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1頁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2頁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3頁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4頁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

語文試題

考生注意:

1.本試卷滿分150分,測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nèi)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解析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解析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解析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解析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詩和西方詩的發(fā)展的路徑有許多不同點,西方詩同時向史詩的、戲劇的和抒情的三方面發(fā)展,而中國詩則偏向抒情的一方面發(fā)展。我們試設(shè)想西方文學中沒有荷馬、埃斯庫羅斯、索??死账埂⒕S吉爾、但丁、莎士比亞、彌爾頓和拉辛諸人,或是設(shè)想歌德沒有寫過《浮士德》,莎士比亞只做過一些十四行體詩,就可以見出史詩和悲劇對于西方文學的重要了。中國恰是一個沒有荷馬和悲劇三杰的希臘,杜甫恰是一位只做過十四行體詩的莎士比亞。長篇詩的不發(fā)達對于中國文學不能說不是一個大缺陷。

西方史詩都發(fā)源于神話。神話是原始民族思想和信仰的具體化,史詩則又為神話的藝術(shù)化。中國原來也有一個神話時代,不過到商周時代已成過去。神話時代是民族的嬰兒時代。中國是一個早慧的民族,老早就把嬰兒時代的思想信仰丟開,腳踏實地地過成人的生活??鬃印安徽Z怪力亂神”,可以說是代表當時一般人的心理。西方史詩所寫的恰不外“怪力亂神”四個字,在儒教化的“不語怪力亂神”的中國,史詩不發(fā)達,自然不是一件可奇怪的事。

西方悲劇不外兩種:一種描寫人與命運的掙扎;一種描寫個人內(nèi)心的掙扎。沒有人與神的沖突,便沒有希臘悲?。粵]有內(nèi)心中兩種不同的情緒或理解的沖突,便沒有近代悲劇。中國人民的特點在處處能妥協(xié),“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他們的處世方法。這種妥協(xié)的態(tài)度根本與悲劇的精神不合,因為它把沖突和掙扎都避免了。

西方所崇拜的英雄為希臘的阿喀琉斯、拉丁民族的查理大帝和羅蘭,日耳曼民族的西格弗里和貝奧武甫都是氣蓋一世的偉男子,具有扛鼎搏虎的膂力,一生全在困苦艱難中過活,打過無數(shù)的勝仗,殺過無數(shù)的猛獸,如果沒有他,全民族就要滅亡。中國儒家所崇拜的圣人如二帝三王,大半都是在“土階茅茨”之中的“端冕垂裳而天下治”的君主,敬天愛民之外,不必別有所為。

中西的人生理想所以有這種分別者,也和社會開化的早晚有關(guān)。中國社會安定極早,沒有很大的內(nèi)憂外患,所以當時所需要的人物只是“無為而治”的“太平天子”。西方民族在文學初露萌芽時代,還在和天災人禍奮斗,所以當時所需要的人物是“殺人不敢前,須如蝟毛磔”的戰(zhàn)士。這種人生理想的差異在文學上也留下很深刻的影響。史詩和悲劇都必有動作,而且這種動作必須激烈緊張,才能在長篇大幅中維持觀眾的興趣。動作的中心必為書中的主角,主角必定為慷概激昂的英雄,才能發(fā)出激烈緊張的動作,所以西方所崇拜的英雄最宜于作史詩和悲劇的主角。中國“無為而治”的圣人最不適宜于作史詩和悲劇的主角,因為他們根本就少動作。

(摘編自朱光潛《長篇詩在中國何以不發(fā)達》)

材料二:

《三百篇》的時代,確乎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的文化大體上是從這一剛開端的時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學也定型了,從此以后二千年間,詩——抒情詩,始終是我們文學的正統(tǒng)的類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類型,賦、詞、曲,是詩的支流,一部分散文,如贈序、碑志等,是詩的副產(chǎn)品,而小說和戲劇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夾雜些詩。詩,不但同化了繪畫,又裝飾了建筑(如楹聯(lián)、春帖等)和許多工藝美術(shù)品。

