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生物武器課件_第1頁
禁止生物武器課件_第2頁
禁止生物武器課件_第3頁
禁止生物武器課件_第4頁
禁止生物武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4.3禁止生物武器有一部描寫日本“731部隊”的國產(chǎn)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1940年這個部隊駐扎在離哈爾濱市20公里的平房地區(qū),他們拿活人作實驗,殘害了無數(shù)的愛國志士和抗日的同胞。這支部隊又叫“細菌部隊”。他們使用的“陶瓷炸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物武器”。

通常分為病菌、病毒、生化毒劑和經(jīng)過基因重組的致病菌等。一、生物武器的種類生物武器的種類細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傷寒菌,炭疽桿菌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也叫做黑死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淋巴結(jié)腫痛、出血傾向、肺部特殊炎癥等。本病遠在2000年前即有記載。14世紀大流行時波及我國。

鼠疫桿菌霍亂是一種急性腹瀉疾病,由不潔的海鮮食品引起,病發(fā)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數(shù)小時內(nèi)造成腹瀉脫水甚至死亡?;魜y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魜y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病人糞便污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chǎn)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征?;魜y弧菌生物武器的種類病毒:天花病毒,動物痘病毒細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傷寒菌,炭疽桿菌天花病毒是一種DNA類痘病毒,傳染途徑主要為飛沫傳播?;颊甙l(fā)病時出現(xiàn)高熱、寒戰(zhàn)、頭痛及全身酸痛等癥狀,三至五天后開始出疹,并引發(fā)敗血癥、肺炎、全身器官衰竭等。

天花病毒1977年10月,世界最后一例天花病人被治愈。1980年5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人類消滅了天花。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都沒有再接種牛痘,也就是說對天花沒有免疫力。一旦再次出現(xiàn)以天花為手段的生物襲擊,仍有可能發(fā)生世界性的大流行。目前已知的是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控制中心和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維克托國家病毒實驗室還保留有研究用天花病毒樣本,銷毀或保留它們,哪一種方案會使世界更安全,尚存在爭議。同時,在非官方的地方,如一些恐怖組織中是否也保有天花病毒,仍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問號。生物武器的種類病毒:天花病毒,動物痘病毒生化毒劑:如肉毒桿菌毒素細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傷寒菌,炭疽桿菌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huán)境下的細菌,其分泌毒素是目前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

肉毒桿菌芽胞抵抗力很強,干熱180℃5-15分鐘,濕熱100℃5小時,高壓蒸氣121℃30分鐘,才能殺死芽胞。肉毒桿菌致病,主要靠強烈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劇烈的毒物;純化結(jié)晶的肉毒毒素1mg能殺死2億只小鼠,對人的致死劑量約0.01mg。肉毒桿菌毒素分子的作用機理是阻滯神經(jīng)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從而引起肌肉麻痹.是當代生物武器制造者最青睞的高效殺人武器之一。生物武器的種類病毒:天花病毒,動物痘病毒重組基因技術(shù)制造全新的致病菌:

重組蠟狀桿菌,重組流感病毒,新型鼠痘病毒生化毒劑:如肉毒桿菌毒素注:利用重組基因技術(shù)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①人類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致病菌②無藥可醫(yī)細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傷寒菌,炭疽桿菌()或通過食物、()等散布到敵方。二、病原體散布途徑直接生活必需品生物武器的傷害途徑生物武器——窮人的原子彈

生物武器被稱為“窮人的原子彈”,因為它造價低,技術(shù)難度不大,隱秘性強,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產(chǎn)。一些沒有雄厚資金來研究高技術(shù)殺傷性武器的國家因此更加青睞生物武器。有資料顯示,以1969年為例,當時每平方公里導(dǎo)致50%死亡率的成本分別為:傳統(tǒng)武器2000美元;核武器,800美元;化學武器,600美元;生物武器,1美元。最流行的兩大生物武器是炭疽熱病毒和肉毒桿菌毒素。前者能使受感染者在36小時內(nèi)窒息、大量出汗、休克直至死亡;其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40年之久,且極難根除,只能用蒸汽或者焚燒的方法消毒。后者則是一種更廉價和更高效的殺人武器,其死亡率高達60%至70%。受害者癥狀是頭痛、肢體癱瘓,如不及時治療將在2至10天內(nèi)死去。這種毒素可以廉價地批量生產(chǎn),并可通過皮膚吸收、肺部吸收、眼睛接觸、黏液等方式傳染。面對如此可怕的武器,如不全面禁止,世界怎能安寧?

1972年4月10日,蘇聯(lián)、美國、英國分別簽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1984年11月25日中國也加入了這一公約.1998年6月27日,中美兩國元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