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暑假專項 專題10詩歌鑒賞-原卷版+解析_第1頁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暑假專項 專題10詩歌鑒賞-原卷版+解析_第2頁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暑假專項 專題10詩歌鑒賞-原卷版+解析_第3頁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暑假專項 專題10詩歌鑒賞-原卷版+解析_第4頁
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暑假專項 專題10詩歌鑒賞-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0詩歌鑒賞(一)定義:詩歌用高度凝練的\t"/item/%E8%AF%97%E6%AD%8C/_blank"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t"/item/%E8%AF%97%E6%AD%8C/_blank"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t"/item/%E8%AF%97%E6%AD%8C/_blank"節(jié)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二)起源:古時候,信息技術不發(fā)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qū)到那一個地區(qū)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以入樂與否,區(qū)分歌與詩,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fā)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tǒng)稱詩歌。(三)發(fā)展:《\t"/item/%E8%AF%97%E6%AD%8C/_blank"詩經(jīng)》→《\t"/item/%E8%AF%97%E6%AD%8C/_blank"楚辭》→\t"/item/%E8%AF%97%E6%AD%8C/_blank"漢賦→\t"/item/%E8%AF%97%E6%AD%8C/_blank"漢樂府詩→魏晉\t"/item/%E8%AF%97%E6%AD%8C/_blank"南北朝民歌(代表者:\t"/item/%E8%AF%97%E6%AD%8C/_blank"建安七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t"/item/%E8%AF%97%E6%AD%8C/_blank"現(xiàn)代詩、\t"/item/%E8%AF%97%E6%AD%8C/_blank"新詩(四)古代詩歌分類1、按題材分類:(1)山水田園詩(2)邊塞軍旅詩(3)懷古詠史詩(4)詠物詩(5)送別懷人詩(6)羈旅思鄉(xiāng)詩(7)閨怨詩(8)即事抒懷詩2、按體裁分類:(1)古體詩=1\*GB3①古詩唐以前的詩歌,分為四言古詩,如《詩經(jīng)》;五言古詩,成熟于漢代=2\*GB3②楚辭具有濃郁楚地色彩,如《楚辭》)=3\*GB3③樂府詩樂府是自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機構,漢武帝時期大規(guī)模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后人統(tǒng)稱為漢樂府。后來樂府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古體詩的發(fā)展軌跡:《\t"/item/%E8%AF%97%E6%AD%8C/_blank"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t"/item/%E8%AF%97%E6%AD%8C/_blank"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t"/item/%E8%AF%97%E6%AD%8C/_blank"新樂府。(2)近體詩=1\*GB3①絕句共4句,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一句五個字稱五言,七字稱七言。=2\*GB3②律詩共8句,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一句五個字稱五律,七字稱七律,長篇的律詩稱為排律。排律一般為五言,七言極少,如白居易的《代書詩寄微之》,全詩共100句。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3)詞別名長短句、詩余、曲子詞,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后闋、下闋、下片。風格主要有婉約派、豪放派。(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由宮調(曲調)、曲牌、題目組成。(一)形象分析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詩中選取的熔鑄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應注意詩中選取的事物。古代詩歌常見的意象及其含義1.植物類青草:喻離恨、荒涼。楊花:寫離情。如:“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也象征高潔美好的品格。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倍∠悖撼钏蓟蛳嗨?,高貴等落花:時光流逝,時光不再。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奔t豆: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睏盍喊涤麟x別,有惜別懷遠之意。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菊花:常是恬然自處、傲然不屈品格的象征。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梅花:常常是堅韌不拔、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的象征。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薄皦菙?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鼻嗨桑核悄秃畼淠?,經(jīng)冬不凋,因此常象征孤傲、正直、高潔的品格。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蓮花: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又由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故被視為處于濁世而仍保持氣節(jié)的高潔之士的象征。2.動物類燕子:春光美好或傷春惜時;思念親友、羈旅情懷馬:比喻志向或漂泊思鄉(xiāng)之情。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猿猴:寫愁緒。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睘貘f:常表現(xiàn)荒涼凄清的氛圍。如:“枯藤老樹昏鴉?!鼻帏B:傳說中西王母的傳信使者。如:“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弊右?guī)(杜鵑、布谷):常常是凄涼、哀傷、思鄉(xiāng)的象征。如:“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兵櫻悖涸娙顺=柩闶闱椋脑⑧l(xiāng)愁。如:“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焙s:常常成為詩人自喻清高的載體。同時,一人秋,蟬就命在旦夕,一番秋雨后,蟬便只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因此,蟬又有悲涼的意味。3.景物類春雨:喻愁緒、惆悵、人生的挫折。大海:喻愁緒或理想。月亮:寄托思念。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西風:寫愁緒。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贝核簩懗罹w。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水:常以水喻愁或時光的流逝。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备≡疲罕扔髟谕馄吹挠巫印H纾骸案≡朴巫右?,落日故人情?!保ǘ┱Z言分析1.語音上:音樂之美。2.語義上:精煉、形象、情意之美。3.語法上:語序顛倒,詞語錯位,語句跳躍、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藝術效果。4.語言風格和意義性:清新自然、明白曉暢、深沉委婉、熱情奔放、直樸清純、典雅文麗、輕靈飄逸;表層義、深層義(語境義、特殊義)(三)寫作技巧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采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1.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議論、說明等五種。2.修辭手法:夸張、擬人、對比、比興、比喻、借代、設問、反問、對偶、反復、重章疊唱等。3.表現(xiàn)手法:象征、烘托、對比、想象、照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虛實相生、卒章顯志、明貶實褒、由遠及近、由外而內(nèi)、即事抒懷、欲揚先抑、以樂景寫哀情等。(四)情感方面1.以抒情為主的古詩文2.以說理為主的古詩文3.以意境為主的古詩文常見情感: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詩歌鑒賞的解題思路:①讀詩詞的題目,了解這首詩詞主要寫了什么。②讀作者所處的朝代,關注古詩詞的寫作背景。③讀注釋,了解詩詞中詞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首詩詞的意思。④抓住關鍵詞句,也就是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詩詞句。⑤體會詩歌所運用的修辭手法。⑥細讀古詩詞的最后兩句。一般最后兩句常點明詩歌主旨,閱讀時應仔細讀。一、選擇題1.詩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寫(

