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第十章第三節(jié)物體的沉浮及應(yīng)用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下第十章第三節(jié)物體的沉浮及應(yīng)用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下第十章第三節(jié)物體的沉浮及應(yīng)用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下第十章第三節(jié)物體的沉浮及應(yīng)用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下第十章第三節(jié)物體的沉浮及應(yīng)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十章第三節(jié)物體的沉浮及應(yīng)用

(一)新課弓I入

[演示]:1.出示鐵塊和蠟塊讓學(xué)生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體積相等。2.將體積相同的鐵塊和蠟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后松

手。

[現(xiàn)象]:鐵塊沉入杯底而蠟塊上浮最終浮在水面。

[提問]:1.浸沒在水中的鐵塊、蠟塊(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浮力、重力)

2.鐵塊和蠟塊受到的浮力相等嗎?(相等。因為V排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鐵塊和蠟塊受到的F浮相同,為什么松手后鐵塊沉底而蠟塊上???液體中,物體的浮沉取決于什

么呢?

i講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分析蠟塊:松手后,浸沒在水中的蠟塊所受到的尸浮>6蠟,所以蠟塊上浮。當(dāng)蠟塊逐漸露出水面,V排減小,浮

力減小,當(dāng)F浮=G物時,蠟塊最終漂浮在水面。即:F?。?物上浮,最終漂浮。

分析鐵塊:松手后,浸沒在水中的鐵塊所受到的F?。糋鐵,鐵塊下沉。到達容器底部后,鐵塊受到F浮、G鐵和

F支,三力平衡,靜止在容器底,我們說鐵塊沉底。即:F?。糋物下沉,最終沉底。

若一個物體浸沒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我們說物體懸浮在液體中。即:F

浮=6物,最終懸浮。

總結(jié):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浸在液體中物體的浮沉取決于物體所受F浮與G物的關(guān)系。

(-)進行新課

1?討論:

(1)木3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頭挖成空心,做成獨木舟后,其重力怎么變化?它可載貨物的多少怎么變化?重力變小,可以裝載

的貨物變多。

[指出]:從浮力的角度看,把物體做成空心的辦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這種古老的“空心”辦法,可以

增大漂浮物體可利用的浮力。

[質(zhì)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體有沒有辦法讓它上浮或漂浮呢?

2.實驗:

兩個外形相同的鐵罐子,一個空心,一個裝滿沙;同時按入水中,松手后實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終漂浮。

[質(zhì)疑]:

(1)鐵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鐵罐子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因為什么呢?

(因為它是空心的,尸浮>6物,所以能上浮,最終能漂浮。)

(2)要想讓實心的鐵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辦呢?

(把沙取出來,變成空心的。)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調(diào)節(jié)的鐵罐子的浮沉的呢?

(F浮不變,挖空使G物變小,當(dāng)F浮〉G物,鐵罐子自然就浮起來了。)

[指出]:上述實驗告訴我們采用“空心”的辦法,不僅可以增大漂浮物體可利用的浮力,還可以使下沉的物體變

得上浮或漂浮。

3.應(yīng)用

輪船

(1)原理:采用把物體做成“空心”的辦法來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貨物的總重來實現(xiàn)漂浮。

(2)排水量:滿載時,船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即:排水量=小船+01貨

[質(zhì)疑]:1.輪船從河水駛?cè)牒@?,它的重力變不變?它受到的浮力變大、變小還是不變?(不變,始終漂?。?/p>

2.它排開的液體的質(zhì)量變不變?(不變)

3.它排開的液體的體積變不變?(變,p海水〉p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還是浮起一些?(V排變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強調(diào)]:同一條船在河里和海里時,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開的河水和海水的體積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

同。

潛水艇

[演示]:

潛水艇能潛入水下航行,進行偵查和襲擊,是一種很重要的軍事艦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們用打吊瓶用的小

塑料管來模擬潛水艇。請同學(xué)們利用和塑料管連接的細管給塑料管吹氣或吸氣。

現(xiàn)象:吸氣時,水逐漸進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氣時,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p>

[質(zhì)疑]:

(1)小塑料管浸沒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變化?(塑料管形變很小,V排基本不變,所以可以認為F浮不變)。

(2)那它是怎樣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氣時,水從管子中排出,重力變小,F(xiàn)浮〉G物,所以上??;吸氣時,水進入管子,重力變大,F(xiàn)?。糋物,

所以下沉)

[講解]:潛水艇兩側(cè)有水艙,當(dāng)水艙中充水時,潛水艇加重,就逐漸潛入水中;當(dāng)水艙充水使艇重等于同體積水

重時,潛水艇就可懸浮在水中;當(dāng)壓縮空氣使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時,潛水艇變輕,就可上浮了。

潛水艇:

原理: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在水中的浮沉。

[強調(diào)]:潛水艇在浸沒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氣球和飛艇

[演示]:“熱氣球”的實驗。

[質(zhì)疑]:酒精燃燒后袋內(nèi)空氣密度怎樣變化?

