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_第1頁
論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_第2頁
論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_第3頁
論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_第4頁
論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摘要】在前一階段的改革中,我國管理界與會計界對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建設

情況比擬關注,不少文章也從某一方面涉及到對它的介紹與研究,同時,會計、審計職業(yè)界

也希望對這一問題有比擬系統的了解。本文分別研究了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會計法律制度體

系建立的歷史過程及其運行的根本規(guī)律,并通過比擬分析研究了它們的會計法律制度體系建

立與形成的根本特點,以及其中值得我們思考的一些根本問題。在參加WTO之后,我國的經

濟改革乃至會計、審計改革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其中建立健全已初步形成的會計法

律制度體系將是下一階段改革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本文希望對此所作出的研究能

夠起到參考性作用?!娟P鍵詞】大陸法系英美法系會計法律制度兩大法系中的大陸法系

或民法法系是在羅馬法根底上形成與開展起來的歷史悠久、分布最廣、影響很大的法系,它

的代表國家是法國與德國。而英美法系或普通法系、或海洋法系那么是以英格蘭普通法為根底

形成、開展起來的,在進入現代社會后,它在開展中創(chuàng)新力度明顯加強,影響也進一步擴大,

在世界性法系中與大陸法系形成并駕齊驅的演進格局。不言而喻這個法系的代表是英國和美

國,并且在進入二十世紀后美國開始在這個法系中占據主要地位。本文將以兩大法系中的代

表國家為主,對其會計法律制度及其體系建立與開展情況作專門研究,并通過比擬研究揭示

其規(guī)律,以供我國參加WTO之后,進一步建立我國會計的法律制度及其體系作參考。一、兩

大法系會計法律制度體系建立的法律根底自階級社會產生之后,財產所有權問題便日漸突出

起來,一方面是對國家財產所有權的維護問題,它直接關系到當時最高統治者的統治與經濟

利益,故通過立法來維護與保障國家權益,進而到達最高統治者的長久統治,必然成為當時

立法的根本性目標之一。另一方面那么是解決對家庭私有財產的維護與保障問題,從一般意義

上講,家庭經濟的穩(wěn)定是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穩(wěn)定的根底,這種穩(wěn)定也需要法律制度的維

護;而從維護富有家庭的財產權來考察,它關系到維護包括最高統治者在內的整個統治階級

的利益,進而也關系到保持當時社會制度的性質及維護這種制度的長久統治問題,故后者也

是當時立法確定的根本性目標之一。由此可見,以上兩方面所確定的立法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它充分說明有關維護與保障財產所有權方面的立法,一開始便成為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的最根

本性的立法,它既關系到某一社會制度下的政治,也更加深切地關系到某一社會制度下的經

濟?!惨弧撑`制時代財產權立法模式的建立歷史事實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從最古老的歷史

事實考察,處于奴隸制時代的古埃及已形成了它的民法制度的根本內容。首先是財產法,既

保障國家的租稅收入,也保護家庭占有私有財產和處理這些財產的權利。其次為契約法,其

中有關債務方面契約倍受重視,法律中充清楚確了保護債權人的權益。最后是關于婚姻家庭

和財產方面的規(guī)定,它明確了私有財產的繼承法那么。在以上三者之間,財產所有權成為簡單

商品經濟下的產權的核心,因而它是民法制度建立的出發(fā)點,而在此根底上派生出來的債權

法和財產繼承法,也相應在民事立法中表達出來。此外,根據?圣經?中的?舊約?局部記

載,在希伯來人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后,它所形成的民法制度也十清楚確地表達出財產法——

債權法——財產繼承法的主體結構[1],其民法制度的建立在立法思想、立法內容及其立法實

踐方面與古埃及如出一轍。[!--empirenews.]更為重要的歷史事實是,從世界上奴隸

制時代的成文法典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民法制度中已形成的保障財產權——債權

——財產繼承權的較為系統的規(guī)定。如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所公布的?漢謨拉比法典?〔約公

