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興高級中學2023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教學調研高二年級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中國鄉(xiāng)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從1840年到1949年,在這100多年里,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文化掠奪從未間斷,內憂外患、山河破碎,使得鄉(xiāng)村文化遭受了無數次的劫難,千百年來積聚起來的有形文化財富損失之慘重實屬罕見。打倒“孔家店”,立“西學”之新、破“中學”之舊,引發(fā)了全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漠視、厭倦乃至反對,也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鄉(xiāng)村文化的嚴重貶值。20世紀30年代,一批愛國知識分子也曾發(fā)起過“鄉(xiāng)村建設運動”,提出并實驗了“鄉(xiāng)農學?!薄安┦肯锣l(xiāng)”“文藝教育治愚”等諸多方案,但終因沒有一個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的政府,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鄉(xiāng)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華民族苦難史的生動寫照。而同樣在這100年里,與中國農村文化衰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基本完成城市化進程,較早地開啟了鄉(xiāng)村文化的振興之路。發(fā)達國家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環(huán)境改造、空間規(guī)劃,特別是鄉(xiāng)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輻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為迅速積累工業(yè)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資本,確立了以城市為中心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致城鄉(xiāng)文化差距成為客觀存在的事實并不斷拉大。但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出了中國特色的鄉(xiāng)村文化發(fā)展之路。歷史證明,推動鄉(xiāng)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興,是對近代以來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實踐、再創(chuàng)造,是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重大歷史責任,是中國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摘編自王磊《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國學思考》,有刪改)材料二鄉(xiāng)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亟須推行“鄉(xiāng)村記憶工程”。各個地區(qū)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礎上,選擇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具備傳統(tǒng)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鎮(zhèn)進行整體的保留、保護和維修利用,結合生產生活用具、遺物、遺跡的展示,形成集鄉(xiāng)土建筑和鄉(xiāng)村民俗為一體的“鄉(xiāng)村博物館”,集中展示當地的村史、村情,增強當地村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古村落是農村傳統(tǒng)文化的“活化石”,保護古村落,要處理好保護與旅游開發(fā)的關系,盡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歷史風貌和特色,傳承好文化根脈。古村落、文化名鎮(zhèn)的開發(fā)要杜絕“千篇一律”的開發(fā)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彰顯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以保護文化和生態(tài)的前提下,適度控制開發(fā)規(guī)模,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特色小鎮(zhèn)的建筑規(guī)劃和城鎮(zhèn)建設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體現出地方風情、風俗和當地的歷史文化。同時,非遺保護要利用好數字化技術,分門別類,將列入國家、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資料逐一進行數字化采錄、存儲,以便長期保存。通過調查、采訪,將各類非遺項目以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的形式記錄下來。(摘編自李長庚《加強鄉(xiāng)村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材料三鄉(xiāng)賢是鄉(xiāng)村社會教化的啟蒙者,是鄉(xiāng)村內外事務的溝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領者。在傳統(tǒng)社會,皇權止于縣,鄉(xiāng)賢則以其特有的社會文化權威主導和推動著鄉(xiāng)村社會的治理和發(fā)展。在現代社會,新鄉(xiāng)賢既包括傳統(tǒng)村落精英、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者和退休還鄉(xiāng)者等“本土化”社會群體,也涵蓋非政府組織志愿者、專家學者、村官等“非本土化”社會群體。要破解傳統(tǒng)村落保護“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須發(fā)揮好這些新鄉(xiāng)賢的作用。村落空間布局與形態(tài)是傳統(tǒng)村落的“筋骨肉”。保護傳統(tǒng)村落要對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布局與形態(tài)進行“修復”和“再造”。