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新)選修 《〈論語〉〈孟子〉選讀》天下國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優(yōu)秀獎_第1頁
蘇教版(新)選修 《〈論語〉〈孟子〉選讀》天下國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優(yōu)秀獎_第2頁
蘇教版(新)選修 《〈論語〉〈孟子〉選讀》天下國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優(yōu)秀獎_第3頁
蘇教版(新)選修 《〈論語〉〈孟子〉選讀》天下國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優(yōu)秀獎_第4頁
蘇教版(新)選修 《〈論語〉〈孟子〉選讀》天下國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優(yōu)秀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民為貴導(dǎo)語:一個時期以來,個別為官者脫離群眾,對群眾疾苦不聞不問。貪污腐敗,吃喝玩樂者有之;搞關(guān)系,找門子,升官發(fā)財者有之;違法違紀(jì),公款賭博,大肆斂財者有之;不惜出賣國家利益,授受賄賂者有之;貪圖享樂,生活糜爛者有之……著實讓老百姓深惡痛絕。也正是這些不良現(xiàn)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們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擔(dān)憂。大思想家荀子也說過:“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梢?,“以民為本”是何等重要。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仁政學(xué)說和一系列民本思想時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更是把“以民為本”的思想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泵献诱f:“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歡心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國家,就改立國君。祭品豐盛,祭品潔凈,祭掃按時舉行,但仍然遭受旱災(zāi)水災(zāi),那就改立土神谷神?!眹蜕琊⒍伎梢愿牧⒏鼡Q,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最為重要。《尚書》也說:“民惟邦本,本固君寧。”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wěn)固了,國家也就安寧。改用現(xiàn)代的口號,那就是——人民萬歲!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為典型,最為明確的體現(xiàn),“民貴君輕”成為后世廣泛流傳的名言,一直為人們所引用。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個集合概念,“民”作為一個集合的整體是貴的,重于國君的,但“民”當(dāng)中的每一個個體,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樣呢?孟子這里沒有說,也就很難說了。不過,就我們的了解來看,個體的小民是不可能與國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不僅不能抗衡,而且還不知道要輕了多少倍哩。一、給加點字注音社稷(jì)粢盛(zìchéng)湯放桀(jié)伐紂(zhòu)弒(shì)君走壙(kuàng)獺(tǎ)驅(qū)爵(què)鹯(zhān)三年之艾(ài)淑(shū)胥(xū)溺(nì)諄諄(zhūn)踐(jiàn)暴之于民(pù)朝覲(cháo)(jìn)訟(sòng)獄謳歌(ōu)篡(cuàn)薦(jiàn)

二、注意下列字的寫法并組詞。稷(社稷)桀(桀紂)壙(空壙)鹯(鹯鳥)淑(淑女)諄(諄諄)謖(馬謖)粲(粲然)獷(粗獷)顫(顫抖)椒(辣椒)淳(淳樸)覲(朝覲)訟(訴訟)謳(謳歌)踐(實踐)篡(篡權(quán))溺(溺愛)靚(靚麗)忪(驚忪)嘔(嘔吐)棧(客棧)募(招募)搦nuò(搦戰(zhàn))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①于傳有之。②傳以示美人及左右B.①得天下有道②此其為饜足之道也C.①以行與事示之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②今治水軍八十萬眾答案為:B(方法)A.①指傳記②傳遞C.①行動②動詞,運行D.①處理的好②訓(xùn)練孟子說:“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者,鹯也;為湯、武驅(qū)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qū)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畜,終身不得。茍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对姟吩疲骸浜文苁纾d胥及溺?!酥^也。”與“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雖欲無王,不可得已。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C.所識窮乏者得我歟?D.茍為不畜,終身不得。答案為:D

均為“得到”的意思。A.能夠B.求得C.通“德”,感激對下列“之”的意義和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桀、紂之失天下也②所欲與之聚之③民之歸仁也④天下之君⑤諸侯皆為之驅(qū)矣⑥今之欲王者⑦三年之艾⑧此之謂也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B.①③\④⑦\⑤\⑥\②⑧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D.①③\④⑦\⑤⑧\②⑥答案為:C(①③助詞,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④⑦助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②⑤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⑥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⑧指示代詞,這,此。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漚歌者,不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酥^也。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A.社稷jì粢盛zìchéng湯放桀jué伐紂zhòu

B.弒君shì走壙kuàng獺tǎ驅(qū)爵què鹯zhān

C.溺nì諄諄chún踐jiàn暴之于民bào

D.朝覲zhāojìn訟獄sòng謳歌ōu篡zuàn

答案為:BA.粢,zī桀jiéC.諄zhūn暴pùD.朝cháo篡cuàn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盛在祭器內(nèi)用來祭祀的谷物。)

B.殘賊之人謂之一夫。(即獨夫,指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統(tǒng)治者。)

C.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聲之人人深也(好聽的話。)

答案為:D(仁言:宣揚仁的言論)與“舜相堯二十有八載”中“相”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B.煢煢孑立,形影相吊。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D.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答案是:C動詞,輔佐、輔助A.名詞,容貌B.副詞,表示彼此,互相D.名詞,官名,指宰相,丞相比較下列句中“為”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組是()①故為淵驅(qū)魚者,獺也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qū)矣。

③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是:B(①②均為介詞,替,給③動詞,做④動詞,是)下列句子中“而”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表惡其能而不用也⑤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⑥不之堯之子而之舜⑦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⑧使之主事而事治

A.①⑤B.③⑥C.②⑧D.④⑦

答案是:B(連詞,表轉(zhuǎn)折)與“今之欲王者”一句中“者”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B.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答案為:A(均為“……的(人、東西、事情)”。B.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C.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D.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相當(dāng)于“的”)了解萬章萬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隨孟子,為孟子所喜愛。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為博興伯,從祀于孟廟西廡。萬章是最早揚名于歷史的萬姓先人。關(guān)于他的事跡,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孟子去齊,絕糧于鄒薛,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薄睹献印菲咂杏小叭f章章句”凡十八章,萬章名字出現(xiàn)22次之多;對孟子有“堯以天下與舜”、“伊尹以割烹要湯”、“敢問友”、“敢問交際”等之問達38次之多?!妒酚洝份d,孟子晚年,經(jīng)常同萬章等弟子談?wù)摻?jīng)書,并和萬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書。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碧煜抡?,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叭粍t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萬章問而孟子答也?!疤炫c之者,諄諄然命之乎?”萬章問也。諄諄,詳語之貌。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毕峦?。行之于身謂之行,措諸天下謂之事。言但因舜之行事,而示以與之之意耳。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于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于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暴,顯也。言下能薦人于上,不能令上必用之。舜為天人所受,是因舜之行與事,而示之以與之之意也。曰:“敢問薦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治,去聲。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相,去聲。朝,音潮。夫音扶。南河在冀州之南,其南即豫州也。訟獄,謂獄不決而訟之也。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弊?,從也。天無形,其視聽皆從于民之視聽。民之歸舜如此,則天與之可知矣。

說說孟子孟子被后人稱為“亞圣”。做為繼孔子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重要代表人,我不能不說他的作品是儒學(xué)的又一次大的飛躍。他的命運和他的先師一樣是坎坷的。在宣揚儒學(xué),提倡仁政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