從西周到宋,我們這大半部文學史,實質(zhì)上只是一部詩史。但是詩的發(fā)展到北宋實際也就完了。南宋的詞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就詩本身說,連尤楊范陸和稍后的元遺山似乎都是多余的,重復的,以后的更不必提了。本來從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的工夫也夠長的了,可能的調(diào)子都已唱完了。到此,中國文學史可能不必再寫,假如不是兩種外來的文藝形式——小說與戲劇,早在旁邊靜候著,準備屆時上前來“接力”。

故事與雛形的歌舞劇,北宋以前在中國本土不是沒有,但從未發(fā)展成為文學的部門。對于講故事,聽故事,我們似乎一向就不大熱心。不是教誨的寓言,就是紀實的歷史,我們從未養(yǎng)成單純的為故事而講故事、聽故事的興趣。故事本是民間的產(chǎn)物,它的本質(zhì)是低級的。正如從故事發(fā)展出來的小說、戲劇,其本質(zhì)是平民的,詩的本質(zhì)是貴族的,要曉得它們之間距離很大,而距離是會孕育恨的。所以我們的文學傳統(tǒng)既是詩,就不但是非小說、戲劇的,而且推到極端,可能還是反小說、戲劇的。若非宗教勢力帶進來那點新鮮刺激,而且自己的歌實在也唱到無可再唱的了,我們可能還繼續(xù)產(chǎn)生些《韓非·說儲》,或《燕丹子》一類的故事和《九歌》一類的雛形歌舞劇。然而本土形式的花開到極盛,必歸于衰謝,那是一切生命的規(guī)律,而兩個文化波輪由擴大而接觸而交織,以致新的異國形式必然要闖進來,也是早經(jīng)歷史命運注定了的。

(摘編自聞一多《文學的歷史動向》)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詩”的概念不盡相同,前者包括抒情詩、史詩和戲劇等,后者特指抒情詩,相當于材料一的“中國詩”。

B.“杜甫恰是一位只做過十四行體詩的莎士比亞”,意思是說杜甫和莎士比亞一樣偉大,但是杜甫只有抒情詩,而無戲劇。

C.中國沒有悲劇,是因為中國沒有激烈的社會沖突,缺乏悲劇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chǔ),且中國人容易妥協(xié),避免了沖突和掙扎。

D.“而距離是會孕育恨的”中的“恨”字突出了詩與小說、戲劇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對立,即詩有可能是反小說、戲劇的。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和西方不同,當西方處于民族嬰兒時代時,中國社會已然成熟,所以中國詩不可能向史詩方向發(fā)展。

B.不同社會需求不同,西方在和天災人禍奮斗時,需要阿略琉斯那樣的英雄,但社會一且安定,就需要敬天愛民的圣人。

C.中國文學大體定型于《三百篇》時代,作為正統(tǒng)類型的抒情詩,除了在文學領(lǐng)成大放異彩,還對繪畫、建筑等產(chǎn)生影響。

D.小說戲劇作為新的異國形式闖進來,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因此中國抒情詩即便盛極一時,最終也必定會歸于衰謝。

3.聞一多認為,北宋以前故事在中國本土從未發(fā)展成為文學的部門。下列選項對名篇的分析正確且最能支持聞一多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

A.《燭之武退秦師》和《鴻門宴》故事曲折生動,為紀實的歷史。

B《庖丁解牛》和《齊桓晉文之事》都為教誨的寓言,沒有故事。

C.《促織》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都是小說,不是單純的故事。

D.《竇娥冤》是元雜劇,《雷雨》和《茶館》是現(xiàn)代戲劇,均非故事。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4分)

答:

5朱光潛認為“中國詩則偏向抒情的一方面發(fā)展”,聞一多認為“詩的發(fā)展到北宋實際也就完了”,二人的觀點是否矛盾?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6分)