這一方面需要新鄉(xiāng)賢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啟蒙和引導民眾,讓他們拓寬視野、轉變觀念,對傳統(tǒng)村落的自然資源、歷史遺存、文化傳統(tǒng)等進行普查、整理,認識到傳統(tǒng)村落是迥異于城市聚落形態(tài)的,具有寶貴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人居形態(tài),重新樹立對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新鄉(xiāng)賢指導村落民眾修復傳統(tǒng)村落中的山水、田園、道路、建筑等基本格局,保護村落中的文物古跡、歷史遺存、特色民居等傳統(tǒng)建筑,恢復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空間,修復傳統(tǒng)村落的格局與形態(tài),而非自鄙自毀,大拆亂建,盲目過度開發(fā)。村落文化是傳統(tǒng)村落的“精氣神”,只有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的“燎原”作用,示范和帶動村落民眾依托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改善和優(yōu)化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生態(tài),恢復傳統(tǒng)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復蘇傳統(tǒng)村落的節(jié)日習俗、民間信仰、手工技藝等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記憶,才能激發(fā)傳統(tǒng)村落的生機和活力,彰顯傳統(tǒng)村落的特色和魅力。村落共同體是基于“鄉(xiāng)、土、人”三者關系而結成的利益共同體。重塑傳統(tǒng)村落共同體,需要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獨特的“聚合”功能,推動村落民眾把村落傳統(tǒng)禮治秩序與現代村民自治有機結合,提升傳統(tǒng)村落的治理能力與水平,讓村落民眾在村落發(fā)展和村落事務管理中掌握主動權、增強話語權、贏得發(fā)展權,在與國家政策、市場力量以及現代城市的“互動”中增強對傳統(tǒng)村落的認同感和歸宿感,從而“聚合”為新的村落共同體。(摘編自王院成《傳統(tǒng)村落保護呼喚新鄉(xiāng)賢》,有刪改)1.下列對“我國鄉(xiāng)村文化衰落”的原因理解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A.近代西方列強接連不斷地對我國進行的經濟和文化掠奪,使我國鄉(xiāng)村文化遭受了無數次的劫難,千百年來積聚起來的有形文化財富損失慘重。B.打倒“孔家店”等文化運動引發(fā)了全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漠視、厭倦乃至反對,這也直接或間接地造成鄉(xiāng)村文化嚴重貶值。C.解放初期,我國為了迅速積累工業(yè)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資本,確立了以城市為中心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致鄉(xiāng)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差距越來越大。D.近100年來,西方發(fā)達國家基本完成城市化進程,較早地開啟了鄉(xiāng)村文化的振興之路,鄉(xiāng)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輻射。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推動鄉(xiāng)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興,是中國人民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也是中國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B.古村落、文化名鎮(zhèn)的建設,要以保護文化和生態(tài)為前提,適度控制開發(fā)規(guī)模,既要體現地方風情、風俗和當地的歷史文化,又要融入現代文化氣息。C.傳統(tǒng)村落保護呼喚新鄉(xiāng)賢,在新鄉(xiāng)賢的引領下,我們就能有效地安頓好過去,從容地贏得未來。D.保護和修復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布局與形態(tài),不需要拆建和開發(fā),但要著眼于傳統(tǒng)村落文化,確保傳統(tǒng)村落既有“筋骨肉”,又有“精氣神?!?.下列材料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湖南省永州市積極開展傳統(tǒng)村落保護專項工作。B.陜西省榆林市動員新鄉(xiāng)賢回鄉(xiāng)捐資辦廠。C.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號召村民們收集老物件。D.山西省晉中市發(fā)動群眾發(fā)掘梳理遺留下來的老傳統(tǒng)。4.簡要分析材料三的論證結構特點。5.請結合材料,就如何推動鄉(xiāng)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興提出建議?!敬鸢浮?.D2.A3.B4.材料三采用先總后分的論證結構。首先提出“要破解傳統(tǒng)村落保護‘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須發(fā)揮好新鄉(xiāng)賢的作用”的觀點。然后從三方面論述新鄉(xiāng)賢保護傳統(tǒng)村落的作用:啟蒙、引導和指導作用,“燎原”作用,“聚合”作用。5.①國家層面:要把振興鄉(xiāng)村文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中國特色的鄉(xiāng)村文化發(fā)展之路。②各地政府層面:做好鄉(xiāng)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大力推行“鄉(xiāng)村記憶工程”;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的作用,保護好傳統(tǒng)村落。③社會個人層面:每個公民要以振興鄉(xiāng)村文化為己任,積極參與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工作,反哺鄉(xiāng)村,助力振興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答非所問,題干問的是“我國鄉(xiāng)村文化衰落的原因”,選項說是西方發(fā)達國家較早開啟鄉(xiāng)村文化的振興之路及取得的成果。互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又要融入現代文化氣息”錯,文中“要注意有文化特色”是指傳統(tǒng)文化特色,不是“融現代文化氣息”;C.“就能”說法過于絕對;由原文“只有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的‘燎原’作用,示范和帶動村落民眾依托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改善和優(yōu)化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生態(tài),恢復傳統(tǒng)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復蘇傳統(tǒng)村落的節(jié)日習俗、民間信仰、手工技藝等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記憶,才能激發(fā)傳統(tǒng)村落的生機和活力,彰顯傳統(tǒng)村落的特色和魅力”可知,新鄉(xiāng)賢的引領只是我們能有效地安頓好過去,從容地贏得未來的關鍵條件,但不能說有了新鄉(xiāng)賢的引領,我們就能有效地安頓好過去,從容地贏得未來。