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2講 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練習試題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2講 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練習試題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2講 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練習試題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2講 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練習試題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2講 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練習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講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2015·湖北襄陽模擬)在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中,“因信稱義”被人們真正地接受起來。所謂“因信稱義”,就是內心真誠,外在不論,只要內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贖?!耙蛐欧Q義”被人們“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A.人們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贖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則C.馬丁·路德的積極倡導D.其蘊含了自由主義精神D【解析】本題考查宗教改革?!耙蛐欧Q義”強調教徒直接通過閱讀《圣經》來與上帝溝通,這體現(xiàn)了人的價值,擺脫了對教會的依賴,蘊含了自由主義精神,這才是人們“真正接受”它的主要原因,故D項正確。2.(2015·浙江衢州二模)馬丁·路德說:“世俗權力是受上帝的委任來懲治奸邪,保護良善的。因此我們應該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執(zhí)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彼倪@段話旨在()A.強調世俗權力大于教會權力B.鏟除教士和俗人之間的隔閡C.宣揚教會權威源于世俗權力D.否認教會和神職人員的權威A【解析】本題考查馬丁·路德的思想主張。由題干材料可知,他在強調世俗權力應該履行它的職責,可以約束教會權力,強調世俗權力大于教會權力,故A項正確;B項在材料未體現(xiàn),故錯誤;材料未涉及教會權威來源的問題,故C項錯誤;材料旨在強調世俗權力大于教會權力,沒有體現(xiàn)對教會和神職人員權威的否認,故D項錯誤。3.(2015·湖北宜昌三模)羅馬教皇保羅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贖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閱讀的書籍目錄。這表明()A.保羅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B.天主教會采取適當措施緩解天主教危機C.天主教走上了與新教相融合的道路D.禁止出售贖罪券是新教與舊教的共同目標B【解析】本題考查宗教改革。題干材料“禁止出售贖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閱讀的書籍目錄”表明,天主教會采取了措施以緩解危機,故B項正確。路德派與天主教相對立,故A項錯誤;天主教與新教相互對立不可能融合,故C項錯誤;在新教的反對聲中,天主教才逐漸禁止出售贖罪券,故D項錯誤。4.(2015·江蘇海安四模)“這個世界和它所有的美好事物看來是由全能的上帝為了讓人使用而首先創(chuàng)造與構建出來的……人有知識和能力去統(tǒng)治它、管理它……在現(xiàn)實生活與來世生活中,他事實上在任何時候都擁有快樂和幸福?!弊髡咝麚P的主旨是()A.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靈長 B.反對禁欲,強調來世享福C.人類可以統(tǒng)治世界 D.以人為本的宗教理念D【解析】本題考查宗教改革。題干材料中“上帝為了讓人使用而首先創(chuàng)造與構建出來的”的這句話說明,作者強調的是“為人”,而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靈長并沒有體現(xiàn)該主旨,故A項錯誤;題干中“在現(xiàn)實生活與來世生活中,他事實上在任何時候都擁有快樂和幸?!钡倪@句話說明,作者認為現(xiàn)實生活與來世生活一樣重要,故B項錯誤;C項不是材料主旨,錯誤;題干中“人有知識和能力去統(tǒng)治它、管理它”體現(xiàn)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故D項正確。5.(2015·山東德州二模)“當時,新興的自然科學已經證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轄的,于是哲學家們認為他們也有責任依據(jù)人不變的理性為道德、宗教、倫理奠定基礎。□□□□因此而產生?!边@里的“□□□□”應是()A.智者學派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D【解析】本題考查啟蒙運動。由題干材料“新興的自然科學已經證明”可知,當時處于文藝復興運動之后,故排除A、B兩項;由題干材料“依據(jù)人不變的理性為……基礎”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思想家將人的理性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故C項錯誤,選擇D項。6.(2015·山東濟寧二模)“他的學說對人民主權、自由和平等有著強烈的訴求,是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思想的集中反映,對后來的法國大革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鄙鲜鲈u價中的“他”是()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康德C【解析】本題考查啟蒙運動的思想家。A項的伏爾泰提倡“天賦人權”;B項的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D項的康德認為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故A、B、D三項均不符題意。盧梭提出“人民主權”的思想,認為一切人權的表現(xiàn)和運用必須表現(xiàn)人民的意志,符合題干要求,故C項正確。7.(2015·湖北黃岡二模)孟德斯鳩在《羅馬盛衰原因論》中說:“沒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裝出公正的姿態(tài)時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殘酷的暴政的了。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說不幸的人們正是在他們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痹诖?孟德斯鳩認為()A.法律有階級性 B.法律地位至上C.司法必須公正 D.法律并非萬能C【解析】本題考查孟德斯鳩的學說。由題干材料“沒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裝出公正的姿態(tài)時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殘酷的暴政的了”可知,孟德斯鳩認為,法律如果不公正,那就是殘酷的暴政,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德斯鳩強調法律應該是理性的體現(xiàn),司法必須公正,故C項符合題意。