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病害防治_第1頁
馬鈴薯病害防治_第2頁
馬鈴薯病害防治_第3頁
馬鈴薯病害防治_第4頁
馬鈴薯病害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鈴薯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PotatoSprayProgramofMajorPest&Disease

馬鈴薯主要病害馬鈴薯晚疫病馬鈴薯早疫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馬鈴薯干腐病馬鈴薯炭疽病馬鈴薯〔疫霉菌〕爛窖馬鈴薯枯萎病

馬鈴薯瘡痂病馬鈴薯黑脛病馬鈴薯軟腐病馬鈴薯粉痂病馬鈴薯環(huán)腐病馬鈴薯病害綜合防治方法

無病種薯:建立無病種薯基地,生產無病種薯嚴格選擇種薯,剔除有病蟲的薯塊馬鈴薯病害綜合防治方法播種前:適樂時包衣:100-200毫升包衣100公斤種薯苗期:定期噴施金雷600倍液。間隔期大概15天開花期:初期噴施一次阿米西達1500倍液。中后期:交替噴施瑞凡2000倍液和世高1500倍液。收獲前:立收谷催熟。200-250毫升每畝,收獲前10-15天。馬鈴薯晚疫病

〔PotatoLateBlight)

病癥主要侵害葉、莖和薯塊。葉片染病先在葉尖或葉緣生水浸狀綠褐色斑點,病斑周圍具淺綠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呈褐色,并產生一圈白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稱致病疫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葉背最為明顯;枯燥時病斑變褐枯槁,質脆易裂,不見白霉,且擴展速度減慢。莖部或葉柄染病現(xiàn)褐色條斑。發(fā)病嚴重的葉片萎垂、卷縮,終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發(fā)出腐敗氣味。塊莖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塊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擴大或爛掉。馬鈴薯晚疫病

〔PotatoLateBlight)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薯塊中越冬。播種帶苗薯塊,導致不發(fā)芽或發(fā)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為中心病株,病部產生孢子囊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形成發(fā)病中心,致該病由點到面,迅速蔓延擴大。病菌喜日暖夜涼高濕條件,、相對濕度95%以上、18—22℃條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涼(10一13℃,保持1-2小時)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發(fā)產生游動孢子,溫暖(24—25℃,持續(xù)5—8小時)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產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氣潮濕或溫暖多霧條件下發(fā)病重。馬鈴薯晚疫病

〔PotatoLateBlight)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選用無病種薯;減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塊、春化等過程中,每次都要嚴格剔除病薯,有條件的要建立無病留種地,進行無病留種。(3)加強栽培管理,適期早播,選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塊栽植,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4)發(fā)病前,可噴施75%達科寧保護,隔10-14天1次,連續(xù)防治2次。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68%金雷500-700倍液,視病情,隔7—10天1次。最新藥劑瑞凡-全球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最正確藥劑。馬鈴薯早疫病

〔PotatoEarlyBlight)病癥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也可侵染塊莖。塊莖染病產生暗褐色稍凹陷圓形或近圓形病斑(Alternariasolani稱茄鏈格孢),邊緣清楚,皮下呈淺褐色海綿狀干腐。該病近年呈上升趨勢,其為害有的地區(qū)不亞于晚疫病。馬鈴薯早疫病

〔PotatoEarlyBlight)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以分生孢子或菌絲在病殘體或帶病薯塊上越冬,翌年種薯發(fā)芽病菌即開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屢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擴大。分生孢子萌發(fā)適溫26—28℃,當葉上有結露或水滴,溫度適宜,分生孢子經(jīng)35—45分鐘即萌發(fā),從葉面氣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潛育期2—3天。瘠薄地塊及肥力缺乏田發(fā)病重。馬鈴薯早疫病

〔PotatoEarlyBlight)防治方法:(1)選用耐病品種。(2)選擇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發(fā)病前,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隔7一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次。發(fā)病初期,可噴施10%世高1000-1500倍液,或25%阿米西達1500倍液,交替使用,兼治晚疫病。

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

(PotatoRhizoctoniaRot)病癥主要為害幼芽、莖基部及塊莖。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爛形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植株下部葉子發(fā)黃,莖基形成褐色凹陷斑,大小1一6cm。病斑上或莖基部常覆有紫色菌絲層〔Rhizoctoniasolani稱立枯絲核菌〕有時莖基部及塊莖生出大小不等(1—5mm)形狀各異的塊狀或片狀、散生或聚生的小菌核;輕病株病癥不明顯,重病株可形成立枯或頂部萎蔫或葉片卷曲。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