D.原文“修復傳統(tǒng)村落的格局與形態(tài),而非自鄙自毀,大拆亂建,盲目過度開發(fā)”并非“不需要拆建和開發(fā)”。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B.強調的是新鄉(xiāng)賢文化建設的問題,而非“推行鄉(xiāng)村記憶工程”,故選項不能證明材料二的觀點。故選B。【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梳理材料三的內容,由材料的出處《傳統(tǒng)村落保護呼喚新鄉(xiāng)賢》可知,材料三應該是闡述新鄉(xiāng)賢對于傳統(tǒng)村落保護的意義。材料三共四段文字,第一段“鄉(xiāng)賢是鄉(xiāng)村社會教化的啟蒙者,是鄉(xiāng)村內外事務的溝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領者”“要破解傳統(tǒng)村落保護‘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須發(fā)揮好這些新鄉(xiāng)賢的作用”,先說鄉(xiāng)賢的意義,再提出“‘要破解傳統(tǒng)村落保護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須發(fā)揮好這些新鄉(xiāng)賢的作用”這一觀點。第二段“保護傳統(tǒng)村落要對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布局與形態(tài)進行‘修復’和‘再造’。這一方面需要新鄉(xiāng)賢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啟蒙和引導民眾”;第三段“村落文化是傳統(tǒng)村落的‘精氣神’,只有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的‘燎原’作用,示范和帶動村落民眾依托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第四段“村落共同體是基于‘鄉(xiāng)、土、人’三者關系而結成的利益共同體。重塑傳統(tǒng)村落共同體,需要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獨特的‘聚合’功能”,這是從三方面論述新鄉(xiāng)賢保護傳統(tǒng)村落的作用。綜上可知,材料三采用的是總分結構?!?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由材料一“但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出了中國特色的鄉(xiāng)村文化發(fā)展之路”可知,國家(政府)要把振興鄉(xiāng)村文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中國特色的鄉(xiāng)村文化發(fā)展之路。由材料二“鄉(xiāng)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亟須推行‘鄉(xiāng)村記憶工程’。各個地區(qū)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礎上,選擇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具備傳統(tǒng)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鎮(zhèn)進行整體的保留、保護和維修利用,結合生產生活用具、遺物、遺跡的展示,形成集鄉(xiāng)土建筑和鄉(xiāng)村民俗為一體的‘鄉(xiāng)村博物館’,集中展示當地的村史、村情,增強當地村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可知,應做好鄉(xiāng)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大力推行“鄉(xiāng)村記憶工程”。由材料三“。保護傳統(tǒng)村落要對傳統(tǒng)村落的空間布局與形態(tài)進行‘修復’和‘再造’。這一方面需要新鄉(xiāng)賢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啟蒙和引導民眾”可知,應發(fā)揮新鄉(xiāng)賢的作用,保護好傳統(tǒng)村落。由材料三“讓村落民眾在村落發(fā)展和村落事務管理中掌握主動權、增強話語權、贏得發(fā)展權,在與國家政策、市場力量以及現代城市的‘互動’中增強對傳統(tǒng)村落的認同感和歸宿感,從而‘聚合’為新的村落共同體”可知,應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以反哺和助力振興鄉(xiāng)村文化,每個公民要以振興鄉(xiāng)村文化為己任,積極參與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工作。(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段一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沉勇而友愛的楊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只有一樣沉勇而友愛的張靜淑君還在醫(yī)院里呻吟。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我已經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于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節(jié)選自魯迅《記念劉和珍君》)文段二在一種特殊優(yōu)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在中國的東洋廠飛躍地龐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美國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書上說過,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這樣聯(lián)想,東洋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役,豬玀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踐——血肉造成的“機器”終究和鋼鐵造成的不一樣,包身契上寫明的三年期限,能夠做滿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地瘦,身體像弓一樣地彎,面色像死人一樣地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逼著在做工。譬如講蘆柴棒吧,她的身體實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時候,廠門口的“抄身婆”(檢查女工身體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觸她的身體:“讓她扎一兩根油線繩吧!