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GB/T3836.38—202×爆炸性環(huán)境本文件規(guī)定了爆炸性環(huán)境用往復式內燃機的安全要求和措施、試驗、說明書、標志,以避免或減小由其引起的點燃可能性。本文件適用于EPLMb、Gb、Gc、Db、Dc的壓縮點火往復式內燃機(見附錄G)。本文件不適用于:——氫燃料(包括混合燃料)內燃機;——用于爆炸物加工制造或儲存領域的內燃機;——火花點火內燃機。除了與可能導致爆炸的周圍環(huán)境中可燃性混合物點燃可能性直接相關的要求外,本文件未規(guī)定其他安全要求。本文件是對GB/T3836.1-2021通用要求的補充和修改。當本文件的要求與GB/T3836.1-2021的要求有沖突時,本文件的要求優(yōu)先。注5:持續(xù)檢查、維護和修理在控制危險場所裝置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用戶需要注意GB/T3836.13、GB/T3836.16和制造商的說明書,以獲取關于這些方面的更多信息。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942旋轉電機整體結構的防護等級(IP代碼)分級(GB/T4942-2021,IEC60034-5:2020,IDT)GB/T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環(huán)境[IEC60079(所有部分)]GB/T3836.1-2021爆炸性環(huán)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IEC60079-0:2017,MOD)GB/T3836.2爆炸性環(huán)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殼“d”保護的設備(GB/T3836.2-2021,IEC60079-1:2014,MOD)GB/T3836.14爆炸性環(huán)境第14部分: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場所分類(GB/T3836.14-202×,IEC60079-10-1:2020,MOD)GB/T20936.1-2022爆炸性環(huán)境用氣體探測器第1部分:可燃氣體探測器性能要求(IEC60079-29-1:2016,GB/T20936.2使用和維護(GB/TMOD)爆炸性環(huán)境用氣體探測器第2部分:可燃氣體和氧氣探測器的選型、安裝、20936.2-2022,IEC60079-29-2:2015,MOD)GB/T20936.3爆炸性環(huán)境用氣體探測器第3部分:固定式氣體探測系統(tǒng)功能安全指南(GB/T20936.3-2017,IEC60079-29-3:2014,MOD)GB/T3836.36爆炸性環(huán)境第36部分:控制防爆設備潛在點燃源的電氣安全裝置(GB/T3836.36-202,IECTS60079-42:2019,MOD)7GB/T3836.38—202×GB/T3836.34爆炸性環(huán)境第34部分:成套設備(GB/T20936.34-2021,IECTS60079-46:2017,MOD)60204-1:2016,IDT)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4208-2017,IEC60529:2013,IDT)GB/T20438(所有部分)電氣/電子/可編程電子系統(tǒng)與安全有關的功能安全[IEC61508(所程電子安全相關系統(tǒng)的要求(IEC61508-2:201要求(GB/T21109.1-2022,IEC61511-1:ISO/IEC80079-49爆炸性環(huán)境第49部分:阻火器性能要求、試驗方法和使用限制(Explosiveatmospheres—Part49:Flamearresters—Performancerequirements,testmethodsandlimitsforuse)GB/T3836.30爆炸性環(huán)境第30部分:地下礦井爆炸性環(huán)境用設備和元件(GB/T3836.30-2021,ISO/IEC80079-38:2016,MOD)GB/T10715帶傳動多楔帶、聯組V帶及包括寬V帶、六角帶在內的單根V帶抗靜電帶的導電性:要求和試驗方法(GB/T10715-2021,ISO1813:2014,MOD)GB/T6072.3往復式內燃機性能第3部分:試驗測量(GB/T6072.3-2008,ISO3046-3:2006,IDT)GB/T15706-2012機械安全設計通則風險評估與風險減小(ISO12100:2010,IDT)ISO15510不銹鋼化學成成份(Stainlesssteels—Chemicalcomposition)GB/T3836.28-2021爆炸性環(huán)境第28部分:爆炸性環(huán)境用非電氣設備基本方法和要求(ISO80079-36:2016,MOD)GB/T3836.29-2021爆炸性環(huán)境第29部分:爆炸性環(huán)境用非電氣設備結構安全型“c”、控制點燃源型“b”、液浸型“k”(ISO80079-37:2016,MOD)GB/T3836.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最高表面溫度maximumsurfacetemperature在最不利運行條件下(但在規(guī)定的容差范圍內)工作時,Ex設備的任何部件或任何表面所達到的最高溫度。注1:設備上標記的最高表面溫度包括安全裕度,具體取決于設備的EPL。注2:相關的表面溫度可以是內部溫度,也可以是外部溫度,具體取決于相關的保護類型。注3:對于爆炸性粉塵環(huán)境中的防爆設備,該溫度發(fā)生在外殼的外表面,可能包括定義的粉塵層條件。,注4:這包括排氣溫度和可能與爆炸性環(huán)境接觸的其他流體溫度。3.28最高廢氣溫度maximumexhaustgastemperature在最不利運行條件下,在氣流第一次接觸周圍大氣的點處測得的最高溫度。3.3氣路gaspath內燃機運轉時空氣和廢氣通過的部件。3.4阻火器flamearrester;FA安裝在外殼開口處或外殼系統(tǒng)連接管道上,允許氣體體流過但阻止火焰?zhèn)鞑サ难b置。3.5閉合式接合面closedjoint達到氣密和/或塵密的兩個部件之間的配合。3.6開口式接合面openjoint兩個部件之間,用于將氣體爆炸產生的熱能降低到不會點燃類似外部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程度的接合面。3.7火花熄滅器sparkarrester控制內燃機排氣中由于尺寸和溫度而可能點燃附近可燃性物質的顆粒排放的裝置、系統(tǒng)或方法。3.8內燃機控制模塊enginecontrolmodu;ECM管理內燃機傳感器、執(zhí)行器、控制元件、信息存儲和顯示單元之間數據傳輸的電子處理器。3.9安全裝置safetydevices用于爆炸性環(huán)境內部或外部,為內燃機上設備和防護系統(tǒng)在爆炸風險方面的安全運行所需或有助于安全運行的裝置。注1:安全裝置不同于GB/T20438和GB/T21109中使用的術語裝置。安全裝置類似于“安全相關系統(tǒng)(GB/T20438)”或“安全儀表系統(tǒng)(GB/T21109)”等術語。注2:在本文件中,安全裝置旨在降低潛在點燃源變得有效的可能性。3.10性能要求performancerequirements與安全裝置和關閉系統(tǒng)特性相關,用于確保安全功能有效的可驗證要求。注1:GB/T3836.36包括診斷、容量、功能、響應、有效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承受負荷的能力和穩(wěn)健性的信息。3.11異常燃燒abnormalcombustion內燃機中非預期或不受控的燃燒。3.12防爆explosionprotection3.13防爆內燃機explosionprotectedengin9GB/T3836.38—202×在結構上采取措施防止成為爆炸性環(huán)境點燃源的內燃機。按照GB/T3836.28-2021,爆炸性環(huán)境中的內燃機應用的特定危險如下所列。