(PotatoRhizoctoniaRot)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以病薯上的或留在土壤書的菌核越冬。帶病種薯是翌年初侵染源,也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該病發(fā)生與春寒及潮濕條件有關,播種早或播后土溫較低發(fā)病重。該菌除侵染馬鈴薯外,還可侵染豌豆。

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

(PotatoRhizoctoniaRot)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建立無病留種田,采用無病薯播種。(3)發(fā)病重的地區(qū),尤其是高海拔冷涼山區(qū),要特別注意適期播種,防止早播。(4)播種前,用2.5%適樂時種衣劑100-200毫升/100公斤種薯,進行包衣處理,兼治苗期干腐病、炭疽病。

馬鈴薯干腐病

(PotatoDryRot)

病癥侵染塊莖。發(fā)病初期僅局部變褐稍凹陷,擴大后病部出現(xiàn)很多皺榴,呈同心輪紋狀,其上有時長出灰白色的絨狀顆粒,即病菌(Fusariumsolani稱茄病鐮孢)子實體。剖開病薯可見空心,空腔內長滿菌絲,薯內那么變?yōu)樯詈稚蚧液稚?,終致整個塊莖僵縮或干腐,不堪食用。

馬鈴薯干腐病

(PotatoDryRot)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組織或土壤中越冬。多系弱寄生菌,從傷口或芽眼侵入。病菌在5—30℃條件下均能生長。貯藏條件差,通風不良利于發(fā)病。

馬鈴薯干腐病

(PotatoDryRot)

防治方法(1)生長后期注意排水,收獲時防止傷口,收獲后用特克多(Tecto500SC)400-600倍液浸種薯,充分晾干再入窖,嚴防碰傷。(2)窖內保持通風枯燥,窖溫控制在1—4℃,發(fā)現(xiàn)病爛薯及時汰除。(3)播種前,用2.5%適樂時種衣劑100-200毫升/100公斤種薯,進行包衣處理。馬鈴薯炭疽病

(PotatoBlackDot)

病癥馬鈴薯染病后早期葉色變淡,頂端葉片稍反卷,后全株萎蔫變褐枯死。地下根部染病從地面至薯塊的皮層組織腐朽,易剝落,側根局部變褐,須很壞死,病株易拔出。莖部染病生許多灰色小粒點,莖基部空腔內長很多黑色粒狀(Colletotrichumcoccodes稱球炭疽菌)。馬鈴薯炭疽病

(PotatoBlackDot)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主要以菌絲體在種子里或病殘體上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飛濺傳播蔓延。孢子萌發(fā)產出芽管,經(jīng)傷口或直接侵入。生長后期,病斑上產生的粉紅色粘稠物內含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雨水濺射傳到健薯上,進行再侵染。高溫、高濕發(fā)病重。

馬鈴薯炭疽病

(PotatoBlackDot)防治方法

(1)播種前,用2.5%適樂時種衣劑100-200毫升/100公斤種薯,進行包衣處理。可防治苗期立枯絲核病,干腐病及炭疽病等多種病害.(2)在生長期,發(fā)病初可進行葉面噴灑10%世高1000倍液;間隔10-15天,可噴施25%阿米西達1500倍液,交替使用。

馬鈴薯〔疫霉菌〕爛窖癥狀薯塊外表現(xiàn)一片片略凹的暗色或紫色病斑,深入薯塊1cm以內,一般不易見到白霉,但窖內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霉,即〔Phytophthorainfestans稱致病疫霉〕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造成爛窖。馬鈴薯枯萎病

(PotatoFusariumWilt)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在帶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田間濕度大、土溫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發(fā)病。防治方法(1)與禾本科作物或綠肥等進行4年輪作。(2)選擇健薯留種,施用腐熟有機肥,加強水肥管理,可減輕發(fā)病。

(3)適樂時包衣

防治對象嚴重程度

防治方案早期中期

后期晚疫病早疫病蚜蟲POTATOES

馬鈴薯適樂時達科寧金雷,瑞凡世高,阿米西達干腐病,立枯病0-23-45-67981011-1213-18立收谷

功夫阿克泰儲藏病害種子收獲阿米西達儲藏病害特克多催枯

茶黃螨害極滅馬鈴薯病蟲害防治方案〔供農戶或農場試用〕

生育期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主要蟲害防治方法播種立枯病適樂時100毫升/100公斤種薯苗期(早期)晚疫病達科寧300-500倍液噴霧蠐螬辛硫磷,或敵百蟲1000倍液苗期(中期)晚疫病達科寧300-500倍液,金雷多米爾400-600倍液,交替噴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