骷髏一樣,摸著她的骨頭會做噩夢!”但是帶工老板是不怕做噩夢的!有人覺得太難看了,對她的老板說:“譬如做好事吧,放了她!”“放她?行!還我二十塊錢,兩年間的伙食、房錢。”他隨便地說,回轉頭來對她一瞪:“不還錢,可別做夢!寧愿賠棺材,要她做到死!”蘆柴棒現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做平均,兩年來在她身上已經收入了二百三十塊了?。ü?jié)選自夏衍《包身工》)6.對文段一中加點的“以最壞的惡意”和“出于我的意外”理解最恰當的是()A.反動派及其走狗文人兇殘下劣的程度令人發(fā)指,出人意外。B.中國女性如此之臨危不懼真是出人意外。C.反動派及其走狗文人兇殘下劣和中國女性臨危不懼的精神均出人意外。D.作者是向來從壞處看“中國人”的,但對反動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兇殘下劣還沒有料到,中國女性的臨危不懼的精神也出人意料。7.下列兩篇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紀念劉和珍君》屬于寫人紀事為主的回憶性散文,《包身工》是報告文學,兩者同為非虛構文學。B.《包身工》一文圍繞包身工制度,選取看似散亂卻很典型的材料,用集中穿插的辦法安排思路,結構分明,主線清晰。C.魯迅探究這次事件對于將來的意義,概括為“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D.文段二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類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國主義的原始積累是建立在工人階級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詞語使得這種揭露更生動,更觸目驚心。8.理解語段中劃橫線句子的含義。(1)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2)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9.文段二體現了報告文學的哪些特點?請結合內容簡要說明?!敬鸢浮?.D7.B8.(1)“茍活者”會從這次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在殉難烈士的精神感召下,逐步覺醒,增長勇氣;真的猛士會更堅定地奮勇前進。(2)用反諷的手法形象的語言諷刺中外反動派劊子手恬不知恥的行徑。(省略號表示中外反動派的歷史與現實的罪惡罄竹難書,舉不勝舉。)9.①通過列舉翔實數據,并以蘆柴棒的真人真事為例,說明資本的瘋狂擴張和包身工遭受的深重剝削,體現了報告文學講究客觀真實的新聞性;②生動描述包身工的勞累、衰弱、帶病工作的狀態(tài),記敘帶工老板的冷酷言語,飽含作者的同情和控訴,體現了報告文學寫人記事講究文學性;③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東洋廠迅速擴張背后對包身工的殘酷壓榨,化用索洛的話直接表達憤怒,體現了報告文學針砭時弊的政論性。【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拔蚁騺硎遣粦勔宰顗牡膼阂鈦硗茰y中國人的”意思是作者向來是用最壞的惡意來看待“中國人”的,但“這回”指的是反動派及其文人走狗的兇殘下劣的行為以及中國女性的臨危不懼,“出于我的意外”是指作者沒有預料到,說明對反動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兇殘下劣還沒有料到,中國女性的臨危不懼的精神也出人意料。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集中穿插”錯誤。應該是分散穿插。故選B。【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語句含義的把握能力。(1)“茍活者”是指茍且存活的人。“淡紅的血色”指的是這次流血事件?!皶老】匆娢⒚5南M笔侵浮拔覀儭边@些茍且存活的人會從這次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在殉難烈士的精神感召下,逐步覺醒,增長勇氣?!罢娴拿褪俊敝傅氖钦嬲赂业母锩?。“將更奮然而前行”是指真正的革命者會更堅定地奮勇前進。(2)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外的殺人者殘忍殺害了愛國青年,但卻意識不到自己犯下了罪行”?!鞍浩痤^來”,運用了反諷的手法,形象寫出了他們的傲慢、無恥?!澳樕嫌醒邸?,形象寫出了他們的罪行之重、之深。省略號表示語意難盡,從而表示中外反動派的歷史與現實的罪惡罄竹難書,舉不勝舉。【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體特點的把握能力。由原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包身契上寫明的三年期限,能夠做滿的不到三分之二”可知,文中列舉了翔實的數據。由原文“譬如講蘆柴棒吧,她的身體實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時候,廠門口的‘抄身婆’(檢查女工身體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觸她的身體”可知,文章列舉蘆柴棒的真人真事為例。所以文本二通過列舉翔實數據,并以蘆柴棒的真人真事為例,說明資本的瘋狂擴張和包身工遭受的深重剝削,體現了報告文學講究客觀真實的新聞性。由原文“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地瘦,身體像弓一樣地彎,面色像死人一樣地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逼著在做工”可知,文本生動描述了包身工的勞累、衰弱、帶病工作的狀態(tài)。由原文“‘放她?行!還我二十塊錢,兩年間的伙食、房錢。’他隨便地說,回轉頭來對她一瞪:‘不還錢,可別做夢!寧愿賠棺材,要她做到死!’”可知,記敘了帶工老板的冷酷言語。所以文本二生動描述包身工的勞累、衰弱、帶病工作的狀態(tài),記敘帶工老板的冷酷言語,飽含作者的同情和控訴,體現了報告文學寫人記事講究文學性。由原文“在一種特殊優(yōu)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在中國的東洋廠飛躍地龐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東洋廠講,光緒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美國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書上說過,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這樣聯(lián)想,東洋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可知,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東洋廠迅速擴張背后對包身工的殘酷壓榨,化用索洛的話直接表達憤怒,體現了報告文學針砭時弊的政論性。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xiāng)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節(jié)選自賈誼《過秦論》)乙國之有奸,猶鳥獸之有鷙猛,昆蟲之有毒螯也。