主要點燃源是:——火焰和熱氣體;——機械產生的火花;——電氣產生的電弧和火花;——靜電;——雜散電流;——絕熱壓縮。將部潛在環(huán)境點燃可能性將至最低所需的內燃機設計規(guī)范取決于應用,且其特征是:——溫度分組,——可燃氣體的存在,或——可燃性粉塵的存在,5.1所有設備保護級別(EPL)5.1.1通則對于EPLMb、EPLGb和EPLDb內燃機,應考慮正常運行條件和預期故障。不需要考慮罕見故障(見A.1.1、A.1.2、A.1.3、B.2.1、B.2.2、B.2.3)。對于EPLGc和EPLDc內燃機,只需要考慮正常運行條件。不需要考慮故障(見B.2.1)。對于EPLMb,如果存在除瓦斯之外的其他氣體,內燃機還應符合5.3.1。對于EPLDb和EPLDc,所有熱表面的設計應減少粉塵層堆積的可能性。特別是應避免粉塵層積聚超過5mm的可能性(另見7.3.3a。適用于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的Ⅱ類內燃機應按照GB/T3836.1-2021再分為如下類別:——ⅡA:代表性氣體是丙烷;——ⅡB:代表性氣體是乙烯;注:根據范圍,本文件不考慮ⅡB類和ⅡC類中的環(huán)氧乙烷。適用于爆炸性粉塵環(huán)境的Ⅲ類內燃機應應按照GB/T3836.1-2021再分為如下類別:——ⅢA:可燃飛塵;——ⅢB:不導電粉塵;——ⅢC:導電粉塵制造商應按照GB/T3836.28-2021進行詳細的點燃危險評定。評定應列出所有有效或可能有效的潛在點燃源。評定應指出用于將點燃可能性將至最低的方法。GB/T3836.38—202×內燃機應滿足適當設備保護級別的點燃危險評定。更多信息見附錄A~附錄D。5.1.3接合面接合面類型.1通則防爆內燃機系統(tǒng)氣路內的每個接合面都應指定為閉合式接合面、開口式接合面或液浸式接合面(防爆型式“k”)。閉合式接合面應為永久性接合面或可分離的氣密接合面,并應通過6.6、6.7和6.8中的相關試驗。以下應適用:a)接合面的表面不應受到可能損害閉合式接合面完整性的相對運動的影響;b)法蘭連接應在表面之間插入金屬或耐火襯墊。如果非金屬襯墊材料可能影響防爆型式,則應在6.6、6.7和6.8的試驗之前,按照GB/T3836.1-2021中6.2的規(guī)定進行熱穩(wěn)定性試驗;;c)允許使用符合GB/T3836.2的焊接或硬釬焊結構接合面和粘結接合面;和d)所有接合面都應經受6.7中規(guī)定的參考壓力的試驗。符合6.7中規(guī)定的4倍參考壓力的接合面應免于試驗,焊接和粘結接合面除外。開口式接合面應符合GB/T3836.2的火焰通路要求,并應通過6.8中的試驗。部件之間有相對運動的接合面應是開口式接合面。注:例如穿過外殼壁的轉軸是一個開口式接合面。密封件可以安裝在打開的接合面上,以排除接合面中的污染物,保留不可燃的潤滑劑或抑制腐蝕。密封件都不應構成火焰通道的一部分。活塞裙和氣缸孔之間的連接不受此要求約束。如果下列部件通過了6.6和6.7規(guī)定的壓力測定、傳爆和過壓試驗,則也不受此要求約束;a)氣門桿和氣門導管;b)進氣和排氣阻火器;c)用于冷卻或清潔廢氣流和系統(tǒng)的水或還原劑/反應物注射噴嘴;d)阻火器安裝在渦輪增壓器或增壓器的內燃機進口側的任何渦輪增壓器和任何機械增壓器。位于渦輪增壓器壓縮機或機械增壓器與進氣門之間即進氣阻火器盡可能靠近進氣閥,如可能在渦輪增壓器或機械增壓器之后且在中冷器(如安裝)之后??梢越邮軠u輪增壓器或機械增壓器之前的阻火器位置;和注:過壓試驗壓力通常由壓力測定試驗確定。(見7.6)液浸式接合面當安裝渦輪增壓器時,通過渦輪和壓縮機之間的軸承組件形成的接合面可被稱為液浸式接合面。接合面的設計和試驗應符合GB/T3836.29-2021的要求。GB/T3836.38—202×.1通則電氣設備應按照GB/T3836.1-2021進行防爆,并應使用GB/T3836(所有部分)中至少與內燃機相同EPL的防爆措施。對于EPLGb、Gc、Db和Dc,應符合GB/T3836.15關于電氣裝置的設計、選擇、安裝和初始檢查的要求。對于EPLMb,應符合GB/T3836.30的適用要求。防爆內燃機已安裝電氣系統(tǒng)內的所有元件(包括設備、電纜和外殼),應能夠承受6.5中給出的溫度試驗期間測得的溫度,而不會損壞、退化或失效。注:相關的電氣安全標準通常包括GB/T5226.1-2019和GB5226.3。驗證對相關工業(yè)標準的符合性不是本文件的要求。應保護電氣系統(tǒng)(包括電纜)免受點燃危險評定中確定的,來自機械沖擊、振動、暴露于天氣、水、過度潮濕、紫外線輻射、腐蝕性物質、粉塵或碎屑堆積、蒸氣、油、油脂、燃料、高溫或低溫、高壓水或防爆內燃機在運行或維護期間可能暴露的其他不利條件的影響的損壞。注:GB/T3836.15和GB/T3836.34提供了有助于幫助滿足本條的要求的附加信息和指南。按照表1,電氣系統(tǒng)防護等級應符合GB/T4208或GB/T4942(對旋轉電機)的要求。表1最低保護等級、設備類別和防護等級的關系Ⅰ------------防護等級要求可以通過位置、遮蔽或特殊保護的組合來實現。內燃機一次布線,包括電纜和連接,不必符合GB/T3836.15的要求。內燃機一次布線的設計應能承受振動、工作溫度、磨損、紫外線暴露、與其將暴露的化學兼容,并受到保護以免受包括切割在內的損壞。注1:驗證內燃機一次接線是否符合相關行業(yè)標準不是本文件的要求。一次布線絕緣應根據相關的工作溫度進行選擇,并適合于線路在正常運行中暴露的工作溫度和電壓。允許接地回路(利用內燃機的金屬部分)。內燃機一次布線的路徑應確保:a)充分支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有害影響;b)安裝以便于檢查;c)不直接接觸:GB/T3836.38—202×1)超過布線組件額定溫度的熱表面;2)燃油管路;3)氣動管路;4)液壓管路;5)粗糙表面或鋒利邊緣。穿過導管、分隔壁或接線盒壁的內燃機一次布線應通過適合應用的電纜引入裝置、柔性套管或橡膠圈進行限制和防磨損保護。使用本質安全電路布線時,如果其安裝方式能夠防止其安裝環(huán)境的潛在損壞,則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保護。注:有關本質安全布線和系統(tǒng)的更多信息見GB/T3836.15和GB/T3836.18。電纜和線束的保護如下:a)在包括連續(xù)振動、高溫和腐蝕性物質的環(huán)境中運行的電纜、布線和連接,要求安裝在內燃機上的電纜、布線、連接和電纜線束應:1)在整個線路長度上,除了正常的線路絕緣外,還提供機械保護;2)布置和定位便于對所有暴露的線路進行定期目視檢查;和3)不與任何熱表面、燃油管路、制動管路、氣動管路、液壓管路等直接接觸。如果布線非常接近,宜采用附加保護、間隔、約束或固定措施。b)封閉在機柜、接線盒和其他不會受到物理損壞的位置內的線路應適當布置和支撐。c)緊鄰或接觸任何電纜或其覆蓋物的材料應成形且光滑,以使其不會造成覆蓋物或電纜的磨損而導致電氣或機械故障。d)穿過導管、隔墻或接線盒壁的布線應受到約束,并通過電纜引入裝置、柔性套管或護線套來防止磨損。e)如果電纜或電纜線束保護罩在隔墻(如電氣柜)處終止,應充分固定并保護其免受損壞。f)如果安裝方式能夠防止安裝環(huán)境造成的潛在損壞,位于內燃機艙內的Exi電路布線可以提供替代形式的保護。注:GB/T3836.15和GB/T3836.18提供了本質安全布線和系統(tǒng)的更多信息。對于EPLGc和EPLDc,“接地回路”是允許的。對于EPLMb、EPLGb和EPLDb,電氣系統(tǒng)應為雙極式并與內燃機缸體隔離,但以下情況除a)本質安全電路;b)僅在啟動期間將內燃機用作“接地回路”的電路或設備。當這些電路或設備不運行時,正負連接應與電源隔離。工作溫度選擇設備、材料和元件時,應考慮相關的工作溫度。溫度試驗在6.5中規(guī)定。等電位聯結所有導電和耗散材料應聯結到內燃機缸體上,以提供電位均衡。在安裝等電位聯結的地方,聯結電纜和終端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完整性,以承受正常運行、維護或修理過程中可能施加的任何負載、力或振動。GB/T3836.38—202×如果金屬部件與內燃機金屬部件(包括缸體)有良好的導電接觸,并固定以防松動,則不需要單獨的聯結導體。這一要求也適用于安裝在內燃機上的部件。聯結電阻不應超過106Ω。