜煎藥:鐵制容器

B型題

A天麻魚頭湯B明磯拌橄欖C紫蘇粥

D三蛇酒E生姜羊肉湯

179、具有平肝熄風、行氣止痛功效的老年病藥膳是:A

180、具有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功效的殘疾藥膳是:D

A鹿茸B青黛C阿膠D蕾香E蘆根

181、煎煮中藥時,應先煎的中藥是:E

182、煎煮中藥時,應另煎的中藥是:A

A空腹B清晨C睡前D飯后E飯前

183、滋補藥的服用時間宜在:A

184、消導藥的服用時間宜在:D

A艾條灸B直接灸C溫針灸D燈火灸E間接灸

185、雀啄灸屬于:A

186、瘢痕灸屬于:B

A3?5壯B5?7壯C7?9壯D9?12壯E7?10壯

187、瘢痕灸一般灸:C

188、隔附子餅灸一般灸:B

A、濕熱壅滯型B、飲食積滯型C、氣滯血瘀型

D、中虛臟寒型E、寒邪內(nèi)阻型

189、一病人腹痛綿綿,時作時止,喜熱惡冷,痛時喜按,饑餓勞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減,大便清薄,舌淡

苔白,脈象沉細,其證為:D

190、一病人脫腹脹滿疼痛、拒按,曖腐吞酸,惡食,大便秘結(jié)或泄瀉,舌苔膩,脈滑實,其證為:B

A、破傷風B、腹股溝斜疝C、產(chǎn)后發(fā)熱D、腸梗阻E、急性闌尾炎

191、《痛驚合壁》中的墜腸箱類似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B

192、《疼驚合壁》中的縮腳癰瘡類似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E

A、中暑B、目赤紅腫、頭痛C、高熱不退

D、瘀血腰痛E、急性淋巴管炎

193、大椎穴點刺放血可用于:C

194、委中穴點刺放血可用于:D

A、直刺B、斜刺C、橫刺D、深刺E、淺刺

195、針身與皮膚呈15°角刺入的,稱:C

196、中青年身強體壯者宜:D

A溫補類食物B平補類食物C補氣類食物

D清熱類食物E行氣類食物

197、用于寒性病證的飲食調(diào)護應選用哪類食物:A

198、用于各種疾病恢復期的飲食調(diào)護應選用哪類食物:B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洋化

199、煎煮牡蠣時,應選用的特殊煎煮法是:A

200、煎煮砂仁時,應選用的特殊煎煮法是:B

A空腹B清晨C睡前D飯后E飯前

201、安神藥的服用時間宜在:C

202、健胃藥的服用時間宜在:E

A天麻魚頭湯B明磯拌橄欖C紫蘇粥

D三蛇酒E生姜羊肉湯

203、主治癲癇病的精神病藥膳是:B

204、主治老年人眩暈、四肢麻木的老年病藥膳是:A

A閃火法B投火法C貼棉法D架火法E滴酒法

205、將紙片點燃,投入罐內(nèi),迅速將罐扣在所選部位的皮膚上的方法是:A

206、把酒精棉片貼在罐內(nèi)壁的中部,用火點燃后,迅速將罐扣在所選部位的方法是:C

A、頑固性疼痛B、慢性鼻炎C、神經(jīng)衰弱

D、近視E、針刺麻醉

207、皮膚針法可用于治療:D

208、電針法可用于:E

A、藥熨法B、坎離砂熨法C、蔥熨法D、鹽熨法E、醋熨法

209、慢性虛寒性胃痛、腹瀉,可用:D

210、緩解燙傷或燒傷后瘢痕攣縮用:E

A、肝陽頭痛B、腎虛頭痛C、氣血虧虛頭痛

D、痰濁頭痛E、瘀血頭痛

211、一病人頭痛經(jīng)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舌質(zhì)紫,脈細澀,其證為:E

212、一病人頭痛眩暈,腰痛酸軟,神疲乏力,耳鳴少寐,舌紅少苔,脈細無力,其證屬為:

A、孫思邈B、張仲景C、扁鵲D、華佗E、李時珍

213、被后世稱為醫(yī)療體育奠基人的醫(yī)家是:D

214、以高尚的醫(yī)德著稱的醫(yī)家是:A

A、孫思邈B、張仲景C、扁鵲D、華佗E、李時珍

215、首創(chuàng)豬膽汁灌腸法的醫(yī)家是:B

216、首創(chuàng)蔥管導尿法的醫(yī)家是:A

A、張元素B、張從正C、李東垣D、朱震亨E、劉完素

217、被后世醫(yī)家稱為“攻下派”的醫(yī)家是:C

218、被后世醫(yī)家稱為“養(yǎng)陰派”的醫(yī)家是:D

A、《黃帝內(nèi)經(jīng)》B、《傷寒雜病論》C、《侍疾要語》

D、《本草綱目》E、《中醫(yī)護病學》

219、第一部系統(tǒng)的護理學專著是:E

220、最早的一部護理專書是:C

A、實證B、虛證C、虛實夾雜證

D、痰濕內(nèi)阻E、燥熱傷肺

221、病人咳嗽聲音洪亮的屬:A

222、病人咳嗽時,干咳無痰的屬:E

A、熱因熱用B、寒因寒用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E、以上均不是

223、真熱假寒證可用:B

224、真寒假熱證可用:A

A裂紋舌B鏡面舌C顫動舌D痿軟舌E齒痕舌

225、若見舌體軟弱,無力屈伸,則為:D

226、若見舌面上有明顯的裂溝,則為:A

A脾胃氣虛B胃火亢盛C胃陰不足

D食滯內(nèi)停E蟲積

227、若見病人多食易饑,則為:B

228、若見病人饑不欲食,則為:A

A溫補類食物B平補類食物C辛散類食物

D清熱類食物E行氣類食物

229、用于實熱病證的飲食調(diào)護應選用哪類食物:D

230、用于各種疾病恢復期的飲食調(diào)護應選用哪類食物:B

A10~15分鐘B20~30分鐘C30~40分鐘

D40~50分鐘E60分鐘

231、以根、莖、果實為主的湯劑,煎藥前應浸泡:E

232、以花、葉、草為主的湯劑,煎藥前應浸泡:B

A留罐B走罐C閃罐D(zhuǎn)留針拔罐E刺血拔罐

233.腰背部范圍較大的疼痛、麻木應選用的拔罐法是:B

234.局部疼痛、麻木,應選用的拔罐法是:C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煒化

235、煎煮車前子時,應選用的特殊煎煮法是:C

236、煎煮羚羊角片時,應選用的特殊煎煮法是:D

A、慢性支氣管炎B、小兒疳積C、慢性胃腸病

D、摞瘍E、哮喘

237、割治鳩尾穴可治療:D

238、割治上院、中脫穴可治療:C

A、長期醫(yī)囑B、臨時醫(yī)囑C、長期備用醫(yī)囑

D、臨時備用醫(yī)囑E、短時醫(yī)囑

239、有效期在24小時以內(nèi),應在短時間內(nèi)執(zhí)行或立即執(zhí)行的醫(yī)囑,為:B

240、有效期在24小時以上,當醫(yī)師注明停止時間后即失效的醫(yī)囑,為:A

A熱藥熱服B熱藥冷服C寒藥熱服

D寒藥冷服E不拘時間頻服

241、真熱假寒證服藥時宜:C

242、真寒假熱證服藥時宜:B

A1?2厘米B2?3厘米C3?5厘米

D5?7厘米E7?8厘米

243、煎藥時:頭煎加水量應高出藥面:C

244、煎藥時,二煎加水量應高出藥面:B

A1周B2?3周C3?4周D5?6周E7周

245、瘢痕灸后,形成灸瘡的時間一般為:A

246、灸瘡自愈時間一般在灸后:D

A以思勝之B以怒勝之C以喜勝之

D以驚勝之E以恐勝之

247、七情過極,可采用以情勝情法,若憂傷肺,應:C

248、七情過極,可采用以情勝情法,若喜傷心,應:B

A蟲積B胃火亢盛C食滯內(nèi)停

D胃陰不足E脾胃氣虛

249、若見病人食少納呆,兼見消瘦乏力,腹脹便演,則為:E

250、若見病人厭食,兼見曖氣吞酸,脫腹脹痛,則為:C

A阿膠B滑石C車前子D雷香E灶心土

251、煎煮中藥時,應后下的中藥是:D

252、煎煮中藥時,應先煎的中藥是:E

A溫經(jīng)通絡(luò)B預防保健C消腫散結(jié)