區(qū)處條別,使各安其處,則有之矣;鋤而盡去之,則無是道也。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辯、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類不能惡衣食以養(yǎng)人,皆役人以自養(yǎng)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貴與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職,則民靖矣。四者雖異,先王因俗設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學,戰(zhàn)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后出于郡縣,魏晉以來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舉。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墮名城、殺豪杰,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向之食于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不知其能槁項黃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秦之亂雖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處之,使不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縱百萬虎狼于山林而饑渴之,不知其將噬人,世以始皇為智,吾不信也。(節(jié)選自蘇軾《六國論》)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B.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C.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D.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六合,文中指天地四方,即天下,與《過秦論》中的“宇內”“四?!币馑枷嗤.七廟,古代以天子的宗廟來代指國家,與《短歌行》中以“杜康”代指酒用法相同。C.失職,文中是指失所、失去常業(yè)的意思,和現在多指不盡職守的“失職”含義不同。D.歸田畝,意思是回歸鄉(xiāng)間,“歸”與《論語》中“天下歸仁焉”的“歸”含義相同。12.下列對甲乙兩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賈誼認為秦國能憑借區(qū)區(qū)之地,發(fā)展到兵車萬乘、一統(tǒng)天下的盛勢,卻快速走向滅亡,是因為秦王不施仁政而導致形勢發(fā)生變化。B.蘇軾認為,因為百姓中優(yōu)秀杰出的人才都不愿意自食其力,而是靠役使他人來奉養(yǎng)自己,所以帝王要與他們共享富貴,社會才能安定。C.歷代國君都會根據習俗來制訂相應法律,統(tǒng)一人才選擇的途徑,但不同的時代選拔途徑不一樣,隋唐至北宋的選拔途徑是科舉考試。D.蘇軾強調雖然秦朝滅亡發(fā)生在秦二世,但秦始皇在其一統(tǒng)天下之后,堅持依靠法律而不任用人才,這才是加速秦王朝滅亡的原因。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xiāng)時之士也。(2)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14.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手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0.B11.D12.B13.(1)遷謫守邊的士兵無法與九國軍隊相匹敵;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策略(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2)那些努力耕作來奉養(yǎng)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沒有作為的人,雖然想反叛,但是沒有人做他們的領導,這是六國之所以能夠有一時的安定而不立即滅亡的原因。14.①甲文通過陳涉與山東之國力量的對比,秦滅實力雄厚的六國與秦被實力單薄的陳涉所滅的對比,強調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的重要性。②乙文通過六國久存與秦朝速亡的對比,闡述重視人才的重要性?!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雖然不完全是這樣,但就大多數而言是這樣的。六國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亞于秦始皇與秦二世,然而在那個時候,百姓并沒有一個人起來反叛。這是因為百姓中的優(yōu)異杰出之士,多數都被當作賓客奉養(yǎng)起來,沒有失去常業(yè)。“雖不盡然”的“盡”修飾“然”,“然”指代前文“先王”的做法,中間不能斷開,據此排除AC。“以客”做“養(yǎng)”的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據此排除D。故選B?!?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和理解一詞多義的能力。D.“歸”含義不相同。“歸田畝”中“歸”是回歸,句意:回歸鄉(xiāng)間?!疤煜職w仁焉”中“歸”是“贊許”。句意: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都不愿意自食其力”錯,根據原文“類不能惡衣食以養(yǎng)人”可知,意思是: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壞的吃壞的而去奉養(yǎng)別人的,原文表達的是“不能自己吃穿不好而去奉養(yǎng)他人”。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謫戍”,因有罪而被征調去守邊;“抗”,匹敵、相當、抗衡;“道”,方法、策略;“鄉(xiāng)時”,先前、以前。(2)“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判斷句;“椎魯”,愚鈍,愚蠢;“先”,先導,領導,表率;“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判斷句。【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方法的能力。由“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xiāng)時之士也”可知,從身份地位、軍隊的武器裝備、作戰(zhàn)謀略等角度將陳涉與九國進行對比。由“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可知,用秦滅實力雄厚的六國與秦被實力單薄的陳涉所滅的對比,用陳勝與山東六國進行對比,說明比陳勝強大的山東六國未能戰(zhàn)勝秦國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陳勝首倡的起義均在于他們不施行仁政。