原理:P氣<p空氣,(即利用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通過改變氣囊里氣體的質(zhì)量來改變自身體積從而改變所受

浮力的大小來實現(xiàn)升降的。)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討論]:要使充了氮氣、升到空中的氣球落回地面,你們能想出什么辦法?要使熱氣球落回地面,有什么辦法?

(放氣或停止加熱)

其他應(yīng)用

密度計、鹽水選種等。

板書

(-)物體的浮沉條件:

F浮>6物上浮最終漂浮P液>「物

F浮=6物懸浮P液=P物

F?。糋物下沉最終沉底P液<P物

(二)通過調(diào)節(jié)物體受到的F浮或G物,可以調(diào)節(jié)物體的浮沉。

(三)應(yīng)用

1.輪船:把物體作為“空心”的辦法來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貨物的總重來實現(xiàn)漂浮。

2.潛水艇:依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在水中的浮沉。

3.氣球和飛艇:P氣<P空氣,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第H■一章第一節(jié)功

【師】看老師推這個講臺,沒有推動,那么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講臺有沒有力的作用?有力的作用,那么請問有

沒有功的作用?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下,如何才算是對物體有做功呢?

【生】要推動桌子才算。

【師】對,那么在推動桌子的過程中,大家覺得,施加給桌子的力和桌子的移動方向有什么特點?然后試著歸納下,

做功的相關(guān)條件。

一、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必須同時具備這兩個要素,力才對物體做功.

【師】所以,剛剛老師推講臺這個過程,是沒有用做功的,那么生活中還有哪些例子,是對物體有力,但是沒有對

物標(biāo)做功的呢?

又或者是,物體移動了,但是沒有做功的情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概括下,這些不做功的情況:

【師】現(xiàn)在要使兩輛完全相同的以同樣速度行駛的汽車停下來,同學(xué)們想一下,可以采用怎樣的兩種方法?

【生】急踩剎車,讓車子迅速停下,或者輕踩剎車,讓車子慢慢停下。

【師】對,很好,那么這兩個過程中,車子從受到的阻力大小和通過的位移大小考慮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用

較大的阻力,通過較小的位移,使車停下;還有一種是車受到較小的阻力,通過比較長的位移使車停下。

兩種方法在改變車的運動能量上是等效的,可見,做功也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做功是和兩個因素相聯(lián)系的,一個

是力,還有一個是在力方向上發(fā)生的位移大小。

【師】根據(jù)杠桿說的,我們一起來歸納一下

不做功的三個情況:

1、物體有運動,但是沒受相應(yīng)力

【師】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而是靠慣性運動,例如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動時,在水平方向上

盡管它通過了距離,這個時候有沒有力對它做功呢?

【生】討論。

【師】物體遍光滑水平面上滑動時,在水平方向上盡管它通過了距離,但是卻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所以沒有力對它做

功.

例如:足球在草坪上滾動(人對球不做功)、子彈在空中飛行(槍膛對子彈不做功)

2、有力,但是在力上沒有移動距離

如果物體雖然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則這個力也沒有對物體做功.例如建筑工人雙手捧

著一摞磚站在原處準(zhǔn)備裝上車,他雖然對磚有一個向上的托力,但是在這個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因此他沒有做功.

例:小明推箱子,未推動;搬石頭沒搬動

3、有力有距離,但是兩者方向垂直

如果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時物體也在運動著,但是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相垂直,那么力也沒有對物體做功.例如

我們用手提著一桶水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時,雖然我們對水桶施加了豎直向上的拉力,但是由于拉力的方向與運動的方向

相垂直,因此我們并沒有對水桶做功。

分析得出:

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講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個都不能少,請同學(xué)們用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判斷下面幾種情況下,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演示1]手提著鉤碼在空中靜止不動,問拉力是否對鈞碼做功?為什么?

[演示2]手提著鉤碼勻速水平移動一段距離,問拉力是否對物體做功?為什么?

[演示3]手提著鈞碼勻速上升,問拉力是否對物體做功?為什么?

講述: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出,物理學(xué)中的做功與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意思不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工作包括一切

消耗體力和腦力的勞動,但物理學(xué)中功的涵義要狹窄且嚴格得多,即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必要因素。想一想上課起

始同學(xué)們一起做的提書包和提書的實驗中,我們所說的“累”的程度大小,這個“累”字體現(xiàn)的含義是什么?

功的大小與力和距離這兩個因素有何關(guān)系呢?

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這個力的成效越顯著,說明力所做的功越多。

二、功的計算

功的計算

【師】通過我們之前的學(xué)習(xí)研究,知道了做功和兩部分因素有關(guān):一個是有力,另一個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求的功的大小,也是這兩方面來的。大家可以試著推導(dǎo)下,功的計算公式。

【生】討論公式

【師】功的大小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寫成公式,即為:W=FS=Gh

式中F表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單位用牛;S表示物體在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單位用米;W表示功,單位即為焦.1焦

=1牛?米

【師】在用公式囚=兩計算功時,必須注意三點:

①F與S的同方向性,即S必須是物體在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或F是在$方向上施加的作用力.

