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學教案-初中化學教案怎么寫_第1頁
2022年初中化學教案-初中化學教案怎么寫_第2頁
2022年初中化學教案-初中化學教案怎么寫_第3頁
2022年初中化學教案-初中化學教案怎么寫_第4頁
2022年初中化學教案-初中化學教案怎么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教案

課題1物質(zhì)的變化和性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概念〔區(qū)別)及其應用。

難點:如何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疑點:物質(zhì)變化與物質(zhì)性質(zhì)的區(qū)別。

解決方法:(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列表記錄實驗現(xiàn)象,由學生討論而得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

本質(zhì)區(qū)別。

[2]通過學生討論而歸納出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物質(zhì)的變化的區(qū)別.

實驗及教具準備:

試管,帶彎管的單空橡皮塞,酒精燈,玻璃片,燒杯,蛆摒鉗,石棉網(wǎng),鐵架臺〔帶鐵夾),研缽,火柴,

藥匙,膽帆,堿式碳酸銅,鎂帶,澄清石灰水,水.

學法引導

1.學會概念區(qū)分,注意概念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如,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就可以從概念、特征、伴隨的現(xiàn)象等方面加以區(qū)別;從變化發(fā)生過程中兩者的相

互關系尋找它們的聯(lián)系。

2.學會觀察化學實驗。

首先要觀察變化前有幾種物質(zhì)參與反響,反響物質(zhì)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

再注意觀察反響的條件,如加熱、點燃、催化劑,還有變化中的現(xiàn)象,如變色、發(fā)光、放熱、放出氣體、

友尸日...寺/

反響停止后,觀察有幾種物質(zhì)生成,生成物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

學會觀察實驗,將有助于我們思考變化的原因,推測變化的原理,總結變化的規(guī)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閱讀第6頁第一段

投影:變化前:物質(zhì)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

變化中:物質(zhì)發(fā)生的主要現(xiàn)象,如是否發(fā)光、放熱、顏色怎樣變化、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產(chǎn)生的氣體

是否有氣味,有什么顏色的沉淀產(chǎn)生等.

變化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

描述實驗時應注意語言清晰、準確,只說現(xiàn)象不說結論.

演示[實驗1]水的沸騰

[實驗2]膽研的研碎

實驗編號變化前的物質(zhì)變化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變化后產(chǎn)生的物質(zhì)

1液態(tài)的水沸騰時生成的水蒸氣遇玻璃液態(tài)的水

又凝結成液體

2藍色塊狀的膽帆塊狀固體被粉碎藍色粉末狀的膽研

[實驗3]鎂帶的燃燒

[實驗4]加熱堿式碳酸銅

3銀白色的鎂帶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白色氧化鎂粉末

發(fā)出耀眼的白光

4綠色粉末狀的加熱后,綠色粉末變成黑色,三種其他物質(zhì):氧

碳酸銅管壁出現(xiàn)小水滴,石灰水變化銅〔黑色1、水、

渾濁二氧化碳

幾個反響方程式:

鎂+氧氣一些一氧化鎂

堿式碳酸銅氧化銅+水+二氧化碳

Mg+O2―點燃〉MgO

;JIIB

Cu2(OH)2CO3>CUQ+H,O+CO2T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一>碳酸鈣J+水

Ca(OH)2+C02------>CaCO3J+H20

注:“加熱"可用"△"替代

【討論】

寫出以下物質(zhì)反響的文字表達式。

(1J鎂條燃燒

〔2〕加熱堿式碳酸銅

[3]碳酸氫錢受熱分解為氨氣、水、二氧化碳

〔4〕鋁跟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響生成三氧化二鋁

鎂+氧氣—螂-氧化鎂

堿式碳酸銅-氧化銅+水+二氧化碳

上題答案:碳酸氫鏤八一氨+水+二氧化碳

鋁+氧氣」^三氧化二鋁

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閱讀第7頁中間局部

[提問]實驗1、2有什么共同特征實驗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這兩個實驗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物質(zhì)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的物質(zhì)。這是判斷

物質(zhì)發(fā)生物理變化的依據(jù)。

3、4這兩個變化的共同特征是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質(zhì),這是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jù)。

引導學生小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概念。

板書: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

化學變化: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zhì).〔化學反響〕

[討論]這兩種變化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質(zhì)外,還伴隨發(fā)生一些現(xiàn)象,如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生

成沉淀等等。這些現(xiàn)象常??梢詭椭覀兣袛嘤袥]有化學變化發(fā)生,但不能作為判斷一個變化是不

是化學變化的依據(jù).

[討論]判斷一個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應依據(jù)什么

[練習]口答課本第5頁習題1、2.

[討論]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A、發(fā)光放熱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固體變成氣體一定是物理變化

C、化學變化過程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D、物理變化過程一定伴隨著化學變化

解答此類題要熟悉以下要點: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概念沒有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又叫化學反響

現(xiàn)象物質(zhì)的狀態(tài)、形狀等發(fā)生放熱、發(fā)光、變色、生成氣體、生成沉淀

變化等等

實例冰一水—水蒸氣,汽油揮發(fā),鐵生銹、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木材制成桌椅食物腐爛

根本區(qū)別是否生成其他物質(zhì)