答: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女性

芥川龍之介

雌蜘蛛正沐浴著盛夏的陽光,在鮮紅的月季花下,全神貫注地思考著什么。

此時空中傳來振翅之聲,霎那間一只蜜蜂挨了揍似的摔進月季花朵里。蜘蛛立刻抬眼望去。在白日靜謐無聲的空氣里,依舊有蜜蜂振翅之余音,殘留下微微波動。

不覺間雌蜘蛛已悄無聲息,來到了月季花朵下。那時候蜜蜂已是滿身花粉,將嘴伸進了飽藏于花蕊下的蜜汁里。時間在殘酷的寂靜中過去了幾秒。

在鮮紅的月季花瓣之間,就在沉醉于花蜜的蜜蜂身后,緩緩露出了雌蜘蛛的身影。這時,蜘蛛猛地跳到了蜜蜂的脖子上。蜜蜂拼命地振響翅膀,一個勁兒地想將敵人蜇殺?;ǚ垡唤?jīng)翅膀的扇動,在日光下紛紛揚揚地飛舞起來。然而,蜘蛛依舊緊咬著不肯松口。

斗爭是短暫的。

不久蜜蜂的翅膀便不再靈活,緊接著蜂足也開始麻痹起來,最后那細長的蜂嘴痙攣地向空中突刺了兩三下。那便是這場悲劇的結(jié)局,是與人之死亡無異的殘忍悲劇的結(jié)局?!查g之后,蜜蜂橫尸于嫣紅的月季花下,倒下時依然伸著蜂嘴。翅膀與蜂足各處,全都沾染上了芳香撲鼻的花粉……

雌蜘蛛?yún)s一丁點兒也不為所動,靜靜地開始吮吸蜜蜂的血液。

不知何為羞恥的太陽光輝將重返于月季之上的孤寂撕碎,照耀著取勝于殺伐屠戮而趾高氣揚的蜘蛛??崴苹疑z緞的肚子,宛如黑色玻璃珠的眸子,還有像是患上了麻風病那般,一節(jié)節(jié)生得丑陋堅硬的節(jié)足,——蜘蛛就如“惡”之化身那般,將身子以令人作嘔的姿態(tài),久久地壓在死去的蜜蜂身上。

這樣極其殘暴的悲劇,在那之后不知重復上演了多少次??墒?,鮮紅的月季花在難以喘息的光照與熾熱中,依舊日日爭相斗艷地盛放。

此間雄蜘蛛在某個白天,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在月季葉子與花朵之間的縫隙穿行,爬上其中一個枝頭。枝上的花蕾被泥土的暑氣蒸烤得快要枯萎,花瓣也因暑熱而扭擰起來,散發(fā)出微弱的香甜。雌蜘蛛來到這里之后,便又在這花蕾與枝葉間不停穿梭。與此同時,無數(shù)雪白而富有光澤細絲,一邊纏繞著枯萎的花蕾,一邊逐漸繞在枝頭上。

過了一會兒,那里便出現(xiàn)了一張如絲綢所結(jié)的圓錐形囊巢。令人目眩的雪白,反射著盛夏的日光。

蜘蛛筑完了巢穴,就在那華麗的囊巢底端,產(chǎn)下了無數(shù)的蛛卵。接著又在囊口織出一層厚厚的絲毯,自己一邊在上面坐下,一邊再織出一頂宛如薄紗般的帷幔。那帷幔就好像是圓頂閣樓般,只留有一個小小的窗戶,將這只兇猛的灰色蜘蛛與白日的藍天相隔開了??墒?,蜘蛛這只產(chǎn)后的蜘蛛,在白色大廳的中央,拖著瘦弱衰微的身體橫臥了下來,好似將月季花朵、太陽和蜜蜂的振翅聲音全數(shù)忘卻了那般,她形單影只,陷入了沉思之中。