②力與物體移動的距離必須對應(yīng)于同一物體

③力與物體移動的距離必須對應(yīng)于同一段時間。

物理學(xué)中,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即功=力又距離用

功的公式:W=FS。W一功一焦耳(J),F一力—牛頓(N),s一距離一米(m)。

3.功的單位:焦耳(J)1焦耳=1牛頓。米lJ=lNom

(例題1)一臺拖拉機耕地時,牽引力是28500牛,前進了100米,此拖拉機的牽引力做了多少功?

[例題2]馬拉著重為19600牛的車在水平路面上前進了400米,做了3X105焦耳的功。車受的重力有沒有做功?

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

分析:因為馬在水平路面上前進,豎直方向上沒有通過的距離,所以車受的重力不做功。求馬的水平拉力,可從

已知拉力做功和車前進的距離,由W=FoS公式求得。

答:車受的重力沒有做功,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小結(jié):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也就是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三、鞏固檢測:

[例題3]回憶上課起始做的三個實驗,若勻速提書包和4本書所需的力分別為30牛和5牛,課桌高80厘米,計算

下面情況下拉力做功的大?。?/p>

(1)把書包和4本書從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分別做功多少?

(2)把書包提高5厘米,把4本書從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做功分別為多少?

小結(jié):功的大小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大小共同決定的,作用力大的做的功不一定多,距離長的過程做

的功也不一定多。解題時要注意單位統(tǒng)一。

[例題4]小剛把重為1000牛的箱子沿著水平地板推動1米,小剛對箱產(chǎn)做的功()

課后小結(jié)

通過做功的概念和定義來分析做功情況。

三種不做功:

1.有力無運動距離

2.無力,有運動距離

3.有力有距離,但是力和運動垂直。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必須同時具備這兩個要素,力才對物體做功.

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通過公式進行功的計算

W=F$=Gh式中F表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單位用牛;$表示物體在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單位用米;W表示功,單位即

為焦.1焦=1牛?米.

A.1000焦B.1焦C.0焦D.無法確定

]課堂練習(xí)

1、某同學(xué)用100牛的力把質(zhì)量為4千克的鉛球推到5米遠處,他推鉛球做的功是(D)

A.500焦B.196焦C.696焦D.缺少條件,無法計算

2、下列幾種現(xiàn)象中,沒有對物體做功的是(D)

A.物體在繩子拉力作用下升高

B.靜止的小車在拉力作用下運動起來

C.汽車在剎車阻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

[Irr-tttXwLst?■*-?1■*—I

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兩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其對應(yīng)的彈簧

司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分別為町、W2,則它們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B)

A.F>F:B.F:=F:W>W:

C.Fi=F;W:<W:D.F;<F:

第十一章第二節(jié)功率

L想一想,我們在研究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時,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1)時間相同,比較路程(2)路程相同,比較時間(3)利用路程和時間之比,即速度來描述。

由速度的啟發(fā),你能想一想怎樣比較人和吊車做功的快慢嗎?

(1)時間相同,比較運磚的多少,也就是做功的多少(2)運磚多少相同,即做功的多少相同,比較時間

(3)如果時間和做功多少都不一樣,我們可以利用做功多少和時間之比來描述做功的快慢,再進行比較。

其實在物理學(xué)里有一個專門的物理量來描述做功的快慢,這就是功率,用字母P表示。

2.功率

物理意勿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P=”詞內(nèi)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公式:'其中W表示功,t表示時間,P表示功率。

單位:瓦特(W),lkW=1000W,\IW=1000kWo你知道1W的物理意義嗎?因為1W=1J/S,也就是說1W表示物體在

1s內(nèi)做功1J。

3.比較

速度密度壓我功率

物理描述物體運動表示物肪在空間分布表示物體版位面積所表示物體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密臬程度的物理凝受力大小的物理量快慢的物理量

單位時間內(nèi)通職位體積的某種物質(zhì)物體在職位面積上受弟位時1函院

過的距離的質(zhì)管到力的大小成的功

處SmFn郎

y=-p=-p=-P=—

式tVS

單位nVs*km/hgem5,kg向3,t/nPPa.kPaW,kW?MW

比較這四個物理量的建立過程,找出共性,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4.《3一些功率值

5.P=—計算

在1中,W的單位是J,t的單位是s,得出的功率才是以W作單位的,計算時要注意到單位。如書上例題中

給出的時間是2min,要換算成以s為單位。

為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在物理學(xué)中用功率表示概功的快慢。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義法。

P=W/t

P------功率W------功t—時間

功率的單位:J/s,即瓦特,簡稱瓦,用符號W表示。

其它功率單位:l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與表示單位中W的含義。

(二)學(xué)生練習(xí),教師巡視。

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

B機械做功時間短,它的功率一定大

C機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D做相同的功,機械用的時間長,它的功率大

2.下列都是功率的單位的是()

AW、J/sBKW、PaCW、N/mDN/m2、N-m

3.lOkw的機器正常工作時,每分鐘做的功是()

A10JB2.4X107JC6X105JD104J

4.一臺機器的功率是750W,它表示的意思是()

A這臺機器Imin做功是750W

B這臺機器Imin做的功是750J

C這臺機器1s做的功是750J

D這臺機器1s做的功是750W

5.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N的水平推力推重100N的箱子,在10s內(nèi)前進了10m,小明推箱子的功率為多少W?