由“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故墮名城、殺豪杰,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秦之亂雖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處之,使不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可知,六國善待優(yōu)異杰出之士得以略微安定而不立即滅亡,秦始皇殺掉了豪杰,對于百姓中優(yōu)秀而又有特殊才干人,將他們遣散還鄉(xiāng),加速了秦國的滅亡,通過六國久存與秦朝速亡的對比,闡述重視人才的重要性。參考譯文:甲況且那天下并沒有縮小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是保持原來的樣子。陳涉的地位,沒有尊貴于齊國、楚國燕國、趙國韓國、魏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的國君;鋤頭木棍,也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國部隊抗衡;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墒菞l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yè)完全相反,這是為什么呢?假使拿東方諸侯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論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fā)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管轄全國,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這之后把天下作為家業(yè),用崤山、函谷關作為自己的內宮;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里,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啊。乙國家有壞人,就像鳥獸中有猛禽,昆蟲中有毒蟲一樣。把他們分別處理安置,使他們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把他們盡數鏟除掉,是沒有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興廢考察過,知道六國之所以長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滅亡,原因都在這里,不可不明察。有智謀的人、有勇氣的人、有辯才的人、有氣力的人,這四種人,都是百姓中的優(yōu)異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壞的吃壞的而去奉養(yǎng)別人的,都是要役使別人來奉養(yǎng)自己的一些人。所以從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貴分出一部分來,和這四種人共同享有。這四種人不失去常業(yè),百姓就安定了。四種人雖然各不相同,可是從前的帝王卻根據習俗來制定法律制度,使他們都從同一途徑中出身:三代以上是從學校中出身,戰(zhàn)國到秦代是從賓客中出身,漢以后是由郡縣官吏的選拔出身,魏晉以來是由九品中正出身,從隋唐到現在是由科舉考試出身。雖然不完全是這樣,但就大多數而言是這樣的。六國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亞于秦始皇與秦二世,然而在那個時候,百姓并沒有一個人起來反叛。這是因為百姓中的優(yōu)異杰出之士,多數都被當作賓客奉養(yǎng)起來,沒有失去常業(yè)。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養(yǎng)官府的,都是樸實愚鈍而沒有什么作為的人,雖然想反叛,但是沒有人去領導他們,這是六國能略微安定而不立即滅亡的原因。秦始皇當初想驅逐賓客,采納了李斯的建議才沒有實行。統(tǒng)一天下以后,就認為賓客是沒有用處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認為百姓可以靠法律來統(tǒng)治,認為官吏不必有才華,只要能夠遵守我的法律就夠了。所以才毀壞了名城,殺掉了豪杰,對于百姓中優(yōu)秀而又有特殊才干的人,將他們遣散還鄉(xiāng)。從前就食于戰(zhàn)國四公于和呂不韋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們是面黃肌瘦的老死在貧苦生活中呢,還是停止耕作、嘆息著等待時機呢?秦期的變亂,雖然形成于秦二世在位之時,然而假使秦始皇當初知道畏懼這四種人,設法安置他們,使他們不失去常業(yè),那么秦朝的滅亡,還不至于這樣快。把上百萬頭虎狼放到山林里卻讓它們餓著、渴著,不知道它們將來是要吃人的。世人認為秦始皇聰明,我是不相信的。(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聽箏①柳中庸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②識花情。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注】①當時詩人的族侄、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到南陲海涯。②啼鳥:這里指杜鵑鳥。古代常有“杜鵑啼血”之說。15.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中“抽弦促柱”形象地展現了彈箏者動作的嫻熟?!奥牎笔谴嗽姷摹邦}眼”,后面的內容均從“聽”字而來。B.頸聯(lián)用“誰家”“何處”疑問句式,連連發(fā)問,較上聯(lián)有參差變化之美,能激起讀者想象的翅膀。C.尾聯(lián)以“離別恨”直接抒發(fā)離別之苦,“江南歧路洛陽城”,寫出南北遠離、兩地之思。D.本詩重點寫“聲”,既直接描寫箏聲,又著力刻畫各種形象,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使人見其形似聞其聲。16.本詩頷聯(lián)在表達效果上和李賀《李憑箜篌引》的“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有何異同?請分析。【答案】15.D16.相同點:兩首詩都運用通感(比喻)手法寫聲音,把聽覺和視覺溝通起來,用視覺獲得的形象美來形容聽覺所體會的音樂美,把無形的音樂描繪得有形可感。不同點:①柳詩側重渲染出一片傷春惜別之情。詩人想象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繞著落花,啁啾啼血,巧妙地將悲怨的樂聲化為鮮明生動的形象,渲染了箏聲中傳遞的惜別傷春之悲。②李詩側重表現音樂的起伏多變,優(yōu)美動聽。“昆山”句寫音樂時而清脆像玉碎,時而柔和像鳳凰鳴叫,以聲寫聲,表現樂聲的起伏多變;“芙蓉”句寫樂聲像帶露的芙蓉像綻放的蘭花,以形寫聲,渲染樂聲的優(yōu)美動聽?!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D.“直接描寫箏聲”錯,首聯(lián)寫出撥弦的動作和箏聲引發(fā)的作者的聯(lián)想,箏聲讓詩人由秦箏聯(lián)想到秦人的悲怨之聲。后三聯(lián)著力刻畫各種形象,如“柳態(tài)”“花”“燈影”“月”“離別”的場景等,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使人見其形似聞其聲。詩中沒有直接描寫,而是通過作者聽音樂時的想象來側面表現箏聲動人的特點。