元前1792~前1750年〕、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三世紀〕、公元前462

年至441年古希臘民主派領袖進行立法改革所形成的希臘“憲法〞,以及古代羅馬所公布的?十

二銅表法?〔公元前451~前450年〕等等,其中民法制度的思想精神、立法所確定的目標、

對民事法律主體結構確實定,以及立法中所使用的判例,無一不清楚、明了地顯示了法律中

維護與保障財產權——債權——財產繼承權這一立法的根本模式。處于同一歷史時代,但卻

是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立法背景及其在不同歷史人物的主持之下,產生了具

有同一主體意義的民事立法模式,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民事立法史上的奇跡。〔二〕封建時代財

產權立法模式的穩(wěn)固前資本主義的商品貨幣經濟在封建制或中世紀時代得到進一步的開展,

尤其是在封建社會末期或中世紀的最后幾百年其開展開始出現了根本性的轉變,其中這種轉

變在西歐國家中表達得更為充分。也正是基于這一變化,歐洲的封建統治者也從穩(wěn)固其統治

出發(fā),首先在立法方面繼承了奴隸制時代的法制建設成就,把民法制度中所確立起來的財產

權——債權——財產繼承權模式穩(wěn)定下來,并在此根底上使其得到進一步開展。在中世紀最

初的四百年間,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不少日耳曼封建王國,史稱其為蠻族國家。在這

些蠻族國家中以法蘭克王國為最強大,其存續(xù)時間也最為長久。公元五至六世紀它所公布的

?撒利克法典?是在公元五至九世紀所創(chuàng)立的“蠻族法典〞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它的內容

不僅集中表達了以往所建立的民法制度的精神,而且擴展了原有民法制度的內容,并以更高

的層次確立了民法制度的原那么。如這部法典不僅從動產與不動產的劃分出發(fā),進一步明確了

保障私有財產的根本宗旨,而且進一步明確了對債權的保障,并在法典中強調了債權的神圣

不可侵犯性。同時,這部法典還明確了只有具有法定性質的契約才能作為進行債權與債務清

算依據的精神,并且也只有持有這種合法性的證據,才是合法的財產繼承人。應當指出,在

整個“蠻族法典〞中,凡涉及到經濟方面的問題都從一個新的立法高度把財產法、債權法與

財產繼承法,以及契約法的內容統一起來,從而最終形成了與羅馬法并立的日耳曼法系。在

中世紀,表達對奴隸制時代民法制度繼承與開展的法律文獻是英國1215年公布的?大憲章?。

?大憲章?首次把司法權與行政權分立開來,限制國王的權利,而相應保障其他方面的權利,

由此表達了“羅馬法〞中最主要的精神。羅馬人之所以重視法度,其“主要興趣是開展和規(guī)

定那些作為私有財產的抽象關系的關系。〞[2]而事實上“又確實是羅馬人最先制定了私有財

產的權利、抽象權利、私人權利、抽象人格的權利。〞[3]?大憲章?不僅首次將這一內容反

映在具有憲法意義的文獻之中,并依據它的內容確定了類似于后來議會的組織形式,因此,

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法制史研究者認為?大憲章?是后來資產階級國家立法監(jiān)督模式建立的

原型。[!--empirenews.]在十五世紀末期,“土地轉讓的現象相當普遍,以債、契約和

賬目為理由的訴訟都得到成認。〞[4]由此,“業(yè)主權利〞反復出現在官司訴訟之中,并很快

便成為具有社會性意義的語言。在都鐸王統治時期〔1485~1603年〕,羅馬法復興運動影響

到英國,在新的立法思潮沖擊之下,英國在財產法制建立方面又有明顯進展。1536年公布了

?用益權法?,隨即又公布了?遺囑法?。1628年英王查爾斯一世一度接受了議會所提出的?權

利請愿書?,“權利〞的問題再一次被提到作為根本法內容的高度,這一史實也與上述法律文

獻一樣直接影響到后來英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英國資產階級“并把它作為‘憲法’的淵源之