〔判斷依據(jù)〕

關系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上題答案:C

三、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

閱讀課文第7頁到第8頁〔常見物理性質(zhì)瀏覽一遍即可,實驗1-5下次課講〕

通過四個實驗,我們知道水沸騰時能變成水蒸氣,而水蒸氣遇冷又能凝結成小水滴,膽帆是藍色的晶體,

鎂帶在空氣中能燃燒,堿式碳酸銅受熱能轉化成三種物質(zhì),這些都是物質(zhì)本身特有的屬性,即物質(zhì)的性質(zhì),

引出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的概念。

[講述]物質(zhì)的性質(zhì),無論是物理性質(zhì)還是化學性質(zhì)均指物質(zhì)的特有屬性,物質(zhì)不同,其性質(zhì)也不同。下表

有助區(qū)別兩種概念。

[投影]

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

物質(zhì)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性質(zhì)確定由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由儀器測知通過化學變化可知

性質(zhì)內(nèi)容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可燃性、復原性、氧化性、穩(wěn)定性等

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等

參考輔導書P133

[討論]

1、以下哪種性質(zhì)屬于化學性質(zhì)〔〕

A.導電性B.揮發(fā)性C.可燃性D.溶解性

2、以下各組物質(zhì)能根據(jù)在水中的溶解性區(qū)別開的一組是()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鐵塊和鋁塊D.面粉和白糖

3、判斷以下描述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是物理性質(zhì)哪些是化學性質(zhì)

A、銅綠受熱時會分解;

B、純潔的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氧化鎂;

D、氧氣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氣重;

E、木棒受力折斷.

[小結]物質(zhì)的變化和物質(zhì)的性質(zhì)的區(qū)別。

我們應把握住一點,即變化是一個過程,是動態(tài)的;而性質(zhì)是物質(zhì)內(nèi)在的屬性,有時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

讓其表現(xiàn)出來,而有時只需用感觀和儀器感知測量即可。

上題答案:CD化學物理化學物理物理

自我消化課程內(nèi)容,同時完成練習第一局部填空

閱讀輔導書

完成剩余練習

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根底的科學

化學實驗觀察方法:

一要關注物質(zhì)的性質(zhì),如顏色、氣味、狀態(tài)、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

二要關注物質(zhì)的變化,如石蠟燃燒時是否熔化等

三要關注物質(zhì)的變化過程及其現(xiàn)象,如發(fā)光、放熱、有氣體生成等。

一、上節(jié)課實驗1-5

聞氣體時的正確操作:要用手在容器上方輕輕扇動

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入氧氣瓶中會復燃

燃燒著的小木條放入氧氣瓶中那么會劇烈燃燒

二、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實驗現(xiàn)象觀察:

點燃前:蠟燭是由石蠟和棉線燭芯組成的,普通蠟燭為圓柱形固體,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蠟燭因參加配料

而制成不同顏色,不同形狀),手感滑膩,有輕微氣味,質(zhì)地較柔軟,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燒時:點燃的蠟燭可以持續(xù)燃燒,蠟燭緩慢變短。燃著的蠟燭頂部受熱熔化而形成一個凹槽,熔化后的

液態(tài)石蠟貯于凹槽中,如果吹動蠟燭或受熱不均勻,貯于凹槽中的液體會沿燭體流下,遇冷逐漸凝固

附著在燭體上。蠟燭的火焰分外焰、內(nèi)焰、焰心三層,外焰與空氣充分接觸,溫度最高.蠟燭燃燒時,

用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發(fā)現(xiàn)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出現(xiàn)〔有可能燒杯底部變黑〕,取下燒杯,迅速倒

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滅后:蠟燭剛熄滅時,有一縷白煙從燭芯飄出,點燃白煙,火焰會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

【備注】

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石蠟含碳,氫〔可能有少量的氧〕,是高級烷煌的混合物.

燃燒原理:我們看到的蠟燭燃燒并不是石蠟固體的燃燒,而是點火裝置將棉芯點燃,放出的熱量使石蠟固

體熔化,再汽化〔不是“氣化"),生成石蠟蒸汽,石蠟蒸汽是可燃的〔固體石蠟并不可燃〕.其他

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燃燒原理相類似,均有熔化成液體在再汽化的過程。除非固體物質(zhì)的沸點極低,來

不及熔化而直接汽化,蒸汽再與氧氣反響。同時由于燃燒的不充分,碳元素不能全部進入二氧化碳中,

會形成單獨的碳粒,聚集起來就成了炭灰,隨燃燒產(chǎn)生的熱空氣上升至燒杯底部,燒杯底部變黑也是

正常的。

三、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

向盛有空氣和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分別滴入數(shù)滴澄清石灰水,振蕩,均變渾濁,但后者白色渾濁更明顯,

說明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的更多。

向盛有空氣和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分別放入燃著的木條,進行比擬,燃著的木條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燃燒

的時間更長,說明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比空氣中的少。

對著一塊枯燥的玻璃片呼氣后,與另一塊放在空氣中的枯燥玻璃片相比擬,被呼氣的玻璃片上有一層水霧,

而空氣中的沒有,說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水蒸氣.

【討論】

一、可以一次鑒別出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其他的最正確方法是:(〕

A分別參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B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

C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

D分別放入一只蒼蠅

二、市場上銷售的碳酸飲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請你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翻開瓶蓋時冒出的氣泡

中含有二氧化碳.將實驗設計及相關內(nèi)容填入下表中。

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答案:B

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翻開汽水瓶蓋,塞上帶導管

的橡皮塞,導管另一端伸入冒出的氣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一支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

四、科學探究的方法指導

科學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提出問題、做出猜測或假設、制定方案、進行實驗〔實驗步驟〕、收集證據(jù)〔包

括觀察到的現(xiàn)象、測定到的數(shù)據(jù)或其他資料〕、分析、解釋與結論.