經(jīng)過了幾周時間。

這期間,在無數(shù)的蛛卵中沉睡的、嶄新的生命開始醒覺。最先覺察到此事的,是斷食橫臥于雪白大廳中央,如今已然衰老的母蜘蛛。蜘蛛感受到在絲織絨毯之下,不知何時已是蠢蠢欲動的新生命。于是她輕輕挪動著孱弱的腳,將母子相隔的囊巢頂端咬破。無數(shù)小蜘蛛爭先恐后地從里邊涌入大廳。倒不如說,就好像是那絲毯變作了成百上千的微粒分子,在到處跑動一樣。

小蜘蛛們很快就鉆出了圓頂閣樓的窗戶,從透著日光與微風的月季花枝椏上一擁而出。他們有的在強忍著酷暑的月季葉子上擠成一團。有的則充滿好奇般地闖入了懷揣著香甜花蜜的層層月季花瓣之中。甚至還有一些去到了縱橫交錯于藍天之下的月季花枝之間,早早地開始織起了肉眼難以分辨的細絲。如果他們能發(fā)出聲音的話,那么這白日下的月季花,一定就像掛在枝椏上的小提琴那樣迎風而歌,競相爭鳴。

可是在圓頂閣樓的窗前,瘦弱如殘影的母蜘蛛,十分寂寞地獨自蹲守。而且不知這樣已經(jīng)多久,也不曾動過一下腿。雪白的大廳里泛起寂寞,摻入了枯萎月季花蕾里的香氣,——產(chǎn)下無數(shù)小蜘蛛的母蜘蛛,在這于她而言既是產(chǎn)房亦是墳墓的薄紗帷幕屋檐下,因恪盡了母親天職而體會著無邊的喜悅,在不知不覺中已然死去?!@便是那個生于酷暑的大自然中,咬死蜜蜂,幾乎是“惡”的化身的女性。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雌蜘蛛為線索展開敘述,,圍繞雌蜘蛛捕食、育兒等描寫,表現(xiàn)了其殘忍與偉大的雙重性,與女性的一生有相似之處。

B.雌蜘蛛在聽到蜜蜂的振翅聲時,便開始構(gòu)思捕捉蜜蜂的計劃,先潛伏在它的背后,接著襲擊它的脖子,最后吮吸它的血以致其死亡。

C.“不知何為羞恥的太陽光輝將重返于月季之上的孤寂撕碎”,顯示出鮮明的情感傾向,即對蜜蜂的同情,也烘托了雌蜘蛛的殘忍。

D.“這樣極其殘暴的悲劇,在那之后不知重復上演了多少次”一句,揭示出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了對雌蜘蛛暴行的不滿。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依舊有蜜蜂振翅之余音,殘留下微微波動”,將聽覺感受移用為視覺感受,寫出了蜘蛛極強的感知能力,增強了狀物的表述效果。

B.文中描繪蜜蜂與雌蜘蛛斗爭的場景時,將蜜蜂“拼命”地振動翅膀與蜘蛛依舊“緊咬”不松口進行對比,突顯了雙方力量的懸殊。

C.文中多處運用擬人的手法,,如“無數(shù)小蜘妹爭先恐后地從里面涌人大廳”,將小蜘蛛擬人化,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蜘蛛們充滿活力。

D.蜘蛛“輕輕挪動著孱弱的腳,將母子相隔的囊巢頂端咬破”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雌蜘蛛的衰老和雌蜘蛛對子女的那種無私的愛。

8.小說在描寫雌蜘蛛捕食、筑巢、育兒、死去時,都寫到了月季花,這樣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答:

9.小說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守恩,以蔭補,稍遷諸衛(wèi)將軍。建立已卒,家于潞,守恩自京師得告歸,而契丹滅晉。昭義節(jié)度使張從恩與守恩姻家,乃以守恩權(quán)巡檢使,以守潞州,而從恩入見契丹。從恩既去,守恩因剽劫從恩家貲,以潞州降漢。漢高祖即位,以守恩為昭義軍節(jié)度使,徙鎮(zhèn)靜難、西京留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守恩性貪鄙,人甚苦之。時周太祖以樞密使將白文珂等軍西平三叛,還過洛陽,守恩以使相自處,肩輿出迎。太祖怒,即日以頭子命文珂代守恩為留守,而守恩方詣館謁,坐于客次以俟見,而吏馳報新留守視事于府矣。守恩大驚,不知所為,遂罷去,奉朝請于京師。