一,直至今日。〞[5]同時,這類立法很快便影響到中世紀末期的城市,在城市立法中產生了

具有深遠影響的“城市憲章〞,這種憲章明確地把它的立法目標完全放在對業(yè)主權益的保障方

面,并在有[1][2][3][4][5][6][7][8][9][10][11]下一頁關財產權、債權與財產繼承權立法方面形成了更具有影響的創(chuàng)新之點。中世紀歐洲大陸的城

市也從獲得自治權利之日起,便逐步根據資本主義性質經濟的特點及其開展要求制定了城市

法,并且,這種城市法的內容及其范圍又在不斷擴大之中得到充實,“不僅包含規(guī)定城市特權

的憲章,還包括城市中一般遵行的私法法規(guī),并且記載得十分完全,可謂初具‘私法法典’

的規(guī)模〞。[6]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與法國它們的城市也都顯示出這種進步。同時,迎合

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貨幣經濟萌芽的演化,商法及海商法也相應在這些國家建立起來,其內

容具體而較為系統地反映了對生產經營者經濟權益的維護,故它們“標志著近代商法的開端。〞

[7]中世紀時代的注釋法學家在解釋羅馬法時,圍繞所有權問題提出了“物權〞的概念,從理

論上把物權與債權劃分開來。同時,又進一步從財產權的研究出發(fā)形成了一系列的概念,這

些概念構成了產權理論的根底。歷史地考察,無論是后來歸屬于大陸法系的法國與德國、意

大利,還是后來屬于普通法系中的英國對此都有著突出的奉獻。正如英國學者安德爾·里佛

所講:“凡私有制根底上的所有權的概念,都是私有權的概念。〞[8]中世紀關于產權的立法

原理既是在奴隸制時代立法實踐根底上形成的,而又極其深刻地影響到后來資產階級的立法。

如前所述,事實上隨著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關系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形成與演進,有

關維護早期資本權益的立法,既在實務方面,也在根本理論方面直接為資產階級國家立法或

者說兩大法系代表國家的會計法律制度及其體系的建立奠定了根底。二、大陸法系的會計法

律制度體系從前文已可見,大陸法系的主要歷史淵源是羅馬法和日耳曼法,此外,從會計法

律制度體系建立方面考察,還包括城市法與商法。在大陸法系建立中羅馬法是作為成文理性

在發(fā)揮作用的,這便決定了它以成文法作為其立法的主要形式?!惨弧撤▏臅嫹芍贫润w

系正如史學家所作出的評價:“作為大陸法系典型代表的法國法,以其深厚的思想根底、完備

的法典化體系結構、明確嚴密的原那么內容、民商分立的私法制度,以及公法與私法的傳統分

類等法治模式著稱于世,對大陸法系的形成和開展起了決定性的影響。〞[9]從法國的會計法

律制度體系建立方面考察,在總體上,它的建立起始于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形成并確立于

19世紀上半期,在19世紀下半期開始通過改革為建立現代會計法律制度體系奠定根底,最

終于二十世紀下半期建立起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較為完善的并獨具特點的現代會計的法律制

度體系。[!--empirenews.]“在每個歷史時代中所有權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

的社會關系下面開展著。〞[10]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針對財產所有權的立法行為無論對

于建立與開展資本市場,還是對于建立與開展整個市場經濟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方面的

立法建制既是在歷史的根底上進行的,而又都是根據資本主義經濟開展要求在創(chuàng)新之中推進

其開展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如果對于財產所有權、債權與財產繼承權的維護與保障缺乏

科學、系統且力度更強的法律制度,那么,資本市場乃至整個市場經濟便無法建立起來。因

而,在近代社會,資產階級國家在產權法制方面的創(chuàng)新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它在開展這類法

制方面的歷史成就也是十分顯著的。1.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其在立憲開展中對財產所有權