6.甲乙兩人同時開始登山,甲先到達山頂,甲的功率一定大嗎?

第十一章第三節(jié)動能和勢能

1、動能

【師】

在描述物體的狀態(tài)時,我們說物體或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運動的物體似乎比靜止的物體有‘'優(yōu)勢",我們來

分析一下.流動的水會使浮于其上的竹排變得運動,子彈從槍膛射出后,運動速度很快,能將靶面擊穿,運動的物體

到底有什么“優(yōu)勢”?

這些運動的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這就是動能的定義。

動能一一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師】現(xiàn)在,同學(xué)們觀察下,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有哪些物體具有動能?

【生】舉例說明,風(fēng)可以吹轉(zhuǎn)風(fēng)車,流水可以推動水磨,揮動的鐵錘可以把樁打進地面等。固體、液體、氣體都

是物體,只要它們運動,即具有速度,就具有動能

【師】那么,動能的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探究動能大小的相關(guān)因素。

【實驗】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實驗原理】鐵球A從斜面上滾下,碰到木塊時,會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在同樣的斜面上滑下,并使木塊在同

樣的平面上滑動,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遠近,來判斷鐵球A的動能大小,很顯然,木塊滑出得越遠,

表明鐵球A的動能就越大。

【猜想】動能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

實驗研究一研究對象:小鋼球

【方法】控制變量法

【師】如何判斷動能大小?

【生】看小鋼球能推動木快做功的多少;

【師】如何控制速度不變?

【生】使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則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相同;

【師】如何改變鋼球速度?

【生】使鋼球從不同同高度滾下;

【實驗現(xiàn)象】

【師】從改變變量中,觀察到怎樣的實驗現(xiàn)象?

【生】控制其他變量時,鐵球A從越高的斜面滾下,碰撞木塊后,木塊滑出得越遠。

次數(shù)123

項目

A在斜面上所處高度(m)

B假撞后所處的距離(m)

數(shù)

/123

A所處高度(m)0.30.60.9

B滑動距離(m)0.50.70.85

【師】然后,我們應(yīng)將運動速度穩(wěn)定下來,研究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取質(zhì)量大于鐵球A的鐵球C,一起實驗:

用鐵球A和鐵球C分別從斜面上滑下,但應(yīng)保證A和C下滑前位于斜面高度相同,觀察鐵球A和鐵球C將B撞遠

的距離。

【師】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生】質(zhì)量更大的鐵球C能夠?qū)⒛緣K撞得更遠。

【師】將結(jié)果記錄在下表中。

鐵決.4將5堂運的尼惠口)鐵次C將3金運的是其

(E)

高雯相同時

g

尋宜相同時

3

鐵塊A撞B的距離(m)鐵塊c撞B的距離(m)

高度相同(h)0.50.7

高度相同(h)0.60.78

分析歸納】

保持鋼球質(zhì)量不變時結(jié)論:運動物體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jié)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

【得出結(jié)論】物體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zhì)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師】所以通過上面的學(xué)習(xí),大家應(yīng)該知道為什么我們車子要限速了吧?運動速度越快,所具有的能量越多,發(fā)

生事故的時候,造成的危害也會越大。學(xué)以致用哈。

2、勢能

9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師】從高層建筑上扔下的西瓜皮,會將停在建筑物旁的汽車砸出很深的傷痕,也是因為西瓜皮在建筑物高處時

具有了能量。

,上述情況中物體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例如:舉高的鉛球,落地時

能將地面砸個坑;舉高的夯落下時能把木樁打入地里。它的定義為: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師】什么叫處于高處呢?被舉高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思考一下。

【生】處于高處的物體都具有重力勢能.這里的“高處”是指對地面有一定的高度。

重力勢能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所決定: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則重力勢能越大。

【師】同樣,我們通過下列實驗來探究重力勢能的相關(guān)因素。

【實驗器材】一把刻度尺(它是用來測高度的),外形相同的一個鐵球和一個木球,一個裝有細沙的金屬盆,我

們用鐵球和木球從高處下落后進入細沙的深度,來判斷它的重力勢能的大小。

木球A鐵球B

dQ

金屬盒金屬盒

首先,用鐵球B來做實驗,因為同一鐵塊的質(zhì)量相同,根據(jù)刻度尺選擇出三種高度值,如125px、250px、500px,

分別將鐵塊放在這三個高度上,讓其下落,觀察它落入沙坑中的深度,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同一鐵球B