D扶陽固脫E散寒祛濕

253、利用灸法治療久泄、脫肛是根據(jù)以上哪種功效:D

254、利用灸法治療瘡瘍初起、爆瘍是根據(jù)以上哪種功效:C

A風濕頭痛B氣虛頭痛C外感風寒

D陽明經(jīng)頭痛E肝陽上亢

255、若見病人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者,屬:A

256、若見病人頭痛綿綿,過勞則甚者,屬:B

A鏡面舌B裂紋舌C痿軟舌D顫動舌E齒痕舌

257、若見舌體震顫抖動,則為:D

258、見舌面光滑無苔,則為:A

A酸B苦C甘D辛E咸

259、腎病患者,應忌食下列哪味食物:C

260、心病患者,應忌食下列哪味食物:E

A、仰臥位B、俯臥位C、側(cè)臥位

D、仰靠坐位E、自由臥位

261、針刺時,背部穴位應讓病人?。築

262、針刺時,側(cè)身穴位應讓病人?。篊

A、指切進針法B、挾持進針法C、提捏進針法

D、舒張進針法E、套管進針法

263、針刺時?,環(huán)跳穴可采用:B

264、針刺時,老年人的腹部可采用:D

A、直刺B、斜刺C、橫刺D、淺刺E、深刺

265、針刺時;四肢、腹部、腰背部的穴位宜:A

266、針刺時,胸背部的穴位宜:B

A、10?20分鐘B、30?40分鐘C、60分鐘

D、3~5天E、7天

267、針刺時,一般病證可留針:A

268、埋針時,一般可留針:D

A、放血法B、截根法C、割治法

D、刮痛法E、埋針法

269、用三棱針或圓利針在病人體表的一定穴位或反應點進行挑治或深刺的方法,稱為:B

270、在病人體表的一定穴位或其他部位,經(jīng)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直接以器械刺激或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組織的方

法,稱為:C

A、肝陽頭痛B、腎虛頭痛C、氣血虧虛頭痛

D、痰濁頭痛E、瘀血頭痛

271、一病人頭痛頭暈,遇勞則甚,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面色白,舌淡,脈沉細無力,其證屬:C