后隱帝殺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諭之群臣恐懼無敢言者獨守恩前對曰陛下始睡覺矣聞者皆縮頭。顯德中,為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以卒。

嗚呼!道德仁義,所以為治,而法制綱紀,亦所以維持之也。自古亂亡之國,必先壞其法制而后亂從之。亂與壞相乘,至蕩然無復綱紀,則必極于大亂而后返,此勢之然也,五代之際是已。若文珂、守恩皆位兼將相,漢大臣也,而周太祖以一樞密使頭子易置之,如更成卒。是時,太祖與

漢未有間隙之端,其無君叛上之志,宜未萌于心,而其所為如此者,何哉?蓋其習為常事,故特發(fā)于喜怒頤指之間,而文珂不敢違,守恩不得拒。太祖既處之不疑,而漢廷君臣亦置而不問,其上下安然而不怪者,豈非朝廷法制綱紀壞亂相乘,其來也遠,既極而至于此歟!是以善為天下慮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漸也,可不戒哉!

(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王守恩傳論》,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后隱帝殺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諭之/群臣恐懼/無敢言者/獨守恩前對曰/陛下始睡覺矣/

B.后隱帝殺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諭之/群臣恐懼/無敢言者/獨守恩前對曰/陛下始睡覺矣/

C.后隱帝殺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諭之群臣/恐懼無敢言者/獨守恩前對曰/陛下始睡覺矣/

D.后隱帝殺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諭之群臣/恐懼無敢言者/獨守恩前對曰/陛下始睡覺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蔭補”指因祖先功勛而補官,是我國封建社會長期存在的一種選官制度。

B.“守恩性貪鄙”與“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鄙”意思相同。

C.“肩奧”,即肩上的轎子,代步工具,抬行的人數(shù)代表了不同的等級。

D.“而守恩方詣館謁”與“執(zhí)圖詣寺后”(《促織》)中的“詣”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守恩翻臉無情,對于親家張從恩,沒有想著他讓自己守潞州的恩情,反而趁機奪取了他的家財,獻出潞州向漢投降。

B.周太祖非常反感王守恩的做法,當王守恩以使相自居,坐轎子出來迎接他時,他當天就直接免去王守恩的官職。

C.歐陽修認為,道德仁義和法制綱紀都是國家所需要的,如果國家動亂,首先破壞的一定是道德仁義,然后才是法制綱紀。

D.歐陽修認為,周太祖在免去王守恩的官職時,他與漢朝的關(guān)系并沒有出現(xiàn)裂縫,應該也沒有無視君主的反叛之心。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坐于客次以俟見,而吏馳報新留守視事于府矣。

譯文:

(2)是以善為天下慮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漸也,可不戒哉!

譯文:

14.周太祖隨意更換白文珂和王守恩的職務,總結(jié)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3分)

答: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孤松吟酬渾贊善①

盧綸②

深山荒松枝,雪壓半離披。朱門青松樹,萬葉承清露。

露重色逾鮮,吟風似遠泉。天寒香自發(fā),日麗影常圓。

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捧君青松曲,自顧同衰木。曲罷不相親,深山頭白人。

①贊善:官名,即贊善大夫,在太子官中掌侍從、講授。②盧綸: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家境貧寒,仕途不順。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一、二兩句交代孤松生長在深山荒野,有時還被大雪壓斷枝條。