圖度5cm10cm20cm

落入沙坑中的深度(cm)

同一鐵球B

高度5cm10cm20cm

落入沙坑的深度(m)0.10.150.18

第二次,我們用外形相同的鐵球B和木球A進行實驗,在刻度尺上選出同一刻度,分別將鐵球和木球讓其下落,

觀察它們落入沙坑中的深度,填入下列表格中,比較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

昌度5cm10cm20cm

木球A落入沙坑中的深度(cm)

鐵球B落入沙坑中的深度(on)

rii度5cm10cm20cm

木塊A落入沙坑匚口的深度(cm)0.030.050.065

鐵球B落入沙坑q口的深度(cm)0.10.150.18

【得出實驗結(jié)論】重力勢能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所決定: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則重力勢能越大。

【師】在實驗中,為什么要選擇外形相同的鐵球B和木球A呢?如果不一樣?會對實驗造成怎樣的影響?

【生】討論

【師】有一把弓箭,放在桌子上對著你,你怕不怕?

【生】不怕

【師】那如果他的弓弦被拉開,對著你,你怕不怕?

【生】.......

【師】好,那么下面我們來學(xué)習(xí)另一種勢能:

彈性勢能一一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如:拉長的彈簧,壓扁的皮球,彎曲的鋼鋸條,上

緊的鐘表發(fā)條等。

【實驗】同樣的彈簧,壓縮到不同程度,彈射相同的物塊A,圖2中彈簧壓縮形變更大,能夠?qū)⑽矬wA上升得更高。

(hb>ha)

【實驗結(jié)論】彈性勢能大小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guān),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課后小結(jié)

總結(jié):

動能一一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物體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zhì)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重力勢能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所決定: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則重力勢能越大。

課后習(xí)題

課堂練習(xí)

1、定^中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的一架飛機,正在向災(zāi)區(qū)空投救災(zāi)物資,在空投過程中,飛機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的

變化情況是(C)

A.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加B.動能和重力勢能都減小

C.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D.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

2、下列物體中,既有動能又有勢能的是(C)

A.在平地上滾動的足球

B.被運動員舉著的杠鈴

C.在空中飛行的小鳥

D.被壓扁了的皮球

3、某跳水運動員正在進行訓(xùn)練的情景,從起跳至落到水面的過程中,運動

員的動能與重力勢能變化的情況是(B)

A.動能一直減小,重力勢能一直增大

B.動能一直增大,重力勢能一直減小

C.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D.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4、如圖所示,金屬小球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經(jīng)過b處、最高到達c處,然后掉頭向b運動.對a、b、c三個

位置:小球重力勢能最大的是、動能為零的是、機械能最大的是(填寫位置

序號).

答案:aa、ca

5、蹦極是一項極限體育運動,如圖所示,A點最高點、B點為彈性繩自然伸長的位置,蹦極人在C點受彈性繩的

彈力與自身重力相等,D點是能下落到的最低點.在蹦極人從A點下落到D點的過程中,(填“B"、"C”

或“D”)點動能最大,在這個過程中,減小的重力勢能都轉(zhuǎn)化為能.(不計空氣阻力)

答案:C;彈性勢

板書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

第三課時動能和勢能

1、動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物體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zhì)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2、勢能

或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重力勢能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所決定.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則重力勢能越大.

彈性勢能大小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guān),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第十一章第四節(jié)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動能、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動能、勢能、機械能的單位都是焦耳。

在一定條件下,動能可以轉(zhuǎn)化為勢能,勢能也可以轉(zhuǎn)化為動能,在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過程中,如果沒有其他形式

的能產(chǎn)生,則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機械能守恒)。

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

「彈性勢能

動能廠占勢能X

轉(zhuǎn)化I重力勢能

【實驗】

通過下列實驗,探究證實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

【師】如圖1,將滾擺卷起后釋放,觀察分析,回答問題:

①滾擺在最高處時具有什么能?

②釋放后觀察滾擺的高度、速度、質(zhì)量的變化。

③分別分析滾擺下降和上升過程中動能、勢能的變化情況。

④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是否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圖1圖2

【生】滾擺在最高處具有重力勢能,釋放后,滾擺運動下降,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可以分析,是重力勢能

轉(zhuǎn)化為了動能。當(dāng)滾擺到最低處,又回升上去,這個時候滾動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

探究活動二:如圖2,將單擺的擺球置于A處,然后釋放。擺球就可以在A、B、C之間來回擺動。

【師】通過實驗現(xiàn)象回答問題:

①擺球在哪些位置高度最高?

②擺球在哪些位置速度最大?