)節(jié)的。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重陽2.下面詩句中,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無關的一句是(

)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C.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D.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班級詩歌會上“飛花令”環(huán)節(jié),要求說出含“花”字的詩句,下面哪一首詩不符合要求?()A.《滁州西澗》 B.《惠崇春江晚景》C.《大林寺桃花》 D.《清明》4.下面哪個選項不是《元日》一詩中描寫的春節(jié)習俗?

()A.飲屠蘇酒 B.燃放爆竹 C.登高遠望5.“元日”的“元”字,字義應選擇下列哪項?(

)A.第一;開始的 B.為首的 C.基本的;主要的 D.朝代名6.給加點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遲日江山麗(

)A.遲到的太陽 B.春日 C.太陽升得晚7.下列描述有誤的一項是(

)A.《絕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寫的季節(jié)都是春季。B.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作者看到了悠閑地野鴨和逆流而上的河豚。C.《三衢道中》中的“三衢”是指浙江衢州,因境內(nèi)有三衢山而得名。8.《三衢道中》這首詩中,詩人輕舟泛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盡頭,但游興不減,繼續(xù)在山路行走,我從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

)A.表明詩人游山玩水的愉悅心情。B.表明詩人對事物的仔細觀察。C.表明詩人不懼長途跋涉的精神。9.“梅子黃時日日晴”的意思是(

)A.梅子還沒黃的時候,天天都很晴朗。B.梅子成熟了的時候,天天都很晴朗。C.梅子枯黃的時候,天天都很晴朗。10.《絕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A.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B.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C.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11.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杜甫的《絕句》朗讀時要用歡快的語調,讀出對春天的贊美。B.“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前一句動態(tài)描寫,后一句靜態(tài)描寫,一動一靜,相映成趣。C.《惠崇春江晚景》作者以細致、敏銳的感受寫出了晚春時節(jié)的春江景色。12.我認為“春江水暖鴨先知”揭示的道理是(

)。A.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獲。 B.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深切的感受。C.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D.不怕家里窮,只怕出懶蟲。13.唐朝詩人杜甫的佳作《絕句》中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冬天14.下列詩句中沒有出現(xiàn)植物的一項是(

)A.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B.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15.下列詩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是(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B.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C.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D.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16.下列詩句跟傳統(tǒng)節(jié)日無關的一項是(

)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B.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C.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D.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17.中國人自古以來重視親情,常常在詩句中表達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以下詩句與思念家鄉(xiāng)無關的是()。A.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B.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C.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18.“異鄉(xiāng)”和“異客”表現(xiàn)了詩人在他鄉(xiāng)的()。A.孤獨感 B.悲傷感 C.遺憾感19.唐代詩人杜牧《清明》一詩的前兩句渲染了一種(

)的氣氛。A.愁苦 B.憤慨 C.凄涼、惆悵20.根據(jù)內(nèi)容理解,下面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元日,就是農(nóng)歷臘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B.“屠蘇”指用屠蘇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飲用,據(jù)說可以驅邪避瘟疫。C.“借問酒家”就是詩人想借賣酒人家一瓶酒喝。D.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就是每年的陽歷九月九日。二、詩詞曲鑒賞閱讀古詩,完成練習。絕句[唐]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21.杜甫是___代著名詩人,被后人尊稱為“__________”。22.解釋下面的詞語。遲日:_________泥融:_______23.這首詩對仗非常工整,詩句中“遲日”對“___”,“江山麗”對“___”,“___”對“沙暖”,“飛燕子”對“___”。24.詩句中體現(xiàn)燕子繁忙的字是“___”,體現(xiàn)鴛鴦慵懶的字是“___”。25.本詩中“______,______”兩句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展現(xiàn)了初春時節(jié)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26.前兩句詩優(yōu)美生動,分別從()和()的角度勾勒出了明麗的春日景色。A.視覺