B第三、四兩句描寫孤松汲取了清露的營養(yǎng),枝繁葉茂,掩映著朱門。

C第五至八句是說無論露重天寒還是清風麗日,孤松都能保持本性。

D第十二句運用比喻手法,把松上白雪喻為滿枝“瓊花”,生動形象。

16.有人認為,這首詩是詩人在以“孤松”自況。請說說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形象。(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賈誼《過秦論》中用“,”兩句總結(jié)了秦王朝的愚民做法。

(2)我們讀屈原的《離騷》,發(fā)現(xiàn)屈原在文章中經(jīng)常用香花芳章作比喻,關(guān)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

(3)《伶官傳序》結(jié)尾處歐陽修以點睛之筆,闡明寫作此篇并不單是針對伶人而言,而是為了警示后世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中國戲曲,沉淀著國人千百年的審美意趣,地方戲千姿百態(tài),凝聚著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歷史地理環(huán)境中,醞釀出豐富的情感表述,共同構(gòu)成最接地氣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寶庫。

要看到,很多劇種之所以在時代更迭中走近瀕危,()?,F(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文化產(chǎn)品,眼球爭奪愈演愈烈,注意力不斷被稀釋。多數(shù)傳統(tǒng)地方戲曲疏離于網(wǎng)絡,在新的表述空間“失語”,關(guān)注度自然更加。因此,于瀕危劇種而言,需要討論

的不是“值不值得救”,而是“怎么救”“誰來救”。山西啟動瀕危戲曲劇種搶救工程,昆山連續(xù)四年舉辦“百戲盛典”等,都不失為有益探索。與此同時,各個劇種本身也要主動求新求變,從劇目創(chuàng)作到劇作推廣,用時代的語言和時代對話,用年輕人的方式和年輕人交流?!盎睢逼饋恚湍芑钕氯?。因為不是每個劇種都能發(fā)展成“大樹”所以幫一把、扶一程,中華藝術(shù)的百花園將始終一直芳香四溢。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積厚流光南腔北調(diào)目不暇接寥寥

B.積厚流光南轅北轍琳瑯滿目了了

C.源遠流長南腔北調(diào)琳瑯滿目寥寥

D.源遠流長南轅北轍目不暇接了了

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不能都簡單歸因為沒有生命力,而更多是沒有“被看見”

B.事實上并不是因為沒有“被看見”,而是因為沒有生命力

C.不能都簡單歸因為沒有“被看見”,而更多是沒有生命力

D.完全是因為沒有生命力,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沒有“被看見”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雖然幫一把、扶一程,不是每個劇種都能發(fā)展成“大樹”,但中華藝術(shù)的百花園將始終一直芳香四溢。

B.雖然不是每個劇種都能發(fā)展成“大樹”但幫一把扶一程,中華藝術(shù)的百花園將始終一直芳香四溢。

C.因為幫一把、扶一程,不是每個劇種都能發(fā)展成“大樹”,所以中華藝術(shù)的百花園將始終勞香四溢。

D.雖然不是每個劇種都能發(fā)展成“大樹”,但幫一把、扶一程,中華藝術(shù)的百花園將始終芳香四溢。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鮮明中國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宣講員的帶領(lǐng)下幾位大學生沿著綠水青山”學習線路,打卡《千里江山圖》的部分“取景地”江西,他們看到了畫中的速船,只是船上的捕魚人變成了“護漁人”。他們遠眺廬山上的漢陽峰,靜賞率陽湖的清激水波,一起看云海翻騰、山水交融……在山清水秀的絕關(guān)畫卷里,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在從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中國式現(xiàn)代化厚植起綠色底色。

蒼翠濃郁的山色、碧水青山中的老建筑……在廬山的這一路,激發(fā)了一位中文系大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讓我想到一句詩“緊默凝黛色,崢嶸當曙空”,美景自然天成;不像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每一處都是入畫的好題材?!?/p>

“是呀。但是這樣的美景與經(jīng)濟發(fā)展并不矛盾,只要乘持綠色發(fā)展理念,生態(tài)與發(fā)展二者也能并行不悖。綠色發(fā)展是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tǒng)論為理論基礎(chǔ)以綠色經(jīng)濟循環(huán)經(jīng)濟和低碳經(jīng)濟為基本手段的一場人類社會發(fā)展方式從多維度展開的全面改革”指導員解釋道。