所顯示出來的根本性保障?!八袡嗟牧棻WC把經濟財富與政治權力分開來。〞[11]立憲中

最突出的一個舉動是把對財產所有權利的保障以專門法案的方式確立下來,即在憲法中確立

“權利法案〞的重要地位。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的?人權宣言?是中世紀時代的“憲章〞所

不可相比的,它既強調了人權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而又同時強調了“財產權是不可侵犯的神

圣的權利。〞[12]并嚴正指出:“任何社會,如果在其中不能使權利獲得保障或者不能確立權

利分立,即無憲法可言〞[13]可見,“權利法案〞在憲法中的地位之重要。1791年的法國憲

法既強調了對私有財產的保障,而又同時強調了必須處理好國家權益與私人權益之間的關系。

此后,法國憲法雖然歷經屢次修訂,直至2000年9月所進行的最新修訂,但是對這一精神不

僅始終表達完整,而且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開展它都一直表現出使其不斷得到加強的開展趨

勢。2.法國的?民法典?與?商法典?在立法內容確定中系統表達了憲法中的“權利法案〞

精神。1804年在拿破侖的支持下公布了法國?民法典?,它在資產階級立法中具有劃時代的

意義。也“正是因為有了?民法典?,才樹立了法國法作為大陸法系重要代表的地位。〞[14]

?民法典?的立法依據是?人權宣言?及1791年的憲法,它既從理論上也從實際的方面對財

產權、債權與財產繼承權作出了具體而切實的規(guī)定。具體講:〔1〕明確了財產所有權的概念,

并對財產進行了分類;〔2〕明確了私有財產與國家財產的界限;〔3〕對財產所有權的變更、

取得與處理方式作出詳細規(guī)定;〔4〕確定了債權種類與債同契約的關系,以及明確了對債權

的保障;〔5〕明確了家庭、婚姻與財產繼承權等等??梢?,?民法典?與?人權宣言?中的精

神及憲法中的規(guī)定完全保持一致,并充分表達了切實對憲法中關于維護財產權利精神的貫徹

執(zhí)行。在立法內容上,?民法典?充分顯示了它的開創(chuàng)性,同時在產權理論與實務處理方面也

表達了它的創(chuàng)新與開展,故法國?民法典?的產生其意義極為深遠。正如拿破侖所講:“我的

榮耀不在于打勝了四十幾個戰(zhàn)役,滑鐵盧會摧毀那么多的勝利??。但不會被任何東西摧毀

的會永遠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15]也正如美國學者艾倫·沃森所指出的:“在整個大陸

法系的歷史中,民法典誕生的深遠意義是無與倫比的?!卜▏趁穹ǖ涞膯柺?,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

紀元,整個大陸法系都因而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確實,在典型的近代形式的民法典面前,先

前的法律蕩然無存,就連輔助性的作用也談不上了。〞[16]尤其是在這部?民法典?中所確

立起來的以財產、契約與侵權行為作為三大支柱的民事法律規(guī)定,以及這三大支柱中所表達

出來的立法內容對產權、債權與繼承權的充分維護,對于促進法國市場經濟的開展起著決定

性的作用。盡管近二百年來由于對它的不斷修訂使它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民法典了,然而,

它最初所確立下來的維護財產權的法律制度其宗旨卻不僅永遠未變,而且在其開展中已成為

促進現代市場經濟開展的一部現代民法典。[!--empirenews.]1808年頒行的?法國商

法典?又開創(chuàng)了民法與商法分立的嶄新格局,?商法典?的公布又解決了在保障所有者權益方

面與?民法典?相對應的一個重大問題,即如何從公司設立、管理、清理,以及從會計、審

計等方面具體解決維護財產權、債權與財產繼承權的問題。商人會計或商業(yè)會計是?商法典?

