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保障概論張福學博士1學習引導社會保障對個人的意義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多風險最無法抗拒的風險
老態(tài)龍鐘疾未平,更甚俗事敗幽情人生三大風險:少年、中年、老年2第一章
3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背景社會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論依據(jù)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開展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開展4一、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一〕辭源:〔Socialsecurity〕第一節(jié)
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經濟、社會背景5“社會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詞。1935年,該詞在美國的《社會保障法》中最早正式使用。由于該詞簡明、扼要、易于理解,后被眾多國家和國際勞動組織所接受,沿用至今。1941《大西洋憲法》提到兩次1944《國際勞工組織大會》《費城宣言》1948.12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正式被使用6〔二〕定義
社會保障概念已經使用了70多年的時間,對社會保障概念進行界定是社會保障理論研究中的首要任務。由于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民族傳統(tǒng)的巨大差異和開展的極不平衡,迄今仍未見有國際公認的社會保障理論界定,而且客觀上也不可能有全球統(tǒng)一的社會保障定義。7美國是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完善的國家。1935年通過的《社會保障法》將社會保障視為社會平安網。根據(jù)《社會保障法》制定的社會保險方案,對因年老、長期殘廢、死亡或失業(yè)而失掉工資的收入者提供保障;同時,對老年和殘廢期間的醫(yī)療費用提供保障。老年、遺屬、殘廢和健康保險方案對受保險的退休者或殘廢者和他們的家屬,以及受保險者的遺屬,按月提供現(xiàn)金保險待遇等等。8英國《牛津法律大詞典》一書中“社會保障〞的定義是:社會保障是對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旨在保護個人免除因年老、疾病、殘疾或失業(yè)而遭受損失的制度的總稱。9德國學者的定義是:社會保障旨在使競爭中失敗的人不致遭受滅頂之災,并能獲得重新參與競爭的時機;并為那些由于失去勞動能力或遭受意外困難而不能參加競爭的人,提供生活保障。10日本學者森井利夫在《社會福利事典》中認為:社會保障主要是指對于疾病、負傷、分娩、殘疾、死亡、失業(yè)、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貧困,從保險立法和直接的國家負擔上,尋求經濟保障的途徑。把社會保障定義為收入保障。11國際勞工局對社會保障的定義是:社會保障是指社會通過一系列的公共措施,為其成員提供保護,以防止因疾病、產期、工傷、失業(yè)、年老和死亡致使停止或大量減少收入造成的經濟和社會貧困;提供醫(yī)療;為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補助金。國際勞工組織在展望21世紀社會時指出:“社會保障的目標不應限于防止或減輕貧困,應該更為廣泛。它反映著一種最廣義的社會保障意愿。〞12陳良瑾教授在《社會保障教程》國家和社會,通過國民收入的分配與再分配,依法對社會成員的根本生活權利予以保障的社會平安制度;侯文假設教授在《社會保障理論與實踐》對貧者、弱者實行救助,使之享有最低生活,對暫時和永久失卻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實行生活保障并使之享有根本生活,以及對全體公民普遍實施福利措施,以保證生活福利增進,而實現(xiàn)社會安定,并讓每個勞動者乃至公民都有生活平安感的一種社會機制。13郭崇德教授在《社會保障概論》社會保障的內容是以人為出發(fā)點的生、養(yǎng)、死葬和疾病、災害等引起人的生活遇到困難時,從國家和社會給予的根本生活來源;鄭功成教授在《中國社會保障論》社會保障是國家依法強制建立的、具有經濟福利性的國民生活保障和社會穩(wěn)定系統(tǒng);在中國,社會保障應該是各種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軍人保障、醫(yī)療保健、福利效勞以及各種政府或企業(yè)補助、社會互助保障等社會措施的總稱。14社會保障制度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公民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由于各種原因生活發(fā)生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保障其根本生活的制度。15該定義包含四個方面的根本規(guī)定性:
1、社會保障制度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國家是社會保障事業(yè)運行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統(tǒng)一管理的主體。從國家獲得根本生活保障是公民的根本權利。
162、社會保障的對象是喪失了勞動能力者或生活困難的人群通過對這些人根本生活的保障,來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促進經濟的開展。完全的社會保障應該把全體社會成員作為保障的對象。173、社會保障制度的目標是滿足公民的根本生活需要社會保障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手段,主要是滿足社會成員在遭遇困難時的根本生活需要,不是更高層次的需要。184、社會保障制度得以實施的保證和依據(jù)是相應的社會立法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必須以法律形式標準國家的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企業(yè)和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標準各種社會保障費的繳納比例及津貼給付的標準,確定各種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與投資運營的原那么和方法、社會保障管理費的提取比例、使用范圍與開支方法等,使社會保障制度的運作制度化和標準化。191、市場經濟是生產社會化的大規(guī)模經濟。2、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3、市場經濟開展的周期性4、市場經濟是以應用科學技術為根底的經濟。5、任何社會中存在的先天病、殘障或各種原因導致的無依無靠者需要社會救助?!踩?、社會保障制度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20一、古代:
盡管古代社會并無完整的社會保障理論,但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都有許多先賢對理想社會的描繪,這些描繪中不乏社會福利思想,它們對后世的影響并未間斷,從而與現(xiàn)代社會保障理論存在著淵源關系。第二節(jié)社會保障制度的理論根底211、西方:柏拉圖《理想國》柏拉圖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一生大局部時間居住在古希臘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熱愛祖國,熱愛哲學。最高理想,哲學家應為政治家,政治家應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書呆,應該學以致用,求諸實踐。有哲學頭腦的人,要有政權,有政權的人,要有哲學頭腦。柏拉圖的《理想國》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理想的烏托邦的畫面。222、西方:莫爾《烏托邦》莫爾作為空想杜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亦以《烏托邦》一書而流傳于世。烏托邦的最大特點就是政治實行民主制,經濟實行公有制,社會結構是城鄉(xiāng)一體化,精神高尚文明,分配方面那么是按需分配,其內容涉及到社會制度、分配制度乃至人民健康等諸方面,號召人人相互幫助,以人道主義的名義盡量減輕別人的貧窮和困苦,照顧到別人的康樂與豐福。這種思想成為近代社會保障制度重要的思想來源之一。233、西方:康帕內拉的《太陽城》意大利的康帕內拉是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的又一代表性人物。在《太陽城》一書中描繪了一個政治民主、一切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歸全民所有、由全社會有方案地組織生產與消費、沒有貧富對立、實行按需分配的社會;在太陽城內,三大差異都已消滅,每個人的根本需要都能夠得到保障,社會成員之間有著很密切的互助關系。24之后空想社會主義又出現(xiàn)了:法國,摩萊里《自然法典》;法國,圣西門《論實業(yè)制度》;法國,傅立葉《和諧社會》;英國,歐文《勞動公社》。25西方小結空想社會論的產生與開展,雖然探討的是整個社會制度問題,并且是一種空想主義,但它確實涉及到了國民福利問題與收入分配問題,公平原那么與按勞分配、按需分配等思想。客觀上為現(xiàn)代讓會保障理論與實踐的開展提供了指導,因此空想社會論與現(xiàn)代社會保障理論構成了正統(tǒng)的淵源關系。26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不作。故外戶不閉,是為大同。------《禮記》4、中國:孔子——“大同思想〞27在漢代以后的封建社會里,大同社會思想又得到了一定的開展。