一位新聞系的學生拍攝了不少照片和視頻,在他看來,每一個鏡頭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罢怯辛嗣恳淮说氖刈o,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這不是真正的仙境又是什么”

21請將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6分)

答: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這是真正的仙境?!备木浜驮湟馑蓟鞠嗤?,但原文表述效果更好,為什么?(5分)

答: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

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爾扎克

材料二: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

——約翰生

上述材料能夠給追求卓越的青年以啟示,請結(jié)合你對自身的發(fā)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溪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

語文試題

參考解析、提示及評分細則

1.C(“中國沒有激烈的社會沖突,缺乏悲劇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chǔ)”曲解文意,材料一中說“中國社會安定極早,沒有很大的內(nèi)憂外患”,這不等于“沒有激烈的社會沖突”,也不能理解為“缺乏悲劇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chǔ)”。)

2.C(A項,“中國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和西方不同,當西方處于民族嬰兒時代時,中國社會已然成熟”曲解文意,材料一中以“嬰兒”作比喻,是從思想信仰角度說明“中國是一個早慧的民族”,而不是就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而言的。B項,“但社會一旦安定,就需要敬天愛民的圣人”于文無據(jù),材料一中只提到“中國儒家所崇拜的圣人如二帝三王……敬天愛民”。D項,選項因果倒置,根據(jù)材料二可知,本土形式由盛到衰是自然規(guī)律,因此才會產(chǎn)生文化交織,闖進異國形式。)

3.A(A項,既強調(diào)故事性,又指出它們是“紀實的歷史”,切合“故事從未發(fā)展成為文學的部門”的觀點。B項,“沒有故事”不符合實際,對名篇分析不正確,不能成為有效論據(jù)。C、D兩項所舉名篇均為北宋以后的作品,不能支持聞一多的觀點。)

4.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國詩偏向抒情發(fā)展、長篇詩不發(fā)達的中心論點,(1分)然后從三個角度分析原因:①民族

早慧,又受儒教化“不語怪力亂神”的影響,史詩不發(fā)達;(1分)②中國人處處能妥協(xié)的特點避免了沖突和掙扎,與悲劇精神不合;(1分)③中國社會開化較早,需要“無為而治”的圣人,而他們不適宜作史詩和悲劇的主角。(1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他解析,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5.不矛盾。①朱光潛的觀點是就詩的發(fā)展形式而言的,強調(diào)中國詩是偏向抒情詩的方向發(fā)展的,沒有史詩和戲?。ɑ虮瘎。虎诼勔欢嗟挠^點是就詩的內(nèi)容而言的,強調(diào)中國詩到北宋時已將可能的調(diào)子都唱完了,詩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沒有了新意。(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他解析,言之有理酌情給分,答“矛盾”不給分)

6.B(雌蜘蛛是在蜜蜂死了之后才吮吸蜜蜂的血。)

7.B(“對比”不明顯,“突顯了雙方力量的懸殊”也不準確。)

8.①雌蜘蛛捕捉蜜蜂時,描寫鮮紅的月季花既表現(xiàn)了雌蜘蛛強壯的生命力,也反襯了蜜蜂命運的悲慘;②雌蜘蛛筑巢時,用月季花花瓣因暑熱而扭擰起來,散發(fā)出微弱的香甜,表現(xiàn)了雌蜘蛛此時也開始衰落;③雌蜘蛛育兒時,用白日下的月季花競相爭鳴,既表現(xiàn)了對新生命的歡迎,渲染出小蜘蛛的勃勃生機,也反襯了雌蜘蛛結(jié)局的悲慘;④雌蜘蛛死亡時,描寫了月季花的枯萎,暗示了雌蜘蛛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其他解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9.①照應標題“女性”,交代了雌蜘蛛的結(jié)局,使小說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豐富文章內(nèi)容;②雌蜘蛛孤獨寂寞地死去與上文小蜘蛛們的生命活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母愛的偉大,豐富雌蜘蛛的形象;③卒章顯志,托物言志,借雌蜘蛛的一生突顯女性殘忍與柔情并舉的一生,突出文章主旨。(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解析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