B.聽覺

C.嗅覺

D.觸覺27.下面對這首古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和諧的立體春景圖。B.第三句詩描寫的是靜景,第四句詩描寫的是動景。C.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閱讀題古詩閱讀惠崇春江晚景蘇軾〔宋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28.這首詩一首____詩,詩題“鴨戲圖”,再現(xiàn)了原畫中的江南______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29.詩中與“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的詩句是_______,說明了________的道理。30.《惠崇春江晚景》詩的前三句寫了幾種景物,這三句的取景有什么不同?又與最后一句描寫內(nèi)容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古詩,完成練習。三衢(qú)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3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代詩人____。32.從這首詩中的“梅子黃時”可以看出詩人描寫的季節(jié)是___,從“日日晴”可以看出______。33.讀后兩句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聽到了________。3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途中_______的心情。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5.古詩補充完整36.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詩人_________,描寫的節(jié)日是________,詩中提到的這個節(jié)日的習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中最能概括詩人思念家鄉(xiāng)親人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7.最后一句詩中的“少一人”指的是少了(

)(填序號)。A.詩人的兄弟 B.詩人的朋友 C.詩人自己38.詩人在最后兩句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詩閱讀。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___________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____________。39.補充詩句。40.《元日》的作者是_______代詩人___________,詩中描寫的節(jié)日是__________,即農(nóng)歷____________。41.詩中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儀式,加之太陽燦爛,春風送暖,渲染了一種_____________的節(jié)日氣氛。42.“總把新桃換舊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換春聯(lián)。請你寫一副對聯(lián),愿新的一年會給農(nóng)民帶來吉祥和好運。___________________課內(nèi)閱讀理解。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43.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詩人__________。44.解釋下列詞語。(1)欲:____________

(2)借問:____________45.這首詩描寫的是_________佳節(jié),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等習俗?!奥飞闲腥擞麛嗷辍钡脑蚴牵篲_______________。4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先把《憶江南》補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練習。憶江南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47.這首詞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48.詞中描寫的是____季江南的景色。49.能看出作者來過江南的一句是(

)A.春來江水綠如藍 B.風景舊曾諳 C.江南好50.“能不憶江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A.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懷念和喜愛之情。B.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先把古詩補充完整,再完成練習。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_____________。春潮帶雨晚來急,_____________。51.把古詩補充完整。52.本詩的作者是____代詩人________,詩中描寫的是_____季的景色。53.“獨憐”中“憐”的意思是()A.可憐 B.可愛 C.喜愛54.“舟自橫”中“橫”的意思是()A.橫著 B.隨意漂浮 C.雜亂55.詩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對澗邊草的______之情,詩句中

的“______”字最能體現(xiàn)這一情感。56.詩的前兩句中“幽草澗邊生”寫的是()景;“黃鸝

深樹鳴”寫的是()景。A.動

B.靜古詩閱讀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____________________。長恨春歸無覓處,____________________。57.把下面的詩句補充完整。58.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__。59.讀完古詩后我知道,在四月里,平地上是(),而山上則是()。①桃花剛剛盛開