中的重要篇章,它具體涉及到會計制度中的各個主要方面,從而在這個重要法律文件中確立

了會計制度的重要地位,表達了“法典式會計制度〞的特色,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通過后來

的屢次修訂,?商法典?得到了不斷的開展,并適應了近代、現代市場經濟的開展變化要求。

尤其是到現代社會,法國已形成了以?商法典?為主體的商事法律系統,其中主要包括?商

事公司法?、?公司重整與公司清算法?和?工業(yè)產權法?等。以下著重簡介?商事公司法?。

?商事公司法?于1966公布,它適應了對法國現代各類公司管理的要求,其后它又通過屢次

修訂進一步使會計、審計方面的標準具體化及系統化,并進一步使?商法典?中有關會計、

審計方面的法規(guī)具有切實性與可操作性,其中會計標準內容的具體程度已涉及到財務報表的

格式及其報表合并、計價方法變更之合法程序、固定資產折舊與各種準上一頁

[1][2][3][4][5][6][7][8][9][10][11]下一頁備金的提取、各種損失的彌補,以及處理會計、審計事項的法定性原那么等等。同時,這一商

事立法還充分考慮到與歐共體成員國乃至其他國家的會計協調問題,其標準不僅把會計方面

的規(guī)定理論化、具體化,而且將其內容進一步到達系統化,從而更進一步突出了“法典式會

計制度〞的特色,并使這種特色的保持及開展與會計區(qū)域化、國際化的要求統一起來。此外,

應當說明,法國近代至現代所制定的?破產法?也始終與以上法律相照應、相配合,并在對

公司的審計方面把會計、審計乃至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統一起來。另外,配合?法國注冊會計

師法?與?法國注冊審計師法?的頒行,在法國也形成了具有大陸法系特色的法典式審計法

律制度體系??傊?,法國首創(chuàng)成文法典中的民法與商法分立模式,在保障財產所有者權益方

面,民法與商法協同發(fā)揮對市場經濟的管制作用,分別貫徹執(zhí)行了憲法中“權利法案〞的精

神。尤其是法國的?商法典?與?商事公司法?又系統地集中了會計標準方面的內容,形成

了大陸法系所固有的“法典式會計制度〞的特色,在具體保障與維護財產所有者權益方面起

到鞏固屏障的作用,這是法國會計法律制度建設的主要奉獻之一。3.法國的稅法與稅制建設

對會計法律制度體系建立與開展的重要影響。1959年和1968年法國通過兩次稅制改革,在

所得稅方面完成了由分類稅制向綜合稅制的轉變,從而適應了現代市場經濟的開展要求。同

時,法國還堅持按“財務關系年〞進行核算,并采用了賬目公開制度。按照法國現行稅法的

規(guī)定,為納稅而申報的收益必須與“財務關系年〞中的賬面會計記錄和反映在會計報表上的

收益相一致。各個公司所發(fā)生的費用也只有在賬面上有正確反映時,方準許按規(guī)定相應在收

入中扣除。這樣,法國的現代會計制度改革便必須正確而充分地表達會計收益與納稅收益相

一致的原那么,并必須相應解決財務報表編制、調整、合并與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這既是法