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相同點:《聽箏》“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情。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鳥繞著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箏聲,好像誰家的白發(fā)老母黑夜里獨坐燈前,為游子不歸而對影憂愁,又好像誰家的少婦獨自守立空樓,為丈夫遠出而望月長嘆?!独顟{箜篌引》“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是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是香蘭開懷歡笑。故而兩首詩都運用通感(比喻)手法寫聲音,把聽覺和視覺溝通起來,用視覺獲得的形象美來形容聽覺所體會的音樂美,把無形的音樂描繪得有形可感。不同點:《聽箏》這首描寫箏聲的詩,著眼點不在表現彈奏者精湛的技藝,而是借箏聲傳達心聲,抒發(fā)感時傷別之情。通過描摹柳枝追逐春風,仿佛依依不舍話別;鳥兒繞著落花聲聲啼鳴,仿佛充滿惜花哀情的景象,寫出箏聲中的“悲怨聲”。柳詩側重渲染出一片傷春惜別之情。詩人想象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繞著落花,啁啾啼血,巧妙地將悲怨的樂聲化為鮮明生動的形象,渲染了箏聲中傳遞的惜別傷春之悲?!独顟{箜篌引》“昆山”句是以聲寫聲,著重表現樂聲的起伏多變;“芙蓉”句則是以形寫聲,刻意渲染樂聲的優(yōu)美動聽?!袄ド接袼轼P凰叫”,那箜篌,時而眾弦齊鳴,嘈嘈雜雜,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時而又一弦獨響,宛如鳳凰鳴叫,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芙蓉泣露香蘭笑”,構思奇特。帶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屢見不鮮的,盛開的蘭花也確實給人以張口欲笑的印象。它們都是美的化身。詩人用“芙蓉泣露”摹寫琴聲的悲抑,而以“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李詩側重表現音樂的起伏多變,優(yōu)美動聽?!袄ド健本鋵懸魳窌r而清脆像玉碎,時而柔和像鳳凰鳴叫,以聲寫聲,表現樂聲的起伏多變;“芙蓉”句寫樂聲像帶露的芙蓉像綻放的蘭花,以形寫聲,渲染樂聲的優(yōu)美動聽。(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五代史伶官傳序》中,作者指出應注重生活中的小事,不要過于沉迷于所鐘愛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個人在病痛憂傷時,常常會呼叫自己的父母。司馬遷在《屈原列傳》用來描述這種情況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四章》中以大樹為喻,說明萬事萬物都是從微小發(fā)展壯大起來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夫禍患常積于忽微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③.疾痛慘怛④.未嘗不呼父母也⑤.合抱之木⑥.生于毫末【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寫錯的字:患、智、溺、怛、末。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半個世紀以來,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國始終是太平洋島國①的好朋友、風雨同舟的好兄弟、并肩前行的好伙伴。中國是如何對待每一個太平洋島國的?我們始終尊重島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島國人民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從不干涉島國內政,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從不謀取所謂“勢力范用”,真心換取真心,尊重贏得尊重。中國對島國朋友以誠相知、以禮相待、以心相交。中國同島國擁有相似歷史遭遇、深厚傳統(tǒng)友誼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有著天然親近感。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對島國的友好政策始終如一,對島國的合作承諾②。雙方關系越走越近。從積極開展合作辦學,到開展中國——太平洋島國旅游年系列活動:從斐濟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到舉辦中國——所羅門群島“婦女與減貧”視頻對話會:從開展③的體育交流與合作,到結成22對友好省(州)市關系……中國同島國心相通、情相親、意相融。為了維持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捍衛(wèi)中小國家正當發(fā)展權利,使中國和島國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匯聚并放大一致聲音,協(xié)調并強化共同立場,堅定并持續(xù)地反對強權霸凌。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四字詞語。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請分析其構成并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20.修改文中畫波浪線的病句。【答案】18.①志同道合②堅定不移③豐富多彩19.排比。三個“從不”結構相同、語氣相同;三個“從不”都是中國對待島國的基本態(tài)度和做法,內容相近;三個“從不”承接兩個“尊重”,進一步回答了我們是如何對待每一個太平洋島國的。內容全面而充實,整齊的句式增強了氣勢,令人信服。20.為了維護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捍衛(wèi)中小國家正當發(fā)展權利,中國和島國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匯聚并放大一致聲音,協(xié)調并強化共同立場,堅定并持續(xù)地反對強權霸凌?!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根據修飾的中心語“好朋友”以及后面并列的成分“風雨同舟的好兄弟、并肩前行的好伙伴”,可填“志同道合”?!爸就篮稀?,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②,是對“合作承諾”的闡述,可以從前面“中國對島國的友好政策始終如一”得到啟示,可填“堅定不移”。“堅定不移”,穩(wěn)定堅強,毫不動搖;不放棄,不改變自己的想法。③,根據常識修飾“體育交流與合作”的方式,可填“豐富多彩”?!柏S富多彩”,形容內容豐富,花色繁多。【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三個“從不……從不……從不”句式結構相同,是排比的手法。“從不干涉島國內政”“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從不謀取所謂‘勢力范用’”,三個句子內容相近,都是中國對待島國的基本態(tài)度和做法,內容全面而充實;語氣一致,富有節(jié)奏和氣勢,增強了說服力;聯(lián)系前文“中國是如何對待每一個太平洋島國的?