如東晉時期的《抱撲子》一書描繪的是無階級、無君臣、沒有壓迫的社會;同一時期的陶潛在《桃花源記》中亦描述了一個大家共同勞動、安居樂業(yè)的世外桃源;宋代康與之的《昨夢錄》一書也描繪了一個人人平等、接需分配的理想社會;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訓》中那么引用了《禮運篇》中有關“大同社會〞的全文,他創(chuàng)立的亦是“太平天國〞。285、中國:社會互助論墨子“為賢之道將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假設此,那么饑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那么百姓親睦〞296、中國:倉儲后備論倉儲后備論是一種主張建立谷物積蓄以備災荒并濟貧民的社會思想。根據(jù)倉儲后備論,國家建立了各式各樣的倉儲,在豐年之時把百姓手中的余糧收集起來就地建立倉庫儲存,荒年再行開倉賑濟。30《禮記·王制》“國無九年之蓄曰缺乏;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二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逸周書·文傳篇》“天有四殃,水旱饑荒,其至元時,非務積聚,何以備之?〞漢代大臣賈誼上漢文帝疏中說,“管子曰:倉凜實而知禮節(jié),民缺乏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末之嘗聞….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317、中國:社會救濟論宋代《救荒全法》“人主當行六條中有:四、遣使發(fā)凜;六、散積藏以厚恤黎民。宰執(zhí)當行八條中有:六、建散財發(fā)粟之策。監(jiān)司當行十條中有:二、視部內災傷大小而行賑救之策。太守當行十六條中有:二、準備義倉以賑濟;九、委諸縣各條賑濟之方;十、因民情各施賑濟之術〞32中國小結在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設想方面,中國孔子的大同社會思想與柏拉圖的理想國幾乎是相通的;在政治目的方面,均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和統(tǒng)治秩序。中國古代社會保障思想因官方負責的傳統(tǒng)而較西方社會更早地論及了政府的責任,在具體內容上不僅涉及到救災、濟貧,還涉及到優(yōu)撫及有關社會福利設施,并有倉儲后備這類積極的防范措施,在救濟方面亦提出了系統(tǒng)的賑濟學說。33二、19世紀末后1、福利國家理論:辦公共福利事業(yè),緩和階級矛盾。社會改進思想:德國,俾斯麥采用新歷史學派的思想主張國家干預經濟。英國,費邊主義者,韋伯夫婦,“福利國家藍圖〞。342、福利經濟學:通過再分配使收入均等化。庇古:1920年《福利經濟學》收入轉移:對富人征稅補貼窮人。根本假定:基數(shù)效用論根本命題:〔1〕社會福利將隨國民總收入的增加而增大;〔2〕社會福利由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增大35根本結論:〔1〕每一生產要素在各種用途中的邊際社會純產品都相等,是資源到達最優(yōu)配置的標準。因此,競爭可以使邊際社會純產品等于邊際私人純產品,從而使經濟福利極大化;〔2〕貨幣邊際效用也存在遞減規(guī)律,高收入者的貨幣邊際效用低于低收入者的貨幣邊際效用。因此,假設將貨幣收入從富人“轉移〞一些給窮人,就可以增加貨幣的總邊際效用,從而使社會滿足總量增加。363、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理論〕1936年《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根本判斷:有效需求缺乏導致生產過剩和失業(yè)根本命題:有效需求缺乏取決于三個根本心理規(guī)律: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guī)律和貨幣流動性偏好規(guī)律。根本結論:實行充分就業(yè)的關鍵在于增加有效需求。374、貝弗里奇報告與福利國家--影響世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的經典著作
它是社會保障開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
它曾影響英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開展進程被業(yè)內人士視為福利國家的奠基石和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里程碑為無數(shù)的經濟學家和社會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學習借鑒38貝弗里奇報告是一個關于全方位福利問題的報告,根本宗旨是消除貧困。它從人們的需要出發(fā),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福利體系。報告設計了一整套“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提出國家將為每個公民提供9種社會保險待遇,還提供全方位的醫(yī)療和康復效勞,并根據(jù)本人經濟狀況提供國民救助。