國稅法與稅制改革一直影響到法國現代會計制度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法國之所以能

夠科學地處理國家所有者權益與所有者權益的重要原因。[!--empirenews.]4.法國在

現代市場經濟開展中所頒行的“統一會計方案〞在它的整個會計法律制度體系中發(fā)揮著根底

性作用。1945年法國經濟與財政部組建成立了會計標準化委員會,1957年更名為“國家會計

審議委員會〞。這個組織由法律、經濟和會計職業(yè)團體方面的代表組成,為官方正式機構。該

委員會的任務不僅在于主持與修訂“統一會計方案〞〔PlanComptableGeneral,又譯為會計

總方案或總會計方案〕,而且還在于根據“統一會計方案〞制定“行業(yè)會計方案〞。1947年9

月經批準正式公布了“統一會計方案〞,當時僅適用于公營企業(yè)。1957年對其進行了修訂與

調整,使其既適用公營企業(yè),而又適用于私營企業(yè),由此提高了它在執(zhí)行中的權威性。這種“統一會計方案〞的創(chuàng)立不僅有效地配

合了?商法典?與?商事公司法?中會計制度的執(zhí)行,并使其成為法國“法典式會計制度〞

中的一個組成局部,而且通過對它的修訂又不斷地適應了與歐共體成員國進行會計協調的要

求。如1979至1982年所進行的修訂,主要是為了解決貫徹歐共體的指令,尤其是其中第4

號指令,通過這次修訂在“統一會計方案〞中表達了以“真實與公允〞作為編制財務報表的

根本標準。1985年在修訂中所作出的規(guī)定,那么是為了貫徹歐共體第7號指令中有關合并會計

報表的要求。最后,值得關注的是法國從1996年起又進一步著手對會計制度的改革,并于

1998年在對“國家會計審議委員會〞改組的根底上,形成了新的組織機構“會計管理委員會〞。

這個新機構的工作進程明顯加快,于1998年便完成了對原“統一會計方案〞的全面修訂工作,

最終交由經濟與財政部批準,從2000年1月1日起在全國執(zhí)行新的“統一會計方案〞,從而

把法國對公司會計制度改革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捕车聡臅嫹芍贫润w系從1806

年神圣羅馬帝國解體,到1817年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是德國逐步走向統一的時期。其中統一

的帝國議會產生,為德國近代統一的會計法律制度體系的建立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使德國成為

大陸法系中的主要代表之一。二戰(zhàn)結束后,根據協議按美、英、法占領的西區(qū)建立了德意志

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西德繼承與開展了大陸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在總體上依舊顯示出

大陸法系的特色,故本文論及現代德國會計法律制度建設局部其研究內容僅限于西德。1.德

國憲法中所表達的“權利法案〞的精神。在德國由分散逐步走向統一的六十多年間,先后頒

布了三個根本憲法,即1849年的法蘭克福憲法、1850年的普魯士憲法及1867年的北德意志

聯邦憲法,它們?yōu)榻y一之后所制定的帝國憲法奠定了根底。從表達“權利法案〞精神方面講,

它作為近代憲法的主體源流自然也在德國上述憲法內容中處于突出地位。如法蘭克福憲法在

其主要章節(jié)必特別強調“財產權不可侵犯〞[17],并同時強調保障財產的合法繼承權。1919

年所公布的?德意志共和國憲法?〔史稱魏瑪憲法〕克服了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的歷

史局限性,既進一步突出了維護公民經濟權益及財產所有權受到憲法保護的內容,而又同時

強調憲法保障國家權益及其公共的利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憲法還強調了對勞工權益

的保障,從而確立了近代憲法的全面權益觀念。加之憲法中強調契約自由的原那么,債權依據

合法的契約加以保障,以及保護財產的繼承權,從而表達了對產權、債權、財產繼承權保障

的一致性。正因如此,法制史研究者認為:“魏瑪憲法的誕生標志著現代憲法史的開端。〞[18]