我們始終尊重島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島國人民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可知,前文運用設問手法,先提出一個問題“中國是如何對待每一個太平洋島國的?”,然后進行回答,先是兩個“尊重”,接著就是劃線部分的三個“從不”。兩個“尊重”是正面闡述,三個“從不”是反面論述,三個“從不”承接兩個“尊重”,進一步回答了我們是如何對待每一個太平洋島國的?!?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波浪線的具有有兩處語病:一,“維持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搭配不當,“維持”和“利益”搭配不當,可將“維持”改為“維護”;二,“使中國和島國相互幫助、相互支持”成分殘缺,可將“使”去掉。(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幾千年歷史證明,在宗法等級制度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它剝奪了人的一切“財產權”,包括人的思想。這種高度專制的制度既使人失去說話的自由,也失去了不說話的自由。榮寧二府是18世紀中國社會中的典型宗法森嚴世家,賈家的祠堂就是這個宗法世家的一個象征,而族長是這個宗法世家的代表者。因此,在榮寧二府高墻之內就是一個封閉的獨立王國。在這個大家族中,主子們可以任意妄為,雞鳴狗盜,無法無天,但是就大多數人來說在家庭內部還必須按禮制行事,這是社會的現實。曹雪芹對榮寧二府的描寫,一方面再現了這個社會的現實,寫出他們的奢華靡費、腐朽不堪,不配有更好的命運。另外,一方面又要為以寶黛釵等青年男女創(chuàng)造一個符合他們天性需要的“理想樂園”,讓他們在人生中品嘗另一種甘甜,于是他借省親事創(chuàng)造了一個與賈府相對獨立的大觀園。在大觀園中,賈寶玉純真浪漫的天性,再也不受空間位序的拘謹,擺脫了禮制的種種束縛。園內的自然景色、山水樹木的隨情適性,給賈寶玉和他的姊妹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天性宣泄場。當然,如此一來,自然構成對禮制的消解。2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和文中畫橫線處的“甘甜”,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三國演義》之類的歷史小說,是在事實和想象之間擺渡。B.青年人需要通過不斷閱讀魯迅來獲得前行的力量。C.他不過是個傳聲筒,制造謠言的不是他。D.這個故事的主角經歷了上至廟堂下到江湖的驚濤駭浪。22.請聯(lián)系《紅樓夢》和本段文字,分條概括“大觀園”在小說中的作用?!敬鸢浮?1.B22.(1)伏脈千里。連接元春封妃、抄檢大觀園等前后情節(jié)。(2)與秦可卿的喪事冷熱對比,同寫賈府之強盛。(3)對禮制的消解,對純真美好人性的呼喚。(4)象征太虛幻境,助力賈寶玉悟出繁華如夢?!窘馕觥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用法的把握能力。原文中的“甘甜”是比喻手法,指的是人生中的美好與純真。A.“擺渡”,文中用來比喻在事實和想象之間建立聯(lián)系;B.“魯迅”是借代手法,指的是魯迅的作品;C.“傳聲筒”,文中用來比喻沒有自己的主見,僅僅傳遞他人的意見;D.“驚濤駭浪”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激烈尖銳的斗爭。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段內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據“一方面又要為以寶黛釵等青年男女創(chuàng)造一個符合他們天性需要的‘理想樂園’,讓他們在人生中品嘗另一種甘甜,于是他借省親事創(chuàng)造了一個與賈府相對獨立的大觀園”,“大觀園”是借元妃省親建造的,連接元春封妃、抄檢大觀園等前后情節(jié),伏脈千里。根據“曹雪芹對榮寧二府的描寫,一方面再現了這個社會的現實,寫出他們的奢華靡費、腐朽不堪,不配有更好的命運”可知,“大觀園”和秦可卿的喪事冷熱對比,同寫賈府之強盛。根據“園內自然景色、山水樹木的隨情適性,給賈寶玉和他的姊妹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天性宣泄場。當然,如此一來,自然構成對禮制的消解”可知,“大觀園”能夠對禮制進行消解,對純真美好人性進行呼喚。由原文“在大觀園中,賈寶玉純真浪漫的天性,再也不受空間位序的拘謹,擺脫了禮制的種種束縛”可知,“大觀園”象征太虛幻境,助力賈寶玉悟出繁華如夢。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難以抵抗外界干擾。在意他人的看法,關注外界的評論,沉迷冗雜的信息。日積月累之下,漸漸地把自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同步發(fā)電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版事業(yè)單位聘用合同續(xù)簽與培訓發(fā)展支持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個人股權交易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個人戶外用品租賃融資合同范本民間版4篇
- 科技驅動下的校園安全教育新模式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企業(yè)車輛油耗監(jiān)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牌租賃企業(yè)信用評估合同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維修配件無償借用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企事業(yè)單位食堂及便利店整體承包合作協(xié)議3篇
- 跨學科教育背景下的多元職業(yè)發(fā)展
- 30題紀檢監(jiān)察位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高考作文復習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審題立意課件73張
- 詢價函模板(非常詳盡)
- 《AI營銷畫布:數字化營銷的落地與實戰(zhàn)》
- 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醫(yī)療用毒性藥品及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特殊管理藥品的使用與管理規(guī)章制度
- 一個28歲的漂亮小媳婦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乘務培訓4有限時間水上迫降
- 2023年低年級寫話教學評語方法(五篇)
- DB22T 1655-2012結直腸外科術前腸道準備技術要求
- GB/T 16474-2011變形鋁及鋁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 氣管切開病人的觀察與護理【版直接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