這9種社會保險待遇分別為:失業(yè)、傷殘和培訓保險金,退休養(yǎng)老金,生育保險金,寡婦保險金,監(jiān)護人保險金,撫養(yǎng)補貼,子女補貼,工傷養(yǎng)老金,一次性補助金〔結婚、生育、喪葬和工傷補助金4種〕。39其中有許多為新的福利工程,如為兒童提供的子女補貼在福利制度開展中是一個根本性的突破,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它是福利國家的核心,打破了傳統(tǒng)的家庭贍養(yǎng)職能,由國家直接代替家庭向非勞動人口承擔了局部贍養(yǎng)責任。另一項重要突破是提出建立全方位的醫(yī)療和康復效勞。報告還要求建立完整的社會保險制度,每人每周繳費,無論人們原來的收入如何,無論個人的情況及風險程度怎樣,都必須強制參加保險,繳費費率相同,失業(yè)保險金、殘疾保險待遇以及退休養(yǎng)老金等各種待遇也都實行統(tǒng)一的標準,強制性的根本保險工程由國家實施。40四項原那么:普遍性原那么〔又稱全民保障原那么〕、保障根本生活原那么、政府統(tǒng)一管理原那么、權利與義務對等原那么。三種保障方式: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自愿保險41第三節(jié)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慈善事業(yè)1601年《舊濟貧法》1834年《新濟貧法》42一、慈善事業(yè):恩賜〔依附〕社會成員的互濟行為世俗的慈善事業(yè)宗教的慈善事業(yè)43資料:中國的慈善事業(yè)歷史
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都有精辟的論述,從孔孟的“仁愛〞、“仁術〞的儒家文化體系的社會慈善思想到漢代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從墨子的“兼愛〞到唐代韓愈的“博愛〞和孫中山“三民主義〞,都集中表達了中華民族濟貧扶弱的“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精神。中國古代、近代的慈善救濟活動主要分四個階段:
44漢唐時期的寺院活動。東漢時期佛教寺院的濟貧救困活動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救濟事業(yè);宋元時期以封建朝廷推動的慈善救濟事業(yè)。在南北朝時,設立了疾館和孤獨園;宋代設有居養(yǎng)安濟院、惠民藥局、慈幼局;元朝還專門設立了工程師和醫(yī)療主管部門,開展醫(yī)療救濟工作;明清時期民間慈善事業(yè)。民間有“義田〞、“粥局〞、“社倉〞、“義熟〞、“育嬰堂〞、“同善會〞、“同仁會〞等民間慈善團體。當時,在江南的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等府縣慈善團體377個;民國時期慈善事業(yè)有開展。據(jù)1930年對江蘇、浙江等18個省的救濟院和舊有慈善團體的統(tǒng)計調查,566個縣市共有1621個舊有慈善團體。45二、社會救濟:國家介入〔社會政策〕15、16世紀法國,官方濟貧機構〔常平倉:以工代賑〕1601年,伊麗莎白《濟貧法》〔thepoorlaw〕就業(yè)保障〔強迫勞動〕+財政補貼〔福利救濟〕46《濟貧法》主要內容是:各教區(qū)負責向居民和房地產所有者征收濟貧稅,以此為來源給無力謀生的貧民發(fā)放救濟。通過各教會的教區(qū)組織失業(yè)者從事勞動,安排未成年的孤兒學工。47《濟貧法》的原那么:a、親屬責任原那么〔家庭照顧的原那么〕。b、教區(qū)救助原那么〔本教區(qū)居住三年以上才能得到救助〕。c、政府〔稅收〕支持濟貧的原那么。48濟貧法所表達的進步:政府以積極作為的方式,介入福利領域,干預貧困問題,從而局部地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社會福利和濟貧活動擺脫狹隘的地域性,開始走向社會化、國家化。49濟貧法的缺陷:實際上,當時社會上有不少人都反對濟貧法,甚至包括勞動人民在內。因為濟貧法的實施來源于濟貧稅,而濟貧稅的交納是很不合理的,它是按教區(qū)的人頭抽取,窮人和富人交納的一樣多。這種看似公平的做法,實際上是極不公平的。富人和窮人間的收入差距很大,而在交濟貧稅時卻一視同仁。這樣做的結果是:救濟窮人的責任還是落在了窮人頭上,而富人對此卻幾乎等于逃避責任。難怪在工業(yè)資產階級攻擊濟貧法時,有不少勞動人民也表示同情與支持。50評價:仍屬于社會救濟但確立了國家承擔最后責任的原那么。新濟貧法集中表達了“自由放任〞原那么。它規(guī)定,一切領取救濟的人都必須進政府創(chuàng)立的貧民院,在貧民院的監(jiān)管下從事必要的勞動,以改掉“懶惰〞的惡習。1834年新《濟貧法》51由于貧民院里的生活水平比任何一個自立謀生的人都要低,甚至還不如外面的行乞者。貧民院里成心弄得臟亂不堪,伙食極差,勞動量又大,而且還有諸如夫婦、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的規(guī)定。為此,陰森可怖的貧民院被稱為“窮人的巴士底獄〞。很顯然,政府當局的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減少救濟,迫使那些窮人只要有一點方法,都不想進貧民院。52到了50年代初,新濟貧法便完全失敗了。正如國家濟貧委員會所成認的那樣:“完全禁止在貧民院外進行救濟,就連針對身體完好的人也做不到。