10.A(原文標點為:后隱帝殺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諭之,群臣恐懼,無敢言者,獨守恩前對曰:“陛下始睡覺矣。”)

11.B(前者是粗鄙的意思,后者是見識淺陋的意思,前后意思不同。)

12.C(“首先破壞的一定是道德仁義”錯,應該是首先破壞的一定是法制。)

13.(1)坐在客位等候接見,而官吏急速來稟報新留守到府中辦公了。(“俟”“視事”、狀語后置句各1分,句意1分)

(2)因此善于為天下考慮的人,不敢忽視細微的事,而常常杜絕不好的征兆,能不引以為戒嗎!(“是以”

“漸”、反問句式各1分,句意1分)

14.①周太祖在一時喜怒、頤指氣使之間破壞法制綱紀已經(jīng)習以為常;②白文珂不敢違背,王守恩不能抗拒;

③漢廷君臣對這種現(xiàn)象也是置之不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文言文參考譯文:

王守恩,因父親的恩蔭補官,逐漸升遷為諸衛(wèi)將軍。王建立死后,在潞州安家,王守恩從京師得假歸家,而契丹消滅了晉。昭義節(jié)度使張從恩和王守恩是親家,于是任王守恩代理巡檢使,來守潞州,而張從恩去見契丹人。張從恩離去后,王守恩趁機剽掠劫奪張從恩的家財,獻潞州向漢投降。漢高祖即位,任命王守恩為昭義軍節(jié)度使,改任靜難軍節(jié)度使、西京留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王守恩生性貪婪粗鄙,人們深感痛苦。當時周太祖以樞密使身份率領(lǐng)白文珂等軍隊往西平定三個反叛的節(jié)鎮(zhèn),回來經(jīng)過洛陽,王守恩以使相自居,坐轎子出來迎接。周太祖發(fā)怒,當天便用札子命白文珂代替王守恩為留守,而王守恩正前往館舍拜見,坐在客位等候接見,而官吏急速來稟報新留守到府中辦公了。王守恩大驚失色,不知所措,于是罷官離去,在京師奉朝請。

后來漢隱帝殺史弘肇等人,召群臣上殿安慰開導,群臣恐懼,沒有敢說話的人,只有王守恩上前對答說:“陛下終于睡醒了吧?!甭牭娜硕紘樀每s頭。顯德年間,任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而死。

唉!道德仁義,是用來治理國家的,而法制綱紀,是用來維持國家的。自古以來動亂滅亡的國家,一定首

先破壞它的法制,然后跟著發(fā)生動亂。動亂和毀壞相繼,以至于綱紀蕩然無存,那就必定要達到大亂后終能反正,這是事勢發(fā)展的必然,五代的時候就是如此。像白文珂、王守恩都位兼將相,是漢的大臣,而周太祖用一個樞密使的札子就改換了他們的職務,就像更換防守的士兵一樣。這時,周太祖與漢還沒有裂痕的端倪,那種無君叛上的想法,應當還沒有在心中萌發(fā),而他的所作所為就是這樣,這是為什么呢?大概他們已經(jīng)把這事認為是習以為常的,所以只是發(fā)生在一時喜怒、頤指氣使之間,而白文珂不敢違背,王守恩不能抗拒。周太祖既已處之不疑,而漢廷君臣也置之不去過問,這樣上下心安理得不以為怪的現(xiàn)象,難道不是朝廷的法制綱紀壞亂相繼,它的由來久遠,已達到極點而終到這地步嗎!因此善于為天下考慮的人,不敢忽視細微的事,而常常杜絕不好的征兆,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