③分析擺球從A?B運動過程中,動能、勢能的變化情況。

④分析擺球從B?C運動過程中,動能、勢能的變化情況。

【生】在AC處高度最高,在B處速度最大。

A一一B過程,速度增加,動能增加,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所以是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B一一C過程,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所以是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師】通過上述實驗結(jié)論,可以得出: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例題】如圖所示,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繩一端固定在0點,另一端系一小球,0點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釘子P.位

置1在0點的正下方,位置3與A點等高,位置5是A與1之間的某點,位置2與5等高,位置4是高于3的某點.不

考慮空氣阻力,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

A.第一次過位置1后最高可能到達位置4

B.第二次過位置1后最高能到達位置A

C.小球擺到位置1時所受的繩子拉力與小球重力平衡

D.小球在2與5兩位置速度大小相同

【分析】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小球從某一高度靜止釋放后它所能達到的高度不會

超過原來的高度,或者說它所具有的機械能的大小不會超過原來所具有的機械能的大小。

【解】

AB、不考慮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小球能到達的最高點是動能為零的位置,

而初始時動能也為零,所以能到達的最高點必然是與A相同的高度,

即第一次過1最高應(yīng)該能到達位置3,第二次過1最高能回到位置A。

而始終不可能達到位置4,故A錯誤、B正確;

C、小球擺到位置1時,小球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因此所受的繩子拉力與小球重力不平衡,

故C錯誤;

D、小球在2與5兩位置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勢能相同,而機械能總量也相同,

所以動能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故D正確。

故選B故

機械能的轉(zhuǎn)化

探究活動三:

按下圖進行實驗。

手持著木球?qū)椈善茝潱笸蝗会尫拍厩?,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在此過程中,涉及哪些能量的轉(zhuǎn)化?

讓木球從斜槽上端滾下,觀察木球碰擊彈簧片的過程。分析圖中,木球從甲一乙圖和乙一丙圖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

甲:木球刖剛接乙:木球進一步把丙:彈簧片恢復(fù)原

觸彈簧片彈簧片壓彎狀把木球彈回

【師】回顧滾擺實驗后思考:

①滾擺上下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總量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②滾擺機械能總量減小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沒有摩擦和空氣阻力,機械能的總量還會不會變化?

【生】機械能總量會減小,因為在上升下降的過程中,會有空氣阻力阻礙運動。

【師】總結(jié):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摩擦和空氣阻力則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機械

能守恒定律。

【師】通過我們上述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思考:乒乓球落地后又彈起來,為什么達不到原來的高度,能量是怎么轉(zhuǎn)

化的?

【生】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要克服空氣阻力,所以機械能總量會減小,

【師】總結(jié)下我們的實驗成果:

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

①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②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例題】如圖是排球落地后彈跳過程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拍攝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兩點,則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o

A.排球從開始下落到靜止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先變大后變小

B.排球在A點時的重力勢能等于在B點時的重力勢能

C.排球在A點時的動能等于在B點時的動能

D.排球在上升過程中,它的動能減少,重力勢能增加

【解析】

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被舉得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但在轉(zhuǎn)化過程中,機械能會有一部分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而消耗掉。

【解】

A,排球從開始下落到靜止的過程中,排球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其機械能一直變小,故A錯;

B、排球在A點、B點,在同一高度,質(zhì)量不變,在兩點的重力勢能相同,故B正確;

C、排球在A、B兩點的重力勢能相同,但在A點的機械能大于在B點時的機械能,所以在A點的動能大于在B點

時的動能,故C錯;

1)、排球在上升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減小,它的動能減少;質(zhì)量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故D正確.

故答案選擇:BD

【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在做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下列問題,我們來重點分析下機械能轉(zhuǎn)化的典型問題:

動能與勢能轉(zhuǎn)化典型問題的分析

①首先分析決定動能大小、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一一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

一一質(zhì)量,速度,高度,彈性形變

②機械能守恒:如果除重力和彈力外沒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沒有其他形式能量補充或沒有能量損失),則動能

勢能轉(zhuǎn)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③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運動,近地點動能(速度)最大,勢能最??;遠地點勢能最大,動能(速度)最小,近地點向

遠地點運動時,動能轉(zhuǎn)化為勢能,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恒。

④滾擺上升下落過程中,如果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上升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下降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最低點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最高點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小,下降過程反之。

考慮空氣阻力,滾擺每次上升高度減小,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⑤題目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動”,“光滑”表示不計摩擦,沒有能量損失,此時機械能守恒。

【例題】在溫哥華冬奧會上,來自黑龍江省的選手李妮娜在自由式滑雪比賽中獲得銀牌.她在比賽過程中運動的

軌跡如圖所示,如果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a點向b點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B.在a點和c點速度都為零,因此重力勢能相等

C.從c點下落到d點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D.在a點和e點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因此機械能相等

【分析】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如果不計阻

力,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解]

A、從a點向b點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大部分轉(zhuǎn)化成動能,因為有滑動摩擦,少部分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故A錯誤.

B,如果在a點和c點速度都為零,說明動能都為零,況且C點的水平速度不可能為零,故動能不應(yīng)該為零;因為

兩點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勢能就不相同,故B錯誤.

C、從c點下落到d點過程中,高度減小、速度增大,重力勢能轉(zhuǎn)為動能,故C正確.