從1949年5月開始西德執(zhí)行的是?波恩根本法?,并且從1949年至1990年通過對此法所進

行的三十屢次修訂,不斷適應了政治與經濟環(huán)境變化的要求。[!--empirenews.]2.德

國的?民法典?與?商法典?在立法內容確定中亦系統表達了憲法中“權利法案〞的精神。

法國的?民法典?對德國制定?民法典?產生了直接影響,它的制定曾經仔細參考了法國?民

法典?的內容,故其立法的目標及其根本格局具有一致性,都是表達大陸法系特征的具有重

要影響的法律文獻。由于社會經濟的開展,立法環(huán)境的變化,因而,德國?民法典?在制定

中較之法國?民法典?又顯示出它的開展方面。從產權方面講它依然集中表達了對憲法的“權

利法案〞的切實貫徹執(zhí)行,依據財產權、債權與財產繼承權相互關聯的客觀實在,在德國?民

法典?中充分表達了以下規(guī)定:〔1〕首次在法典中明確了法人〔JuristischePerson〕的概

念及其法人制度,同時相關聯地涉及到對物的財產形態(tài)的概念作出規(guī)定,最終明確法律所確

認的物權,這種物權確實認不僅包括動產、不動產,還相應包括了對不動產附加物確實認與

計量問題。〔2〕在上述根底上對財產占有權作出進一步的規(guī)定,明確法律所確認的物權是以

人為主體所行使的物權,當事人對物權的合法占有便受到法律的保障。同時,?民法典?還明

下頁論兩大法系的會計法律制度

確了占有權與支配權的一致性,并指出它具有不可侵犯性。〔3〕德國?民法典?分別從債權

人與債務人的角度對債權作出規(guī)定。一方面“債權人根據債務關系,有向債務人請求給付的

權利。〞另一方面“債務人須依老實與信用,并依照交易慣例,履行給付。〞[19]從本質上講

德國?民法典?系從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出發(fā)來確定法律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的?!?〕

在債權與債務關系處理方面,?民法典?相應明確了契約法的內容,凡依法設定債務關系或變

更這種關系,其唯一法定性依據為契約,債權人是依據契約的成立而取得債權人的地位,法

律保障這種契約的履行。〔5〕德國?民法典?第五編為繼承法,對財產繼承人的法律地位、

繼承順序、繼承人對遺產債務的責任,以及遺囑的法定性內容都有上一頁

[1][2][3][4][5][6][7][8][9][10][11]下一頁系統規(guī)定,強調法律對財產繼承權的保障。上述可見,德國?民法典?忠實地依據憲法精神,

在立法中充分表達了對財產權、債權與財產繼承權依法保障的一致性,它較之法國?民法典?

又站在一個更新的高度開展了民事立法,其影響也具有世界性意義。如二十世紀上半期瑞士、

奧地利、土耳其、蘇俄、中國,以及泰國所公布的民法典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截

止1998年德國?民法典?先后共計修訂14次,修訂之后的德國?民法典?依然圍繞憲法中

的“權利法案〞精神,使其在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開展要求方面一直向前推進。法國的?商法

典?也對德國?商法典?的制定產生了重要影響,而德國在制定中又處理好了繼承與開展的

關系,從而又把大陸法系的?商法典?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德國于1861年公布了?普

通德意志商法?,俗稱舊商法典,而把1897年所公布的?德國商法典?稱之為新商法典,本

文所研究的是1897年公布,而從1900年1月執(zhí)行的新商法典。德國?商法典?作為德國?民

法典?一般性原那么所制定的特殊法律,更為具體的從公司的方面及更多、更為詳盡地從會計

標準方面明確了表達對財產所有者的經濟權益維護與保障的條款,從而最終也在德國形成了

以憲法為根本,以民商法典為支柱的會計法律制度體系。[!--empirenews.]“德國?商

法典?以商人主義觀念為根底,采取‘商人法主義’,即依據商主體資格確定商事關系范圍。〞

[20]1900年執(zhí)行的德國?商法典?共四編,計905條,有關會計事項的規(guī)定主要列示在第一

編之中。1985年為與歐共體的公司法相協調,對會計局部〔及相關審計局部〕又進行了一次

重大調整,調整中確定第三編為“商業(yè)賬簿〞,前所未有地對公司會計作出了詳細、具體而又

十分系統的規(guī)定,其篇幅在整個商法典中到達了三分之一,充分確定了會計法規(guī)在?商法典?

中的重要地位。其具體內容可簡要概括如下:〔1〕明確了簿記的原那么與記載責任,以及在賬

務處理方面的原那么性要求;〔2〕關于正確編制公司財產目錄的規(guī)定;〔3〕關于會計期間與統

一貨幣量度的規(guī)定;〔4〕關于按會計期間進行決算中的會計報表編制的系統規(guī)定;〔5〕關于

資產計價與費用攤銷的規(guī)定;〔6〕關于會計確認、計量與記錄,以及會計信息質量的規(guī)定;

〔7〕關于會計文件保存方面的規(guī)定等等。其會計方面規(guī)定的詳盡程度,既包括了現代會計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