〞53第四節(jié)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54〔一〕建立〔標志〕德國:是世界上的一個實行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俾斯麥政府:1883《疾病社會保險法》1884《工傷事故保險法》1885《老年與殘障保險法》一、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與開展55問題:為什么會在德國首先建立現(xiàn)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制度?1、經濟上:歐洲工業(yè)革命完成,德意志統(tǒng)一后超過英、法。2、政治上:德國的工人運動:一方面工人受資本家的壓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國盛產哲學家,無產階級思想影響工人運動。鐵血宰相開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內。3、理論上:新歷史學派的理論。56資料:新歷史學派19世紀70年代以后,德國社會問題嚴重。德國社會民主黨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了工人運動。為了對抗馬克思主義,緩和階級矛盾,新歷史學派一方面繼承了舊歷史學派的遺產,一方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社會改進主義。57他們認為只要求工人克制和節(jié)約,不能解決問題,還必須從意識形態(tài)上批判“世界主義〞、“經濟人〞的利己心的理論前提,以及古典學派的“唯物主義〞。在施穆勒等人的發(fā)起下,1872年成立了“社會政策學會〞,參加這個學會的經濟學家一般都屬于新歷史學派,也被稱做“講壇社會主義者〞。其中著名的有施穆勒、瓦格納和布倫塔諾。58〔二〕開展:歐洲各國效仿建立1、瑞典:1891年開始實行疾病保險,1913年實行老年保險;2、法國:1898年開始實行工傷保險;3、俄國于1903年實行工傷保險;4、英國:英國于1908年通過了《養(yǎng)老金法》,并于1911年制定《國民保險法》;5、美國:1935年羅斯福《社會保障法》;59為什么美國出臺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保障法》?1、經濟上: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導致經濟衰退,失業(yè)增加,社會危機劇增。2、政治上:羅斯福新政。危機→政府干預+擴張性財政政策+提高社會總需求。a、舉辦公共工程
b、擴大社會保障開支
c、拉動消費
d、促進就業(yè)3、理論上:凱恩斯主義經濟學。60二、社會保險制度的組織和技術根底〔一〕社會保險制度的組織根底:互助組織1、原始形式:互助會古羅馬:拉奴維姆喪葬互助會〔士兵〕→人壽保險的起源。古埃及:金字塔石匠互助會。612、中世紀:〔11-16世紀〕基爾特行會互助會。3、近代:德、英已具備近代社會保險制度的一些根本特征。友誼會〔友愛社,F(xiàn)riendSociety〕工會俱樂部。我國上海人力車夫624、互助組織為社會保險的產生奠定了組織根底?!仓贫葘傩裕芾硇问?、工程設置、責任承擔〕a、
非營利性保險模式b、
管理方式:行業(yè)、職業(yè)、地區(qū)…c、
互助工程:d、個人繳費制度:三三制。6315世紀海上保險〔銀行、放債人、抵押貸款〕17世紀中葉:火災〔英國保險公司〕18世紀人壽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二〕社會保險制度的技術根底:商業(yè)保險641、商業(yè)保險的技術體系愛德華·哈雷:生命表→精算技術。詹姆斯·多德森:自然保險費法→均衡保險費法;之后數(shù)學方法與位代方法;652、社會保險與商業(yè)保險的關系6619世紀40年代末→70年代初社會保障大開展,根本上形成了四種模式?!巴侗YY助〞型社會保障模式“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模式“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儲蓄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第五節(jié)社會保障制度的模式67一、“投保資助〞型社會保障模式又名“傳統(tǒng)型〞社會保障模式或“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最早產生在德國。代表國家是:德、美、日68特點:1、以面向勞動者建立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為核心;以其他救助或福利性政策為補充,構建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完備的社會平安網。2、基金來源多元化:個人與雇主投保+國家資助。3、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給付以繳費為根底。4、完全社會統(tǒng)籌:〔無個人賬戶〕互濟互助,共擔風險。5、基金籌集方式:現(xiàn)收現(xiàn)付。6、長期工程以代際轉移方式進行69二、“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模式〔一〕代表國家:英國、瑞典1、英國:威廉.