8.(2015·江蘇南通三模)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寫道:“盧梭給舊秩序帶來的威脅超過啟蒙運動時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論被視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對國王、教會和貴族權力的直接挑戰(zhàn)。法國大革命期間,他的名字被用來為民主制度申辯?!边@一評價主要是基于盧梭提出了()A.防止君主獨裁的分權思想 B.抨擊等級制度的平等觀念C.捍衛(wèi)人民主權的民主理論 D.反對貧富分化的經濟主張C【解析】本題考查啟蒙運動中盧梭的觀點。A項為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學說;B項為伏爾泰提出的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B兩項均不符合題意。盧梭提出“人民主權”思想,他認為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封建專制就是束縛自由的鐐銬,與題意相符,故C項正確。D項是盧梭的觀點即主張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但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項錯誤。9.(2015·湖南衡陽三模)人文主義是西方中世紀晚期以來人們的精神追求。啟蒙運動高舉理性旗幟,把人文主義發(fā)展到新的高度,這時人文主義的本質含義是()A.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B.追求自由,強調平等C.肯定人性,追求幸福 D.否定教會,信仰得救B【解析】本題考查啟蒙運動。由題干材料可知,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是高舉理性旗幟,A項與題意無關,故錯誤;理性是指民主、自由、平等、科學等,故B項正確;C項在文藝復興時期已經做到,D項是宗教改革時期的內容,均與題干要求不符。10.(2015·四川雅安三模)讀下圖,據(jù)此得出的認識是()①啟蒙思想家的作品內容廣泛②啟蒙思想得到歐洲人的廣泛認同③啟蒙思想強烈沖擊宗教神學④啟蒙思想影響了人們的閱讀興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解析】本題考查啟蒙運動。圖示中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涉及哲學、科學、文學,說明了其作品內容廣泛,故①正確;僅從啟蒙思想家的書籍和發(fā)行不能說明啟蒙思想得到歐洲人的廣泛認同,故②錯誤;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宗教類的書籍比例不斷減少,說明啟蒙思想強烈沖擊宗教神學,故③正確;宗教類書籍的不斷減少,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大量出版,體現(xiàn)了啟蒙思想對人們閱讀興趣的影響,故④正確,選擇C項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共60分)11.(30分)(2015·河北滄州一模)人文主義是近代西歐社會轉型的文化支撐。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文藝復興對世界文明最偉大的貢獻,還是它通過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種個人主義的倫理觀……只有解決了個人主義的合法性(或正當性)問題,一切阻礙個性自由發(fā)展的傳統(tǒng)束縛……才有可能統(tǒng)統(tǒng)被沖破,以往一直受到嚴重抑制的個人創(chuàng)造潛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社會才有可能開啟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變進程?!幾择R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他們在經濟領域中的主要口號是自由放任……國家對自然經濟力量的自由發(fā)揮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爾泰說:“如果在英國僅允許有一種宗教,政府就很可能會變得專橫;如果只有兩種宗教,人民就會互相割斷對方的喉嚨;但是,當有大量的宗教時,大家就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處?!薄谡畏矫妗R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會契約論》一書中說,所有公民在建立一個政府的過程中,把他們的個人意志融合成一個共同意志,同意接受這共同意志的裁決作為最終的裁決……“行政權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讓他們掌權和把他們拉下臺;對受托人來說,不存在契約的問題,只有服從”?!运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1)根據(jù)材料一,解讀“個人主義”的內涵,并概括指出“解決了個人主義的合法性”問題的重要意義。(11分)(2)根據(jù)材料二,列舉啟蒙運動進一步發(fā)展人文主義的思想主張。(11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人文精神的不斷發(fā)展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8分)(1)內涵:人文主義。意義:沖破神學傳統(tǒng)的束縛,充分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潛能;開啟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變的社會進程。(2)主張:經濟領域,主張自由放任;宗教方面,主張信仰自由;政治方面,主張人民主權和建立社會契約。(3)影響:促進思想解放;推進民主進程;促進經濟發(fā)展;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答出其中兩點即可)12.(30分)(2015·太原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面是中西方的思想家。材料二15世紀初,(歐洲)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精神。繪畫雖仍主要服務于教會,但已“超越教會的要求”而呈現(xiàn)出“真實世界”的圖畫。藝術家傾心于研究和再現(xiàn)事物外部形象,逐漸地接管了人物形象及其環(huán)境的各個方面(寫實主義)。人物面部和衣飾的概念化處理,已讓位于準確無誤的自然主義再現(xiàn)。——摘自漢文《布克哈特的藝術觀》材料三康德提出“要敢于運用理性”作為“啟蒙運動”的口號,可以說“理性”開啟了歐洲的“啟蒙運動”,他們的思想家用“理性”掃除對天主教的迷信和世俗的愚昧,在歐洲發(fā)生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革命運動。同時,法國的孟德斯鳩、盧梭以及英國的思想家等提出一整套政治科學,發(fā)展民主共和制度?!詼唤椤秵⒚稍谥袊钠D難歷程》(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指出兩位思想家思想主張的共同之處,并說明他們思想特點形成的原因。(10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5世紀初歐洲出現(xiàn)的“新精神”的主要特征。(10分)(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啟蒙運動所產生的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