272、一病人頭痛而眩,心煩易怒,夜不能寐,面紅目赤,口苦,苔薄黃,脈弦有力,其證屬:A

A、氣厥B、血厥C、痰厥D、食厥E、暑厥

273、一病人突然昏厥,喉間痰鳴,嘔吐痰涎,呼吸氣粗,舌苔厚膩,脈象滑實,其證屬:C

274、一病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氣粗,苔薄白脈沉弦,其證屬:A

A隔物灸B明灸C溫和灸

D化膿灸E溫針灸

275、直接灸又稱為:B

276、瘢痕灸又稱為:D

A健胃藥B消導藥C止瀉藥D平喘藥E清熱解暑藥

277、飯前服用的藥物是:A

278、不拘時間頻服的藥物是:E

A送服B沖服C洋化D含服E代茶飲

279、人參粉服用時,應采用的服法是:B

280、番瀉葉服用時,應采用的服法是:E

A虛證B實證C痰飲D熱證E寒證

281、若見病人仰面伸足,揭去衣被,不欲近火,多屬:D

282、若見病人躺臥在床,蜷縮成團,喜加衣被,多屬:E

A表證B寒證C里證D熱證E虛證

283、浮脈多主:A

284、數(shù)脈多主:D

A心病B脾病C肝病D腎病E肺病

285、哪類病人應忌食苦味食物:E

286、哪類病人應忌食酸味食物:B

A糯米B大蒜C苦瓜D綠豆E牛奶

287、屬于溫補類食物的是:A

288、屬于平補類食物的是:E

A寒凝血瘀B虛熱證C氣血兩虛

D脾虛濕盛E實熱證

289、若見舌體胖大有齒痕,多為:D

290、若見舌鮮紅而少苔,多為:B

A犀角B阿膠C青黛D薄荷E龍骨

291、煎煮中藥時,應包煎的中藥是:C

292、煎煮中藥時,應后下的中藥是:D

A蟲積B胃火亢盛C食滯內(nèi)停

D胃陰不足E脾胃氣虛

293、若見病人多食易饑,則為:B

294、若見病人偏食異物,則為:A

A、10°B、15°C、30°D、45°E、90°

295、毫針刺法中,直刺是指針身與皮膚呈:E

96、毫針刺法中,平刺是指針身與皮膚呈:B

A、痙證B、厥證C、亡陰D、亡陽E、陰陽離決

297、一病人項背強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其為:A

298、一病人神昏不知人,手撒肢冷,大汗淋漓,目合口開,鼻鼾息微,二便失禁,其為:D

A、風寒頭痛B、風熱頭痛C、風濕頭痛

D、肝陽頭痛E、腎虛頭痛

299、一病人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胸悶納呆,小便不利,大便澹薄,苔白膩,脈濡,其為:C

300、一病人頭痛而眩,心煩易怒,夜不能寐,面紅目赤,口苦,苔薄黃,脈弦有力,其為:D

二、名詞解釋

1、異病同護2、入靜3、厥證4、色彩康復法

5、包煎6、寒因寒用7、意守8、熱熨法

9、釋疑解惑10、閃耀11、同病異護12、刮瘡法

13、祝由14、康復評定15、正護法16、騰洗法

17、行針18、間接灸19、以情勝情20、塞因塞用

21、水針法22、移情23、佯化

名詞解釋答案:

1、異病同護:不同的疾病,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相同的病機變化,也可采取相同的方法進行護理,謂之異

病同護。

2、入靜:就是排除內(nèi)外于擾,把各種刺激反應和感覺降低到最低應激性,使大腦進入一種特殊狀態(tài)的抑制過程。

3、厥證: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為主的病證。

4、色彩康復法:是以五色配五臟情志的理論為指導,利用自然界有關(guān)顏色,讓病人用眼觀望,從而產(chǎn)生影響,以

促進身心康復的方法。

5、包煎:絨毛類、粉末類藥物為防止煎藥后藥液混濁,對消化道、咽喉產(chǎn)生不良刺激,應先用紗布包好,再加

入同煎。

6、寒因寒用:指用寒性藥物及寒涼法治療和護理有假寒癥狀的病證。

7、意守:就是把意念、思維、想法集中到身體某一部位

8、熱熨法:是將藥物或其他物品加熱后,在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適時來回或回旋運轉(zhuǎn),利用溫熱及藥物作用,

以達到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腫、溫經(jīng)通絡(luò)等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9、釋疑解惑:是根據(jù)病人存在的心理疑慮,通過一定的方法,解除病人對事物的誤解、疑惑,去掉思想包袱,

恢復健康。

10、閃罐:將罐拔住后,立即取下,反復多次拔住、起下,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瘀血為止。

11、同病異護:由于發(fā)病的時間、地區(qū)以及患者機體反應性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所表現(xiàn)出的證不同,

護理上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謂之同病異護。

12、刮痛法:是指用邊緣鈍滑的器具,在患者體表一定部位反復刮動,使局部皮下出現(xiàn)瘀痛或痛痕的一種治療方

法。

13、祝由:祝說發(fā)病的原由,轉(zhuǎn)移患者精神,達到調(diào)整病人氣機,使精神內(nèi)守以治病的方法.