坦普爾〔1941〕——貝弗里奇〔1942〕——許諾:戰(zhàn)勝德國后建立一套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1948年7月5日是英國福利國家誕生日。這天可以取得綜合國民保險與免費醫(yī)療。工黨〔1945〕“福利國家〞=普通福利+國家承責英國的“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模式產生于艾德禮執(zhí)政時期,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梅杰、布萊爾先后對其進行了改革。70成立了保健與社會保險部,主要任務是:a、全民醫(yī)療:國民醫(yī)療保健制度〔農民、及在英國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國人均可獲得〕b、社會保險:退休金〔根本+補助〕失業(yè)、津貼〔失業(yè)救濟+失業(yè)者額外津貼+疾病津貼+午餐津貼+寡婦津貼+工傷與殘障津貼+額外補助〕、戰(zhàn)爭撫恤金。c、社會效勞:社會補助制度:家庭津貼:孕婦、兒童、住房、疾病看護、圣誕節(jié)獎金d、社會救濟制度:針對特殊群體712、瑞典〔福利國家的櫥窗〕居住權→高水平+普通型高稅收+高福利=高收入轉移“三高〞: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72特點:1、實行全民保障與全面保障,待遇水平高,工程齊全,強調社會公平,國家為直接責任主體2、保障金的籌集方式實行現(xiàn)收現(xiàn)付。3、保障基金主要來自于國家稅收,福利開支根本上由政府與企業(yè)負擔,實行劫富濟貧與多繳多保相結合〔根本金+補充金〕的政策。4、保障機構由國家設立的機構統(tǒng)一管理,并設有多層次的社會保障法院監(jiān)督執(zhí)行。73三、“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原社會主義國家——前蘇聯(lián)模式,該模式與方案經濟相適應。特點:a、受保人不繳費任何保險費.b、社會保險待遇偏高〔退休金占工資的70%以上〕。c、保險待遇不與繳費多少相關聯(lián),而與勞動奉獻掛鉤。d、各級工會組織代表國家政權機構管理社會保障事宜。74四、“儲蓄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一〕代表國家:新加坡:中央公基金制度。1、公積金由雇主與雇員共同繳納,國家提供支付擔?!怖省?、會員的個人賬戶a、普通帳戶〔30%工資〕:購房、教育、投資〔公交股票〕。b、保健帳戶〔6%〕:住院醫(yī)療費、重病醫(yī)療保險.c、特別帳戶〔4%〕:養(yǎng)老、特殊情況下的緊急支付。75〔二〕特點:1、
新加坡公積金制度是以公積金制度為主體,以其它保障措施為輔助的、綜合性社會保障體系。2、
雇主與雇員位責任主體,而政府根本上不直接承擔社會保障責任。3、
公積金采取完全積累制,全部存入個人賬戶。4、
政府成立中央公積金局統(tǒng)一管理與運營全國的公積金,并保證其增值。76第六節(jié)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與開展我國社會保障的傳統(tǒng)與淵源建國前建國后社會救濟與社會福利軍人優(yōu)撫:社保體系77一、我國社會保障的傳統(tǒng)與淵源1、天命主義禳餌論:2、大同社會論:3、社會互助論4、倉儲后備論:賈誼《論積貯疏》5、社會救濟論:6、優(yōu)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美容行業(yè)消費者心理與服務質量提升方案研究報告
- 金融衍生品市場2025年創(chuàng)新交易策略與風險控制研究分析報告
- 物業(yè)維修工個人年終總結模版
- 數(shù)字化轉型助力交通設備制造業(yè)智能化制造能力提升報告
-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裝修聲學設計及隔音降噪評估報告
- 公共健康服務中的醫(yī)療大數(shù)據(jù)技術應用
- 區(qū)塊鏈技術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 幼兒園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初探
- 學生宿舍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推動智慧農業(yè)發(fā)展新階段方案
- FZ/T 52019-2011萊賽爾短纖維
- 止血包扎(課件)
- 國開電大 管理概論 形考任務一(畫組織結構圖)
- 三自由度并聯(lián)機器人結構設計
- 倉儲裝卸服務合同
- 式雙鉤五點安全帶培訓課件
- 名片設計 課件
- 鉗工實操評分表(凹凸配合)
- 社會組織管理概論全套ppt課件(完整版)
- 陜西省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定稿)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重點考察知識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