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796-2019 蒙古黃芪種苗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4∕T 1796-2019 蒙古黃芪種苗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4∕T 1796-2019 蒙古黃芪種苗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4∕T 1796-2019 蒙古黃芪種苗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4∕T 1796-2019 蒙古黃芪種苗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5.020B

38DB14

14/

T

1796—2019蒙古黃芪種苗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發(fā)布

實施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發(fā)

布DB14/

T

1796—2019 前言

................................................................................

II1

范圍

..............................................................................

12

....................................................................

13

........................................................................

14

產(chǎn)地環(huán)境

..........................................................................

25

選地整地

..........................................................................

26

播種

..............................................................................

37

田間管理

..........................................................................

38

....................................................................

39

起挖

..............................................................................

410

種苗質量

.........................................................................

511

.......................................................................

512

.......................................................................

5DB14/

T

1796—2019 本標準按照

GB/T

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山西省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廳提出并監(jiān)督實施。本標準由山西省農(nóng)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山西省果業(yè)工作總站、五寨縣道地中藥材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曉霞、郭欣、呂鼎豪、王文亮、李亞梅、曹涌、許世明、劉齊世、武曉紅。IIDB14/

T

1796—20191 范圍治、起挖、種苗質量、打捆和包裝、貯藏和運輸。本標準適用于蒙古黃芪種苗生產(chǎn)。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3095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

5084 GB

15618 土壤環(huán)境質量

農(nóng)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DB14/T

1465 蒙古黃芪種子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種苗能達到適合移植到大田,并具有生長發(fā)育能力的植物根。3.2蒙古黃芪種苗豆科植物蒙古黃芪[

membranaceus

Bge.

mongholicus

Hsiao]種子繁育而成的種苗。3.3潮干土土壤墑情的一種表示方法。土壤呈半干半濕狀態(tài),手握緊不成團,容易散開。3.4根徑根莖(蘆頭)下方

1

cm

處主根的直徑,以

cm

表示。DB14/

T

1796—20193.5主根長從根莖基部測至主根末端或主根分叉處的長度,以

表示。3.6漿氣主根充實飽滿程度。主根質地充實、飽滿為漿氣足;主根質地綿軟、不實為漿氣不足。3.7根重單根重量,以

g

表示。4 產(chǎn)地環(huán)境大氣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

GB

3095

GB

15618

規(guī)定的二級以上標準,灌溉水應符合

GB

5084

規(guī)定的二級以上標準。5 選地整地5.1 選地5.1.1 水澆地育苗,前茬作物為禾本科植物為宜。5.1.2 旱地育苗為禾本科植物為宜。5.2 整地5.2.1 施基肥播種育苗前一年土壤結凍前,每

667

m施入腐熟的農(nóng)家肥

2

kg~3

或優(yōu)質有機肥

kg~

kg,復合肥(NPK)每

667

m

20

。5.2.2 深耕

50

cm

平、土細碎。5.2.3 耙耱播種當年春季,當土壤解凍

10

cm

左右時,耙地或耱地,使表層土壤疏松。DB14/

T

1796—20195.2.4 做畦做平畦,畦寬

m~1.5

m,長度依地形而定;旱地育苗可不作畦。6 播種6.1 選種應符合

1465

的規(guī)定。6.2種子處理用碾米機在大開孔的條件下快速打

1

遍,以種子表面起毛為度,備用。6.3 播種時間4

月上中旬至

5

月上旬,即

5

cm

土層溫度穩(wěn)定在

℃左右。6.4 播種方法每畝用種量

10

kg。按行距

20

cm~25

cm

開深

1

cm

的溝,將處理后的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不超過

1

cm,播后鎮(zhèn)壓。6.5 覆膜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播種后覆蓋地膜,保溫保濕。7 田間管理7.1 揭膜苗出土后逐步揭起小部分地膜,苗高

5

cm

時逐步揭去大部分地膜;苗高

15

以上時,揭去全部膜;干旱地區(qū),可在出苗后在行間劃破薄膜。7.2 中耕除草響黃芪生長。7.3 灌排水苗期干旱時,有條件的適時灌水,不可大水漫灌。雨季注意排水防澇。8 主要病蟲害防治8.1 防治原則危害的同時,減少化學農(nóng)藥使用,保障黃芪品質、產(chǎn)量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DB14/

T

1796—20198.2銹病8.2.1 癥狀色暈圈。8.2.2 防治方法

度~0.3

7d

1

次,連噴

2~3

次。8.3 根腐病8.3.1 癥狀主要為害根部。發(fā)病后,須根和側根首先變成黑褐色,病情若進一步發(fā)展,會使全株枯萎。8.3.2 防治方法1

kg

倍澆灌病穴防治。8.4 白粉病8.4.1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后,發(fā)病初期葉兩面生白色粉狀斑,嚴重時整個葉片被一層白色粉狀物覆蓋,莢果、葉柄、莖桿也有受害,后期發(fā)病部位出現(xiàn)黑色小點;被害植株常早期落葉。8.4.2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保證植株通風透光;注意輪作;清除病株枯葉,并集中深埋;發(fā)病期噴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倍液防治。8.5 蚜蟲8.5.1癥狀重,造成莖葉發(fā)黃。8.5.2 防治方法

2.5%

1

倍~1

倍液,每隔

7~10

d

1

次,連續(xù)噴

2~3

次。9 起挖蒙古黃芪種苗要求苗齡達到

1

期,當年

月中下旬蒙古黃芪地上部分枯萎后土壤結凍前也可起挖。選擇晴天,從地邊開始起挖,貼苗開深溝

cm~50

cm

溝,邊挖邊揀。起挖是注意保全苗,不傷根,挑出病殘根。等級芽數(shù)目(個)根徑(cm主根長(cm根重(每公斤根數(shù)(株)

0.400.6030.04(

0.07

250二級0.300.3930.01.52(

,單

0.07

500DB14/

T

1796—201910 種苗質量10.1 外觀

cm

。10.2 分級根據(jù)根徑、主根長、根重等分成兩個等級,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