D、在a點和e點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說明動能都為零,因為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勢能就不相等,因此機械能不相

等,故D錯誤.

故選C.

水能和風(fēng)能的利用

【師】水電站修筑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么?

【生】水能和風(fēng)能是水或者空氣因為運動或者位置高而具有的機械能。

修筑攔河壩可以提高壩前上游的水位,水位越高,水的重力勢能就越大。這樣水從壩上落下時轉(zhuǎn)化成的動能就越

大,水推動壩下方的水輪機轉(zhuǎn)動,水輪機又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水能最終轉(zhuǎn)化為電能。

【師】我們在平原上常見的風(fēng)車,其實就是利用風(fēng)來發(fā)電的器械,這是利用什么原理呢?和水能利用相比,有什

么利弊呢?

【生】利用風(fēng)能做功主要是靠風(fēng)車,也可以用風(fēng)車的轉(zhuǎn)動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利用風(fēng)能不會有環(huán)境污染,但風(fēng)能不

穩(wěn)定,不像攔河壩那樣能把“風(fēng)能”儲存起來。

課堂練習(xí)

1、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在某路段行駛,由于超速被警察攔住,警察對司機說:“先生,剛才你的車速為70km/h,

超速了.”這位司機不滿地說:“為什么小車的限速為80km/h,而大車的限速卻為60km/h,不合理!”如果讓你從物

理學(xué)角度向司機解釋,你會告訴他,這是由于(C)

A.物體的慣性跟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B.摩擦力的大小跟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

C.物體的動能跟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D.壓強的大小跟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

2、在2009年初美國一架波音客機墜入河中,造成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只飛鳥撞上高速飛行的飛機.對這一

現(xiàn)象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飛機飛上了高空后,玻璃窗受氣壓影響,不再堅固

B.鳥在地面飛行時重力勢能小,在高空飛行時重力勢能大

C.鳥在地面飛行時動能很小,在高空飛行時動能很大

D.鳥相對于高速飛行的飛機來說,速度很大,因此相對于飛機的動能也很大

3、如圖所示,小球從左端由靜止釋放,在左右擺動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不正確的是(D)

A.從最高點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一部分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B.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一部分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C.左側(cè)最高點的高度大于右側(cè)最高點的高度

I).左側(cè)最高點的高度等于右側(cè)最高點的高度

4、2007年12月4日,跳傘愛好者彭剛納爾從亞洲第一高樓一一“臺北101大樓”樓頂跳下,從A處到B處的過

程中下落速度越來越快,從B處到C處由于打開降落傘而勻速下降,則(D)

A.AB過程動能變小,BC過程動能不變B.AB過程動能變小,BC過程動能變小

C.AB過程動能變大,BC過程動能變小D.AB過程動能變大,BC過程動能不變

5、如圖是雜技演員演出時的簡圖.根據(jù)圖中的情景,請參照示例寫出這個過程中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對應(yīng)的物理

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fù))

示例:物理信息:男演員從高處跳下;

物理知識:男演員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作答:物理信息:。物理知識:。

答案:(1)物理信息:女演員上升;物理知識:女演員動能轉(zhuǎn)化成重力勢能。(2)物理信息:女演員從跳板彈

起;物理知識:女演員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3)物理信息:女演員跳起的高度大于男演員跳下的高度;物理知識:

女演員的質(zhì)量小于男演員。故答案為:女演員上升;女演員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6、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大氣層外繞地球運轉(zhuǎn),它的速度很大,一天可以繞地球飛行幾圈到十幾圈,能夠迅速獲取大量

的信息.它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如圖所示.它的軌道上有一點離地球最近,這個點叫近地點;有一點離地球最遠,

這個點叫遠地點.衛(wèi)星在運轉(zhuǎn)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守恒的.回答下列問題:

(1)當(dāng)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的過程中,它的動能和勢能的變化情況是:;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

轉(zhuǎn)的過程中,它的動能和勢能的變化情況是:O

(2)衛(wèi)星在近地點動能最,勢能最;在遠地點動能最_____,勢能最。

答案:(1)動能逐漸增加,勢能逐漸減小;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加;

(2)大;?。恍?;大。

7、有甲、乙兩個運動物體,甲的機械能為9J,乙的機械能為17J.已知甲的動能是乙的2倍,乙的勢能是甲的3

倍.求甲、乙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分別是多少?

答案:甲物體具有4J動能,5J勢能;乙物體具有2J動能,15J勢能。

課后小結(jié)

動能、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動能、勢能、機械能的單位都是焦耳。

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摩擦和空氣阻力則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機械能守恒定律。

板書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第四課時機械能及轉(zhuǎn)化

動能、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動能、勢能、機械能的單位都是焦耳.