注:更多信息見GB/T3836.26和GB/T3836.27。內燃機和地板或地面之間的電阻不應超過106Ω。注:有關材料導電性的更多信息見GB/T3836.26和GB/T3836.27。非金屬材料受可預見的靜電荷產生機制影響的非金屬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之一:a)非金屬材料的表面電阻在50%相對濕度下測量時不應超過109Ω,在30%相對濕度下測量b)非金屬材料應符合GB/T3836.1-2021中26.17規(guī)定的轉移電荷限制要求,不包括用電暈電極對樣品充電(用高壓噴霧電極進行試驗)。c)對于Ⅰ類、ⅡA或ⅡB,非金屬材料的投影面積不應大于100cm2,對于ⅡB+H2,不應大于按照5.1.5,如果部件的長對邊與聯結到內燃機上的導電框架相接,則這些面積可乘以2。d)如果非金屬材料是內燃機粘合金屬表面或內燃機粘合導電表面上的涂層或層,對于Ⅰ類、ⅡA或ⅡB,涂層或層的厚度不應超過2mm,對于ⅡB+H2類,不e)受可預見靜電荷產生機制影響的非金屬材料應貼有如下警告標簽:注:更多信息見GB/T3836.26和GB/T3836.27。GB/T3836.1-2021中7.4.3對材料、標志和避免點燃危險的要求適用。傳動帶按照適當的標準(例如GB/T10715、GB/T32072、GB/T3836.26或GB/T3836.27傳動帶應具有耗散性。GB/T3836.1-2021規(guī)定的轉移電荷限制要求應適用。安全裝置或安全系統(tǒng)如果5.1.2所述的點燃危險評定揭示了潛在的點燃源,可使用安全裝置或安全系統(tǒng)來降低點燃源變?yōu)橛行У目赡苄?。安全裝置或安全系統(tǒng)可以被設置為響應于監(jiān)控的點燃關鍵控制參數來報警和關閉內燃機。由安全裝置或安全系統(tǒng)監(jiān)控的點燃關鍵控制參數包括但不限于溫度、內燃機轉速和壓力。點燃危險評定將確定潛在的點燃風險和安全裝置的位置,以最有效地監(jiān)控點燃控制參數。注1:來自內燃機制造商的正常內燃機運行技術數據和公差通常被確定用作點燃危險評定的輸入。報警系統(tǒng)(燈和聲音報警)的設計應避免操作員對所需行動的混淆或誤解。GB/T3836.38—202×注2:點火保護裝置或系統(tǒng)可能有兩個或多個動作級別(例如,第一個級別向操作員提供警告,而第二個級別啟動關閉系統(tǒng))。該報警可能降低點火保護系統(tǒng)誤啟動的可能性。應規(guī)定適用于協(xié)助控制設備中特定點燃源的安全裝置的動作特性。宜考慮的因素示例包括:——潛在點燃源變?yōu)樾璧臅r間;——傳感器的響應時間;——點燃預防系統(tǒng)/裝置的響應時間;——正常參數和臨界參數之間的水平差異(例如正常溫度和臨界溫度);——必要時的安全系數。用于防止有效點燃源的安全裝置的所有監(jiān)測、控制和激活功能應獨立于正常運行所需的任何測量和控制裝置,并應:——適于控制特定點燃源,和——足夠可靠以達到EPL。應檢測安全裝置的任何失效。安全裝置的任何失效不應導致危險情況。制造商應將每個控制參數確定為高于或低于正常運行參數,潛在點燃源可能生效的的值。與潛在報警或點燃源控制相關的設定點應在受控設備的說明書中給出,并應明確標示為安全關可在正常或異常(預期故障)條件下確定的安全關鍵控制參數的示例包括:——內燃機產生的熱量引起的最高表面溫度;——最大允許超速;——在固定部件和運動部件之間的間隙降低到能夠點燃的水平之前的最大允許振動;——降低有點燃能力的摩擦生熱或火花可能性所需的潤滑劑最小壓力;——最高允許冷卻劑溫度;——最高允許廢氣溫度。對安全裝置的要求.1通則應用“簡單”安全裝置(GB/T20438.2-2017規(guī)定的A型,或GB/T3836.29-2021規(guī)定的防爆型式“b”)將使其可能達到相關的點燃保護水平。本文件允許使用“簡單”安全裝置或使用軟件和數字技術的更“復雜”的系統(tǒng),以達到規(guī)定的保護等級。注1:簡單安全裝置具有明確定義的故障模式,其中安全功能不依賴于復雜的技術,例如機械開關系統(tǒng)(包括液壓和氣動系統(tǒng))或機電開關系統(tǒng),例如:——連接到需要操作員干預的報警燈的傳感器;——為了安全起見需要潤滑的機器上的油壓開關;——控制泵的液體溫度的熱致動閥;——離心調速器機械速度控制。GB/T3836.38—202×注2:復雜安全裝置是那些故障模式未明確定義或依賴于復雜技術的裝置,例如類似于GB/T20438.2-2017的b型或帶有微處理器的裝置。所需的EPL應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用于保護設備的點燃保護裝置的類型;無論它們是單一功能還是重復功能(例如通過其他獨立設備);設備在正常運行條件下或預期故障期間繼續(xù)按設計運行的能力。故障是否自顯示;點燃保護系統(tǒng)是否為失效安全;在點燃保護失效的同時發(fā)生故障的概率,以及潛在點燃源(受裝置保護)轉化為有效點燃源的可能性,與內燃機的EPL有關。——如果控制參數超過臨界值,則采取自動行動以最小化潛在點燃源變得有效的可能性,或者給出點燃源可能發(fā)展的警告以便可以采取手動干預?!c燃保護系統(tǒng)應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間隔內進行檢查,該檢查應檢測任何安全功能的喪——設備制造商的說明書應規(guī)定定期維護檢查的時間間隔,包括檢測故障傳感器的方法建議,并驗證安全功能(例如要進行的試驗)。還應規(guī)定如果在維護期間檢測到安全裝置故障,用戶需要采取的措施?!C據應可用于支持安全系統(tǒng)中使用的元件和系統(tǒng)的適用性。證據的詳細程度宜符合所考慮元件或系統(tǒng)的復雜性,以及達到需要的安全功能性能水平或安全完整性水平所要求的故障概率。適用性證據應包括元件或子系統(tǒng)的充分識別和技術條件;元件或子系統(tǒng)在類似運行概況和物理環(huán)境中的性能證明、操作經驗量、維護檢查?!赡馨凑誈B/T20438.2-2017的要求被記錄為“經使用證明”,或者按照GB/T21109.1的規(guī)定聲明“以住使用”。如果元件按照GB/T20438.4-2017的定義為“低復雜”,且存在可靠現場經驗(見GB/T20438.1-2017,4.2),可減少正式文件的要求。注:通常,說明書會規(guī)定在設備重新投入使用或被允許繼續(xù)運行之前需要修復這些故障。按照功能安全標準(例如GB/T20438、GB/T21109),具有符合按照功能安全標準(例如GB/T20438、GB/T21109)經證明的可靠性的系統(tǒng)是可用的,并可用于證明已達到要求的可靠使用軟件或數字技術,作為獨立系統(tǒng)或構成內燃機控制系統(tǒng)(ECM/ECU)安全相關部分的安全功能,應使用適用于設計架構和所用元件類型的標準進行評定和實施??刂茲撛邳c燃源的安全功能在正常條件下不需要運行。因此,安全功能應被視為在GB/T20438和/或GB/T21109低要求模式和安全完整性等級(SIL)下運行。使用SIL級系統(tǒng)的設備制造商應提供安全測試說明,以及安全系統(tǒng)的測試間隔。GB/T3836.38—202×表1點燃源控制安全系統(tǒng)的最低完整性設備預期EPL現有設備的點燃危險評定結果必要的安全系統(tǒng)安全系統(tǒng)完整性Gc、Dc常規(guī)預期條件下的有效點燃源避免點燃源在常規(guī)預期條件期間變得有效的系統(tǒng)正常運行期間(包括常規(guī)預期條件)沒有有效點燃源無Gb、Db常規(guī)預期條件下的有效點燃源a)避免點燃源在常規(guī)預期條件期間變得有效的系統(tǒng)預期故障期間的有效點燃源避免點燃源在預期故障期間變得有效的系統(tǒng)正常運行和預期故障期間沒有有效點燃源無關于應用安全功能來降低點燃風險的進一步指南見GB/T3836.36。正常運行中的點燃源被視為不可接受的風險。按照GB/T3836.29-2021,b2等效于兩個b1。監(jiān)測、報警和響應表3中給出的內燃機異常運行條件或故障的監(jiān)測、報警和響應的最低要求應適用。表2報警和停機YAYAYMYAYMYAOOOOOOOOYAYAYMYAYMYAYAYMYAYMYAYAYMAM水基火花熄滅器水位低或流量低YAYAYMYAYMYYOOOOYAYAYA3)Gc或Dc的安全關閉通過警告信號后的手動干預或自動干預來實現,依據點燃危險評定的結果決GB/T3836.38—202×基本的保護概念是需要考慮那些可能發(fā)展成活躍點燃源的“受監(jiān)測條件”。