觀察主要指用眼看、鼻聞、耳聽、手感等方式或借助儀器了解實驗現(xiàn)象。在學習中,觀察的內(nèi)容主要有實

驗儀器和裝置〔儀器安裝的順序和方法〕、所用藥品〔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實驗操作〔實驗前、實驗

中、實驗后及考前須知〕、實驗現(xiàn)象〔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束時〕。

【討論】

1.一元硬幣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是由鐵制成的。在討論時,有的同學提出“我們

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拿磁鐵來吸一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實驗B.假設C.觀察D.做結論

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

A.空氣B.二氧化碳C.水蒸氣D.氧氣

3.常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物質(zhì)是[]

A.食鹽水B.澄清石灰水C.純潔水D.蔗糖水

4.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燼

5.不屬于蠟燭燃燒實驗現(xiàn)象的是〔〕

A.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最亮

B.熄滅后有白煙產(chǎn)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白霧

6.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右圖所示的a、b兩個集氣瓶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7.通過探究“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實驗,得出結論正確的選項是〔〕

A.吸入的氣體全部是氧氣B.呼出的氣體全部是二氧化碳

C.呼出的氣體極易溶于水D.呼出的氣體里含有較多水蒸氣

8.請完成以下空白。

(1)金屬銅是________色,水是_________色,空氣是_________色;

[2]描述以下物質(zhì)在通常狀況下的狀態(tài):食鹽________二氧化碳汽油

[3]生活中有很多物質(zhì)具有氣味,試舉兩例;.

(4)豆油浮在水面上,說明豆油的密度水的密度;

〔5〕請按以下要求各舉兩例能燃燒的物質(zhì):

固體;液體;氣體0

9.把某種金屬用鐵制小刀輕輕切下一小塊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觀察到該金屬能與水劇烈反響,放出熱量,

本身熔化成銀白色的小圓球,浮在水面上。根據(jù)以上表達,推斷該金屬的性質(zhì)有:〔1〕硬度

[填“較大,或"較小,];〔2〕熔點[填“較高,

或"較低”〕;⑶密度比水的〔填"大"或"小”〕;(4)顏色。

答案

l.A2.D3.B4.C5.C6.B7.D

8.(1)紫紅無無〔2〕固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3〕醋、白酒(或其他合理答案)〔4〕小于(5〕木材、煤酒精、

汽油液化石油氣、天然氣(或其他合理答案)

9.(1)較?、戚^低(3)比水?、茹y白色

自我消化課程內(nèi)容,同時完成練習第一局部填空

閱讀輔導書

完成剩余練習

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

【重點】儀器的識記。固體、液體藥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熱試管里的液體藥品。

【難點】滴管的使用。

【實驗儀器及藥品】

試管、銀子、藥匙、量筒、酒精燈、試管夾、試管刷、大理石、碳酸鈉、稀鹽酸、硝酸銀溶液、氫氧

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

【教學設計】

一、認識儀器

九種重要儀器:試管、試管夾、錐形瓶、燒杯、水槽與集氣瓶、量筒、膠頭滴管、酒精燈、滴瓶。

考前須知:

①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fā)皿、珀埸、燃燒匙。

②墊石棉網(wǎng)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

③不能加熱的儀器:量筒、集氣瓶等

二、實驗室平安

提示:實驗室里有的藥品易燃、易爆,有的有腐蝕性或有毒

三不原那么: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能將鼻孔湊近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未經(jīng)老師允許不得嘗藥品的味

道。

用剩藥品的處理〔平安環(huán)保原那么):實驗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拿出實驗

室。

化學危險品圖標:〔熟悉〕腐蝕品、有毒品、自燃物品、爆炸品。

發(fā)生意外:

燙傷:立即用水沖洗,再涂上燒傷膏。

酸、堿灼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假設濺入眼睛內(nèi),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

實驗臺著火:移開可燃物,用濕布或沙子覆蓋,或使用滅火器。

三、藥品取用與初步定量

最少量原那么:液體l~2mL;固體剛蓋滿試管底。

【課題1]固體藥品的取用:

一、粉末狀固體:用藥匙或紙槽,試管橫放

要領:一斜、二送、三直立

二、塊狀固體:用銀子,試管橫放,放在管口,慢慢豎起,沿管壁滑下。

要領:一橫、二放、三慢豎

注意:用后的藥匙、銀子用紙擦凈。

三、定量:天平

L稱量前,先把游碼調(diào)零,然后調(diào)平衡:

將游碼撥至游碼標尺的左端"0*處,觀察指針在刻度盤上擺動的距離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即天平可以使

用。如果指針在刻度盤上擺動的距離相差很大,那么應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搖擺左右相等為止.

2、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里,兩盤〔包括祛碼盤〕應先各墊一張相同的紙〔稱量紙〕;潮濕的或有腐蝕

性的藥品一般放在燒杯里稱量:

①左物右碼。即將稱量的物品放在左盤上,稱量前在左盤和右盤上先應放上稱量紙。

②磋碼放在右盤。先加大祛碼,再加小怯碼,最后用游碼調(diào)節(jié),使指針在刻度盤上左右擺動的距離幾乎相

等。

③記下祛碼和游標在游標卡尺上的刻度數(shù)值〔至少小數(shù)點后第T立〕。兩者相加即為所稱量藥品的質(zhì)量。

④稱量完畢,應將祛碼放回祛碼盒中,將游碼退到"0"刻度處。

3、磋碼要用銀子夾取。稱量物應放在左盤,祛碼放在右盤;先大后小。

4、復原。

備注:

①稱量紙:

稱量紙一般都是按照固定規(guī)格制成的,重量差遠小于托盤天平精度,故而在調(diào)零調(diào)平衡后放置〔在之前也

無妨).而且天平的左右盤均須放置一張相同規(guī)格的稱量紙。

②加藥品和怯碼的先后順序:

當稱量一未知物體的質(zhì)量時,先加物體后加祛碼;

當準確稱量一定質(zhì)量的藥品時,要先加祛碼、移動好游碼后再加藥品。

③精度:一般精確到0.1g

【課題2】液體藥品的取用

一、量少:膠頭滴管

要領:豎直、懸空、滴下

①不可把滴管伸入試管內(nèi)。

②不可把滴管放在實驗桌上。

③不可倒持滴管?!惨后w回流腐蝕橡膠頭〕

二、量多:傾倒

要領: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倒完后立即蓋好瓶塞,放回原處,標簽向外。

三、定量:量筒

要點:

只用于量取液體的體積。不能加熱,不能作反響容器。不能量溫度高的液體。

量取液體時,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先將液體注入到接近指定刻度線處,再用膠頭滴管滴加。

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并保持三點一線〔視線、刻度線、凹液面最低點)。

常用量筒的規(guī)格:10mL;50mL;100mL〔其中10mL的量筒可精確到0.1mL〕.

【討論】

仰視時,讀數(shù)比真實值偏,俯視時真實值比讀數(shù)偏。俯視時讀數(shù)偏仰視時真實值偏。

答案:低低高高

四、配置溶液

①稱取:天平、藥匙

②量取:量筒、膠頭滴管

③攪拌溶解:燒杯、玻璃棒

四、物質(zhì)的加熱

(1]酒精燈的使用

酒精燈的火焰分三局部:外焰、內(nèi)焰和焰心。外焰溫度最高。

使用時應注意:

①要用火柴等點燃,嚴禁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個酒精燈。

②要用燈帽蓋滅,嚴禁用嘴吹滅酒精燈火焰。

③嚴禁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燈壺中的酒精應為燈壺容積的1/3-2/3.

④酒精燈傾倒導致失火使用濕抹布蓋滅.

〔2〕給物質(zhì)的加熱

注意:保持玻璃儀器外壁枯燥;預熱后再集中對藥品位置加熱;根據(jù)酒精燈的高度調(diào)節(jié)鐵夾的高度

1、給固體加熱:

將裝有固體的試管固定在鐵架臺的鐵夾上,試管口應稍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試管炸裂。

2、給液體加熱:

用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向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口向上傾斜一般45。,

試管外壁不能有水珠。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用外焰加熱液體的中下部。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他人.

說明:

造成試管炸裂可能的因素:

⑴試管外壁有水珠,沒擦干就加熱;

⑵加熱過程中,試管底觸及到燈芯;

⑶沒有均勻加熱,直接集中加熱固體的底部;

⑷試管口沒有向下傾斜;

⑸加熱過程中或剛加熱完后沒有冷卻時,試管外壁沾到了水。

五、儀器的連接與洗滌

⑴儀器的連接順序:自下而上,從左到右。

儀器連接時,一般先將導管的一端用水潤濕,然后稍用力轉動。

左定右動,水潤濕,慢轉動.

試管與橡皮塞連接時要旋緊。

⑵氣密性的檢查

將連接好的裝置的導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緊貼在試管的夕隆,觀察導管口處是否有氣泡冒出。

現(xiàn)象:冒氣泡

結論:氣密性良好,裝置不漏氣。

原理:氣體的熱脹冷縮。

⑶洗滌與實驗結束

實驗結束時,有用的藥品,倒在指定的容器里;沒有用的,倒入廢液缸里,然后洗刷干凈。

振蕩方法:加水后,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試管的中上部,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晃動、振蕩后,將水倒掉。

刷洗:用水潤濕試管刷,轉動或上下移動刷洗。

洗滌干凈的標準:內(nèi)壁附著的水均勻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放置:洗刷干凈的玻璃儀器要倒立在試管架或指定的地方晾干。

【討論題】

1.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假設在未調(diào)零時〔空載時指針偏左〕進行稱量,那么稱量結果比實際質(zhì)量〔〕

A偏大B偏小C相等D不能確定

2.用天平稱量易吸水且有腐蝕性的氫氧化鈉固體時,最好放在〔〕

A右邊托盤B左邊托盤C右邊燒杯D左邊燒杯

3.試管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可進行多種操作,如:①取少量液體做實驗;②加熱液體;③洗滌試管;④

收集氣體.上述操作用到液體〔或水〕的量常有:a盛滿試管,b約占試管的容積的一半,c不超過容積的

1/3,d為1~2mL,對于上述①~④操作,正確的液體用量相應的是〔〕

A.abaaB.dcbaC.dcabD.cdaa

4.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造成試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②試管外壁

有水;③試管底部接觸燈芯;④試管內(nèi)的液體超過容積的1/3;⑤沒有進行預熱直接加熱試管里的液體。

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A.①③⑤B.②④C.②③⑤D.③④

5.膠頭滴管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平放或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試劑腐蝕膠頭B防止試劑腐蝕皮膚C防止試劑揮發(fā)D防止液體倒流

6.為了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食鹽,當天平到達平衡時,甲、乙兩位同學都用了10g的硅碼一個,5g的硅碼一個,

游碼在2.2g刻度處。

⑴甲同學把磋碼放在左盤,食鹽在右盤,他稱取的食鹽的實際質(zhì)量為;

⑵乙同學把祛碼放在右盤,食鹽在左盤,他稱取的食鹽的實際質(zhì)量為。

答案:ADBCA12.8g17.2g

第二單元

課題1空氣

【知識要點】

空氣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資源。通過平時的感受和本課題的演示實驗了

解空氣的組成,培養(yǎng)觀察與分析能力;通過對空氣污染的介紹,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要點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規(guī)定