②芳菲落盡60.此詩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專題10詩歌鑒賞解析(一)定義:詩歌用高度凝練的\t"/item/%E8%AF%97%E6%AD%8C/_blank"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t"/item/%E8%AF%97%E6%AD%8C/_blank"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t"/item/%E8%AF%97%E6%AD%8C/_blank"節(jié)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二)起源:古時候,信息技術不發(fā)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qū)到那一個地區(qū)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以入樂與否,區(qū)分歌與詩,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fā)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tǒng)稱詩歌。(三)發(fā)展:《\t"/item/%E8%AF%97%E6%AD%8C/_blank"詩經(jīng)》→《\t"/item/%E8%AF%97%E6%AD%8C/_blank"楚辭》→\t"/item/%E8%AF%97%E6%AD%8C/_blank"漢賦→\t"/item/%E8%AF%97%E6%AD%8C/_blank"漢樂府詩→魏晉\t"/item/%E8%AF%97%E6%AD%8C/_blank"南北朝民歌(代表者:\t"/item/%E8%AF%97%E6%AD%8C/_blank"建安七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t"/item/%E8%AF%97%E6%AD%8C/_blank"現(xiàn)代詩、\t"/item/%E8%AF%97%E6%AD%8C/_blank"新詩(四)古代詩歌分類1、按題材分類:(1)山水田園詩(2)邊塞軍旅詩(3)懷古詠史詩(4)詠物詩(5)送別懷人詩(6)羈旅思鄉(xiāng)詩(7)閨怨詩(8)即事抒懷詩2、按體裁分類:(1)古體詩=1\*GB3①古詩唐以前的詩歌,分為四言古詩,如《詩經(jīng)》;五言古詩,成熟于漢代=2\*GB3②楚辭具有濃郁楚地色彩,如《楚辭》)=3\*GB3③樂府詩樂府是自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機構,漢武帝時期大規(guī)模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后人統(tǒng)稱為漢樂府。后來樂府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古體詩的發(fā)展軌跡:《\t"/item/%E8%AF%97%E6%AD%8C/_blank"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t"/item/%E8%AF%97%E6%AD%8C/_blank"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t"/item/%E8%AF%97%E6%AD%8C/_blank"新樂府。(2)近體詩=1\*GB3①絕句共4句,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一句五個字稱五言,七字稱七言。=2\*GB3②律詩共8句,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一句五個字稱五律,七字稱七律,長篇的律詩稱為排律。排律一般為五言,七言極少,如白居易的《代書詩寄微之》,全詩共100句。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3)詞別名長短句、詩余、曲子詞,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后闋、下闋、下片。風格主要有婉約派、豪放派。(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由宮調(曲調)、曲牌、題目組成。(一)形象分析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詩中選取的熔鑄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應注意詩中選取的事物。古代詩歌常見的意象及其含義1.植物類青草:喻離恨、荒涼。楊花:寫離情。如:“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也象征高潔美好的品格。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倍∠悖撼钏蓟蛳嗨迹哔F等落花:時光流逝,時光不再。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奔t豆: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楊柳:暗喻離別,有惜別懷遠之意。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本栈ǎ撼J翘袢蛔蕴?、傲然不屈品格的象征。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泵坊ǎ撼3J菆皂g不拔、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的象征。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鼻嗨桑核悄秃畼淠荆?jīng)冬不凋,因此常象征孤傲、正直、高潔的品格。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鄙徎ǎ汗旁娭杏胁簧賹懮彽脑娋洌枰员磉_愛情;又由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故被視為處于濁世而仍保持氣節(jié)的高潔之士的象征。2.動物類燕子:春光美好或傷春惜時;思念親友、羈旅情懷馬:比喻志向或漂泊思鄉(xiāng)之情。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猿猴:寫愁緒。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睘貘f:常表現(xiàn)荒涼凄清的氛圍。如:“枯藤老樹昏鴉?!鼻帏B:傳說中西王母的傳信使者。如:“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子規(guī)(杜鵑、布谷):常常是凄涼、哀傷、思鄉(xiāng)的象征。如:“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鴻雁:詩人常借雁抒情,寄寓鄉(xiāng)愁。如:“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焙s:常常成為詩人自喻清高的載體。同時,一人秋,蟬就命在旦夕,一番秋雨后,蟬便只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因此,蟬又有悲涼的意味。3.景物類春雨:喻愁緒、惆悵、人生的挫折。大海:喻愁緒或理想。月亮:寄托思念。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蔽黠L:寫愁緒。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春水:寫愁緒。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水:常以水喻愁或時光的流逝。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备≡疲罕扔髟谕馄吹挠巫?。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保ǘ┱Z言分析1.語音上:音樂之美。2.語義上:精煉、形象、情意之美。3.語法上:語序顛倒,詞語錯位,語句跳躍、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藝術效果。4.語言風格和意義性:清新自然、明白曉暢、深沉委婉、熱情奔放、直樸清純、典雅文麗、輕靈飄逸;表層義、深層義(語境義、特殊義)(三)寫作技巧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采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1.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議論、說明等五種。2.修辭手法:夸張、擬人、對比、比興、比喻、借代、設問、反問、對偶、反復、重章疊唱等。3.表現(xiàn)手法:象征、烘托、對比、想象、照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虛實相生、卒章顯志、明貶實褒、由遠及近、由外而內(nèi)、即事抒懷、欲揚先抑、以樂景寫哀情等。(四)情感方面1.以抒情為主的古詩文2.以說理為主的古詩文3.以意境為主的古詩文常見情感: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詩歌鑒賞的解題思路:①讀詩詞的題目,了解這首詩詞主要寫了什么。②讀作者所處的朝代,關注古詩詞的寫作背景。③讀注釋,了解詩詞中詞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首詩詞的意思。④抓住關鍵詞句,也就是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詩詞句。⑤體會詩歌所運用的修辭手法。⑥細讀古詩詞的最后兩句。一般最后兩句常點明詩歌主旨,閱讀時應仔細讀。一、選擇題1.詩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笔菍懀?/p>

)節(jié)的。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重陽【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句意思、傳統(tǒng)節(jié)日?!蔼氃诋愢l(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币馑际仟氉赃h離家鄉(xiāng)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jié)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描寫的是重陽節(jié)。故選D。2.下面詩句中,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無關的一句是(