這種條件將由點燃危險評定產生。實際上,所需的安全功能可以由內燃機保護系統(tǒng)(ECU/ECM)實施,該系統(tǒng)保護內燃機或運行免受損壞。受監(jiān)測條件和動作可能有必要處于比內燃機控制系統(tǒng)所能提供的更高的完整性等級。表2給出了對于代表性EPL和預期故障類型的完整性等級。這并不一定意味著不能集成到ECU/ECM中,但是應滿足一些元件和系統(tǒng)要求。這此要求在GB/T20438、GB/T21109和/或GB/T3836.29-2021中規(guī)定,SIL或者b1/b2。如果ECM將自動關閉內燃機(例如低潤滑油壓力)以對其進行保護,則按照表3,可能需要有第二個功能獨立的動作,以確保故障條件不會發(fā)展為活躍點燃源(例如Gc內燃機的手動關閉電路)。對于Gb內燃機,該功能應是自動的。.1通則如果停機裝置/系統(tǒng)設計用于停止內燃機運行,從而降低潛在點燃源變得有效的可能性,則該裝置/系統(tǒng)不應自動復位。停機后,只有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信息采取附加的人工干預才能重新啟動內燃機。.2停機(內燃機正常停表3給出了最小識別故障條件下報警、自動和手動停機之間的關系。與報警和自動停機相關聯的手動停機的指定將取決于應用以及以下因素:a)安全裝置/系統(tǒng)的設計;b)點燃危險評定;和應注意確保內燃機停機系統(tǒng)不會引入增加的危險或風險。在某些應用中,可能需要報警并手動停止內燃機。自動停機功能可能由內燃機控制模塊(ECM)啟動和管理(見)。注:通常,安裝在設備上的傳感器用于監(jiān)測設備的正常運行。在偏離正常運行的情況下給出報警或開關功能。這些傳感器信息在本地處理或由控制系統(tǒng)處理。傳感器信息用于在某些情況下產生報警或關閉功能,以降低潛在點燃源變得有效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功能獨立或冗余。應能夠從本地和遠程位置手動關閉。應提供提醒人員完成手動關閉的報警信號。對于有人值守的內燃機,控制裝置應位于操作員的位置。對于無人值守的內燃機,控制裝置應位于顯著且易接近的位置(例如向有人的位置發(fā)出報警信號,或者如果只有操作人員在附近,則發(fā)出聲光信號)。如果用正常停機特征來處理表3中的條件,停機應具有安全完整性等級,如果無法實現,則應將ECM設置在安全狀態(tài)。GB/T3836.38—202×在緊急情況下,應能夠通過手動干預和自動關閉內燃機。緊急停機應關閉內燃機,如表3GB/T5226.1-2019中10.7應適用。見。對于EPLMb、Gb和Gc壓燃式內燃機,應提供空氣進氣切斷閥。保護裝置(例如超速、氣體探測)應自動切斷燃料并關閉空氣進氣切斷閥。根據危險評定,可能還需要空氣進氣切切斷緊急停機應是一個單獨且完全獨立的系統(tǒng),按照公認的故障安全原則設計(也見)。超速裝置僅應由操作員重置。應能夠從本地和遠程位置手動操作緊急停機功能。如果內燃機不是由操作人員密切監(jiān)測,則手動緊急停機開關應位于內燃機上或附近的顯著位置,且第二個緊急停機開關應位于連續(xù)監(jiān)測的位置(如控制室)。手動緊急停機開關需要在內燃機重新啟動前手動復位。對于手動緊急開關的進一步要求,GB/T5226.1-2019中10.7適用。對于緊急停機,可結合空氣進氣切斷閥的動作向進氣口注入惰性氣體。進氣口不允許有其他滅火液體。注:進氣切斷閥宜安裝在盡可能靠近燃燒室進氣閥的位置。最佳位置是在渦輪增壓器、中冷器等之后的進氣通道中。如果進氣切斷閥安裝在渦輪增壓機之前,則可能無法安全關閉內燃機。.4裝有氣體探測系統(tǒng)的內燃機氣體探測系統(tǒng)應符合GB/T20936.1的要求,并應按照GB/T20936.2的規(guī)定進行選擇和安裝??紤]的因素應包括但不限于:——現場可能存在的可燃氣體和蒸氣的特性;——氣體探測系統(tǒng)的有效運行取決于其性能和正確使用:系統(tǒng)適用的氣體以及對這些氣體的相對響應特性;系統(tǒng)適用于特殊使用條件,例如沖擊、振動、天氣影響以及異物和水的侵入;系統(tǒng)響應時間、預熱時間、抗干擾度和可靠性、自檢和運行準備狀態(tài)顯示;——內燃機設計和標志用于的可燃氣體和蒸氣的特性;——氣體探測系統(tǒng)由于障礙物妨礙氣體傳感器探測大氣,而可能存在的故障風險;——對應于待探測氣體類型,氣體傳感器的數量和正確位置;——內燃機停機不應引起其他危險。注:氣體探測系統(tǒng)與GB/T20936.1和GB/T20936.2提到的氣體探測器同義,包括傳感器(采樣)以及用于測量、監(jiān)測、指示、控制和報警功能的設備。使用軟件或數字技術的氣體探測系統(tǒng)應符合GB/T20936.3中SIL2的要求。氣體探測系統(tǒng)應在低濃度水平(通常最高為燃燒下限的25時發(fā)出聲音和視覺報警,并應按照表3提供緊急停機。僅應在系統(tǒng)確認氣體探測系統(tǒng)的自完整性檢查后,內燃機才可能啟應對氣體傳感器進行適當保護以防止機械沖擊。機械保護不應妨礙氣體探測。在適當考慮到氣體特性、環(huán)境和天氣條件情況下,氣體傳感器應安裝在助燃空氣進氣口中或其附近,以確保其測量空氣中的氣體濃度。在具有一個以上進氣道的內燃機上,應安裝氣體傳感器以覆蓋每個進氣道。通則阻火器應符合ISO/IEC80079-49的設計和結構要求。此外,往復式內燃機應用中的阻火器應按照6.6、6.7和6.8進行試驗。GB/T3836.38—202×用于內燃機中的阻火器的選擇和試驗方法應考慮整個系統(tǒng)的幾何形狀和流量規(guī)格(帶有進氣系統(tǒng)和排氣系統(tǒng)的內燃機)。注:阻火器用作防爆措施的組成部分,以滿足爆炸防護和防止爆炸傳播的需要。內燃機用阻火器的類型、結構和材料.1類型內燃機用阻火器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干式阻火器的位置和定義應為在線或線末端阻火器(進氣系統(tǒng)和排氣系統(tǒng))?!狪SO/IEC80079-49也描述了用于排氣系統(tǒng)的液封阻火器。液封阻火器應按照的規(guī)定安裝液位監(jiān)測裝置。注:本條款不包括內燃機曲軸箱或排氣管上用于降低爆炸壓力的無焰泄爆系統(tǒng)。用于阻火器的材料應適合各自的應用,包括工作溫度。ISO/IEC80079-49規(guī)定了阻火器的基本結構要求。在較高和較低的工作溫度范圍內,阻火器的材料強度、耐腐蝕性和耐磨性不應顯著降低按照ISO15510,進氣阻火器和排氣阻火器的阻火器元件應具有適合內燃機環(huán)境中相應條件的耐腐蝕性。316L不銹鋼適用于大多數內燃機應用,但是,如果不銹鋼316L的耐化學性不適合該應用,那么可選擇具有更合適性能的合金。非金屬材料和輕合金(例如鋁)不應用于阻火器元件和排氣阻火器外殼。如果安裝了液封阻火器,則其應由耐密封流體、廢氣和水中氣體形成的化合物的材料制成(例如316L不銹鋼)。安裝/定位考慮到爆炸傳播特性,進氣和排氣系統(tǒng)中的阻火器應盡可能靠近潛在的內部點燃源安裝。然而,在實踐中,安裝位置也由結構和運行參數決定。在進氣側,內燃機很可能是點燃源(通過進氣系統(tǒng)通向大氣的內部點燃源)。在每個氣缸入口的緊臨上游安裝一個阻火器也是一種解決方案。如果進氣系統(tǒng)從危險場所吸入空氣,并且如果點燃危險評定已經確定進氣系統(tǒng)的特定部分是潛在的內部點燃源(例如內燃機啟動輔助加熱器或渦輪增加器),則應在此類設備的上游安裝阻火器。在排氣側,內燃機也可能是點燃源,但特別熱的表面或自由火焰被視為潛在的內部點燃源。阻火器的位置應能防止內燃機排氣對周圍環(huán)境的任何火焰?zhèn)鞑ァW杌鹌鞯脑O計.1通則進氣阻火器不應與排氣阻火器互換,除非兩者在所有方面都相同。即使采用相同的阻火器設計,每個內燃機系統(tǒng)也是不同的。即使對于相同的運行條件和相同的性能參數,進氣和排氣系統(tǒng)的設計也可能不同。應重新評定和測試管道系統(tǒng)配置或與阻火器或阻火器設計的距離的任何修改。GB/T3836.38—202×內燃機系統(tǒng)中可能存在爆炸性環(huán)境,或者在相應的運行條件下,爆炸性環(huán)境可能從外部滲透入內燃機系統(tǒng)中。在非大氣條件下,安全特性可能發(fā)生變化。阻火器安裝位置的壓力和溫度值的了解對于阻火器的設計是重要的。