【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

實驗一:原理:汞+氧氣加他一>氧化汞

現(xiàn)象:一局部銀白色的液態(tài)汞變成了紅色粉末,同時容器里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1/5

結論:容器里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1/5,剩余的4/5體積的氣體既不能供給呼吸也不能支持

燃燒,拉瓦錫誤認為這些氣體都是氮氣。

實驗二:原理:氧化汞加熱>汞+氧氣

現(xiàn)象:紅色^末又生成了銀白色物質(zhì)和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結論:氧化汞加熱分解生成的氧氣體積恰好等于密閉容器里所減少的氣體體積

據(jù)此,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氧氣約占1/5的結論。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

實驗按以下三步演示:

(1)實驗前: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罩內(nèi),觀察到木條燃燒的明亮程度與在罩外空氣中一樣。證明罩內(nèi)氣體

為空氣——空氣的檢驗方法.以水面為基準,將鐘罩水面以上容積分為5等份。

(2)反響現(xiàn)象:紅磷燃燒時發(fā)出大量白光,放出熱量,有大量白煙生成,同時鐘罩內(nèi)水面逐漸上升,

等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后,鐘罩內(nèi)水面上升了約1/5體積,剩余氣體約占總體積的4/5。從而得出結論: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注意:由于反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體小顆粒,現(xiàn)象應該描述為白煙〔固體

小顆粒),而不是白霧〔指液體小液滴).

(3)實驗結束后,迅速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罩內(nèi),觀察到木條熄滅一氮氣的檢驗方法,從而得出結論:

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4/5。

【注意】

常見的磷的單質(zhì)有紅磷、白磷、黑磷、紫磷,化學式都是P,但白磷常寫作P&。

紅磷無毒,白磷有劇毒。

磷單質(zhì)在空氣中可以緩慢氧化或者在缺氧的情況下燃燒,形成三氧化二磷〔此溫度下為液態(tài)禰為“白霧"〕,

也可在空氣中燃燒形成五氧化二磷〔固態(tài),易溶于水〕.

反響式:

紅磷+氧氣3U五氧化二磷

P+O2?F^O5

【討論】

①集氣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它能支持燃燒嗎它能溶于水嗎

②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選擇紅磷作為反響物的優(yōu)點是什么

氮氣不能支持燃燒,也不能溶于水。

因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為固體,而無氣體生成,能使鐘罩內(nèi)壓強減小。

[要點2]空氣的組成

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不是單一的物質(zhì),是由多種氣體組成,所以空氣是一種混合物,一般來

說它的成分比擬固定。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0.03%。

可見空氣的成分以氮氣、氧氣為主,其中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4/5,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思考】以上是按照體積計算,如果按質(zhì)量計算,氧氣、氮氣各占空氣的百分之多少呢

標準狀況下,氧氣、氮氣、空氣的密度依次是、

1.429g/L1.2505g/L,1.293g/Lo

[要點3]純潔物與混合物

純潔物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盡管該物質(zhì)可能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如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都

是純潔物。單質(zhì)是純潔物.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如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多種成分組

成的,這些物質(zhì)相互間沒有發(fā)生反響,各物質(zhì)都保持各自的性質(zhì).

【討論】冰水共存體屬于混合物,還是純潔物

冰水共存體雖然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但是它們都屬于同一種物質(zhì),屬于純潔物。

[要點4]氧氣的用途

主要是供給呼吸〔醫(yī)療急救、登山、潛水、航空〕和支持燃燒(煉鋼、氣焊、化工生產(chǎn)、宇宙航行).

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氣易于跟其他物質(zhì)起反響并放出熱量的性質(zhì)。

[要點5]氮氣的性質(zhì)和用途

氮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熔點和沸點都很低的氣體,不能支持燃燒,性質(zhì)不活潑。

[要點6]稀有氣體的性質(zhì)和用途

稀有氣體都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性質(zhì)不活潑的氣體,曾被稱做"惰性氣體.。

稀有氣體的用途有:

⑴作為保護氣:焊接金屬時用來隔絕空氣;燈泡中充稀有氣體使燈泡耐用;

(2)制成多種電光源,如航標燈、強照明燈、霓紅燈等;

〔3〕用于激光技術或醫(yī)療麻醉。

1要點刀空氣的污染

1,污染源: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等等。

2.污染物:主要有兩類:粉塵和氣體。從世界范圍看,排放到空氣中的氣體污染物較多的是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注意】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的工程暫定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

【閱讀】★還我一片藍天

潔凈的空氣是生命的要素。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工業(yè)的開展,藍天白云正受著煙塵、毒氣的侵蝕,

人們的健康生活,生靈萬物的正常繁衍也面臨著大氣污濁這個惡魔的威脅。

大氣的污染源有自然和人為兩種。自然污染源主要來自火山爆發(fā)、森林火災和地震產(chǎn)生的煙塵、硫氧

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人為污染源那么是來自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活動。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于人類的活動,特

別是工業(yè)和交通運輸。

對人類威脅較大,影響范圍較廣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煤粉塵、二氧化硫〔化學符號為SO》、一氧化碳

〔化學符號為CO〕、二氧化氮〔化學符號為N02]等。

細小的煤粉塵可以進入到肺細胞而沉積,并可能通過血液送往全身。粉塵粒子外表還會攜帶有毒物質(zhì)

進入人體,使人患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癌等。

S02被氧化后往往與水氣結合變成硫酸煙霧,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工業(yè)和汽車排放的C。是無色無味