)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C.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D.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這兩句詩的含義是:江南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飄落,路上的行人個個落魄斷魂的樣子。這首詩寫的是清明節(jié)天氣的特征及上墳歸來時人們的表情。抒發(fā)了對親人的思念,及天涯游子的孤獨之感。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詩句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這兩句詩的含義是: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這首詩描寫了我國古代迎接新年的場景,詩人抓住春節(jié)具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充分表現(xiàn)出了婚了的氣氛及對新年美好的祈愿。詩中的放爆竹喝屠蘇酒都是過春節(jié)時的習俗,故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C.“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背鲎皂f應物的《滁州西澗》。原文: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譯文:最喜愛澗邊生長的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叫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的細雨?;囊岸煽跓o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詩中描寫的景物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無關。D.“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兩句詩的含義是: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個人。這首詩描寫的是重陽登高,插茱萸的情景。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故選C。3.班級詩歌會上“飛花令”環(huán)節(jié),要求說出含“花”字的詩句,下面哪一首詩不符合要求?()A.《滁州西澗》 B.《惠崇春江晚景》C.《大林寺桃花》 D.《清明》【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詩詞名句的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jù)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A.《滁州西澗》:作者是唐代詩人韋應物,詩句為“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痹娋錄]有含“花”字,不符合題意;B.《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詩句為“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符合題意;C.《大林寺桃花》: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詩句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符合題意;D.《清明》: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牧,詩句為“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符合題意。故選A。4.下面哪個選項不是《元日》一詩中描寫的春節(jié)習俗?

()A.飲屠蘇酒 B.燃放爆竹 C.登高遠望【答案】C【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的掌握。春節(jié)在宋代被稱為“元旦”,在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那天有燃放爆竹,飲屠蘇酒,更換桃符,向親朋拜年的習俗,這一天家里人都會團坐在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寓意為團團圓圓。AB的習俗是描寫春節(jié)的習俗。C.“登高遠望”這是重陽節(jié)的習俗。故選C。5.“元日”的“元”字,字義應選擇下列哪項?(

)A.第一;開始的 B.為首的 C.基本的;主要的 D.朝代名【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與辨析。需要平時生活中多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體會,并且多積累,多總結?!对铡肥撬未醢彩瘜懙?。全文: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元:第一;開始的。6.給加點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遲日江山麗(

)A.遲到的太陽 B.春日 C.太陽升得晚【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字詞的理解。“遲日江山麗”出自唐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組詩作品《絕句》全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斑t日江山麗”意思是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遲日”即春日。7.下列描述有誤的一項是(

)A.《絕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寫的季節(jié)都是春季。B.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作者看到了悠閑地野鴨和逆流而上的河豚。C.《三衢道中》中的“三衢”是指浙江衢州,因境內(nèi)有三衢山而得名?!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A.正確。唐代杜甫的《絕句》原文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意思:春天來了,在明媚的陽光映照下,山河無比秀麗。春風中飄散著花草的芳香。溪邊泥土濕軟,小燕子翩翩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原文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意: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回暖。河灘上已經(jīng)長滿了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了,而這恰是河豚從大海回歸,將要逆江而上產(chǎn)卵的季節(jié)。這兩首詩都是描寫春季的。B.錯誤。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原文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意: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回暖。河灘上已經(jīng)長滿了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了,而這恰是河豚從大海回歸,將要逆江而上產(chǎn)卵的季節(jié)。“正是河豚欲上時。”是作者想象的而不是看到的。C.正確。宋代曾幾的《三衢道中》原文是: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詩意: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我)乘小船到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xù)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投下的樹蔭,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許幽趣?!度榈乐小分械摹叭椤笔侵刚憬橹荩蚓硟?nèi)有三衢山而得名。8.《三衢道中》這首詩中,詩人輕舟泛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盡頭,但游興不減,繼續(xù)在山路行走,我從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

)A.表明詩人游山玩水的愉悅心情。B.表明詩人對事物的仔細觀察。C.表明詩人不懼長途跋涉的精神?!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古詩詞的理解。《三衢道中》是宋代詩人曾幾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山行所見景色和對旅途風物的新鮮感受。全詩: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意思是:梅子成熟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再走山間小路。山路上古樹蒼翠,與水路上的風景相比也毫不遜色,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更增添了些幽趣。第一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jié),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游興愈濃。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游興,表明詩人游山玩水的愉悅心情。故選A。9.“梅子黃時日日晴”的意思是(

)A.梅子還沒黃的時候,天天都很晴朗。B.梅子成熟了的時候,天天都很晴朗。C.梅子枯黃的時候,天天都很晴朗?!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古詩詞的積累默寫和文化常識?!懊纷狱S時日日晴”出自宋代曾幾的《三衢道中》,原文: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故選B。10.《絕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A.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B.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C.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對詩句主旨的理解?!督^句》是詩人杜甫的作品,描繪了春日的草堂周圍生機盎然的春色。這首五言絕句,格調高遠,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圖畫。自然流暢,不露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致,渾然無跡,風神別具。表達了對春天美好的贊美。故選A。11.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杜甫的《絕句》朗讀時要用歡快的語調,讀出對春天的贊美。B.“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前一句動態(tài)描寫,后一句靜態(tài)描寫,一動一靜,相映成趣。C.《惠崇春江晚景》作者以細致、敏銳的感受寫出了晚春時節(jié)的春江景色。【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古詩的賞析。AB正確。D.有誤?!痘莩绱航砭啊肥撬未娙颂K軾的一首題畫詩,這首詩成功的寫出了早春時節(jié)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細致的、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jié)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fā)對早春的喜悅和贊美之情。故選D。12.我認為“春江水暖鴨先知”揭示的道理是(