進氣阻火器的設計、規(guī)定和安裝應能承受工作壓力和溫度并保持其阻火完整性,包括當壓力或溫度因增壓裝置而升高時。應進行以下型式試驗:——6.6規(guī)定的最大爆炸壓力試驗;——6.8規(guī)定的火焰?zhèn)鞑ピ囼灐E艢庀到y(tǒng)中的高溫會影響阻火器對應用的適用性。所選阻火器應按排氣系統(tǒng)中其所在位置的最高運行溫度進行設計和試驗。如果裝置被認為是潛在點燃源(例如催化轉化器,因為其功能溫度可能超過可燃氣體的自燃溫度),則該裝置不能用作阻火器。應進行以下型式試驗:——6.6規(guī)定的最大爆炸壓力試驗;——6.8規(guī)定的火焰?zhèn)鞑ピ囼灐Wⅲ鹤杌鹌髦皇桥艢庀到y(tǒng)中的一個元件(除了催化轉化器、火花熄滅器、消音器、用于保護催化轉化器的泄壓閥、彎管和異徑管)。所有這些元件都會增加整體背壓。制造商文件中提供了背壓限制。用于制造火花熄滅器的材料應能抵抗廢氣流中化學物質引起的腐蝕,并應具有等同于或優(yōu)于316型或316L不銹鋼的耐磨性和強度特性?;鸹ㄏ缙?類型火花熄滅器可以是:b)液體式:水基、水噴霧;c)滿足公認標準(例如ASTMf2876或EN1834)型式試驗要求的替代設計。d)除非滿足的條件,否則DPF過濾器不應用作火花熄滅器。注:不要求火花熄滅器外殼(例如管道、渦輪增壓器或消音器)滿足與火花熄滅器相同的耐腐蝕性)?;鸹ㄏ缙?安裝除非安裝了文丘里型煙霧稀釋器或一次性顆粒物質過濾器,否則火花熄滅器應是廢氣首次接觸大氣之前安裝在排氣系統(tǒng)中的最后一個裝置。如果安裝了一次性顆粒物質過濾器,則該裝置應包含確保在任何運行條件下進入顆粒物質過濾器的廢氣不能引起過濾介質或被捕獲碳或氣溶膠點燃,而導致火焰或火花的傳播的措施。當排氣系統(tǒng)中包含需要間歇再生的主動或主動/被動型顆粒物質過濾器時,應在顆粒物質過濾器之后和廢氣首次接觸大氣之前安裝火花熄滅器。GB/T3836.38—202×當排氣系統(tǒng)中包非壁流式被動型顆粒物質過濾器時,應在顆粒物質過濾器之后和廢氣首次接觸大氣之前安裝火花熄滅器。如果使用經過型式試驗的火花熄滅器,則內燃機的特性(氣流、排量、氣體溫度)應在火花熄滅器的使用條件限制內。免除.1~.4確定了火花熄滅器設計和試驗要求的免除。以下免除是火花熄滅器。渦輪增壓內燃機,如果所有廢氣都通過渦輪增壓器渦輪,并且在渦輪增壓器渦輪和外部大氣之間沒有安裝任何可能產生火花的裝置。這種潛在火花產生裝置可包含顆粒物質過濾裝置,為了有效運行,該裝置需要不時地手動或自動再生。裝有液封型阻火器的內燃機,符合ISO/IEC80079-49的設計要求和本文件中指定的試驗。裝有壁流式、整體式、催化式、被動式顆粒物質過濾器的內燃機,如果所有廢氣都通過過濾器,且沒有安裝任何使廢氣能夠旁路過濾器的廢氣閘閥或類似裝置,則這些過濾器不會定期手動或自動再生。,應安裝監(jiān)測設備,以在顆粒物過濾器需要維護時向操作員提供視覺或聽覺警告(例如儀表板燈、信息中心或報警器)。再生過程可能產生火花,宜在風險評定中予以考慮。注:包括CRT(連續(xù)再生熄滅器)和FBC(燃料催化劑)裝置在內的被動式顆粒物質過濾系統(tǒng)不會不時地手動或自動再生,也不可能產生火花。通則內燃機氣路包括從進氣到排氣的所有部件。這些可能包括:進氣和排氣阻火器、進氣和排氣管道、空氣增壓設備(例如渦輪增壓器或機械增壓器)、進氣和排氣歧管、空氣截止閥、增壓空氣和排氣冷卻器、內燃機蓋和氣缸,以及排氣后處理。密封危險場所內的氣路的任何部分都應是密封的,并應能承受7.12中概述的試驗。完全包含在危險場所內的氣路的任何部分都應是防爆的,并應能承受:——6.6中概述的壓力測定(爆炸試驗);——6.7中概述的過壓試驗;——6.8中概述的傳爆試驗。進氣和排氣系統(tǒng)可以單獨試驗,除非兩者都在危險場所內且存在氣路完全打開的運行條件(例如進氣口和排氣口都打開時的二沖程內燃機)。GB/T3836.38—202×注:阻火器和缸體之間的部件包括在該試驗中。超出這些限值的部件不在試驗范圍內(例如空氣過濾器、消音器和火花熄滅器通常被排除在外)。冷啟動裝置不允許在冷啟動進氣口處使用可燃性液體或氣體流。空氣預熱裝置如果配置了空氣預熱裝置(例如電熱塞、電格柵加熱器和火焰加熱器),它們應永久安裝在任何進氣口阻火器的下游??諝忸A熱裝置應按照和進行試驗。電氣部分應符合5.1.4的要求,或應者不能在爆炸性環(huán)境中通電。閥門和泄壓設備如果在氣路的任何部分安裝閥門和泄壓裝置,它們應:——在氣路內排放;——通過符合7.12的密封泄壓管排放到非危險場所;或——安裝阻火器閥門和泄壓裝置;——可包括廢氣閘閥,——可包括泄爆閥,其火焰保持力不符合阻火器的試驗,——可包括旁通泄壓閥,注:氣路閥和排氣裝置包括渦輪廢氣門、排氣閥、泄壓閥和旁通閥?!S箱呼吸裝置不被視為氣路的一部分,因此不必安裝阻火器,除非點燃危險評定包含需要以這種方式控制的其他風險。進氣增壓裝置如果配置了進氣增壓裝置(如渦輪增壓器或機械增壓器其選擇應確保進氣增壓裝置內的最高溫度不能產生點燃條件(見5.3.1并且應安裝一個空氣過濾器,以確保異物不會進入進氣增壓裝置內部損壞進氣增壓裝置。或者,進氣增壓裝置應是氣路的一部分,并應按照6.6、6.7和6.8進行試驗。曲軸箱應:——在內燃機運轉時保持正壓;或——進行防爆保護,具有足夠的機械完整性以承受內部爆炸,如果泄壓,則應通過一個或多個阻火器進行。(見6.9)。注1:配有壓力調節(jié)、曲軸箱強制通風(PCV)的四沖程內燃機,和正壓控制、干式油底殼的四沖程內燃機通常在運行時保持正壓。注2:許多二沖程內燃機在曲軸箱內的負壓(真空)下運行。圖基本氣路配置GB/T3836.38—202×為了降低泄漏的風險,應盡量減少燃油回路連接。燃油管路燃料管線應:a)金屬管或不銹鋼網增強軟管;b)抵抗來自內部和外部化學、熱和機械影響的損害;c)放置在防止機械損壞的地方。管線連接應保持在最低限度,并應降低運行期間泄漏的可能性。燃料箱燃料箱應配備符合以下要求的排水裝置。液體燃料箱在其最低點應有一個排液裝置。應固定蓋子,防止其松動。任何流體殘留物都不可能聚集在流體系統(tǒng)之外的裝置部件中。5.1.11機械產生的火花金屬材料如果點燃危險評定表明存在可燃摩擦、沖擊或摩擦火花點火的風險,則GB/T3836.28-2021中6.4.4和GB/T3836.1-2021的金屬外殼要求適用。風扇和其他旋轉部件冷卻風扇應符合GB/T3836.28-2021和GB/T3836.29-2021的要求。風扇、風扇罩、通風孔覆蓋物等的結構和安裝應使在中5.1定義的運行條件下,固定部件和移動部件之間不會發(fā)生產生火花的接觸。與飛輪齒圈嚙合的內燃機啟動系統(tǒng)(例如電動、氣動、液壓和彈簧)內燃機啟動系統(tǒng)應為兩步式,在不產生明顯扭矩的情況下嚙合飛輪齒圈,一旦完全嚙合,則施加全部扭矩。嚙合內燃機轉動飛輪齒圈的各種啟動內燃機的小齒輪應由無火花的材料制成。運行和小齒輪材料應經過點燃危險評定(見GB/T3836.28-2021且且為預嚙合型或初始扭矩限制型。按照點燃危險評定,小齒輪宜由無火花材料(例如鈹銅、不銹鋼)制成。5.1.12壓縮空氣系統(tǒng)不宜在內燃機上安裝壓縮機。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提供了這樣的裝置,則應采取下面給出的預防措施。如果空氣取自危險場所,那么壓縮機的選擇應確保壓縮機內的溫度和壓力不會產生點燃條件。此外,對于EPLGb內燃機,壓縮機應是防爆型的,并根據第5.1.7節(jié)在入口和出口處安裝阻火器進行保護。壓縮機入口和出口阻火器應在壓縮機點火并處于最大輸送溫度和壓力下進行試驗。由危險壓縮氣體驅動的啟動器應向安全場所泄壓。GB/T3836.38—202×如果存在可燃性粉塵,最高溫度不應超過150℃。對于沒有可燃性粉塵可能性的地下井巷,最高溫度不應超過450℃。如果存在除瓦斯之外的其他氣體,應按照表5對內燃機進行分類,或按照實際最高表面和排氣溫度進行定義。5.2.2氣路EPLMb應用幾乎總是被視為完全包含在危險場所內(見圖1C例外情況很少。這些應用應配備符合5.1.7要求的進氣和排氣阻火器、符合5.1.8要求的火花熄滅器,并符合5.1.9對氣路設計和試驗的要求。氣路中的機械連接數量宜盡可能少。氣路內機械部件的每個連接應為閉合式接合面、開口式接合面或由液浸型保護(Ex“k”)。當進氣系統(tǒng)從危險場所吸入空氣時(見圖1C和1D應符合以下要求:每個進氣管道應安裝符合5.1.7要求的阻火器。應使用具有兩級(或更多級)空氣濾清器,并應安裝進氣真空指示器。這些濾清器宜盡可能靠近內燃機進氣歧管。第一級的效率應高于或等于85%。