的劇毒氣體,數(shù)量大、累積性強,而且它們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經(jīng)太陽紫外線照射后生成一種有

毒的光化學煙霧。煙霧可以讓人眼睛紅腫、呼吸困難、植物枯死,橡膠制品變得失去彈性而龜裂。

近年來,由于超音速噴氣飛機的大量使用,將含有N02的尾氣排放到平流層中,加上人類使用冷凍劑、

消毒劑、起泡劑和滅火劑等化學制品時,排放到大氣中大量的氟氯麻等氣體,使臭氧層遭到破壞。臭氧層

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大量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護層。

目前,由于它的變薄,在南極上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臭氧層"空洞”,為此,全世界每年死于皮膚癌的大約

有10萬人,患白內(nèi)障的病人也日益增多。

減少污染,凈化空氣,"還我一片藍天”,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各國紛紛建立具有權威

性的國家環(huán)境保護機構,制定環(huán)境保護法律和進行龐大的治理投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關愛地球,關愛

自然,關愛生命,讓天空更藍!

【討論題】

1.空氣中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口

A.氧氣B.氮氣

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

2.在100升空氣里氮氣的體積大約是口

A.78升B.78%

C.21升D.21%

3.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約為口

A.4:1B.1:4

C.1:5D.4:5

4.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zhì),大致可分為口

A.一類B.兩類

C.三類D.四類

5.造成大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是口

A.氮氣、氧氣B.稀有氣體、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氣、二氧化碳

6.以下情況一般不造成空氣污染的是口

A.煤燃燒生成的煙B.汽車排氣生成的煙霧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D.放鞭炮產(chǎn)生的煙霧

7.被污染了的空氣會嚴重地損害—的健康,影響—的生長,造成對

自然資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壞。

8.在開展生產(chǎn)的同時,必須要充分認識—的重要性,注意消除—以

保障人類的健康和保護自然資源。

9.將以下數(shù)據(jù)〔在空氣中的體積〕序號填入有關物質(zhì)后面的括號內(nèi)。

A.78%B.21%

C.0.94%D.0.03%

(1)二氧化碳(]〔2〕氧氣〔〕

〔3〕氮氣〔)[4]稀有氣體〔〕

10.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口

A.空氣的成分是比擬固定的,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B.空氣中氧氣的質(zhì)量占21%,氮氣占78%

C.在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氣體一定是空氣

D.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zhì),它是由空氣一種成分組成

11.桌子上放一個空燒杯,燒杯內(nèi)口

A.是氮氣B.是氧氣

C,是空氣D.沒有物質(zhì)

12.以下排放到空氣中的物質(zhì),不使空氣受到污染的是口

A.煤燃燒產(chǎn)生的煙B.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

C.汽車排出的尾氣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

l.B2.A3.B4.B5.C6.C7.人體作物8.保護環(huán)境污染源9.CBAD10.All.C12.D

課題2氧氣

【實驗用品】蠟燭、紅磷、木炭、硫粉、細鐵絲、集氣瓶〔內(nèi)盛氧氣〕、燃燒匙、酒精燈、火柴、藥匙、

銀子、燒杯

【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

氧氣無色,無味,氣態(tài),密度略高于空氣,不易溶于水,-183℃淡藍色液體,-218℃雪花狀淡藍色固體。

氧氣T殳密閉貯存在藍色鋼瓶中。

提問:魚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哪里

答復:靠腮呼吸。氧氣來自水中。氧氣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氧氣化學性質(zhì)較活潑,在化學反響中常表現(xiàn)出氧化性〔區(qū)別于復原性):

1.碳在氧氣中燃燒

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的無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碳+氧氣」^二氧化碳

結論:』

C+02^^->C02

2.硫在氧氣中燃燒

現(xiàn)象: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在空氣中那么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

的氣體?〔此實驗需要在通風櫥中進行,因為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有毒性〕

硫+氧氣」二氧化硫

結論:百

S+O2^^->SO2

3.磷在氧氣中燃燒

現(xiàn)象: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結論:》嫩

P+02>P205

4.鐵在氧氣中燃燒

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鐵+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

結論:占概

A

Fe+02^->Fe304

5.石蠟在氧氣中燃燒

現(xiàn)象:火焰十清楚亮,分層,放出熱量,瓶壁有水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石蠟+氧氣點燃>二氧化碳+水

結論:上-僦

CxHy+O2^^->CO2+H2O

【備注】

1.但但凡在集氣瓶中燃燒物質(zhì)的實驗,集氣瓶底要放少量水或沙子,防止集氣瓶炸裂。

2.常見的氧氣表現(xiàn)氧化性的例子還有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氧化鎂〕,鋁條在氧氣中燃燒成

一團〔三氧化二鋁〕.

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知,物質(zhì)在較純的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得更劇烈.

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是較劇烈的氧化反響,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響都像燃燒月解發(fā)光放熱.有些氧化反響進

行得很慢,稱為緩慢氧化.