)。A.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獲。 B.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深切的感受。C.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D.不怕家里窮,只怕出懶蟲?!敬鸢浮緽【詳解】考查古詩蘊含的道理。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詩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意思是: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恕x喼阅堋跋戎航笔且驗樗鼈冮L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結冰,它總要跳下去鳧水嬉戲。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溫變化的自然就是這些與水有著密切關系的鴨子。這就說明:凡事都要親歷其境,才會有真實的感受。答案選B。13.唐朝詩人杜甫的佳作《絕句》中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冬天【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課內(nèi)古詩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要求學生讀懂古詩大意,通過分析古詩內(nèi)容來得出答案?!督^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古詩大意: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通過古詩大意可知,古詩中描寫的“柳樹”“黃鸝”“西嶺雪山”這些具有早春代表性的景物構成了一幅柳樹生長,黃鸝生機勃勃,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的早春圖。故答案應選A。14.下列詩句中沒有出現(xiàn)植物的一項是(

)A.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B.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詩詞名句理解。A項,“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背鲎蕴拼R知章的《詠柳》,全詩為: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B項,“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背鲎蕴拼畎椎摹洞核肌?,全詩為: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意思是:燕地小草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葉翠之綠。當你懷念家園盼歸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腸百結。春風啊你與我素不相識,為何吹進羅帳激我愁思?C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盛唐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詩中的“梨花”并不是真的梨花,而是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表現(xiàn)出了冬季景象的繁榮壯麗。D項,這句詩的意思是:孩童們放學之后急忙跑回家,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著風箏。散學:放學。紙鳶:泛指風箏。這句詩出自于清代詩人高鼎的詩作《村居》,詩的全文如下: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根據(jù)意思可知D選項沒有出現(xiàn)植物。15.下列詩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是(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B.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C.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D.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句子停頓。明確句內(nèi)停頓的原則:按意義停頓,兼顧音節(jié)來劃分。C選項的正確形式: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16.下列詩句跟傳統(tǒng)節(jié)日無關的一項是(

)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B.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C.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D.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敬鸢浮緿【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對詩詞名句的理解以及節(jié)日的掌握。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全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意思是: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詢問當?shù)刂撕翁庂I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本詩描寫的是清明節(jié),它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B.“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一個人獨自在他鄉(xiāng)作客,每逢節(jié)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本詩描寫的是重陽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日期在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C.“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全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意思: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本詩描寫的是春節(jié),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tǒng)盛大節(jié)日。D.“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意思: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這首詩刻畫了一派初春的景象,抒發(fā)作者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故選項為D。17.中國人自古以來重視親情,常常在詩句中表達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以下詩句與思念家鄉(xiāng)無關的是()。A.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B.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C.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A.出自唐代李白的《靜夜思》,全詩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币馑际俏姨痤^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此句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卻又體味無窮,幾個簡單的動作描寫揭示了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波動,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xiāng)圖,表現(xiàn)出詩人孤身遠客的思鄉(xiāng)情懷。B.出自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蔼氃诋愢l(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意思是一個人獨自在他鄉(xiāng)作客,每逢節(jié)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此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xiāng)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xiāng)思人,遇到佳節(jié)良辰,思念倍加。C.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全詩為: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叭詰z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币馑际俏乙廊幌矏圻@來自故鄉(xiāng)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此句意境高遠,風格雄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故鄉(xiāng)水擬人化,借寫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D.出自唐代李白的《贈汪倫》,全詩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币馑际翘一ㄌ兜乃词褂星С呱睿膊蝗缤魝悶槲宜蛣e的那片情意深。表達了作者對汪倫的深情厚誼,以及與好友離別不舍的思想感情。與思念家鄉(xiāng)無關。故選D。18.“異鄉(xiāng)”和“異客”表現(xiàn)了詩人在他鄉(xiāng)的()。A.孤獨感 B.悲傷感 C.遺憾感【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出自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蔼氃诋愢l(xiāng)為異客”,開篇一句寫出了詩人在異鄉(xiāng)的孤獨之感。詩人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爱愢l(xiāng)”的意思是他鄉(xiāng)、外鄉(xiāng)?!爱惪汀钡囊馑际撬l(xiāng)的客人。表現(xiàn)了詩人在他鄉(xiāng)的孤獨感。選A。19.唐代詩人杜牧《清明》一詩的前兩句渲染了一種(