第二級的效率應高于或等于95%。如果使用旋風空氣濾清器,濾清器中處理的粉塵不應通過排氣系統(tǒng)??諝鉃V清器和內燃機之間的進氣系統(tǒng)應為塵密的。當排氣系統(tǒng)排放到危險場所時(見圖1B和1C應符合以下要求:每個排氣系統(tǒng)應安裝符合5.1.7要求的阻火器和符合5.1.8要求的火花熄滅器。阻火器和內燃機之間的排氣系統(tǒng)部分應符合5.2.2的要求?;鸹ㄏ缙鲬挥谧杌鹌骱椭車髿庵g。如果使用經過型式試驗的火花熄滅器,則內燃機的特性(氣流、排量、氣體溫度)和安裝應與火花熄滅器型式試驗所用內燃機的特性相同。冷卻風扇應符合GB/T3836.30。構成內燃機一部分的壓縮機應采用液體冷卻,以確保在所有運行條件下表面溫度保持在150℃以下。應選擇具有最低合理工作溫度的壓縮機。連接到壓縮機輸送口的軟管應為PTFE、鋼絲增強、編織結構或等效、光滑內徑和耐熱材料應安裝卸荷閥來控制壓縮機的最大壓力。卸荷閥和壓縮機之間不應有切斷閥。連接的所有儲氣罐應安裝泄壓閥。壓縮機應配備獨立、有效的進氣過濾器。如果壓縮機由三角帶驅動,則三角帶應防火、防靜電,符合GB/T10715。應進行計算以確定壓縮機內壓縮空氣的最高溫度。如果溫度可能達到濕煤的最低合理自燃溫度,則應在壓縮機的進氣側和排氣側安裝阻火器。GB/T3836.38—202×注:首選齒輪驅動壓縮機。最高表面溫度和廢氣溫度(按照GB/T3836.1-2021)不應超過:——規(guī)定的溫度組別(見表4),或——規(guī)定的最高表面溫度,或——如果適用,擬使用環(huán)境中的具體氣體的點燃溫度。此外,如果增壓空氣溫度超過上述設定值,則可能需要附加的保護。表4最高溫度的分組溫度組別最高溫度℃T1T2T3T4T5T6450300200855.3.2阻火器和火花熄滅器的配置EPLGb和EPLGc應按照表5安裝阻火器和火花熄滅器。表5中給出了對各種配置進行的試驗。表5Gb和Gc阻火器和火花熄滅器的配置置無1)無1)無1)無1)無1)無1)無1)1)在這種情況下,內燃機應按照9.1.1標志“X”,特殊使用條件應規(guī)定進氣和/或排氣系統(tǒng)中不包括任何保護裝置(適用時)。2)對所有配置進和6.10和6.11的試驗5.3.3氣路GB/T3836.38—202×氣路中的機械連接數量宜盡可能少。氣路內機械部件的所有連接應為閉合式接合面、開口式接合面或液浸式接合面,并應符合5.1.9中規(guī)定的氣路設計和試驗要求。來自非危險場所的進氣管道進氣管道通過危險場所的部分應為不泄漏的,且應按照6.12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見圖1A和1B)。來自危險場所的進氣管道每個進氣管應安裝符合5.3.4要求的阻火器,且阻火器和內燃機之間的部分應符合5.3.2要求(見圖1C和1D)。進入非危險場所的排氣系統(tǒng)管道排氣管道通過危險場所的部分應為不泄漏的,且應按照中6.12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見圖1A和1D)。制造商應規(guī)定防止損壞的安裝條件。進入危險場所的排氣系統(tǒng)管道每個排氣系統(tǒng)管道應按照表5安裝阻火器和火花熄滅器或僅火花熄滅器。應按照5.1.7的要求為Gb內燃機安裝阻火器。安裝的火花熄滅器應符合5.1.8的要求。排氣系統(tǒng)中位于阻火器和內燃機之間的部分應符合5.1.7的要求。如果排氣系統(tǒng)只安裝了火花熄滅器而沒有安裝阻火器,則阻火器和內燃機之間的排氣系統(tǒng)部分應符合的要求?;鸹ㄏ缙鲬挥诨鹧嫦缙骱椭車髿庵g。通則EPLDb和EPLDc內燃機應由實際最高表面溫度和廢氣溫度確定,并應相應標志。在沒有粉塵層的情況下測定的最高表面和廢氣溫度測定的最高表面和廢氣溫度不應超過規(guī)定的最高表面溫度。粉塵層的最高表面和廢氣溫度除非別有規(guī)定、記錄或標志,中計算的最高表面溫度和廢氣溫度也宜對給定的包圍機器所有面的粉塵層(TL)進行確定。來自非危險場所的空氣管道應按照6.12中的規(guī)定,對穿過危險場所的進氣管部分進行試驗制造商應規(guī)定防止損壞的安裝條件。GB/T3836.38—202×來自危險場所的空氣管道每個進氣管應安裝兩級或更多級空氣濾清器,盡可能靠近內燃機進氣歧管,第一級的效率應高于或等于85第二級的效率應高于或等于95并應安裝進氣真空指示器。如果使用旋風式空氣濾清器,濾清器中處理的粉塵不應通過排氣系統(tǒng)。EPLDb和EPLDc內燃機應保持空氣濾清器和內燃機之間進氣系統(tǒng)的完整性(見7.3.3)。在EPLDb和EPLDc內燃機上,空氣濾清器和內燃機之間的進氣系統(tǒng)應按照6.12進行試驗。進入非危險場所的排氣系統(tǒng)管道應按照6.12的規(guī)定對穿過危險場所的排氣管部分進行試驗。制造商應規(guī)定防止損壞的安裝條件。進入危險場所的排氣系統(tǒng)管道每個排氣系統(tǒng)應配備符合5.1.8要求的火花熄滅器。排氣的方向應避免產生粉塵云。不允許在冷啟動入口處使用可燃性流體。金屬材料如果點燃危險評定顯示存在引燃性摩擦、沖擊或研磨火花點燃的風險,則GB/T3836.28-2021中6.4.4和GB/T3836.1-2021的金屬外殼要求適用。風扇和其他旋轉元件風扇、風扇罩、通風孔覆蓋物等的結構和安裝應使在中5.1.11.2定義的運行條件下,固定部件和移動部件之間不會發(fā)生產生火花的接觸冷卻風扇應符合GB/T3836.28-2021、GB/T3836.29-2021和GB/T3836.30的要求。與飛輪齒圈嚙合的內燃機啟動系統(tǒng)(例如電動、氣動、液壓和彈簧)內燃機啟動系統(tǒng)應為兩步式,在不產生明顯扭矩的情況下嚙合飛輪齒圈,并且在完全嚙合后即產生全部扭矩?;蛘?,施加扭矩時,嚙合內燃機轉動飛輪齒圈的各種啟動內燃機的小齒輪宜由無火花材料運行和小齒輪材料應經過點燃危險評定(見GB/T3836.28-2021且應為預嚙合型或初始扭矩限制型。按照點燃危險評定,小齒輪宜由無火花材料(例如鈹銅、不銹鋼)制成。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提供了這樣的裝置,空氣在進入空氣壓縮機之前應按照5.4.2進行過濾,且應遵守5.4.1的溫度限制。GB/T3836.38—202×本條規(guī)定了驗證安全要求和措施的試驗。制造商應制定文件,給出內燃機(包括其配件和輔助設備)爆炸安全方面的完整技術條件,以驗證在內燃機的設計中遵守了本文件的要求。試驗過程中使用的測量儀器和儀表應符合GB/T27025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注:GB/T6072.3可能有助于確定測量精度。應在內燃機最高表面溫度下運行,或者按照內燃機及其應用的特定工作循環(huán)運行??赏ㄟ^連接到正常從動設備、通過測功機或其他方便的方式來實現加載。運行條件(包括外殼、通風布置、運行電氣裝置)應準確代表工作配置。冷卻系統(tǒng)應在最高額定溫度??梢酝ㄟ^改變環(huán)境空氣溫度(包括空氣入口溫度)來人為地產生預期的環(huán)境條件。額定值將僅限于試驗的最大功率。本試驗的目的是確定內燃機總成的最高工作溫度和最高表面溫度。內燃機應連接到正常從動設備、測功機或替代內燃機加載方式,前提是外殼和通風布置準確代表工作配置。試驗文件中應考慮并提及內燃機制造商給出的正常運行條件。在這些條件的范圍內,制造商應定義最壞情況的設置。為了模擬預期環(huán)境條件,可以通過改變包括進氣口溫度在內的環(huán)境空氣溫度來人工產生試驗環(huán)境條件。例如在環(huán)境受控的內燃機試驗臺中。內燃機可能在環(huán)境溫度下試驗,然后采用標準的理想氣體定律近似技術。注:宜注意確保冷卻系統(tǒng)能夠在規(guī)定的極限下運行。在內燃機運轉并吸入環(huán)境空氣的情況下,6.5.4中列出的數據應在整個試驗時間內進行記錄、測定和記錄。當溫度穩(wěn)定時(溫升速率不超過2K/h)或在構成設備一部分的任何溫度限制裝置動作后,認為已經達到最終溫度。當內燃機在制造商規(guī)定的額定值范圍內運行時,或根據內燃機的特定工作循環(huán)及其在制造商規(guī)定額定值下的應用時,要求內燃機運行以獲得最高溫度。要求安裝和連接至防爆內燃機以執(zhí)行其正常功能的電氣設備,應在防爆內燃機加載至最大功率額定速度和峰值扭矩的情況下進行安裝、連接和操作時,進行溫度和功能試驗。GB/T3836.38—202×——適用于應用的環(huán)境空氣溫度?!