【化合反響】

(1)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的反響。

⑵特點:"多變一"A+B-AB

【討論】鹽參加水中得到鹽水是否為化合反響為什么

不是.因為鹽與水形成鹽水不屬于化學反響,而化合反響是化學反響的類型。

【氧化反響】物質(zhì)跟氧發(fā)生的反響.氧氣在氧化反響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是氧化性0

【討論】

1.是否化合反響必為氧化反響

2.石蠟與氧氣的反響是否為氧化反響為什么是否為化合反響為什么

【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A.醫(yī)療B.潛水C.登山D.航天

(2)支持燃燒A.煉鋼B.宇航C.氣焊

【討論題】

1.對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以下表達中正確的選項是II

A.極易溶于水

B.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大

C.在-183℃變成無色液體

D.在-218℃變成白色固體

2.以下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磷在氧氣中燃燒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C.氧氣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附

3.以下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時,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

A.鎂帶B.紅磷

C.硫粉D.鐵絲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是[J

A.氧化鐵B.三氧化二鐵

C.四氧化三鐵D.氧化亞鐵

5.以下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的是[1

A.硫粉B.鐵絲

C.木炭D.鎂帶

6.檢驗氧氣的方法是I]

A.用火柴去點燃B.用帶火星的木條去檢驗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聞氧氣的氣味

7.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操作或現(xiàn)象不正確的選項是口

A.先在酒精燈上加熱細鐵絲

B.盛氧氣的集氣瓶底沒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為黑色固體

D.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

8.要測定空氣中氧氣所占的體積,最好在空氣中燃燒口

A.碳B.硫C.蠟燭D.磷

9.如何鑒別二氧化碳、氧氣、空氣〔簡述操作過程〕

10.以下關于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難溶于水B.密度比空氣大

C.液態(tài)氧氣為無色D.化學性質(zhì)比擬活潑

11.以下反響的特征現(xiàn)象分別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磷在氧氣中燃燒(),碳在氧氣中燃燒(),硫在氧氣

中燃燒()II.

A.發(fā)紅光B.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C.火星四射D.產(chǎn)生大量白煙

E.發(fā)出.淡藍色火焰F.發(fā)白光

12.以下對氧氣性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有可燃性B.能支持燃燒

C.不溶于水D.密度比空氣小

13.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A.參加澄清的石灰水

B.伸入燃燒的木條

C.加水觀察氣體的溶解性

D.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1.B2.C3.C4.C5.A6.B7.B8.D9.略10.Bll.CDFB12.B13.D

課題3-制取氧氣

【知識點】1.氧氣的實驗室制法。2.氧氣的工業(yè)制法。3.催化劑、催化作用.4.分解反響.

一、加熱過氧化氫

反響現(xiàn)象:產(chǎn)生無色無味,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

過氧化氫二氧化碳>水+氧氣

反響式:,,n人

H202—il!^H20+02T

【備注】

①其中二氧化鎰是反響的催化劑,反響前后質(zhì)量不變〔形狀可以變〕.

②注意寫成元素符號形式時氧氣旁邊的向上箭頭。

③本反響在加熱的條件下可以進行得更加劇烈。

④本反響在無催化劑的條件下也可以緩慢發(fā)生,這里催化劑如同加熱的條件一樣只是使反響速率大幅提升。

【實驗的改進】

①在加熱過氧化氫〔雙氧水)的實驗中,由于5%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時,有大量的水蒸氣和少量的氧氣共

同逸出,帶火星的木條比擬難復燃。所以該實驗可以改用以下兩種方案進行:試管口加1個帶有枯燥管的

裝置。在5%過氧化氫溶液中滴加1滴氫氧化鈉溶液。

②在用二氧化鎰做催化劑分解過氧化氫的實驗中,只須加綠豆體積大的MnO2粉未,不要像書中圖示月舞

多,否那么反響會很劇烈,難以控制。

二、催化劑

催化劑又叫觸媒。能夠改變化學反響速率,而本身結構不發(fā)生永久性改變的物質(zhì)。這種作用稱為催化

作用。涉及催化劑的反響為催化反響。絕大多數(shù)的催化劑用于提高反響速率,但也有降低反響速率到達抑

制反響的目的的催化劑。

催化劑具有高度的選擇性〔或專一性〕。一種催化劑并非對所有的化學反響都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

化鎰在氯酸鉀受熱分解中起催化作用,加快化學反響速率,但對其他的化學反響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某

些化學反響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劑,例如氯酸鉀受熱分解中能起催化作用的還有氧化鎂、氧化鐵和氧化銅

等等。

【催化原理】

催化劑先與反響物中的一種反響,然后兩者的生成物繼續(xù)在原有條件下進行新的化學反響,而催化劑

反響的生成物的反響條件較原有反響物的反響條件有所改變。催化劑原先因發(fā)生化學反響而生成的物質(zhì)會

在之后進一步的反響中重新生成原有催化劑,即上面提到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響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一般來說,催化劑是指參與化學反響中間歷程的,又能選擇性地改變化學反響速率,而其本身的數(shù)量

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響前后根本保持不變的物質(zhì)。通常把催化劑加速化學反響,使反響盡快到達化學平衡的作

用叫做催化作用。

[)01

(1)催化劑能改變(加快或減慢)其它物質(zhì)的化學反響速率,不能片面地說成是加快。

(2)二氧化銃對過氧化氫、氯酸鉀等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二氧化銃不是專做催化劑的。同樣催化劑也不

只有二氧化鎰一種。

(3)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響速率,不能增大或減少生成物的質(zhì)量。

三、加熱氯酸鉀

【實驗觀察記錄】

①氯酸鉀是白色固體,溶液無色透明。[透明片無色透明)

②二氧化銃是黑色粉末,不溶于水。

③氯酸鉀加熱至熔化后產(chǎn)生少量氣體,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④加熱二氧化鎰不產(chǎn)生氣體,帶火星木條沒有變化。

⑤采用排水集氣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反響式:

KC10J,—^A->KC21+O,

反響為固體之間的反響,最后氧氣處無向上箭頭

四、加熱高鋪酸鉀

【實驗要點】

?高銃酸鉀是暗紫色片狀晶體,其溶液是紫紅色的.見光易分解,需避光保存。強氧化劑,用途廣泛。

②銃酸鉀是黑色固體,其溶液是墨綠色〔深綠色〕的。

③采用排水集氣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高鎰酸鉀鎰酸鉀+二氧化鎰+氧氣

反響式:A

KMnO4-^K2Mn04+Mn02+02

反響為固體之間的反響,最后氧氣處無向上箭頭

【備注】

①此反響無二氧化鎰作為催化劑,

②由于此反響產(chǎn)物中有二氧化鎰,可作為氨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如果同時將氨酸鉀和高銃酸鉀放入試管

中加熱,那么產(chǎn)生氧氣的速率大幅提升。

③有關排水集氣法:收集的氣體并不純潔,必定混雜水蒸氣,即氣體無論如何都不是枯燥的。集氣瓶中

最開始的氣泡并不是產(chǎn)物,而是裝置中原有的空氣。實驗最后應領先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再熄滅酒精

燈,防止倒吸炸裂試管。

④有關向上〔下〕排空氣法:原理是密度不同的物質(zhì)可以分層。同時由于氣體的擴散性,收集的氣體一

般不純潔,混有空氣,但氣體可以保證是枯燥的。

⑤加熱過氧化氫分解的實驗不管采用向上排空氣法還是排水集氣法收集到的氧氣都不是枯燥的。

⑥收集氧氣后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如果復燃那么集氣瓶已裝滿氣體。與氣體的檢驗不同,

不能把木條伸入集氣瓶,只能放在瓶口。

⑦在試管中加熱固體顆粒的時候,最好在導管口放一小團棉花防止固體顆粒堵塞導管。

⑧但凡收集氣體的實驗第一步便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方法見書.

五、分解反響

分解反響:由一種物質(zhì)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zhì)的反響.〔相對于化合反響〕

AB—A+B

六、工業(yè)制氧

通常,在工業(yè)、醫(yī)療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氣,靠實驗室制法制取氧氣是不行。普遍的方法是別離液態(tài)空氣

法。

【討論題】

1.以下物質(zhì)中含有氧氣的是口

A.二氧化鎰B.氯酸鉀

C.空氣D.氧化鎂

2.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點B.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氣體

C.用鼻子去嗅氣味D.用天平稱量

3.以下有關實驗室用氯酸鉀制氧氣的表達中,正確的選項是口

A.氯酸鉀受熱熔化后,也不放出氧氣

B.要使氨酸鉀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必須參加二氧化鎰

C.二氧化銃在化學反響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都保持不變

D.二氧化鎰是一切化學反響的催化劑

4.同時加熱以下物質(zhì),最易放出氧氣的是口

A.純潔的氯酸鉀B.氨酸鉀與二氧化銃的混合物

C.純潔的二氧化鎰D.氯化鉀與二氧化鎰的混合物

5.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口

A.朝下B.朝上

C.略向下傾斜D.略向上傾斜

6.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

操作應在口

A.加熱固體藥品前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

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D.氣泡連續(xù)并均勻放出時

7.以下變化中屬于分解反響的是口

A.別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

B.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鎰制氧氣

C.蠟燭燃燒

D.粗鹽提純

8.實驗室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所用主要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9.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鎰制取氧氣,加熱至氣體不再產(chǎn)生,試管內(nèi)固體剩余物有一。改用高鎰酸鉀制

取氧氣,加熱到?jīng)]有氣體產(chǎn)生時,試管內(nèi)固體剩余物有一?這兩個反響的固體剩余物中都有但它在

兩個反響中的作用不一樣,在氯酸鉀分解中它是在高鎰酸鉀分解中它是—.

10.工業(yè)上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是口

A.加熱氨酸鉀B.加熱高銃酸鉀

C.別離液態(tài)空氣D.加熱二氧化銃

11.催化劑在化學反響中所起的作用是口

A.加快化學反響速率B.使生成物質(zhì)量增加

C.改變化學反響速率D.減慢化學反響速率

12.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或高鎰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共同點是口

A,都是給固態(tài)物質(zhì)加熱B.都使用二氧化銃作催化劑

C.都發(fā)生了分解反響D.都生成了兩種物質(zhì)

13.寫出以下反響的文字表達式:

[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銃的混合物制氧氣

[2]加熱高銃酸鉀制氧氣

答案:

l.c2.B3.C4.B5.C6.D7.B8.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帶導管單孔塞酒精燈〔火柴〕水槽集氣瓶玻璃

片9.氯化鉀和二氧化銹鎰酸鉀和二氧化銃二氧化鎰催化劑生成物10.Cll.C12.AC13.略

第三單元

課題1水的組成

【學習目標】

1,認識水的組成。

2.了解單質(zhì)、化合物的區(qū)別。

3.了解人類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策略】水的電解實驗需要教師邊演示、邊講解,介紹實驗裝置的名稱、指導觀察與學習操作技能、

演示好。2、H2的檢驗方法。

1.在分析水通電分解反響的文字表達式時,介紹化學式書寫并導出單質(zhì)、化合物的概念,再舉例識別

單質(zhì)、化合物。在識別過程中了解兩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兩份資料的處理:經(jīng)學生閱讀分別說明:

①生物體內(nèi)含水多,其作用是調(diào)節(jié)溫度適應環(huán)境;

②成功的科學探究需要正確理念的引導,以及實驗根底上的分析和歸納。

3.當堂完成一個討論、四個習題。

【關于水的電解實驗】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zhì),不僅江、河、湖、海中含有大量水,而且,大氣中、動植物體內(nèi)

也含有許多水。沒有水,也就沒有生物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