)的氣氛。A.愁苦 B.憤慨 C.凄涼、惆悵【答案】C【詳解】此題考查詩句的理解能力,杜牧的《清明》前兩句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意思是: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這兩句話渲染了一種凄涼、惆悵的氣氛。20.根據(jù)內(nèi)容理解,下面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元日,就是農(nóng)歷臘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B.“屠蘇”指用屠蘇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飲用,據(jù)說可以驅邪避瘟疫。C.“借問酒家”就是詩人想借賣酒人家一瓶酒喝。D.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就是每年的陽歷九月九日?!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字詞解釋和文學常識。A項: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C項: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譯文: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詢問當?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借問:請問。D項:重陽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在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二、詩詞曲鑒賞閱讀古詩,完成練習。絕句[唐]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21.杜甫是___代著名詩人,被后人尊稱為“__________”。22.解釋下面的詞語。遲日:_________泥融:_______23.這首詩對仗非常工整,詩句中“遲日”對“___”,“江山麗”對“___”,“___”對“沙暖”,“飛燕子”對“___”。24.詩句中體現(xiàn)燕子繁忙的字是“___”,體現(xiàn)鴛鴦慵懶的字是“___”。25.本詩中“______,______”兩句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展現(xiàn)了初春時節(jié)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26.前兩句詩優(yōu)美生動,分別從()和()的角度勾勒出了明麗的春日景色。A.視覺

B.聽覺

C.嗅覺

D.觸覺27.下面對這首古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和諧的立體春景圖。B.第三句詩描寫的是靜景,第四句詩描寫的是動景。C.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答案】21.唐詩圣22.春日這里指泥土變濕軟23.春風花草香泥融睡鴛鴦24.飛睡25.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26.AC27.B【解析】2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后人稱他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22.本題考查字詞的理解?!斑t日江山麗”意思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遲日:春日。“泥融飛燕子”意思是: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筑巢。泥融:這里指泥土變濕軟。23.本題主要考查對古詩文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對對仗的相關知識進行回憶,其次思考題目的要求與哪些內(nèi)容最匹配,隨后填入即可。對仗是古代詩歌中很重要的一種修辭格式,在先秦的詩歌中就已存在了,它體現(xiàn)了詩歌均衡美的特色。主要包括詞語的對仗和句式的對仗。本題考查的是詞語對仗,將上下兩句位置與詞性相同的內(nèi)容填入即可。即:“遲日”對“春風”,“江山麗”對“花草香”,“泥融”對“沙暖”,“飛燕子”對“睡鴛鴦”。24.本題考查重點字詞的理解。從詩句中找出形容“燕子”、“鴛鴦”的動詞。由“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笨芍?,詩句中體現(xiàn)燕子繁忙的字是“飛”,體現(xiàn)鴛鴦慵懶的字是“睡”。25.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澳嗳陲w燕子,沙暖睡鴛鴦。”意思是: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詩句中通過燕子銜泥翩飛的動態(tài)描寫和鴛鴦相偎而眠的靜態(tài)描寫,表現(xiàn)出春天的和諧宜人。26.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斑t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意思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詩人從視覺上以和煦的春風,初放的百花,從嗅覺上以如茵的芳草,濃郁的花香來展現(xiàn)明媚的大好春光。故選AC。27.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這一首寫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凈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艷。詩中,第三句詩描寫的是動景,第四句詩描寫的是靜景。故選B。閱讀題古詩閱讀惠崇春江晚景蘇軾〔宋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28.這首詩一首____詩,詩題“鴨戲圖”,再現(xiàn)了原畫中的江南______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與原畫相得益彰。29.詩中與“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的詩句是_______,說明了________的道理。30.《惠崇春江晚景》詩的前三句寫了幾種景物,這三句的取景有什么不同?又與最后一句描寫內(nèi)容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8.題畫春天29.春江水暖鴨先知見微知著、舉一反三30.前三句寫了六樣景物。竹子和竹外開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鴨子,贛蒿和蘆葦。第一句是地面景,第二句是江上景,第三句是岸邊景。詩的前三句詠畫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畫面景物引起的聯(lián)想?!窘馕觥?8.本題考查理解古詩主要內(nèi)容和想象畫面的能力。詩題“惠崇春江晚景”表明這首詩是蘇軾為惠崇的畫作所寫的題畫詩。由“春江”和古詩內(nèi)容可知這是春天之景。29.本題考查詩句理解。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fā)展趨向與結果。有時也比喻一片樹葉的凋落,卻認為是整個秋天的來臨。表示虛假之意。“春江水暖鴨先知”,視覺由遠及近,即從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蕩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游玩?!傍喯戎眰让嬲f明春江水還略帶寒意,因而別的動物都還沒有敏感到春天的來臨,這就與首句中的桃花“三兩枝”相呼應,表明早春時節(jié)。首先知道春江水溫變化的自然就是這些與水有著密切關系的鴨子。這就說明:凡事都要親歷其境,才會有真實的感受。這句詩不僅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的入微觀察,還凝聚了詩人對生活的哲理思索。鴨下水而知春江暖,可與“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的道理。故答案是:春江水暖鴨先知。30.本題考查古詩內(nèi)容理解。結合前三句詩,可知是寫了竹子和竹外開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鴨子,贛蒿和蘆葦這六種景物。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大地復蘇,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接著,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那在岸邊期待了整整一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了。然后,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致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潤,滿地的蔞蒿長出新枝了,蘆芽兒吐尖了;這一切無不顯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憐愛。詩人進而聯(lián)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jié),引人更廣闊地遐想……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故答案可為:前三句古詩寫了六樣景物:竹子和竹外開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鴨子,贛蒿和蘆葦。第一句是地面景,第二句是江上景,第三句是岸邊景。詩的前三句詠畫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畫面景物引起的聯(lián)想。閱讀古詩,完成練習。三衢(qú)道中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3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代詩人____。32.從這首詩中的“梅子黃時”可以看出詩人描寫的季節(jié)是___,從“日日晴”可以看出______。33.讀后兩句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聽到了________。3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途中_______的心情?!敬鸢浮?1.宋曾幾32.初夏天氣十分晴朗33.回時的山路上綠樹成蔭樹林中黃鸝的歡唱34.歡樂愉悅【解析】31.本題考查作家作品?!度榈乐小肥悄纤卧娙嗽鴰讋?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32.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懊纷狱S時日日晴”的意思: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由詩意可知,“梅子黃時”是指:初夏季節(jié);“日日晴”可以看出:天氣十分晴朗。33.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熬G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的意思: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由此可知,我仿佛看到了山路上綠樹成蔭,還有黃鸝在唱歌。34.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感悟。結合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xù)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可知,本詩所描繪的景物充滿了生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途中歡樂愉悅的心情。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5.古詩補充完整36.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詩人_________,描寫的節(jié)日是________,詩中提到的這個節(jié)日的習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中最能概括詩人思念家鄉(xiāng)親人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7.最后一句詩中的“少一人”指的是少了(