①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②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2)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第十二章第一節(jié)杠桿

1杠拜五要素【師】從這幅圖里可以看到,有支撐木棒的點0,有人用的力F1,還有石頭擋住棒子的阻力F2,另

外還有兩端距離就是相應(yīng)力的力臂。

【生】總結(jié):

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固定點支點0一—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

受到力的作用。動力和阻力

動力F1一—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阻力;F2一一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

力臂

動力臂L1一一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L2一—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師】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木棒都能成為杠桿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師】一根硬棒總為杠桿的要有如下兩個條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②要能繞著某固定點轉(zhuǎn)動

【師】杠桿的五要素比較簡單,那么接下來我們看著力臂在杠桿中如何找。

2、力臂的畫法

【師】上面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杠桿五要素,其中最難找到的就是力臂,那么如何來確定力臂呢?找到力臂的順序:

(1)確定支點(2)確定力的作用線(3)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4)標(biāo)垂足,定力臂

注意:

力譽復(fù)支點到垂足的距離,不是支點到作用點的距離,因此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

力的作用線是一條直線,沒有方向。

作圖細節(jié)方面:力臂,力的作用線用虛線表示,且力臂的長度應(yīng)該用大括號標(biāo)記;

垂直的地方應(yīng)有垂足;支點處用0標(biāo)記;5個名詞必須用正確的字母表示。

如圖所示:

(8)(b)

下圖中那個是支點?誰是動力?誰是阻力?誰是動力臂?誰是阻力臂?

3、杠桿平衡條件

【師】同學(xué)們都見識過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杠桿了,那么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同學(xué)們認為,杠桿所謂的平衡,怎么樣

才是杠桿的平衡呢?

【生】思考,踴躍回答

【師】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zhuǎn)動都叫做杠桿平衡。很多情況下,杠桿是傾斜靜止的,那么這樣的情況下,算不算

剛剛說的杠桿平衡的情況?

【生】因為傾斜靜止的時候,杠桿是受力平衡的,也受到平衡力,所以也可以理解承平衡狀態(tài)。

【師】回答正確,那么接下來我們來探討杠桿平衡的條件

【師】大家都看見賣水果要用桿秤來稱,哪一位同學(xué)上來演示一下。你為什么要這樣稱?

【板書】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結(jié)論的真實性。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杠桿、鐵架臺、鉤碼

實驗步驟:①如圖,把杠桿的中點支在鐵架臺上,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師】為什么要求杠桿靜止時,在水平位置呢?

【生】(因為這樣力臂的數(shù)值在杠桿上就能直接讀出或量出.)

②在杠桿兩邊掛適當(dāng)鉤碼,并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計算兩力的大小,并讀出兩力臂

的值,將力和力臂的數(shù)值填入表中;(重復(fù)3次)

杠桿平衡條件:

類型一:乘積形式F1L1=F2L2

類型二:比例形式F1/F2=L1/L2

物理卷叉:如果動力臂是阻方臂的幾倍,那么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師】如果我們把表格左邊的數(shù)據(jù)或者右邊的數(shù)據(jù)任意地加減或乘除,看兩邊的結(jié)果會怎樣?

【生】杠桿會失去平衡。

【師】那么杠桿會向哪邊傾斜又是如何判斷呢?

【生】通過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乘積哪邊小,杠桿偏向哪邊(低)。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求最小力的方法

【師】剛剛我們已經(jīng)通過實驗驗證了杠桿平衡條件,接下來我們需要我們學(xué)過的知識點來求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如何求撬動杠桿物體所需要的最小力。

由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當(dāng)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當(dāng)動力臂最大時,動力最小,所

以要求最小動力時,要先找出最大動力臂。

4、杠桿的分類

【師】杠桿有幾種類型?各有什么利弊?

【板書】

當(dāng)L1=L2時,F(xiàn)1=F2不省力,也不費力——等臂杠桿

當(dāng)LKL2時,F(xiàn)1>F2,費力——費力杠桿(省距離)

當(dāng)LDL2時,F(xiàn)1VF2省力——省力杠桿(費距離)

提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等臂杠桿(省力杠桿、費力杠桿)?

——L——)

、

F

天平案秤

課后小結(jié)

課堂總結(jié):主要理解掌握三個知識點

一、杠桿五要素

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固定點支點o——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

動力一一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阻力一一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

動力臂一一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一一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二、力臂的畫法

確定支點;確定力的作用線;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標(biāo)垂足,定力臂

三、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X動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

物理含義: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么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課后習(xí)題

1、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在使用中屬于賽力杠桿的是(B)

工4產(chǎn)生

A.B.ta-fC.救起于D.托盤大平

2、幾位同學(xué)在一起討論如何認識力和表示力的問題,其中看法錯誤的是(1))

A.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點

B.可以用一個圖形直觀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C.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可以通過分析它產(chǎn)生的效果來認識它

D.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不能夠認識的

3、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若這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則這兩個力(B)

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1).無法判斷

4、圖7是一個指甲剪的示意圖,它是由三個杠桿ABC、OBD、OEI)組成。用它剪指甲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A)

A.ABCB、OBDC、OEDD、三個都是

5、如圖,一個不等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再在兩端分別掛上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后,則(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