獞褂脽嵯駜x或類似裝置全面檢查內燃機總成的外表面,以確定最熱的表面區(qū)域。——最高表面溫度。通過測量熱檢查中確定為最熱區(qū)域的點的溫度,并驗證是否達到最大值,來確定最高表面溫度。停止內燃機后,應繼續(xù)進行溫度測量,直到溫度記錄值顯示溫度降低。——內燃機冷卻液最高溫度和防爆設備冷卻液最高溫度(如果使用單獨的回路)。電路恒溫器應按照制造商的技術條件運行?!谶M氣阻火器的緊鄰下游測得進氣最高溫度?!畲筮M氣口增壓壓力——在排氣阻火器緊鄰上游和下游測得的廢氣最高溫度?!跉怏w離開排氣系統(tǒng)進入大氣的點處測得的廢氣最高溫度。——內燃機潤滑油最高溫度注1:標準環(huán)境溫度范圍為-20℃~+40℃,超出此范圍的其他環(huán)境溫度值根據制造商技術條件進行試驗。注2:該規(guī)定包括電動噴油器、電磁閥、內燃機運行傳感器、外殼、電纜、引入裝置、停機系統(tǒng)和傳感器以及內燃機控制模塊。注3:除了在防爆內燃機上運行時,某些設備的溫升和最終運行溫度無法通過其他方式測定。燃料噴射器在運行期間依靠燃料旁路來進行冷卻。內燃機控制模塊依靠熱交換器來限制運行溫度,熱交換器使用燃料或水基冷卻液作為交換介質。試驗期間最高表面溫度和廢氣溫度的測量值不應超過:——Mb:150℃,或對于沒有可燃性粉塵的地下井巷不應超過450℃?!狦b和Gc:如果每臺設備進行最高表面溫度例行試驗,設備上標志的溫度。如果設備進行最高表面溫度例行試驗,標志的最高表面溫度或溫度組別限制:對T6、T5、T4和T3組(或標志的最高表面溫度≤200℃),低5K;對T2和T1組(或標志的最高表面溫度>200℃),低10K。——Db和Dc:設備上標志的最高表面溫度,該溫度應是實際的最高表面溫度。關于小表面的特殊情況見GB/T3836.28-2021。如果試驗期間的環(huán)境溫度(見)低于內燃機的最高環(huán)境溫度,應對最高表面溫度測量值進行修正。試驗期間的最高表面溫度應按最高測量溫度加上測量環(huán)境溫度與最高環(huán)境溫度(同時測量)之間的差值計算。注:環(huán)境校正的例外是:液體冷卻的表面和由溫度限試驗結果應包含在試驗報告中。表D.1中給出了試驗報告表格的最低信息示例。這些試驗的目的是產生和測量氣路中(例如進氣或排氣系統(tǒng))可能發(fā)生的最嚴重的爆炸。GB/T3836.38—202×對于自然吸氣內燃機,爆炸試驗應在大氣壓力下進行。對于包含增壓裝置的內燃機,可在等于最大增壓壓力或大氣壓力的氣體混合物中進行試驗。如果該試驗在大氣壓力下進行,則記錄的最大爆炸壓力值應乘以增壓比。為了最大爆炸壓力測定試驗,除了阻火器元件中的間隙之外,任何開口接合面都應密封。應分別對進氣和排氣系統(tǒng)進行試驗。用于確定氣路密閉空間內最大爆炸壓力的爆炸試驗氣體混合物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表3用于測定最大爆炸壓力的試驗混合物Ⅰ空氣中體積分數為4.2%±0.2%的丙烷空氣中體積分數為4.6%±0.2%的丙烷空氣中體積分數為8%±0.5%的乙烯空氣中體積分數為31%±1%的氫試驗裝置應包含以下:a)代替內燃機缸體并安裝配件的擋板。該盲板應配有一個模擬氣缸容積的小腔體。代表性氣缸容積不應小于包括氣缸蓋自由容積(每個氣缸)的內燃機實際氣缸容積,并應重建內燃機氣缸幾何形狀(長度、寬度和高度)。b)如果證明氣缸蓋容積對結果沒有影響,可以用適當的容積代替。c)氣缸蓋的結構和閥門的實際打開位置對爆炸的進程有影響。內燃機制造商應設定閥門的最大打開位置。d)低量能點火源(例如汽車火花塞、化學點火器或加熱線圈)應包含在模擬氣缸容積的腔內。點火源將位于代表性氣缸容積中距離氣缸蓋位置最遠的表面。包含代表性氣缸容積的擋板的設計應允許源安裝在每個氣缸位置。e)氣體輸入閥安裝在模擬氣缸容積的腔內。f)在每個彎管(例如靠近燃燒源)之前和阻火器(如果配備)之前,在氣缸容積中安裝一個壓力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應采用5kHz(相對誤差±10的頻率限制,以平滑測得的壓力。硬件或軟件都可以用來達到頻率限制。g)如果分段進行過壓試驗,壓力傳感器應安裝在每個分段的相關位置。h)供應適當的試驗氣體混合物。i)被封閉以容納氣體或使用傳感器進行檢測的設備。光傳感器位于靠近無保護側阻火器的氣路中,以確保氣體混合物的完全燃燒,或氣體通道(進氣口或排氣口)的氣密試驗箱,例如透明塑料或鋼制容器或兩者的組合,或用單獨的透明塑料袋封住遠離歧管和每個接合面的系統(tǒng)末端。1——內燃機缸體a)5——缸體模型b)9——球閥13——熱電偶e)15——阻火器排氣側17——長度與直徑之比至少為50g)19——試驗氣體混合物管路h)a)模型b)6和7代表待試驗的每個缸體c)氣體濃度符合表6e)驗證試驗過程中的溫度g)相對位置8——試驗氣體混合物管路c)圖2最大爆炸壓力和動態(tài)過壓試驗——最小代表性多個試驗設置示意圖見附錄F。a)從內燃機氣缸/燃燒室的進氣口或排氣口之間的接口到阻火器或危險場所的邊界,組裝防爆、氣路、試驗零件,包括氣缸蓋(如果適用)和所有內燃機系統(tǒng)部件。還包括緊鄰阻火器的元件。氣缸蓋中的(適當)閥門應固定在最大打開位置,用于試驗中的系統(tǒng)側。b)密封進氣口(或排氣口)以承受試驗壓力,也將能釋放爆炸壓力。例如塑料袋、泄壓閥、橡膠套)。GB/T3836.38—202×c)用至少6倍體積的試驗氣體沖洗試驗系統(tǒng),并確保氣體濃度達到表1中規(guī)定的適當比例。d)試驗條件應為:環(huán)境溫度(試驗有效性的極限范圍:-20℃~+40℃);預期壓力條件;在試驗氣體入口和出口測量的試驗混合物限值內的氣體濃度。e)完成沖洗并達到正確的混合值后:密封系統(tǒng)使用點火裝置引發(fā)爆炸記錄達到的最大壓力和壓力曲線。f)重復步驟bd直到試驗完成。g)對于進氣和排氣,用位于每個端口位置點火點的點燃源至少進行兩次試驗。在產生最大壓力的端口至少進行5次試驗,并記錄最大爆炸壓力。h)爆炸應在靜態(tài)條件下(無氣流)進行。i)應對液封阻火器進行兩次試驗,試驗前的液位為:非傳爆試驗期間評定的最低水位,和制造商定義的最高液位。對于包含增壓裝置的系統(tǒng)。如果試驗在大氣壓力下進行,則記錄的最大爆炸壓力值應乘以增壓比(絕對壓力)(見6.6.1)。該試驗的目的是施加一個超過最嚴重爆炸下將經受的最大壓力的受控壓力,并表明在這些情況下防爆、氣路、部件保持其完整性。對于Gc、Gb、Mb內燃機,如果對單個元件進行試驗,應單獨確定每個元件的最大爆炸壓力(見固定裝置和支架應與作為完整系統(tǒng)一部分時相同。該系統(tǒng)可作為一個完整的組件或單個部件進行試驗注:系統(tǒng)可能作為一個完整的組件或單個元件進行試驗。需要以下裝置:a)擋板,用于替代內燃機缸體并密封通向大氣的開口;b)配件,用于填充和加壓;c)壓力計,用于記錄液壓試驗壓力。GB/T3836.38—202×a)組裝受試系統(tǒng)、擋板和填充系統(tǒng)。b)將系統(tǒng)加壓至6.6.3中記錄的最大爆炸壓力1.5倍的試驗壓力。c)通過隔離加壓系統(tǒng)或穩(wěn)定壓力值,保持壓力值1min以上而無壓力損失。如果液壓保持至少1min而無壓力損失,則系統(tǒng)元件應被視為合格。不應觀察到損害氣路完整性的可見永久變形。試驗結果應包含在試驗報告中。表E.3中給出了試驗報告表格的最低信息示例。試驗裝置/設備的結構取決于要試驗的分段。每個分段應通過一個內燃機部件和一個擋板或兩個擋板封閉。將要達到的壓力可能因分段而異。對于將要試驗的系統(tǒng)側的每個分段,見6.5.3。驗收標準見.3,試驗報告見.4及相應增加的章節(jié)。見.1和.2。見.3。試驗結果應包含在試驗報告中。表E.4中給出了試驗報告表格的最低信息示例。可以使用符合GB/T3836.2的替代動態(tài)過壓試驗。參見圖2。a)按照的描述組裝防爆、氣路、受試部件。還包括緊鄰阻火器的元件。對于試驗中的系統(tǒng)側,氣缸蓋中的閥門應固定在最大打開位置。b)安裝并密封試驗箱或塑料袋,以在使用時提供氣體密封。GB/T3836.38—202×c)用最少6倍的體積沖洗試驗系統(tǒng),直到達到表6規(guī)定正確氣體濃度。檢查氣體條件,對于試驗,氣體條件應為:環(huán)境溫度(試驗有效性的極限范圍:-20℃~+40℃);預期壓力條件;氣體濃度,應在系統(tǒng)的入口和出口測量氣體濃度。d)完成沖洗并達到正確的混合值后,應設置預壓力值。