)(填序號)。A.詩人的兄弟 B.詩人的朋友 C.詩人自己38.詩人在最后兩句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5.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36.唐王維重陽節(jié)登高插戴茱萸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37.C38.重陽節(jié)這天,使人感慨萬千,遙想遠方的親人一定都身佩茱萸登上了高處,唯獨少了自己?!窘馕觥?5.考查古詩默寫?!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全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大意如下:一個人獨自在他鄉(xiāng)作客,每逢節(jié)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36.考查文學常識及古詩理解?!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古詩作品,結合詩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知,詩中所描寫的節(jié)日是重陽節(jié)。根據(jù)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知提到的習俗:登高、插戴茱萸?!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意思是每逢節(jié)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37.考查詩句理解。“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吧僖蝗恕鄙俚氖亲髡咦约骸9蔬xC。38.考查了對詩歌形象意境的理解。結合詩歌內(nèi)容可知詩中所描繪的場景是:雖然我人在他鄉(xiāng),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jié),故鄉(xiāng)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fā)現(xiàn)少了我一人不在。古詩閱讀。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___________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____________。39.補充詩句。40.《元日》的作者是_______代詩人___________,詩中描寫的節(jié)日是__________,即農(nóng)歷____________。41.詩中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儀式,加之太陽燦爛,春風送暖,渲染了一種_____________的節(jié)日氣氛。42.“總把新桃換舊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換春聯(lián)。請你寫一副對聯(lián),愿新的一年會給農(nóng)民帶來吉祥和好運。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9.春風送暖

新桃換舊符40.宋王安石春節(jié)正月初一41.燃放爆竹喝屠蘇酒開門迎日更換桃符喜氣洋洋42.鶯歌燕舞春無限風調雨順歲有余【解析】39.本題考查學生詩歌默寫能力。完成此類題目不難,結合學過的課文知識,根據(jù)題目中的提示將詩句補充完整即可?!对铡啡娛牵罕衤曋幸粴q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據(jù)此完成補充。4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常識與重要節(jié)假日的識記能力?!对铡返淖髡呤撬未醢彩瘎?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春節(jié)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故詩中描寫的節(jié)日是春節(jié),即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41.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這是一首與春節(jié)有關的詩,從詩中的“爆竹”、“春風”、“屠蘇”、“千門萬戶”、“新桃”可知,詩中寫了燃放爆竹、喝屠蘇酒、開門迎日、更換桃符等一系列的儀式,加之太陽燦爛,春風送暖,渲染了一種熱鬧、歡樂的節(jié)日氣氛。據(jù)此整理作答。42.本題考查學生春聯(lián)的識記與創(chuàng)作能力。解答時根據(jù)題目要求,寫一副會給農(nóng)民帶來吉祥和好運的春聯(lián)。示例:“雞鳴犬吠和諧曲

燕舞鶯歌錦繡春”、“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等。課內(nèi)閱讀理解。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43.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詩人__________。44.解釋下列詞語。(1)欲:____________

(2)借問:____________45.這首詩描寫的是_________佳節(jié),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等習俗?!奥飞闲腥擞麛嗷辍钡脑蚴牵篲_______________。4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3.唐代杜牧44.要,將要。請問。45.清明掃墓踏青清明時節(jié),無法與家人團聚,又趕上細雨紛紛,觸景傷懷46.孤獨、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