14、康復評定:是對病人醫(yī)學的、職業(yè)的、社會的全面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15、正護法:逆其證候進行護理的方法。

16、騰洗法:是將藥物裝在紗布袋內(nèi),經(jīng)過蒸或煮后,使藥性透出,溫度適宜時,直接在局部騰洗的方法。

17、行針:行針又稱運針,是將針刺入胸穴后為了使之得氣,調(diào)節(jié)針感以及進行補瀉而施行的各種針刺手法。

18、間接灸:又稱隔物灸、間隔灸,是指在艾炷施灸腌穴部位的皮膚之間,隔墊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

19、以情勝情:有意識地采用一種情志抑制另一種情志,達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

的一種情志護理方法。

20、塞因塞用:以補開塞,指用補益法治療和護理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適用于因虛而閉阻的真虛假實證

21、水針法:又稱穴位注射,是將藥液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將針刺與藥物結(jié)合起來,利用穴位

的刺激作用和藥物的藥理作用,發(fā)揮綜合效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2、移情:簡單地說是指轉(zhuǎn)移病人注意力,具體地說是指采用一定措施,設(shè)法分散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使其注

意力從病轉(zhuǎn)移到另外的人或物上。

23、洋化:膠質(zhì)或粘性大且易溶的藥物為防止同煎易粘鍋煮糊,或粘附于其他藥而影響藥效,需單獨加溫溶化,

置于剛煎好的去渣的藥液中,趁熱倒入攪拌,或置火上微煮。使之完全溶解,趁熱服下。

三、簡答題

1、熏洗法的適應范圍及注意事項6、簡述間接灸的注意事項。

2、簡述艾條灸的注意事項7、簡述亡陽、亡陰的區(qū)別。

3、簡述刮痛法的禁忌癥。8、簡述康復評定的目的。

4、簡述中藥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則。9、簡述熱熨法的注意事項。

5、簡述熱熨法的禁忌癥。10、簡述補法的護理措施。

簡答題答案:

1、熏洗法的適應范圍及注意事項

(1)緩解關(guān)節(jié)疼痛、腫脹、屈伸不利、皮膚瘙癢等癥狀

(2)減輕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結(jié)膜紅腫、癢痛、糜爛等癥狀

(3)促進肛腸疾患的愈合

(4)緩解婦科會陰部瘙癢、帶下過多等癥狀

2、簡述艾條灸的注意事項

(1)施灸過程中,應隨時詢問患者有無灼痛感,特別是對于感覺遲鈍者,護士可將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cè),

來測知患者局部受熱程度,以便及時調(diào)整施灸距離,防止燙傷。

(2)施灸中,應將艾灰彈入彎盤或用鑲子去除,防止燙傷皮膚和衣物

(3)施灸后,應立即熄滅艾火,以防復燃,發(fā)生火災

3、簡述刮痛法的禁忌癥

(1)年老體弱、過于消瘦、有出血傾向的病人及皮膚病變處禁用

(2)孕婦的腹部、腰舐部、五官孔竅處禁刮

(3)小兒因門未合,頭部禁用刮痛;尿潴留時,小腹部慎用重力,宜輕力揉按

4、簡述中藥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則

(1)立即停止接觸及服用有毒藥物

(2)盡快清除毒物

(3)解毒

(4)促進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6)支持療法和對癥處理

5、簡述熱熨法的禁忌癥

(1)各種實熱癥或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2)腹部包塊性質(zhì)不明及孕婦腹部忌用

(3)身體大血管處,皮膚有破損處及局部無知覺處忌用

6、簡述間接灸的注意事項

(1)施灸前協(xié)助病人擺好體位,避免病人疲勞時移動身體而燙傷皮膚

(2)應隨時詢問病人有無灼痛感

(3)艾炷燃盡后,應及時除灰,易炷再灸,避免燙傷

7、簡述亡陽、亡陰的區(qū)別

亡陰:神志昏迷,汗出,面紅身熱,唇舌干紅,脈象虛數(shù)

亡陽:神昏不知人,手撒肢冷,大汗淋漓,目合口開,鼻鼾息微,面色蒼白,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

8、簡述康復評定的目的

(1)掌握障礙

(2)設(shè)立康復目標

(3)制訂康復計劃

9、簡述熱熨法的注意事項

(1)藥熨前先囑病人排空小便,冬季注意保暖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