e)使用與爆炸壓力探測相同的點火系統(tǒng)引發(fā)爆炸,并記錄達到的最大壓力和壓力曲線。f)確定的爆炸壓力值應符合以下公式:如果沒有達到必要的值,使用進一步增加的預壓力重復進行試驗,重復步驟bf)直到試驗完成。如果爆炸壓力已達到要求值,且未觀察到損害氣路完整性的可見永久變形或破壞,則系統(tǒng)部件應被視為合格。試驗結果應包含在試驗報告中。表E.4中給出了試驗報告表格的最低信息示例。試驗裝置/設備的結構取決于將要試驗的分段。驗收標準見.3,試驗報告見.4,并增加了相應的章節(jié)。每個分段應由一個內燃機部件和一個擋板或兩個擋板封閉。擋板宜代表原始連接部件的機械特性。在分段的兩端,應安裝氣體混合物流和點火點的開口。爆炸壓力傳感器的安裝點同。將要達到的壓力可能因段而異。系統(tǒng)的每個部分都應根據每個部分記錄的特定壓力進行試驗,見6.6.3。見.3。試驗結果應包含在試驗報告中。表E.4中給出了試驗報告表格的最低信息示例。阻火器傳爆試驗可能在進氣和排氣系統(tǒng)上分別進行。傳爆試驗應包括從入口阻火器到排氣阻火器的所有配件和輔助設備。系統(tǒng)的幾何形狀和阻火器的位置應在設計中確定。對設計的任何修改都應接受新的不傳爆試驗。6.7.2試驗設置試驗裝置包括阻火器在內的完整防爆系統(tǒng)應使用原始內燃機部件或等效全尺寸模型配置進行試驗。建議在真實的內燃機部件上進行試驗。如果使用擋板代替氣缸蓋進行試驗,則試驗應包括代表性氣缸容積。代表性氣缸容積不應小于內燃機實際氣缸容積,包括氣缸蓋自由容積(每個氣缸),并應重建內燃機氣缸幾何形狀(長度、寬度和高度)。如果使用全尺寸模型代替部分或全部內燃機部件進行試驗,則它們應具有與原始內燃機零件相同的幾何形狀和尺寸。此外,應遵守以下規(guī)定:——具有相似機械性能的材料類型;——管道尺寸(直徑、長度)與原始尺寸一致;——彎曲的數量和半徑;——彎曲的方向可能偏離;——應考慮管道中的限制(例如測量傳感器、閥門);——進氣和排氣可以分別試驗;——提交進行試驗的部件接合面的公差應在符合GB/T3836.2的公差范圍內。可以考慮三種不同的試驗類型:——塑料袋試驗;——進氣門/排氣門關閉試驗;或——高壓釜試驗。GB/T3836.38—202×多個試驗設置示意圖見附錄F。圖3不傳爆試驗溫度設置可能通過在外部加熱阻火器和管道,或通過熱氣體加熱系統(tǒng)內部來實現。這是為了確保設備在不傳爆試驗開始前達到最高工作溫度。試驗期間,應測量阻火器內部、元件表面內部或表面上以及阻火器外殼表面的溫度。應考慮試驗混合物的自燃溫度。注:阻火器暴露在增加的溫度和壓力下會影響其性能和安全性。傳感器和測量設備的位置由實驗室根據設計限制確定,并與申請人達成一致。至少應包括——靜態(tài)壓力傳感器;——至少一個防爆壓力傳感器,位于空氣流動方向,火焰消除器的無保護側下游;——代表性氣缸容積或實際氣缸(如果使用)中的防爆壓力傳感器;——放置在試驗系統(tǒng)外部的氣體密封塑料袋或高壓釜中的熱電偶。這是為了檢測火焰?zhèn)鞑е碌臏厣H绻情]閥試驗,熱電偶應由光學傳感器代替;——如果阻火器被加熱進行試驗,至少應使用兩個熱電偶:一個位于元件內或表面,另一個位于阻火器外殼表面。這是為了表明在試驗過程中阻火器的溫度保持不變;——至少兩個光電傳感器,分別位于阻火器兩側,或用于證明火焰?zhèn)鞑ヮ愃茰y量系統(tǒng)。光傳感器宜垂直于流向安裝,或根據其特性安裝。對于進氣系統(tǒng)傳爆試驗,試驗氣體混合物的選擇取決于內燃機燃料氣體(僅限燃氣內燃機)和內燃機周圍爆炸性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的可燃混合物的分配。應選擇較嚴重的一個進行試驗。對于排氣,考慮的試驗氣體是ⅡA類氣體。GB/T3836.38—202×應對將進行的試驗確定特定氣體或氣體混合物的MESG值。該試驗考慮的MESG值是ISO/IEC80079-49中描述的阻火器試驗特定氣體的MESG值。表7顯示了ISO/IEC80079-49和本文件中MESG值和氣體類別的比較。當考慮特定氣體并按照這些特定氣體或混合物的MESG值進行試驗時,證書宜限定于該氣體——對于氫氣應用,不需要乙炔試驗氣體?!獙b,在進氣口和排氣口使用ⅡA類混合物?!狦b和Gc的試驗混合物。表4用于傳爆試驗的試驗混合物類別可燃氣體氣體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氣體-空氣混合物的安全間隙mmⅠ8.4±0.21.16±0.02丙烷4.2±0.20.94±0.02氫氣45±0.50.48±0.02氫氣28.5±2.00.31±0.02試驗用氣體-空氣混合物應使用濃度測量儀器、MESG試驗裝置或分壓測量確定。ISO/IEC80079-49給出了氣體MESG清單。應選擇離阻火器距離最遠的內燃機氣缸和爆炸壓力值最大的氣缸作為點火點。如果空氣增壓裝置或管路中的任何其他元件被視為潛在的點燃源,則應使用位于這些裝置中的點燃源進行附加試驗(例如渦輪增壓器)。如果試驗在不運轉的內燃機上進行,應使用火花點火。記錄試驗條件,包括:——最大爆炸壓力試驗結果(見6.6.3);——過壓試驗結果(見.4、.4、.4或.4——環(huán)境溫度范圍;——試驗氣體;——最高進氣溫度;——內燃機額定負荷下的阻火器最高工作溫度;——內燃機額定負荷下的最大進氣系統(tǒng)壓力;——對于液體阻火器,同時記錄以下內容:最低水位。內燃機在每個方向的最大傾斜。最大進氣或排氣流量。.2渦輪增壓/過度增壓內GB/T3836.38—202×——對于阻火器位于空氣增壓裝置下游的配置的試驗;——使用爆破片或閥門將增壓裝置的壓力設定為試驗壓力。或者——使用加壓室(耐爆炸壓力容器)。——對于上述試驗程序,不需要安裝空氣增壓裝置?!獙τ谧杌鹌魑挥诳諝庠鰤貉b置上游的配置的試驗?!褂脡毫υO定為所需試驗壓力的爆破片,爆破片位于空氣增壓裝置的位置?;蛘摺褂眉訅菏遥捅▔毫θ萜鳎!獙τ谶@種配置,空氣增壓裝置需要安裝充滿油的入口和出口潤滑口關閉。不需要特定的配置。注1:如果進氣溫度由于絕熱壓縮升高到60℃以上,那么在試驗開始之前,用于試驗和阻火器的氣體需要加熱到最高工作溫度。注2:渦輪增壓器或類似裝置會提高進氣溫度。g)組裝試驗中的氣路外殼,包括氣缸蓋(如適用)和所有內燃機系統(tǒng)部件,從內燃機氣缸/燃燒室的進氣口或排氣口之間的接口到阻火器(見圖1B~1D)或危險場所的邊界(見圖1D)。還包括緊鄰(>L/D50)阻火器或封閉系統(tǒng)的元件,例如閥門或薄膜。氣缸蓋中的閥門應固定在試驗中系統(tǒng)側的打開位置。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工廠股權轉讓與產業(yè)園區(qū)配套設施建設合同3篇
- 個人貸款延期合同書2024版標準格式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啤酒節(jié)場地租賃合同(含設備安裝與維護服務)3篇
- 2025年度朋友合資經營兒童游樂場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綠色建筑項目材料集中采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內墻膩子產品責任保險合同
- 2025年度生態(tài)旅游區(qū)臨設轉讓及生態(tài)保護合同4篇
- 2025版土地居間業(yè)務規(guī)范化合同書(正規(guī)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啤酒產品節(jié)慶活動專用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車買賣及二手車評估合同協(xié)議2篇
- 2023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公證遺產繼承分配協(xié)議書模板
- 燃氣經營安全重大隱患判定標準課件
- 深圳小學英語單詞表(中英文)
- 護理質量反饋內容
- 山東省濟寧市2023年中考數學試題(附真題答案)
- 抖音搜索用戶分析報告
- 鉆孔灌注樁技術規(guī)范
- 2023-2024學年北師大版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學設計
- 供貨進度計劃
-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